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馮唐:如何避免成為沉默的大多數作文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84K
馮唐:如何避免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如果你願意回憶,可以歷數聯網興起、數字媒體突飛猛進的這些年,我們經歷了什麼

馮唐:如何避免成為沉默的大多數作文

娛樂至死、媒體狂歡、信息爆炸、烏合之眾、沉默的螺旋——時代的洪流裹挾着我們,成為沉默並順從的大多數,還不自知,甚至“甘之如飴”。

看似民眾意識覺醒的這些年,其實並未改善多少。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被新媒體文章誤導過?

可能,你已經被PUA了。

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它指導着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介入卻是“潤物細無聲”。

時代越進步,信息越龐雜,人越容易空談,越容易混淆,庸眾越容易狂歡,騙子越容易生存。大家平常看朋友圈、自媒體,是不是經常會如醍醐灌頂般贊同不已。哪怕你是受過高等教育,先看誰的文章,先看哪篇文章,甚至能影響你對一個看似非黑即白的問題的看法。

所以,你看,你離不開手機,離不開這些宂雜爆炸的信息,自然避免不了被那些所謂的“意見領袖”PUA(操控)。

當然,如果你真的享受其中,可以無視我接下來的話。 如果想嘗試做出些改變,或許我們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在我看來,成事的一大要訣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多談問題,少講道理。多做實在事,多用實在人。 什麼意思呢?

不要總是聽這麼大劑量的似是而非、無法證偽的信息。少講大道理,少戴大帽子,而是層層追問:要解決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孔夫子和曾國藩的觀點可以很好的對比、闡述。 孔子説“必也正名乎”,儒家講究做任何事,先把理論搞清楚,先豎杆大旗,然後大家跟着旗走。這在一個相對有法治秩序和道德準則的社會裏,是行得通的,沒有問題。 但是曾國藩卻説,“今日而言治術,則莫若綜合名實”——成事,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發生了什麼,什麼現狀,該怎麼辦?要落到實處。 他覺得晚清這麼個污糟的環境,顧不了這些了,別瞎寫了,別瞎嘮叨了,先去幹,找老實的人先幹,一個店一個店地幹起,一條街一條街地幹起,把一件事做好,再做另外一件事。 所謂一劑猛藥,就是實事求是、實幹。 好,要如何實幹? 説到這裏,我要敲黑板!!! 成事的實踐中一定要避免的四件事——臆、必、固、我。什麼意思呢? 把你的ego(自我),放到一個相對合適的位置,至少不要讓它高於一切。 勿臆,不要去臆想,事情有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勿必,不要總説,必然是這樣那樣,事情有可能產生變化; 勿固,不要老説事情只能按這個發展,有可能有新的方法、手段、力量產生; 勿我,不要總想着我怎麼樣、我要怎麼樣。 説白了,不要只想着自己爽不爽,風評好不好,能否閃爍,需不需要負責…… 這是一個智慧問題。你想,即使自己很爽很閃爍,事沒辦成,最後倒黴的還是你。時間久了,大家就不想跟你合作了。反過來,如果你自己倒退半步,把事情擱到第一位,事成了,什麼都有了。 説到底,以上都是“治術”。而“學術”也是貫穿成事始終的靈魂所在。 “學術”,就是要多倚重一些讀書多、思考多、不好浮名的學者。 但與其挑書,不如挑人。

是嚴謹治學的人?還是佞人、騙子、習慣性走捷徑的意見領袖?往往決定着他的學術是靠譜?還是浮光掠影的花拳繡腿? 貫通古今、學富五車、謙卑嚴謹的學者不多説了。而現實中,滿目見到的所謂學者,往往是後者,大致有兩類: 一類,是媒體型學者。他們會寫一些聳人聽聞的題目,作一些很抓眼球的結論,但缺乏事實、論據,根本立不住。 二類,是所謂政客型學者。這類人站在一個道德制高點,扭曲現實,自説自話。讓多數人覺得:太好了。但,現實並非烏托邦。 有時候,我在街頭書店、機場書店、火車站書店,看到一些書名,很容易就聯想到上述兩類我比較厭煩的學者。 就像曾國藩抱怨晚清的現狀一樣,如今,我只能説,佞人太多,虛招太多,太多人混了太久了,更多人被蒙太久了,這麼一種環境下。

怎麼辦? 多做實在事,哪怕它很小;多用實在人,哪怕他看上去很笨。 我老説,少一些閉門造車的臆造,少些到處吹牛的時間。從古往今來、古今中外、一直到現在的研究成果開始,把別人已經做過的東西通通拿來,分析、消化,多領域涉獵。 建構、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體系,便很難被滿目的觀點所左右,反PUA也便成為一句空話。因為他人無機會。 為往聖繼絕學,哪怕為崑崙山上只增加一根草,這也是對世界的貢獻。 人生沒有捷徑可走,還是要從做事的這條非捷徑去達到你心中想要的爽。

Tags:馮唐 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