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工匠精神的感人事蹟材料六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2.41W

工匠精神的感人事蹟材料六篇


工匠精神的感人事蹟材料六篇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着更深遠的意思。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下面本站的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下關於城市工匠個人先進事蹟,歡迎閲讀!

工匠精神事蹟材料一

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其中島隧工程是大橋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長公路沉管隧道。工程採用世界最高標準,設計、施工難度和挑戰均為世界之最,被譽為“超級工程”。

在這個超級工程中,有位普通的鉗工大顯身手,成為明星工人。他就是管延安,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Ⅴ工區航修隊首席鉗工。經他安裝的沉管設備,已成功完成18次海底隧道對接任務,無一次出現問題。接縫處間隙誤差做到了“零誤差”標準。因為操作技藝精湛,管延安被譽為中國“深海鉗工”第一人。

零誤差來自近乎苛刻的認真。管延安有兩個多年養成的習慣,一是給每台修過的機器、每個修過的零件做筆記,將每個細節詳細記錄在個人的“修理日誌”上,遇到什麼情況、怎麼樣處理都“記錄在案”。從入行到現在,他已記了厚厚四大本,閒暇時他都會拿出來温故知新。二是維修後的機器在送走前,他都會檢查至少三遍。正是這種追求極致的態度,不厭其煩地重複檢查、練習,練就了管延安精湛的操作技藝。

“我平時最喜歡聽的就是錘子敲擊時發出的聲音。”管延安説,20多年鉗工生涯,有艱苦,但他也深深地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工匠精神事蹟材料二

“學技術是其次,學做人是首位,幹活要憑良心。”胡雙錢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註腳。

胡雙錢是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一位堅守航空事業35年、加工數十萬飛機零件無一差錯的普通鉗工。對質量的堅守,已經是融入血液的習慣。他心裏清楚,一次差錯可能就意味着無可估量的損失甚至以生命為代價。他用自己總結歸納的“對比複查法”和“反向驗證法”,在飛機零件製造崗位上創造了35年零差錯的紀錄,連續十二年被公司評為“質量信得過崗位”,並授予產品免檢榮譽證書。

不僅無差錯,還特別能攻堅。在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和大型客機項目的研製和試飛階段,設計定型及各項試驗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特製件,這些零件無法進行大批量、規模化生產,鉗工是進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雙錢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澱開始發揮作用。他攻堅克難,創新工作方法,圓滿完成了ARJ21—700飛機起落架鈦合金作動筒接頭特製件制孔、C919大型客機項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種特製件的加工工作。胡雙錢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一定要把我們自己的裝備製造業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飛機搞上去。已經55歲的胡雙錢現在最大的願望是:“最好再幹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工匠精神事蹟材料三

去年北京APEC會議期間,古老的中國鏨刻技術,給各國元首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在送給他們的國禮中,有一個是金色的果盤裏放了一塊柔軟的絲巾,看到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結果沒有一個人能抓得起來,原來這塊絲巾是用純銀鏨刻出來的。

鏨刻工藝師孟劍鋒就參與了這份國禮的製作。他是北京握拉菲首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技術總監,已在工藝美術行業上奮鬥了22年。孟劍鋒是一個能夠沉下心來做細活的人。為了提高技術水平,他勤練基本功,幾個枯燥的動作,他能重複練習一年。他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繪畫,學習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工藝美術知識,積極探索新的工藝製作方法,大膽改進創新,創作出大量貴金屬工藝擺件作品,先後製作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優秀志願者獎章、512抗震英雄獎章、全國道德模範獎章、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艦徽等作品模具,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工美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嘗試改變鑄造的焙燒温度、化料温度和倒料時的澆鑄速度,經過反覆試驗、對比和推算,攻克了純銀鑄造的工藝難題,使成品率提高了近50個百分點,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生產成本。

孟劍鋒是位堅守傳承,勇於創新的工美匠人,他用最樸實的勞動踐行着一名普通勞動者的責任和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守。

工匠精神事蹟材料四

自在向本次人大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提“工匠精神”,從德國製造到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從瑞士手錶到中國航天,可圈可點的案例分析與文化自省,已經在以朋友圈為代表的輿論場上流行了一輪。

前些日,李提醒中國還“不具備生產磨具鋼的能力”與“圓珠筆頭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點出一個基本現實:中國製造中的粗製濫造仍觸目可見,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

其實,製造強國只是工匠精神的果,不是因,也不是終極目標。工匠精神的因與終極目標,都是人本身。

今日提倡工匠精神,首先是因為我們希望告別“圓珠筆老不出水”或“用一次就壞”的時代,與那些卓越之“物”共生共處。我們希望廠家製造的一口鍋,從出生到老年,都仍然好用;一塊表由奶奶傳下來,戴在腕上仍然滴答不止;城市的下水道於一百多年前建造,還是那麼通暢。

由此,很多生命記憶得到活生生的傳承,卓越之“物”裏飽含着人的專注與深情,傳達給一直使用和保存的人。對天地間的各種產品,我們不是棄之如敝履,而是當做值得愛惜的果實。人與物之間,才會告別粗鄙,達到一種美好的狀態。

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產品,如果靠地溝油與三聚氰胺就能賺大錢,工匠精神就只能是一句口號。只有當我們開始真正欣賞匠心獨運的人,當看到一位拿高工資的高級技工,不是因為其收入超過名校碩士而羨慕,而是因為他對手藝的專注去尊敬,追求精益求精的“職人”,才會成為一種精神標尺。人與人之間,也才能告別粗鄙,迴歸到生命品性的相互砥礪與欣賞。

就像日本與德國一樣,告別粗鄙時代,要經歷管理與教育的雙重革新。

二戰後,日本企業界在美國質量管理之父愛德華茲·戴明的全心協助下,迅速提高了日本製造的質量,取得經濟奇蹟。這種管理變革不會憑空誕生,源自人的意願、視野與學習能力,教育顯然更為根本。

德國的教育體系裏,在接受覆蓋全民的基礎教育之後,學生很早即向職業教育與文科中學分流。這種分流的好處有兩個:其一是減少千軍萬馬共擠獨木橋的危害,避免了類似中國應試教育對學生興趣乃至人格的傷害;其二是較早使學生依照“性之所近”者,確定自己的職業主攻方向。

尤為重要的是,這種職業教育,不是在學校裏做與社會無關的學習,而是在政府的宏觀制度設計下,直接與企業就業崗位對接。將一線實踐與課室裏的研究融合在一起,琢磨產品的精度,理解市場的變化,從小鑄造出德國人的工匠精神。

反觀中國,職業教育不職業,精英教育不精英的狀況,廣泛存在。為了爭搶經費,各種中專和大專院校也追求大而全的學科設置,以提高學校行政等級。為了分數,除了極少數可以兼顧的學生,家長不得不讓孩子逐漸放棄手工與興趣,放棄生活教育與人格磨礪,進入刷題式學習。

這也是一種教育上的粗鄙狀態。樹大者根必深。只有改變這樣的現狀,工匠精神才能光而大之。

工匠精神事蹟材料五

政府工作報告裏的新詞彙“工匠精神”,這幾日備受關注。“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從容獨立、踏實務實;摒棄浮躁、寧靜致遠;精緻精細,執着專一。

當下,“中國製造”正在向“中國智造”強力邁進,我們要補上“工匠精神”這一課,讓它為中國騰飛,做出積極擔當。

從容獨立、踏實務實。“欲速則不達”、“蘿蔔快了不洗泥”告訴我們,無論是企業發展、人的發展,太強調“快”和“立竿見影”,註定會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記。無法讓人永久記住。因此,需要在踏踏實實方面下功夫:不貪多求快,不好高騖遠,不眼花繚亂,不惜力,不怕費事。甚至費盡周折沒有收穫也無怨無悔,不輕言放棄,用一步一個腳印的精神,艱苦磨練,產品和技能才能不斷攀越,走向精緻。比如“大國工匠”胡雙錢,在自己的行業幹了35年,“在車間裏,他從不挑活,什麼活都幹,通過完成各種各樣的急件、難件,他的技術能力也在慢慢積累和提高”。

摒棄浮躁、寧靜致遠。也就是所謂的職業心境的從容淡泊:外邊的世界很熱鬧,自己卻不輕易盲從;燈紅酒綠中的誘惑很多,自己卻堅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樣安靜,像詩歌一樣平和。“靜能生慧”,“靜能生樂”,所以,工匠們才能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枯燥的專業發展中,擁有不知疲倦的技術性快樂。讓技術發展,離淺入深,不斷飛躍。比如“大國工匠”毛臘生,是給導彈鑄造衣服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卻“很無趣,甚至連個愛好都沒有,有時甚至連表達都成問題”。“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讀懂砂子,鑄好導彈”。他將“木訥”當做淡定,將“無趣”當做安靜,浮躁少了,當然就能造就技術的輝煌。

精緻精細,執着專一。《尚書?大禹謨》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在技術競爭、人才競爭白熱化的當下,要想謀求更輝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維”要不得,它會讓自己流於庸俗,止於輕薄、膚淺和粗糙。發展思想不精細,產品就上不了檔次。所以,我們要有“人有我優”的技術追求,選定一個目標,努力用一生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精心打造,永不放棄,不遺餘力,精益求精,甚至用強迫一樣的思維,讓技術和產品“從99%到99.99%”的過程中,迂迴推進,不厭其煩,努力堅守,把每一個生產產品,當作工藝品一樣精雕細刻、耐心打磨。久而久之,就能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發展奇蹟、震撼效應。比如“大國工匠”胡雙錢,“在35年裏加工過數十萬個飛機零件,在這裏面沒有出現過一個次品。”精細到了何種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人人都有“工匠精神”,“中國智造”、中國品質,自然就能更上一層樓。

工匠精神事蹟材料六

不久前寫過一篇《工匠》,現在想説説工匠精神。假以時日,會有權威部門給出明確的釋義。在當下,要突出的顯然是對產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翻開歷史看看,古代的傑出工匠應當説完美地詮釋了這種精神。

歐陽修《歸田錄》載,汴京開寶寺塔“在京師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預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總管或曰總工匠,前文所引柳宗元《梓人傳》的傳主就是一名都料匠。預浩把塔建好後,卻是“望之不正而勢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這是怎麼回事,預浩解開了謎團:“京師地平無山,而多西北風,吹之不百年,當正也。”意大利的比薩斜塔聞名於世,但至於為什麼會傾斜,直到今天也不明所以,唯一可以肯定的不是設計者的初衷;而“年齡”遠遠大過比薩斜塔的開寶寺塔,則是在充分考慮到氣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舉。這樣來看,不光前人要感歎預浩“用心之精蓋如此”,今天我們又如何不該伸出大拇指?“國朝以來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預都料為法”,當之無愧,可惜預浩撰寫的“《木經》三卷”已經失傳,只在沈括《夢溪筆談》中還能見到片段。開封見今仍有開寶寺塔,為首批公佈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是否預浩建的那個不太清楚,太多的古代建築都是這樣,儘管建造技術十分高超,卻沒有留下工匠的名字。比如西安小雁塔,更有“三離三合”的神奇,即:三次地震時分裂,又三次自行“複合”。神奇的原理是什麼呢?近代在修復小雁塔時發現,當時的工匠根據西安地質情況將塔基用夯土築成了一個半圓球體,受震後壓力會均勻分散,從而使塔身像“不倒翁”一樣。

周密《癸辛雜識》雲:“汴梁宋時宮殿,凡樓觀、棟宇、窗户,往往題‘燕用’二字,意必當時人匠姓名耳。”這顯然只是一種猜想,哪有某個工匠,即便都料匠也罷,能夠包攬一切的道理?但歷史上那些留下了姓名的工匠,又往往不能與作品進行對應。朱啟鈐等先生編輯、楊永生先生新編的《哲匠錄》,便是一部關於古代工匠名錄的書。書中“所錄諸匠,肇自唐虞,迄於近代;不論其人為聖為凡,為創為述,上而王侯將相,降而梓匠輪輿,凡於工藝上曾着一事,傳一藝,顯一技,立個言若,以其於人類文化有所貢獻”,因此,舉凡“營造,疊山,鍛冶,陶瓷,髹飾,雕塑”等方面的能工巧匠,一概收錄。像聖字輩的鯀、禹一類,將相級的曹操、蕭何、楊素、韓琦等,在他人看來,“淪為”工匠或許有些屈尊吧。

工匠精神每令我們歎為觀止,還有一種更要肅然起敬。明朝宋濂寫過一篇齊桓公責備工師翰的寓言故事,工師翰就是一名工匠。宮殿壞了,建新的,工師翰全權負責。先去伐木、用木排運出山,然後“麾眾徒,操剞劂斲之,運繩尺剫之”。五個月後,大功告成。桓公一看,“東阿之楹有樗者”——東宮有根柱子是用臭椿樹做的,不高興了,責備説:“樗,散木也。膚理不密,瀋液弗固,嗅之腥,爪之不知所窮,為柣為棖尚不可,況為負任器耶?”這種樹一堆毛病,不密實,聞着臭,做成門檻什麼的都不合格,何況要承重?工師翰假裝委屈,我把別的地方都弄得那麼好,“嘉木以為桯,文磶以薦址,畫藻以奠井,堅堊以厚墉,陶甓以飾黝”,樑柱缺了一根用椿樹湊數,不成想就被責備了。桓公給他講道理,宮殿就是靠柱子支撐的,“一楹蠹則傾隳”,怎麼能行呢?工師翰這時也講道理了,國家穩固正如同宮殿穩固,如果“眾壬進”,奸臣當道,能行嗎?桓公説肯定不行。工師翰説,那你只看到臭椿柱就是“察其小而遺其大”了,看看現在朝裏掌權的,雍巫、夷鼓初、寺人貂、開方,這四個都是什麼人,“皆蠧矣”。桓公恍然大悟,“於是解四子政而召管敬仲任之,齊國大治”。工師翰先故意露出破綻,然後以桓公之矛攻桓公之盾,邏輯如工藝般嚴謹,進諫效果也就自然可期。

如果説宋濂筆下的還只是寓言故事,那麼宋朝李誡編撰的《營造法式》不僅是對建築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而且更有助力防止腐敗的社會價值。李誡即工匠出身,“其考工庀事,必究利害,堅窳之制,堂構之方,與繩墨之運,皆已瞭然於心”。但該書在技術層面之外,還明確了勞動定額,以及運輸、加工等所耗時間,對於編造預算,施工組織都有嚴格規定,相當於一套建築工程的制度、規範,從而能夠有效地杜絕物料浪費和工程管理人員中飽私囊。如李誡這樣一種工匠精神,不是同樣足令我們景仰嗎?

當下為什麼要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在我看來,出發點顯然不是要打撈傳統手工藝,而是旨在將傳統手工藝中藴藏的精益求精注入現代企業。這兩年,我國遊客不是走到哪個國家就在哪裏“掃貨”並不斷成為新聞嗎?究其原因,國人口袋鼓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於國貨信譽有待提振。這樣來看,就不難明瞭此種提法的戰略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