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發展現狀調查報告8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12W

調查報告的目的在於向利益相關者提供一個全面、清晰的瞭解調查情況的途徑,調查報告在學術界、政府部門、企業機構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發展現狀調查報告8篇,感謝您的參閲。

發展現狀調查報告8篇

發展現狀調查報告篇1

第一節 對研究報告的簡要説明

一、研究目的和背景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不同國家、不同企業之間的聯繫和交流愈發緊密,國際貿易和跨國合作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民營出展企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在國家和各地方有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近年來,我國出口企業參加海外展覽,利用參展擴大對外交流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無論是在歐美髮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展覽,都能看到大批中國企業的身影,在眾多世界知名的展會上,中國都是海外參展商的第一大展團。大量中國企業遠赴海外參展,組織與服務必不可少,傳統國有組展機構難以滿足快速增長和越來越多樣的出展需求,2000年前後,一大批民營出展企業應運而生,參與到中國企業赴海外參展的組織與服務中來,為中國的外貿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目前,我國已經形成國營、中外合資、民營三大主體的展覽公司格局。

近年來,民營出展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文化,成為出展行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民營出展企業自身有規模小,實力差,資源有限和品牌知名度不足等劣勢,加上我國特殊的外展審批體制,使得民營出展企業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為了解民營出展企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推動出展行業的良性發展,本報告通過對民營出展企業調查的第一手資料,力圖客觀而真實地反映2012年民營出展企業的發展情況,為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一席之地,繼而有序經營,發展壯大。

二、關於樣本構成的説明

本報告中,民營出展企業特指除國有、集體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以個體、私營企業、自然人和私營企業控股或由其運營形式的專門做出境展覽組織工作的企業。

本次調查採取問卷、會談和上門面訪的形式展開。對註冊地在北京的規模以上的民營出展企業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樣本包括25家企業:北京邦企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泰萊特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東方鹿鳴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益達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博朗威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北京嘉盛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歐意達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朗盛世紀展覽有限公司、北京中傑城設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北京中商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北京天創世元國際商務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領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北京恆立偉業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北京吉特威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北京聯華商會國際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北京絲路傳奇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北京3210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北京沃德博森國際商務展覽有限公司、北京創新龍騰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中展世貿(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北京凌利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北京博睿智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北京創鑫環球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北京恆泰佳宜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和天下通達(北京)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共涉及到195個出展項目。北京以外,選取了上海、寧波、廈門的規模以上企業5家,包括:上海逸嵐會展服務有限公司、上海環迅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上海杜德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廈門盈拓商務有限公司、寧波市弘德展覽貿易有限公司。

三、關於調查結果的説明

本次調查由進出口經理人雜誌社完成,調查主要是對所在地為北京的民營出展企業的情況進行分析與説明,調查結果有一定的客觀性,但能否代表整個民營出展企業的狀況,還有待進一步擴大和跟蹤研究。

第二節 民營出展企業整體情況

本次調查面向民營出展企業,抽樣調查顯示,25家註冊地在北京的民營出展樣本企業的年總出團人數達到14578人次,單家企業最多組織了2735人,最少的組織了24人,平均每家組織583.1人次;年展出總面積為90654平方米,最多的達到14899平方米,最少的為30平方米,平均每家組團面積為3626平方米;企業的平均員工數為26.7人,最多的員工數是86人,最少的是10人,相當於每人的組團面積為135.8平方米。

樣本企業中,年組團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企業3家,佔被調查企業的12%;組團面積在5001~10000平方米的企業3家,佔12%;1001~5000平方米的企業12家,佔48%;1000平方面以下企業7家,佔28%。

調查樣本顯示,最早成立的民營展覽公司是1997年成立的邦企,至今已有15年的發展歷史。20xx~20xx年形成了一批規模企業,隨後不斷蓬勃發展,成為民營出展業的重要力量,單就領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一家的年展出總面積就達到14899平方米,而一批新近成立的民營出展企業也迅速成長起來,調查報告《民營出展企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地區活躍的民營出展企業(20xx年組織過境外展覽)共計96家,抽樣企業佔26%,抽樣企業中平均每家年組團面積為3626平方米,由此估算僅北京地區民營出展企業年組團規模在34萬平方米。

第三節 民營出展企業的現實作用和貢獻

一、 推動行業發展,是外展業不可或缺的力量

民營出展企業是我國出國展覽行業中一支活躍的力量,也是外資、國營展覽公司不可或缺的合作者。在中國企業參與集中的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展會中,民營出展公司成績突出。比如科隆五金展,22家抽樣調查企業中,有5家企業帶團參加這個展覽,展出總面積達1262平方米;再比如意大利米蘭衞浴展覽會,有3家企業在組織,展出面積高達1566平方米;拉斯維加斯美國汽配展有6家企業在做,展出總面積為1417平方米。調查樣本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民營出展企業對出展行業的貢獻可見一斑。

二、在各自的行業形成優勢

在國際展覽市場,有資料顯示,展覽會向着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出展企業必須實現專業化才能突出個性,擴大規模和品牌。由於擁有靈活的機制,敏鋭的市場反應,民營出展在一些領域和地區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在出展上形成了系列,如東方鹿鳴在舞台燈光音響樂器行業優勢,在這個小領域,每年成團參加的專業展覽達到10個,展出總面積達2920平方米。民營出展企業中也出現了許多細分領域的專業公司,這些公司沒有撒大網,而是挑選一個行業深耕市場,更大化地滿足了市場的需求,在一些大企業觸角伸不到的經營縫隙,出現了做閥門、彈簧等行業專業展的公司。

民營企業的單展貢獻度也較高。比如博朗威香港秋季電子展的展出面積就達到1839平方米,恆立偉業的墨爾本澳大利亞全能源展覽會的展出面積為1188平方米,聯華商匯的聖保羅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的展出面積為886平方米。

三、發展一批一級代理和獨家代理項目

隨着民營出展企業的發展壯大,影響力也不斷加大,很多民營出展公司在一批國際知名的專業展上,獲得了中國獨家代理,形成了自身的優勢,並積極與其他出展公司開展合作,共同培育市場,比如汽配、五金、輕工等行業。

領先的民營出展企業不但手握一批獨家代理項目,還代理着國外大型展覽公司的中國業務,比如恆立偉業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代理波蘭凱爾採展覽公司的全部項目,中商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代理巴西若因維利展覽公司的全部項目等。

除此以外,民營外展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在國外舉辦中國主題展覽,如恆立偉業國際展覽公司20xx年9月在波蘭凱爾採市成功舉辦了首屆波蘭(中國)家電、五金、衞浴展覽會。展會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展覽公司的大力支持,凱爾採市長親歷現場,波蘭當地報紙也大篇幅報道了該展會,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映。

四、新興市場活躍

在抽樣企業列舉的195個規模以上展會中,有55個項目為金磚國家(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的展覽,佔據28%的比例,包括了俄羅斯莫斯科國際建築建材展覽會、巴西聖保羅國際五金建材展覽會、莫斯科俄羅斯汽配展等一系列熱門展覽。

民營出展企業的基本素質是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經濟體,對於他們來説,很多是先立足一個或幾個主行業,然後在保證主行業的同時,與其他展覽公司開發的行業形成互補,同時不斷開發和培育新行業和新地區的展覽,從而佔有先機優勢。根據調查反饋,南亞、土耳其等地也成為展覽熱門地區。也有企業專門做一個地區的展覽,比如東盟、非洲……民營出展企業在新興市場的探索並取得積極成果,為他們的持續發展打開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第四節 民營出展企業存在的問題

一、數量多,規模小

民營出展企業雖然在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但是規模偏小,實力有限。除了少數幾家民營出展企業員工數超過100人,年組團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以外,大多數民營公司規模的偏小,甚至有的公司只有幾個人組成,許多民營出展企業只限於本地區,雖有擴大之勢,但是在一些行業大展上的組展規模仍然不敵國營公司。比如廈門市盈拓商務有限公司年出展總面積達到16500平方米,但是大部分都是當地的企業。

二、人才缺乏,管理落後

民營公司在管理模式、公司結構、技術手段等市場化運作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比如在業務管理方面,許多民營展覽公司的員工構成不合理,服務品質無法提高,許多公司處於價值鏈的最低端,還停留在求生存的階段,公司項目組從項目經理到其他成員,基本都是銷售人員,甚至公司老闆也在做銷售。多數民營展覽公司也沒有展覽專業的人才,國營或外資等大型企業往往能夠依靠知名度吸引大量優秀的專業人才,而這是中小企業服務企及的。

據調查顯示,民營出展公司最需要的提升的方面排名靠前的均是與業務相關的:項目拓展(選擇比例20.2%),宣傳推廣(選擇比例21%),渠道擴展(選擇比例17.6%),其次是員工培訓、團隊文化、優化流程等,而且後幾項的選擇比例不高。可見,民營出展公司多數還停留在做業務階段,缺乏中長期戰略規劃。

三、競爭激烈,生存壓力大

在20xx年金融危機之前,外展有幾股市場力量,一個是國營單位,一個是外資公司,還有就是民營企業。20xx年以後排序發生了新的變化,地方組織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另外就是外資展覽公司的發展很快,開始大量組織企業參展;還有國營單位,最後才是民營企業。

目前外展行業競爭明顯增加,生存壓力很大,早期成立的公司資源更豐富,之後成立的企業,規範程度不高,生存空間變小,現在民營出展企業處於夾縫中求生存的狀態。據不完全統計,僅一個拉斯維加斯汽配展的組團單位就高達60多家,既包括有報批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祕為大家帶來的4篇《民營企業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您可以複製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

發展現狀調查報告篇2

簡陽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我市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以實施農業農村改革為突破口,把培育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重要抓手,作為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關鍵舉措,作為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和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努力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使支部更有凝聚力,鄉村更有精氣神,村民更有歸屬感。

一、基本情況

簡陽市共有22個鎮(街道),262個村(涉農社區)集體經濟組織,2597個村民小組(居民小組)。總農户數24萬户,鄉村人口萬人,農村勞動力萬個,耕地萬畝,人均耕地畝。2020年集體經濟收入億元,其中經營收入僅2000萬元,佔總收入比重為15%。預計2022年全市集體經濟收入達到億元,同比增長23%,經營性收入在總收入的比重提高至20%。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明確集體經濟組織功能定位

自2018年以來,我市通過清產核資、成員界定、股份量化、登記賦碼等關鍵性工作,全面完成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一是尊重歷史,全面清理集體家底,全市清理核實村集體各類資產億元,資源萬畝,二是穩慎界定既然經濟組織成員,賦予村民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28萬户,萬人。三是落實資產股份權利,全面將農村集體資產以股份或份額的形式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量化集體資產股份9258萬股。四是依法確立集體經濟組織市場主體地位,發放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書262個,頒證率100%。並在村黨組織領導下,進一步明晰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委會的職能關係,明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管理資產、開發集體資源、發展集體經濟、服務集體成員等方面的功能定位。

(二)縱深推進“四合一”改革,探索集體經濟多元增收路徑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通過“四合一”模式發展集體經濟改革,全面搭建“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集體經營開發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四合一”經營平台。一是成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262個,覆蓋100%的村和涉農社區,強化集體經濟組織統領的功能;二是成立集體資產經營開發公司66個,建立集體經濟組織的防火牆,降低集體經濟組織經營風險,實現集體經濟收入6000餘萬元。三是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189個,通過自主經營或合作開發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營效益,帶動集體增收1500萬元。四是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128個,樹立新型經營主體的示範帶動作用,帶動集體經濟增收500餘萬元。2020年全市集體經濟收入突破億元,同比增長303%。全面消除集體經濟收入為零的村,其中10萬以上的村達85個,100萬以上的村27個,200萬以上的村13個。土地規模經營率增長到65%,獲得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成都市體現城市新發展理念改革先進區(市)縣、成都市農民增收工作先進區(市)縣等改革方面的榮譽稱號。

(三)積極加強政策扶持力度,不斷探索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

制定我市《“四合一”模式改革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實施方案》,建立各類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建立用地保障機制,優先滿足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所需用地,大力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二是創新金融支持方式,將村集體經濟組織納入鄉村振興風險補償金和省農擔公司業務範疇,對符合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給予信貸支持。三是落實税收優惠政策,對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繳納的各類税費符合減免條件的,按政策規定適用減免。四是探索以用好現有各項涉農財政支持政策,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探索以財政補助改股份、基金、購買服務、農業擔保、貼息分險的“五補五改”方式支持集體經濟發展。

三、存在問題

一是集體經濟基礎差底子薄,少數村雖然有一定的集體資產資源,但由於綜合條件差,開發利用價值不大,難以給村集體帶來更多收益。

二是經營管理人才匱乏,目前村幹部懂經濟、會管理的人少,履行經濟職責能力低。

三是資源整合能力不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閒置集體資產、幫扶資金和剩餘勞動力的整合能力還有待加強,未能實現閒散集體資產的集中統一和高效利用和更好地發揮資產潛在效益。

四是市場化競爭力不強,部分村集體經濟組織還停留在黨支部、村委會代行集體經濟組織事務的階段,未能建立起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等現代企業制度,還存在市場化管理水平不高,經營效益不強,集體經濟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

四、下步措施

一是切實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賦能。

二是做好發展集體經濟的人才培育。

三是加強對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指導。

四是指導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面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行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實行村民委員會事務和村集體經濟組織事務分離,建立起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一步完善集體經濟組織在管理集體資產、開發集體資源、發展集體經濟、服務集體成員等方面的功能定位。

發展現狀調查報告篇3

一、發展中小微民營企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近年來,我縣通過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和“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全縣中小微民營企業不斷成長壯大,個數佔到全縣民營企業的99%,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利税貢獻率佔到全部規模以上企業的60%,成為推動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主要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經濟運行趨勢較好。目前全縣共有中小微民營企業549家,平均生存期7.6年,遠高於全國標準3.7年。企業數量同比穩中有增、達5%。納入中小微民營企業信息庫的504家,其中規模以上152家。1-9月份,這152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利税、利潤分別達765.3億元、118.9億元、98.8億元,同比增長16.8%、13%、16.7%。

二是部分企業研發機構相繼建立。全縣中小民營企業擁有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2家、創新企業2家,市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7家、創新企業7家,省級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1處,省級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區1處。

三是園區聚集效應初步顯現。精細化工園中小微民營企業達138家,縣開發區123家,西郊服務區52家。機械製造、石油化工產業向園區集中,擁有精細化工、石油裝備製造兩大省級產業集羣。

縣委、縣政府在推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有力舉措:

一是強化政策扶持。抓住國家重視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機遇期,認真落實近年來省、市出台的相關政策,重點推出3000萬元工業轉型升級資金、300萬元發展專項資金等措施,引導扶持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在財税、金融和涉企審批、服務辦事、收費等方面,給予優惠扶持、減免税費、簡化手續。

二是強化調度指導。設立了中小企業管理辦公室,實行每季調度監測經濟運行,提報重點培育企業名單,進行動態化管理,促進全縣中小微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出台意見辦法,將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納入全縣年度考核。

三是強化為企服務。通過一站式審批服務、精簡審批事項、並聯審批等措施簡化程序、方便企業辦事,從全縣及部門層面,開展“百名幹部聯百企”、管理提升“百千萬”、創新服務“三項行動”等活動,強化部門履職服務意識,提供宣傳政策、培訓業務、提升管理和登記融資、培育品牌等服務,為企業幫困解憂。

二、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我縣中小微民營企業,已初步形成規模,蓄勢發展後勁較足,但仍然存在諸多因素,制約其快速發展、做大做強。

(一)創業能力不足。一是氛圍不濃。儘管就業難、招工難同時並存,但受主客觀因素影響,人們自主創業、主動創業意識薄弱;現有企業滿足現狀、小成即滿、小富即安現象也較普遍,對二次創業熱情不高。二是人才缺乏。有創業激情、能夠領辦企業的優秀人才總量稀缺,鼓勵成才的機制不健全。

(二)創新實力不強。現有中小微民營企業,總體上規模小、實力弱,從事的產業結構較單一,大部分產品技術含量、附加值較低;企業研發投入少,研發能力不強,名牌少、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少,缺乏核心競爭力。

(三)發展要素受制。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有些行業產能相對過剩,原材料、物流、電力和勞動力價格成本不斷上升,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不斷擠壓企業利潤空間。小微企業用地難規劃、難安置情況也不同程度存在。

(四)管理經營粗放。不少企業缺乏長遠發展規劃,不注重管理團隊、營銷隊伍和技術人才的培養;用人機制落後,家族式管理模式明顯,任人唯親、職工晉升渠道窄、機會少,薪酬待遇低、勞動強度大,缺乏用工、留人的吸引力。

(五)環境還需優化。我縣始終堅持工業強縣戰略,大力倡導“二次創業”理念,但在引導扶持服務企業發展方面還存在工作措施待完善、落實力度需加強等問題。辦事審批效率有待再提高,園區公共設施不夠完善,在服務企業職工生產、生活等方面還存有不便。

三、統籌對策力促中小微民營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圍繞中小微民營企業的設立、成長、壯大,政府及有關部門應進一步搞好引導、扶持、服務,力促其不斷進檔升級,打造發展經濟、解決就業的堅實承載平台。

發展現狀調查報告篇4

一、村級集體經濟的基本情況

1、村級集體經濟資產情況。鄉村級集體經濟總資產2050萬元,主要為村民自籌、財政投入和社會資本,主要包含:集體林地1.2619.08萬畝、土地706.2畝、農業種植機械設備4套,流動性資產約302萬元。

2、九環沿線的3個村主要以旅遊觀光產業為主,村民建立合作社與社會資本合作發展,採用股份制管理模式,年底合作社和公司按比例分紅,高半山的2個村主要以蔬菜種植產業為主,黨員幹部帶動村民建立合作社,統一購買和銷售。

3、5個村均為合作社代村民管理集體資產。

4、經驗啟示

20xx年起,各村積極落實松潘縣委縣政府建設國際旅遊勝地戰略部署,黨支部帶領黨員幹部羣眾,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自然環境和獨特的文化優勢,積極爭取項目資源,紛紛成立專業合作社,作為產業發展的實施載體,採用“支部+農户+公司”模式,規範旅遊市場,降低經營風險,拓寬就業渠道,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探索出了一條羣眾自籌一點、政府補貼一點、企業投資一點的“三個一點”現代農村產業發展道路。

二、堅持黨支部帶動引領

近年來,各村黨支部鋭意進取,不斷創新,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並重,以黨的組織建設理念抓合作社管理和人才建設,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和管理能力提升,為以黨建促發展找到了契合點,為深化黨的先進性建設搭建了平台,村支部的創新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實現了管理有序。

三、堅持黨員幹部帶頭示範

羣眾看幹部,幹部看黨員,黨員看組織,越是在發展集中的地方越是需要有一支強有力的黨員幹部隊伍。黨員幹部大力支持合作社發展,發動羣眾積極響應、踴躍參加,在建設過程中堅決服從組織領導,在半農半牧的基礎上建立了旅遊服務產業主導,實現了幹部有為。

四、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戰略

依靠產業支撐,突出基礎先行,為重構產業發展秩序,圍繞一系列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做好推進服務工作,帶領全村羣眾堅定推進幸福美麗家園鞏固提升工程、大骨節病試點成果鞏固提升項目、民族團結進步中藥材種植項目、安全飲水項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等一系列重點工程項目,實現了基礎先行。

五、堅持強化村民綜合素質能力

為走好鄉村生態旅遊這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嚴格規範村民議事規則和各項管理制度,所有重大事項均召開班子會議或村民大會一致通過決定。合作社還通過帶動部分貧困户參與旅遊經營,解決閒散勞動力就業,為貧困户脱貧致富奠定了基石。注重通過加強技能培訓,提高村民素質,鞏固發展成果,多次組織外地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廚藝、家政、禮儀培訓,按照“統一標準、統一價格、統一接待、統一收入、統一宣傳、統一培訓”的管理模式,提升川盤整體形象。注重維護團結穩定局面,以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切實轉變幹部作風,努力解決羣眾實際困難,密切黨羣幹羣關係,維護全村和諧穩定,近年來從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刑事案件及涉穩事件,實現了社會和諧。

1、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制約因素

近年來,各村各項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但與經濟發展需要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受氣候影響,高原地區各項基礎建設使用壽命有限,後期管理維護往往難以跟上,社會公共服務設施使用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在當前全國安全生產總體形勢下,對鄉村旅遊服務業的規範和監管存在一定真空,受發展規模影響,各村難以開展民族傳統食品和酒類的文化體驗等經營活動。

2、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政策建議。

進一步加快道路、飲水、排污、用電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涉旅產品質量監管,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擴大旅遊品牌宣傳,推動農村產業健康發展。

發展現狀調查報告篇5

個體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滿足人民羣眾物質文化生活多樣化的需要,增加就業崗位,推動經濟體制創新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企個體私營經濟現狀

截止xx年5月末,全旗共有個體工商户2215户,從業人員2899人,註冊資金2248萬元。其中從事商業、飲食服務業的1390户,從業人員1710人,註冊資金1175萬元;從事製造業198户,從業人員211人,註冊資金199萬元;從事交通運輸業433户,從業人員433人,註冊資金737萬元。私營企業44户,從業人員1381人,註冊資金1596萬元。其中僱員50人以上的6户,註冊資金50萬元以上的有11户。44户私營企業中從事生產經營的有19户,從業人員852人,註冊資金895萬元;從事商品批發、商業零售有8户,從業人員92人,註冊資金323萬元。

xx年,全旗個體私營經濟為國家上繳税金705萬元,佔財政收入的20%。

二、目前我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觀念上有一定差距。

據調查掌握的情況,社會各個層面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認識還不夠統一:

一是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在支持程度上不夠,思路和辦法不多。

二是應從事個體私營經濟的從業人員,思想上認為幹“個體”不是長久之計,掙錢少,沒有發展前途,沒有保障,受傳統觀念影響,存有僥倖心理,伺機尋找“鐵飯碗”。三是個體私營經濟的經營者,稍有發展便安於現狀,面對各種變化缺少應對措施。

(二)經濟結構上需進一步調整。

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現狀表明,我企個體、私營業主從事第三產業,特別是商貿流通領域的佔絕大多數,從事一、二產業的較少。大多居於傳統的、家庭式、非民主的落後管理方式。經調查分析,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思想不夠解放。全旗個體私營經濟經營者大中專以下文化程度的佔90%以上,也幾乎沒有經過專業的理論、技術的學習和培訓,對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和特點未做過深入細緻的研究預測,在經營和投資上缺乏技巧,對所經營的產業沒有長期的計劃,隨遇而安,對現代化的經營理念避而遠之。不求發展只求“穩”,有限利潤大家分的現象。

第二,個體私營經濟起步較晚,影響了其發展速度。

第三,從事外向型的個體私營户較少,大多數經營者對外部大市場的情況不瞭解,信息閉塞,供需關係掌握不清,銷售不暢,只盯住本地市場,經不住大的衝擊。

第四,資源型和加工型企業較少,本地資源未被充分利用;生產技術裝備較差,生產成本高,產品檔次低,效益不佳,隨時有被市場競爭淘汰出局的危險。

(三)融資渠道上不很寬暢。

就我企目前具體情況看,資金短缺,融資困難是影響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極大而又帶普遍性的難題。首先,經過改制後的工貿企業,原有資產大部分用在了職工買斷,重新盤活困難重重。其次,一些較大、較好能夠維持正常運轉的個體企業,為適應市場新的需求,積極尋求了一些前景好、上檔次的項目,由於投融資困難,只能暫且擱置;還有隨着企業改制的完成,下崗職工中,有一部分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手中也掌握了一技之長,雄心勃勃想幹一番事業,只是苦於沒有資金支持,正處於徘徊和等待之中。另外,工行、建行相繼在我企撤銷,使私營經濟申請金融支持更加困難。

(四)在税費承擔上有一定的壓力。

據調查,xx年,全旗個體私營經濟營業性收入總額在6000萬元左右,上繳税金705萬元,税收比例高於經濟較發達地區個體私營經濟所承擔的比例。同時,其它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達到了24個。數字表明,我企個體私營經濟所承擔的税費相對較高,有個別經營效益較差的,還有入不敷出的情況。另外,個別行政事業收費部門注重部門利益,不顧整體效益和社會效益,存在着重收費,輕管理、輕服務的問題,甚至還存在“三亂”現象。

三、應着力做好的幾項工作

(一)堅定不移把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納入整體經濟發展規劃之中

要充分認識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重要性,努力贏得各方面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通過組織廣大幹部羣眾深入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在思想上破除條條框框的束縛,更新觀念、轉變作風,服從經濟發展大局,努力克服xx和形式主義,按照“三個有利於”的原則,引導和扶持個體私營經濟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儘快出台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幫助個體私營經濟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個體私營經濟在總量規模、質量效益和持續發展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逐步提高個體私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地位。

(二)努力為個體私營經濟創造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

要通過政策扶持和市場導向,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積極引導個體私營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合理佈局,避免盲目發展,逐步解決我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中“商多工少”的問題。

就目前實際情況,我企應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其主要優勢在於兩個方面:

第一,資源相對比較豐富。眾所周知,我企的農畜產品和礦產資源等量多質好,尤其是農畜產品,大部分還屬原料的簡單出售,而未被加工轉化增值,因此,首當其衝應重點發展一批類似北大荒實業有限公司、京倫礦業有限公司等龍頭加工企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以城鎮建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突破口,象現在的蕎麥生產和加工一樣,有目的、有步驟的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飼料加工和工業產品初加工,儘快形成一支私有民營的骨幹羣體,形成規模,提高檔次。

第二,我企的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全旗目前現有農民剩餘勞動工3萬多人,城鎮待業人員4000多人。隨着國有成份從產業經營中的退出和發達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大量傳統產業和勞動密集產業就自然而然成了我們不發達地區的發展優勢。如果農民不找村長、鄉長,而是找市場,進入城鎮搞個體私營經濟,這本身就是產業結構調整。

因此,在我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非常現實的選擇。

發展現狀調查報告篇6

崑曲的發展與傳承

崑曲發源於江蘇崑山,並由此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的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中就有中國的崑曲藝術,這是國人為之自豪的一項殊榮。崑曲的表演體系就是載歌載舞、虛實結合、形神兼備。後來發展的戲劇諸如晉劇、蒲劇、、湘劇、川劇、贛劇、桂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都從崑曲的表演形式上汲取了養分,可以説,崑曲哺育滋養了眾多的戲曲。

於是,如何將這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很好的在下一代,尤其是在如今特別哈日哈韓的這一代,特別追求非主流的這一代中發展與傳承,是我們接下來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據所查資料,集合兩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現,在大學校園裏,引起了青年學生觀賞崑曲的熱潮。有“崑曲國寶元老”之稱的顧篤璜老人站在藝術的角度並不認同這種對崑曲的創新。他覺得,傳統《牡丹亭》只要6位演員,6種器樂就可以演下整本劇了,雖然表演不是很隆重,但卻是崑曲的精華集中,沒有一點多餘的成分。而現在的崑曲演出,動輒80多人,前面有主要演員在唱,後面有伴舞,幕後還有十幾、幾十人的交響樂團在伴奏,視覺和聽覺效果是豐富了,可失去了崑曲原本的韻味,也不是我們文化尋根所要的東西了。顧老被喻為崑曲保守派的領軍人物,他認為崑曲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個成功的藝術形式,不需要現在人再加入市場、時尚等雜交元素,就應該原汁原味。

但我覺得,青春版的牡丹亭主要是要啟發青年學生,尤其是80後90後燈對崑曲這一“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興趣及認識。我站在學生的角度,如果僅是通過傳統的方式,幾個角色在舞台上唱一些我們聽都聽不懂的戲曲,青年學生根本提不起興趣。而通過這種創新型的青春版,能培養新一代的崑曲觀眾,就可以進一步保存、傳承中國崑曲藝術的完美精華,保存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和傳統藝術經典。

崑曲藝術是人類三大古老的戲劇樣式之一,是中國戲曲藝術最完美的表現形式。在現代文明的進程中,它與其它古老的文化樣式一樣承受着通俗文化的衝擊。然而作為當代的知識分子,我們必須並盡力弘揚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自覺擔負起保護文化的民族特色、探索傳統文化存活發展之路的重任。

在現代市場 經濟的背景下,當一種文化轉化為具體的商業價值時,就能夠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尋找商機和崑曲文化的契合點,挖掘崑曲藝術潛在的商業價值,保證傳統文化的傳承和 影響 力。

首先,我想説旅遊對經濟 發展 的拉動作用不言而喻。園林、崑曲是蘇州藝術界的兩大瑰寶,有人説,園林是可以看的崑曲,崑曲是可以聽的園林。因為崑曲就和園林一樣特別精緻,注重細節,把這兩者放在一起,便能夠達到一種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狀態。而崑曲與園林的結合正可以滿足旅遊者的文化旅遊需求。例如蘇州市就已經開闢留園、網師園、山塘等歷史文化街區,使之成為眾多崑曲演出點。遊客的到來有助於刺激旅遊消費,也有助於當地崑曲文化品牌的鑄造,二者相得益彰。

其次,可以將崑曲與另一種元素的結合,形成一種新的營銷模式整合傳播崑曲藝術文化。我上網查了資料,經過作家黃佳星與藝術家柯軍一年的策劃,首度推出了多媒體2小時南京版崑曲《牡丹亭》,形成近百年來未曾見過的崑曲園林版舞台形態,讓觀眾感受崑曲600年的原生態之整體魅力。劇情將文學、書畫、音樂、舞蹈融為一體,以戰爭與民族、愛情為文學藝術的母題,體現了東方文化第一範行的崑劇表演形式。在試演60多場過程中,受到了海內外學者、專家和昆迷的好評。這就是崑曲與江南藝術園林的結合,取得不錯的效果,大大傳播了崑曲文化。

最後,看到時下熱播的新《三國》在校園內引起的狂潮,我想説是不是可以通過將崑曲經典劇目例如遊園驚夢,長生殿,等翻拍為影視劇的形式傳播崑曲。雖然當中有不嚴肅與不正統的因素,但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80,90後等青年羣體的注意,激起反響,從另一個視角,另一個高度傳播崑曲藝術的精髓。就比如,有的人看完影視劇後想要真正讀懂當中表達的內涵,她會選擇原汁原味的崑曲戲劇來欣賞,迴歸它的源頭,因為,那個才是真正的崑曲藝術,藴涵着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

文章的最後,我引用戲曲專家廖奔説過這樣一句話:“水會流下去,藝術會傳下去,崑曲會永遠地美好下去。”

發展現狀調查報告篇7

根據省工商聯開展“進萬家民企,促跨越發展”活動的要求,縣工商聯於今年月初,利用半個月時間深入到全縣9個鄉鎮對20家小微企業開展調研。通過廣泛地走訪座談,充分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基本摸清了全縣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以及小微企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制約因素,在調查研究和綜合分析基礎上,提出了我們的建議和對策。

一、我縣小微企業發展總體情況和特點

(一)總體情況

據初步統計,截止**年底,遠安縣共有小微企業xx家,佔全部工業企業的x%;小微企業職工人數**人,佔全部工業企業職工人數的**%;完成銷售收入xx萬元,佔全部工業企業的xx%;實現税金佔全部工業企業的x%左右。

分行業看,全縣xx家小微企業中有:煤炭開採xx家,磷礦開採xx家,銅礦開採x家,煤磷礦開採佔小微企業的比重為xx%;磷化工x家,新型建材*家,機械製造x家,塑料製品x家,小水電xx家,農產品加工xx家。

調查情況表明,小微企業已成為推動我縣民營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探索創新、吸納就業、穩定社會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為衡量縣域經濟活力的主要標誌。

我縣小微企業運行狀況總體上是健康有序的,發展勢頭良好,表現為三個“進一步”: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所佔比重進一步提高。調查表明,我縣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正常、生產線基本全部運行,企業用工滿員達到90%以上,只有個別企業生產開工不足,有設備閒置現象,沒有停工停產和破產倒閉企業,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動盪和全球經濟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和衝擊。

(二)我縣小微企業發展特點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縣小微企業逐步由小生產走向大生產,從小產業走向大產業,從小市場走向大市場,呈現出自身鮮明的特點。

1、依託自然資源,配套、服務支柱企業。我縣小微企業既參與資源開發,又服務配套支柱企業發展,與大企業相互依存,又相互促進。一方面我縣小微企業無一不是發揮比較優勢、立足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起來的,90%以上的小微企業都是資源型企業。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小微企業都是圍繞磷化工、新型建材、機械加工、食品醫藥等四大支柱產業配套發展,成為支柱企業和龍頭企業的有益補充和重要配套,在服務支柱產業過程中,實現小微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比如河口木器廠為盼盼安居門業公司提供木方等配套產品,金祥塑料製品公司為全縣食用菌產業提供食用菌袋和為東聖集團生產包裝袋,一些小磷肥企業利用大企業富餘的中低品位的磷礦石生產複合肥料等等,既延伸了產業鏈,又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

2、特色產業優勢突出。全縣小微企業分佈廣、市場前景廣闊,形成了獨特的產業優勢。比如磷化工,機械加工,新型建材,以食用菌產業為龍頭的農產品加工業,羣體規模不斷擴張,集聚效應不斷顯現,形成了較強的產業集聚力和品牌優勢,在縣域經濟發展中佔據着重要地位,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成長快、活力強。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大力實施“工業立縣”核心戰略,推動礦山開採企業“二次創業”,激發全民創業熱情,同時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吸引外資進入**創業,使小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大部分小微企業都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

二、我縣加快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做法

(一)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我縣始終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發展,堅持“工業立縣”核心戰略地位不動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民營工業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共遠安縣委、縣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工業企業做大做強的意見》、《關於大力推進全民創業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環境的措施》,為我縣小微企業發展創造了廣闊的成長空間。

(二)以全民創業為抓手,激發小微企業活力

一是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圍繞壯大支柱產業和食用菌、鹿苑茶、衝菜、鳴鳳米等地方特色農產品深加工,支持創業者依託支柱產業、龍頭企業,發展協作配套的加工業、服務業、物流業,形成支柱企業帶動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助推支柱企業格局。

二是在網站、電視台開闢“創業直通車”欄目,開設“全民創業網”,廣泛宣傳創業模範典型,激發羣眾創業熱情,在全縣範圍內掀起創業高潮。

三是大力實施“資金迴歸”工程,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在外投資興業的遠安人迴歸家鄉創業。

四是深入開展自主創業培訓服務。

(三)抓優化環境,為工業經濟發展添活力

一是提高服務效率。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全面落實服務承諾,嚴格實行“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

二是為企業用工開展定單培訓,提供用工供求信息,緩解企業“招工難”問題。

三是加強協調,着力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資金“瓶頸”問題。開展銀企合作,促使銀行和企業成功對接,增加貸款投放量,同時積極推動財政小額貸款擔保公司增資擴股,為民營企業貸款提供擔保。

三、小微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

(一)產業層次低

我縣小微企業儘管發展很快,但總體規模偏小,無論是從小微企業實現的銷售收入或產值的絕對額來看,還是從其佔全縣工業企業的比重來看都還處於較低水平,尚屬“小打小鬧”,沒有形成鋪天蓋地的大氣候。

一是資源型企業比重過大,深加工型和科技創新型企業缺乏,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在市場上缺乏話語權。

二是產品結構單一,市場空間狹小,生產粗放,工藝簡單,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三是現有企業轉型升級路子不多,對未來發展缺乏清晰的戰略思考和戰略定位。

(二)生產成本攀升過快,難以控制

去年以來,面臨物價輪番上漲的壓力,小微企業無力招架,特別是隨着汽油漲價後,主要原材料、工人工資、物流運輸費用、財務費用等大幅攀升,並且呈現跟漲不跟跌的態勢,嚴重影響小微企業生存發展。很多企業反映,“開工開不起,停產停不起”。小微企業面臨訂單減少和生產成本全面上升的雙重壓力,陷入兩難境地。有的企業雖然能勉強維持生產經營,但實屬“賠本賺吆喝”。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企業主要原材料支出平均同比增長30%以上,運輸費用支出同比上漲25.4%,生產用煤、水、油等費用支出較去年同期增長27%,而人工成本同比上漲20%以上。生產成本的持續攀升,嚴重擠壓和侵蝕企業利潤空間,小微企業幾乎無利可圖。如金祥塑料製品公司主要原材料聚丙烯**年每噸只有9300元,今年猛漲至每噸11350元,漲幅達22.04%。惠明磷肥公司主要原材料磷礦石和硫酸今年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4%和14%。人力成本上漲更快,由於汽油漲價和居民消費品價格持續上漲,帶來生活成本增加,直接拉昇了人力資本,如1家企業反映**年人均工資較**上升了**%,預計今年漲幅不會低於去年。

(三)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高

調查顯示,目前我縣小微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依然是原始資金積累,大約只有15%左右的企業能獲得金融機構貸款,大多數小微企業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嚴重影響企業設備更新和產業轉型。融資難表現在:一是融資渠道單一,沒有專業銀行專門為小微企業服務。二是融資成本高。在現行融資體系下,即使有一定的額度可以爭取,從申請、評估到落實放貸有相當長的程序和路程。而且貸款門檻高,附加條件多,讓人望而生畏。銀行不僅會“優中選優”,還會從自身利益出發,附帶綁定一些貸款條件,暗中推高小微企業的資金價格。

發展現狀調查報告篇8

近年來,雋水鎮各村、社區充分利用城區優勢,千方百計引導農民增加收入,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各項經濟指標逐年攀升,基層組織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的能力不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號召力顯著提高,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發展,農村社會穩定,各項基礎設施顯著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總體來看,雋水鎮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普遍偏弱,發展步伐滯後,村級招商引資困步不前,產業結構落後,調整優化乏力,歷史債務負擔沉重。如何抓住機遇,加快村級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培育集體經濟發展後勁,全面推進我鎮經濟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是擺在新一屆鎮黨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我鎮村級集體經濟概況

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情況。我鎮共有21個村、社區,農業人口近4萬人。20xx年全鎮村級收入843.5萬元,村平40.17萬元,其中集體經濟收入280萬元,僅佔33.2%,;實現集體經濟收入上5萬元的村8個,僅佔38%,不足萬元的村6個,佔28.6%,其中無集體經濟收入的有銀城、銀山2個社區,佔9%。

2、村級集體企業情況。就村級集體企業而言,全鎮現共有18家村級集體企業,其中僅寶塔砂布廠和寶塔造紙廠兩家年產值過千萬元,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26萬元,佔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總額的45.7%。年產值過百萬元的有寶塔茶廠、寶塔紙箱廠、寶塔磨料磨具廠、旭紅砂布廠等4家企業。由村集體直接經營管理的有寶塔砂布廠、桃源茶葉加工廠2家,其他16家企業均發包或租賃給個人經營。

3、產業分佈情況。20xx年村級集體工企業收入176.2萬元,佔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總額的62.9%,退耕還林及其它農林產業收入76.9萬元,佔27.5%,其它產業收入26.9萬元,佔9.6%。

二、存在的問題

1、產業層次低,規模小而單一,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薄弱。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全鎮只有佔38%的8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萬元以下的有6個村,佔28%,整體經濟實力薄弱。8個集體經濟收入上5萬元的村中,只有寶塔村形成了塗附磨具、銅材及其配套產業,資產及年產值在千萬元以上,科技含量較高,其他村集體經濟收入則主要來源於磚廠、門店租金、茶廠和退耕還林的政策性收入等低層次產業,對環境破壞大、管理粗放落後、規模小效益低,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全鎮20xx年實現的28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中,寶塔一個村就達140.8萬,佔50.3%,比其他20個村(社區)的總和還多,而寶塔村的經濟收入又集中在寶塔砂布廠一家,其每年上交120萬,佔全村收入的85%。由於收入來源過分依賴於單一產業,一旦行業經濟效益滑坡,必然會直接導致村級集體經濟出現大幅震盪。

2、融資難度大,發展後勁不足,可持續發展能力薄弱。

目前,由於一些村負債情況還比較嚴重,銀行存在惜貸現象,貸款手續繁多,審查苛刻,導致一些村級中小企業貸款積極性下降。在我鎮,特別是10個社區的集體企業發展資金,60%以上靠如土地開發等方式自我積累資金來發展集體經濟,30%的資金通過其他渠道籌集,銀行貸款不到10%。過多的非正規渠道融資不僅增加了融資成本,同時也增加了融資風險和社會不安定因素。而且各村在進行土地開發過程中,沒有在“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招商”的思路下進行大開發和大整合,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進一步分散。以村一級自身的經濟實力,難以實現土地的高標準開發建設,致使土地的`開發利用初級化,回報收益最小化,不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資本優勢,造成村級集體經濟難以在上規模、上檔次上有所作為,可持續發展能力薄弱,發展後勁不足。

3、幹部思想保守,觀念滯後,創新發展能力薄弱。

有些村幹部對集體經濟的理解比較片面和滯後,認為集體經濟就是集體辦企業、上項目,集體經濟集體管,由於管理跟不上,集體資產流失嚴重,挫傷了幹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上有顧慮;部分羣眾怕搞垮了受連累,背上新的債務,思想上有障礙。有人認為搞市場經濟就是誰有本事誰致富,只要經濟發展了,農民富裕了,有無集體經濟無關大局。個別村幹部則存在小富則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保守思想,缺乏艱苦奮鬥和創新發展的精神,發展觀念滯後,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思路不多,積極性不高,這些都導致村級集體經濟一直不能取得創新和發展。

4、發展不平衡,差距明顯,不利於整體發展。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村與村之間發展水平差距明顯,且呈日益加大之勢。單就8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過5萬元的村來説,最高的為寶塔140.8萬元,最低的是雁塔5.3萬元,兩者相差26倍,與旭紅29萬元相比,兩者相差也達5.5倍。從而形成寶塔一枝獨秀的單極發展趨勢,對我鎮經濟的整體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將延滯我鎮實施工業化發展戰略的步伐。

5、村級債務包袱沉重,不利於全力發展。

至20xx年底,全鎮村級債務總額累計達1071.9萬元,村均51萬元。有債務的村、社區14個,佔66.7%,其中白沙、桃源、柳巒、石泉、新塔5個村(社區)債務均超過百萬元,共計733.87萬元,佔全鎮村級債務總額的68.5%。形成這些債務的原因較多,主要是經營性虧損、老財貿任務借款、基礎設施投資、各類達標升級及非生產性支出等。村級班子很大的精力用於清償債務,難以全力投入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

6、村級招商引資困步不前,不利於突破性發展。

近幾年,我縣雋水、錫山等省、縣級工業園區開發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但由於村一級招商引資在土地開發、基礎設施、政策措施、投資服務體系等軟硬環境上無法與省、縣級工業園相比。因此雖經努力引來一些客商前來考察、諮詢,但最終能夠成功落户的沒有幾家,不利於集體經濟取得突破性發展。如下闊去年花很大精力引入的一個肉牛養殖項目,實地考察後一去不返;一位老闆有意在石泉投資鐘錶廠項目,卻找不到一塊條件適宜的地盤,最後落户麥市工業園。

三、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1、堅持以人為本,加快乾部意識轉變,建設強有力的村級班子。

有沒有一個敢於創新、富於開拓的強有力的村級班子,有沒有一個敢於創業、善於管理的好班長,是決定村級集體經濟能走出多遠的關鍵。要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採取公開招聘、異村交流、村企互兼、下派任職等形式選拔懂經濟、會管理的複合型人才進入村級班子,並牢固樹立只有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才能解決辦事難的問題,才能為羣眾興辦各種福利事業,提高羣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基層黨組織才能贏得羣眾信賴,凝聚力、戰鬥力才會不斷增強的發展意識。鎮黨委、政府要經常組織村級班子成員進行思想意識、管理知識的培訓,制訂政策解決基層幹部福利待遇、醫療養老保險等切身利益問題,解除後顧之憂,使之全身心投入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2、因地制宜,選準集體經濟發展的好路子。

在選擇發展路子時,要本着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避免跟風上、盲目投資現象。一是興辦村級集體企業,象寶塔一樣,走工業興村的路子;二是興建或經營專業市場,走商業興村之路;三是發展立體林業。比如東港、桃源每年在林業上分別可收入4萬元、8萬元,可在此基礎上,擴大規模、調優品種結構、引入深加工等配套項目,走立體林業的發展路子;四是興辦第三產業,城區內幾個社區可大力發展餐飲、娛樂等服務業;五是創新資本運營手段。以現有土地、資金、資產入股或合資、合作興辦企業或參與企業發展;六是經營集體土地和物業。發揮城區優勢,開發建設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倉儲設施和商住樓等二、三產業載體,對外出售、租賃,走物業經營的路子;七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生產。村委會可以在技術、貯藏、加工、銷售等環節上發揮集體經濟的優勢,解決一家一户辦不了的事,培植集體農業生產基地,走特色農業、服務農業、規模農業的發展路子。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營造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

要落實縣、鎮招商引資政策或創造性地建立招商引資責任機制和激勵機制,鎮一級要在“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招商”的思路下對村、社區實施傾斜的扶持政策,結合各村、社區的優勢、特色,實行統一政策、統一宣傳、統一引進、科學佈局,充分整合招商的人、財、物資源,集中力量,明確主導產業,重點突破,把一些規模相對較小不適宜在省、縣級工業園區發展的項目引薦給村、社區。並通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調動村級在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上的積極性。

另外,各村組目前掌握着大筆土地補償金,可否借鑑深圳等沿海地區及寶塔村的經驗,鼓勵、引導其集中資金開發一批標準化廠房用來出租給企業,既可以避免集體土地的大量流失,又發展了集體經濟,增加了收入,同時解決了投資商將大量資金用於投資廠房和設備,導致流動資金週轉困難的實際問題。

4、強化管理,千方百計盤活資產,化解村級債務。

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水平弱,是制約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講,管好並盤活存量資產,使其保值增值,比新增資產投入更為重要。積極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在完善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產權登記的同時,推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兩分離,並對集體資產的佔有、經營及日常管理做出明確規定,定期公開帳目。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積累機制,實行集體經濟收入分配比例和分配總量控制,防止分光吃光,積蓄集體經濟發展後勁。加大村級債務清償力度,通過增收還債、清欠還債、節支還債、歸責還債、降息減債、核銷減債等手段減輕村級債務壓力,集中精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