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一年級語文教學論文5篇 "優化一年級語文教學:策略與方法探究"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4W

本文主要探討一年級語文教學,旨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等方面的論述。通過本文的閲讀,讀者將對一年級語文教學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一年級語文教學論文5篇

第1篇

?摘要】作為閲讀與寫作的基礎,漢字是人們最基本的認知單位。只有攢夠了一定程度、一定數量的漢字才可以正常地進行文章的閲讀與理解。而作為學生,在國小階段的最主要任務就是打好基礎,為以後更高年級的學習做好準備。在國小的語文課堂中,語文識字是語文老師在授課中最主要的講課重點,但由於國小一年級學生有着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在課堂上的知識吸收率有些波動,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學生們記不住漢字,搞混漢字。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選用了“糾錯板”這種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針對國小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開闢“糾錯板”的實踐進行相關的分析與研究。

國小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在進入學校後其自身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期,需要將他們從幼兒園的遊玩、散漫的狀態慢慢地變為有紀律、有組織的學習狀態。那麼,在這個時間段裏就需要由老師對這些學生在學習狀態上進行相應的指引,幫助他們適應學校這個新環境。在這其中我們需要注意,國小一年級階段正好是學生踏入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在這其中學生的好奇心、新奇感是幫助他們學習新事物的最佳助推器,老師想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那麼這些特點就需要利用起來。接下來我們就以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為例,來分析一下該階段學生的特點。

埃裏克森認為人的一生是由8個階段組成的,這些階段主要包括四個童年階段、一個青春期階段和三個成年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與之相對應的該階段應完成的任務,並且每一個階段都建立在前一階段基礎之上,人生髮展的8個階段是緊密相連的。

國小階段正是學生由學齡初期(3—6歲)過渡到學齡期(6—12歲)的階段。

這個階段也是學生們自身的由主動對內疚的衝突轉變為勤奮對自卑的衝突的一個過程。進入到學齡期,學生們就需要開始接受教育了,最佳的地點就是在學校。作為訓練學生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場所,學校在這其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在這一階段,如果學生可以順利地完成學校的課業學習,那麼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在以後更深層的學習生活中可以更加有信心完成自身所揹負的任務。一旦在這個階段學業問題出現了失敗,那麼學生們就會產生自卑感,對以後的生活學習來説是十分不利的。根據埃裏克森的定義,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能力這一品質。而能力,“是不受兒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所以,在國小一年級這個階段,讓學生獲得勤奮感、掌握能力是老師應該着重注意的問題。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國小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打基礎的一個階段,這其中學生要學會並適應角色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着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例,來簡單地分析一下造成一年級學生漢字錯認的主要原因。

剛進入國小階段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是遠遠達不到教師所期望的效果的。這與學生自身的生理機能有着很大的關係。剛剛進入新的環境,學生們少不了對新環境的探究與好奇,那麼在課堂上很容易就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學生在課堂上走神也就十分常見了。這在課堂上表現為老師在對學生提問時,有些學生明顯在狀況外,對老師的提問沒有明顯的參與性,甚至有些學生會離開自己的座位在教室中走動,這樣就會干擾到其他同學的學習。再加上是在語文課堂上,如果學生對識字沒有興趣,那麼就不會對老師所教授的內容進行學習,而是找尋其他的讓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就變得分散,進而導致學生在分辨漢字的程度上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最終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知識吸收效率達不到理想的要求。

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上,最重要的就是漢字的積累。只要學生將漢字積累到一定的數量,那麼在以後課文的閲讀中幾乎就可以進行流暢的課文閲讀。但如何讓學生記住這些漢字就是老師在語文課堂上的教學重點。有些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多地記住漢字,選用較為嚴厲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比如《雪地裏的小畫家》,由於其課文的字數較多,而且在新的漢字的認知難度上也較為困難,老師可能在課堂的教學中會不由自主地嚴厲起來。如果讓學生處在這樣的一個課堂環境中對漢字進行相關的熟讀認知,即使是在課堂上記住了,也難免在課後就會遺忘。更不用説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在記憶力這方面是需要進行相關的引導的。因此,在國小一年級的語文課堂上,老師在識字授課的方法上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幫助學生更好地記住所學的漢字,減少學生錯認漢字的程度。

根據人教版的語文課本,國小一年級的語文課本第一冊首先是先認識幾個簡單的漢字(5節),接下來是拼音(13節),最後就是課文(14節)。前面兩個部分,很明顯還是比較簡單的,有着一定漢字與拼音基礎的學生在這兩部分的學習上還是比較輕鬆的。但進入到第三部分,漢字數量就明顯增加。前幾篇課文還可以保持在60—90字之間;但越到後面課文的字數越多,而且也不再是全篇課文標註漢語拼音,而是在陌生的漢字上面標註漢語拼音,方便學生們進行閲讀,例如《烏鴉喝水》《小蝸牛》。雖然課文沒有要求學生進行全部熟讀認知,但在閲讀中學生還是可以感受到一定的吃力。特別是在課堂上,當學生唸完一篇課文後,如果他們對陌生的漢字沒有理解弄明白,僅僅是似是而非的一種認知狀態,那麼學生就很容易造成漢字的認知混亂、漢字錯認等相關的問題。因此,合理地安排課本的教學進度是語文老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需要注意的一點。

為了幫助學生在語文識字中錯認漢字的問題,我們選用“糾錯板”來幫助學生進行漢字的正確認讀與錯誤修正。接下來,我們就老師在一年級的語文識字教學中如何使用“糾錯板”來進行相應的分析與研究。

在選用“糾錯板”對學生進行語文識字的教學前,首先語文老師要讓學生明白犯錯並不可怕,每個人都會犯錯,老師也不例外。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們,都認為犯錯就會受到懲罰,將這種觀念帶入到學習中就容易造成學生迴避犯錯、不承認犯錯的一種心理。但是在課堂上很明顯,學生由於知識儲備不足,如果學生出錯了老師不去對其進行糾正那麼學生就會將“我剛才説的是對的”這種想法留在自己的腦海中,在以後遇到類似的錯誤時不會改正,這樣一來對學生的深入學習時十分不利的。因此,讓學生知道在課堂的識字教學上,錯誤是每個人都會犯的,只要認識並改正就可以了。擺正學生對犯錯的態度,為以後的課堂糾錯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對學生在某些難以分辨的漢字上需要多加註意。比如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漢字辨別提問,如果遇到了大多數學生都認錯的漢字,老師就要將其寫在“糾錯板”上,並對其進行形象深入的.解讀。例如在識字部分的《對韻歌》中,“柳”與“桃”這兩個字,由於很多學生在念讀時都是按照順序來讀的,一旦將順序打亂,學生可能會依照閲讀的慣性,按照原來的順序來讀,沒有分清是哪一個字。因此,當授課老師在課堂上遇到這樣的問題時,老師可以將這兩個字分別寫在“糾錯板”上,分別對這兩個字進行詳細的分析解讀,對該漢字的意思清楚明白地為學生講清楚,讓學生了解到這兩個字之間的區別,在意思上也清楚後加深對這兩個字的印象,在今後念讀的時候就可以將其區分開來。

“糾錯板”不僅僅是在課堂上使用,課後也可以發揮其自身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分辨、記清漢字。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的潛力上是無窮的,只要我們掌握好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更有效地吸收知識,幫助他們為以後更高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張永鋒.針對國小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8)

[2]白雪平.體驗式學習在國小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xx(9).[3]沈玉桃.溯文識字教學探析——從《日月水火》象形字教學説起[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xx(12).[4]季芸芸.信息技術有助於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xx(12).

一年級語文教學論文5篇

第2篇

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對於語文閲讀已經接受了基本的訓練,但是在閲讀量上卻有所差異,有的學生讀過的書多,有的學生讀過的書少。因此,學生升入國中後,語文水平也會參差不齊。老師應該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為學生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閲讀計劃。

1.對於學生閲讀書籍一定要保質保量,切忌只圖讀書的數量而忽視了對書中內容以及思想的理解

國中階段不同於國小階段,對於語文的學習有着更高的要求。國小階段讀書的目的主要在於學習文字、詞句等的用法,而國中階段則更多地傾向於對於文章的理解與把握。所以説,對於語文學習來説,大量閲讀是其根本基礎,但是認真體味文章同樣不可或缺。

2.對於國小階段就已經進行過大量閲讀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更高層次的讀物

國小階段所能接觸到的讀物大多是童話、寓言故事、四大名著、歷史故事以及一些簡單的文學作品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從小培養良好的美德並且引發學生的思考,但是對於國中階段的學生來説,就會顯得膚淺。所以,老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國內經典的文學作品,如魯迅、巴金、顧城或莫言等作家的文學名篇。此外,還要為學生的哲學啟蒙打好基礎,為學生推薦一些哲學類入門書籍,比如説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的成名作《蘇菲的世界》,通過講述一個小女孩從陌生人那裏收到了一封封關於哲學思想論述的來信,從而開始對整個世界、自身所處的環境產生好奇,進而引發了對於生存、死亡等的思考。這對於國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閲讀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將自身帶入書中的角色,從而跟隨作者或者書中的主人公一同思考這個世界,思考生存的意義等。

中國的學生在這方面比較欠缺,因為學生通常只能一門心思地將精力都投入課本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知識的攝取。因此對於老師來説,趁着學生還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一定要教育學生廣泛地攝取知識,不能僅僅侷限於書本的條條框框,要多讀各種不同題材的課外書籍,廣泛地涉獵各種知識。

4.教師可以推薦學生每星期認認真真讀一本書,建議不超過兩本

學生要根據自己所閲讀的書籍寫出閲讀感受,自己的收穫包括本書帶給自己的改變是什麼等。不斷思考,積少成多,逐漸培養讀書興趣與閲讀能力。

看到一篇文章,快速讀一遍之後基本上就可以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內容、結構,並且知道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當然,這要建立在一定量閲讀的基礎之上。所以在日常的語文學習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廣泛閲讀之外,老師還要刻意地去訓練學生對於文章主題、結構、中心思想等的掌握,讓學生養成一種思維模式,即看完一篇文章首先就想到提煉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捋順文章的結構等,這樣假以時日的訓練,對於文章的整體把握就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所謂同感就是“感受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説,學生在看完一篇文章後,要能夠體會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情感,要學會去感受作者的感受,也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讀者與作者在思想上的共鳴。產生思想或情感共鳴,那麼對於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更加容易、更加透徹。老師在訓練學生這種能力時,可以讓學生自行有感情地進行朗讀,仔細體會詞彙的用法,揣摩句子與句子之間使用的關聯詞,以及文章抒情部分的描寫等。抓住這些細節,便可以在整體上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等。

對於文學素養來説,文學評價是最高層次的能力。文學評論,簡言之,即看完一篇文學作品,可以對其進行評論、賞析等。這就需要讀者有一定的文學功底,能夠分析文章結構的利弊,支撐點的合理與否等。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知名學者或作家所寫的文學批註,諸如毛宗崗評《水滸傳》等。對於中學階段七年級年級的學生來説,要求不必過高,只需要根據文章的結構、內容等對其表達方式、邏輯性以及價值觀念做出最基本的判斷或評價即可,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自己體會文章,提出自己的觀點,最終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閲讀能力,提高文學素養。

總而言之,對於國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説,語文能力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以及學生本身語文水平的可塑性。對於能力不同的學生要求要有所區別,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要着重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可以通過專門的訓練來提高學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結構的能力等。此外,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同樣不可忽視,這對學生今後的生活也大有裨益,可以定期讓學生對某些文學作品做賞析、評論等來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第3篇

閲讀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佔有非常關鍵的地位,通常情況下它佔用的課時最多,消耗的精力最大。這就要求我們把引導學生擴大視讀的廣度和感知的深度作為出發點,致力於閲讀教學的研究和創新。

葉聖陶先生很早以前就指出“預習是訓練閲讀的重要階段。預習的廣度越大,則感知單元越大,理解能力越完整、閲讀能力越強。”在認真預習過程中,對課文內容有了全面的初步感知後,只有藉助豐富的想象力,才能在頭腦中再造出文章所描述的人物、場景、情節、思想感情等等,並與現實生活、社會現象、知識經驗聯繫起來,是新舊知識之間相互觸發,從而進一步豐富、加深對文章的感知和理解。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做到有的放矢,該放手是就放手,留給學生足夠的預習、自讀的時間和空間,樹立“以閲讀為本,以學生自學為根”的思想。這樣做實際上也是在充分體現教學活動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改新理念。

有目的、有計劃的推薦優秀讀物並及時檢查評比課外讀物成績,不斷總結在此過程中湧現出來的優秀者、創新者,努力使課外閲讀成為語文教學的龍頭和突破點。在自讀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對教材有了深層次的瞭解,教師對難點、重點、疑點在教學過程中給予正確、準確的解答,從而使課堂教學和自讀預習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好的學風、文風。

這樣的課堂教學既生動又活潑,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的模式正在悄然滋生。課堂中提出許多問題,教師抓不住主要矛盾,其結果不但不能強化學生深化思考,深刻領會課文的特點、重點和難點,而且也不利於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和從文章中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要提高閲讀教學的效率就要掌握研究、思考和篩選問題的藝術,力爭在每篇課文的教學中能夠設計出一兩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就應該有意識有目的的進行引指導,向學生揭示自己提出問題的思路,把學生逐步引向正確的軌道。提問可以牽動整個課堂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這也是閲讀教學的又一法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意識到提出一兩個中心,這樣既能把學生的注意力、思維力、記憶力、想象力等各種閲讀理解所需的積極因素聚集到一兩個“焦點”上,又容易誘發意識衝突、引起爭論,產生一種“一是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教師何嘗不是如此。要不斷的提高教學質量,展示學生全面素質,使學生將來成為棟樑之才,新課程對語文教師自身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常規教學中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之餘,語文教師還需要閲讀大量的時文、美文和經典名著等,為學生的閲讀方向,鑑賞能力做好先導。“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語文老師只有不倦的閲讀,潛心的研究,勇敢的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才能成為新課改洪流中的弄潮兒。

第4篇

摘要:在國小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漢語拼音教學是其基礎,更是其重點。而對於剛剛進入國小階段的一年級學生來説,如何簡單有效地進行漢語拼音教學,是一個難點。

在國小教育中,語文教學首先應該抓好拼音的教學,不單因為拼音是國小生學習語言文字的基礎,也因為拼音是幫助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一種方法。對於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而言,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長期的研究課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則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靈活變通,合理有效地分配課堂時間,利用多變的教學手段啟發學生思維,做到事半功倍。這是國小教師在拼音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一、從學生的的認知規律和學習心理特點出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國小教育中,教師應當重點考慮學生在年齡和學習心理等方面的特點。新入學的國小生年齡尚小,心智以及各方面的思維能力還不太完善。因此,教師在拼音教學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國小生的這些特點。一年級的學生天性好奇、好動,非常樂於模仿新鮮事物,在教學中,如果讓他們充分地動起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就會大大提高。

一年級的學生因為年齡和心理的特點,上課時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一個事物上。因此,趣味性強的教學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教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例如兒歌教學法的運用。兒歌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淺顯易記,朗朗上口,十分符合兒童的語言特點和記憶特點。將一些難懂的音節以兒歌的形式呈現出來,學生不僅可以快速地理解漢語拼音字母的音、形,方便學生的記憶,而且還營造了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在拼音教學的中,教師應當賦予拼音以實際生活的含義。讓學生通過想象,將拼音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相聯繫,讓學生更便於記憶。課內課外相結合,讓學生進行實踐,將兒童的無意識記憶逐漸向有意識記憶發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逐漸掌握漢語拼音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總之,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注意力不易集中,加之漢語拼音作為一種抽象符號顯得尤為枯燥、無趣,學生無法快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因此,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出關於漢語拼音的教學方法,旨在與廣大同仁分享與共勉,共同研習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宋洪英.國小語文拼音教學方法探析[j].語文學刊,20xx(19):143,145.

第5篇

一、教一年級語文,從教師自身來説,千萬不能高估了自己的水平

從知識層面上來看,一年級的知識是處於最底層的,最簡單的。但就是這種眾人皆知的知識,卻是最難教的,也是最應該認真對待的。

一年級上冊的知識主要包括了看圖説話學拼音,讀簡單兒歌認生字,寫生字。作為教師第一次拿到教材打開書,a o e迎面鋪來,再往後翻,就是一些簡單的兒歌,簡單的生字。於是會高估了自己的水平,但是當一羣孩子真實地坐在教室裏,開始教學時,才意識到不是那麼簡單。因為知識越簡單,就意味着我們要想得更多。怎樣把簡單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能夠吸引孩子,怎麼讓孩子能夠學懂,並會運用呢?需要教師對一年級的知識有整體的把握,哪些是重點,那些是難點,那些是孩子容易搞混的地方。在教學中,逐漸認識到學習拼音的重點是認識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能夠區別兩拼、三拼音節,能夠正確標調,知道j q x y 與 ü 相拼時要去掉等。針對這一點做了下面的策略。

策略一:教學之前,對課本一定要有一個整體的瞭解,腦子裏得有清晰的思路,對一學期的教學有一個整體的規劃,認清重難點,自己學紮實了,孩子也會學得很紮實。

二、不要高估一年級的小朋友,重視縮國小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

一年級,對於孩子來説,是一個從幼兒向兒童轉變,從遊戲向學習轉變的關鍵時間。他們在這個年齡階段,幾乎是一張白紙,需要我們一步一步的引導。這個過程我們不能操之過急,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高估一年級小朋友的能力。

針對現在的學前教育參差不齊,有的孩子幼兒園學習過拼音,也認識很多字,再加之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引導孩子認識一些漢字,這部分孩子就能很快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也會感覺比較輕鬆。另外還有一多半的孩子,幼兒園沒有教過拼音,父母也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管孩子,學前幾乎沒有學過什麼知識。兩類孩子“狹路相逢”,差異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孩子思維靈活,接收能力強,也能夠很快跟上步伐,如果接收能力差一點,那就很容易變成學困生,也會產生自卑心理。所以作為教師,一年級的孩子上課的聽課習慣需要我們細心引導。他們在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我們關注的對象。無論是習慣還是知識,都要反覆講,讓他們有好的習慣,新的知識多次見面,達到熟悉的程度。這對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教師更應該關注學困生,不能因為課堂上有幾個人懂了,就認為全部孩子都懂了,讓他們也能夠跟得上學習,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共同進步。

策略二:關注細節,細節決定成敗。關注學困生,讓他們在起跑時就有信心超越。

三、讓你的課堂生動有趣,在有趣的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近年來,國小教育特別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先生強調語文教學要體現“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一箇中心”即以語言訓練為中心,特別是要加強語言的運用。“兩個基本點”即培養語文能力(聽、説、讀、寫、書),提高人文素養。因此,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書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年級的拼音教學,對於後期的“讀”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重視拼音的教學,但拼音顯然是很枯燥無味的,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讓拼音教學變成童話樂園,將拼音寶寶送進拼音王國,拼音王國裏有聲母寶寶和韻母寶寶。而這些寶寶之間,會發生有趣的童話故事,一年級的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通過這種方法,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能力。如果説孩子在課堂中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們還可以設計必要的課堂活動。可以猜謎語、做拍手操、編故事、編兒歌。只有這樣,才能讓一年級的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這裏來。

生字教學也是一年級的重點,如何讓孩子寫一手漂亮的好字呢?老師必須嚴格要求。首先,讓生字教學更加有趣。認字方法多樣化,卡片認字,遊戲認字,生活中認字。學生字,一定要教給孩子方法,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讓孩子學會觀察,發現中國漢字造字的奧妙,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當孩子愛上認字了,我們就要引導他們正確的寫漢字了。標準的坐姿、正確的握筆方法、教師的漂亮示範,都將對孩子的“寫”產生重要的影響。

在學習課文的朗讀方面,我們更要採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説:“語文教學的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老師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並引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種美麗的境界。”是的,讀書,可以讓語文課堂活起來,也能夠真正讓孩子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課堂上,除了教師要有優美的示範外,我們還可以採用小組比賽、同學互讀、抽生朗讀等方式,讓孩子大膽大聲地讀出來,對錶現好的小朋友我們要大聲地表揚,課堂上可以適當地準備一些小貼紙,小朋友很喜歡這種表揚方式。

“寫”不僅僅是寫字,還有寫作,眾所周知,語文的閲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是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一年級的寫作就是寫話,要寫話,就得從説話開始,一年級上期,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我們要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訓練學生説正確的普通話,糾正不正確的發音,訓練説話説完整的話,説清楚,矯正語病。只有從一年級開始潛移默化,到了高段,孩子才能寫出語句通順,優美的文章。

策略三: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孩子在聽、説、讀、寫中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愛上語文。教師的鼓勵與示範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在備課一定要認真,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資源,把你的課備得生動有趣。

四、要發動家長的幫助,要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一年級的孩子,如果對孩子的教育光靠老師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庭的絕對配合。除了認真監督孩子完成作業,還應該關注孩子在家裏的書寫習慣,避免家校兩重天,影響孩子的書寫習慣。同時,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是家庭教育中一個重要的方面。一個擁有良好閲讀氛圍的家庭,孩子是特別愛閲讀的,而且理解能力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強。所以,從一年級開始,我們要引導家長朋友與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共讀,也要推薦一些育兒書籍與家長分享,讓書香浸潤每一個家庭,也浸潤每一個小朋友的心靈。

策略四:成立家委員,定期開展家長學校,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而不是旁觀者,讓孩子在良好的家族氛圍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是未來社會的棟樑,是祖國的未來。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他們挑起重擔,讓我們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循序漸進,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為他們的未來增光添彩。

[1]朱珊.《論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j].科技資訊,20xx(15)

[2]蔣華英.《淺談國小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xx(8)

[3]胡曉容.《淺談國小語文如何針對核心素養教學》[j].教育論壇,20xx(50)

熱門文章
三年級語文下教學工作總結2篇 "三年級語文教學三年總結:策略升級,收穫滿滿" 一年級語文教學總結7篇 一年級語文教學:啟蒙探索與語言魅力的昇華 一年級語文培訓心得7篇 深度探究一年級語文教學,培訓心得分享 關於一年級語文教學計劃2篇 打造完美的一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策略、重點與思考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內容3篇 探究經典,啟迪智慧——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7篇 《探究語文園地: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分享》 一年級語文老師心得7篇 "初識一年級語文:老師教學心得" 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7篇 "開啟想象力之旅: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精選"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篇 探究四年級語文教學的成功與失誤:一次反思與總結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合集7篇 "探析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與提升" 七年級年級語文組工作計劃一年級語文組教學計劃3篇 《打造優秀的一年級語文課程:七年級年級語文組工作與教學計劃》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3篇 "初涉語文教學之路:一年級教學工作的回顧與反思" 二年級語文教案8篇 "探究語文之美——深入淺出的二年級語文教案"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3篇 "探究二年級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一份精彩的説課稿"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國小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4篇 "從教學實踐到反思總結:優化國小五年級語文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推薦內容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5篇 深度反思: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的教學實踐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4篇 跟上教學步伐: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論文整理4篇 優化語文教學:探究現有論文的整理與梳理 優化國中語文教學策略探究論文 國小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總結共一年級上冊教學總結語文3篇 優秀篇 國小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總結:探索與成長的旅程 一年級期末語文教學工作總結7篇 "汲取經驗、提升教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一年級語文教學論文(語文教學論文) 二年級語文教學總結模板3篇 "探索二年級語文教學:經驗總結與思考探索"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7篇 "鑄就初學之基——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回顧與總結" 一年級語文教學心得體會6篇 "掌握初心,創新教學——我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與體驗"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篇 "雙倍收穫: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及成長"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3篇 四年級下語文教學總結:優化策略、提升成效 一年級語文日月水火教案7篇 "烈火中永生:探索一年級語文日月水火教學之道" 四年級語文教學計劃8篇 "文化綻放,四年級語文教學全景規劃"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教案5篇 探究語文之美——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教案建議 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7篇 三年級語文教學:策略與實踐總結 一年級語文教學個人工作總結3篇 "積極探索、創新實踐——我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個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