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蜜蜂》教案8篇 秉承蜜蜂勤勞的精神,打造多元化的“蜜蜂”教育教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3W

《蜜蜂》教案是針對中國小生的一份教學資源,旨在通過蜜蜂的知識和故事,啟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增強他們的自然觀察和科學意識。本教案內容豐富、科學性強,適合教師在生物課堂中運用。

《蜜蜂》教案8篇 秉承蜜蜂勤勞的精神,打造多元化的“蜜蜂”教育教案

第1篇

1、辨聽音樂,能用肢體動作表現小蜜蜂長大、飛舞和採蜜的動作。

——蜜蜂媽媽產下了很多的小卵,我們就是一顆顆小卵。(引導幼兒雙手懷抱身體趴下)(播放音樂《卡農》)

——一天天過去了,小卵慢慢變大了。(引導幼兒扭動身體緩緩站起,雙手相抱)

——後來它變成一隻毛毛蟲包在裏面,但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它破繭而出,張開翅膀飛向外面。那時候它已經是一隻漂亮的小蜜蜂了。(引導幼兒張開手臂,學做蜜蜂飛舞動作)

——幼兒戴上蜜蜂觸角頭飾。在純音樂《卡農》的烘托中,通過直觀感受和肢體語言表現蜜蜂長大的過程。二、學飛a/探索蜜蜂飛舞動作

——小蜜蜂除了這樣飛還可以怎樣飛?(引導幼兒往不同方向飛)

——你們看!小蜜蜂飛得快不快?飛得快怎麼飛?誰來試一試?(引導幼兒小碎步)

小結:只要扇動翅膀的時候快一些,再加快腳步,就可以飛得很快。

——你們看,花園裏盛開這麼多美麗的花朵,小蜜蜂們,我們一起飛向花園採蜜吧!

b/集體幼兒隨音樂表現小蜜蜂飛舞(播放音樂《蜜蜂做工》)

——你們看,這朵花開得好高呀,我們飛得高一點。(引導幼兒踮起腳尖)鼓勵幼兒大膽模仿蜜蜂的飛舞的`動作,讓幼兒在音樂情境中創造性地表現,體驗成功和快樂的情感。

①採蜜動作,屈膝微蹲,彎腰,頭向下低,手臂向後輕輕扇動,輕輕搖晃小腦袋。

②請能幹的小朋友上來示範採蜜動作,全體幼兒跟隨音樂來完整做一邊蜜蜂採蜜動作。

——小蜜蜂在一排整齊的花朵上採蜜,一隻蜜蜂採一朵小花。採一採,吸一吸。還可以過渡到兩隻小蜜蜂飛一起採一朵花。

——後是小蜜蜂在高低不同的花朵上採蜜,引導幼兒往不同方位採蜜。

小結:原來小蜜蜂不僅是隻漂亮的小蜜蜂,還是隻勤勞的小蜜蜂。

四、音樂遊戲——音樂響起,小蜜蜂們繞花朵飛舞。音樂停的時候,蜜蜂找到一朵花去採蜜,音樂再放的時候,蜜蜂繼續變化姿態飛舞。

《蜜蜂》教案8篇 秉承蜜蜂勤勞的精神,打造多元化的“蜜蜂”教育教案 第2張

第2篇

⑵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隨機引導。(“引”應該讀“yǐn”,不讀“yǐng”。“和近”應該讀“fù jìn”,而不是“fǔ jìn”)

遊戲規則: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背對黑板站立。老師在黑板上指一個字讓全班同學默記,然後請這名同學猜一猜剛才老師指的是哪個字。這名同學指着黑板上的字問同學們:“是不是×”,假如不是老師指出的字,同學們答回答:“不是×”,這名同學繼續指字問話,假如同學猜對了,同學們就回答:“對,對,對,下一位。”老師再請下一位同學猜字。

“和”要寫得左窄右寬,單人旁要寫在豎中線上;“寸”的橫要寫在橫中線上面上一點;“派”字的第四筆是撇,不是橫;“敲”的右半邊不是支。

⑵ 分別出示(投影儀或幻燈)下面兩句話,把畫線的.詞語換一換,不改變原句的意思:

用自身喜歡的方式學習,可以畫畫,可以扮演,可以朗讀,體會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他是怎樣想的。

指名請同學彙報,藉助同學的畫或老師自身利用簡筆畫,協助同學理解“花叢”“蜜蜂”“園子與養蜂人”之間的關係。體會列寧的心理活動。

要讀出養蜂人熱情又驚訝的語氣,列寧幽默風趣的語氣。

2、小組分角色扮演,列寧找到養蜂人的經過和心理活動。

這篇文章也同樣運用質疑課題的方法,讓同學進行文本學習,讓同學自身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從而體會列寧的善於發現和考慮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同學聯繫上下文理解“果然”一詞的意思。

第3篇

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1)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樣做的'?得出了怎樣的結論?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第4篇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知道實驗的原因、經過、結果。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4.培養孩子們對自然界,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4.培養孩子們對自然界,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①.課件出示:燕子蝴蝶、蜜蜂、蜘蛛、螞蟻、蒼蠅……

2.課件:播放有關昆蟲的圖片,請同學們感受昆蟲世界的神奇。蝴蝶、蜜蜂、蜘蛛、螞蟻、蒼蠅……

3.板書課題。剛才有很多同學提到了蜜蜂,有的説蜜蜂會採蜜,有的説蜜蜂會蟄人,還有的説蜜蜂會跳舞跟同伴傳達信息,那麼今天這篇課文講的是什麼呢?讓我們把書翻到14課《蜜蜂》。

①.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a.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麼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過渡:那麼作者為什麼要做實驗呢?他是怎樣做的呢?實驗的結果有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去學習課文?

過渡:聽説?俗話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作者沒有迷信盲從人家的結論,而是自己要動手實際做一下試驗,你們有興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這個試驗嗎?

4.討論:作者為什麼這樣做?這些做法是不是必要的呢?

①.在自己家花園裏捉來蜜蜂放在一個袋子裏。(在自己家花園裏捉來蜜蜂放在一個袋子裏——便於觀察)

②.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證實飛回花園的蜜蜂是“我”拋棄的)

③.在兩裏遠的地方放飛。(在兩裏遠的地方放飛——證實蜜蜂是否認識回家的路)

④.叫小女兒在蜂窩旁等。(叫小女兒在蜂窩旁等——瞭解蜜蜂飛回來的時間)

5.從這些做法你,你感受到作者是個怎麼樣的人? (考慮周到、思想周密、思考全面)

6.蜜蜂被放出來後,你看到了什麼?真的觸到地面了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抓住“幾乎“一詞。)

①.課件出示:蜜蜂四面飛散,好象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

②.作者的用詞非常嚴謹啊,一個幾乎,就把蜜蜂將觸未觸的在風中飛行的艱難情況描繪出來拉。那麼這裏,你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 (擔心的,着急的,憐愛的。)

8.不僅僅我們觀察到了蜜蜂飛行的困難,作者也看到了,並且進行了怎樣的思考?

那麼蜜蜂到底能不能找到遙遠的家呢?我們下一節課再學。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4.培養孩子們對自然界,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②.説説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

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推測呢?(結合作者的試驗過程以及試驗後觀察到的現象找找我推測的依據。)

過渡:僅僅會觀察生活的人,如果不肯動腦筋,那麼他永遠不會進步,而只會思考的人,不去從實際出發,那麼就只能閉門造車,而我們的作者就是一個懂得把觀察和思考相結合的人。

2.讀課文的3到4自然段,找找還有哪些段落,寫了作者面對蜜蜂,還進行了什麼推測?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推呢?

①.課件出示:沒等我進門,小女兒就衝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在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裏,滿身都是花粉呢。

②.哇,居然小蜜蜂比他回來的還要快,真厲害,聽到這個消息時,你是什麼心情? (高興,激動、甚至有點意外的心情)

1.看到歸巢的蜜蜂,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歎?通過這樣的讚歎,更萌發了作者對蜜蜂怎樣的情感?

①.課件出示:這樣,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的回到了家,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過渡:當20只蜜蜂裏,有17只蜜蜂飛回蜂巢時,作者做出了結論,你找到揭示試驗結果的段落了嗎?

1.結論是怎樣的?作者為什麼下這樣的結論呢?(因為前面寫着‘我’把蜜蜂裝在紙袋裏,走了兩裏多路才放出來的。就是説蜜蜂根本沒有看到我走過的路,可它還是回來了,説明它回來不是靠記憶力。而是它本身就具有的一種辨別方向的能力吧。)

2.師總結:非常好,作者確實也沒有搞明白原因,體現出作者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態度。

3.拓展:可還有三隻沒有飛回來,它們去了哪裏呢,真的是迷路了嗎?請大家靜靜地思考,也可以和同學探討一下。(安了新家;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它們回來了;出了意外)

4.那能因為3只沒有回來,而否定試驗結果,説蜜蜂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嗎?

師總結:最終我們有了個肯定的答案,就是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到底靠的是什麼,請同學們下課收集資料,多多學習,去生活種尋找答案吧。

第5篇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語言遊戲中體驗互動的快樂。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兒歌。

1、小蜜蜂頭飾一個;板畫:花叢;各種昆蟲頭飾若干

(1)師:今天天氣可真好,蜜蜂寶寶飛到了一片花叢中玩耍,它玩的可開心了,它東飛飛,西飛飛,突然它在草叢中發現了一位好朋友,這位好朋友會是誰呢?

(2)師:它是誰?(小蚱蜢)小蚱蜢是怎樣運動的?(跳)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好麼?

(3)師:小蚱蜢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請小朋友仔細聽哦!

(1)師:一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東飛飛,西飛飛,找到一隻蚱蜢,跳呀,跳呀。

(2)師:小蚱蜢的兒歌好不好聽啊?那你們想不想和它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呀?

(1)師:花叢中,除了小蚱蜢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昆蟲寶寶,小蜜蜂接下來又遇到了一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

(2)師:蜜蜂寶寶又遇到了誰?(小蝸牛)小蝸牛是怎樣運動的呀?(爬)是爬呀爬呀,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3)小蝸牛也想到那首好聽的兒歌裏去,我們一起幫幫它好嗎?

(4)師:一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東飛飛,西飛飛,找到一隻蝸牛,爬呀爬呀。

2、請幼兒找一找還有哪些昆蟲寶寶,引導幼兒説一説找到的昆蟲寶寶並嘗試創編兒歌。

(2)師:還有誰找到了不一樣的昆蟲寶寶?(小螞蟻)

(4)師:請你們動動小腦筋,把你們找到的昆蟲寶寶編進兒歌裏好嗎?

(1)師:寶寶們,今天和這麼多昆蟲寶寶做了這麼好玩的遊戲,你們開心嗎?昆蟲寶寶也很開心,但是呀,他們玩了這麼久,很累了,他們想請寶寶們把他們送回家,你們願意嗎?

(2)出示昆蟲寶寶們的“家”,請寶寶們送昆蟲寶寶回家。

師:這裏是會爬得昆蟲寶寶的家,這是會跳的昆蟲寶寶的家,這裏是會飛的昆蟲寶寶的家,可千萬別送錯了哦。送完的寶寶也去休息一會吧!

我的這次活動是小班語言活動,總體來説我對這次的活動還是較為滿意的,活動的結果也還是比較好的,基本上達到了我預設目標。在教態上我有我的優勢,我運用了動作來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事實證明這一點對於我活動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中間的學習兒歌和後面的遊戲環節,我還是很好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並且將他們的興趣一直維持到最後,整個活動的環節我自己覺得還是很清晰的,環節和環節之間的過度也是比較自然的,這是我本次活動的亮點。

在結尾處我將我原本的設計做了一些改變,本來的設計是讓孩子自己找到昆蟲寶寶,然後自己創編,最後再將昆蟲寶寶送回家,這樣能夠讓每個孩子都有動手動腦的機會,但是,由於我們班是新生班,因為害怕到時候局面會很混亂,就做了一些改變,變成了由我來引導創編,然後就加上一個遊戲《找朋友》,這樣活動組織的就比較順利,但是這樣也有了一些缺點,就是我太過於關注創編的個體了,但是對於別的小朋友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沒有給大部分小朋友動手動腦的機會,在後面的遊戲上,對教具的使用也不夠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該多加磨練。

第6篇

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國小音樂二年級第四冊第三課《飛呀飛》。

?小蜜蜂》是一首德國兒童歌曲,2/4拍,節奏簡單,有規律。歌曲由三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是主題,彷彿是勤勞的小蜜蜂在振動翅膀尋找採蜜的方向;第二樂句的節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構成,刻畫出小蜜蜂為採蜜而繁忙飛舞的形象;第三樂句是第一樂句的完全重複,首尾呼應,彷彿是小蜜蜂辛勤勞動的一天結束了。

2、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小蜜蜂》,表達對小蜜蜂的喜愛之情,滲透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3、採用謎語、遊戲、聆聽、模仿的形式學習歌曲,表現歌曲。

(幻燈片1)課前播放音樂歌曲伴奏《小蜜蜂》。(創設課前環境,進入音樂氛圍。)

師:(幻燈片2)念謎面→“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飛舞花叢中。手足不閒愛勞動,釀造蜜糖好過冬”。

師:(幻燈片3)同學們都説的很好,小蜜蜂是個很勤勞的小動物,每天忙着採蜜,是益蟲,如果它遇到了困難我們就應該幫助它。(幻燈片4)你看,幾隻小蜜蜂飛來了,還送來了一封求救信,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xx︱xo︱xxxx︱xo︱︱師:小蜜蜂很感謝同學們對它的幫助,為了答謝你們,小蜜蜂請我們聆聽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幻燈片7)同學們在聽的時候,動動腦筋,想一想這首歌曲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會給這首歌曲取一個什麼好聽的名字呢?(播放歌曲)

生:開心、愉快;勤勞的小蜜蜂、蜜蜂、快樂的小蜜蜂??

總:同學們都非常的棒,給歌曲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這是一首德國的兒童歌曲,(幻燈片8)名字就叫“小蜜蜂”。

師:下面聽老師唱一遍歌曲,同學們一邊聽一邊看,找一找歌曲中有沒有相同的旋律?有沒有我們已經學過的旋律?(教師範唱)

歌詞:嗡嗡嗡,飛吧小蜜蜂,我們絕不傷害益蟲,快快飛到大樹林中,

(2)學生自學第二、第三段歌詞,培養學生的節奏能力。

(3)(幻燈片10)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配樂念歌詞。

(1)(幻燈片11)師:同學們的節奏念得真棒!那請同學們把節奏變成旋律,跟着老師的琴聲把自己最優美的歌聲展示出來!

(學生把歌詞代進去,跟着琴聲演唱,指出不準確的地方加以改正。)

鼓勵學生參與第一段的創編活動,在音樂伴奏下同學們自行表演,老師從中挑選幾位表現不錯的學生上台表演,及時評價,及時表揚!

師:剛才同學們都表演的非常棒!為了整齊,我們統一跟着老師做動作!動作要求—在教室裏圍成一圈,手臂抬起夾緊,五指併攏。

動作—第一句:繞着圈子走;第二句:停下來搖手;第三句:同第一句

師:同學們跳得可真好!跳的這麼好老師要開始變魔術了,把小眼睛閉緊了,1、2、3,睜開眼睛看看!(老師戴上蜜蜂頭飾)。

同學們,你們好,看看我是誰呀!我是小蜜蜂,今天我想邀請你們到學校的花園裏去玩,小蜜蜂也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掛飾,請同學們自己把蜜蜂掛飾戴在你的頭上。跟着音樂飛出教室到外面去跳跳舞,采采蜜吧!再見!(幻燈片12)(播放音樂做動作出教室)

第7篇

課文作者是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作風。

課文敍述線索清楚,情節完整。首先寫“我”聽説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過程大體是在自家花園蜂窩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記號,叫小女兒守在窩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飛蜜蜂。然後寫“我”途中的觀察和猜測以及試驗的結果。結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先後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最後寫結論:“我”尚無法解釋蜜蜂為什麼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飛散、幾乎、大概、減少、阻力、遙遠、推測、包括、檢查、迷失、準確無誤、沿途、確確實實、超常、記憶力、本能”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1.課前可讓學生回憶曾經學過的課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關蜜蜂的資料。

2.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測、阻”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證”是後鼻音。在寫字指導方面,“論”的右邊不要寫成“倉”,“試”的右邊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間不要寫成“良”,“減”的左邊不要寫成三點水;要指導學生根據字形結構的特點,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勻稱。

3.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教學時,可先讓學生明確默讀要求,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然後可採用分層次默讀的方法進行訓練;初次默讀,整體感知全文,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再次默讀,深入到詞句或帶着問題思考。如,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試驗的過程,然後畫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較多和比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細緻深入地加以體會。

4.課文的描寫處處體現着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作者嚴謹的作風體現在:課文的開頭,作者用了“聽説”一詞。是聽説的就不一定真實可靠,因此這既成了“我”作試驗的原因,也體現了“我”不輕信盲從的求實的`科學態度。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真理解“聽説”一詞在這裏的意思。捉自家花園的蜜蜂,為的是便於觀察;給蜜蜂做上記號,是為了好與其他蜜蜂區分;在兩裏外放飛,路稍遠一點,更能説明問題;叫小女兒等在蜂窩旁,是為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等。這一系列試驗過程,充分體現了作者做事嚴謹的品質。

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試驗的過程,然後讓學生説一説,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個環節,通過這樣的比較,體會作者科學的作風。作者不光是認真觀察,而且用心思考。可提示學生注意“我想”“我推測’”“也就是説”“確確實實”等詞語不僅十分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心理,還體現了作者善於思索的品質。課文中的結論,作者有明確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記憶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無法解釋的本能)。

這不奇怪,科學史上這種現象很多。教師可酌情給學生講一講法布爾生活的時代和當時研究條件的侷限,再結合參考資料的有關內容(也不一定是定論)啟發學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個明確肯定的答案,要學習的是滲透在試驗過程中的探究精神。對試驗結論,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學生也可能會發問:那三隻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是什麼?超常的記憶力算不算蜜蜂能辨認方向的一個因素?但不管怎麼説,作者能夠坦然説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進一步説明他是一個嚴肅地對待科學、實事求是的人。

5.課後編排了資料袋,其中介紹了蜜蜂有趣的知識,(跳圓舞,擺尾舞),學生可以與自己收集的資料對照,也許還有新的發現。有條件的同學,學完課文後,可以再觀察觀察蜜蜂,看看還能有什麼新的發現。

1.法布爾:(1823—1915)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從小生活貧困,15歲考入師範學校,畢業後在國中教數學。一次帶學生上户外幾何課,忽然在石塊上發現壘築峯和蜂窩,從此“蟲心”煥發。他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本昆蟲學着作,立志做一個為蟲子寫歷史的人。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10冊之巨的《昆蟲記》。

2.探測高手:美國軍方從1998年就開始進行兩項研究,由美國蒙大拿大學的昆蟲學家主持。一項是研究利用蜜蜂探測地雷並定位,另一項是利用蜜蜂探測生物武器。因為蜜蜂完全有條件成為名副其實的探測高手。首先蜜蜂有異常靈敏的嗅覺i比狗鼻子還強許多。其次它們還有驚人的記憶力,能夠記住大量不同的氣味。人們很容易訓練蜜蜂飛向一種散發氣味的物質,不管它是不是食物。而且蜜蜂還有一種特性,就是它們不僅能夠記住自己聞到的氣味,還能把這種認識傳給自己的同類。換句話説,只要訓練一隻蜜蜂,就能使同它接觸的所有蜜蜂都跟它一樣“訓練有素”。最後,蜜蜂還有一張王牌,就是它們基本上在什麼樣的氣候條件下都能生存。

3.動物是憑藉什麼來辨別方向,認識路線的呢?科學家們利用蜜蜂和鴿子所做的動物導航實驗,已經初步揭開了這兩種動物導航的祕密。著名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奧地利生物學家弗裏希,曾在20世紀40年代,用一系列實驗測出了蜜峯的基本導航能力,證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陽作為羅盤進行導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陽作為參照點,通過“舞蹈”告訴其他蜜蜂如何到達它發現的花源地。

第8篇

教學目標: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 等詞語。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説説這篇課文講了個什麼故事嗎?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藉助後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藉助課後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麼寫。

教學後記:通過生字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了本課的生字,並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認識課文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