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閲讀五本書的心得體會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5W

大家一定要寫一篇心得體會來記錄自己的感悟,在寫體會的過程中,我們的思維模式會發生一定變化,這會讓我們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閲讀五本書的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閲讀五本書的心得體會7篇

閲讀五本書的心得體會篇1

“媽媽,你看,這周我又選的什麼書,快讀給我聽聽。”幼兒園中班的女兒每週五回家,見到我第一件事,就是像歡快的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的打開書包,遞給我兩本繪本我們一起分享。每當親子閲讀時光開啟,我這個媽媽都會不自覺的受到感染,被一種純淨安謐、時光靜好的氛圍感覺所包圍。

鏡頭在時光裏穿梭,投射到女兒剛上幼兒園小班的日子,那時的女兒對讀書沒有什麼概念和喜好,每週五帶回的小書包從未引起她的主動關注,需要我拿出書來在女兒眼前晃動,要求她和我一起坐下來閲讀,她才會勉強的坐下來,經常是聽不了幾句,就坐不住了,一副興致寡然的樣子,眼睛沒有聚焦的神采。小聲嘟囔:我不想聽了,累了,休息一會再講。堅持聽完後,也是一副茫然不知所云的樣子。她比較喜歡的是用讀書的方式來過家家,自己拿着裝模作樣的看,嘴裏大聲説着別人聽不懂的胡亂拼湊的話,亂講一通,一會就把書扔一邊,玩去了。為了激發女兒的閲讀和聽講興趣,那時的我經常變換花樣陪女兒讀書。給她講故事時,聲音跌宕起伏,分角色切換,配以誇張的表情;或玩書中的角色扮演,和女兒進行對白;或模擬學校課堂,我倆輪流當老師、學生,給對方講故事,並按照課堂紀律進行管教。

鏡頭從時光里拉回,切換到中班的某個親子讀書時光定格。鏡頭中的女兒會主動要求我給她講故事,我們讀書的形式也越來越靈活多樣,讀書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我會鼓勵尚不認字的女兒看圖給故事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或在讀之前,先讓她自己試着看圖編一個故事。在讀給孩子聽的過程中,我會就書中一些主要人物性格、情節、細節進行剖析、引申和啟發,或者搞個突發式的提問,以強化女兒的聽講專注力,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女兒抓故事脈絡和中心重點的能力。另外,除了繪本故事,女兒對《找不同》、《走謎宮》、《猜謎語》等種類的書籍也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舉趣,我們對用“火眼金睛”搜尋出的每處不同歡呼雀躍;熟悉了走謎宮的一些規則,並興致勃勃的一起探索;對於最喜歡的猜謎語更是樂此不疲,是每天晚上的睡前必做功課。

一個個零散的片斷串起,慢慢的,女兒專注聽講故事的時間越來越長,興趣也越來越濃厚,會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講起故事來,有時會加入自己的想象,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性以及完整度都有了明顯提高。

書香裊裊,成就了我和女兒的親子閲讀時光,讀書路上有挫折、也有喜悦,有淚水、更有歡笑,我們攜手堅持了下來。我想,做為一名母親,這輩子最幸福的事莫過於陪孩子一起求知,共同成長吧。

閲讀五本書的心得體會篇2

整本書閲讀“種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11月17 日,有幸參加了武安市國小語文整本書閲讀,種子教師培訓活動,聽了吳教授的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一、什麼才是真正的教師整本書閲讀?

在學習課程的時候,當聽到吳教授總結整本書閲讀課程實施情況,提到了五類不同的閲讀狀況時,我還特別慶幸,覺得自己似乎已經到了第五層次”師生共同讀完一本書,組織閲讀交流會”,可是仔細一想,我將自己讀過一兩次的書帶給學生,上一次導讀課,然後上一次讀後交流課,我就是一個真正的閲讀者嗎?是一名合格的閲讀者嗎?我的學生在我的引導下,是不是變得更愛讀書了,更會讀書了,我想,我現在所做到的應該只是讓學生更愛讀書,而在更會讀書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一本書,如果做教師的也只是匆匆的讀一次,就在班上上整本書的課程,這樣的做法未免太過於心急,這樣上出來的課也只能是流於形式,止步於嘗試,並不能稱之為專業。想到這裏,我就覺得甚是幸運,因為在我迷茫的時候,遇到了親近母語這麼好的課程。讀起來,學起來,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閲讀者。

二、如何恰當地選擇整本書讀後交流的主題?

吳老師在課程的理論部分詳細地介紹了一本書確定交流主題的過程,任何一本書,最後我們歸納出的主題有很多種,有的主題是甚至非常宏大,這些主題如何落實到課堂中,如何和兒童鏈接起來,如何用有效的形式去進行討論,我覺得整本書閲讀中這是最難的一步。以我本學期在自己班級嘗試閲讀《夏洛的網》為例,因為這本書我自己看過好幾次,非常喜歡,所以把它定為了我們上學期的共讀書,在讀後交流課上,我選擇了三個主題:

1、威爾伯為什麼獲救?

2、在夏洛眼中,友誼是什麼,生命是什麼?

3、你認為友誼是什麼?生命是什麼?討論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孩子們興趣濃厚,暢所欲言,甚至討論出了威爾伯之所以獲救,也是因為他自己在拯救自己,然後到了第

二、三個問題時,學生明顯就積極性不高了,後來課後我自己進行了反思,才發現,確實“友誼”“生命”這些話題都太過於宏大,三年級的孩子其實不太樂於討論這樣抽象的問題。所以,真正的問題還是出在我制定的交流討論的話題上,沒有鏈接學生的實際生活,沒有畫抽象為具體。

三、不斷嘗試,才會柳暗花明

深知整本書的閲讀對孩子們的益處,所以即使開始得晚一點,做得暫時不夠好,我還是不遺餘力的在班級進行着嘗試,帶着對整本書閲讀課程的學習收穫,加上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的經驗,我相信,班級的閲讀課程一定會走上正軌。

閲讀五本書的心得體會篇3

最近,我讀了一本著名探險故事書,它便是史帝文生所著的《金銀島》了。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傑夫。何金斯是一個小男孩,他渴望並且熱衷於出海尋寶。有一次,他到了金銀島尋寶,與海盜、水手打交道,親身體驗到船員之間真誠、忠實、虛偽、殘暴的種種現象,目睹了一幕幕令人驚心動魄的故事。

讀了這本探險故事,使我感觸良多。主人翁傑夫。何金斯原是一個膽小、害羞的孩子。父親去世後,他便開始了探險。在探險之旅中,初時傑夫只是一個船艙裏的服務生,但他卻勇於與敵人搏鬥,後來更從海盜手中奪回大船,並自命為新任船長。雖然傑夫。

何金斯經常易於衝動,但他所表現出來的非凡勇氣和過人膽識,足以令我佩服不已。傑夫。

何金斯憑著勇氣與膽識,由一個膽小怕事的小男孩變成一位奪回大船的英雄。而我們有時遇到難題,便自亂陣腳,不努力探討解決的辦法。試想想,若我們也有傑夫那種勇於嘗試和敢於探索的`精神,許多難題不是都能迎刃而解嗎?在故事結尾,傑夫返航後,並沒提到他分到多少財寶,他反而發誓再也不去尋寶了。還時常受到噩夢困擾,夢見大海和金幣。金幣令傑夫做噩夢,而不是富貴夢;一味追求物質的滿足,最終只是徒勞;貪婪和慾望永遠不會帶來美好的生活。如果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恐怕便不會發生一些野心家為爭奪名利而不擇手段的事情了。

閲讀五本書的心得體會篇4

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幸福時光,所有人都會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這是我在讀《童年》之前的想法,但是當我讀完這本書後,這種想法改變了。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作者高爾基的乳名)是一個在三歲就失去父親的可憐孩子,因為父親的逝世,他被外祖母帶到了外祖父家中,在這個家庭中充滿了險惡。外祖父暴躁、易怒、貪婪。兩個舅舅自私,惡毒,為了家中家產大打出手,不顧親情。只有外祖母對他很好,給他講故事,唱優美的歌。可以説外祖母是阿廖沙在未來愛上讀書的重要因素。後來因為母親的去世,廖沙僅在11歲就走了社會,離開了他最愛的外祖母。

從《童年》這本書中,我們能看到當時俄國舊社會的殘忍可怕,在剝削階級對人民進行剝削時,人性的罪惡也在此時暴露無遺。

讀過這本書後,我的內心觸動很大。在我的童年中,有父母的關愛,姐妹的照顧;在我上學以後,有親切的老師,友善的同學,從來沒有看到舊社會殘酷的我是一個在糖水裏泡大的人兒。但我卻仍不滿意,對生活的美好看不見,只能看到同學的缺點,做家務時的勞累,和一切不好的生活。在我和高爾基比較以後,我才發現我真的不應該這麼做,高爾基在暗無天日的舊社會裏尋找光明,我出生於高爾基追求的光明中,卻不懂珍惜,挑三揀四。以後的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因為如今的生活,是由千萬的像高爾基這樣追求光明的偉大前人努力創造的。我們,一定要珍惜。

書,是人進步的階梯,多讀名著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質,也可以讓自己明白許多道理,我不就是這樣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書吧,讓我們一起遨遊在書的海洋中吧!

《草房子》

活動目標:

1、指導學生抓住細節描寫,走進桑桑的內心世界,為整本書的閲讀打開一扇窗。

2、指導學生用不同的閲讀方法進行閲讀,提高閲讀的能力。

3、引導學生閲讀時學會把握人物形象特點、關注人物內心。

4、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寫《童話大王》的大作家_和小朋友曾經有這樣一段對話,我請兩位同學來讀一下:

“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門嗎?”

“希望。”

“那我去敲門,你會開門嗎?”

“當然開門。”

“我要是晚上敲門呢?”

“我講故事給你聽,你講故事給我聽。”

“那-----我怎麼才能找到你呢?”

同學們猜,_怎麼回答的?

“我就在書中等你。”

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

是啊,“我就在書中等你。”這是作者與讀者的心靈約定,作家永遠靜靜地守候在他的書中,等待着我們,當我們展開書頁,其實我們就是走進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個不見不散的約會。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曹文軒叔叔的《草房子》。

二、走近《草房子》

1、大家已經讀完了《草房子》,那你對《草房子》有了哪些瞭解?

作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國小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裏。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2、你還查閲了哪些相關的資料?

學生交流,出示:

(1)曹文軒簡介

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

主要經歷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軒文集》(9卷)。《紅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説分別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獲省部級學術獎、文學獎30餘種。其中有宋慶齡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金雞獎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金蝴蝶”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等獎項。近作《細米》獲第六屆(2001-2003)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2)《草房子》(長篇小説)曾獲:國家圖書獎、冰心文學獎大獎、台灣“好書大家讀”少年兒童讀物獎、中國作協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五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

?草房子》(電影)曾獲: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劇本獎、第八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劇本獎、第十四屆德黑蘭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意大利第十三屆giffoni電影節“銅獅”獎。

三、走進《草房子》,聚焦主人公

1、《草房子》是一個美好的所在,她讓我們想起温馨、遙遠,想起浪漫的童話。當我們走進曹文軒為我們搭的《草房子》時,很快就被他那優美的文筆、感人的情節深深吸引而在書中流連忘返,尤其讓我們感動的是主人公桑桑。你也許能一口氣説出他的好幾件光榮事蹟,現在請打開《草房子》,閲讀桑桑的相關內容,然後小組交流。

教師總結出示:

桑桑為了讓自己養的鴿子有個像樣的家,就把自己家裏用的碗櫃改制成一所鴿舍;他看到漁船上的人用網捕魚,就把家裏的蚊帳剪開製成一張漁網,還真捕到了魚;他在夏天裏想到城裏賣冰棍的人總將冰棍裹在棉套裏,就突發奇想地在大熱天裏穿上棉衣棉褲……

從中你能看出桑桑是個怎樣的孩子?

桑桑是個喜歡“異想天開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為”的孩子,他的怪念頭和行為,都表現了他聰明好奇、敢想敢作、愛自我表現。他特別渴望被關注,具有一切孩子所具有的嫉妒、調皮,但桑桑有一般調皮孩子所沒有的善良品質。

2、同學們的彙報真精彩,讀書的收穫真不少。有不少同學還抓住了故事中的細節,如人物的動作、言行、外貌、心理談體會,有理有據,非常深刻。在我們眼中,童年的桑桑淘氣得可愛,六年後的桑桑又有了哪些變化?

大屏幕出示:

桑桑帶着柳柳來到城牆下時,已近黃昏了。桑桑仰

望着這堵高得似乎要碰到了天的城牆,心裏很激動。他

要帶着柳柳沿着台階登到城牆頂上,但柳柳走不動了。

他讓柳柳坐在了台階上,然後脱掉了柳柳腳上的鞋。他

看到柳柳的腳板底打了兩個豆粒大的血泡。他輕輕地揉

了揉她的腳,給她穿上鞋,蹲下來,對她説:”哥哥背

你上去。”

柳柳不肯。因為母親幾次對她説,哥哥病了不能讓

哥哥用力氣。

但桑桑硬把柳柳拉到了背上。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

着台階一級一級地爬上去。不一會冷汗就大滴大滴地從

他額上滾了下來。

柳柳用胳膊摟着哥哥的脖子,她覺得哥哥的脖子裏盡

是汗水,就掙扎着要下來,但桑桑緊緊地摟着她的腿不讓

她下來。

那首無詞歌的旋律在他腦海裏盤旋着嘴一張幾就流了出來:

咿呀……??

咿呀……??

咿呀……喲

喲……

喲喲,喲喲……

咿呀咿呀喲……

登完一百多級台階,桑桑終於將柳柳背到了城牆頂上了。

往外看,是大河,是無邊無際的田野;往裏看,是無窮無盡

的房屋,是大大小小的街。

城牆頂上有那麼大的風,卻吹不幹桑桑的汗。他把腦袋伏在

城牆的空隙裏,一邊讓自己休息,一邊望着遠方:太陽正在遙遠

的天邊一點一點地落下去……

默讀,思考:

(1)請説説完整的故事情節。

(2)抓住最讓你感動的細節反覆讀,聯繫上下文談體會。

(3)“太陽正在遙遠的天邊一點一點地落下去……”你讀懂了什麼?

出示對話:

“媽媽為什麼總哭?”

“因為我要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兒”

“就你一個人去嗎?”

“就我一個人向”

“我和你一起去了你帶我嗎?”

“那個地方只有我能去”

“那你能把你的鴿子帶去嗎?”

“我帶不走它們。”

“那你給細馬哥哥了?”

“我和他已經説好了。”

“那我能去看你嗎?”

“不能。”

“長大了也不能嗎?”

“長大了也不能。”

“那個地方好嗎?”

“我不知道。”

“那個地方也有城嗎?”

“可能有的。”

“城是什麼樣子?”

“城……城也是一個地方了,這地方密密麻麻地有很多很多房子,有一條一條的街,沒有田野,只有房子和街……”

桑桑的話意味着什麼?“死亡”還讓桑桑懂得了什麼?

小組交流。

分角色朗讀。

3、如果説桑桑選擇了草房子,那麼草房子則決定了桑桑的成長。想一想桑桑身邊的哪些人給了桑桑寶貴的成長經驗和對於生活之美的體悟。自由選擇研究的人物,然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談談他(她)的什麼行為或者言行影響了桑桑。

四、總結延伸

1、總結:在大家讀這本書之前中國已有大約15多萬兒童在閲讀《草房子》,除此還有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很多兒童都在讀這本書,之所以大家都愛看這本書是因為這是本好書。所以大家好好品讀它的話,一定可以受益非淺。

2、教師深情誦讀小詩:

等你

帶着渴望

帶着夢想

帶着追尋

走到書裏來

這裏有世間最迷人的景緻

這裏有人間最動人的情感

這裏有的朋友

在書中等你

“我就在書中等你!”讓它成為我們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也希望它成為我們班閲讀的口頭禪,讓我們真誠的對自己、對同學、對老師説:我就在書中等你!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為貫徹落實教育部下發的《關於印發

一、提高認識,正確選擇讀物

好的課外讀物可以啟迪學生智意,陶冶道德情操,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家長需要提高認識,明確課外讀物的質量要求,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選取立場正確,內容積極,可讀性強,啟智增慧的讀物,自覺抵制違法、利己、庸俗、消極等類型的讀物。

二、堅持原則,滿足學生需求

家長在幫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要堅持方向性、全面性、適宜性、多樣性、適度性等原則,嚴把政治關,堅持育人為本,五育並舉,滿足不同階段學生認知發展需求,助力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三、嚴把標準,助力讀物育人

選取的課外讀物要主題鮮明,內容積極向上,可讀性強,啟智增慧。選材積極向上,能體現人類優秀文明成果,體現時代主旋律,引領生活新風尚,兼具啟發性和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綜合素質。

四、家校攜作,營造閲讀氛圍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學校將繼續優化校園閲讀環境,以設立圖書室、校園開放式閲讀空間、班級圖書角及其他形式多樣的閲讀活動,倡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提高學生閲讀興趣,培養良好閲讀習慣。也請家長朋友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多讀書、讀好書,營造閲讀氛圍,發揮積極作用。

家長朋友們,請您和我們一起行動,營造健康向上的閲讀氛圍,共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形成最大教育合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貢獻力量!

寫信人:

日期:

閲讀五本書的心得體會篇5

美國教育學家埃德加·戴爾研究出的“學習金字塔”表明,閲讀能夠記住學習內容的10%;而通過做報告等親身體驗能夠記住90%,因此思考和實幹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這和目前我們所接觸的主流學習方式是很不同的,單純的閲讀,恰恰是信息留存率最低的,其優點僅是信息獲取的速度和數量。

在《如何閲讀一本書》中,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指出,“所謂吸收資訊,就只是知道某件事發生了。”然而,知道某件事發生,並不是我們讀書的本質目的。我們會停留於自己已經擁有了這段知識的錯覺之中,並未加入任何自己的斟酌、取捨和判斷。而且,即使我們已經多次閲讀,也無法在腦袋中留下過多的印記。我想,有過相關閲讀經驗的人,都會了解這種情況。

分享一個我的懶人筆記法:關鍵點截圖→關鍵字標註→回憶召回。這個方法花費時間極少,使用方便,具體方法如下:

閲讀電子書或紙質書時,遇到陌生的知識點、新穎的觀點、論證過程等,在看書的間隙:

①使用手機截圖(電子書)或拍照(實體書),注意圖片需要包含頁碼

②截圖後可以標記簡介概要的關鍵詞,傳輸到微信“文件傳輸助手”便於記憶和查找

③在需要時,不需要去找大段完整的闡述和論證。而是通過查找關鍵字或翻看圖片,成為這一部分知識點有效的觸發鍵,主動召回記憶,這樣理解會更深刻。主動召回,意味着記憶和理解的加固。如果僅僅停留在重新閲讀段落之上,不過是重新吸收了作者所介紹的知識和觀點,不假思索地“吸收資訊”,是低效的讀書。而關鍵詞或關鍵圖片的有效信息查找,會真正做到對此段內容的融會貫通。材料和觀點,會在需要用到的時候呈現或調用,做到靈活運用。在標註出關鍵詞,讀後感以及此段觀點、素材以及可做何種思考之後,一切交付於大腦,它自會建構出錯綜複雜的思維網絡。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對每一處觀點認真思考,主動建構出關聯性。如果單純做筆記,停留在記憶的層面,而不是被啟發、主動理解的層面,讀的書也不會被真正理解和使用。

相對單純的看書,更立體的學習方式能夠幫助我們獲得更大的長遠收益。讀書是學習,思考也是學習。讀書的目的是學以致用。思考的目的是學以自審。讀書是一個吸取精華、丟棄糟粕的過程,而做筆記、思考、實踐是鞏固這些精華的方法,也即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途徑。

閲讀五本書的心得體會篇6

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孩子要:“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可現在的很多家長不重視孩子整本書的閲讀,一般更傾向讓孩子讀讀作文書,或者一些有趣的、有哲理的短故事,既節省時間又好把握,部分孩子則沒有讀書的時間,這對我們語文教師在整本書閲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學期我們進行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本書的閲讀,這本書的故事情節豐富多彩、趣味橫生,而且還通過描寫我們平常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説出了很多道理,比較適合三年級孩子閲讀。一學期下來,我有些體會和反思:

一、不做深刻細緻的指導

對整本書的閲讀我儘量少指導,因為學生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對書產生興趣,他才能有效地吸收,許多名人成功的讀書經歷就是自己看,不停地看,也沒有多少人指導。對整本書的閲讀指導應該是粗線條的,關鍵在於引導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和慾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對書的吸收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細節,有的是語言,有的是思想??

二、閲讀情況要及時反饋

一拿到這本書,我就和孩子們一起讀了起來,一邊閲讀,一邊做批註,留下了自己閲讀的痕跡、思考的記憶,也鼓勵孩子們寫下一些感受,利用自主一刻和閲讀課的時間與孩子們交流各自的閲讀感受,並一起評價看誰的思考最深入,評選班級的“讀書之星”,讓大家分享彼此的快樂,獲得閲讀新的體驗。

這是我第一次指導孩子進行整本書閲讀,堅持下來,我和孩子們的收穫都很多,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1、不能做到有始有終。開始閲讀的頭一個月,我和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高,一有空就會交流閲讀感受,還撰寫了讀後感,進行評獎。但漸漸地,這本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覺得沒什麼意思了,每天看書也成了敷衍,這就使我們錯失了很多有內涵有哲理的文章,也讓孩子變得虎頭蛇尾起來,這就警醒我要更加統籌安排,採取多樣化的形式,保持孩子閲讀的積極性,細細感受文字背後帶來的快樂。

2、閲讀不夠充分。這本書中有很多較為獨立的小故事,故事不長,但都充滿童趣。其中的一個故事《一條香路》講的是:一天,圍裙媽媽胸前戴着的白蘭花非常香,她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玩捉迷藏,大頭兒子通過聞花的香味捉住了媽媽。幾天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外出,看見許多盲童要拄着棍子或要靠大人攙扶走路,他們想到了靠聞花香辯方向的辦法幫助盲童。他們去買了能四季開花、發出香味的樹種在盲童的門前,還教會了盲童用鼻子聞香味的辦法認路。盲童們

學會了這個認路的方法後,他們就可以自己高高興興地去學校。學生對於這一篇文章都很喜歡,有的學生還告訴我想親自體驗下用花香辨別方向,我只是一笑而過,之後想想對於這樣的文章完全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的讀讀,不僅感受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他們的聰明才智,還可以體會他們助人為樂,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甚至可以拓展開來,讓孩子們想你們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呢?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是純粹的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將讀書化為興趣,化為快樂,積極開動腦筋,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使讀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是我的一學期下來的一點感受,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把整本書閲讀認真、持之以恆地開展下去,讓孩子們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提高語文綜合能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閲讀五本書的心得體會篇7

讀書,似乎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也是一件複雜的事,該如何讀書,我在《如何閲讀一本書》裏,找到了些許答案!

在這本書的一開始,作者就在強調這樣一個觀點:“閲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閲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通過主動的閲讀,通過在閲讀中投入心思去不斷的思考,這樣的閲讀才會收效越大。閲讀的目標,是為了獲得資訊,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書中有這麼一段,説真正的閲讀,是“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只憑着內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為止”。這是讀書最基本的目標,也是最終的目標。只有更清楚的理解,才可以讓自己獲得“全新的或更高層次的啟發”,收穫我們自己想要的。“閲讀就是學習”,不但用來指導自己的學習,還要用來進行自我發現。在閲讀的過程中,不但要讀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還要懂得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説。閲讀不是在聽作者唱獨角戲,我們更需要把它當作一種與作者的對話,通過對話,更多的挖掘作者的思路與思想,從而獲取一種閲讀之外的東西。

作者將閲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和主題閲讀。四個層次是依次漸進的,但又是建立在前一種層次的基礎上的。通過基礎閲讀,獲取一本書的內容;通過檢視閲讀,獲取一本書的架構和主題;通過分析閲讀,更深層次的咀嚼和消化一本書;通過主題閲讀,對同一主題的數本書進行整體的分析與研究。

檢視閲讀,是系統的進行略讀,粗淺的明白書中所表達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閲讀的速度,不能一味求快,而應該依照讀物的性質和複雜程度,用不同的速度來閲讀,儘可能的避免在閲讀中出現停留或倒退。通過檢視閲讀,我們需要從基本架構上讀出作者的整體思路,但不要企圖瞭解作者每一句話或每一個字句的深層次含義。“粗淺的閲讀。是閲讀者想要了解全書內容的第一個必要步驟”。

在閲讀的過程中,作為讀者我們要學會向提問,在這本書的第五章中,作者列距了一個閲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無論我們讀什麼書,這幾個問題都是有意義的。同樣在這一部分,作者也給了我們教了幾種閲讀時做筆記的方法,以及三種做筆記的形式,這些都可以用在我們日常的閲讀中。

分析閲讀,是閲讀的第三階段,也是閲讀單獨一本書的最高階段。在這個階段的閲讀中,首先要對我們所閲讀的書進行一個準確的定位和分類。只有明白了這本書的分類,才可以幫助我們較好的完成下面的閲讀。在這一階段中,我們不僅要滿足知道作者在講什麼,還要能夠將作者所表達的內容清楚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我們要能夠對整本書進行拆解,擬出這本書的大綱,並能夠用自己的內容對大綱進行適當的充實。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就能夠很好的掌握作者的思路,明白作者的條理。這個過程是艱難而複雜的,但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能夠更好的更透徹的理解這本書。在這一部分,作者講到了一本書的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關係,通過對這一關係的理解,可以幫助我們在成為一個“好讀者”的同時,也為我們能夠成為一名“好作者”打下一個基礎。

在分析閲讀的講解部分,作者總共列舉了他對於分析閲讀理解的十五條規則,這些規則在全書的第十一章有一個小的彙總,並對這十五條規則的聯繫進行了講解。這十五條規則之間,循序漸進,不斷深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全書。但如何更好的把這十五條融入我們的常規閲讀中,這還需要我們慢慢的在後續的閲讀中去理解去體會。

在第十二章輔助閲讀部分,作者總結了他對於幾種外在輔助閲讀的認識和理解。在他看來,我們的閲讀,應該儘可能的保證獨立閲讀,排除他人的評論對我們的理解造成影響。儘可能的少利用導讀和摘要,或者在完成獨立閲讀之後再進行對輔助材料的閲讀。

第三篇中,作者列舉了多種類型圖書的閲讀方法,包括對實用型圖書想象文學故事戲劇與詩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以及社會科學等的閲讀方法的總結和概括。通過作者清晰的描述,我們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閲讀,以提高我們的閲讀質量。在全書的最後一章,作者談到了自己對閲讀的理解和認識。在他看來,我們需要不斷的閲讀,但不是任何書或文章都要讀,我們要讀那些能夠提升我們閲讀能力的書,“閲讀超越你頭腦的書”,通過這樣的閲讀,才能夠增進閲讀的技巧,從而提高自己。

用書中的一段話作結:“一本好書能叫你瞭解這個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恆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