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總結

高中數學複習知識彙總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27W

  高中數學複習知識彙總

更相減損術是一種求兩數公約數的方法.其基本過程是:對於給定的兩數,用較大的數減去較小的數,接着把所得的差與較小的數比較,並以大數減小數,繼續這個操作,直到所得的數相等為止,則這個數就是所求的公約數.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高中數學複習知識彙總文章,歡迎閲讀,提供參考。
 

高中數學複習知識彙總

 

知識一

1.輾轉相除法是用於求公約數的一種方法,這種算法由歐幾里得在公元前年左右首先提出,因而又叫歐幾里得算法.

2.所謂輾轉相法,就是對於給定的兩個數,用較大的數除以較小的數.若餘數不為零,則將較小的數和餘數構成新的一對數,繼續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數被小數除盡,則這時的除數就是原來兩個數的公約數.

3.更相減損術是一種求兩數公約數的方法.其基本過程是:對於給定的兩數,用較大的數減去較小的數,接着把所得的差與較小的數比較,並以大數減小數,繼續這個操作,直到所得的數相等為止,則這個數就是所求的公約數.

4.秦九韶算法是一種用於計算一元二次多項式的值的方法.

5.常用的排序方法是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6.進位制是人們為了計數和運算方便而約定的記數系統.“滿進一”,就是k進制,進制的基數是k.

7.將進制的數化為十進制數的方法是:先將進制數寫成用各位上的數字與k的冪的乘積之和的形式,再按照十進制數的運算規則計算出結果.

8.將十進制數化為進制數的方法是:除k取餘法.即用k連續去除該十進制數或所得的商,直到商為零為止,然後把每次所得的餘數倒着排成一個數就是相應的進制數.

知識二

一、簡諧運動

1.機械振動:機械振動是指物體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復運動.

2.回覆力:回覆力是指振動物體所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是由作用效果來命名的.回覆力的作用效果總是將物體拉回平衡位置,從而使物體圍繞平衡位置做週期性的往復運動。回覆力是由振動物體所受力的合力(如彈簧振子)沿振動方向的分力(如單擺)提供的,這就是回覆力的來源。

3.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是指物體在振動中所受的回覆力為零的位置,此時振子未必一定處於平衡狀態.比如單擺經過平衡位置時,雖然回覆力為零,但合外力並不為零,還有向心力.

4.描述振動的物理量:

①位移總是相對於平衡位置而言的,方向總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的位置—總是背離平衡位置向外;②振幅是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它描述的是振動的強弱,振幅是標量;③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全振動的次數;④相位用來描述振子振動的步調。如果振動的振動情況完全相反,則振動步調相反,為反相位.

5.簡諧運動:A、簡諧運動的回覆力和位移的變化規律;B、單擺的週期。由本身性質決定的週期叫固有周期,與擺球的質量、振幅(振動的總能量)無關。

6.簡諧運動的表達式和圖象:x=Asin(ωt+φ0) 簡諧運動的圖象描述的是一個質點做簡諧運動時,在不同時刻的位移,因而振動圖象反映了振子的運動規律(注意:振動圖象不是運動軌跡)。由振動圖象還可以確定振子某時刻的振動方向.

7.簡諧運動的能量:不計摩擦和空氣阻力的振動是理想化的振動,此時系統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機械能守恆。振動的能量和振幅有關,振幅越大,振動的能量越大。

知識三

(一)基本概念

必然事件

確定事件

1、事件不可能事件

不確定事件(隨機事件)

2、什麼叫概率?

表示一個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記為P(事件名稱)=a;

練習一:判斷下列事件的類型

(1)今天是星期二,明天是星期三;

(2)擲一枚質地均勻的正方體骰子,得到點數7;

(3)買彩票中了500萬大獎;

(4)拋兩枚硬幣都是正面朝上;

(5)從一副洗好的牌中(54張)中抽出紅桃A。

(二)預測隨機事件的概率

1、步驟:

(1)找出所有機會均等的結果,作為概率的分母

注:不能僅憑主觀判斷,而應利用列舉法、樹狀圖、列表法等方法找。

(2)明確關注結果,作為分子

2、用列表法或樹狀圖分析複雜情況下機會均等結果

知識四

一、隨機事件

主要掌握好(三四五)

(1)事件的三種運算:並(和)、交(積)、差;注意差A-B可以表示成A與B的逆的積。

(2)四種運算律: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德莫根律。

(3)事件的五種關係:包含、相等、互斥(互不相容)、對立、相互獨立。

二、概率定義

(1)統計定義:頻率穩定在一個數附近,這個數稱為事件的概率;(2)古典定義:要求樣本空間只有有限個基本事件,每個基本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相等,則事件A所含基本事件個數與樣本空間所含基本事件個數的比稱為事件的古典概率;

(3)幾何概率:樣本空間中的元素有無窮多個,每個元素出現的可能性相等,則可以將樣本空間看成一個幾何圖形,事件A看成這個圖形的子集,它的概率通過子集圖形的大小與樣本空間圖形的大小的比來計算;

(4)公理化定義:滿足三條公理的任何從樣本空間的子集集合到[0,1]的映射。

三、概率性質與公式

(1)加法公式:P(A+B)=p(A)+P(B)-P(AB),特別地,如果A與B互不相容,則P(A+B)=P(A)+P(B);

(2)差:P(A-B)=P(A)-P(AB),特別地,如果B包含於A,則P(A-B)=P(A)-P(B);

(3)乘法公式:P(AB)=P(A)P(B|A)或P(AB)=P(A|B)P(B),特別地,如果A與B相互獨立,則P(AB)=P(A)P(B);

(4)全概率公式:P(B)=∑P(Ai)P(B|Ai).它是由因求果,

貝葉斯公式:P(Aj|B)=P(Aj)P(B|Aj)/∑P(Ai)P(B|Ai).它是由果索因;

如果一個事件B可以在多種情形(原因)A1,A2,....,An下發生,則用全概率公式求B發生的概率;如果事件B已經發生,要求它是由Aj引起的概率,則用貝葉斯公式.

(5)二項概率公式:Pn(k)=C(n,k)p^k(1-p)^(n-k),k=0,1,2,....,n.當一個問題可以看成n重貝努力試驗(三個條件:n次重複,每次只有A與A的逆可能發生,各次試驗結果相互獨立)時,要考慮二項概率公式.

知識五

第一章 算法初步

算法的概念

算法的特點

(1)有限性:

一個算法的步驟序列是有限的,必須在有限操作之後停止,不能是無限的.

(2)確定性:

算法中的每一步應該是確定的並且能有效地執行且得到確定的結果,而不應當 是模稜兩可.

(3)順序性與正確性:

算法從初始步驟開始,分為若干明確的步驟,每一個步驟只能有一個 確定的 後繼步驟,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前提,只有執行完前一步才能進行下一步,並且每 一 步都準確無誤,才能完成問題.

(4)不唯一性:

求解某一個問題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對於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

很多具體的問題,都可以設計合理的算法去解決,如心算、計算器計算都要經過 有限、事先設計好的步驟加以解決.

程序框圖

1、程序框圖基本概念:

(一)程序構圖的概念:程序框圖又稱流程圖,是一種用規定的圖形、指向線及文字説明來 準確、直觀地表示算法的圖形。

一個程序框圖包括以下幾部分:

1.表示相應操作的程序框;

2.帶箭頭的流程線;

3.程序框外

4.必要文字説明。

(二)構成程序框的圖形符號及其作用

畫程序框圖的規則如下:

1、使用標準的圖形符號。

2、框圖一般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方向畫。

3、除判斷框外,大多數流程圖符號只有一個進入點和一個退出點。判斷框具有超過一個退 出點的唯一符號。

4、判斷框分兩大類,一類判斷框“是”與“否”兩分支的判斷,而且有且僅有兩個結果; 另一類是多分支判斷,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5、在圖形符號內描述的語言要非常簡練清楚。

(三)、算法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循環結構。

1、順序結構:順序結構是最簡單的算法結構,語句與語句之間,框與框之間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的,它是由若干個依次執行的處理步驟組成的,它是任何一個算法都離不開的一種基本算法結構。

順序結構在程序框圖中的體現就是用流程線將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連接起來,按順序執行算法步驟。如在示意圖中,A框和B

框是依次執行的,只有在執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後,才能接着執

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條件結構:

條件結構是指在算法中通過對條件的判斷根據條件是否成立而選擇不同流向的算法結 構。條件P是否成立而選擇執行A框或B框。無論P條件是否成立,只能執行A框或B 框之一,不可能同時執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執行。一個判斷結構可 以有多個判斷框。

3、循環結構:

在一些算法中,經常會出現從某處開始,按照一定條件,反覆執行某一處理步驟的情況, 這就是循環結構,反覆執行的處理步驟為循環體,顯然,循環結構中一定包含條件結構。 循環結構又稱重複結構。

循環結構可細分為兩類:

(1)一類是當型循環結構

如下左圖所示,它的功能是當給定的條件P成立時,執行A框,A框執行完畢後,再判斷條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執行A框,如此反覆執行A框,直到某一次條件P不成立為止,此時不再執行A框,離開循環結構。

(2)另一類是直到型循環結構

如下右圖所示,它的功能是先執行,然後判斷給定的條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則繼續執行A框,直到某一次給定的條件P成立為止,此時不再執行A框,離開循環結構。

當型循環結構 直到型循環結構

輸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

賦值語句

(1)賦值語句的一般格式

(2)賦值語句的作用是將表達式所代表的值賦給變量;

(3)賦值語句中的“=”稱作賦值號,與數學中的等號的意義是不同的。賦值號的左右兩 邊不能對換,它將賦值號右邊的表達式的值賦給賦值號左邊的變量;

(4)賦值語句左邊只能是變量名字,而不是表達式,右邊表達式可以是一個數據、常量或 算式;

(5)對於一個變量可以多次賦值。

注意:

①賦值號左邊只能是變量名字,而不能是表達式。如:2=X是錯誤的。

②賦值號左右不能對換。如“A=B”“B=A”的含義運行結果是不同的。

③不能利用賦值語句進行代數式的演算。(如化簡、因式分解、解方程等)

④賦值號“=”與數學中的等號意義不同。

注意:

在IF—THEN—ELSE語句中,“條件”表示判斷的條件,“語句1”表示滿足條件時執行的操作內容;“語句2”表示不滿足條件時執行的操作內容;END IF表示條件語句的結束。計算機在執行時,首先對IF後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條件符合,則執行THEN後面的語句1;若條件不符合,則執行ELSE後面的語句2

第二章 統計

簡單隨機抽樣

1.總體和樣本:

1.研究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

2.每個研究對象叫做個體.

3.總體中個體的總數叫做總體容量.

4.樣本容量:一般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部分:

研究,我們稱它為樣本.其中個體的個數稱為樣本容量.

2.簡單隨機抽樣:

從總體中不加任何分組、劃類、排隊等,完全隨機地抽取調查單位。

特點:

每個樣本單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樣本的每個單位完全獨立,彼此間 無一定的關聯性和排斥性。簡單隨機抽樣是其它各種抽樣形式的基礎。通常只是在 總體單位之間差異程度較小和數目較少時,才採用這種方法。

3.簡單隨機抽樣常用的方法:

(1)抽籤法;

⑵隨機數表法;

⑶計算機模擬法;

⑷使用統計軟件直接抽取。

4.抽籤法:

(1)給調查對象羣體中的每一個對象編號;

(2)準備抽籤的工具,實施抽籤

(3)對樣本中的每一個個體進行測量或調查

5.隨機數表法

系統抽樣

把總體的單位進行排序,再計算出抽樣距離,然後按照這一固定的抽樣距離抽取樣 本。第一個樣本採用簡單隨機抽樣的辦法抽取。

K(抽樣距離)=N(總體規模)/n(樣本規模)

分層抽樣

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某種特徵或標誌(性別、年齡等)劃分成若干類型或層次,然後再在各個類型或層次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用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後,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體的樣本。

兩種方法:

(1)按比例分層抽樣:

根據各種類型或層次中的單位數目佔總體單位數目的比重來抽取樣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層抽樣:

有的層次在總體中的比重太小,其樣本量就會非常少,此時採用該方法,主要是便 於對不同層次的子總體進行專門研究或進行相互比較。如果要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 時,則需要先對各層的數據資料進行加權處理,調整樣本中各層的比例,使數據恢 復到總體中各層實際的比例結構。

2.2.2用樣本的數字特徵估計總體的數字特徵

1、平均值:

2、.樣本標準差:

4.(1)如果把一組數據中的每一個數據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共同的常數,標準差不變

(2)如果把一組數據中的每一個數據乘以一個共同的常數k,標準差變為原來的k倍

2.3.2兩個變量的線性相關

1、概念: (1)迴歸直線方程 (2)迴歸係數

2.迴歸直線方程的應用

(1)描述兩變量之間的依存關係;利用直線迴歸方程即可定量描述兩個變量間依存的數量關係

(2)利用迴歸方程進行預測;把預報因子(即自變量x)代入迴歸方程對預報量(即因變量Y)進行估計,即可得到個體Y值的容許區間。

第三章 概 率

隨機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義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某種條件下,一定會發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某種條件下,一定不會發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3)隨機事件:在某種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叫做隨機事件;

(4)基本事件:

試驗中不能再分的最簡單的隨機事件,其他事件可以用它們來描繪,這樣 的 時間叫基本事件;

(5)基本事件空間:

所有基本事件構成的集合,叫做基本事件空間,用大寫希臘字母Ω表示;

(5)頻數、頻率:

在相同的條件下重複n次試驗,觀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現,稱n次試驗 中事件A出現的次數為事件A出現的頻數;稱事件A出現的比例為事 件A出現的頻率;

(6)概率:

在n次重複進行的試驗中,時間A發生的頻率mn,當n很大時,總是在某個常 熟附近擺動,隨着n的增加,擺動幅度越來越小,這時就把這個常熟叫做事件A 的概率,記作P(A),0≤P(A)≤1;

概率的基本性質

1.必然事件概率為1,不可能事件概率為0,因此0≤P(A)≤1;

2.當事件A與B互斥時,滿足加法公式:P(A∪B)= P(A)+ P(B);

3.若事件A與B為對立事件,則A∪B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於 是有P(A)=1—P(B);

4.互斥事件與對立事件的區別與聯繫,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與事件B在一次試驗中不 會同時發生,其具體包括三種不同的情形:(1)事件A發生且事件B不發生;(2) 事件A不發生且事件B發生;(3)事件A與事件B同時不發生,而對立事件是指事 件A與事件B有且僅有一個發生,其包括兩種情形;(1)事件A發生B不發生;(2) 事件B發生事件A不發生,對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古典概型

(1)古典概型的使用條件:試驗結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結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題步驟;

①求出總的基本事件數;

②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數,然後利用公式P(A)=#FormatImgID_5#

幾何概型

基本概念:

(1)幾何概率模型:如果每個事件發生的概率只與構成該事件區域的長度(面積或體積) 成比例,則稱這樣的概率模型為幾何概率模型;

(2)幾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A)=

(3)幾何概型的特點:

1)試驗中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基本事件)有無限多個;

2)每個基本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相等.

知識六

第一章:空間幾何。三視圖和直觀圖的繪製不算難。但是從三視圖復原出實物從而計算就需要比較強的空間感,要能從三張平面圖中慢慢在腦海中畫出實物。這就要求學生特別是空間感弱的學生多看書上的例圖,把實物圖和平面圖結合起來看,先熟練地正推,再慢慢的逆推。有必要的還要在做題時結合草圖,不能單憑想象。後面的錐體柱體台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把公式記牢問題就不大。做題表求表面積時注意好到底有幾個面,到底有沒有上下底這類問題就可以。

第二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這一章除了面與面的相交外,對空間概念的要求不強,大部分都可以直接畫圖,這就要求學生要多看圖,自己畫草圖的時候要嚴格注意好實線虛線,這是個規範性問題。關於這一章的內容,牢記直線與直線、面與面、直線與面相交、垂直、平行的幾大定理及幾大性質,同時能用圖形語言、文字語言、數學表達式表示出來。只要這些全部過關這一章就解決了一大半。這一章的難點在於二面角這個概念,難度在於對這個概念無法理解,即知道有這個概念,但就是無法在二面裏面做出這個角。對這種情況只有從定義入手,先要把定義記牢,再多做多看,這個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第三章:直線與方程。這一章主要講斜率與直線的位置關係。只要搞清楚直線平行、垂直的斜率表示問題就不大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當直線垂直時斜率不存在的情況,這是常考點。另外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記得一般公式會用就行,要求不高。點與點的距離、點與直線的距離、直線與直線的距離,記住公式,直接套用。

第四章:圓與方程。能熟練的把一般式方程轉化為標準方程,通常的考試形式是等式的一遍含根號,另一邊不含,這時就要注意開方後定義域或值域的限制;通過點到點的距離、點到直線的距離與圓半徑的大小關係判斷點與圓、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另外注意圓的對稱性引起的相切、相交直線的多種情況,這也是常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