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八年級美術教案集合4篇 精選八年級美術教案:創意與技巧兼備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9.84K

本站精選了多篇八年級美術教案,內容包括素描練習、色彩運用、寫生實踐等。教案詳細完整,便於教師應用。歡迎廣大八年級美術教師使用。

八年級美術教案集合4篇 精選八年級美術教案:創意與技巧兼備

第1篇

②在學習製版與印刷的過程中,使學生對局部和整體關係的概念有所瞭解,培養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鍛鍊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在瞭解了單色版畫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如何使用色彩完成版畫製作

教學難點:畫面的形象設計和色彩的搭配

要求學生能以耐心、細緻、有條不紊、一絲不苟的態度來對一版多色版畫的創作。

教學方法:啟發、引導、講解、示範、討論、評價

教具:製版工具、教學課件、練習評議表

按常規進行,穩定學生情緒,使學生儘快進入狀態。(師生問好)

四、製作方法:瞭解版畫特點和製作過程

五、提示製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注意的事項

九、總結練習評議分發表格,學生課後完成。

八年級美術教案集合4篇 精選八年級美術教案:創意與技巧兼備 第2張

第2篇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攝影反映現實生活的功能作用,懂得藝術作品的歷史價值。

方法與過程目標:能運用所學知識記錄自己或者周圍人們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情感。

情感與態度目標:學會關注生活,關愛自然環境,發現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進個性發展。

初步理解影像與感光膠片的關係,為拍出好照片打下基礎。

1、出示學生的生活照片,並説一説照片中的故事和情感。

1、解析作品:《大眼睛》、《巴黎穆夫塔爾街》、《幸福>>

歸納:a、逆光經過桌面反射到人物面部,突出了人物那雙渴望的大眼睛,攝影家成功的表現了這一瞬間。b、人物神態自然、真實,題材並不重大,卻是膾炙人口的名作,併成為紀實攝影的'代表作品。c、照片的主人公是爺孫倆,老人是個農民,跟隨兒子進城後在附近做清潔工,孫子偶爾跑來與爺爺親熱,於是有了這温馨的一幕。

2、分析攝影作品《白求恩大夫搶救傷病員》、《林中》、《嬉戲》的拍攝特點。

歸納:a、攝影時要善於捕捉精彩的瞬間。b、微小的變化會打破呆板。c、動勢的衝突矛盾運用得當,畫面會更加生動。

3、總結:優秀的攝影作品不僅僅要抓住生活的一瞬間感動,而且要講究畫面的構圖、光線、色彩等,使作品具有一定形式的美感。

1、《山裏的裁縫》你怎麼理解這幅作品?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類似的情景?

1、以小組合作方式,分析、討論攝影作品的拍攝的具體內容及情感。

2、以小組合作方式,分析、討論攝影作品的拍攝的技術特點等。

第3篇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美術教材 (湘版.修訂版)

2、以手機為範例,分析手機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質、消費者的喜好及其關係,嘗試對手機進行造型上的個性化創新設計,學習對生活用品進行巧妙設計的方式和方法。

3、會關注日常生活,善於發現問題,尋求解決辦法,表現出初步的設計意識,對奇思妙想的創新活動感興趣。

分析手機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質、消費者的喜好及其關係,嘗試對手機進行造型上的個性化創新設計,學習對生活用品進行巧妙設計的方式和方法。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類型課。以日常生活用品的造型設計作為本課的主體內容,旨在培養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設計產品,形成面對生活實際需要的設計意識。課前,要求學生收集與查找各種與手機有關的資料,能幫助學生順利進入課堂學習活動。參與資料收集,培養學生有目的地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學導入中,試圖以展示造型各異的生活用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設計與生活的聯繫,初步瞭解設計的基本要求,並對奇思妙想的創新活動感興趣。課中,着重以手機為範例,分析手機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質、消費者的喜好及其關係等,嘗試對手機進行造型上的個性化創新設計,學習對生活用品進行巧妙設計的方式和方法。

本節課,我本着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設計的主要教學策略有討論法、比較分析法和演示法。

通過以上方法的運用,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2、學具:鉛筆、黑色油性筆、彩筆等作圖工具、白紙、課前查找的與手機有關的各種資料。

1、新奇的日常生活用品欣賞(雙層自行車、汽車旱冰鞋、有趣的餐具等)

3、觀察:這把椅子在造型上有何創新之處? 點擊目錄中“引子”部分

從最早的`老式手機到人們廣泛使用的普通手機再到最新設計和展示的新款手機圖片,以自動播放的方式讓學生欣賞。點擊目錄中“欣賞一” 部分

1、討論:從手機發展的歷程來看,你覺得近年來手機在哪方面的變化最大?

2、説一説:這款手機由哪些部分構成? 猜一猜:這兩款手機最適合哪些人使用?

3、依次欣賞各款造型上富有特色的手機,並分析每種手機所適合的不同消費羣體,使學生逐步瞭解不同手機的造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

4、思考:如果為運動員設計一款手機,你會怎樣去考慮?

1、交流:你覺得自己所收集的資料中的手機哪些地方還可以改進?(老師小結學習情況並與學生交流自己設計的手機圖)

2、作業要求:根據有關手機資料,針對生活需要,設計一款新穎的個性化手機,並用鉛筆、彩筆等工具畫出設計圖。

1、分小組派代表上台來講述自己的設計圖及其設計思路。

下課老師總結本課情況,提出課後要求: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要善於去發現問題,思考解決的辦法。。

第4篇

一、教材分析 <與米羅遊戲>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類型課。立足於藉助抽象繪畫及雕塑,《與米羅遊戲》初步培養學生對立體造型的審美感受及造型表現能力。《與米羅遊戲》與8年級下冊《清晨》中具象雕塑的學習內容構成直接的教學鏈接。 國中美術教案8年級上:05課 與米羅遊戲

教材以抽象雕塑的學習為主,突出造型與表現的內容。利用米羅抽象繪畫及雕塑的表現技巧對應展開相關教學活動,並把教學與學生的趣味遊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通過對米羅的藝術創作進行學習與借鑑,學生應當掌握塑造立體造型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夠初步認識與體驗雕塑的審美特徵;通過提供一些抽象雕塑作品,學生應當在分析雕塑構成特點後能夠進行較為簡單的抽象雕塑設計與製作;在製作過程中,學生積極嘗試創新表現,拓展藝術的表現視野及方法。教材特意安排結合作業製作展開集體遊戲活動,培養學生對藝術表現的興趣和與人協作的精神,同時加深對藝術創作活動的理解。

教材編寫中,藉助米羅從平面到立體的抽象藝術,體現了“繪畫——浮雕——圓雕”的知識線索。

教材從米羅具有抽象意味的繪畫作品入手,配合練習圖例作為教材主體內容。從情意的角度考慮,米羅的作品從平面到立體,都具有富於童趣、色彩鮮豔、對比強烈、形式自由等特點,比較適合學生特定心理髮展階段的審美需要,易於使學生對雕塑的造型與表現產生學習的興趣;從形式風格的角度考慮,米羅的藝術具有浪漫氣質與遊戲精神,在教材中沒有類似這樣的藝術風格,可以藉此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從學生作業的難度考慮,抽象雕塑對於形象要求的確定性明顯低於具象雕塑,造型表現的空間與自由度相對較大,再結合對應的練習圖例,易於學生進行模仿及表現;從教材體系安排的角度考慮,從接觸抽象雕塑入手,再安排具象雕塑的內容,較好體現了教材知識安排的梯度。

教材的三個活動提供了學習相互關聯的幾個不同角度與層次。

“活動一”立足於藉助米羅的抽象繪畫,實現平面向浮雕的轉化。

“活動二”在藉助米羅的雕塑作品向浮雕進行轉化的同時,更加立足於讓學生嘗試借鑑米羅的雕塑作品,直接進行抽象雕塑的塑造。 國中美術教案8年級上:05課 與米羅遊戲

“活動三”則充分運用前面活動中的雕塑製作,強調學生情感的參與,進行富於表現性的表演活動,昇華本課的教學內容。

“資料庫”中關於米羅抽象雕塑作品的欣賞及相關介紹,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米羅藝術的瞭解,豐富抽象雕塑造型的表現語言。 國中美術教案8年級上:05課 與米羅遊戲

“學習大空間”中,安排實物組拼成立體形態的練習並嘗試命名,可以提高學生抽象雕塑的創作能力。另外,針對現代城市的發展方向,提示學生重點關注城市公共環境中那些抽象意味的雕塑。

教師首先可以設置一個遊戲情境,比如説:教師可以扮演成米羅先生派出的一位藝術使者,(還可以選擇讓學生扮演使者,老師扮演米羅等方式)專門帶着藝術家米羅先生在狂歡節上進行的遊戲活動來到中國,想讓中國小朋友一起體驗狂歡節的快樂,教師可以充當米羅藝術的代言人。

可以大概地提出狂歡遊戲的整體計劃,強調所有的作品設計與製作都是為狂歡遊戲準備的。首先從製作美麗的浮雕作品,裝飾狂歡現場開始。使者給學生展現米羅的抽象繪畫作品和米羅先生帶給大家的示範作品。在大體分析米羅抽象繪畫中點、線、面、形的組織與變化特點後,對比提出浮雕與繪畫的基本造型差異,讓學生分成幾個製作小組,(一般4—6人為一組較為適合)根據米羅先生的抽象畫,分組進行大膽的設計與製作。

在製作前,使者應該提醒大家:米羅先生特別喜愛強烈的色彩變化與對比,希望大家能結合美麗的色彩對比來裝飾我們製作的浮雕,體現節日狂歡的氣氛。評價的重點是看誰的雕塑形象更有趣、色彩更好看,誰的浮雕形象更有體積感。

在材料的選擇上,教師可以課前佈置學生帶來一些簡單易行的裝飾材料,比如報紙、包裝盒、掛曆紙等輕質材料,注意材料一般不宜太重,以免影響在教室牆面的張貼裝飾。

接下來,教師可以動員學生自己設計,將作業貼在教室四面適當的位置進行裝飾,進一步製造大家參與的氛圍來強化歡快的氣氛。也是對學生學習階段性成功的一種積極肯定。

然後,教師重點對比分析繪畫與圓雕的基本造型差異,結合教材P19的四張圖例,藉助多個視角的觀察,體驗圓雕在各個角度的造型變化與審美趣味。然後再佈置各個製作小組,參照米羅先生的抽象雕塑或者繪畫的造型特點,選擇適當的材料來設計與製作抽象圓雕。

在分析圓雕作品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關注造型中輪廓的收放變化、造型的曲直變化、大小變化及朝向變化等形式美的知識,使抽象雕塑造型也具有相對明確的審美傾向。

在製作前,使者應該提醒大家:大家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一定要更多考慮利用作品進行表演與遊戲的問題,琢磨怎樣才能夠更加適應特定角色表演的特點。米羅先生特別喜愛尋找生活中各種有趣的材料,希望大家能直接藉助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組合加工,來裝飾我們製作的圓雕。評價的重點是看誰的雕塑形象更有趣,更善於利用實物材料造型,誰的浮雕形象更有體積感、更有空間變化。對於一些更加熱衷於具象造型的同學,教師不必阻止,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大膽的誇張與變形,更加自由地進行造型的設計與製作。

然後,使者告訴大家:狂歡節上,最好玩的是人們都手拿着自己製作的各種動物、植物、神怪、面具等雕塑作品進行盡情的`表演或者遊戲,米羅先生要使者一定要把這個好玩的活動帶給中國的小朋友。教師可以先鼓勵一個製作小組的學生以製作的雕塑作品為主人公,進行自己編寫的短劇表演。然後,再讓更多小組的同學參與表演,教師在評價中積極肯定各個小組表現的特點,尤其注重評價各個小組的協作精神,同時及時給同學的表演提出一些改進或者拓展的意見,整個單元教學在全體學生的積極遊戲參與中結束。

教材中的圖片提示中,提到了利用廢舊材料的製作。實際教學中,只有學生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到可以利用的工具、材料,教學才能真正具有可操作性。教師應強調學生在材料的尋找與利用上下功夫,引導學生以新的眼光發現身邊具有立體形態美感的廢舊材料,並能積極加以利用、組合,加工成教學中的作業。

如果教師選擇三個課時進行教學,那麼,第一課時的重點就是繪畫向浮雕的轉化,第二課時的重點是把握圓雕的審美特點及設計與製作圓雕作品,第三課時的主體應該是利用雕塑作品進行遊戲與表演。

“學習大空間”中利用常見器物組合設計及作品命名的活動,可以考慮直接進入第三課時的教學活動中,豐富與提升教學效果,作為教學活動自然的拓展與延伸。

對於一些擁有地域民間造型藝術傳統的學校,教師可以積極借鑑當地民間造型藝術的營養。尤其許多民間藝術本來就具有抽象藝術的一些特性,而且大都色彩對比強烈、鮮豔,造型誇張、有趣,材料選擇與製作過程也簡單易行,與米羅的抽象藝術“貌離神合”,是一種極好的教學資源。

教學中,通過米羅先生要使者帶來的幾件具體抽象雕塑作品,展現製作美麗有趣的抽象雕塑應當注意的基本方面。可以安排一個教學嘗試:把雕塑作品置於教室中間,讓學生圍着作品在不同角度進行觀看,請學生談談自己認為哪個角度看作品最好看,哪個角度看作品最不好看,為什麼?再大家討論、交流一下,使者在學生髮表看法的過程中及時強化雕塑的基本審美特徵及造型要點。

然後,根據米羅先生的抽象雕塑,學生按照前面的分組進行大膽的設計與製作。使者可以引導各組學生設計與製作。

在設計製作前,“使者”應該強調每組學生儘量根據自己的表演來設計對應的雕塑,積極鼓勵每組學生協作進行表演。

在注重學生展現雕塑形態美感的同時,教師可以繼續提倡學生在雕塑設計與製作、裝飾中大膽運用適當的色彩來加強表現效果。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於色彩象徵意義的認識與體驗,強化學生運用色彩表達藝術情感的能力,豐富雕塑的表現語言,加強作業的形式美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遊戲的方式展示學生作業是“活動三”比較特別的形式,這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高潮與昇華。讓學生在遊戲中享受自己的創作成果,這是最好的教學選擇。

讓學生進入一種“遊戲”狀態,是本課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本課的教學適應性較強,沒有對教學媒體的特別需求。對於即使沒有任何電化教學條件的學校,也不會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教材在圖片選擇及資料庫準備上也已經提供了對教學活動開展應有的支持。

本課教學中積極提倡學生嘗試利用自己的雕塑作品與大家一起進行遊戲或表演。教師在此應擔負起組織者的工作。首先,如果沒有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的小組探討及協作,學生之間在最後的展示活動中很難做到積極而且自然的表演協作;然後,如果粗放地讓學生自由組合進入遊戲過程,勢必導致教學中一部分同學脱離教學中心,成為課堂上的看客,使課堂組織陷入無序,教師也難於在遊戲過程中積極施加教學影響,在遊戲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與表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