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通用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6W

在寫讀後感之前,我們需要認真回顧書籍中的內容,讀後感重點不在於篇數,而在於抒發個人情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遲子建散文讀後感通用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通用5篇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篇1

冰心是少年兒童文學作家,今年暑假,我也閲讀了一本她寫的書。這本書與別的書不太一樣,它是由散文,詩歌,小説等聚集在一塊兒組成的。因為每一篇的篇幅都不是很長,所以我很愛讀。也因此,漸漸地我發現了冰心奶奶寫的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愛。她愛藍天大海,愛河流山川,愛花草樹木……更愛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因為在她的眼裏除了宇宙,孩子就是最美好的。在她的文章中歌頌親情,歌頌童心,歌頌自然,在她的世界中處處都有愛的身影。“母親啊,你的頭髮披在你的肩上,這是你賦予我的萬縷柔絲”這首小詩雖不長但卻歌頌了母愛。父母生下了我們,培育我們,照顧我們,教導我們,我們每一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們愛我們,關心我們。在我們順利時,給我們忠告;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給我們幫助;在我們失敗時,給我們鼓勵;就在我們快樂的時候,他們比我們還開心;我們哭泣時,他們比我們還要傷心;我們生病時,他們比我們着急,會放下一切來照顧我們。

就在這本書中,有一個故事,叫《我的母親》。在“我”的家中,母親生了六個兒子,前兩個生下來後夭折了,母親便希望接下來的我能是個女娃,這樣可以照顧後面的孩子。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我”還是個男孩。但是母親還是盡心盡力地教育照顧“我”。媽媽是個賢妻良母,她有自知之明,不喜歡和別人一樣的東西,很喜歡政治,更愛讀書看報,而且對感情也有不一樣的看法,真是個“全才”呢!又會勞動,又會讀書看報,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呀!

可是我又想起了一個更感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三袋米》。它述説了一個母親討飯給兒子上學的事。這個家庭在兒子上國小時父親就去世了,家裏變得特窮。兒子上高中時,母親得了風濕,不能再幹活了,但是學校要求每月得交30斤大米給食堂。每個月她都將30斤的大米交給學校,但全都是每種一點每種一點混在一塊兒的。當第三個月時,這兒的廚師熊師傅見母親每次都這樣,生氣地責備起來。母親這才告訴他這些米是討飯討來的。但母親和大家還是在兒子面前保密了這件事。就這樣,母親討飯讓兒子考上了清華大學。

如果問我人世間什麼愛最偉大,我會斬釘截鐵地説:是不求回報的母愛。我也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好好回報父母的愛。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篇2

以前的我,認為散文只是一種無趣的文章。覺得它沒有小説那樣波瀾起伏的情節,也沒有劇本那樣幽默搞笑的點子。可是記得上二年級的時候,在圖書館裏我和一位同學在找自己喜歡的一本書,可就在一瞬間,在我身後的一本散文書掉在了地下,我想要撿起它,那位同學就説到:“咦,你平時不是不喜歡看散文的嗎?你就換換胃口唄!”我只好點點頭。

自從我看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散文書,就喜歡上了散文。其中散文中的許多語言,令我刮目相看。值得我去品味,值得我去欣賞。圖書館裏讀的最多的也是散文,其中最喜一愛一林清玄,錢鍾書,朱自清,沈德鴻的文章。讀林清玄的散文就像聞到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盪滌心靈。總能讓你對人生有所感悟。喜歡林清玄的散文還有一種原因是因為喜歡他書中的淡雅與脱俗。讀他的文章雖然有時會有淡淡的哀傷,但是,哀傷過後更是對人生深刻的認識和啟迪。這世界雖然富貴短暫,但只要我們願意堅持一些更恆久的價值,就會發現還是有許多事物愈久愈醇。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一浪一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有人常説,人生有三種美:人品美,心靈美,外表美。但是在我看來,外表美是最最沒有價值的。自從讀了《林清玄散文集》之後,我發現,只有人品美和心靈美同在,才是真正的美。這種美是一般人不能懂得的,只有深深地體會,才能發現一些人深處的美麗與善良。而這種美,只有在林清玄的散文中才能體會到。

其中,在《林清玄散文集》這本書裏面有一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它叫《生命的酸甜苦辣》。這篇文章雖然在這本書裏面並不是特別的出色,但是這篇文章在我眼裏十分深刻。每一種植物,都有它自己的特一性一。酸甜苦辣,就彷彿是人生中的四個調料,甘蔗頭尾皆甜,檸檬裏外皆酸,苦瓜連根都苦,辣椒則中邊全辣。這四種植物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特一性一。有些植物是與生俱來的味道,即使放在水深火熱的鍋裏炒煮都無法改變它自己本身的味道。人生中如果只有甜,沒有苦,那也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記得有一天,我與好朋友走在路上,她一直囑咐我不要在路上看書,可我不聽她的囑咐,一直看書。在路上就摔了一跤,幸虧沒有摔出一血來,不然就慘了。想到了這件事,就彷彿自己遇到了人生中的苦,上天想讓我嚼一嚼這苦的味道,所以才發生了這件事情。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一張畫,一碗菜,一條路上,經歷了酸甜苦辣這四種味道才能把人生變得豐富多彩。

我一愛一它,這本從我二年級就開始有着印象不同的散文書;我一愛一它,這本令我懂得了許多道理的書;我一愛一它,是因為有着有趣故事的書。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篇3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認為這一篇極其經典。

我並沒有去過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滾滾黃沙,大漠孤煙,卻有敦煌壁畫,亦真亦幻。可現在我真的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那裏。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領悟古人對宗教的熱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現代研究者的辛勞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領會那個時候一個民族深重的危機並不只是外國的侵略,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去了跟沒去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再次加快了這些色彩脱落的速度,何況我要怎樣去看那個早被搬空了的藏經洞?所以就不要去了。

敦煌本該失中華最值得驕傲的,比之長城它多了絢爛,比之皇宮它多了內涵,可最後它卻是中華之傷。

在第二節裏,餘秋雨一開始並沒有寫他自己的感受,而是兩段的敍述,他寫王道士怎樣將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他寫王道士怎樣將塑雕“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餘秋雨的筆觸很輕,只是略加了些修飾,讀來卻痛入骨髓。我自認為不是易動感情的人,別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皺眉或者面無表情。可能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筆者壓抑在文字下的心情,並且被他帶動了。我想他寫的時候一定是在苦笑吧?苦是痛苦,笑是慘笑。

之後的一段有一種亦真亦幻的感覺:

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只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一片慘白。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篇4

我不禁被這深厚的書香味吸引了。

沒錯,這就是《張曉風散文精選》。這本書以一篇篇有意義的散文的形式使人懂得一個個人生哲理,並令人從她細膩的文章中備受感動、啟發以及深思,還從她不華麗而樸實真誠的話語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貴。

在這本書中讓我最記憶猶新的還要屬《人生的什麼和什麼》了。這篇文章是以第二人稱的形式為大家敍述的,寫了一個人正在開車,收音機轉到一個不知什麼台的台上,正播着安靜討好的小提琴。在她馬上要進入隧道時,廣播裏説人生最重要的事只有兩件。話還沒説完,聲音就斷了,她很想知道答案,可過完了四十秒,車出隧道時,這已經講完了。她想去追問那一段來,可以覺得並沒有必要,自己都四十歲了,還不知道“人生的什麼和什麼”嗎?這篇文章最後並沒有告訴讀者們答案,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十分耐人尋味,覺得僅在我的思考能力範圍內,人生裏最重要的兩件事是坎坷和經歷了無數次坎坷後的成功。

在每個人哇哇落地時,就註定了坎坷的來臨。坎坷雖然十分令人畏懼,它可能使你失去信心,可能使你自甘墮落,可能使你悲痛欲絕……但是,你千萬不能就這樣倒下,倒在成功的面前。你一定不甘心走入失敗的大門,所以,你務必要勇敢地去戰勝它,因為坎坷是避免不了的,可如果它把你打倒,你也不能氣餒,應更加勇敢地去打倒它。坎坷必定會成為我們走目人生之路的“絆腳石”,但我們不能退縮,只能前進,走向成功。然而一個美好的人生大概就是克服坎坷與困難並走向成功大門的過程吧,所以我是這麼認為的。

在我細細的品味中,我不禁再次被這書香吸引。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篇5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擺脱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於心,思於心。其人,其文,始終是心頭情感的沉積;其思,其憂,更是我們精神所皈依的圖騰。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着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落筆如行雲流水,舒捲之間靈性激濺,有博雅的文化內涵,筆端飽蘸着深切的民族憂患意識,字裏行間充盈着越邁千年的睿智哲思。

中國的歷史走太遠,中華的文化也沉積太久,迎面是一個新的千年,一個新的世紀,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也該抖抖身上的塵土,盤點一下自己的包裹,餘秋雨先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開始他的“文化苦旅”。

餘秋雨散文《文化苦旅》寫道:“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但卻充盈着閃光的智慧,藴涵着深刻的思考。殘垣斷壁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我。走進廢墟,體會着歷史的滄桑,品味着文化的內涵。在敦煌,他懷着無比的熱情讚美民族代代相傳承的對美與善的藝術的追求與表達;也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面對“道士塔”,揭開民族的傷疤,目光黯淡地心痛於近代內憂外患中民族精神的淪陷和流失;他駐足桃花、春雨、小橋、流水的“江南小鎮”,面對“白髮蘇州”愴然發問——現代的中國社會中,從那些緊閉的老房子裏“應該走出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文化與傳統應該怎樣的保留與傳承”才可以使“中國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實現雙相自立”?

他告訴我們,江南小鎮的重生、歷史歸屬感的重生、民族歸屬感的重生,需要“一點真正的文化智者”,需要“一點隱潛在河邊小巷的安適的書齋”,需要“一點足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

他反省整個民族的文化。他從“一個王朝的背影”中,評論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一個文化盛敗的因由。在晉商大院裏,在“歷史的暗角”思索民族軟肋與民族精神的缺陷。他關心文人的命運,關心孕育這些文人的母語文化,關心我們的文化的根源,更關心我們文化的發展,並且關心着所有的文化的發展。他為所有遊離在本土文化荒漠中的人們發問:“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比所有的人看的更遠、更真實、更深邃。

他的面前是一個繁衍、昌盛數千年的民族的文化的沉澱,那麼,就註定餘秋雨先生的這個思索將是整個民族的,整個歷史的。這個思索縱橫五千年,必定是漫長而艱辛的。而餘秋雨先生就在這樣的時代,平靜一下自己內心的情緒,整裝出發,縱馬思想,遊走於整部民族的千古春秋。

在這些思索麪前,餘秋雨先生也有無奈: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好的文化卻忘記去繼承?為什麼我們要讓文化在那樣的“江南小鎮”裏漸漸萎縮、褪色?這是餘秋雨先生要問的,也是我們年輕一代人應該思考的。

也許我的民族文化就需要來一次這樣的思索,這樣我們在前進中才可以走的更遠,這樣我們的根在黃土高原裏才可以扎得更深。

我們應該怎樣走出心靈的荒漠?正像餘秋雨先生説的,文化才是我們的綠洲。母語教育最近搭着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車提得很響,壓抑這麼多年的母語文化終於可以緩一口氣。畢竟我們是從黃土高原上走下來的,畢竟一百年後,我們還是我們,英國還是英國,美國還是美國,我們的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將會跟隨我們這個民族,直到世界的末日。我們的根在黃土高坡上,汲取黃河的水而成長。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源泉。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感情,我們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就包含着深情;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文化保持清醒,我們前進就會一往無前。只要我們的中華文明不敗,我們的民族就不會失敗。

感謝餘秋雨先生,您的“文化苦旅”帶給我們很多的精神食糧。新的觀念和審美取向,在感悟人生的同時,又富於人生更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