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原則》讀後感熱門範文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1W

《原則》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不斷進化的過程,需要我們擁有自己的原則,才能更好的成長,你會寫相關的讀後感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原則》讀後感熱門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原則》讀後感熱門範文三篇
《原則》讀後感1

每年都有暢銷書,20——年的暢銷書之一據説是《原則》,有諾泰的夥伴向我推薦這本“網紅書”,遂託同事一起買來閲讀。書很快到貨,厚厚的一本,黑黑的硬皮封面,簡單的裝幀設計,一下子讓我想起了《聖經》的裝幀……

書中介紹了大亨瑞·達利歐的成長曆程及他在生活以及工作的歷程中所摸索、信奉的原則,如“痛苦+反思=進步”“極度開放”“極度透明”“民主意見徵集”“建立分析模型”“英雄的成長路徑”“極富智慧極度務實”等很多,不一一列舉,雖然,作者不一定看到這篇讀後感,但是我仍要在此對作者的真誠、熱情、無私、辛苦付出和高質量的內容表示感謝!

掩卷而思,這些原則是作者總結和遵循並導致其成功的寶貴原則!但是,這些原則能在每個人身上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這就如面對乾涸的大地,上帝賜給了甘霖,但是大地上的每株草木生靈吸收的是不一樣的,無緣吸收的也大批存在……

這是為什麼?“痛苦+反思=進步”。痛苦是個人慾望和環境造就的。反思呢?什麼造就的?為什麼有人反思進步了,大部分人在不停抱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循環往復,沉迷苦旅?找不到最根本的原因,那這台進步的機器還是無法啟動……

慾望是人都有的,環境是人人都面對的,這兩者以及這兩者的產物“痛苦”都是人人享有,人人生而平等的。那不一樣的就是“反思”了,那,能啟動“反思”的核心驅動力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堅韌而又渺小到微不足道的“上進心”。

“上進心”很渺小,渺小到我們壓根看不見摸不着。“上進心”必須夠堅韌,堅韌到百折不撓。

這是我們人與人之間唯一的希望和區別!這是我們最可貴的品質!是我們活出精彩人生的底層心法。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環境如何艱苦,任務如何艱鉅,擁有“上進心”“心懷希望,堅毅前行”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不滅的前行燈塔!

《原則》讀後感2

通過學習作者瑞·達利歐編的《原則》這本書,使自己從中收穫了很多很多,其中的各項管理原則和生活原則使自己收益頗豐,在今後的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並從以下幾點進行提升自我,達到新的高度:

一、做一個現實主義者

因為我明白了,想要擁有一個成功的生活,我們就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是改變世界還是享受生活,或者是兩者相同時兼得。我其實想要兩者兼得,既能通過自己的力量為世界做點貢獻,同時又能享受生活,因為我想要的是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享受生活的過程就是在工作,在工作的時候就是享受生活。像作者瑞·達利歐在書中描述的自己一樣,經歷了太多的挫折與失敗後,我至今仍然害怕跌倒,但我會去思考這種痛苦,怎麼產生?怎麼由來?如何解決?下次還會不會再犯?通過這次跌倒,有沒有學到什麼?看到瑞·達利歐説他自己基本上已經走出為了犯錯而痛苦的階段,在享受從犯錯中學習的愉悦。這也是我一直想要努力學習到的本領。

二、做一個頭腦極度開放的人

在同他人溝通交往的過程中,要多向他人學習各種知識,學會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例如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多從同事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便於能夠儘量減少工作量,從而使能夠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不同的人看待同意事物的方式是有差異的,有人關注整體,有人關注細節,有人是發散思維,有人是線性思維。並在於闡述哪種方式好,哪種不好,只是個人必然存在某種傾向,而在對立的方面存在不足,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看的角度不同,如果不能保持大腦的開放,可能會堅定的認為自己是對的而造成衝突。因此在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保持一顆極度開發的大腦,要多從他人角度去考慮問題,多學習他人的長處為自己所用,不要鑽牛角尖,多思考多學習,這樣才能夠在與他人的相處中獲得共贏,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

三、做一個不被打敗的人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書中都説失敗是成功之母,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遇到困難或挫折能夠繼續堅持,總結再出發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各個方案的探討、溝通確定都需要一個過程,當方案確定下來去實施的過程,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困難,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一定不能夠灰心喪氣,最重要的時候能夠理性的分析存在的問題,並及時和相關人員溝通,確定更優的解決方案,重新評估後再去實施。

四、挑戰自己的極限

每個人都想把工作做好,要想把工作做的更好,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分析自己存在的優勢和劣勢,認清自我,結合工作規劃和需要,積極挑戰自我,提升自我,只有在能力和知識積累上取得了突破,我們才能夠把工作做的更加的卓越。

五、牢記成功的五步流程法

(1)有明確的目標。

(2)找到阻礙你實現目標的問題。

(3)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4)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5)做一些必要的事實踐方案,實現成果。

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一定會多學習各種原則,結合自身情況,形成自己的原則、標準和準則,在工作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獲得新的突破。什麼是原則?原則就是宗旨,標準,行為準則。我們可以考慮下自己擁有什麼樣的原則,可以獨立的思考下自己想要什麼?事實又是什麼?面對事實,你如何實現自己的願望,然後制定切合自己的原則。

《原則》讀後感3

拿到同事送的書讀了幾十頁後,我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之前以為像《原則》這個書名,配上最成功的對衝基金經理、受用終身的教誨、傅盛引用並盛讚,簡直就是隻差把書名直接改成《成功的原則》《我的原則可以複製》了。我的印象以為這是一本像卡耐基的成功學、《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一樣的老生常談,但我錯了。

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的《原則》並不是那種販賣愉快得獲得感的成功學,比如這些書的常見套路:直白的左右逢源的核心觀點、巧妙得修改引述內容且不列其出處、不寫任何令讀者情緒不適的詞句等,《原則》裏統統不屑使用。有跟我一樣擔憂和成見的朋友大可放心,《原則》是一本有自己原則的好書。

《原則》的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達利歐的個人經歷簡介,作者認為通過敍述他的真實故事,可以便於讀者判斷書中的原則多大程度上適於讀者自己和所處的環境。作者回顧了自己的思想的形成,將自己受益匪淺的所知所感、痛苦和掙扎的糾結都一一陳述,拾起珍珠串成項鍊,最終構建出了這些讓人信服的原則。

第二部分是作者的生活原則。其實達利歐的初衷是寫一本工作原則的書,但在寫書的過程中發現他在橋水實行的工作原則背後的基礎是他的生活原則,兩者是無法分開的。所以在最終的這本書中,生活原則部分是整本書的“真正的核心,因為他將説明為何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將這些原則應用於任何事情”。

第三部分是橋水的工作原則,其實這些工作原則只是生活的原則在集體中的自然推倒。它們遵循生活原則的基礎,描述的是認同這些生活原則的人如何在集體中達成1+1>2的效果。

現在出版的這整本《原則》實際上是作者計劃中的上半卷,隨後會有經濟原則和投資原則組成下半卷。然後還會有橋水公司開發的各種輔助實踐書中原則的工具APP發佈。完成之後的整本書就是他的“終極回饋”(《千面英雄》中指英雄們在自己終年時候對社會的回贈),那時他也將歸隱田園。

不論是書的內容,還是字裏行間透露出的這位傳奇人物的坦誠、通達帶來的感染力,都值得一讀。

就書的核心部分,就像作者在序言中就給讀者的忠告,一本不講why的書,基本只是一本説他人故事的小説。讀者需要穿起書的脈絡,才能建立起與自己生活的鏈接,《原則》一書的關鍵鏈接就在序言中的四句話:

自己思考!

你想要什麼?

事實是什麼?

如何行動?

簡單?並不簡單。僅僅自己思考四個字就已經足夠難。畢竟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不論一個人知道多少,甚至不論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知道多少,不知道的總是比知道的更多。考慮到大腦神經的複雜、意識與潛意識的糾葛,僅僅定義“自己思考”都不是一件那麼有把握的事情。但,我思故我在,不能放棄思考,一切都要自己思考。這是原則存在的基礎。

作者的第一個思考就是“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也就是生活原則的第一條“接受現實、擁抱現實”。注意不只是一個現實的人,而是一個超級現實的人。這意味着宗教、虛擬世界、“毒品”等能給人的安全感、歸屬感、快感等,都應該並且必須從現實世界獲取,現實世界中獲取的這些會更持久也更美妙。這個結論並不困難,但大多數人都會在人生的某個時刻或者對某個方面做妥協。(當然如同作者所説,這第一個思考也可能是錯的。宗教背後對終極價值得追尋等都可以做證。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思考。)

因為不知道的總是比知道的多,所以思考任何事情,其實都是一種賭博。很不甘心麼?但這是事實。

由於沒有人是全知的,原則必須存在,而不是每一次新的思考都重新搭建思維體系。也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的意思。這是原則存在的必要。

下一個問題就是“你想要什麼?”。想要什麼不是一句簡單的回答,如何確定你的“想要”是真正的想要?作者給出了第二個生活原則“五步法”,明確目標—>列出問題—>診斷—>規劃方案—>解決。就是想説明,如果想要,那麼寫滿這五個步驟,證明你真的想要。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考慮每一步時候,不因為未來的下一步你有某種“答案”而影響前一步的判斷。只有做前一步時候不管後一步去梳理出的一個人的“想要”才是真正的想要,困難才是真的.困難,辦法才是真的辦法,而不是逃避或妄想。

然後“事實是什麼?”,要知道現實是什麼,就意味着注重真相,不管真相對你神經系統的多巴胺分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不論真相讓你幾百萬年前遺傳至今的基因如何抵抗,真相就是真相,如同罪犯可以抹滅證據卻無法忘記犯罪的記憶,真相最終會伴隨你的餘生。頭腦需要極度開放、需要懂得人與人的不同,這些都會幫助你獲得對現實越來越全面的瞭解。

作者在極度求真這點上,不止於對那些研究主體與客體不同的一般所謂得知識和信息徹底的求真。在研究主體與客體相同的心理等範疇,他也敢於大膽實驗,所以在橋水建立了離經叛道,一點兒也不“政治正確”的文化和原則。他這種徹底的唯物主義給書裏留下了大量易讓讀者心情不適的內容。

最後“如何行動?”,就是作者第五條生活原則“注重決策”中列出的一些經驗,利用可信度加權去做衡量優劣等。

關於如何決策其實佔據了書本最大得文字篇幅,但如果誠心實意的接受前面的原則,如何決策也就是作者帶你做一次順理成章的遊覽。反之,恐怕他的管理和決策的手段也就並沒那麼有用。

舉例一些如下:

追求極度透明,為每一場會議錄音,任何人可隨時瞭解。

為每個員工做心理測驗,性格分類。

每一次決策每個參與人的投票結果都會記錄。

根據決策運行的效果來為投票的每個人打分加權形成信譽度。

每次投票決策的結果會是根據每個人得信譽度加權和這些加權會細分到各個不同領域和模式特徵,以運用不同的模型來計算決策。

所有這些都會被製作進每個員工的棒球卡隨時供任何人查看。

以上這些會議決策流程和計算都已做在計算機程序裏,人就負責輸入。

其他的還有:達利歐在書中摘了一封初級級別員工公開批評他一次具體會議上具體用詞和發言內容錯誤的郵件全文。在大家都推崇扁平管理的現在,達利歐是嚴格的金字塔型管理等等。

乍聽這些的感覺可能會是幼稚、胡鬧、缺乏尊重、不切實際、聳人聽聞。它們配上橋水的成功,正是證實了原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