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中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4.19K

中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中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課堂實例:

師:認識我嗎?

生:認識。

師:在哪認識的我?

生:劉老師告訴我們的。

師:劉老師給你們介紹過我,對不對?沒見過我,對不對?王老師再過四分鐘就跟給大家一起上一節語文課。在這四分鐘之內,我們先交流一下,因為你們對王老師還很陌生。儘管你們的老師介紹過,你們也不會特別瞭解,對不對?我來出四道題,你們來判斷對錯。你覺得對就大聲喊對;你覺得錯就大聲地喊錯。第一道題:王老師是一師附小的一名語文老師。

生齊 :錯/對!

師:到底是對還是錯?

生齊:錯!

師:為什麼?

生:因為您只給我們上一節課。

師:我是你們學校的老師嗎?

生:不是!

師:為什麼?

生2:因為我們在學校裏從沒見過您。

師:唉!你們看他多會觀察,他説在學校裏從沒見過我。王老師有時來聽課,但畢竟見你們見得很少。王老師是崇文區教育研修學院的一名老師。

師:好,第二個話題,認真聽:王老師特別喜歡讀書,對還是錯?

生齊:對。

師:為什麼呀?

生1:因為您是語文老師,如果不愛讀書就沒法學好語文了。

師:你説得真好!作為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應該熱愛讀書,是不是?作為每一個人也都應該熱愛讀書,讀書是我們的營養品,可以使我們生長髮育得更結實、更健康!

師:第三個話題:王老師今年25歲。

生齊:對。(眾笑)

師:有人説對有人説錯!到底是對還是錯?

生:錯/對。

師:説對的先來説説理由。為什麼?

生:因為您看起來很年輕。

師:看上去很年輕,你覺得就差不多25歲,是嗎?(指另一生)你説呢?

生2:因為要是25歲的話,嗯……

師:怎麼了?實話實説!(眾笑)

生2:嗯……

師:誰來幫他説説?

生3:我覺得也不對!(指王老師右手)因為25歲不應該把戒指戴在那個手上。(眾笑)

師:因為結過婚的女人才會把戒指戴在這個手指上。還有什麼判斷?

生4:25歲不可能已經是老師了!只可能是幼兒園老師!(眾笑)

師:哦!看來你對王老師的認識有顧忌。我告訴你們,王老師參加工作的時候是20歲,20歲就可以做老師了!誰還有想法?

生5:您的教學經驗很多,所以不可能是25歲!

師:你認為有很豐富的教學經驗的老師就應該年齡很大,是嗎?那你看我有多少歲?

生5:30歲吧?

師:30歲,還有40歲吧?(眾笑)差不多!(對面前一生)你説呢?

生6:我覺得應該是28或29歲。

師:哎呦!王老師真希望還能有28歲或29歲。不過告訴大家,王老師今年已經35歲了。

是不是和你們的爸爸媽媽年齡差不多大?王老師的女兒今年上二年級。不過我要跟他講(指生5),一個人的經驗可能和她的年齡、閲歷有關,但一個人的水平並不一定和她的年齡有關係,有些很年輕的老師,他們教的也非常好。好了,大家對王老師有了解了,我們一塊上課好不好?(好!)

師: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叫什麼呀?

生齊:錫林郭勒大草原。

師:王老師寫課題,你們來指導我。錫是一個生字,預習了,怎麼寫?

生:左邊一個金字旁,右邊一個容易的易。

師:説得真清楚。一個金字旁,一個容易的易。這個字就念錫。(同時板書課題)

師: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就叫做“錫林郭勒大草原”。

師:老師在這畫一條線(錫林郭勒),請你們再讀的時候,把這四個字讀得連貫一點,一、二……

生:錫林郭勒大草原(不夠緊湊)

師:能再緊湊一些嗎?(範讀)

生:錫林郭勒大草原。

師:你知道為什麼王老師用線把這幾個字連起來嗎?

生:因為錫林郭勒是一個地名。

師:沒錯,它是一個草原的名字。那錫林郭勒是從蒙古族的語言裏音譯過來的,它背後還有一定的含義。有人知道錫林郭勒是什麼意思嗎?

生:(無語)

師:不知道?我們來一起看一張圖片。你可以藉助這張圖片來判斷一下錫林郭勒可能是什麼意思?(課件出示圖片)

生1:應該是內蒙古最美麗的大草原。

師:她認為是最美麗的地方,就叫錫林郭勒。(對另一生)你説!

生2:是非常廣闊而美麗的意思。

生3:望不到邊。

生4;流水很多。

師:哎!他發現了:一般的草原沒有水,而錫林郭勒有水。老師告訴大家,在蒙古語裏,有水有草的地方、水草豐美的地方,就叫什麼啊?

生:錫林郭勒。

師:(指板書)我們一起再來讀讀它的名字!

生齊:錫林郭勒大草原。

師:課文同學們讀了嗎?我來檢查檢查你們讀得怎麼樣?把書打開!

第一段,你來讀;第二段,誰來讀?你!第三段,雖然只有一句話,但是特別重要,你來讀!第四自然段,這個小夥子來讀!其他的同學,認真地聽,認真地想,錫林郭勒草原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合作讀:略。

師:幾名同學讀得都不錯,看來大家在課前都進行了認真的預習,個別地方還有一點小問題,沒關係,隨着學習的深入,你肯定會越讀越好。誰先來説説,錫林郭勒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錫林郭勒是一個廣闊美麗的,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師:彆着急,慢慢説,你説了好幾層意思呢。第一層意思你説它是一個什麼?(廣闊美麗的)。{師板書:廣闊 美麗}

還説什麼了?

生: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

師:噢!他還用了個“而且”,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師板書:歡騰)“而且”這個詞在這裏用得非常好,就把這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繫起來了。(指板書)誰能夠把這三個意思還放在一起用一句話説。可能跟他説得不太一樣。你來!

生:錫林郭勒草原是個廣闊美麗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師:有點問題!彆着急!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個廣闊美麗的地方,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這樣説就更好了。你來再説一遍!

生: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的美麗的地方,而且是歡騰的世界。

師:看來有點難。我們來看黑板:(指廣闊美麗)先把這兩個詞語放在一句話裏來説,誰會説!

生: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地方。

師:可以,還可以怎麼説!

生: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師:也可以。

生: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師:他這裏有一個停頓,表明這是兩個方面。你來説!

生:錫林郭勒大草原不僅廣闊美麗,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師:你看看,他這個“不僅”這個詞用得多好啊?一下就縷順了。這個“僅”是今天這節課的一個生字,想想,“僅”字怎麼寫?

生:一個單人旁,右邊一個又。這個詞,通常和“而且”連起來用(師板書:不僅、而且),我們一起來試着説一説。

生齊:錫林郭勒大草原不僅廣闊美麗,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生:錫林郭勒大草原不僅廣闊美麗,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師:可以,除了“不僅——而且”,你還會用其他的詞語來説嗎?

生:無語

師:你們來聽王老師説一段:錫林郭勒大草原不但廣闊美麗,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行不行。

師:行。還可以怎麼説?你説

生:錫林郭勒大草原不但是廣闊美麗的地方,也是歡騰的世界。

師:你看,他説“也是個歡騰的世界”,這個“也”字用得好!

師:你來説。

生:錫林郭勒大草原既廣闊美麗,又是個歡騰的世界。

師:真棒!有創新。好了,你看,咱們讀了讀課文,就瞭解了課文都講了什麼。而且,能用一句話清楚地表達出來。那下面王老師還有一個問題要考考大家:你們注意到沒有,生字裏邊有一個字是這樣寫的,一個馬字旁,還有一個“句”字。這個字念什麼呀?

生齊:駒。

師:念駒。好,課文裏講:小馬駒蹦蹦跳跳地撒歡兒(板書:小馬駒),誰能告訴大家,什麼叫小馬駒呀?你説吧。

生1:就是沒幾歲的小馬、和剛剛生出來的小馬。

師:沒幾歲和剛剛生出來是截然不同的。好,我們一起來看這張圖(出示馬圖)圖上有兩匹馬,你們説哪個是小馬駒呢?

生齊:白色的。

師:哦,白色的,還在吃奶的小馬。叫做什麼呀?

生齊:小馬駒。

師:好了,看王老師在後面加一個字你還會讀嗎?(加“兒”)讀讀!

生齊:小馬駒兒。

師:再讀。

生齊:小馬駒兒。

師:你們聽,加了一“兒”字,就讀成“小馬駒兒”。你感覺有什麼不同?你説!

生:加了一個兒之後,讀成小馬駒兒,就覺得它更可愛了。

師:沒錯。你看,中國的語言文字就是這麼有意思。只是加了一個“兒”,立刻就讓我們感受到他那麼可愛,那麼活潑,咱們一起叫叫它的名字,讀!

生齊:小馬駒兒!

師:再讀得清脆、活潑!讀!

生齊:小馬駒兒!

師:好極了。那麼,剛出生的小馬叫小馬駒兒,那草原上還有牛呢,剛出生的小牛叫什麼?

生:小牛駒兒(眾笑)!

師:誰知道?

生:小牛犢。(板書:小牛犢兒)

師:你怎麼知道叫小牛犢?課文裏可沒寫。你告訴大家你怎麼知道的?

生:在第8課知道的。

師:哦,她是從其他課文的內容裏知道的。你説!

生:還有“初生牛犢不怕虎”!

師:你看,她聯繫成語知道的。剛出生不久的小牛叫小牛犢兒(板書:小牛犢兒),來,咱們也親切地叫叫它。讀吧!

生齊:小牛犢兒

師:那你們再來看,在草原上,到處都是羊羣,剛出生不久的小羊叫什麼呀?你説!

什麼?小羊羣?不對。沒這個。你説!

生:小羊羔兒!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有的書上寫羊小的時候叫小羊羔兒!

師:小羊羔的“羔”誰知道怎麼寫?有人知道嗎?都知道?你們説!

生:(邊説邊用手比劃)

師:(強調)對,下邊是一個四點底兒。(板書:小羊羔兒)

師:地上跑的咱們都知道了,在草原上還有矯健的雄鷹,那剛出生不久的小鷹叫什麼呀?

生:雛鷹。

師:你怎麼知道的?你答對了。説吧!

生:因為我們做的廣播體操就叫“雛鷹起飛”,這套操是我們國小生做的,我們國小生就像剛出生的雄鷹一樣,應該掌握很多知識。

師:你説得太好了,國小生就像雛鷹一樣,現在鍛鍊自己的翅膀,等你們長大了,就能自由地飛向屬於自己的天空。你看他知道的多多呀,他結合咱們自己的生活知道剛出生不久的小鷹叫雛鷹(板書:雛鷹)。

師:一步入草原,咱們就認識這麼多可愛的生靈,一起再來讀讀它們的名字,開始。

生:齊讀。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課文,你現在認識這麼多可愛的小動物。那麼在草原有動也有靜,課文的第一和第二兩個自然段就寫了草原的靜態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書立好。

師:剛才王老師評價大家讀書很正確,基本上很通順,很流利了。但是呢,還有問題,問題在哪呢?我們一邊讀,一邊解決。大家齊讀第一小節。(起頭)內蒙古……

生:齊讀。

師:你們聽老師讀第一節,跟你們讀得有什麼不同?師讀。

生1:“錫林郭勒”加快了,連貫了,而且廣闊美麗變慢了。

師:廣闊美麗之間停頓了,這個發現非常好。大家看廣闊和美麗之間有標點嗎?

生:沒有。

師:那為什麼王老師要停頓呢?你説!

生:自然停頓。

師:他説的是幾個意思?兩個意思,所以你停頓一下讀得更清楚。我們一起讀讀。

生:再讀。

師:誰來給大家讀。(兩生讀)。誰來給大家讀第2自然段?你來讀。這一遍讀我們大家要給你打分了,滿分是一百分,看你能得多少分。開始。

生:讀。

師:我們給她打多少分?誰來説説。你説。

生1 :一百分。

師:你給她打滿分,是嗎?別人呢?

生2 :一百分。

師:你也給她打滿分,有不同的嗎?

生3:96.5,因為我覺得她有個地方停頓有點不適合。

師:你覺得她哪個地方停頓不適合?

生:應該是七彩光芒。

師:大家給她打的分數都很高。你説。

生:99分,鋪向遠方的鋪讀得太重了,就不美了。

師:好,我來説兩句。同學們給你打了99分、100分,都很高,説明你讀得確實不錯。但王老師覺得啊,有幾個地方如果在稍微注意一點就更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話就講到了藍天,綠草。那麼草原的藍天是什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草原圖片)。

師: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生1:我覺得錫林郭勒草原的天特別藍。

師:特別藍。還有呢!(對另一生)你説!

生2:我覺得錫林郭勒草原特別美。

師:特別美!你看(指圖),天藍得那麼清澈,沒有雜質,那麼明靜。應該怎麼讀啊?自己練練。

生:練讀。

師:誰來讀?讀出天藍草綠景色美。你讀。

生1:讀。

師:不錯!注意,一直鋪向遠方,有多遠啊?很遠很遠,一直到我們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那應該怎麼讀呢?來,我們一起試試!

生:齊讀。

師:剛才有同學提醒我們了,説“鋪”字讀得輕一點就美了,你來試試。

生讀。

生2:讀。

師:注意!每一句話的最後一個字,不要把它拖得太長。(學錯誤讀法)不好聽,是不是?讀書不是唱歌,但讀書要有韻律、有韻味。(範讀)誰再來?

生3:讀。

師:這遠方讀得多有味道啊,直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全都是綠的。那麼再看,這綠草都在哪呢?山頂上,深谷裏,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放開聲音來讀,不要怕驚動它,再讀。

生:齊讀。

師:我特別欣賞大家讀的“青青的”,顯出草的質地非常好。那麼多的草最深的地方啊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誰知道多大是十來歲啊?

生:像我們這麼高。

師:就你們這麼高,我問多大叫十來歲?説的是年齡。

生4:就我們這麼大。

師:你們多大?

生4:9歲或10歲。

師:9歲或10歲,叫十來歲。11歲叫不叫十來歲呢?

生4:叫。

師:也叫。那到底怎麼説什麼?叫十來歲呢?

生5:十歲左右。

師:你看,他説得多好。十歲左右就叫十來歲。好!請你起立,大家看看,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是到這嗎(指脖),是到這嗎(指耳)?

生5:不是。

師:那什麼叫沒過?

眾生:就是比他高了。

師:就是比他高了,是不是?就是可以讓你們這樣的孩子在裏面自由自在地捉迷藏。那是多有意思的事啊?你自己來讀讀!體會裏邊的情趣,開始吧!自己練自己的。

生:練習讀課文。

師:誰來給大家讀。注意不拉長聲,養成好的讀書習慣。讀出你體驗到的那種快樂、那種美好!你來讀!

生:略。

師:真好!捉迷藏,多有意思的事兒啊!你來讀!

生:略。

師:讀得那麼清,好像怕人驚動了它們一樣,好像在裏面捉迷藏。也可以。好!你們看,高低不平的草地上,還嵌着一彎彎清亮的湖水。老師把清亮這個詞寫在黑板上,你來想一想,什麼叫清亮呢?清是什麼意思呢?(清澈、乾淨)那亮呢?(發光)水那麼清澈,透明,就能夠映出太陽的光芒。這樣的水叫什麼?(清亮的水)

師:想一想,湖水清亮得可以……(板書)湖水清亮得

湖水清涼得可以怎麼樣?加上自己的想象了,誰來説?

生1:湖水清亮得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

生2:湖水清亮得可以把藍藍的天映出來,還有白白的雲。

師:那我們就説“可以映出藍天和白雲的影子”。

生3:湖水清亮得可以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

師:這是課文裏講到的,還有嗎?

生4:湖水清亮得可以讓我們在他的面前梳頭髮。

師:美麗的小姑娘,可以站在湖水面前梳粧打扮。

生5:湖水清亮得可以見底。

師:能夠見到他底下的什麼呢?(地面)是地面嗎?(石頭)那你再説説。

生4:湖水清亮得可以看到水底的石頭。

師:他看到了水底的砂石,你們看到了什麼?

生5:我看到了湖水裏的小魚。

師:小魚在幹嗎呢?(小魚在湖水裏游來游去。)

生5:他們在游來游去,在幹什麼呢?(在戲水、在遊戲)

師:那我們就可以説湖水清亮得可以看見小魚在戲水、在遊戲,都可以。

好,我們現在加大一些難度。剛才我們説了一句話,現在能不能再補充一方面。有些內容可以是剛才説過的,最好再加上你獨創的:湖水清亮得可以怎麼樣?還可以怎麼樣?

生6:湖水清亮得可以當鏡子使,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渴。

師:哦!你甚至想捧起來喝一口!是這樣嗎?(生點頭)

生7:湖水清亮得可以讓小羊喝水,還可以讓草長得更茂盛。

師:是哪的草?是水底的草嗎?你們想想,他想到了水底還可以看到水草。水草在那搖搖擺擺在幹嗎呢?

生8:(小聲)跳舞。

師:大聲説,在幹嗎?

生齊:跳舞。

師:可以。你看,湖水清亮得可以看見小魚在遊戲,還可以看見水草在跳舞。多美呀!這麼美的意境,是你們自己想象出來的呀!那你們再讀這一句時,就帶着你們腦海中想象的畫面來讀。請你自己練,開始!

生:略。

師:有人願意來給大家讀,你來讀!

生: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一窪窪清涼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

師:很好!草叢中還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咱們來數數都有什麼!有(鮮紅的山丹丹花、還有紫紅色的牽牛花,寶石藍的迎春花,)散發着陣陣清香。

你看,又有一個詞,散發着陣陣清香。(師板書:清香)什麼叫清香啊?你説!

生:淡淡的香味。

師:他説是淡淡的香味。哪一個字讓你感受到了這種香是淡淡的一種香。

生:就是這個“清”字。

師:大家看,這有兩個“清”字,“清亮”的“清”是什麼意思?(清澈)而“清香”的“清”呢?(淡淡的)你們看,同為“清”字,在不同詞語中,在不同情境裏,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這又是我們中國文字的魅力,一個字有好多種意思。那清香裏面除了花香,你想想,還有什麼味道?也是那麼清香。

生:果實的清香。

師:他聞到了“果實的清香”!還有嗎?

生:還有草的清香。

師:還有草的清香。王老師也在草原生活過,想告訴大家,下雨過後,連泥土都是清香的。生活在草原上真的是感受到心曠神怡。我們再來讀這句話:

草叢中……(不拉長聲)散發着陣陣清香。

我發現有的同學在讀“陣陣清香”時,“陣陣”是這樣讀的(讀得很重),老師聽了,感覺像草原颳起了颶風。應該怎麼讀呢?誰來試試?

生:散發着陣陣清香。

師:把句子讀完整。

生:(重讀,有意把“陣陣”讀得輕一些)。

師:她有意識地把“陣陣”讀得輕一點,我們再來體會一下,應該是“散發着陣陣清香”。再温柔一點,讀!(生再讀“散發着陣陣清香”)這種清香你想不想在鼻子前多聞一會兒啊?(想)那應該怎麼讀啊?(再範讀:散發着陣陣清香)……這種感覺就找到了,誰來給大家讀?(一生再讀)

師:不錯,“散發着”和“陣陣”過渡得再好一點就更好了。為什麼?——散發着陣陣……不舒服。再範讀:散發着陣陣清香。你來讀。(生讀)

師:能把這一段連起來讀嗎?練一練!

生:讀第二段。

師:真不錯!王老師第一次和咱們班同學上課,就發現大家真了不起。我問問大家,能背下來嗎?(能)真能呀!!!我沒讓你們背啊?是不是你們老師提前讓你們背了?(書上有要求,就背了)你們老師要求你們背了嗎?(有/沒有)

師:把我都搞糊塗了,反正我是不希望你們在課前背的,既然已經背了,我們來彙報一下。把書扣下。

生:(老師起頭)背誦。

師:第一段、第二段大家都會背了。老師們都用特別敬佩的眼光看着你們。你們有什麼好方法,這麼快就背下來了,跟大家説説。

生1:一句一句地理解,然後再慢慢背下來。

師:好!逐句理解,這是一種方法。第二種方法,你來説。

(以下由學生説,老師整理)

方法2: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讀得多了,自然就會背了。

方法3:抓住句與句之間的聯繫背;

方法4:背的時候發揮想象,把文字想象成畫面印在腦子裏,再把畫面用文字表達出來。

師:孩子們,我相信你們有好多學習的方法,所以你們才學得快,學的有效率。今天的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希望回去之後,你們的老師能夠帶着你們用今天我們在課堂上了解到的朗讀的方法、背誦的方法、理解的方法繼續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回去之後,你們可以把我們在課堂上説的句子(指板書)寫在練習本上。下課。

在件的限制,學生對大多數內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影響了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若利用多媒體手段,則可突破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將事物情景真實、生動的展示給學生,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在講解《安塞腰鼓》等課文的時候,可以通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與課文有關的內容,可以讓學生通過視頻親身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氣勢磅礴,而且還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回想當時上課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

教師在教學中成功地運用多媒體,確實拓展了教學空間,提高了教學效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過去教師一味僅靠書本、教鞭、粉筆傳道授業的套路,無疑給學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聽覺、視覺感受,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喜歡不加選擇地使用多媒體,以為這才是現代教育,這才是課程改革。有些人上語文課,往往把有關作家簡介、寫作背景等文字資料製成幻燈片,放映到屏幕上,一般説來,這些資料文字比較多,密密麻麻,坐在後面的學生往往看不清楚。因此,還不如老師講,學生聽,這樣還能培養學生的聽力;並且學生還能邊聽邊作筆記。只有那些有關作家生平、寫作背景的圖象資料才需用多媒體來展示。再如一些教師往往還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都用多媒體來展示,如果這樣,則同樣是滿堂灌,是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進行落後的語文教學。

總的來看,教師的多媒體課件製作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課件只是讓書本搬家,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有的只是“繡花枕頭稻草芯”,多媒體課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網絡功能的優勢得不到體現;有的教師授課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學生瞪着眼睛看,教師圍着電腦轉”的現象。大部分學生反映連筆記都來不及記,學生成了所謂的“觀光者”,對所學內容印象不深,甚至形成了課下學生借抄教師課件筆記的局面;有的學生認為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是將我們所斥責的“人灌”演變成了“機灌”。

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於非有討論不可?

討論式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參與式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討論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已深入人心。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始廣泛使用小組討論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小組討論可以使參與者的思想深化,使思維清晰化,條理化,使學生學會思索,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綜觀討論式教學的現狀,在有些課堂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有些討論缺乏精心的設計,討論中不能圍繞中心問題進行卓有成效的學習,你講你的,我講我的,缺乏實質的交流;小組中只聽或只看好學生的發言,沒有學生間的互動;有的老師提出討論的問題後,馬上展開交流,學生沒有充裕的時間獨立思考;學生間彼此不注重傾聽對方意見,在三言兩語陳述完自己的意見後,便不知道如何將小組學習繼續深入地進行下去,小組間交流很少,沒有真正的討論,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等等。

提出問題時要留有“空間”。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提出問題後一定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去回憶、去探索、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一般來説,較簡單的問題留給學生時間短一些;思維量大的問題應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去盡情地想。切忌不要在大部分學生正在思考時,老師就讓學生回答,或老師自己講;一些高難度的問題更要留有足夠的“時空”,要讓學生有探討研究的時間,有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有創造的餘地。

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不足,討論難以真正實現。要麼學生的討論只停留在表面,最後老師不得不越俎代庖;要麼極少數學生成了討論的主角,課堂討論仍舊淪落為教師的“一言堂”或教師與少數精英學生的“對話”,討論效果大打折扣。學生就像是被壓縮了的彈簧,只要我們給他們一點點空間,他們的才智就會迸發出來。

沒有明確的分工,小組討論就成了幾個精英學生的表演,看不出學生的能力得到如何的培養。在實施小組討論前,成員要進行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學生都要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懂得討論的要求,討論中,不但要在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發言,還要做一個虛心的傾聽者,在傾聽中,要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思考他人的長處與不足。應分配給小組中每個成員一定的任務,給每個成員角色分工。小組長:召集組員,小組討論情況;檢查員:督促小組成員遵守小組討論規則,協調組內關係,督促糾正違規行為;書記員;記錄小組內的不同意見,尋找癥結,把討論一層一層引向深入;發言人:代表小組,就小組討論情況作總結性發言。

有些老師把小組討論這種教學方式看成是新課程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徵,課堂教學內容實施的唯一途徑。很多語文課,大多采用小組討論的教學形式,惟恐他人冠之以“傳統課型”批評自己,似乎不進行小組討論就不能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課堂教學中出現了新的千篇一律,很多課改示範課都成了“討論”課,不管什麼教學內容,都是討論,只求形式上的花哨,表面上的活躍。

語文課中,有些內容是適合討論的,有些是適合問答的,有些是適合講授的,有些是適合朗讀的,有些是適合背誦的,不必千篇一律。如金曉燕老師執教的《安塞腰鼓》就採用以朗讀為主的教學形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拓展:

課堂教學不能簡單閾於文本之中,但也不能離得太遠,於是就有了一個時髦的名詞“拓展”。在教學中如何拓展?拓展的尺度應在什麼範圍之內?這是教學中很難把握的一個問題。

不可否認,課堂亟需拓展,但必須首先明確拓展究竟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為什麼服務的,以及在本學科主要應該拓展些什麼內容。“文以載道”,這是語文的特點之一,但不能只管“道”,而丟了“文”。講一篇親情的文章,結果就去回憶親情往事,無邊的拓展。這種延伸和拓展,其實掩蓋的正是對文本解讀的淺薄。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語文自己了。

文章中作者要表達的深刻內涵一般是隱藏在字裏行間,並不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必須尊重文本所表達的思想內涵,不能有絲毫偏頗或曲解,否則就會誤導學生,使學生遠離文本,遠離文章的主題。其次拓展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文本中的關鍵句子,只有重點句子才能深刻地揭示課文的主題思想,教師引導得當,學生的學習才有效。最後,拓展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狀況,這其中因素很多,包含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等。《差不多先生傳》一文,宋芷蓉老師在引導學生認識差不多先生的本質之後,先補充《一點一瞥重千金》材料,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差不多現象”的危害,隨後宋老師指出只要認真、仔細就可以避免很多遺憾,接下來學生就圍繞“認真、仔細”列舉正面事例,使學生從正面認識到了“認真、仔細”的重要性。《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者設計《我見到了發財的于勒叔叔》的拓展題,這樣學生根據文章中菲力浦夫婦及周圍人對待于勒的各種表現所展露的性格,構思出這些人如何圍着發財後的于勒的種種醜態。這樣就使學生更能夠對文章的人物性格特徵有了深刻的理解。教師在安排拓展教學內容時要適當變換內容或改變難度,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話可説。拓展的基點是課文,拓展的時空也是課文。拓展,是思維活動的擴張:增強思維的深度,擴大思維的廣度,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拓展。

四、課堂評價:尊重學生等於沒有答案?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表現欲,把學生的生活閲歷、知識經驗作為課堂教學中的資源。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珍視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放手讓學生讀書的前提下,還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梯度和深度,給學生一個思索、理解和感悟的空間,讓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作品塑造的形象和藴藏的內涵。

我們在很多語文課中都可以發現這樣的現象: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討論,終結是:甲也對,乙也不錯,丙很好,丁值得肯定。到頭來大家都沒錯。課堂上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個性”發言?他們可以不顧文本的整體意義、深層意義而只顧排遣自己的感受或者非常任性地宣泄自己的觀點。讀了《背影》後不顧文中父親“背影”的凝重與厚度説文中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可以説愚公“沒有效率觀念”我們的老師對此類行為是默許甚至是鼓勵的。其實,這裏有一個個很嚴重的傾向,就是由原來解讀不尊重閲讀主體,走向另一個極端,閲讀教學嚴重地不尊重文本了。“重視閲讀者自身的閲讀體驗”這個提法並不錯。教師的存在,不是為了給學生一個標準的答案,更不是無原則地和稀泥,而是在學生曲解、誤讀時給學生以適時的引導。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學過程中的學生能不能等同於一般讀者?一千個讀者可以從一個哈姆雷特讀出成千上百個哈姆雷特,如果一個班級的學生從一篇課文中也讀出了千差萬別的結論,我們要不要全部肯定?按照一些人的意見,凡學生的“發現”都是可貴的,當然都應該予以肯定。那位除了看到父親“違反交通規則”之外一無所得的學生,就因為“讀”得太容易,不動腦筋地一眼掃過,才形成了這種膚淺的“闡釋”。

現實中的教師為什麼要誇大讀者的作用?為什麼要摒棄文本意義?為什麼要放棄自己引領的責任?而這些都有一個閃光的字眼,都以新課標的名義在實施。葉聖陶先生在給一位中學教師的信中説:“語文老師不是隻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夠領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兩語,不要羅裏羅嗦,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老師經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