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1W

心得體會是情感的抒發,是內心情感的釋放閥門,通過寫心得體會讓我們更積極地探索生活的各個方面,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8篇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篇1

這篇文章十分生動地體現了當時就社會庸醫的無能,他們明明知道病已經沒法治了還故意矇騙,看似開的是神丹妙藥,其實就是故弄玄虛,使用障眼法,對病是沒有一點療效,搞得家人東奔西走到頭來還是白忙活一場,並且對治病只是忙於應付而草草了事,給人看病都只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錢。那時的社會就像魯迅的`父親一樣病重了。

落墨的部分是很令人驚詫的。“名醫”居然對臨之將死的人説“不好緊的”果不其然治死了人,卻仍然提筆寫下百元的藥方為死人服下。荒唐!而那主人仍舊很客氣地送他出門。——根據看得懂的文章分析,魯迅前輩不是那種使勁罵的人,我覺得,他只是透過超多的諷刺而讓人們認識自我的錯誤,例如這個事件,罵了麼?找不到罵人的詞語。因此,魯迅前輩是那種很厲害的人——批判家(好像是這個詞),用俗話説,就是罵人不帶髒字,但是,魯迅先生比這還高一些,他是為了民族的崛起而批判,全是出於公心。我只能深深地在他身後的風塵裏鞠躬了。“名醫”的貪財便如山峯般“屹立”。

接下來,就是“名醫”用超多雜亂的藥治了魯迅前輩的父親兩年,沒有醫好,就説別人來醫治。“名醫”的形象如雕刻般越刻越深,為了保全名聲不顧病人的死活。唉,我只能歎氣。但是,這種人值得為他歎氣麼?算了。

也許,這位才是名醫。可惜,這位又是“名醫”。依我看來,他滿腦子裝的不是學問,而是藉口。尤其是最後一個,個性具有代表性“醫能疫病,不能醫命,對不對”,好小子,有一個推卸職責的泥鰍,居然還有顏面問“對不對?”再看看他們用的藥:河邊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一對蟋蟀、舊鼓皮製成的敗鼓皮丸。看到那裏,我已經快説不出話了,也只能向老牛喘月一樣撲哧撲哧地大口地喘氣。

魯迅似乎就是在吶喊着,對當時封建、腐—敗的社會作批判!而現實社會中這種現象也不少見。

對於社會上游蕩、坑蒙拐騙、咱們要與他們鬥爭到底!並從小懂得追求真理、學習並領悟揭穿醜惡事物的本質、辨明是非,並呼籲大家、廣泛宣傳、共同促進精神禮貌的時代進步!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篇2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作者對童年生活、青年求學經歷的回憶,生動描繪了清末社會的一部經典散文。今天,我閲讀了其中的名篇《父親的病》。

?父親的病》是魯迅先生追憶兒時為父親延病求醫的往事,文中描寫了2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塑造了兩位狡猾、道貌岸然、貪婪、唯利是圖的“名醫”形象,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草菅人命的本質。

縱觀全文,作者雖然沒有以任何怨憤的言語來抨擊這些庸醫,但平淡的語言卻極盡諷刺意味。再來看看這些藥引——梧桐葉、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蟋蟀、平地木、敗鼓皮丸、點在舌上的靈丹……所謂“名醫”,為了彰顯自己用藥的與眾不同,故意採用奇特的藥引,其實不過是故弄玄虛的障眼法罷了。先不説這麼做對患者的病有無用處,但這荒誕無稽的庸醫形象卻早已深入人心。

“我這樣用藥還會不大見效”有一回陳蓮河先生又説,“我想可以請人看一看,可有什麼冤愆……醫能醫病,不能醫命,對不對?自然,這也許是前世的事……”這一段描寫,更是作者對庸醫的諷刺。冤愆是一種迷信的説法,本該以醫術救人的大夫卻將治不好病的責任推給鬼神,這難道不可笑嗎?庸醫害人啊!

魯迅先生的童年時期,兒童的天性受到了父親的壓制與摧殘。然而在父親重病卧牀時,他為了父親的病到處奔走。父親因病去世後,他夢想着能夠學會醫道,救治像他父親那樣求醫無助的病人。於是他遠渡日本,學習醫學,想推翻傳統中醫江湖郎中的偽醫術,救病治人,報效國家

作為父母最親的人,我們作為兒女不應該好好孝順他們嗎?面對家人,我們要孝順,關心;面對這樣的庸醫我們要學會辨別,用火眼金睛,認清事物的真偽。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篇3

做了父母,才懂得自己父母的不容易;有了孩子,才會去學習育兒方法。其 實, 教育孩子這件事上, 別人的方法, 你用了不一定合適; 可你不瞭解教育方法, 當你教育孩子時候,大多會採用吵,罵,打吧?初為人母又是一個老師的我,希 望瞭解到更多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論是為我的育兒還是教育教學做好鋪墊工作。 細細品讀譚旭東老師的《做智慧父親》 ,被譚老師的耐心和愛心感染着,裏面滿 滿的都是他和女兒的趣事。用幾個詞來概括我的讀書心得:陪伴,尊重,家風, 引導。 一、陪伴孩子的成長 現在的家長大多工作,生活壓力較大。白天出門,晚上回家,沒有和孩子交 流的時間。家長認為,我這樣辛苦工作,都是為了孩子。有些家長會給孩子一些 錢,讓孩子買東西,覺得是彌補了,而忽視了情感溝通。當孩子心理,學習上發 生變化時,家長無從下手進行引導。因為他不瞭解孩子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為 什麼會變成這樣。請家長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散步,看花開,看小魚遊。親子之 間的感情就是從點點小事上培養的。 二、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想法很奇妙,你給他一個問題,他給你的答案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作 為老師的我們都知道,只要合理就行,我們需要研究一下孩子為什麼這樣想。平 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我們是平等的。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 線上,給孩子報各種班,音樂,美術,舞蹈??我家親戚也不例外,給他家寶貝 公主報了一個鋼琴班,想讓培養孩子的氣質。可是,每到上課的時候,小女孩就 肚子疼,到醫院看醫生也沒看出所以然。和小女孩聊天,問: 喜歡彈鋼琴嗎?

小女孩説: 不喜歡!我不喜歡坐在那裏那麼長時間。你喜歡什麼? 畫畫。可是,畫畫也是坐在那裏好長時間。我有我的想法啊,畫出來的是我的想法 啊!三、良好家風的薰陶 爸爸媽媽相親相愛,家庭和睦,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沒有父母的 吵架,孩子的脾氣也是温和的。父母的婚姻狀況一定程度上影響着下一代的婚姻 擇偶觀。要對父母孝順,每一個人都會變老的,你是怎麼對孩子的爺爺奶奶的, 等你老了,孩子也是怎麼對你的。有一個小男孩經常在班裏打架,和他聊天,給 出的理由是: 爸爸經常打我,我就打小朋友。 和他爸爸溝通了,有段時間他爸 爸沒打他,他也沒打同學。可見,父母給孩子樹立榜樣的力量有多大。説一下明 星,每次看到劉詩詩的照片,都覺得她那麼有氣質。當看到她大婚時,她媽媽的 照片,一切都明瞭了。如此有氣質的媽媽,怎能不培養出一個有氣質的女兒?再 説一下對孩子影響比較大的一個方面讀書。父母是否有讀書的習慣,是否給 孩子樹立了一個良好榜樣?如果孩子寫作業時,你拿一本書在旁邊看,孩子想: 爸爸也在學習呢!比起孩子寫作業時,爸爸在旁邊看電視,心裏感受是不同的, 寫作業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四、面對問題的引導 現在,很多偽教育觀流行,並被很多家長認可。比如説,愛撒謊的孩子 最有出息。孩子偶爾撒謊,可能是一時的錯誤,如果家長不及時引導,樹立正確 的觀念,愛撒謊就可能會影響到人格和精神的發展。 家長都很重視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孩子考的不好時,就不停地説, 分析各種原因,更有甚者,對孩子打罵,沒有考慮孩子內心感受,孩子也很失落

呀!孩子本來就很難説,家長不停地説,無疑是雪上加霜,不知如何是好。要和 大家説的是, 學習成績不是唯一標尺, 我們應該培養出自信、 勤奮、 執着、 有愛、 敢於創造的人才。 教育孩子這條路上會遇到種種問題,我們不能用某一種特定的方法來解決, 讓我們且教育且愛!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篇4

今天我讀《父親的病》後,我的心中想平靜的水面被扔進一粒鵝卵石,久久不能平靜。

文中的魯迅為了治好父親的病,問藥店,問鄉下人,問賣草藥的,問老年人,問讀書人,問木匠,只為求得能治好父親病的藥引子。可誰知,這竟是“神醫”陳蓮河的一場騙局,他讓魯迅去找如此稀有之物,只為了更多的錢財,還巧舌如簧地找了各種台階下。

第一次讀後,我心中一直有個疑惑:陳蓮河的醫術並不高明,醫德也十分差,是如何取得“名醫”之稱的?多讀幾次後,我才明白,陳蓮河的地位。都是由人們對他無理由的信任,以及當時人人迷信的社會慘狀。文中魯迅在少年時期也多次察覺出陳蓮河的虛偽,不再與之周旋,可為何那些經歷了無數件類似此事的大人,會被陳蓮河矇騙了雙眼。這都是因為當時人們的迷信,相信妖魔鬼怪,各路神仙,並在任何希望都渺茫的情況下,選擇無條件相信任何人。陳蓮河正是抓住了人們這樣的心理,才能擁有這樣高的名利,如此多的錢財。

文中,處處充滿錯誤。陳蓮河誤診、誤命,衍太太誤導我,人們也通過自己迷信抱一絲希望的錯誤心理使陳蓮河坐上“名醫”的寶座。

人人都錯,就是當時的社會之病,那社會之病,使中國變得灰暗,也是陳蓮河害人之根本。我們在瞭解當時社會的“病”後,更該使自己不患上這種“心病”,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正直的人。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篇5

“父親!父親!”

隨着魯迅潸然淚下的聲聲愛歎,我體會到了魯迅內心極大的痛苦與憤怒。

父親初病時,魯迅還是充滿希望與活力的。

河堤邊,一個孩童兒堅持不懈地搜尋着父親的藥引,即經霜三年的甘蔗。那時,他還是很信葉天士先生的。葉天士先生乃紹興城響噹噹的“名醫”,但其實並不然。整整兩年,所謂經霜三年的甘蔗並沒有產生絲毫作用,反而日益加重。與之正比的,則是魯迅家逐日空癟的錢袋子。

終有一日,葉先生極其誠懇地説:“我所有的學問都用盡了。這裏還有一位陳蓮河先生,本領比我高。我寫封信,請他來看一看。不過,這病不要緊的,經過他的手,可以格外好的快些……”

庸醫啊,庸醫!他像一個強盜、騙子一般,當從經霜三年的甘蔗之流榨光了魯迅家的錢之後,便打算全身而退。好一個甩手掌櫃!好一句“這病不要緊的”!

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魯迅只有把希望寄託於陳蓮河先生了。陳蓮河先生確也是個人才!水腫,水腫,不過也只是鼓脹罷了。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服的了!再不然,就是他所謂的神丹,什麼舌乃心之靈苗!呵,好一個想當然啊!給予陳蓮河厥詞的迴應,便是父親一會兒的沉思,他搖了搖頭。

少年時的魯迅,經常往返於當鋪和藥店。父親的病,早已花光了家裏積蓄。沒錢了,沒錢了,哪還買得起陳蓮河口中“價錢不貴,兩塊一盒”的妙藥呢?

父親沒有買,他拒絕了。他的病,在兩年“經霜三年的甘蔗,一百多天的敗皮”中惡化了。

怎麼辦?人要死在自己手裏,自然是對陳蓮河口碑的損害。可如今,又沒有人可推,總不能再推給葉天士了吧?想來想去,陳蓮河先生又説:“我想,可以請人看一看,可有什麼冤愆……醫能醫病,不能醫命,對不對?自然,這也許是前世的事……”呵,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啊!陳蓮河這個老狐狸,他的話意自然是:本來我是可以醫好你的病的,可鬼神要來取你的命,又有什麼辦法呢?這其實只不過是他內心有鬼罷了。

魯迅的父親又沉思了一會兒,搖了搖頭。鬼神之説又有什麼用呢?怕是這病早已病入膏肓了吧。父親卧病在牀,早已開始喘粗氣了。直到那個早晨,魯迅永生難忘的早晨,父親受到的虐待……自然是來自兩位神醫所開的醫藥,終於結束了。在魯迅聲聲哀痛、潸然淚下的呼喚中,父親與世長辭了。

對於父親的死,魯迅或許是不捨得吧,不捨於父親,不捨得他離開。又或許是慶幸的,父親終於不用再受磨難了。在這種複雜交錯的心情中,穿插着魯迅的恨。恨他們的故弄玄虛,恨他們的唯利是圖!他恨,但也為他們感到悲哀。那些虛假的人啊,違心而活又有什麼意義呢?但無數的痛,無數的恨,無數的悲哀,最終都化為那聲聲淚下、句句哀慟的深情呼喚,“父親!父親!”

曾幾何時,當魯迅午夜夢迴,是否會還想起父親臨終前的模樣?聽到那是自己的聲音?答案是肯定的,魯迅永生都不會忘記。而每聽到時,他都會覺得這是自己對父親最大的錯處。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篇6

今天,我學習了一篇《朝花夕拾》中的《父親的病》這一節選。

這篇文章讓我認實了位錢比治別人生命還重要的陳蓮河,為什麼這麼説呢?原因是,一次魯迅他的父親得了重病,花了大價錢去要請他來治他父親,結果,他給出了一個祕方要原配的蟋蟀一對,這對魯迅來説是不可能的,就算找到原配的一對蟋蟀,但是陳蓮河早已死了。然後,他又給魯迅的家人一種丹,兩塊錢一盒,雖然看起來很便宜,但給魯迅的父親一吃就吃了一百多天,這麼多天下來花掉了就很多錢了,如果給一些老百姓來承擔會是一筆鉅款。

又讓我認識了八卦的衍太太,在父親快要臨終中,叫魯迅大聲的喊着父親這兩個字,讓父親不能死的安心。

不僅讓我認識了錢比治別人生命還重要的陳蓮河和八卦的衍太太,還讓我認識在那時的魯迅。

在父親病危時,他猶於聽了陳蓮河醫生的話語,便四處向人去尋藥,走到農村向路人、老爺爺、老奶奶去問這種藥,可是他們從來都沒聽説過這種藥,才知道是陳醫生的誤診讓自己跑到農村還找不到這種藥,從此便不再與陳先生周旋,直到在大街上碰見陳醫生時是坐在三名轎伕的快轎裏,還有很多的人都在被這種迷信給誤導了,又因為聽了衍太太的話,導致父親不能安祥的死去,總的來説父親的病就是所有社會人的病。

學習完了這篇文章,我打算回家後好好讀讀魯迅的《朝花夕拾》講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故事。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篇7

讀完《做智慧父親》感觸頗深。本書從建立孩子的自信、自尊、愛心、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和習慣、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倡導寬容有愛的家風等各方面,記錄了譚老師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點點滴滴,闡述了譚老師的感受和感悟。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讓孩子適應自己的角色》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長普遍有這種心態,都喜歡走捷徑,都希望有一個直接的模式或者方案,能夠讓孩子一點也沒有走樣地完成成長,變成他們理想中的有出息的孩子。其實,無論是教育家,還是普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從零起步的,都屬於白手起家。沒有萬能的方案,只有愛心和耐心最可靠。

簡短的語言,道出了教育普遍存在的現象,剖析了家長們的捷徑心理,總結出了親子教育的真諦。也就是講,如果家長們真要尋求親子教育的方法的話,那愛心和耐心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不是方法的、而又勝似方法的方法。

對譚旭東老師的作品,我並不陌生。

我的書架上至少有20本他的書籍,這些書都是從去年12月開始上架的,有我自己從網上購買的,也有譚老師贈送的,像《尋找批評的空間》《我的書生活》《重繪中國文學地圖》《夏天的水果夢》《夢裏的花田》、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樂享慢讀系列4本、黑龍江少兒出版社出版的童話集

系列4本,還有《親子睡前微童話100篇》2本,以及《享受親子閲讀的快樂》和《讓書香潤澤童心》等。我也正是從這些書籍中,從譚老師的文字裏,從和譚老師的微博互動中,慢慢地認識他,慢慢地瞭解他。都説文如其人,這話一點兒不假,從他的字字句句中,從他的每篇作品中,我幾乎都能讀到他的勤奮、執着、謙遜、質樸,還能讀到這個社會極其欠缺的大愛之心。

從微薄上看到譚老師的新著《做智慧父親》即將出版的消息,內心還是很期待的。期待新書早日上架,可以先下手為強,一睹為快。可好事總是青睞我,在本書的責任編輯@親子教育孫運宋/老師的新書有獎轉發中,我有幸得獎了。昨天中午,收到了有譚老師親筆簽名的新著《做智慧父親》, 我開始了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的讀書生活,今天全部讀完。現把一些讀後的感受整理出來,和愛書的朋友,愛親子教育的朋友一起分享,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父親的病讀書心得體會篇8

在學習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等文章後,我對魯迅先生的文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被他它們深厚的寓意所折服。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篇《父親的病》。

文章主要講述了父親生病後,魯迅先生請來城中“最好”的醫生為父親治病,可治了沒多久,這位醫生便把事情推到了另一位“名醫”身上。他們治病的方法同樣新奇,治病的藥引同樣奇特,可是他們治病的的結果卻同樣失敗。這不僅讓先生對醫生的情感從敬佩變為厭惡,也讓先生的父親經過幾年的折騰後,還是離去了。讀完文章後,我對醫生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變。醫生原本是救死扶傷的職業,可有些人就以醫生為名,坑蒙拐騙。不僅治不了人,嚴重的,還讓他人丟失了生命,就像文中的兩位庸醫一樣。他們是沒有職業道德的(或許這根本就不是他們的職業),也是沒有思想道德的。他們不尊重生命,通過他人的生命獲得財富,真算得上是“謀財害命”!之所以感觸很深,是因為我的父親最近也在生病,可我父親受到的待遇與文章中,先生的父親的遭遇完全不同。父親的胃病已經是老毛病了,可那天痛得厲害就去了醫院。醫院立刻安排了牀位,連夜把正在休假的專科醫生聯繫來給父親急診。那位老中醫老練地望、聞、問、切,不一會兒找到了原因,就下了醫囑。這這那那總共只用了半小時。當父親躺到病牀上時,臉上早已沒了前些時候的痛苦,很快就沉沉的睡了過去。日後醫院的照顧更是十分周到,早晨七點半準時查房,中午可口的佳餚端到牀前,深夜無論幾時醫生護士都能隨叫隨到。這樣貼心的服務讓我們感動不已。

晚上陪父親散步時,突然想到,若先生的父親處在我們這個時代,如果那時就有這樣好的惠民政策,和這樣健全的醫療體系,説不定老人家還能多享幾十年的天倫之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