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區別讀後感優質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7W

讀一本好的書籍就像是在和一位偉人進行交流,在讀書之後認真的寫讀後感,是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的,讀書對於我們而言好處是非常多的,可以幫住我們更好的“駕馭文字”寫出優秀的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區別讀後感優質7篇,供大家參考。

區別讀後感優質7篇

區別讀後感篇1

最近我懷着對法國作家盧梭先生十分崇敬的心情,拜讀了《愛彌爾》。《愛彌爾》一書用輕鬆而嚴謹的語言,通俗而易懂的詞句,娓娓道來,一氣呵成!細細體味與盧梭大師交流的那種感覺,細細品讀藴藏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哲理,感觸頗多。所謂的“愛彌爾”只是盧梭為了闡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個教育對像。書中説的最多的就是“自然教育”。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

我們教育兒童絕不能拔苗助長,應該順其自然。當今社會,由於人口激增,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無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從小就扼殺了孩子玩鬧的天性,或是逼其閲讀厚厚的書本,或是替其報名興趣班。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5、6歲的孩子,在其家長陪伴下,學習書法、鋼琴、舞蹈等等特長。他們大多都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家長和老師的逼迫下進行的。特別是當家長曾經的夢想沒有實現的時候,總是希望他的後輩來實現,於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絲毫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回想到自己身邊的孩子,每週末也都在參加圍棋,英語,國畫等興趣班,好象這已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可是我們是不是在扼殺一個孩子追求自由的天性呢?在家長和老師的逼迫式教育下,這些孩子是不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呢?是不是充滿自由和翱翔的空間的?

其實,我們的孩子是有思想的。我想: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儘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盡情地哭笑打鬧。迴歸自然,讓孩子採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這樣培養出來的才是有靈性有個性的孩子。

?愛彌爾》中有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那就是:“人們只想到怎樣保護他們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他成人後怎樣保護他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看在眼裏,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裏或者馬耳他島的灼熱的巖石上也能夠生活。”

現代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講究方法,認識思考,工作勞動、體育運動、生活起居等都講究方法。我們時時要想起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孩子學習的好壞是每個家長都都比較關注的。都想方設法去輔導他們,參加一些繪畫舞蹈鋼琴培訓班,但對他們在成長中是如何保護他們自己卻教育得不多。教給孩子正確的方向和方法,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鍛鍊獨立性和創造性。

以上只是我對這本書簡單瀏覽的一些小的體會,對盧梭“自然教育”的簡單理解。其實“自然教育”的重要意義不止於此,我們應該在進行教育的同時“取其精去其粗”,並且吸取有用的教育經驗,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教育更加完善。

區別讀後感篇2

這首賀知章的《詠柳》描寫了春天的楊柳:一棵高高的彷彿是用碧玉裝扮起來的楊柳,萬千枝條像綠絲帶一般下垂飄動着。細長的柳葉是誰剪裁出來的?那二月的春風就像鋒利的剪刀。這是一首詠物的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楊柳是喜歡水的植物,人們把它種在江河湖畔。楊柳高高的樹幹,長長的柳枝垂向地面、水面,微風一吹它擺動着細長的腰姿,跳起優美的舞蹈;枝條相互碰撞,奏出美妙動聽的曲子。春天,楊柳最早發芽變綠,它像一個信使,告訴人們春天到了。隨着楊柳的發芽,小草變綠了,紅豔豔的桃花,金燦燦的小雛菊,五顏六色的小野花,紫紅色的紫薇花,都吐出了花蕊。楊柳看到百花盛開的美景,高興地説:;希望明年的春天更美麗!夏天,楊柳頂着烈日,給大地帶來了一份清涼,人們在楊柳樹下乘涼,在楊柳樹下垂釣,在楊柳樹下談心。茂密的楊柳樹也成為小鳥、小蟲玩耍的好地方,小鳥在樹上唱歌跳舞,知了在樹上不停告訴我們:熱啊!熱啊!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楊柳也長出了柳絮,一朵朵棉花一樣的柳絮,結得滿樹都是。風一吹,柳絮就像雪花一樣隨風飄揚,飄落在地上,飄落在水面上,飄落在行人身上。

冬天,樹葉枯黃了,西北風一吹,飄了下來。它們像風箏一樣在空中飄蕩。楊柳就像人脱光了衣服一樣,一片葉子也沒有了。但是,楊柳仍然頑強的與嚴寒抗爭,堅持自己的崗位,等待明年春天的來臨。

我喜歡楊柳,喜歡它的婀娜多姿,喜歡它的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

區別讀後感篇3

讀好《離騷》,你會發現,自己整個心靈都受到了淨化還有對情感的昇華,沒錯,面對生活,人生的道路,我們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則,屈原有芳與澤其雜糅兮,唯玿質其猶未兮一説,哪麼我們又何嘗不可有自己的看法與堅持!讀好《離騷》雖沒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卻知道了為何它是一部中國文學史上的奇珍瑰寶它是一部感動人們,激發人們,有強烈藝術魅力的作品。

讀了《離騷》的前半部分,心裏一直覺得有什麼在抖動。也許,冰冷的文字背後,隱藏的是詩人火熱的心。

曾經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經多少次破滅了夢想。他畢竟沒有被現實擊倒。他不能成為歷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為偉大的詩人。

香草美人,講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瓊枝玉樹,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輪廓。

曾經,是那麼的躊躇滿志。後來,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一切的一切,違背了他的本意。憤怒、煩惱、失望,每一個失敗者都會經歷的心靈痛苦,令他刻骨銘心。他只有在竹簡上、絹帛上寫出自己的苦惱,留給後人。

剛剛開始的時候,他或許還日思夜想,想着君王有一天會醒悟。然而,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他真的絕望了。他無法挽救國家,無法使國家強盛,只有看着國家走向毀滅。

他也不是沒有過彷徨的時候。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餘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既然無法改變,只有選擇遺忘。他想盡辦法遠離這個圈子,然而,他最終回來了。對於他而言,是否能夠有所作為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離開並非是他的本意。在人的心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思想鬥爭。是否有過急流勇退的想法,是否成功,都不是評價一個人物的關鍵。信念,才是人心中最強大、也最可怕的力量。而屈原,是一個有信念的人。

屈原一心要興國圖強,實現美政,但卻蒙冤被譖,眼看自己被楚王疏遠,排擠出政治舞台,滿腔的愛國抱負即將化為泡影,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憂愁、悲苦和憤慨,發憤以抒情,於是便有了《離騷》這篇震古爍今的不朽詩篇。

區別讀後感篇4

我敬佩司馬遷能把《史記》寫得那麼深動敬佩《史記》當中的每一個英雄人物敬佩中國擁有那麼豐厚悠久的歷史,史記的讀後感。今天我終於把厚厚的一本《史記》讀完了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收穫還真是不小。

們先看看堯吧!其父帝嚳死後,位置本來是傳給堯的哥哥,結果《史記》説哥哥“不善崩”了,弟弟堯就上了位,史記讀後感。“不善”大概就是沒做出什麼政績,“崩”就是死了的意思。這就很奇怪了,“不善”就是“不善”,“崩”就是“崩”,這個“不善崩”難道是説:因為沒做出什麼政績所以就死了?邏輯不通。怎麼個“不善”法?沒説。怎麼“崩”的?也沒説。況且,此前帝位都是在整個家族裏接力的,為什麼到這裏變成家庭接力?這一段寫得這麼簡單而模糊,我想我可以大膽假設:是不是堯和哥哥為王位明爭暗鬥,結果哥哥勝出,而後堯在心腹的幫助下,設計把同父異母的哥哥弄死了,手段無非是暗殺或政變兩種,然後隨便找了個理由對付一下輿論,自己就補上去了。舜被登用後,先是把自己打扮成萬民擁戴、百姓爭相來附狀。你看他住的地方:“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他出道前,在老家住了三十年,也不見“成都”,還受到父母的追殺。如今一得到元首的垂青,渾身光環就出來了,讓我想到了現代領導們喜歡搞的政績工程。接着他還排除異己,堯的時候,鯀、共工、

區別讀後感篇5

心緒不佳之時,買了一本星雲大師的《捨得》,真是受益匪淺啊。舍,就是要學會捨棄,只有做到了舍才能有所得。

一﹑認同的觀點

“做人要低姿態,做事要高水平”。做事要有一定的水平,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有時要低調才好。因為低調才容易達到目標。做人低調包括説話要低調,不要太高昂。做事要低調,不要太張揚。生氣要低調,不要太遷怒等等。捫心自問,本人屬於心火旺的體質,遇事容易着急,不留後路。等到心緒平靜下來,已經後悔莫及了。

一個人的本領大小,不在於能力的強弱,而在於能否和諧大眾。合眾的要領,姿態不能太高,行事不能太孤傲。要懂得客氣謙遜。行事低調的人老成持重,不會虛浮誇大,只憑自己的實力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因此,低調的人容易成功。而我,正好相反。

二、反思重構

堅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作為每一名社會成員,一定要恪守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工作生活中自覺擺正位置,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優良作風,不居功不自傲,不自以為是高高在上,要堅持時時高風亮節,事事嚴以律己,處處與人為善,以虔誠博大的胸懷和超然平和的心態對人、對事,時時刻刻做到胸懷坦蕩,真誠做人。

學會低調做人,就是要不喧鬧、不嬌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捲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而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那只是膚淺的行為。

日復一日,生活讓我們付出着,經歷着,承受着,面對着,也怨着,氣着,不平衡着,偏激着,同時也在衡量着舍與棄,得與失,這一切都困擾得我們透不過氣來,讓彼此失落得找不回自己。我們很多人的人生觀都已經被現實給同化了,把“得”和“舍”都賦予了功利的感情色彩,只知道去追求得到,追名求利,去貪婪的獲取,總是覺的不該失去或放棄就是失,只求去“得”,不願去“舍”,堅持着不該有的執着,讓自己揹負的越來越沉重,以至於被壓的喘不過氣來,不得不放慢自己的腳步甚至最終停止不前,或許我們應該重新思索整理一下自己,給自己一點淨化的時間,重新定義一下“捨得”的真正本意,讓它們迴歸自然,這樣也能讓我們把已經在現實中脱離太遠的一些精神物質迴歸它本應該所居的位置。有一句經典名言:當你緊握雙手,裏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才能有所追求,什麼也放不下或不願放下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大智若愚,實乃養晦之術:“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若”設計了巨大的假象與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欲、才華、聲望、感情。這種甘為愚鈍、甘當弱者的低調做人術,實際上是精於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平和待人留餘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為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區別讀後感篇6

前段時間,我讀了一本《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藴》的書,這是世界著名教育學專家、教育哲學家、課程論專家和人文科學研究方法論專家的馬克斯。 範梅南教授寫的一本教育類專著。初看這一本書,覺得它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讀着讀着,卻發現它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領悟了很多。本書是從邁向智慧教育學、教育學的實踐、機智的性質、教育機智、機智與教學等九個方面向我們一一作了闡述。其中機智的性質、教育機智、機智與教學這幾個章節更是引人入勝,發人深思。細細回想自己對教育機智的理解,幾經波折,終於得以找到正確的方向,為自己打開一扇大門,看到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無限的延伸了廣度與寬度。

一、教學機智是一種臨場的天賦,是不可學的。

初為人師之時,那時還沒有聽到過關於“教學機智”這樣的名詞,有的只是“課堂的應變能力”。在後來的教學中,我開始慢慢熟悉起了這一詞語,但是對於它的理解只是把“教學機智”與“課堂的應變能力”劃上了等號,覺得教學機智應該是一種臨場的天賦,有的人生來就有,而沒有的人學都學不來。自己也沒有努力求證過這樣的答案是否是正確的,只是認為應該是這樣。

二、教學機智是可以學出來的,它只存在於教學之中。

慢慢的,在邊學習邊實踐的過程中,自己對於教學機智的理解也在逐步的改變。教學是一門藝術,課堂千變萬化,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預測性。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師預先想象的那樣順利,常常會出現意外,而正是這些意外常常會讓自己手足無措,常想能冷靜處理並能駕馭它,可總會是事與願違,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自己對於教學機智的理解變得清晰一些了,教學機智是需要靠着不但積累起的底藴,才能運籌帷幄,從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穫。記得在我的一堂思品課上,當我要求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聊聊自己爺爺奶奶的喜怒哀樂,並想一想怎樣才能讓爺爺奶奶快樂時,意外發生了:第五小組有一個孩子哭了,其它的同學正不知所措。面對着這樣的一個情景。我做出一個決定:放下預設的內容,轉為和學生一起探討孩子哭的原因。孩子的哭由心而生,是因為自己失去祖輩,不能敬孝所致。接着我又引導學生談對此事的看法。學生們一個比一個説得深刻,有學生説:“我和他一樣,心裏也很難受,因為我的爺爺奶奶也沒有了。”有學生説:“我覺得他很有孝心的,……”還有學生説:“……我們要珍惜和老人在一起的時間,我們的爺爺奶奶歲數都很大了,他們活的時間有可能不太長。如果我們現在不珍惜,將來他們不在了,那我們會後悔的。”對於這次意外的處理,我不僅很好地解決了課堂中出現的問題,而且通過這個意外把學生的情感推向了一個高度,讓學生從內心再一次受到了體驗,它來得是是那麼的突然,而解決得又是那麼的自然。我很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我並不認為自己有教學機智的天賦,此時的決定與做法,應該是得益於平時不斷的學習與思考所得。那時對機智的理解上升於此,如今看來,我這樣的理解還是很狹隘的。

三、教學機智是品出來的,因為它深入教育教學的每一個毛孔。

現在,當我再一次來看教學機智時,它已變成了教師的一種素養。它首先體現在教師的為人師表上。每一個人都在無聲地接受着環境對他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如此。哪怕是平時那些最不可能聽老師話的學生,也在每天接受着教師的影響,只不過他們接受的量少了一些,微妙一些,但你不可無視他的存在。因而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教師更應身高為範,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先行做到。只有給予正確的影響,才能讓學生受到正面的教育。其次教學機智體現在教師的自我剋制上,面對着眾多不同的個體,是否做到心平靜氣的與之交流,給予指導。特別是在孩子出現了令你生氣的時候,是否還能不愠不火。古有“布衣怒 天下素。伏屍二人 血流五步”之説。而如今,教師一怒,心情影響行為,在這樣的心境下還能有好的行為來指導學生,教育學生嗎?再則,教師一怒,勢必影響到學生,受了驚嚇的學生一定會縮成一團,自動生成自我保護系統,這樣的教育還會有效嗎?答案不言而喻。學會了剋制,就會理性地選擇何時去忽略什麼事,何時該等待,何時“不去注意”某件事,何時後退幾步,如此理智地處理正是教學機智的充分體現。再次,教學機智還表現在教師要有一種處事不驚之態,要對情境要有有充分的自信。如當課堂失去了控制那一刻;當你與學生談話,對他進行教育之時,學生不但不聽,反而十分不敬之時;當你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內容不被學生重視時,你都要學會變得冷靜,變得自信,同時做出充滿智慧的舉動。也許生活中的我們常常會被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小事,拖得疲憊萬分,以至於到後來,在無奈之時,不再去思考、尋求一種積極的方法。沒有了為師的那一份燃燒着的激情,那會是多麼可怕啊!

四、教學機智更是一門與學生交往的藝術,他主要表現在你是否理解你的學生,尊重你的學生。

理解學生就要站在學生的位置看問題,處理問題。教育中,我們常會用老師的眼光來看待所發生的事情,然後以我們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表面上來看,問題是過去了,但是是否真的給學生心靈以解放,那就不敢説了。面對着教育中的某一件事,我們常常會知其然,而不去知其所以然,常常站在老師(這種成年人的位置上)想當然的認為是這樣的,而全然不顧知識與生活閲歷遠沒有成人豐富的兒童所站的位置、所看到的與想到的。就如上課老師講的內容,做作業的時候發現有個孩子沒有掌握好,於是就想到,孩子上課沒有認真去聽講,這樣的孩子不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殊不知,孩子的不懂可能是孩子的接受能力弱所致。可能是這一方面內容這個孩子還是很欠缺的,一下子接受那樣的內容,對於他來説顯得很困難。或許課上更有一些事打擾了他的聽課,如昨晚沒有睡好,如聽課中出現了意外,如他想起了一些傷心的事等等。我們有一百種理由可以假設,但是隻有站在這個孩子的角度,闡述出來的理由才是最為合適的,也是該令同樣站在學生角度來思考的老師理解與體諒的。教學機智還體現在對學生的尊重上。教學中我們常會説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而不是客體,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把學生當成了教育的客體來看待。教學過程中,我們常會抱怨孩子怎麼就學不會呢?作為教師,我們有沒有引着學生去學,引着學生過“河”呢?我們常要學生自己走過來學習知識,其實該行動的是老師,是教師該走到學生身旁,幫助學生認識他所要學習的東西,帶着他一路走來。教師要有一種山不過來,我過去的思想來進行教育與教學,那我們的教育教學的成功率一定會更高。

教育的機智也涵蓋了我們每一天,每一點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只有提高了認識,然後我們再去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藴,海納百川,勤于思考,追求更高更強,那麼教學機智一定會帶給我們全新而精彩的新未來。

區別讀後感篇7

孔子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的理解是,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那麼,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才能遊刃有餘,不感到疲倦。

我認為,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做到“學而不厭”,為什麼呢?

其一,我們都知道,現在知識的數量正在以幾何級的速度遞增着,作為教師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不能總抱着自己原有的那一桶水不放,而是要讓你那一桶水長流長新,不能讓它成為死水,那就必需要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增長智慧,只有不斷學習,也才能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其二,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假如你認為學習是件苦差事,是很無奈的事情,厭倦在所難免,又怎能學的下去呢?不知道孔老先生“學而不厭”是否也有這層含義。只有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當作生命的必須,你就會心甘情願地學習,主動地學習,並且能在學習中享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和幸福。

其三,學習還應該掌握好的方法。會學習的人總是能在較短的時間裏獲得大量的知識,而不會學習的人則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收效甚微,尤其是現在已經進入信息社會,獲取知識的渠道有許多,信息量巨大,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信息,並且獲得信息後又能及時進行整合加工,變成自身素質的一部分,這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學而不厭”,不斷探索,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擁有更豐富的知識,也就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了。

其四,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我們希望學生“學而不厭”,首先教師要“學而不厭”。“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一個善於學習、善於思考的老師,其學生也必然會繼承老師的傳統養成善學善思的習慣,要是教師厭倦了學習,學生又怎會熱愛學習?

所以,教師要“學而不厭”。

只有“學而不厭”的老師,才能做到“誨人不倦”,只有在“學而不厭”的基礎上,教師才能“誨人不倦”。沒有前面“學”的基礎,就不可能有不倦的“誨”,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藴,是不可能做到“誨人不倦”的,否則的話,“誨”也將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沒有趣味、沒有創新了,這樣的“誨”自然也不會去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而是隻把學生當作儲存知識的容器,更不會關注學生的心靈、人格、健康了,這樣的“誨”甚至可能會誤人子弟、害了學生呢。

“誨人不倦”,我的理解是樂教、善教。

Tags:讀後感 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