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大班池上教案反思優秀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5W

教案的語言表達應清晰明瞭,以確保學生能夠理解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案的不斷改進和更新是教育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大班池上教案反思優秀8篇,供大家參考。

大班池上教案反思優秀8篇

大班池上教案反思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在活動區角幼兒對編辮子非常感興趣,毛線也是幼兒所熟悉的東西,毛線還能有什麼用途呢?還能變出什麼來呢?這些對老師和幼兒都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基於此我設計了這節“有趣的線條”。

活動目標

1、 對線條展開想象,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想象能力。

2、 要求幼兒能完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 培養幼兒大膽説樂於參與活動的熱情。

4、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 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把自己所想的圖形擺出來。

難點:幼兒能用完整、連貫的話説出自己所擺的圖形。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長短粗細不一的毛線,籃子、剪刀、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教師變魔術出示毛線。(開始環節重點在於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普通的毛線上來,讓普通的毛線變成有趣的線條)

二、引導幼兒説和指導幼兒把想到的擺在紙板上。

1、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思考自己所要變的圖形,然後大膽的説出來。在這個環節教師要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説出自己想説的圖形。幼兒自由的發言。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認識五顏六色的毛線,比較長短粗細的線條。(在這個環節要把幼兒心裏所想的用語言表達出來,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想好了才能實際的操作,為下一環節做準備)

3、幼兒自由在紙板上擺出圖形,教師巡迴指導。(音樂響起)

幼兒在實際操作時不止會擺出一個東西來。教師要給予肯定。教師在巡迴指導時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説出自己所擺的圖形來。(這個環節是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環節,是幼兒最喜歡但也是比較難的一個環節,有的幼兒動手的能力要差一點,就需要教師及時的幫助)

4、指導幼兒説出自己所擺得圖形。

師:好了,小朋友擺了這麼多的圖形,誰能來講一講呢?(可以採取集體和個別的方式來完成。幼兒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講述,也可以個別面向大家講述。)

三、教師抽取個別幼兒的作品展示。準備結束總結。

四、教師組織幼兒互相參觀,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活動區角。

師:小朋友今天的表現都很棒。你們願意去看看別人的作品嗎?來我們搭上火車一起去看吧。

教學反思

設計這節課的初衷是想調動孩子的創造力,想看看孩子究竟有多大的想象空間。在提出活動目標的時候也是圍繞設計思路來的。在經過教學實踐以後發現孩子離目標還是有一點距離,孩子可以説出自己想象的東西,多的可以説出4、5種,少的也有1、2種,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動手能力差,無從下手。針對這種情況想到應該為孩子做示範要先有實在的東西呈現給孩子,再讓幼兒動手做。孩子先有了模仿再有自己的東西就容易多了。

大班池上教案反思篇2

幼兒園託班音樂教案:小小烏龜上山坡

活動目標:

1.在情景中感受優美、活潑的音樂旋律,知道名稱、瞭解內容

2.理解詞:遠足、樂悠悠

3.愉快的參加音樂遊戲活動。

活動準備:

小揹包、烏龜頭飾、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動物模仿律動》。

師:寶寶們,我們聽着好聽的音樂去動物園玩吧。鼓勵幼兒跟着老師做各種動物模仿動作,要求動作誇張。

二、出示手偶小烏龜,激發幼兒的興趣。

看,誰來了?(引導幼兒與小烏龜問好)

小烏龜要到哪裏去呢?我們一起來問一問,教師操作手偶,模仿烏龜説話:小烏龜説秋天天氣這麼好,它想去遠足啦。(解釋遠足)

二、老教師範唱歌曲,並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師:小烏龜一邊出去遠足還一邊唱着歌呢,聽。1.你們聽清楚了嗎,小烏龜到哪兒去玩了?

2.上山坡時為什麼會發出嘿嘿喲、嘿嘿喲的聲音?

3.遠足的時候要帶些什麼東西?

4.你們覺得去遠足開心嗎,很開心我們用一個詞“樂悠悠”,一起説説。

三、幼兒學唱歌曲。

1、師:我們和小烏龜一起唱着歌去遠足吧。

2、放音樂,帶領幼兒模仿小烏龜的動作幼兒扮演小烏龜角色隨着音樂做遊戲。

五、音遊:找朋友

小烏龜真高興,有那麼多的好朋友陪他一起去遠足,他來玩找朋友遊戲啦。

大班池上教案反思篇3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雙胞胎》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數學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雙胞胎》含反思!

目標:

1、通過操作遊戲學習1-50的按羣計數,會兩個兩個的數.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羣概念,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準備:演示板幼兒人手一套操作盒、盤子、小碗、勺子、花生米。

過程:

一、開始部分:數數遊戲

1、手指指棋盤點數1-5.(注意點數常規)

2、接數練習.(1-50)

二、基本部分:

按羣計數1-50

1、講述故事吸引幼兒.師:今天是對對國五十年的國慶大典,全國上下都很高興.國王邀請50位客人蔘加國慶大典,對對國有個規定,進出人員必須兩個兩個的,要不就要受到懲罰,所以守成門衞兵都很小心,今天更不能出錯,出錯會掉腦袋的,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數.

2、天還早着那,客人們已經開始來了,教師邊講述邊在演示板同時放上兩個紅棋子,再放兩個綠棋子.問:客人來了幾個?他們是怎麼來的?

3、教師邊擺棋子邊兩個兩個的數數,要求幼兒按老師的要求去做,直到擺夠五十個棋子.請幼兒按要求兩個兩個數到五十,可變換幾種方法強化記憶。

4、請小客人到你的棋盤上坐一坐。教師敲一下鼓,幼兒擺兩個棋子,邊擺邊數,中間停下再讓幼兒從頭數,直到擺夠五十個,再讓幼兒從頭兩個兩個數到五十。

5、客人走了很遠的路,走累了,我們請他們到客廳裏休息一下。教師敲一下鼓,幼兒拿走兩個棋子,邊拿邊兩個兩個數,直到全部拿完。

6、送客人回房間休息。(送操作盒)

7、請客人吃聰明豆。幼兒扮演服務員,兩個兩個舀豆豆,邊舀邊數,數到五十。

三、結束部分:

參加慶典大會 師:國王非常高興,也請我們參加慶典大會,現在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拉起手,兩個兩個一起去參加,放音樂,幼兒手拉手自由舞蹈。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對兩個兩個數數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徹,個別幼兒還不能獨立數數,教師應該在設計幾個遊戲環節,訓練幼兒掌握兩個兩個數數的技能。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雙胞胎》含反思這篇文章共2464字。

大班池上教案反思篇4

活動前言:玩具是小孩子們的新天地,現在的家中都是一個孩子,但是玩具卻是堆成了山,那麼如何才能讓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玩具呢,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玩個小遊戲吧,讓我們學會如何給幼兒園找家!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班裏有許多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它放回原處。

2、嘗試根據玩具標記圖,一一對應收拾擺放玩具。

3、願意參與集體勞動。

活動準備:

1、會發聲的娃娃。

2、玩具標記圖,幼兒用書——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遊戲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將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個角落,帶領幼兒尋找發出哭聲的玩具娃娃。

找到娃娃後關心娃娃為什麼哭?家在哪裏?然後把娃娃送回家,並啟發幼兒想象自己找不到家會怎樣?懂得玩具玩好後要送回家。

2、認識玩具標記圖,初步學會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教師提問:我們還有哪些玩具?這些玩具的家在哪裏?怎樣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

教師出示幾種不同的玩具和設計好的玩具標記圖,讓幼兒説説這些玩具找誰做自己的標記最合適。

幼兒自己手拿標記圖尋找,貼在相應的玩具籃上。

根據玩具籃子的數量,選擇相同數量的幼兒將玩具根據標記放回玩具櫃裏。

2、遊戲“送玩具回家”,鞏固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將剛才的玩具拿出來,一部分幼兒送,一部分幼兒評“什麼玩具走錯了家。

遊戲可重複若干遍,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3、幼兒閲讀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畫面説説:圖上有什麼?圖上的小朋友早幹什麼?啟發幼兒用書本的知識來結局問題。

延伸閲讀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夏天過去了,緊接而來的便是秋天,中秋節也隨之而來,作為教師,此時就可以寫份中秋節教案,讓幼兒們更加了解這個節日。中秋節教案怎麼寫比較好呢?下面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中秋節的由來和來歷”,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主要涉及領域:科學

[活動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的食品,通過觀察和品嚐,知道月餅有各種各樣的。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與感受。

3.體驗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塊月餅(自帶、品種不一)。

2.教師準備蘇式和廣式月餅,水果刀一把。

[活動過程]

1.自由觀察盤子裏的月餅,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指導語:盤子裏有什麼?它們是什麼樣子的?聞起來感覺怎麼樣?

2.觀察月餅的餡兒,知道月餅是有各種各樣的。

(1)猜猜月餅的餡兒,激發進一步活動的`興趣。

(2)觀察切開來的月餅,知道月餅的餡兒是各種各樣的。

★指導語:①仔細看看月餅裏面是什麼樣的?②你們有沒有吃過這些口味的月餅?説説它是什麼味道的。

3.拓展經驗,介紹自己見過或吃過的月餅。

★指導語:你還吃過什麼樣的月餅,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4.品嚐月餅,體驗和同伴分享的快樂。(引導幼兒知道月餅是中秋節人們喜愛吃的食品。)

教學內容:

中班綜合活動《月餅圓圓》。

教學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使用的中國傳統食品。

2、嘗試在油泥上用壓、刻、纏繞、團的方法制作月餅。

3、瞭解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參與節日遊戲。

教學準備:

1、ppt。

2、各色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片。

教學重點與難點:

嘗試在橡皮泥上用壓、刻、纏繞、團的方法制作月餅。

教學方法與手段:欣賞法、練習法、討論法、多媒體課件法等。

教學反思:

今天我很是開心,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創造,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強制性的左右他們的想法,這樣更能促進兒童的身心的全面發展,增添學習的興趣,激發創作的慾望,享受其中的樂趣。不足之處是我應該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讓孩子信手塗鴉、製作,無意中會充實孩子的學習經驗,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從容自信的心態促進他們良好的發展。

[活動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的食品,通過觀察和品嚐,知道月餅有各種各樣的。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與感受。

3.體驗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塊月餅(自帶、品種不一)。

2.教師準備蘇式和廣式月餅,水果刀一把。

[活動過程]

1.自由觀察盤子裏的月餅,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指導語:盤子裏有什麼?它們是什麼樣子的?聞起來感覺怎麼樣?

2.觀察月餅的餡兒,知道月餅是有各種各樣的。

(1)猜猜月餅的餡兒,激發進一步活動的興趣。

(2)觀察切開來的月餅,知道月餅的餡兒是各種各樣的。

★指導語:①仔細看看月餅裏面是什麼樣的?②你們有沒有吃過這些口味的月餅?説説它是什麼味道的。

3.拓展經驗,介紹自己見過或吃過的月餅。

★指導語:你還吃過什麼樣的月餅,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4.品嚐月餅,體驗和同伴分享的快樂。(引導幼兒知道月餅是中秋節人們喜愛吃的食品。)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瞭解中秋節的來歷,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通過討論和講述,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體驗和夥伴老師一起過節日的快樂並學會分享;

4、通過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

5、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6、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掛圖;

2.家長幫助孩子蒐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併為孩子準備一塊月餅;

3.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及民間故事《常娥奔月》

活動過程:

(1)導入給小朋友展示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激發幼兒興趣。讓小朋友通過觀察、記錄月亮變化,知道月亮時缺時圓,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

(2)引出課題通過觀察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探尋中秋節的來歷,鼓勵小朋友自己介紹,分享自己蒐集的資料。

(4)議一議:"我家怎樣過中秋"。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結束,請小組派代表講述。

(5)"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讓小朋友分享、品嚐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6)最後環節:聽故事《常娥奔月》。

相傳,遠古有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從西王母那裏得到了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離開自己的妻子,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有一個心術不正,名叫逢蒙的人聽説後,就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嫦娥便飛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廣寒宮。

羿聽説嫦娥奔月之後,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後花園中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

教學反思: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傳説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中秋節的習俗也很多, 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慾望。時值中秋節的來臨之際,為了提高孩子們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瞭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

中秋節又被叫做團圓節,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在這天人們會品嚐月餅、觀賞月亮,而為了讓幼兒更加了解這個節日,就可以以這個節日為主題寫一份優秀的教案。中秋節教案怎麼寫比較好呢?下面是由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關於中秋節的來歷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兒歌,嘗試遷移已有經驗,根據兒歌的句式創編兒歌的內容。

2、在觀察、發現關於月亮的畫面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學習兒歌並嘗試創編。

活動準備

根據兒歌內容製作的幻燈片三幅。

活動過程

1、觀察第一幅幻燈片,發現和學習兒歌的第一句。(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觀察畫面上不斷出現的樹、月亮和小鳥,用語言進行描述,並學習兒歌中的語言。)

2、遷移對句式的感受和經驗,觀察第二幅、第三幅幻燈片,進行學習。

3、觀看幻燈片演示,欣賞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4、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創編,體驗快樂。(教師在創編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按句式進行講述。)

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習俗,體會過節的氣氛。知道中秋節是我過傳統的民間節日。

2、初步瞭解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

3、激發幼兒探索月球的慾望。

4、讓幼兒瞭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5、交流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重點難點

月亮為什麼有圓缺。

活動準備

月餅(若干份)、圖畫紙、彩色水筆、範畫:月之中、月中、月末時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談話導入課題。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説説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2、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中秋節團圓的含義。

二、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師節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交流討論。月亮姑娘為什麼做不了衣裳?她是怎麼變化的呢?什麼時候變細?什麼時候最圓?什麼時候像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3、教師小結: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變化。月初時,月亮細細的彎彎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變越大,像鐮刀了,像小船。到每個月的農曆十五十六的時候,月亮最圓,像個大圓盤。接着,月亮又開始慢慢的變小,變呀變呀,到月末時又變得細細彎彎的了。

三、畫一畫:會變的月亮。

教師出示範畫,向幼兒介紹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讓幼兒瞭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幼兒操作:繪畫《會變的月亮》。畫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月餅,ppt

活動過程:

一、兒歌引出中秋節1、〈小小的船〉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

月兒彎彎,像個銀盤,轉呀轉呀,越轉越彎。

2、理解兒歌裏的內容(1)兒歌裏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嗎?(不是)(2)那指的是什麼呢?(月亮)(3)出示圖片(月亮),小朋友什麼時候能看見月亮,都看見過它嗎?(夜晚,看見過)那月兒是什麼樣子的呢?當月亮變圓又是什麼時候呢?

二、介紹節日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曆8月15日是中秋節。

古時 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三、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瞭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麼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雲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後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釦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説:"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隻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歎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説:"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談話品嚐:

1、中秋節吃什麼?

2、分享:

共同品嚐自帶的月餅和水果。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麼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前言:玩具是小孩子們的新天地,現在的家中都是一個孩子,但是玩具卻是堆成了山,那麼如何才能讓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玩具呢,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玩個小遊戲吧,讓我們學會如何給幼兒園找家!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班裏有許多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它放回原處。

2、嘗試根據玩具標記圖,一一對應收拾擺放玩具。

3、願意參與集體勞動。

活動準備:

1、會發聲的娃娃。

2、玩具標記圖,幼兒用書——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遊戲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將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個角落,帶領幼兒尋找發出哭聲的玩具娃娃。

找到娃娃後關心娃娃為什麼哭?家在哪裏?然後把娃娃送回家,並啟發幼兒想象自己找不到家會怎樣?懂得玩具玩好後要送回家。

2、認識玩具標記圖,初步學會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教師提問:我們還有哪些玩具?這些玩具的家在哪裏?怎樣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

教師出示幾種不同的玩具和設計好的玩具標記圖,讓幼兒説説這些玩具找誰做自己的標記最合適。

幼兒自己手拿標記圖尋找,貼在相應的玩具籃上。

根據玩具籃子的數量,選擇相同數量的幼兒將玩具根據標記放回玩具櫃裏。

2、遊戲“送玩具回家”,鞏固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將剛才的玩具拿出來,一部分幼兒送,一部分幼兒評“什麼玩具走錯了家。

遊戲可重複若干遍,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3、幼兒閲讀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畫面説説:圖上有什麼?圖上的小朋友早幹什麼?啟發幼兒用書本的知識來結局問題。

活動目標:

1、瞭解、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

2、通過做月餅,送月餅,買月餅,嘗月餅發展幼兒協作遊戲的能力,增強幼兒交往能力。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閲讀區:幼兒用書《秋日旅行》,各種月餅圖片。

手工區:橡皮泥、月餅盒,彩紙。商店:各式各樣的月餅、假鈔,牙籤,紙盤。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引起幼兒興趣

看,這是什麼?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就要到了,中秋節要吃月餅,這是我們中國的習俗。你們吃過月餅嗎?你吃的月餅是怎麼樣的?它的形狀、味道是怎麼樣的?(讓幼兒自由説一説)然後出示相關的圖片。

二、介紹區角材料,提出活動要求

手工區:在手工區裏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月餅盒,請你們將他們包裝一下,看誰的漂亮?包好就可以拿到商店賣。如果賣完可以用橡皮泥製作月餅。

商店:這是月餅商店,店裏有誰?請幼兒扮演

閲讀區:書裏有很多的月餅,大家可以看一看有些什麼樣的?

三、幼兒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四、幼兒聽音樂結束活動,收拾整理玩具

五、評價幼兒活動

教學反思:

為了讓幼兒能夠在幼兒園也感受到節日氣氛,於是便設計了這個節後開展的中秋主題活動,請幼兒和自己的同學、老師一起品嚐月餅,共享節日的快樂。

在中秋節當天,月亮會非常的圓,非常的美麗,非常適合賞月,為了讓幼兒熟悉中秋節各種習俗,能夠愉快的渡過這個節日,就可以以其為主題寫份教案。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的來歷教案幼兒園小班,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瞭解中秋節的來歷,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通過討論和講述,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體驗和夥伴老師一起過節日的快樂並學會分享;

4、通過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

5、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6、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掛圖;

2.家長幫助孩子蒐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併為孩子準備一塊月餅;

3.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及民間故事《常娥奔月》

活動過程:

(1)導入給小朋友展示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激發幼兒興趣。讓小朋友通過觀察、記錄月亮變化,知道月亮時缺時圓,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

(2)引出課題通過觀察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探尋中秋節的來歷,鼓勵小朋友自己介紹,分享自己蒐集的資料。

(4)議一議:"我家怎樣過中秋"。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結束,請小組派代表講述。

(5)"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讓小朋友分享、品嚐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6)最後環節:聽故事《常娥奔月》。

相傳,遠古有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從西王母那裏得到了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離開自己的妻子,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有一個心術不正,名叫逢蒙的人聽説後,就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嫦娥便飛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廣寒宮。

羿聽説嫦娥奔月之後,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後花園中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

教學反思: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傳説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中秋節的習俗也很多, 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慾望。時值中秋節的來臨之際,為了提高孩子們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瞭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知道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簡單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2、瞭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嚐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製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知道水果有多種吃法,嘗試用水果做沙拉。感受多種水果組合在一起產生的形式美,色彩美。

4、學習基本的用餐禮儀,體驗和親人、同伴一起分享的快樂。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6、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佈置中秋的背景圖,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2、桌子上鋪好餐布、香蕉、橘子、山楂、菠蘿、西瓜、獼猴桃、若干,一次性西瓜刀、沙拉醬、白糖。幼兒每人一個小碗,一把小勺 。

3、幼兒園學會唱歌曲。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麼?

2、教師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説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教師完整講述中秋節的美麗傳説《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逢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逢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逢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逢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逢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3、師:你們知道中秋節要跟誰一起過嗎?(家人)我們小朋友今天也要跟家人一起過一個快樂的"水果沙拉中秋節"討論:

1、你吃過的水果沙拉里有什麼水果?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味道?

2、做水果沙拉需要做一些什麼準備工作?

3、教師逐一介紹所用材料和工具,説明主義事項。

4、暢想自己所要製作的水果沙拉是什麼味道的。

製作水果沙拉:

1、請幼兒用一次性西餐刀切香蕉、草莓等。

2、將切好的水果拌上沙拉醬,完成後請同伴互相觀賞、品嚐。

結束部分:

讓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次水果沙拉全家品嚐。

播放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兒歌,嘗試遷移已有經驗,根據兒歌的句式創編兒歌的內容。

2、在觀察、發現關於月亮的畫面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學習兒歌並嘗試創編。

活動準備

根據兒歌內容製作的幻燈片三幅。

活動過程

1、觀察第一幅幻燈片,發現和學習兒歌的第一句。(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觀察畫面上不斷出現的樹、月亮和小鳥,用語言進行描述,並學習兒歌中的語言。)

2、遷移對句式的感受和經驗,觀察第二幅、第三幅幻燈片,進行學習。

3、觀看幻燈片演示,欣賞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4、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創編,體驗快樂。(教師在創編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按句式進行講述。)

大班池上教案反思篇5

大班元旦節教案反思適用於大班的元旦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樂意參與活動以及周圍的人進行情感交流,大膽地用自己地方式展示自己及表達內心的喜悦,感受新年的來臨,能區別農曆新年和國曆新年,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節,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元旦節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受新年的來臨,能區別農曆新年和國曆新年,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節.2、樂意參與活動以及周圍的人進行情感交流,大膽地用自己地方式展示自己及表達內心的喜悦。

3、通過遊藝活動,感受到幼兒園大家庭的温暖,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4、學習評價自己和同伴的進步,能為同伴的進步感到高興、體驗和樂意學習他人優點的願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新年的快樂及幼兒園大家庭的温暖,能大膽的用自己的方式交流和展示自己.教學難點:能學會和同伴合作及體驗合作的樂趣.活動準備

(1)佈置遊藝場地,準備遊藝材料,遊藝內容及獎券。

(2)準備供幼/兒和家長的親子游戲若干。(分室內、室外)

(3)準備遊藝獎品,如準備一些鉛筆、等作為獎品。

(4)喜慶音樂:磁帶、音響。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播放音樂《過新年》讓幼兒及家長感受過年熱鬧的氣氛。

二、看錄象觀察人們喜洋洋迎新年的場面,體會過年的喜悦之情。

三、具體活動安排:

(1)律動“新年好”

(2)親子運動遊戲(注意強調活動中的安全)

a.放鞭炮

準備:每班自制炮竹一個

玩法:分小組。將幼兒和家長分成一一對應,面對面排。開始由幼兒手捧“爆竹”由起點跑向自己的家長,當家長接過“爆竹”後,雙手上舉,口中喊道“砰啪”,就算送到一個。然後孩子再將“爆竹”運回給下一名幼兒手中,看哪對先放完。

b.運綵球

準備:彩色的球、圈

玩法:分組,每小組10名幼兒,分兩對面站立,用圈趕綵球行進走,走至對面交給另一位幼兒,依次往返接力。

c.剝桔子:

準備:小桔子50只,椅子3個,垃圾筐每班5對家長和孩子

玩法:幼兒從起點跑到終點拿一個桔子,跑回來剝掉皮給家長吃,第二個幼兒繼續,以此類推,看哪隊最快為勝。

d.搶氣球遊戲:

準備:凳子或椅子;各色氣球;拴氣球的繩子。

玩法:老師發出指令,複習顏色。如果説紅色就要跑到拴有紅色氣球的椅子旁,用力把氣球坐爆。分組比賽,小組第一晉級下一輪,直到輪完初賽,最後小組第一之間進行決賽,分出獲勝者。請幾位家長帶着小朋友一起聽老師發令,按照規則進行。

e.開火車:

準備:起跑處標誌

玩法:由家長組成一列火車,蹲着行進走,以先到的一列火車為勝。

f.袋鼠跳

準備:大袋子四個,可以用麪粉包裝袋之類的,要大一些

玩法:一名小朋友與自己的爸爸或媽媽組成一組,每次遊戲找四組為一單位,小朋友與家長面對面站立,中間距離約30~50米。遊戲開始後,小朋友要拿起放在地上的大袋子,跑向自己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接到袋子後,要馬上套住自己的雙腿,跳回孩子的起始位置,以速度定輸贏。

g.揪尾巴

準備:紙尾巴若干條。

玩法:一家三口組成一條牛。爸爸為牛頭,媽媽的手搭在爸爸的肩上為牛身,孩子緊貼媽媽身後做牛尾,孩子褲腰上別上牛尾巴。在一定範圍場地內,幾個家庭展開揪尾巴比賽。最後看哪個牛頭揪到的尾巴多,哪個家庭就獲勝。

h.趕雙球

準備:一大一小皮球為一對,共若干對;網球拍若干副。

玩法:適用於大班的遊戲。一家三口為一組,爸爸站在終點線,由媽媽和孩子在起點處各持一網球拍趕球(媽媽趕大球,孩子趕小球),要求兩球同時到達終點,然後再由爸爸一人持雙球拍把兩球同時趕回起點.四:活動結束 強調安全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安排教師不是導演,而是體驗幼兒需要的支持者,活動中既做到適時介入引導幼兒進行遊戲,又滿足了幼兒活動的需要,又使幼兒在創造中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樂意參與活動以及周圍的人進行情感交流,大膽地用自己地方式展示自己及表達內心的喜悦。

通過這次組織的過新年的活動,感受到幼兒園大家庭的温暖,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學習評價自己和同伴的進步,能為同伴的進步感到高興、體驗和樂意學習他人優點的願望在《快樂的元旦節》主題中,抓住了孩子們天天盼望新年的到來,過新年是小朋友最最開心的時刻,最最快樂的時刻,迫切想了解幼兒想歡慶新年的心理,充分挖掘了新年歡慶活動的多樣化,讓孩子們體驗了新年的快樂,進入新年歡慶的氣氛,擴展了他們的知識範疇。這一主題是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的一個生成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開展了很多活動,使孩子感受到了過年的快樂。活動中,教師更多的是關注了孩子的生活經驗的積累與提升,在主題中,由於家長的積極配合,孩子兒的經驗準備得充分。我們組織孩子聽過新年的新春音樂也組織了和家長一起的親子活動如:放鞭炮,剝橘子,運綵球,開火車……孩子們感性經驗得到了豐富,並且積累了許多活動經驗,為今後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活動中,孩子們玩得開開心心歡歡喜喜,嚐到了遊戲活動的樂趣,從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悦。真正實現了做中玩、玩中樂、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發展的目標。

孩子們在從整個主題活動中感受着節日的濃濃氣氛,中國最具傳統的節日讓孩子對節日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新年的生活及習俗也有了充分的瞭解。

小百科: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中國歷史上的“元旦”之名稱指的是夏曆(陰曆,又稱農曆)正月七年級,有現存文獻記載的“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

大班池上教案反思篇6

大班美術教案《中國結》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編簡單圖案,萌發幼兒對中國勞動人們的熱愛之情,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美術《中國結》含反思教案吧。

教材分析:

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藝術品,它美麗神奇,豐富多樣,藴涵着美好的意義。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國結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愛,國內國外都有它的影跡,它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新《綱要》中提到,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培養理解尊重及熱愛的情感。根據《綱要》精神,再結合大班幼兒學習興趣點,我把“中國結”設計成為大班美術欣賞活動,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瞭解我們中國結獨特之美,並激發幼兒對勞動人們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

2.學習編簡單圖案,萌發幼兒對中國勞動人們的熱愛之情。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知識能力的準備:對中國結意義的簡單瞭解

環境佈置的準備:收集各種中國結懸掛起,佈置成一個展覽廳

活動流程:

參觀,瞭解中國結的多樣性,初步感受美,為完成目標一做準備——交流討論,進一步認識中國結,突破重點,同時萌發幼兒喜愛中國結的情感——製作中國結,從對中國結的喜愛轉變到動手體驗,實現目標2,完成民族自豪感和對熱愛勞動人民情感的昇華。

活動過程:

一.參觀活動,初步認識中國結,感受其美

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那裏懸掛着許多美麗藝術品,這些藝術品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編制的,猜猜是什麼?哦,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二.交流、討論,瞭解中國結,喜歡中國結

1.我們剛才看到了什麼呀?對了,是中國結,真漂亮。你們知道這些中國結都是用什麼做的呢?哦,一條條的繩子串在一起就變出了這麼多神奇的中國結,我們中國人真聰明呀。

2.快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麼形狀的中國結,它是什麼顏色的?哇,有紅色的如意結,有紅色的魚,有金色的花生……圖形真多呀。中國結的主色是紅的,又配上了金色,藍色,綠色,看上去特別的喜慶,美麗。真是太美麗了。

3.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麼?中國結形狀漂亮還有這麼多意義呀,難怪大家都喜歡它。它送給我們美好的祝願,祝願我們如意、吉祥。

4.你家有中國結嗎?你還在哪裏看見過中國結呢?這麼多地方都懸掛着中國結,我們多喜歡呀。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的特色工藝品,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三:製作中國結,萌發熱愛勞動人民之情

1.你想做中國結嗎?我們大家一起來學學吧。

2.選同色或者多色的繩交叉疊放,串成長長的一條,就變成了美麗的中國結了,你們做好了嗎?大家真能幹。

3.你的中國結表示什麼祝願呢?哪位小朋友願意為自己的中國結取個好聽的名字?中國結一定會實現我們美麗的祝願的。

四:小結,結束

教學反思:

我們中國人喜歡中國結,外國人也喜歡中國結。他們到中國來旅遊,總喜歡把中國結帶回家,看我們的中國結有這麼多人喜歡,真棒。

本文擴展閲讀: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精緻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

大班池上教案反思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並記住幾個特殊用途的電話號碼,練習在相應情景下運用。

2、鞏固對數字0、1、2、4、9的認識,學習從左向右排序。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110、114、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頭飾各一個,電話機一部,多媒體課件。

2、學具:電話號碼卡片人手一份(用帶繩子的夾子夾好,事先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0、1、2、4、9、數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提問討論

1、出示多媒體畫面一——着火的小黃狗家。引導幼兒瞭解發生火災時應及時撥打119電話求助,並能較清楚地説出地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麼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準確説出地址。)

(2)小黃狗家發生了什麼事情?(屋頂上出現火苗。)用什麼辦法才能把火撲滅?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儘快找到消防隊的叔叔呢?(引導幼兒瞭解發生火災時要及時打119電話求救。)

(3)教師出示卡片“119”,請幼兒在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1、9,並按順序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9”。(如撥打正確,畫面上出現消防車,火苗消失。)

(5)教師小結:我們如果遇到火災要及時打119電話,向消防隊的叔叔求救,這樣才能很快將火撲滅。但我們不能隨便撥打這個號碼,只能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撥打。

2、出示多媒體畫面二——小豬的家,豬媽媽生病躺在牀上。引導幼兒瞭解並記住急救中心的電話120,並能説清楚病人的情況及具體的家庭住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麼地方?(重點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説出地址。)

(2)豬媽媽生病了,小豬應該找誰來幫忙?用什麼方法能儘快找到醫生呢?(撥打120電話。)

(3)教師出示“120”卡片,請幼兒從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2、0,並按順序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20”。打電話時重點説明小豬媽媽得了什麼病,家住在哪裏。(撥打正確並説出具體住址後,畫面上出現救護車。)

(5)教師小結:由於我們及時撥打了急救中心的電話,豬媽媽很快被送到了醫院,得到了及時的治療,現在豬媽媽已經康復了。

3、出示多媒體畫面三——站在雪地裏的小松鼠,家裏的窗户開着。引導幼兒知道遇到困難或壞人時可以打110電話,找警察叔叔幫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麼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説出地址。)

(2)下雪了,小松鼠為什麼不進屋呢?它發現了什麼?

(3)遇到壞人應該怎麼辦?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儘快找到警察?(撥打110電話。)

(4)請幼兒從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1、0,並按順序排列。

(5)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0。先請個別幼兒撥打,然後全體幼兒撥打。重點説明小松鼠的家在什麼地方。

4、出示多媒體畫面四,引導幼兒根據場景與所需撥打的電話進行連線,鞏固所學知識。

二、遊戲

請幼兒掛上電話號碼卡片,與同伴交流卡片上的號碼,從而明白拿“110”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隊員,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並進行模擬表演,加深印象。

延伸活動:

討論:如果我們忘記了這些電話號碼怎麼辦?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使之明白可以撥打114查號台詢問,這樣就能又快又準確地知道想要的電話號碼。

教學反思:

通過特殊的電話號碼,讓幼兒瞭解110、 120、119它們的作用以及和人們的關係。在設計這節課之前,我讓幼兒説説這些電話號碼在遇到什麼情況下才能撥打的,孩子們大多數的都知道,但不能很準確地説出。我在想怎樣才能讓這節課不枯燥而且有趣呢?中班幼兒主要還是以直觀思維和遊戲為主,所以我在本節課中設計了形象生動的課件並插入了簡單的遊戲。並且我通過讓幼兒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反覆的説,反覆的練習,使他們能很好的掌握所學內容。幼兒在整節課中課堂氛圍非常的濃厚,幼兒也很感興趣,都能夠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整個環節中,也體現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關係。當然教師引入應點到為止。由於我過於引入,以為幼兒不會回答,給幼兒説的機會不夠,使得幼兒並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在最後的環節,由於時間關係,我處理的比較倉促。在今後的日子了,我會繼續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大班池上教案反思篇8

?老鼠娶新娘》教學反思

大五班 易澤均

二十一世紀,繪本閲讀已經成了全世界兒童閲讀的時尚。大量的兒童文學繪本湧向我們,令人目不暇接。在這些繪本中,一些取材自我國傳統民間故事的優秀作品,值得我們靜心地研究,《老鼠娶新娘》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故事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故事畫面具有濃郁的“中國風”,其中的童謠郎朗上口,藴含了很多中國的習俗。它在呈現自然界生生相息的過程中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也都有自己的弱項。在反覆推敲中,我為這個活動制定了三條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故事所傳達的濃郁民俗風情。

2.探知事物相剋相生循環往復的有趣現象並能自信地表達自己的長處,欣賞同伴的長處。

3.體驗婚嫁帶來的喜悦氣氛和抬轎子游戲帶來的樂趣。活動設計分三個環節:

激趣導入、欣賞理解和遊戲感受。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對活動《老鼠娶新娘》的理解和看法。

1、從教學目標方面來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而且活動過程緊緊圍繞着目標,環環相扣,較好地完成了目標。

2、從教學策略方面來看,《老鼠娶新娘》的選擇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能夠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在第一個環節中,我選擇以民族音樂引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營造“中國風”的熱烈氣氛中,展現活動的主要情節“娶新娘”,這件本屬於成人世界的喜事,因為其所特有的喜慶、歡樂、甜蜜與神祕而令幼兒嚮往和憧憬,激起了幼兒對接下來活動的熱情。接着,通過展示與故事相關的圖片,介紹新娘想找怎樣的新郎,從而交代清楚故事中的角色,使幼兒充滿期待地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

在第二個環節中,我首先請幼兒欣賞故事,進而感受事物的強弱關係。故事中所藴涵的自然界事物強弱相輔的關係,為幼兒形成正確的對人、對己的認識觀,提供了客觀的認知基礎。

當活動接近尾聲時,應該有一項活動讓幼兒將已獲得的認知用行動表現出來,與故事情節相符的活動自然是“抬花轎”,它需要同伴之間步調一致的合作才能完成。另外,通過前兩個環節,幼兒對“娶新娘”這件喜事已經充滿嚮往,這時“抬花轎”恰好釋放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

對於這個活動,我認為還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進:

1、真正優質的集體教學活動,應該是在精心預設的同時,靈活的生成與調整。也只有在有準備的調整中,幼兒的經驗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老師在活動前已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已有經驗,考慮孩子可能出現的回答或問題,進而又預設了第二層次的提問,即我們所説的追問。所以,我覺得,老師的提問應該落腳在對孩子的關注、瞭解,在活動前要多想、多思考!

2、教師除了具有良好的語言素質、較高的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演繹作品,感情要投入。教師的語言、語氣、語調、肢體動作都是演繹作品的關鍵。

總之,這個“有點古代的故事”,不僅讓孩子感受了濃郁的中國民俗民風,還為孩子養成“尊重別人、悦納自己”的良好品格奠定了認識基礎。同時也讓我認識到:只要我們做一個善於發現和會利用各種資源的有心人,好聽、好玩的故事不一定在遙不可及的地方。對待文學作品我們要靜心地去解讀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