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燕子讀後感3篇 《燕子》:飛翔人生,啟迪心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26K

《燕子讀後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借用燕子作為主線,展現出生命的無常和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繫。通過對燕子的觀察,引人深思的描繪了生命的脆弱與堅韌並存的美妙,喚起讀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這篇作品不僅表達了對燕子的讚美,更是一次對人生的深度思考,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燕子讀後感3篇 《燕子》:飛翔人生,啟迪心靈

第1篇

我讀懂了父母的辛苦,不光是人、動物之間也有着母子之間的那種感覺。

那種感覺是温暖的。使我心中想起了我在農田裏幹活的母親。

燕子媽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吃飽,不顧千辛萬苦餵飽自己的兒女,我們還不知道感恩,不孝順自己的父母。

我們是在父母精心養育下長大的。我們要知道感恩。也要保護一切生物和動物。生物是有生命的,動物也有生命,動物的生命是它的父母給的,我的生命是我父母給的。我們要保護生物、愛護動物、孝順父母。

父母在田地裏幹活,是為了養活我們,養活我們要幹什麼?是要孝順父母,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燕子娃娃死了之後,我看到了燕媽媽的各種傷心、悲哀與痛苦,因為,它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死在眼前,而沒有能力去救它,燕媽媽感到很內疚,沒有救得了自己的孩子。帶着悲痛的眼神望着我,飛走了。

春天又歸來了,我在父母的精心養育下長大了。我漸漸也感到了內疚,偉大的母愛,豈止在人類之間有啊!動物不也是這樣嗎?

偉大的母愛使我感動,感到了父母的辛苦,父母的辛苦是為了造就更好的學習環境,可以讓我們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的一片好心。

燕子再也沒有回來過,我呼喚:“歸來吧,燕子!”我讀懂了父母的心,瞭解了父母的辛苦,懂得了要孝順父母。

古時候有句話:“百善孝為先。”不管是什麼善事,先要懂得孝順父母,不僅要孝順父母也要孝順爺爺奶奶,要孝順一切關心我們的人。

燕子讀後感3篇 《燕子》:飛翔人生,啟迪心靈 第2張

第2篇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葉聖陶爺爺的童話集《稻草人》,書中故事很精彩,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口氣讀完了所有的故事。

我意猶未盡,央求媽媽再給我買一本葉聖陶爺爺寫的書,但媽媽説,好文章要認真地讀,細細地品,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而不能走馬觀花,只看個熱鬧。

媽媽給我講了一些讀書的方法,我按照媽媽説的把第一篇童話《燕子》又細細地讀了幾遍,果然,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葉聖陶爺爺寫的文字真美啊,讓人彷彿身臨其境:

“一叢棠棣花在柳樹下開得多美呀,彷彿天空的繁星發出閃閃的光。頑皮的風推着,搖着,棠棣花怕羞,輕輕地擺動腰肢。風覺得有趣,推着,搖着,再也不肯罷休。棠棣花的腰肢擺動得真有點兒累了。”一叢花,一陣風,再平常不過了,卻被葉聖陶爺爺寫得如此有趣,如此美妙!

“他的藍色的羽毛閃着光,項頸前圍着紅色的圍巾,真是個美麗的小東西。”我彷彿看見了一隻美麗的小鳥,藍色亮光的羽毛,脖子上有一圈紅色,多可愛呀!

“他聽到泉水在細語,看到杜鵑花在淺笑,在幽靜的小山上,他唱了幾支歌,在清澈的小溪邊,他洗了一回澡。”我隨着小鳥掠過清清的泉水,飛過幽靜的山谷,初開的杜鵑花多美呀,我久久不願離去。

突然,小鳥被泥彈打中了!我的心情隨着小鳥可憐的叫聲落入低谷,我傷心,我着急,誰來救救這可憐的小鳥呀!幸好青子來了,她救了小鳥,我的心情放鬆了一些,青子和玉兒的心地非常善良,在她倆的精心照料下,小鳥很快恢復了健康,並且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讀到這兒,我非常地感動,要是我遇見一隻受傷的小鳥,我也一定會像青子和玉兒一樣照顧小鳥並且幫他找到自己的媽媽。

我把文章翻來覆去地讀了好幾遍,葉聖陶爺爺真不愧為著名的作家,他寫的文字是那麼的美妙,讓人回味無窮,我一定要認真讀書,多讀書,讀好書,長大了做一個象葉聖陶爺爺那樣的作家,寫出許許多多美妙的文章!

第3篇

?燕子》節選自著名作家鄭振鐸的散文《海燕》,現已成為國小教本中的經典文章,原浙教版、上海版、人教版等皆選用過此文。本人也多次上過《燕子》,但今年捧書朗讀,卻總感覺很不是味兒,似乎缺少了原來那種行雲流水的飄逸感。

對照作家鄭振鐸原文及原浙教版改編文章,發現人教版教材又作了較大的改動。但我認為有幾處修改似有不妥:

一、教材中“唧唧地叫着,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而原文“唧的一聲,已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之下了。”

理由:原文語言精煉,動感十足,燕子飛行時的輕靈敏捷淋漓展現;而教材中的語句則略顯拖沓宂長,讀起來缺少了一種節奏感和韻律感,缺少了那種聲猶在,燕已飛的時空想象感,特別是最後的“邊”字,讀時非常拗口,竊以為純屬多餘。

二、教材中“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而原文中“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的盪漾了開去。”

理由:原文中的“小圓暈”不僅寫出了波紋的細小,突出了燕子沾水那瞬間時的輕盈迅捷,還真實地再現了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絢麗色彩。而教材中的“波紋”則缺少了這種如幻的色彩美感。

三、教材中“多麼像五線譜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而原文沒有此句,但袁微子老先生改編的原浙江版教材中是“……這多麼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

理由:袁老先生改編的原教材中用一個比喻句“像正待演奏的曲譜”描繪出了燕子停於電線的動人形象,與原文清俊秀麗,真率質樸、簡潔明瞭的語言相融和,而本教材連用兩個比喻,以我的理解,後一個比喻只是前一個比喻的詮釋補充,不僅給人拖泥帶水之感,而且文中明確指出“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減弱了文學作品的想象空間,束縛了學生自由想象的餘地。

本教材做如此大的改動,我想編者無非是讓文章變的淺顯易懂,適合三年級學生的閲讀。但淺顯不等同於淺俗,易懂不等同於平庸。讀本教材的《燕子》,總有腰斬經典、削足適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