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語文教育教學案例3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58W

語文教學案例精選(一):

揚生活之風帆創課堂之精彩

語文教育教學案例3篇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的課堂也漸漸地發生着變化。作為一線的老師,在教學中應挖掘和利用學生的創新思維,巧妙地將課堂教學引向生活,注重課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冊《坐井觀天》的教學中,我以文本教材為載體,讓課堂教學貼近於生活,聯繫實際,引導學生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賦予課堂以生命和活力,讓語文課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觀天》是一篇十分搞笑的寓言。文章透過生動搞笑的對話,對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説,學寓言就應讓課堂充滿童趣,還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讓唯一,標準的寓意來框定學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對教學的處理體現了我對童心的珍愛,童趣的珍視。

師:同學們,小青蛙聽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説得這麼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出示課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説説青蛙跳出井口後,將會怎樣呢?

(生思維活躍,爭相發言)

生:它看到綠綠的小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兒。

生:它看到校園裏開滿了桂花,聞到了陣陣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園裏掛滿了黃澄澄的梨子,紅彤彤的蘋果,一派豐收的景象!

生:它會到處逛逛,看看美麗的風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正當我傾聽於學生對生活的讚美之言時,一位學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説説)

生:老師,我覺得青蛙有可能沒有看到這麼美的景色。

師:(師一愣,然後充滿好奇疑惑)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生:它看到路邊垃圾成堆,蠅蚊成羣,聞到一陣陣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眾説紛紜)

生:它看到人們往小河裏倒垃圾,河面上還漂浮着魚的屍體,心裏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超多砍伐樹木,鳥兒沒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超多捕捉它的同伴,殘忍將它的同胞賣給酒店酒樓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車在路上瘋狂地飛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車排出的污氣讓它窒息。

生:它感覺外面的世界並不像我們説得那麼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師靈機一動)

師:那麼我們能不能用什麼好辦法來挽留小青蛙呢?讓它安心快樂地和我們生活在一齊。

(學生思考片刻,躍躍欲試,興趣盎然)

生:我們做個廣告牌,上面寫上“保護動物,人人有責”來告訴人們就應與動物成為好朋友。

生:發現那些亂砍樹,捕殺動物的人要報警,讓警察來抓這些壞人。

生:我們要保護好環境,不能把動物的家弄髒。

生:我們不僅僅自己要明白環保知識,還要向同學、家人、朋友宣傳要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知識。

……

師:同學們説得棒極了!只要大家共同來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小青蛙就會被我們挽留下來,動物們才會快快樂樂地生活在我們身邊!

三、案例反思

我真為學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奮!也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道美麗的風景線。我沒有按照我們“想當然”的觀點去框定學生的思維,而是給了學生思維的空間,想象的餘地。我肯定了學生的見解,珍視學生的發現,使學生在愉悦的狀態中受到鼓舞,使學生在簡單的氛圍中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着創造的光輝,師生都能感覺到生命力的湧動,使我們感到語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語文而燦爛。

(一)尊重生活,關注動態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論啟示我們:一個自呱呱墜地而長大有為,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其思維、認知、情感、語言、詞彙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對語言的感受、認知、學習、發展,是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最具有魅力與滲透力的,課堂教學與生活聯繫起來,學生就會學得活潑生動。

本案例中,我本想讓學生説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麗的景色,讓青蛙明白外面的世界是多麼豐富多彩,進行思維的拓展。但一位學生卻説青蛙可能看不到這樣美麗的景色。我讓他説出了原因——環境被污染。這位學生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就來源於他的生活體驗,對生活的關注。而這一石卻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舉手,説出了此刻環境受到了破壞的種種狀況。這便是生活給予學生的。

  有人曾説,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途徑,而不是一切都務必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過程。案例中,我應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個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將生成與預設融合起來,現場捕捉,智慧啟迪,學生在與教師、文本的思維碰撞中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創造性的見解,學生彼此之間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啟發。《新課標》告訴我們:“跳出備課預設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思考,尊重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批評,尋求個人理解的知識的結構,課堂會因生成而變得美麗。

(二)感悟生活,激發創新思維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就孕育着靈感和熱望。語文源於生活,讓學生從語文中去尋找生活、感悟生活、創造生活,這是實施語文教學的一個出發點。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點燃靈感的火花,感悟生活,從生活之水中激起靈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積累,就有靈感的迸發。

案例中正是學生有了對生活的感悟,才會有了“我覺得青蛙有可能沒有看到這麼美的景色。”的靈感。而這就需要在老師不斷地幫忙下,睜開眼睛凝視萬物,豎起傾聽萬籟,敞開心靈關懷、感悟生活,激發興趣,陶冶熱愛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學生在説話的過程中也迸發出了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湧出意想不到的新問題和新答案,始終使課堂充滿着疑點,閃爍出亮點,呈現出課堂精彩。

(三)迴歸生活,演繹精彩課堂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確,哪裏有生活,哪裏就有語文;生活中處處洋溢着語文氣息,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機,提出“那麼我們能不能用什麼好辦法來挽留小青蛙呢?讓它安心快樂地和我們生活在一齊。”由此展開了一番激烈的討論。從而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重視社會實踐活動,關愛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協調生存,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為人類正是自然界的精靈,人類如果不能與自然界協調發展,人類就會遭到自然界無情的報復而最終毀滅了自己。老師讓學生在一個廣闊的天地中,用心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見,讓課堂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教師和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平等地對話能調動學生結合生活來學習語文,切切實實地體現了全員參與、有效參與,也真正體現了課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顯了生活是課堂之源!

語文教學案例精選(二):

語文教學案例

一次失敗考試後的反思

我落淚了,當着學生的面。只因為學生超低水平發揮,期會考試考砸了,並且是到了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我不只是羞愧難當,簡直認為那是恥辱。

我擔任一快一慢兩個班,成績一向不錯。但是這次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會考那快班居然比我教的那慢班還要糟,於我而言,這無疑是五雷轟頂。那一刻我悲哀欲決,無語凝噎。

當晚晚上,燈下,我仔細翻閲試卷,反思失敗原因。

卷面反饋:

默寫錯別字累累,閲讀理解塗塗抹抹,作文隨心所欲,書寫龍飛鳳舞。尤其是作文有超半數同學不及格。

客觀因素:

一是自然英語老師剛剛走立刻任(八年級的自然英語老師讓其家長們硬性給“下崗”了),他們把時間抓得密不透風。二是期會考前班主任生病請假一週,又不聲不響出去旅遊一週。三是以班級為單位考試,改卷老師以為是慢班,下筆毫不留情。

學生主觀原因:

一是學生敷衍了事,根本無視考試的嚴肅性。二是學生在自然英語老師的夾擊下,沒時間也沒熱情學語文。

我的主觀原因:

一是為了趕教學進度沒有相應的時間去複習。二是沒有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用心性。

第二天教室裏,我一臉痛苦,學生無語,甚至無人敢直視我,我明白他們也很難過。教室裏出現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氣氛,最終還是我打破了僵局,説了下面一段話。

同學們,我想此刻大家必須與我一樣深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恥辱。這次考試你們幾乎是全然沒有認真的態度,更不用説學習的熱情了,你們學習的動力哪裏去了呢?

你們讀書不只是為了自己,更就應是為了一切關愛你的人而讀呀。我明白,此時你們無顏應對關愛自己的所有的人,尤其是父母。你們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是對關愛你的人的一種回報呀,怎樣能夠如此隨心所欲,無所顧忌呢?

人的知識能夠因後天因素而不夠豐富,但我們的情感依然能夠豐富啊,我們活着,就就應學會感恩呀,父母給予我們生命,養育我們成人,我們何以為報呀!同學們,一張證明自己已經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學習的試卷我們總還交得起吧!

…………

語重心長的話説了一大堆,我明白這還遠遠不夠。在此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認識到了九年級學生的情商提高的很快,人文關照比較容易激活他們的學習動機。

於是,我給他們講韓國的孝道,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給他們讀老人院牆壁上的文章《孩子,我只想你牽牽我的手》,甚至給他們講“二十四孝”……學生們的心靈受到了猛烈的撞擊,他們的隨筆中於是隨時能夠看到“感恩是一種幸福”,“給予父母快樂是一種幸福”等一些感人的東西了。

我還明白學生有一顆驛動的心,我給他們超多的閲讀有關感人至深的文章,如《生命在那一刻燦爛無比》,説的是丈夫在出車禍時,把生的期望留給妻子;《生死伴侶》,感受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動物情感故事;《臭臭的故事》,感受身為人母,為兒子的離去而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情感……我要學生感受到我們的身邊真情永駐。

我還引導學生走進名人心裏,走進名著,雖説離會考的日子不多,而我卻嚐到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甜頭,期末考試學生大翻身,三率都為最優秀。

然而在會考前半個月,又出現了一件意外的事故,我因飛車搶劫致傷住院了,我開玩笑地對來看望我的學生説,老師會不會遭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呀?學生笑着説,老師,我們會是那種人嗎!會考成績肯定能讓你精神煥發,好好養病吧,別擔心!最後學生真的如我所願考出了優異的成績。

我欣慰了。

我的反思:

一、人文關懷要滲透到知識傳授之中

雅斯貝爾斯在他的《什麼是幸福》一書中説:“教育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然後才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

確實,這一次慘遭滑鐵盧使我明白了這天的語文教學不能脱離人文教育。

要使學生真正的走入語文殿堂,首先要從情感層次上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學習的熱情。後一階段我針對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態度不好,目標不明等問題做的一系列工作,就是以語文人文性的特點激活了他們對語文的學習熱情。

二,以用心態度消除挫折,營造良好的羣體心理氣氛

崇高的目標是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強意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是戰勝一切困難和挫折的巨大力量。而實現一切崇高目標的前提首先要擁有一顆愛心,有愛才有一切,於是我力求讓學生感受到關心和愛每一個關心和愛我們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擁有愉快的情緒,去實現自己的崇高的目標。

在充滿關心和友愛氣氛的羣體中,遭受挫折的個人會從中獲得戰勝困難的力量。於是我的語文課堂的人文關懷凸顯出了它的作用,那些閃爍着人性光環的撼人心扉的故事,那些善待生命、熱愛生命的人……喚醒了學生懵懂的心靈,走進了他們的心靈世界,最後他們眾志成城打了個漂亮的翻身戰。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有這麼一段話:“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和種子,就會有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有習慣的收穫;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有品德的收穫;播上品德的收穫,就會有命運的收穫。”

但願我的園丁生活也有豐厚的收穫!
 

語文教學案例精選(三):

《端午的鴨蛋》教學案例

課前準備

1.教材分析:

本文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本單元課文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涉及的文章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及民間藝術妙趣橫生。包括沈從文的《雲南的歌會》,蕭乾的《吆喝》,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等。

介於課文特點,本單元的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1)從文章本身出發,以語言為教學立足點。在教學過程中,應指導學生朗讀,並品味文中重要的句子,注意語言的感悟和積累,加強仿寫訓練。

2)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學會自己動手在課前蒐集相關資料。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和體驗。

3)充分體現新課標“注意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精神。利用當地民風民俗,引導學生從教室走向社會,從課內走向課外,是語文教學更鮮活,更搞笑生動。

4)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2.資料蒐集:

1)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龍舟節、粽包節等。時在農曆五月初五,並有小端陽(五月初五)和大端陽之分(五月十五)。

2)端午節的起源,普遍説法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另也有説是紀念替父雪恥的伍子胥、安貧守節的介子推等。

3)端午節的禮俗、食俗。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因此自古就有段無避惡去毒的禮俗。如懸掛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龍船花;驅除蛇蠍等五毒;飲用雄黃酒、硃砂酒、菖蒲酒;小兒掛香袋、系五彩絲;賽龍舟;吃鹹鴨蛋,吃粽子等。都取避邪之意。

案例分析

學生第一次系統的接觸類似資料的文章,而且學生的朗讀用心性不太容易調動的起來,因此在涉及本案例時,我就注重了課前的準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用心性。

學生對於歷史典故和民俗故事會有比較濃的興趣,而且自己蒐集資料也會更有成就感,因此以次作為導入,介紹相關的民風民俗,讓學生更快地進入主角。

教案的設計也是注重學生的自主性,真正落實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宗旨,教師範讀聲情並茂的引導學生進入主角,再由學生自由朗讀找出相關的精彩段落進行交流,最後分析完文章思路後全班齊度,逐步走進作者的感情世界。

以讀為主,教師講解的相對少一點,讓學生感知風情濃郁的民俗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