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告別者讀後感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完成一篇讀後感能夠強化同學們對名著故事的分析,看完一本有價值的名著之後,我們一定要有寫讀後感的好習慣,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告別者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告別者讀後感8篇

告別者讀後感篇1

“説一聲再見,就是死去一點點。”人生由許多“你好”和“再見”串起。所有的“你好”一定對應着一聲“再見”,直到和這個世界説“再見”。這是一本哀傷的小説。

作家們塑造了許多偵探,彼此性情各異,只有一點相同:都是虛構的。因為真實的世界不存在如此有魅力的偵探(們)。我知道的偵探手指頭數得出來:工藤新一,金田一,福爾摩斯,大偵探波洛,馬普爾小姐,再就是這部《漫長的告別》中的菲利普.馬洛。許多人應當都熟悉前面幾位偵探,但對馬洛很陌生。不奇怪,大部分人都沒聽説過雷蒙德·錢德勒,他在中國談不上著名。我從這本書才得知這個作家。和其它偵探小説相比,本書側重的不是邏輯推理,而是人物,命運,和故事——至少我的感受如此。

本書在國際上聞名遐邇,曾獲愛倫坡獎(此獎項在世界推理小説界享有極高聲譽)——而且受村上春樹推崇(以及艾略特、加繆、錢鍾書等多位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曾閲讀此書多達十餘次:“每當我的寫作沒有靈感而停滯不前時,就會翻這本書。”進一步説明《漫長的告別》不僅僅是一本偵探小説,更是一本重要的文學作品。我把本書當作嚴肅小説閲讀,希望從中學到一點寫作技巧。

一個作家曾這樣評價《漫長的告別》:每一頁都有閃電。雷蒙德·錢德勒擅長描寫和比喻,短短一兩句話勾畫出生動鮮活的情景,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動。甚至可以讓讀者“看見”,“聽見”,“聞見”,享受到文字的美妙,不時地會心一笑。精妙絕倫的句子幾乎每一頁都能看到。如此高超的表達技巧只有少數頂尖作家才具備。另一本讓我體驗到“每一頁都有閃電”的書是錢鍾書的《圍城》——而錢鍾書是錢德勒的粉,他們都姓“錢”。

偵探馬洛的形象與其他偵探的不同之處突出表現在“硬漢”二字——馬洛是一個硬漢。他身上具有美國文化中的拓荒精神,粗曠,豁達,西部牛仔的勇敢和正直;他對朋友義薄雲天,對顧客忠誠盡職;“好管閒事”,“憐香惜玉”體現了他浪漫的一面。他幽默樂觀,不畏強敵,蔑視兇狠狂妄的人,遭受打擊毫不氣餒。此外,還能映襯“硬漢”形象的是他手中的捲煙,總是一支接着一支,幾乎永遠不會停。馬洛身上吸引人的地方很多,最有感染力的是,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會捱打,會受傷,會鬱悶,傷心,痛苦,悔恨。這是其它偵探不具備的。我們成為不了福爾摩斯,但是從馬洛身上,或許可以看到一點點自己的影子。

我讀的這個版本譯者是東北人,文中多處出現東北俚語,我需要查百度才能知道它的含義。翻譯難以做到完美,譯作總體瑕不掩瑜,感覺良好。

告別者讀後感篇2

近日得知一大學女同學因病離我們而去,心痛不已,那麼年輕那麼開朗的人,就這樣倉促地走向生命的終點,沒想到大學畢業的離別便是永別,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斷斷續續用三天時間看完了這本《最好的告別》。

生命是一條單行線,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漸喪失的過程中,什麼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我們如何優雅地跨越生命的終點?我們如何追逐純美的境界?完美永遠無法抵達,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親阿塔瑪拉姆·葛文德醫生,當他發現自己患有脊髓惡性腫瘤後,沒有像其他病人那樣進行常規治療,卻選擇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終服務,並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當競選了扶輪社區總監,參加59個俱樂的會議及演講活動,還跑遍了面積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區,更是會見了多達3700個地區扶輪社會員,甚至是在死亡臨門時還參加了兒子的畢業典禮。

雖然最後他也經歷了一段時間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選擇了坦然面對,選擇自己做生命的主,放棄了在生命最後由現代醫學器械帶來的無謂的掙扎和傷害。既然無法撼動時間和宿命,就讓生命積聚力量,把今天過到最好,而不是為了未來犧牲現在,這才是面對生命應有的態度。

告別者讀後感篇3

?漫長的告別》是我在網易蝸牛讀書app上隨意翻到的一本書,我有段時間對書不感興趣了。在看《漫長的告別》之前,我看得是《槍炮、病菌與鋼鐵》,老實説這本書讓我昏昏欲睡,在極強的忍耐力下我總算是翻完了這本書。

網易蝸牛讀書的機制很有意思,每天可以免費讀一個小時,讀滿一個小時就可以得到一個蝸牛殼,通常十幾到二十幾個蝸牛殼可以買下一本書。

網易蝸牛讀書算得上是讀書app裏的一股清流,它竟然可以做到對網絡小説不屑一顧,完全沒有網絡小説這一版塊,即使以比較高的標準來看,網易蝸牛讀書裏面圖書的質量也是非常高的,這點讓我覺得很滿意,我愛網易蝸牛讀書。

但我並不是用網易蝸牛看完的《漫長的告別》,這父母的愛本書並不短,我用的是微信讀書,微信讀書總是在送無限讀書卡。

我不喜歡在讀一本書之前或者看一部電影之前就對其瞭解太多,我更偏愛意外的驚喜。我在讀《漫長的告別》之前對這本書和其作者雷蒙德·錢德勒都知之甚少,大約十幾分鍾之後,我就知道自己該認真對待這本小説了。它不是我前些天讀的《七個房間》那種故事會水平的讀物,也不是我很久前讀的東野圭吾的那種類型小説。

?漫長的告別》是部嚴肅小説,是文學,文學性和故事性俱佳的典範之作。

嚴肅小説和通俗小説並沒有特別嚴格的界定,嚴肅小説作家通常而言更關心的是世界的複雜性、人性的深度、敍述的可能性,他們不太會去在意讀者的感受,讀者通常會覺得晦澀、迷惑,不爽快。嚴肅小説就是值得嚴肅對待的小説。

關於本書的譯本,我讀的是姚向輝譯本,讀完後通過百度,對比了下宋碧雲、盧肖慧和宋僉版,我覺得姚向輝版本是最好譯本,通過他的翻譯,最大程度體現了中文的那種韻律美。姚向輝的中文水平蠻高的,最好的中文是翻譯家創造的。

引用三句書裏的話:

1、我是個有執照的私家調查員,已經做了一陣子。我獨來獨往,沒結過婚,人近中年,不富有。我進過不止一次拘留所,我不接離婚案。我喜歡喝酒、女人、象棋和另外幾樣東西。警察不怎麼喜歡我,但有幾個我還算合得來。

2、她沒有愛上我,我知道,她也知道。她不是因為我哭。她只是到了該灑幾滴眼淚的時候。

3、你有一個朋友要告別。

告別者讀後感篇4

這是一本關於衰老與死亡的書,讓所有人恐懼的命題,這兩者所帶來的陰影同時也迫使人去思考終極的哲學問題:關於人生的意義、個人對於人生的期望、怎樣取捨、怎樣保留對於生命的控制。

即便在少年時期,衰老和死亡對於我們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無可避免地,我們幾乎都經歷過親人離去的過程,有時候這過程甚至至為漫長,即便只是旁觀,也能夠隱約感受到那種痛苦。

在80歲之前,我外婆始終是整個家庭的掌控者,她獨力支撐,一手帶大了三個女兒,在女兒成人之前,她的收入就是家裏的所有經濟來源,她也習慣於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即使成年之後,她也習慣於按自己的要求規範女兒們的行為,甚至包括晾衣服的方式、換衣服的頻率、吃飯的坐姿等,最喜歡給孫輩們講的是二十四孝裏割肉求母的故事。後來衰老逐漸剝奪了她外出的能力、自己洗澡的能力,她對零食的熱愛隨着身體狀況的惡化也變成了一種經常無法被滿足的任性要求。

後來每一次見她,我都更多地感受到她正在失去對生命的控制:她不能再到門衞那裏參加每天下午兩點的牌局;她不再出門,女兒們來選擇用輪椅推她出門溜達的時機;她喜歡的甜食沒能吃完就會被拿走;她後來用上了尿不濕,在每次弄髒牀鋪的時候都羞愧得像做錯事的孩子……

而我的記憶裏,還是70歲時拄着枴杖在廚房裏指揮女兒們置辦宴席的外婆,即便只是一次家宴,她也帶出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勢,那時候的她,眼睛裏面是有光的。今年,96歲的她住進了醫院,醫生對於她超出正常指標數十倍的血樣檢測結果無能為力。住院一週以後我外婆堅決要求出院,她幾乎近於哀求地不斷催促我媽媽去問小姨,能不能讓她回家去,躺在她自己的牀上。小姨當着她的麪點頭,外婆才露出了她入院以來的第一個笑容,她緊繃的神經一下子鬆了下來,疲憊而寧靜地躺在牀上,像一個瞌睡的嬰兒。

儘管回家以後她的情況時好時壞,她糊塗的時候甚至誰也不認識,但在短暫的清醒的時間裏,她從未後悔過自己離開醫院的決定,她很高興是所有家人陪着她離開醫院,我們也都很清楚她生命終結的那一刻一定是在她熟悉的牀上,一定會有人握着她的手。

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太過於關注結果,醫學的作用僅僅侷限於延長生命,而不是給予安慰和陪伴;我們太執着於問題得以被解決,而忽略了這一過程中所要經歷的痛苦。

我並不能像一個年邁或瀕死的人一樣,深切地體會獨自等待最黑暗一刻來臨的孤獨。但我很清楚人類對於自己掌控人生的需求。在人只能聽任他人擺佈的時候,總是驚疑憂懼或是歇斯底里的,就像嬰兒在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大聲啼哭,少年倔強時總是以決絕的姿態對抗,不惜與全世界為敵。青春期的叛逆只是一場鬧劇,回過頭去看,激烈反抗的都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有時,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可能並不是真的想要穿着破了洞的牛仔褲耀武揚威,並不是想頂着非主流的亂髮抽一根煙。想來,任何時候我們都只是在變換着方式喊“我在這啊!”,只是希望那些我們在乎的人能夠轉過頭來看一看,哪怕他們對我們的困境也無能為力,但是試圖理解並試圖給你你想要的,這種行為本身就已經是最好的安慰了。

如今突出的醫患矛盾也好,城管和小販的矛盾也好,其實都和人類面對衰老和死亡的恐慌類似,人生之中的困境無處不在,儘管有各種為了規避風險而存在的制度,儘管社會努力去克服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和黑暗面,很多人還是常常忘記了,處於矛盾中心位置的還是一個個鮮活的人,他們有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小販和病人處於弱勢,他們更需要被傾聽,被理解,被需要。任何職業的實質其實都一樣,都是為人或社會提供服務,社會又是人的社會,所以即便從事專業技術行業,其核心還是關注人的發展和需求。即便不用直接和人打交道,如果在專注於技術精進和達成目標的同時,能關注到消費者、使用者或接受服務者的感受,能嘗試理解並設法改善對方的體驗,必然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作為翻譯的好處之一是可以時常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與文化,甚至翻譯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別人理解並接納對方的不同,所以這份職業給予我更多的可能,先更多地瞭解,再理解和轉達。甚至肢體語言和表情上的細微差別都能帶來情感交流結果的明顯差異。

告別者讀後感篇5

偵探,在常人看來是很冷血的職業,馬洛給人的表現亦如此,剛開始亦如斯,對特里忽至的一系列熱情不予太多肯定。世界上的兩個人再遙遠,也會有相似之處,或值得尊敬之處。特里在雨夜爛醉如泥,仍能非常禮貌地給因自己為馬洛和門衞帶來麻煩而道歉。這麼個情況,還表現文雅,撼動了低温度的馬洛,亮出了人性的温度。

把特里帶回家,待其清醒,特里晚飯感動。爾後經常前來拜訪,時而一起在酒吧小酌一杯。友誼在時間裏,在酒精裏,在內心一點點蔓延開來。不小心在報紙上看到特里的報道,馬洛下意識地遮掩。因為,即使特里是個漢子,也是會難受的呀。

大概知道一點兒特里的情況。一天晚上,特里恐慌地來到馬洛家,一身鮮血,瞳孔裏滿是恐懼,手裏還顫抖地舉着一把槍。偵探的素養讓馬洛故作鎮定,安排他洗澡,喝咖啡。凌晨,他送上飛機。

至此,馬洛就再也沒有見過特里,我以為,這就是所謂的“漫長的告別”,用一生,用回憶來告別。

然而,故事並非如此簡單。馬洛因特里受牽連,被拷打,被質問,被威脅,卻不曾透露半點朋友的信息。對外宣揚是偵探的自我修養,內心卻很清楚,這是他跟特里告別的方式。

其中兩個人的死也不想詳説,最後,特里又出現了,換了一張臉的特里。你沒死,真好。馬洛心裏肯定是這麼想的。然後,馬洛冷酷地離開了。這一次,才是真正的告別,一個漫長而正式的告別。這種告別,有力量,有温度,沒有恐懼,沒有不假思索。

跟你告別,特里,我用了很大力氣。

告別者讀後感篇6

在我過往的三十年中,歷經過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爺爺的離開,那種親人般離去私心裂肺的痛還長留心間。去年,我更遭受過我的第一個孩子在我腹中,未滿三個月就已經胎停的打擊。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離去及其愛人的永別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這是都我不可迴避的事實。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規律面前,無能為力。

於是我拾起了這本書《最好的告別》。作者阿圖本身是一名醫學工作者。在書中既有作為醫者的專業角度,也有作者作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書更多的是對讓我們很羨慕美國完善的養老機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無趣的講述養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還有作者的父親在罹難腫瘤的案例,我讀到最後真的是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

關於衰老,首先我要承認是一種不可逆的現象,我想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老了就要承認,但是在老的過程中要學會如何優雅從容的老去,該放手的時候就應該坦然地去放手。

關於死亡,我從來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會死去,再也見不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就會感到一種難以呼吸的痛。我們總以為我們時間多到無聊,總以為有時間讓我們任性一回……誰讓那時候的自己年輕呢?現在的我,時間不在是“畢業遙遙無期”的那種慵懶,帶給我更多的是一種緊迫感,我也終於意識到生命從開始就已經意味着結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嘗試,多經歷,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為我還有還多未完成的心願,可能真的捨不得死,因為留下太多遺憾。在書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面對死亡的勇氣,雖然在死亡面前,我們是那麼的無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實。

結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學教育工作,在中學階段開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學生正確認識死亡,消除和減少危險因素的影響,進一步明確健康和生命的意義。類似c同學的慘劇將不會在學校發生。更重要的要學生尊重生命的價值。瞭解死亡並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並不會讓人消極和悲觀,反而會促使人更加積極地思考該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氣,更有尊嚴的走向生命的終點。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別離,當臍帶被剪斷那一刻,寶寶和媽媽經歷了第一次“別離”。斷奶,寶寶和媽媽的第二次“分離”。上學時我們的第三次“別離”,孩子的青春期,我們的.第四次“別離”。愛情使我們第五次的“別離”。永別是我們最後一次“別離”。一次次別離,一次次成長。

皮像再漂亮也會衰老,不變的應該是有趣而深刻的靈魂。多看書,看好書,也是變美的修行。

告別者讀後感篇7

我一直覺得我是開心的,快樂的。

從咿呀咿呀説話,到跟着老師學拼音,學漢字,學英語,一直都在成長,一直都在進步,眨眼間讀完了二十年書。從穿着褲襠開始走路,到村口的石頭山上滑下去,褲子的屁股都磨出兩個洞洞,慢慢的學會了打乒乓球、打網球、踢足球,甚至馬拉松都跑到了324。

我一直以為人最大的幸福就是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

一天早上,我照例出門晨跑,父親語重心長的説:“不要跑的太過了,不惑是道坎。過了這道坎,人的巔峯也就過去了,要注意保護自己。”父親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記得他十八歲就遠離家門闖天下,練就了一身的經驗和閲歷,一身的肌肉、使不完的力氣也一直是我仰慕的。直到近十年來發現他的記憶力衰退,視力變差,聽力下降的很厲害,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其他派生疾病也一直困擾着他。看着他滿頭的銀髮,花白的鬍子,因年長而鬆弛的皮膚,走起路來也不再精神抖擻。不得不感歎:父親老了。

母親,又何嘗不是這樣的。經常忘記了鑰匙放在哪兒,經常忘記了冰箱裏的食物。衰退的記憶,變形的體型,衰弱的智力,突然發現,我母親怎麼就是這個樣子呢?原來只要教育兩個孩子就可以了,現在要教育四個“孩子”了,小孩子越來越好教,老孩子越來越難教。

?最好的告別》,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我們自己好好的審視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定位。不是可能,是真的有一天,我們會發現自己真的老了,電視廣告裏的腰痠腿痛就真真切切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間發現自己老花了,不再擁有那雙洞悉社會的眼睛,忽然之間發現自己耳朵也背了,從未背叛的耳朵也不靈了,就這樣,通向世界的大門變得越來越窄,如同慢慢地掉進一個深不見底的井裏,一天比一天深,離井口越來越遠,任憑你再怎麼呼喊都無濟於事。自己的孩子也擁有了更加多的責任:工作,生活,配偶,子女的撫養,子女的教育。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們,是不是也開始慢慢嫌棄這個眼花耳背的父親?

老了,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告別肉體的勇氣,以及做好告別肉體的準備。總有一天,還是要告別的。不管是自己極不期望的方式,中風、大小便失禁、滿牀的大便、口齒不清晰、孤零零的周圍一個人都沒有;還是自己期望的方式,正如我97歲的外太婆,一大早洗好衣服,然後躺在牀上一覺睡去再也沒有醒來......

告別者讀後感篇8

漫長的告別,沉重的告別,無奈的告別……

特里與馬洛在舞蹈傢俱樂部的露台外第一次碰面,特里喝醉了,他的女朋友甩了他。但令馬洛震驚的是—他是一位紳士且彬彬有禮的酒鬼。

之後的幾個星期,他們再一次邂逅,經過幾番交談,他們的心更靠近彼此,成了一對好朋友。馬洛從開始小心翼翼地試探到互心交談到敞開心扉,兩個人都很重視這份友誼。

馬洛曾想道:“我應是條硬漢,可這傢伙身上的某樣東西觸動了我,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除了他的白髮、疤臉、清澈的聲音,還有禮貌,也許這些就已足夠了。”

即便是特里與場謀殺案脱不了干係,在馬洛心中,他信任特里,他相信:連醉了酒的一個人他的行為舉止都彬彬有禮,他窮困潦倒,沮喪,餓肚子,但是他有尊嚴。這樣一個人,他是從哪兒偷來的膽量可以去幹這事呢?馬洛為還特里一個清白,展開了一系列漫長的調查。

想象固然美好,但現實卻狡猾多端,它會從各個方向去擊破你的防線,你只能一忍再忍。對,馬洛忍了過來。當他每得到一個新線索,對事件有了一個新發現時,神祕的.面紗慢慢掀起,他渴望一個光明、清白的答案。但現實卻只為你呈現朋友那鮮為人知的一面。

一點點靠近真相,而它卻反而將你的心緒精力一點點地吸乾……

接觸這本書,因為它的名字,給人罩上一股温暖、愜意的舒適情感。碰到新書的那天,即貪婪地開始進行“十天閲讀計劃”,越看越絞心。本想着早點兒結束了這場“痛心之旅”,但這本書如果不細心去一個字一個字讀的話,可能你就是下一個被暈得團團轉的人。

不單是故事情節,作者的比喻是我從未接觸過的,需要我們反反覆覆深讀,可能大腦會靈光一閃,悟出了作者想表達的種種道理,而有時,你會一無所獲。

“每一次告別,都是一場死亡”,在探索的過程中,便是一段漫長的告別。每當發現了一條新線索,都給進度條打上了一小格。雖然表面上看是告別的,但馬洛真的能夠如此輕易將他從腦海中抽離嗎?這當然是不能的,告別的時候是無奈的、是悲傷、痛苦的。

特里與馬洛的友誼在一個夜裏匆匆忙忙地趕到,而又匆匆忙忙地離去。平時人們所傳的偉大、神聖的友誼在真相面前一擊即破。

人們的想象總是完美無瑕的,期待得越多,現實給你的打擊往往就越大。友誼是可貴的,但我們寧可選擇真相。想象是美好的,但我們總歸需要直面現實的殘酷。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