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航天素材作文8篇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2W

通過寫優秀的作文我們可以審視自己的行為,作文是需要結合實際的生活和真摯的情感的,這樣寫的文章才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航天素材作文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航天素材作文8篇

航天素材作文篇1

2008年9月25日晚上9時10分,神七騰空而起,不到半個小時,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宣佈神七發射成功。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出征前,向祖國和人民致以莊嚴的軍禮。

神舟七號終於揭開了神祕的面紗,向世人露面,這是國人實力的又一次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實力的展示。這是北京奧運會給世界展示無與倫比的精神和神奇結束後,中國人民向世界的又一個宣告。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這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也是我們改革開放成果不斷顯現的過程,更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過程。神舟七號習天前,中央電視台組織了龐大的慰問演出陣容,奔赴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進行神舟七號發射前的慰問演出,這是一個鼓舞士氣,給航天飛行員打氣的過程,也是代表全國人民向他們問好。那麼他們也不會辜負全國人民的期待和重託,一定會在太空展示中國人的神奇,向世界展示神奇,也是讓中國人民進一步探索太空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過程。

神奇需要神奇的人,那麼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位航天員就是如此神奇的人,他們三人也是根據優中選優原則,最終被確定為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飛行乘組。經過嚴格、刻苦的訓練,他們在航天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3名航天員在思想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操作技能、飛行程序等各方面考評優秀,完全具備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的能力,既是耐力的考驗,更是實力的考驗,他們有能力也有信心能完成這次光榮任務。從楊利偉,到費俊龍,聶海勝,再到他們三人,從一人上天,到兩人上天,再到三人上天,並還要上演太空行走,完成出艙活動任務,難道不是他們的神奇?

神七來了要問天,他們上演的是神奇,是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英雄史詩,續寫輝煌的篇章。中國航天事業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發展,取得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收穫。如果説兩彈一星的研製,更多是為了奠定和平基業,那麼,載人航天工程藴含的意義則更加深遠。它所承載的,不只是民族自豪和國家榮耀,不只是科技跨越和產業進步,更有人類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時,那永不放棄的求索和無所畏懼的挑戰。

金秋時節,神舟再出徵。讓我們一起和神七飛翔,遨遊太空,在太空上演偉大和神奇,並進一步見證中華民族首次太空行走的全過程,同時,我們翹首期待三位航天員在太空給世界精彩和震驚,迎接太空新的考驗。

航天素材作文篇2

當我抬頭仰望璀璨的夜空,那一望無際的宇宙常常引起我的好奇:宇宙的另一頭會是什麼樣的呢?是美麗的,還是恐怖的?這些猜測,讓我對太空增添了更多憧憬。

媽媽告訴我,生活在藍色星球上的中國人,從沒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早在東漢時期,張衡發現星星是有規律地移動。後來,他通過刻苦鑽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到了20世紀70年代,我國第一顆人造衞星東方紅1號成功升空,點燃了每一箇中國人的航天夢。2003年,航天員楊利偉來到了太空,億萬中國人的航天夢終於被開啟了。媽媽説,當時全國中國小生都在看現場直播,感受那份光榮與自豪,因為神舟五號是我國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全世界都看到了一條東方巨龍飛起來了。2008年神舟七號發射,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了太空行走,太空終於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

時間的日曆翻到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這是翟志剛叔叔第二次進入太空,這一次他和航天員王亞平、葉光富化身為太空教師,在中國空間站為我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課上,他們不僅給我們展示了獨特的生活方式,還做了新奇有趣的太空實驗,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也讓我們體會到每一次成功發射的背後,有着許多人的默默付出。他們都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那就是要實現我國的航天夢。

從記事起,我也幻想着能夠像航天員一樣,穿着航天服,坐着飛船,穿梭在嚮往的太空中,環遊於銀河系的每一個角落。一天,我用彩泥製作了一幅宇航員遨遊太空的畫。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神奇的夢,我熟練地駕駛着飛船,在宇宙另一邊的一個星球上着陸了。我小心翼翼地下了飛船,前方突然出現了幾個外形與人類相似的外星人,不同的是他們頭頂上長着一對觸角,有點像蝸牛的觸角。他們友好地迎接我,用我聽得懂的語言交談,還帶我參觀了他們的摩天大廈,充滿魅力的綠色森林。醒來之後,我發現這只是一個夢,但從那時起,做一名航天員的夢想在我的心中生了根、發了芽。我關注着每一條與航空有關的信息。

我知道,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我們作為將來的建設者,將如何實現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呢?媽媽説得對,這需要每一位少年更加刻苦地學習,為未來打好堅實的基礎。我想只有這樣,我駕駛宇宙飛船的夢才會真正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才能真正實現!

航天素材作文篇3

一提到航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航天英雄楊利偉。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徵着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航天從二戰後成為了一個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總是在新聞中看到,我們國家的衞星又順利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每次聽到這個消息,全國都在歡呼,出現這樣的原因,主要因為我們在建國初期被別的所謂的發達國家所“欺負”,我們好不容易抗戰勝利,可是我們的日子並不好過,在很多的領域一直被別人掐着咽喉。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們國家走進航天強國的陣營。

老一輩的人總是告訴我們,我們要好好的努力,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還記得那時候我們的爺爺輩説過很多的故事,很多年前,我們國家比較貧窮,被很多的國家看不起,因為我們沒有真正領先於世界的技術,很多的技術也被國際封鎖,真正的技術我們沒辦法得到,動用國力去購買了的總是被人剩下的技術。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故事是,那時候我們國家請“蘇聯老大哥的科學家“來幫助我們建造原子彈,是來了很多的專家,但是別人根本不把真正的技術教給我們,他們做什麼我們國家的人也都不能在旁邊學習。後來我們國家和蘇聯的關係逐漸惡化,蘇聯撤走了所有的專家,還要求我們支付高昂的費用,我們國家也算慷慨,答應了蘇聯的無理要求,全國齊心協力,萬眾一心解決好了和蘇聯的各種問題。

到最後,毛爺爺開始走獨立自主,自立根生的道路,並一直延續到現在。在無數科學家經過不知道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奮戰,1970年,隨着我國第一顆人造衞星“東方紅一號“升空,我們最終成功掌握航天技術,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航天大國。

航天素材作文篇4

載人天地往返、空間出艙、空間交會對接……中國航天事業正闊步邁向太空。在特能吃苦、特別能攻關、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的帶動下,讓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走進航天時代。

1970年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20xx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20xx年10月24日18是05分!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在此之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併成功對接。20xx年9月15日22是04分09秒,天空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直到20xx年1月3日,我們祖國的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陸。1月11日,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在鵲橋中繼星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互拍。在它們的辛勤工作下,月球背面的神祕面紗逐漸被揭開。

是誰?讓這些生物等上太空?是誰?創造了這一串串神奇的數字?是誰,成就了這一飛天夢想?沒錯!是那些日夜不停工作的航天工作人員!

南仁東,他放棄國外高薪工作回到祖國。在別人規劃退休生活時,他或許正在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藍圖。這個決定他一堅持就是22年!青絲到白髮,從壯年到暮年,南仁東艱苦創新的精神源於他愛天眼愛得痴迷。

天眼?他就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價值標準,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貢獻着自己的價值。如同航天工作人員!1970年至20xx年,整整49年的時間!在這49年的時間裏,他們經歷了無數個夜晚,他們白天工作,夜晚也工作!他們為了確保每位宇航員登上太空的安全!每次火箭登上太空時,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臉上還露着那燦爛的笑容,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是日夜不停、整宿工作才得出那今天那輝煌的航天技術。

航天技術標誌着我國技術的進步。是他們的努力,是他們的創新讓中國的航天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如果你問我,在浩瀚的宇宙中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是哪一顆?我會説,是南仁東星。如果你問我,在中國,為我們無私奉獻的人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説是航天工作人員!他們一生仁愛無私,為人低調,默默地為國家付出,默默地為航天技術奉獻。如果你問我,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在哪裏?是宇宙!是那些能吃苦、能戰鬥、敢於挑戰的航天工作人員讓我們認識到那浩瀚而又美麗的宇宙!

宇宙那一顆顆星星,我相信是為那一逝去的宇航員、航天工作人員而塑造而成的!他們也有家,可他們仍日夜不停地工作,他們將自己的愛國情懷鑄於強國夢想之中,他們無私奉獻,他們只要一思尚存,便此不懈。

在這艱苦而又漫長的工程中,他們並沒有放棄,他們懷揣着夢想的心,堅持努力、無私奉獻!他們是祖國的驕傲,是每一個人的榜樣!他們猶如捆綁式火箭,匯成託舉神舟飛天工程的強大力量!

我們要傳承航天精神,傳承能吃苦耐勞、敢於奮鬥、敢於挑戰、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站在他們厚實的肩膀上,勇敢地去遙望那浩瀚的星空。

:

航天素材作文篇5

在接受“飛天”任務之後,鄧清明表示:“很多人問過我,當了20多年的陪練,為什麼還要堅持呢?我想説,無論是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任務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這些年來,鄧清明目送一個個隊友脱離地心引力、遨遊太空之間,他見證了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與此同時,鄧清明始終勤勤懇懇堅守於一個航天員的本分,因為他的心裏始終揣着一飛沖天的豪情與壯志,恰如他掛在書房裏的那幅字——“清寒枯苦飛天路,明淨堅貞報國心”。

20多年前,鄧清明還是一個英姿勃發的年輕人,他用24年10個月的時間呵護夢想的種子不斷向上生長。如今,鄧清明即將以最璀璨的方式綻放出夢想之花。回首過往,每一份堅持都是值得的,每一種歷練都是一種成長,鄧清明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不必在意留下逆行的背影,因為我們始終在逐光而行;夢想一定要有的,只要我們堅信它一定會實現。

壯志滿懷逐夢蒼穹,歸來仍是翩翩少年。“飛天”在即,讓我們為鄧清明和他的隊友們送上最深沉的祝福,同時向那些“影子航天員”們致以最真切的敬意:祖國航天事業的每一步躍升,都凝聚着他們不可磨滅的貢獻。無論他們的工作分屬台前還是幕後,逐夢前行的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真心英雄。

航天素材作文篇6

11月28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確定,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於29日出徵。其中,航天員鄧清明為圓航天夢堅守24年,如今終圓夢!

鄧清明是我國首批14名航天員中的一個特別存在,其被稱為“影子航天員”。我國首批航天員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選拔,如今20多年過去,這批航天員中8人已飛天,5人光榮退役,鄧清明是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的首批現役航天員。20多年的時光中,鄧清明4次入選備份乘組,卻4次與飛天失之交臂。不管是備份還是主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鄧清明始終將這句話記在心上,不管飛天夢想有多遙遠,他從未想過放棄,始終在堅持着高強度的訓練,為夢想而不懈奮鬥。

鄧清明的此次圓夢並非偶然,機會從來都是留給始終準備着的人。近25年來,無論訓練有多累有多辛苦,鄧清明都堅持多練一會,始終保持着高強度的訓練。2024年神舟十一號任務,鄧清明再次成為備份航天員,在最具挑戰的33天模擬驗證實驗中,他與另一名航天員在不足10平米的密閉艙中生活了33天,完成了大量驗證實驗,取得了寶貴的數據。這是鄧清明距其飛天夢最近的一次,然而其再次遺憾落選,但仍舊堅持高強度訓練。他寧願做一塊默默無聞的基石,也絕不容忍自己在號角催徵時還沒有準備好。

航天素材作文篇7

繼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之後,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將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開啟了我國時間最長的載人太空飛行旅程。這是中國的航天史上又一大突破!

這一空間技術領域的重大進展,不但是科學上實質性的進步,也是我國綜合國力提高、科技實力提升的體現。

70,一代代航天人自強不息、接續奮鬥,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為代表的輝煌成就,實現了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的長足發展。

繼往開來,中國航天人的夢想不斷向太空延伸。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實現對接,長征五號劃時代重型運載火箭即將首飛,硬_射線調製望遠鏡探測衞星等空間科學新型衞星發射在望……宇宙無窮無盡,探索無窮無盡,造福人類無窮無盡。中國航天正在續寫新傳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為增進人類的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實現了航天研發、製造、應用能力的整體躍升,帶動了信息技術、微電子、新材料等領域一批新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推動着經濟、社會、生活多方面的進步。展示了偉大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放眼未來,站在邁向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起點,中國航天已經踏上“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新徵程。用五到七年時間完成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現有的重大科技專項;20__年前後,全面建成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推動空間信息應用規模化、業務化、產業化發展;20xx年實現整體躍升,躋身航天強國之列。

可以相信,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快速發展的航天事業,必將激發全民族探索和創新的熱情,鼓舞全國人民奮發圖強,強勁助推中國夢。

我們人類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我們的大腦,它讓我們產生積極的思想,讓我們有機會向宇宙進行探索,中國航天事業一直在發展進步,不管多久,相信未來終有一天,我們會實現宇宙自由!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航天作文呢?下面是欄目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航天英雄青春勵志四年級範文”,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航天素材作文篇8

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的聶海勝在天宮號空間站展示了一張我國現役共34位航天員的合影。其中有一個人顯得很特別,他是我國第一批航天員中唯一尚未執行飛天任務又仍在現役的鄧清明。因為微弱的差距,他先後錯過了成為神舟九號、十號、十一號執飛航天員的機會,並數次進入備份乘組。

如今,55歲的鄧清明依然堅持訓練。他説他永遠記得,和自己同為第一批航天員的陳全説過,不管主份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我絕不容忍自己在號角催徵時,還沒有準備好。”人們瞭解了鄧清明的故事,給予了他不亞於任何飛天航天員的讚揚和肯定——“雖未披甲征戰,已是鞠躬盡瘁。”“鬢微霜,又何妨?”“你同樣是中國航天的英雄。”

事實上,除了鄧清明,在中國航天史上,還有包括陳全等在內的5名直到退役也沒能飛上太空的航天員。然而,正是有了他們與戰友間相互督促、你追我趕的訓練,才讓我國擁有了各方面素質均過硬的飛天好手;正是因為他們堅持多年一絲不苟地執行備份任務,才讓所有參與發射任務的人既踏實又安心。

這樣的“備份英雄”,同樣存在於其他領域。在2024年的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閲兵儀式上,經過嚴格訓練的女飛行員陶佳莉作為備份和編隊戰機一起起飛,但沒有通過天安門廣場。她説,這也是一種受閲,檢閲的是集體主義精神和對待不同分工的工作標準。

任務或有主份備份之分,對待任務的態度卻沒有主份備份之別。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作為p卡(替補)選手的王曼昱在隊友因傷退出後臨時出戰,以出色發揮幫助中國女乒拿下團體金牌。在不被聚光燈照亮的地方,為實現國人對浩瀚宇宙的探索貢獻着力量。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代傳一代、一代接一代,正是因為在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有諸多像鄧清明這樣的基石一般的存在,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才能一次次觸摸新高度、實現新突破。而對於每一個個體而言,面對榮譽競而不爭,面對機會時刻準備,只要盡到最大努力,無愧於最開始對夢想的承諾和執念,即使一生都在備份着,也同樣值得被尊重,同樣應該獲得鮮花和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