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乘法的初步認識説課稿7篇 數學奇蹟之乘法的魔力:初探説課稿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W

本文將初步介紹乘法的基本知識和原理,旨在幫助讀者對乘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乘法作為數學中的基本運算之一,具有廣泛的應用。本文將從基本定義、性質及運算規律等方面進行闡述,並通過簡單的例子幫助讀者理解。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乘法的奧祕吧!

乘法的初步認識説課稿7篇 數學奇蹟之乘法的魔力:初探説課稿

第1篇

2、通過感受生活中的同數求和問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3、培養學生多方位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由“看魔術”的話題引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後出示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提出數學問題。

(1)魔術師變花,變了()次,每次變()朵;有()個魚缸,每個魚缸裏有()條魚;空中掛了()串燈籠,每串有()個;有()盞聚光燈,每盞有()個燈泡。

(2)你能根據以上信息提出哪些問題?小組相互説説。

師:小朋友們很了不起,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誰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師:同學們説得不錯,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幾個算式,你發現有什麼特點?

師:對,每一題的加數都相同。2+2+2是幾個2相加?生:3個2相加,(依次説出後幾個算式。)師:請同學説一説20串燈籠的個數,怎麼寫算式?學生嘗試動手寫算式:3+3+3+3師:你覺得寫起來怎麼樣?生:很麻煩。

一個人一隻手有5個指頭,你和你的同桌兩個人一共有多少個指頭?

(1)一個同學有5支鉛筆,你和你們組4個同學,一共有多少支鉛筆?

(2)自主練習1: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在下棋?學生觀察圖意,獨立列出算式,然後講一講,集體訂正。

(3)自主練習2:擺一擺,算一算,説一説。練習時,同桌合作,變換學具的個數反覆進行。通過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幾個幾連加運算的基礎,還能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所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第3題:數一數,算一算。練習時,引導學生獨立地觀察情境圖,弄清圖意後獨立解答。

第4題提供的是從不同角度觀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題目。練習時可以引導學生獨立地觀察情景圖,弄清圖意後獨立解答。

第5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練習時,先讓學生交流有關洗照片的生活常識,知道通常鏡頭中有幾個人就洗幾張照片,然後獨立解決。

第6題是找規律的題目。練習時,在學生獨立塗色後,充分地交流。學生找出的規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學生説的有道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乘法的初步認識説課稿7篇 數學奇蹟之乘法的魔力:初探説課稿 第2張

第2篇

1.通過直觀和操作,使學生理解求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義.

2.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會正確地讀出和寫出乘法算式.會正確地敍述乘法算式的意義;還要會用學具擺出乘法算式的含義.

3.培養和訓練學生動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事物是普遍聯繫”的思考方法.

知道乘法的含義,瞭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學生回答後,教師説明:2+2+2這道算式的加數是相同的,那麼2就是這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板書).

提問:這個算式中的`加數相同嗎?這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是幾?幾個5相加?

教師小結:這些算式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板書)

4.設疑:2+2+2是3個2相加,那麼4個2相加,怎樣列式?5個2呢?50個2、100個2、1000個2相加呢?

5.引入:今天我們學習一種簡便的方法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能使這些很長的算式縮短.這個方法叫乘法(板書).

教師出示教具加號“+”,然後向右旋轉成乘號“×”,貼在黑板上.

(1)先出示2朵.提問:你們看,這是幾朵小紅花?(2朵)我們把2朵小紅花看成一組.然後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

(2)提問:一共擺了幾組小紅花?(生:3組.)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紅花,用什麼方法算?怎樣列式?(板書:2+2+2=6)

(1)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數是幾?(生:相同加數是2.)寫乘法算式時先寫相同加數“2”,再寫乘號“×”.

(2)數數看這是幾個2相加?(板書:3個2)乘號後面寫“3”,這個3叫做“相同加數的個數”.(板書算式:2×3=6)

這個算式怎麼讀呢?(板書:讀作2乘以3)教師帶讀,再要求齊讀.

(1)2×3裏的2在加法算式中叫什麼數?相同加數寫在乘號的哪一邊?

(2)這個3怎麼得來的?它在加法算式中叫什麼數?寫在乘號的哪一邊?

1.指導學生擺小正方形:豎着擺,每3個為一組,擺4組.

(2)這個算式能寫成乘法算式嗎?寫成乘法算式,乘號前面應先寫幾?乘號後面應寫幾?板書:3× 4 = 12

2.嘗試:請小朋友試一試把這道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

指名填寫並討論:乘號前面為什麼寫4?乘號後面為什麼寫5,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1.請同學們觀察比較剛才我們寫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2)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哪種方法計算比較簡便?簡便在什麼地方?

2.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以後我們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時,要用乘法計算.(板書:求幾個相同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4.課前我們講的50個2、100個2、1000個2,怎樣改寫成乘法算式.

小結:只有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才能用乘法計算.

2.看演示圖,敍述圖意,再説出乘法算式.(用投影演示)

(3)青蛙跳格圖:第一回,每次跳5個格,跳3次.第二回,每次跳4個格,跳4次.(學生回答後,再問一問4×4前面的4表示什麼,後面的4表示什麼.)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問題嗎?

(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個加數都相同,就可以把這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第3篇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p45-46例1。

二、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學生的數學記事本。

乘法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現,為後面的知識做鋪墊。學好這部分內容是十分重要的。學生的的基礎參差不齊,也許有少部分學生已經接觸過乘法,但是對於乘法的意義,他們是不理解的,同時也有很多學生對乘法是一無所知的,這就造成了教學的難度。

1.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的認識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與加法的內在聯繫。

2.能正確地讀、寫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並且根據加法算式能改寫成乘法算式。

3.在學習活動中認識乘法,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1.通過快速地聽算,不僅訓練學生的聽力,同時為新知製造一定的障礙,激起求知的慾望,從而主動地去探索。

2.一個教案兩手準備。站在學生的起點,充分地預設,追求精彩地生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節課從聽算入手(因為我覺得擺圖形對乘法意義的理解的作用並不是很大,所以我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創造),當學生已經掌握了用幾個幾連加這句話表示加法算式的説法之後,要求學生寫出100個4相加的加法算式時,就為學生的學習製造了一定的障礙,促使學生去動腦筋、去探索新的表示方法,接着更深一步學習並理解乘法的意義。最後把p44頁的主題圖作為練習的內容,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給這些算式分類。為什麼這樣分?並且着重學習加數相同的那一類。學會用幾個幾相加(連加)來表達連加算式。

通過聽算(師念算式,生寫算式並算出得數)為新知埋下伏筆。類似5+5+5+5+5+5的算式,可能有很大部分的學生只聽到加數5,而記不住到底有幾個5。這就非常自然地讓學生自己發現能用幾個幾來説算式。

請每個人編一道連加算式,並讓你的同桌聽算.看誰能把同桌難倒.(生編算式)

我們能不能換個角度,用另一種方法來表示100個4連加的算式?

提示:應該寫出哪些數呢?為什麼?在100與4之間應該加一個什麼符號呢?

讓學生大膽創新並説出想法,再介紹乘法的有關知識。進一步學習乘法的讀、寫法。

[備選]在這裏可能有一部分學生已經知道乘法的知識,我們不乏給學生一個介紹知識的機會,聽他説。教師可以大膽地放手讓孩子們聽孩子們説,最後再加以補充即可。

能把你們自己編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嗎?説説你的想法,在這個算式裏如:35=15,3表示什麼意思,5表示什麼意思?最後總結: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算是表示。

學生在寫算式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經歷寫長長的加法算式,有一種想創造簡便寫法的慾望,激發學習興趣,同時讓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學生都希望自己是發明者,創造一定的機會讓他們有所發展,有所表現。數學課就顯得特別生動,孩子們發現科學的美和趣,這就成功了一半。

我有意選這幾個算式,想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前提高知識,能靈活運用知識。

把p44頁的主題圖作為練習的內容,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不同意思的乘法算式,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並且通過重新劃分珠子,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找一找生活中能用乘法表示的數學問題,並把它寫成一篇數學日記.

學會寫數學日記,是學習數學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也可以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還可以提出有疑慮的地方,利於學生的`發展,同時也利於我們發現問題,從而達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師:同學們會用小棒擺物體嗎?説一説你會用小棒擺什麼物體?

師:數一數,你擺一個圖形用了幾根小棒.(學生數)你擺了這麼多個圖形,要用多少根小棒呢?請把你的想法寫在本子上.

師:如果你擺了20個三角形,就有20個3加在一起,你們覺得這麼長的算式,這麼多的數加在一起,寫的時候......?

生4:老師,寫20個3相加算式太長了,能不能象讀一樣簡單一些?

師:是啊!看來我們有必要創造一種新寫法,把20個3相加寫簡便些.(稍一會兒,就有學生寫出了新寫法)

師:大家真能幹!這些新寫法數學書上都找不到.但就像科學家們的創造一樣,剛創造出來的新東西,往往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們小朋友的創造也不例外.下面,把我們的新寫法和原來的20個3相加的加法算式比一比,看一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學生逐漸體會到:新寫法雖然簡便了,但沒有把20個3相加表示出來)

師:讓我們在第一階段創造的基礎上,再來創造出既簡便又表示20個3相加的寫法.好嗎?

(師板書後豎起大拇指):我們都是小小的創造家!對於這5位同學的創造,你有什麼要説的嗎?

生5:我認為前面兩種表示的方法不對,生3和生4的方法比較好.

生6:我喜歡,我想在3和20的中間加個.(請學生寫:320)

師:你們知道數學家們想到了什麼符號?(多媒體出示:你知道嗎?由於相同加數的加法是特殊的加法,300多年前,一位英國數學家想到把+轉過來成了,用把3和20聯繫了起來.)

這是一節公開課,在試教的過程中,我按照我的設計思路上課,結果總覺得學生直接從數字入手研究,似乎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不能完整地建立知識聯繫,所以我對再教時的教案進行了整改,以上的實錄是整改後教案的一個值得反思的片段。低年級學生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我應用教材p45頁中的擺圖形,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有時候教材的編者意圖往往沒有得到我們教師的認同,往往回盲目地去創新,結果是走遠了!在這點上,我認為應該在創新之前要讀透教材。

本節課,我認為,特別在學生的創造方面做地比較好,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理解、所得寫下來與同行們一起探討,不知能否引起共鳴?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弗賴登塔爾也説過:學習數學的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出來.可以這麼説:學生參與數學知識的再創造活動越主動、充分,那麼所獲得的體驗就越深刻、豐富.因此,數學教學應極力讓學生參與數學知識的再創造活動.

再創造意味着對原有知識與經驗的揚棄,學生只有親身體會原有知識與經驗的不足,才會產生再創造過程的慾望與動機.在上面的實踐中,我們充分抓住了在寫幾個幾連加算式用加法算式很麻煩的時機,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了:確實有必要創造一種新寫法,把相同加數的加法算式寫簡便些.使學生的再創造獲得了強烈的情感動力.

數學是現實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類經驗的總結,國小數學中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更是千絲萬縷,密不可分.這啟示我們在組織再創造的教學時,要充分關注學生身邊生動的以及豐富的數學事實和生活經驗,使學生再創造獲得現實的數學活動經驗的支撐,使學生再創造成為可能.在上面的教學探索中,我們有過失敗的經歷.問題就出在沒有激活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已積累用......和等等表示還有很多的經驗,直接要求學生探索20個3相加的簡便寫法,結果學生無從下手.而本文的案例,效果就大不一樣,學生個個都有簡便的寫法.雖然有雷同的,但思路一下子跳出了以往的框框,再創造出既簡便又能表示20個3相加的寫法就有了可能.

再創造的教學引導學生們經歷了符號化的過程,領悟了其間的數學本質,透徹地理解了所學的知識.學生在再創造的學習過程中,得到的收穫不僅僅是知識層面的,更重要的是人心智的其他方面得到啟迪與喚醒.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捨得花時間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第4篇

1、説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三冊第19—20頁的例1以及練習五中的第1~3題。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這一節內容。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寫法、意義與加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祛,這是本節課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是本節課的重點;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其中識別相同加數是本節課的關鍵。

本節課教學設計從四導入手,導入新課、導學新知、導練、導總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着帶路人嚮導作用,學生困惑時給予啟發,阻塞時給予點撥,上台階時給予鋪墊。攀登時,給予鼓勁。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地發現新知,探究新知。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本節課一開始從生活實例引入,讓學生看圖,聽錄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況。這樣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興趣。然後設疑,問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這種困難?”讓學生產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積極性,從而導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積極性,為探求新知創下良好的開端。

葉聖陶先生曾説:”當教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師生共同擺紅花,教師指導寫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第三個層次是學生看圖説留意,獨立寫乘法算式: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先由教師指導寫算式的方法,然後讓學生小組交流小結寫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數",到運用"一看、二數"的。方法讓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教師始終處於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比較到動口説一説,概括出乘法的含義,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展。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覆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本節課的練習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基本練習,是讓學生看圖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並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綜合練習。形式上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徵,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新課後,教師引導學生對新課前提出的那幾個學習目標進行總結,這種總結既有知識的總結,又有學習方法的總結。這樣由新課開始想學什麼到結束時回憶總結學會什麼,這種做法,對整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的目標意識,有利於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1)讓學生看圖,聽錄音,從本班具體捐款的事實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況,產生下列三道連加的算式:2十2十2=6,3+3+3+3=12,5+5+5+5+5+5=30

(3)導新:有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學們想不想學?這種方法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揭示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讓學生説説你想學什麼?從而揭示學習目標。這樣,既增強學生的學習目標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通過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動手操作、敍述圖意(感知階段)——列加法算式,觀察説出加數的特點(建立表象)——寫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3)讓學生説一説"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個結論。

這樣通過分析比較,不僅揭示了本質特點,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繫。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4、説一説下面兩個算式有什麼不同?然後做“找朋友”遊戲。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上面這組生動有趣的有梯度的練習,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知識,學到哪些方法?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解決。

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歸納小結,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提煉昇華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結構。

第5篇

1.學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寫、會讀乘法算式。

2.通過看一看、説一説、擺一擺、畫一畫等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建構乘法意義的過程。

3.感受相同數相加與乘法之間的聯繫,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簡潔性,體會所學內容的價值。

教師:秋天到了,同學們高高興興地去遊樂園玩(出示教科書第46頁情境圖)。我們一起看一看遊樂園裏都有哪些好玩的項目,從圖中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二)感知相同數連加的特點,概括表述相同數連加的'特徵,滲透乘法的意義

(1)運用多種方式,呈現生活情境中有每份數量相同的情況。

數——請同學們一架一架地數一數,每架小飛機上坐了幾個人?

(學生圈完後教師在課件的上圖中將每個小飛機上的3人圈起來。)

説——請同學們説一説,每架小飛機上坐的人數有什麼特點?

(2)製造衝突,概括表述相同數連加算式的特徵,滲透乘法的意義。

教師:想一想,小飛機裏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個加法算式表示嗎?大家先在心中把這個算式默默地説一遍。

教師:都想好了嗎?下面請兩個同學一組,開展一個“你説我寫’’的遊戲,一個同學説算式,一個同學寫算式。

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觀察,瞭解兩個學生相互配合的情況。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反饋交流情況。

教師:在“你説我寫”的活動中,有的組兩個人配合得非常好,也有的組出現了問題,説説你們在寫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有的組寫亂了。)

教師: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同伴一聽就明白嗎?(這是5個3相加。)

教師:這樣一説,大家就都清楚了,我把算式寫出來,看看是不是5個3相加。(板書如下:)

(3)認識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特徵,為理解乘法的意義積累感性經驗。教師:觀察一下這個加法算式,你發現它有什麼特點了嗎?(加數相同,都是3。)

教師:你能説出一共有幾個3相加嗎?(板書如下。)

教師:小火車裏的同學們玩得也很高興呢!請同學們自己數一數、圈一圈,説一説每節小火車裏的人數有什麼特點?(每節小火車裏面都坐了6個人。)

教師隨着學生的回答在上圖中將每個車廂的6個人圈起來。

教師:要求小火車裏共有多少人,怎樣用一個加法算式表示?你能用一句簡單的話告訴大家,讓大家一聽就明白嗎?(4個6相加。)

教師:請大家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幅圖的意思。這是幾個幾?

教師:過山車裏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個加法算式表示嗎?

教師:誰能説説自己在寫這個算式的過程中有什麼感受?

教師:同學們寫7個2連加就感覺到麻煩了,想象一下,如果這列過山車再長一些,需要10個2相加呢?20個2相加呢??這時你又有什麼感覺呢?你有什麼需要嗎?

教師:7個2連加確實寫起來比較麻煩,在數學上有一種更簡便的表示方法,聽聽小精靈是怎樣説的。

第6篇

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對今後學習表內乘除法及多位數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乘法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説是一個新認知的內容,如果將抽象的概念意義湛透到形象、直觀、簡單的操作活動中,那就能幫助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理解同數連加與乘法的關係了。在這種情況下,教材十分重視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中具體活動情景,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個熱鬧歡快的遊樂園的主題圖,通過這一學生熟悉而又特別喜愛的場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相同數量。這樣設計使數學貼近了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繫。學生用所學的加法算出每種遊樂項目的人數,從學生認識相同數相加開始,結合具體的事例,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逐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樣在學生活動中由相同加數相加的計算引出乘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乘法”產生親切感,從而進一步領會乘法的意義。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2、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同數連加與乘法的關係.

3、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理解問題,並能解決問題。

4、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

難點: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識別相同加數。

深刻體會教材編排意圖,一方面充分運用了教材所呈現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又根據《新課程標準》新理念,對教材資源做了適當的補充與調整。力圖為學生創設一個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實踐,相互質疑,相互評價,最後獲取成功。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標準》提出: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觀察、操作、解決問題。創設的情境是為了給學生建立一種感性的認識,根據學生好玩、好動、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本節課一開始我就利用主題圖,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相同加數,感受幾個幾相加的加法算式。

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分四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個層次是讓學生用小棒創作出美麗的作品,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計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算一算擺出自己畫的圖形需要準備多少根小棒;第三個層次是通過觀察加法算式,展開想像:“如果擺100個圖案,所寫的算式會怎麼樣呢?”使學生體驗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會很長,寫起來會很麻煩。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使學生自然產生“如果有一種簡便的寫法該多好”的願望,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彙報情況,適時地引出乘法。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體會到了乘法算式的簡便之處。這樣的教學設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四個層次是教師展示學生的作品,在這環節中落實乘號、乘法算式中各數字表示的意義、算式意義,感受乘法計算比加法計算簡便,突出加數相同情況下才能寫出乘法算式。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可以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乘法的知識並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簡化方法之後才呈現出來的。教學不再是教師機械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得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先由教師指導寫算式的方法,接着讓學生小組交流,合作探討寫乘法算式的方法,然後由學生獨立寫出乘法算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覆多次,循序漸進的訓練。因此,在練習時我始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比較到動口説一説,做一做,從而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在出示遊樂場圖時,引導學生觀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並不是教師把問題強加於人,而是開放教學,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接着通過拍手遊戲、找朋友遊戲等練習,讓他們動手、動口、動腦等多種感官參與,在玩中學,遊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展。

新課後,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總結,這對全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生的目標意識,有利於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第7篇

1、創設情境,在動腦、動手、動口中體會乘法的意義。

(一)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哪兒玩?咱們一起看看這些小朋友在什麼地方玩得這麼開心?

課件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他們在玩什麼?讓學生觀察後説一説。

遊樂園裏的確很好玩,其實在這裏還藏着很多數學祕密呢!根據咱們觀察到的.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課件出示旋轉小飛機圖。問:每架小飛機裏有多少人?(3人

3個3個地數,一共有5個3,寫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課件出示旋轉小火車圖。

問:每個車廂裏有多少人?(6人)有幾個這樣的車廂?(4人)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6+6+6+6=24)

過山車裏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個2,。)

(2)觀察這幾道算式,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這些算式的加數都一樣。)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師:數一數,這是幾個幾相加?(5個3相加,4個6相加,7個2相加。

(4)每人幾隻眼睛?20人呢?怎樣列式?學生説老師寫?看到老師寫你們有什麼感受?

為了簡便地表示像這樣的連加算式,人們就用乘法來計算.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法——乘法。(板書課題。)

提問:2+2+2+2+2+2+2=14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麼?(7個2相加,和是14。)指出: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寫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

説明:“×”叫乘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

2×7=14,讀作:2乘7等於14;7×2=14,讀作7乘2等於14。(板書)

同學們數一數“3+3+3+3+3=15”裏面有幾個3?(5個3相加。)你能寫出乘法算式嗎?學生試着寫出:5×3=15,3×5=15,並讀一讀。

6+6+6+6=24,這裏面有幾個6,你能寫出乘法算式嗎?學生試着寫出:6×4=24,4×6=24,指名讀算式。

師:觀察,你還能找出那些物體的數量也是相同的加數的,能用乘法列算式的。

(1)仔細看圖,一組氣球有幾個?(5個)有幾組(3個)你能連起來説成一句話嗎?(每組有5個氣球,一共有3組)讓學生多説幾遍。

(2)討論: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氣球,怎樣列示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