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傳承中華文明營造美德家庭徵文弘揚家庭美德徵文9篇 「讚揚家庭美德,傳承中華文明」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09W

本網站發起“傳承中華文明營造美德家庭徵文”活動,旨在通過徵集優秀家庭美德故事,弘揚傳統美德,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營造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推動社會主義倫理建設,共建美好社會。

傳承中華文明營造美德家庭徵文弘揚家庭美德徵文9篇 「讚揚家庭美德,傳承中華文明」

第1篇

孝,是中華傳統美德。孝無國界,滿世界都充滿了“孝”。孝,首先要從孝順父母開始,因為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為我們操勞奉獻了一輩子,我們理所當然要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是中國古代佳話,作為中國人,我們更應該弘揚孝的傳統美德。孝,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我們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去詮釋它。

孝,可以有很多方式去表現,去詮釋。孝,是父母工作一天後給他們倒上一杯水;孝,是父母勞累一天後回到家我們對他説的爸媽辛苦了;孝,是在父母感到疲憊的時候給他們的一個吻,一個擁抱;孝,是我們在學校的成績進步;孝,是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父母來説,我們的健康成長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健康也是一種孝。

在父母的眼中,無論我們多大,都是孩子,父母並不奢求我們能為他們帶來什麼,也不奢望我們長大後會多有成就或多有錢。而有時我們在外地時的一句平安,期末考試試卷遞上的成績單上的前幾名,父母都會很高興,很知足,一切的一切,父母都是為了我們。

父母在外努力掙錢,努力奮鬥,都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健康成長,給我們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作為高中生的我們,已不是像幼兒園,國小那樣的不懂事,也不想國中那樣青澀,我們應該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去孝順父母,週末時給父母洗洗腳,捶捶背,和他們聊聊這一星期發生的事,學習的成果,對父母來説,這微不足道的事,已經算是孝了。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孝順父母,讓父母知道我們是孝順的孩子,讓父母知道他們所做的一切沒有白費,一切都是值得的。

雖然我們不能把孝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詮釋它,不能讓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裏中斷,我們要繼續弘揚孝德,並把它發揚光大。

孝,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弘揚孝德,是我們無時無刻都要去做的事。

傳承中華文明營造美德家庭徵文弘揚家庭美德徵文9篇 「讚揚家庭美德,傳承中華文明」 第2張

第2篇

閔子騫是一個真正知道感恩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着寬廣胸懷的孩子,他不僅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還知道心疼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他的這種行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在這世上,我只尊敬3種人——為人們無私奉獻的人;對我生活上、學習上有影響的人;我的長輩。

記得有一年,他和一位朋友在家裏談事情,約好明天10點在圖書館門口碰面。到了第二天,天有不測風雲,下起了傾盆大雨。他不顧我的阻攔,毅然決然的走了。

11點,12點,……3點,他回來了。“怎麼樣,他沒來吧?我就知道,叫你不去,你偏去。還不帶傘,遲到一下又不會怎樣。”我靠在牆壁上説。“這不是去與不去、遲到不遲到的問題,而是信譽的問題。儘管他沒來,可我去了,我問心無愧。再説了,淋濕了,可以擦乾;生病了,可以吃藥;可信譽沒了,什麼都不可以!”這一段話震撼了我。

一個雙休日,爸爸帶我去菜市場買菜。我們走到一個賣魚的攤子,賣魚的是個老太太。“魚怎麼賣啊?”“3元一斤。”“好,給我來一條。”説完,老太太麻利的抓起一條魚,稱得2斤,然後裝袋。爸爸付了錢,但他接過魚時,露出一種懷疑的表情,但一會兒不見了。

我們在離開的時候,爸爸去了公平秤,稱了那條魚的重量,公平秤顯示的是3斤。爸爸二話沒説,馬上跑到那魚攤,把應付的錢給了老太太。還説:“您應該換個秤了,不準!”説完,我們走了。

我一天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位老人的枴杖掉進了柵欄內,用手夠不到,老人沒有枴杖又寸步難行。一個個行人走來詢問,一個個行人又搖搖頭地走開。我看不下去了,一個箭步走到柵欄前,突然,一隻手搭在我肩上,“小同學,這不用你,我來!”我一回頭,原來是爸爸,他看到是我也嚇了一跳。

我往後退,只見爸爸抓住柵欄,一跳,一翻,進去了。拿出枴杖,慢慢地放在老人手上。然後,爸爸馬上走了。老人問我:“他是誰啊?”“我爸爸!”我自豪地説。

我的爸爸,守信、誠實、無私奉獻。我為有這樣的一個爸爸而感到驕傲!

茫茫人海中,可以體會到自己的渺小,自己的平凡。但有的人註定一生過得不凡。他們像夏日一縷涼爽的清風,是冬日裏一輪暖暖的太陽,是沁人心脾的甘泉,是芳香四溢的一杯熱茶。是美德讓他們在平凡中散發光芒,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説起美德故事,我的身邊時時刻刻都在發生。今天,我想説的只是一件平凡但又讓我感動的事。

那還是上學的時候。我們都是新高一的學生,面對着新教室,新集體,每人心中都充滿了熱愛。那段時間,我們班的表壞了,每天都是沒有時間概念的度過。有的時候,老師問幾點了,我們都不知道。就這樣度過了一個星期,這期間沒有人提起過這表的事。然而,在那一天,一切有了變化。

剛剛走進教室,覺得有什麼不一樣的了,但又説不出來。後來上課的時候,我才驚然地發現了黑板上方掛的表。心想:終於換了塊表。

後來中午班主任總結的時候,問大家注沒注意新的表。我們都説看見了。但老師下一句話,我們都愣住了。

“是我們班的一名同學。她是誰呢?自己站起來吧。”

老師説完這句話,教室裏的我們依舊端端正正的坐着,沒有一個人站起來。

第3篇

自古道:“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一條成功緻富的大道,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美德。節約一分一毫,就等於賺到一分一毫,“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不進聖人眼的一分一毫,日積月累,則能使人成家立業,名垂青史。

而我的家裏,除了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也顯而易見。

打開我記憶的儲存庫,翻閲歲月的黃曆,那一瞬間的音序,卻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永恆不滅的記憶。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在樹葉間徘徊,連玲瓏嬌小的蟬也熱的鳴叫的日子。“神廚”媽媽做了一桌山珍海味,配上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那叫一個絕!能讓人垂涎三尺,我如疾風般衝向餐桌,像狼似的吞起來,自然,碗裏的白米飯長了腿,跳出飯碗,撒了一地,而我卻絲毫不放在心上。

一會兒,吃飽了的我正想美美地睡一覺時,卻被下班回來的爸爸叫住了,而我卻若無其事地吭了一聲,這樣使爸爸更加懊惱,他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捱打了。

自那次以後,我就牢牢地記住了節約的含義,明白了萬事的來之不易。

第4篇

百善孝為先。孝是什麼?是兒女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每一個人都心存孝敬,可又有多少人盡了自己的孝心呢?

其實做有孝心的兒女並不難,只看你有沒有這份孝心,也許是一件華麗的皮草,也許是一件普通的外衣;也許是一桌豐盛的酒席,也許是一桌家常便飯;也許是一棟豪宅,也許是一間平房。可它們在孝心的天秤上是等值的。古時候無論是人主、人臣、還是士民,都是很有孝心的。《孝行覽?孝行》中説:“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耘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是啊,確定做人的根本,沒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

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子女長大成人,為事業拼搏,為名利奮鬥,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時,面對的卻是父母的一方墳墓。這人間悲劇不知何能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請不要等到功成名就時再盡孝心,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你一份孝心吧!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孝順父母呢?我們不僅要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他們,還要聽從他們的教誨,更要學會關心他們,就像他們關心我們一樣。開門時的一句問候,疲憊時的一杯白水,衝突時的一次退讓就會讓父母心滿意足。

不要忘記時間的流逝,不要忘記生命的不堪一擊,更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抓緊時間吧,抓緊你每一刻可以盡孝的時間吧,時間是不會等待你的。

第5篇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這裏孩子學到了生活的知識,學到了做人的道理。首先學的就是孝敬長輩,一輩又一輩的人不用多説教,用實際行動給下輩的人做着有效的教導。

我們的爺爺奶奶工作忙,媽媽星期天打掃衞生時,總對我們説:爺爺奶奶總給你們買好東西吃啊玩啊,你們也該報答他們的啊。怎麼報答呢?當然可以用行動啊。於是媽媽就帶領我們一起把爺爺奶奶的房間打掃擦拭乾淨。奶奶回來看了很高興,表揚我們,我們的勁頭就更大了,就去問媽媽:“媽媽,除了打掃房間還能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呢?”媽媽説:“哦,這個嘛……那就去幫爺爺奶奶晾衣服、疊衣服吧。”我們兩個樂呵呵地搶着去幹開了。這慢慢養成了習慣,每個星期回家我們都幫着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體諒父母長輩,幫襯着做一些事情,哪怕是幫他們盛一碗飯,這也是我們的一份孝心啊。

我們的隔壁住着爸爸的爺爺奶奶我們的太公太婆,兩位老人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我們的四爺爺五爺爺一下班就去幫着老人收拾田地,收拾屋子,我們的小叔叔也常常攙扶着老太公上街逛逛或者去浴室泡澡。後來太公股骨頭壞死,兒孫們着急地把老人送到醫院去動手術,村上很多人説老人都八十五六了還去花那冤枉錢幹啥?手術後,太公不能總在牀上躺着啊,於是爺爺給老人找了保姆,爸爸給老人買了輪椅,這樣太公也能天天出來曬曬太陽散散心。平常奶奶做了什麼好吃的就叫我們端一份去給太公太婆,媽媽買了糕點、時鮮水果等總要我們拿一些給他們。逢年過節的,老人的家裏讓營養品堆得像個雜貨店了。一大家子人,只要有空了就趕忙去看兩位老人,問問老人還缺點什麼,想吃點什麼。兩位老人的臉樂得像是盛開的菊花。

“百善孝為先”、“孝居百行之先”,不能做一個孝順的人,就不能做好一個“人”,不能孝敬長輩,就不能做好任何的事。

第6篇

中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美德非常悠長。裏面有許多幾千年以來的好品質,其中也不乏孝老愛親這個好品質;。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讓我給大家講一個孝老愛親的小故事吧。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子路心裏裝着父母,所以,他才千里迢迢去親戚家借米,讓父母吃上白米飯。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從這裏我們看到在以前孝敬父母多麼重要。

有人説:“孝老愛親有什麼大不了,等我長大了慢慢贍養母親”。這是不對的。這樣的話,等父母去世後你會追悔莫及:應該在他們有生之年好好伺候他們。我們要尊重父母,不能與父母頂嘴,可以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他們的負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樸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中華美德,博大精深,除了孝老愛親還有許多美德等待我們去學習,去體會。讓我們接過老一輩的接力棒,將中華美德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成為世界一顆耀眼的明珠!

第7篇

中華文化傳承千百年,歷久彌新,恩澤了無數炎黃子孫,之所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沿傳千百年不絕,是因為其核心“孝”道,孝作為各大世家的家訓家風,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傳承優良家風必不可少的,傳承中華文化必以“孝”道為核心。

還記得央視一套的一則公益廣告嗎?勞累一天的年輕的母親,晚上給自己的孩子洗完腳,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給自己的婆婆洗腳。孩子沒有睡覺,跟在後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着也端着一盆水走向這位年輕的媽媽。

人間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樓道,那不太穩健的腳步,還有那微波盪起的水花,孩子純真的笑臉,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聲:“媽媽,洗腳。"多麼温馨與幸福啊。年輕媽媽滿臉的疲憊瞬間化成世間最美的笑容,人間的真情與天倫之樂的幸福展露無遺。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孝心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裏面的兩位母親,一位慈祥可愛,一位賢惠孝順,而裏面的兩個孩子,一個以身作則,一個懂事可愛,受母親的影響,小小年紀就懂得孝敬父母。這則廣告感動了無數人,很好的詮釋了“家風“這個詞語,宣揚了中華民族的"孝",呼籲現在的人們要常回家。

看看,關愛老人與兒童。 “媽媽,洗腳“這稚嫩的童聲依然迴盪在我們心中,成了”孝心“的代名詞,“中華美德,代代相傳”也成了我們行動的指揮棒 。

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着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孩子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族歷經歲月的沉澱,世世代代的相傳,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優良的風氣,是一種讓後代繼承人立身於社會,讓後代繼承人終身受益的品質。形成優良家風,“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繼先人之志,傳承先輩之業。這使得優良家風能夠經久不衰,這是傳承家風的核心內容。子曰:“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為人子要孝順尊敬

父親,為人父要關愛教育兒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風,這也是構建和諧家庭達成“家和萬事興”的基本途徑。

百善孝為先。孝作為中華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淵源。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家風主要是教育後人成為棟樑之才,然做人必先學孝,羔羊尚且跪乳,烏鴉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萬物靈長自詡?古人較為重視家風的作用,培養子女以孝為核心的倫理道德體系,更兼以悌、忠、信、禮、義、廉、恥,讓繼承的後人懂得進取,胸懷凌雲,心繫國家民族之榮辱,會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民謀福。這也正是我們當代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 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倘若我們都重視家風的作用來重振家風,那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會得到弘揚,社會風氣將會蔚然成風,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把文明美德傳承下去,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這朵美麗的生活之花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第8篇

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愛護幼年子女和全社會的少年兒童,關心下一代,這是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推崇的一項家庭美德,也是社會主義家庭美德的重要規範。

我家在湯莊有一幢房子,120平方米,有6間屋子。起初只有爸爸,媽媽還有我一起住。可住了一陣子,72歲的婆婆得了糖尿病住進了醫院裏,此後,媽媽就在醫院裏“住”下了,婆婆的生活起居都由媽媽負責。早上,媽媽早早的起來了,她先把病房打掃了一遍,然後去買了些早餐,最後叫醒婆婆,等婆婆刷好牙,洗好臉之後,媽媽就給她梳頭髮。到了中午有時醫院裏要檢查,媽媽就在檢查的門口等婆婆,有時醫院裏沒有事情,媽媽就陪着婆婆到醫院裏的花園裏去轉轉。1個月過去了,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和媽媽的細心照顧,婆婆出院了。媽媽由於不放心婆婆,就讓婆婆搬過來了一起住。婆婆的房間住在我房間的隔壁。我時不時就偷偷跑去婆婆房間和她一起睡,早上,有時忘了溜回去,被媽媽看見,她又氣又覺得好笑説:“這麼大了,還要和婆婆一起睡呀。”每當我放學回來,我就講笑話給婆婆聽,婆婆説:“你是我的開心果。”房子裏洋溢着我和婆婆一老一少的歡聲笑語。

尊老的基本要求就是贍養。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為了撫養和教育子女,父母都是傾注全部心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做子女的當知報答,而且無論如何也是報答不盡的,況且我們每個人也都會老,“贍養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所以贍養老人是子女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也是社會主義的家庭美德的起碼要求。但是,也有極少數家庭,子孫錦衣玉食,老人無人贍養,有的還硬把繁重的家務加到老人身上,有的甚至想方設法索要老人的錢財,並且認為是天經地義的,與前者相比,就顯得太“缺德”了。有的家庭儘管在物質生活上承擔了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對長輩缺乏愛心,冷冰冰地擠出點錢便一了百了,不聞不問,使父母“端着碗不覺飯香,用到錢心感隱痛。”

第9篇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自豪,因為我是龍的傳人,作為龍的傳人我更感到慶幸,因為我國有讓人歎為觀止的傳統美德。

從我記事開始,我就從教科書裏、電影、電視裏,父母老師講述中瞭解了許多中華傳統美德。中國有一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就是説:“一個人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如果這個人不孝敬父母,那麼就很難想像他是怎樣熱愛祖國和人民了。”中國還有一句古話:“老

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意思就是説一個人,不僅要孝敬父母,還要尊敬其他的老人,愛護幼小。

從古到今,湧現了許多有關於“孝”的感人故事。像子路,子路在孔子弟子中以政事著稱,但是,家裏十分貧窮,常年靠吃野菜度日。有一次,父母想吃一點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飯也沒有,怎麼辦呢?子路忽然想到,到親戚家背一袋米就可以了。於是子路跋山涉水的到親戚家為父母背了一袋米。回到家後,子路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忘記了疲倦。鄰居們知道後,都誇子路是一個既孝順又勇敢的好孩子。

就如漢文帝(劉恆),有一次,母親生病卧牀不起,一病就是三年。然而,他在侍奉母親時並不怠慢。每次都親自為母親熬藥,熬好了還要先嚐一嘗才放心拿給母親吃每天晚上都守在母親身旁,直到母親入睡,自己才睡一會,他的“孝”聞名天下,他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就連尚未懂事的小孩子,也懂得關心、熱愛和總尊敬父母。每天一句温馨的話語,給予父母的的是愉快與欣慰。作為六年級的學生的我,對“孝”字卻感受很深。“孝”對於我來説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尊敬長輩。那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孝”呢?每天我們將自己的學習整理好、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母親節給母親送上祝福與賀卡、父親節也給父親送上祝福與賀卡、給父母寫信談心……

中華美德涉及方方面面,從古往今,中華美德代代相傳,中華美德在建設小康的今天更加光芒四射。每天晚上都守在母親身旁,直到母親入睡,自己才睡一會,他的“孝”聞名天下,他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有了工作的年輕人,即使忙得不可開交,也會抽空回家看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