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音樂大獅子教案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K

教案需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匹配,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中更有條理地組織知識,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音樂大獅子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音樂大獅子教案6篇

音樂大獅子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在活動的過程中,激發幼兒表演的慾望,體驗音樂活潑歡快的情趣。

2、通過反覆欣賞歌曲,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做出與內容相關的動作。

3、在邊唱歌邊表演的過程中,掌握貓和的對話。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説説歌曲意思。

5、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重點:

激發幼兒表演的慾望,體驗音樂活潑歡快的情趣。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做出與內容相關的動作,掌握貓和的對話。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大花貓的頭飾、電話模型、樂器(倒鍾、響板、木琴)、音樂cd。

經驗準備:學習歌表演《一隻小》。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帶幼兒隨音樂《一隻小》走進活動室,渲染氣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慾望。

1、出示玩具電話,引導幼兒説一説電話的用處?並説一説家裏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是多少?

2、説一説一些緊急號碼的用處如:110、120、119、122、等。

提問:號碼一旦撥錯了,會發生什麼事情?

(引導幼兒知道撥錯電話號碼,所帶來的麻煩。)

評析:在這一環節,我運用京味歌曲《一隻小》帶幼兒進場,主要是想喚起幼兒積極性和自信心,激活思路、啟迪智慧,觸發創造活動的慾望,同時也練習了小的形象,為課程做鋪墊。加之,本節課跟電話有直接的關係,《綱要》中提出:藝術教育是各領域之間的紐帶,所以我們又通過提問電話號碼,與社會領域、生活教育相聯繫,擴展了幼兒的視野。

二、教師隨木琴進行情景表演,並演唱歌曲,幼兒初步欣賞。

“有一天,小也愛上了打電話!小會把電話打給誰?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請你們來欣賞老師的表演。”

1、教師表演歌曲的前半部分,幼兒欣賞。

提問:你們猜一猜,小會把電話打給誰?

2、拋出問題,完整欣賞歌曲。

“小究竟把電話打給了誰呢,請你們完整地欣賞歌曲,聽了以後你就知道啦”!

教師隨木琴再次完整表演,

提問:(1)歌曲聽完了,小把電話打給了誰呀?為什麼會打給貓?

(2)小撥打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3)帶幼兒模仿練習按手機號碼。(木琴給予節奏)

評析:這個環節,我運用了兩次清唱,教師的清唱在音樂活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清唱會讓幼兒聽的更清晰、明白;同時老師繪聲繪色的表演唱與孩子之間有了情感上的交流,拉近了距離,加上木琴的伴奏,讓清唱更有生機,幼兒很感興趣。

3、我們再來欣賞一遍歌曲,重點聽一聽“小打電話時都説了些什麼?”

4、用樂器伴奏對話部分,鞏固歌詞與節奏。

(帶領幼兒重點學説對話部分,用倒鐘錶現小尖尖細細的聲音,用響板表現大花貓的聲音)

5、幼兒用倒鍾和響板,隨音樂一起演奏並初步學唱。

評析:這一環節,我運用了反覆欣賞的方法學習整首曲子,因為反覆欣賞歌曲是理解音樂的基礎和保證,同時運用“前置”的教學方法重點學習電話號碼,和對話部分,有效的利用響板和倒鍾引導幼兒掌握了節奏,保證幼兒自然、順利地學習歌曲。

三、師幼一同進行表演,提升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1、引導幼兒四散站開,集體表演歌曲。

2、重點練習“吱兒—— 喵—— 嘭!”的動作。

3、戴上頭飾,師生共同進行情景表演。

評析:幼兒在反覆欣賞的基礎上,基本掌握了歌曲,在這個環節中,讓全體幼兒戴上小的頭飾,創設一種情景,讓幼兒用肢體把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正體現了《綱要》中所提到的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更好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隨音樂自然結束本次活動。

課後反思: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讓人始料不及,小形象活靈活現,遊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她們大膽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給幼兒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我運用了前置的教學方法在帶領幼兒重點學唱電話號碼,學説對話,讓幼兒自然的學唱歌曲,在這一環節中突破了活動的難點,又通過老師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輕鬆愉快的學習方式,突出教學的氣氛和情趣,最後讓幼兒參與表演,鼓勵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順利完成了重點。整節課給幼兒創設的氛圍很好,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很高,通過氣氛的渲染,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

音樂大獅子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初步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歌曲情境的提示下,學習歌唱遊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1.眼罩一個2.幼兒圍坐成圓形。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幼兒玩歌唱遊戲的興趣。

(1)教師:有一隻小,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他蒙上了眼睛,走進房間,東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夥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開心極啦!

(2)教師:看看我這隻小是怎麼找到小夥伴的哦!

2.教師邊演唱歌曲,邊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並初步熟悉歌詞內容及歌曲旋律。

(1)教師清唱歌曲兩遍,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

(2)教師第三遍演唱歌曲,示範遊戲玩法,引導幼兒瞭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

(3)教師第四遍演唱歌曲,示範遊戲玩法,引導幼兒瞭解結束時兩個小夥伴要做親熱的動作。

(4)教師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瞭解完整的遊戲玩法。

3.在教師的帶領下,個別幼兒嘗試摸小夥伴。

4.引入貓捉的遊戲情境,調動幼兒遊戲的興趣。

(1)老師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

教師:房間裏除了,還會有誰呢?

老師繼續示範玩遊戲,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用手指動作表現尾巴、貓尾巴。

教師:如果請你用手指表現小洗洗的尾巴,可以怎麼做?

教師:怎麼用手指表現小貓粗粗的尾巴呢?

(3)在老師的帶領下,幼兒嘗試遊戲。

師幼共同遊戲,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如何摸尾巴。

5.幼兒完整玩遊戲。

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特別倡導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但到底如何在你張我弛的歌唱活動中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如何讓枯燥平淡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是常常困擾我們教學的一個難題,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也在努力探索能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捉迷藏》是一首大班的音樂歌唱活動課。以前的音樂課基本上是結合着圖譜進行教唱歌曲,而這次,我是結合《貓捉》的遊戲進行歌唱教學。從圖譜改遊戲進行教學,這樣的改變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幼兒從遊戲中學,不僅減輕了幼兒的負擔,還提高了幼兒對學歌曲的積極性,可謂是一舉數得。

課的開始,我結合故事,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玩歌唱遊戲的興趣。接着,教師扮演,邊唱歌曲,邊示範玩遊戲的方法,讓幼兒進行觀察;當我唱第三遍歌曲時,引導幼兒瞭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第四遍唱完時,再第三遍的基礎上加一個親熱的動作;教師唱完第五遍歌曲後,引導幼兒瞭解完整地遊戲方法。最後教師和幼兒進行遊戲。這節課不僅學唱了歌曲,還引導幼兒與同伴愉悦的玩音樂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整節課,教師沒有主動地要求幼兒演唱歌曲,完全是幼兒自發地演唱。以往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幼兒學”,幼兒是被動地學習,一節課當中老師要無數次地強調課堂紀律,教學效果也不盡人如意,而今天,幼兒是在遊戲中不需要老師要求,主動地唱,課堂效果非常地好。在合作表演時,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體驗音樂的快樂和美。

讓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不能單靠説教,更重要的是靠薰陶,靠參與。本次活動我採用逐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玩遊戲,減輕了幼兒枯燥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習在遊戲中自然進行,更顯趣味性。

音樂大獅子教案篇3

設計意圖:

流行音樂作為音樂表達的一種最為直接、能最快讓人理解接受的方式,他的影響範圍已逐步由年輕人向幼兒和中老年人延伸,特別是一些節奏歡快、曲調變化簡單,容易上口的歌曲,尤其受到孩子們的喜歡和青睞,在孩子的生活中已佔據一定的位置,有的甚至儼然一位超級小“泛絲”,對很多歌曲達到了張口就來的程度。自從she的歌曲“波斯貓”在街頭巷尾唱響以後,經常在幼兒園的孩子口中能聽到她們的“童聲版”演唱,而且通常都是一人演唱眾人和,氣勢雄壯之極,儘管他們對其中歌詞的意義理解不是非常深刻,但對樂曲的曲調和節奏卻可以絲毫不差的進行演繹和模仿。而偶然的一次,我接觸到了奧爾夫音樂智能教學cd中的一首“波斯集市”的樂曲,樂曲那跌宕起伏——活潑、舒緩與氣勢宏大的敍事詩般的曲調風格,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別是其中一段和歌曲極其相似的樂曲,更是讓我激動,於是,一個流行音樂與古典交響樂的融合點所觸發的教學思路,在我腦海中漸漸形成了。

根據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我通過一個很古老又很經典的“貓和”的遊戲,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樂的內容,提升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結構、內容,感知樂句力度的強弱變換以及曲式風格的不同。

2、藉助簡單而有節奏的念、唱和體態律動,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達形式。

活動準備:

音樂:”波斯集市”剪輯、有關背景圖4幅、化裝臉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活動流程:分段欣賞並用身體動作表現——整體表演——裝扮自己——彙報演出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出示小,問:

1、小朋友看,這是誰?(幼兒回答後,教師有節奏地朗誦我是一隻小,快樂的小。)

2、小長得什麼樣子?(啟發幼兒説出尖尖的嘴巴長鬍須,長呀長鬍須。)

3、聽説,今天小的很多朋友也要出來逛逛,瞧,他們來了。聽,他們一邊走一邊還在唱歌呢。(播放曲一,同時出示圖譜,老師有節奏地進行兒歌朗誦:我是一隻小,快樂的小,尖尖的`嘴巴長鬍須,長呀長鬍須,朗誦兒歌的聲音由輕到響。)

(自評:從淺顯易懂的兒歌節奏和圖譜中,自然地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特點,幼兒有感性經驗,容易理解和感知。)

二、分段欣賞並表演:

(一)、欣賞表現第一段音樂。

1、提問:小在唱什麼?

2、小唱的歌前後聲音有什麼變化啊?(先輕後響,表現越走越近,越來越大的樣子,請幼兒用身體動作和聲音表現這種變化。)

1、小今天出來幹嗎?這段音樂中,你能感覺小的心情怎樣?為什麼?(非常歡快)

(自評:音樂中的弱——強漸變的過渡通過兒歌的聲音漸變表現了出來,結合幼兒自己日常的生活經驗,幼兒容易感知距離遠近、聲音強弱和身體大小變化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通過幼兒的身體和有節奏的語言的幫助,可以進一步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現力。)

(二)、欣賞表現第二段音樂。

1、正在小高興地尋找食物的時候,誰出現了?(欣賞曲二波斯貓)

2、請有興趣的幼兒進行歌曲演唱。

2、 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隻波斯貓會怎樣唱呢?(引導幼兒創編波斯貓歌詞,同時加上體態律動進行練習,感知、表現波斯貓沉穩、機智的形象,注意和音樂節奏的匹配。幼兒創編歌詞的同時,教師和幼兒探討,一起對創編的內容用簡單的圖譜記錄。)

(自評:孩子們對“波斯貓”的音樂已經耳熟能詳,特別是對後半段的音樂特別感興趣,基於幼兒這樣的特點,選用波斯集市中的一段類似風格的音樂,作為波斯貓出場的音樂,一方面幼兒容易理解和感知,另一方面,也為幼兒創編歌曲打下了基礎,能很好地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同時潛在地讓幼兒領略了交響樂和流行音樂風格的不同。這個環節中幼兒對歌詞的創編是個難點,教師對創編出的歌詞的簡單而有趣的記錄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創編的樂趣。)

(三)、欣賞表現第三段音樂。

1、波斯貓想了個什麼好辦法呢?(幼兒討論回答)

2、看見波斯貓睡着了,誰最開心了?他們會怎麼做?(幼兒創編並即興繪畫圖譜,表現小偷東西和左右觀察的情景,用身體動作表現。)

3、 突然,波斯貓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小看到後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幼兒討論並表演。提示幼兒根據音樂的漸弱變化,從動作神態中表現出小對波斯貓的偷偷接近想試探他,躡手躡腳的情形)

(自評:這段音樂的情節性、曲折性較強,通過讓幼兒自己製作圖譜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的轉折與強弱漸變,加上故事化的情節,幼兒的情緒始終都沉浸在貓和鬥智鬥勇的過程中,興趣的提升激發了幼兒進一步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幫助了幼兒以最貼切的動作表現音樂的特徵。這個部分是對上兩個環節的提升,從教師示範的圖譜,到幼兒和教師共同製作圖譜,到現在的幼兒獨立製作圖譜,幼兒的能力也在活動的過程中漸漸提高。)

(四)、表現最後一記結束強音。

延續前一段遊戲情境,突然播放強音部分,波斯貓表現抓住小的情節,讓幼兒討論,如何才能不被波斯貓抓住?

(五)、連貫表演。

1、幼兒整體表演:(1)、集體共同表演。(2)、分角色表演。

2、要求幼兒能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簡單裝扮自己,進行彙報演出。(提示:注意臉彩棒和平時使用的油畫棒的區別,不能將油畫棒的顏色直接塗抹於臉上)

(自評:這是活動的高潮,以往的音樂活動表演,幼兒通常都戴上老師課前準備好的頭飾進行表演,這次的活動參考了某些“嘉年華”慶祝活動中的裝扮手法,讓幼兒通過自己和同伴合作在臉上進行自由繪畫裝扮,表現出兩個角色的不同特徵,幼兒這時的情緒既新鮮又激動,加上裝扮後的戲劇性的臉譜效果也能進一步激發幼兒表演的慾望,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從而也豐富了幼兒對音樂的多通道的感知表現能力,激發了幼兒今後進一步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延伸:

1、在表演區提供更加豐富的廢舊裝飾材料,如:舊報紙、碎布、小鈴鐺等,讓幼兒在表演區對自己和同伴進行進一步的裝飾,並表演。

2、嘗試藉助打擊樂器表現音樂情節。

活動反思:

根據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我通過一個很古老又很經典的“貓和”的遊戲,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樂的內容,提升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音樂大獅子教案篇4

活動背景:

在區域遊戲角中投放了各種小樂器,孩子們在活動中時而邊唱歌邊用樂器敲打着節奏,時而聽着音樂用小樂器演奏着,近期我還發現有個別孩子喜歡看着簡單的節奏譜敲打節奏,可見孩子們對敲打樂器產生了興趣。因此,就借用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在理解熟悉了故事的基礎上,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嘗試選擇適合各種小動物的伴奏樂器和節奏譜表現故事角色的特點,並體驗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嘗試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和節奏表現故事角色的特點。

2、體驗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不同種類的樂器若干、節奏圖譜。

活動提示:

一、回憶故事(價值分析:在回憶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應的節奏,為以下選節奏圖譜做鋪墊。)

1、引出:前幾天我們聽過一個什麼故事?(出示課件)

2、提問: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獅子、小馬、小鴨、小鳥、老鼠)這些小動物出來玩和逃走時的走路聲、叫聲是怎麼樣的?(幼兒模擬動物聲音、拍拍節奏)

小結:把小動物出場和離開的聲音節奏型做一個總結。

二、探索嘗試(價值分析:通過探索,嘗試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和節奏表現故事角色的特點。)

1、一一出示節奏圖譜:接下來,我們和這些小動物們一起做個配圖遊戲。

誰來試着拍一拍,你們覺得這張節奏譜上的節奏像故事裏哪個小動物的叫聲和腳步身?(一起拍拍節奏,出示相應的動物圖)

2、出示各種小樂器:這裏有哪些打擊樂器?想想哪種小樂器的聲音像大獅子(馬、老鼠、鴨、鳥)的叫聲和腳步身?(一一敲敲小樂器來驗證一下)

3、分組探索:給音樂節奏故事裏的動物配音(配音遊戲)

(1)提出要求:我們一起請小樂器幫忙,給故事裏的動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幾種小動物?那麼幾個人一組?每組的5個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種小動物,再去選一種適合這個小動物聲音的小樂器,最後每組的5個朋友一起試試用樂器給故事裏的動物配音。

(2)把幼兒分成三組,各自選擇樂器和相應的節奏型進行練習。

三、配音表演(價值分析:利用配圖、配樂遊戲,嘗試根據故事的角色特點,選擇合適的節奏型及打擊樂器來表現故事內容,並體驗和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我們一起學做小小演奏家來配音表演。

1、請一組幼兒合作配音表演:讓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樂器和小動物相應的節奏型給故事中的小動物配音。

2、全體幼兒進行合作配音表演選擇同一種動物的幼兒分別在一起,集體給故事中的小動物配音。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用樂器模仿小動物的聲音講故事,那還有什麼故事可以用樂器來配音呢?等你們發現了告訴老師,我們再來一起演奏。

教學反思

備課時,我對原教案做了調整和修改。因為在原教案中我設計了兩個不同的音樂活動還有一個打擊樂活動,後來我發現內容太多得用兩課時才能完成。通過調整後在活動中,我發現能按照修改後的計劃較好地達成目標,而且能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氣氛很活躍。

但也出現了我預想之外的情形,幼兒一度由於興奮而趨於混亂的常規讓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課時中,當請幼兒表演歌曲時,許多孩子只顧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於是,我只好擺出教師的權威大聲命令他們回到椅子上。平時我是非常不認同這種方式的,認為是缺乏教學智慧和技能的表現。活動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學習。回顧了姚偉老師的講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淺提醒在前、個別示範在前、及時自然地介入、縮短完全自由的時間。

具體到這節課情境中,我認為“個別示範在前”非常適宜,如先請幾個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範探索,不僅可以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間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興奮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兒,還可以提高大家對“任務目標”的重視程度,更加明確“怎麼做”。這樣,秩序的混亂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總結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處:不要跟“搗亂”的孩子糾纏,尊重他們的興趣或想法,同時用誇張的語言、體態或者教具等吸引其無意注意,幫助孩子回到課堂中來。另外,通過這一活動,還使我有所收穫的是:除了課後反思,備課也非常重要,課前不僅要思考教法、學法,還要預想到突發狀況和細節處理,如出現混亂怎麼辦、孩子對活動缺乏興趣怎麼辦等等?做好一切準備,我們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動。

音樂大獅子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能較形象地表現小走、望、拽的動作。

2. 敢於大膽想象、表現,體驗參與遊戲的樂趣。

3. 能愉快地參與集體演奏活動。

4. 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

活動準備:

1. 音樂《小和泡泡糖》

2. 有玩泡泡糖的經驗,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認識。

活動流程:

一、 故事導入

通過教師講述自編故事《小偷油歷險記》激發幼兒對錶演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請幼兒説一説小出去偷油吃會怎麼走,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並請幼兒嘗試表演。

二、引導幼兒欣賞第一段音樂,感受小偷東西時的動作和神態

1.教師邊有節奏的説兒歌《小上燈台》邊做小走路的動作和神態,為幼兒理解音樂的節奏做鋪墊。

2.傾聽分析第一段音樂,邊説兒歌邊做小走路的動作和神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

3.教師和幼兒邊聽第一段音樂邊記錄圖譜。

4.師幼一起邊聽音樂邊表演小走路的動作和神態。

三、引導幼兒欣賞第二段音樂,感受小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

1.請幼兒欣賞第二段音樂,聽到“咚——”的一聲,提問:發生什麼事了?老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小掉到泡泡糖上了。提問:小用手去拽泡泡糖時會怎麼樣?粘住了怎麼辦?引導幼兒練習拽泡泡糖的動作,突出用力拽的感覺。泡泡糖還會粘到哪裏?讓幼兒發揮想象,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2.教師和幼兒邊聽第二段音樂邊記錄圖譜。

3.師幼一起邊聽音樂邊表演小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

四、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做遊戲

1. 請幼兒完整地欣賞音樂,同時教師手指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並適時提示幼兒一起用誇張的動作表現。

2. 幼兒聽音樂和老師一起遊戲。

教師交代遊戲規則,提示幼兒形象的表現小輕輕地走、東張西望、用力拽的動作和表情。教師當大花貓做兩遍遊戲後,在幼兒中挑選兩名當大花貓,音樂響起時,大花貓會和小一起做動作,當聽到貓叫時,大花貓就會捉小,小迅速坐回到椅子上。

附故事:小偷油歷險記

一天,小想要上燈台偷油吃。鼠媽媽告訴它要當心屋子裏面那隻狡猾的大花貓,千萬不要被它抓到。小跟媽媽告別後就出門了。屋子真大呀!小就東看看,西看看,一邊尋找好吃的油,一邊提防大花貓,心想:一定要當心啊,千萬不要被它發現了,不然可就要沒命了。正當小東看看西看看的時候,突然,哎喲,不好!小掉到什麼東西上了?粘乎乎的?一看,原來是一塊大泡泡糖。這可是大花貓設的計啊!小趕緊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用另一隻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隻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捆了起來。”突然,“喵嗚~~~”一聲貓叫,呀!不好!大花貓來了,小使勁一拽,把自己從泡泡糖上拽下來了,然後匆忙地逃回家了。

活動反思:

?小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詼諧的樂曲,對於中班幼兒來説,已有能力分辨樂曲中a、b兩段的不同,小和機靈、可愛,泡泡糖粘粘的特徵,正好將樂曲a、b兩段融合在一起。讓幼兒通過遊戲情境,熟悉樂曲,再通過聽樂曲更好地表現小的動作,讓整個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根據樂曲特點和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一韻律活動。根據《綱要》中藝術活動目標,遵循中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從而確立了本次活動的目標: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嘗試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拉泡泡糖的情景。難點是在較快的樂曲旋律節奏下合拍地做動作。因為音樂是六八拍子,節奏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動作表現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採取的對策是運用語言(也就是兒歌形式)和動作符號幫助幼兒感知節奏,在教學中,我根據音樂節奏特點邊朗誦兒歌,邊配上相應的動作,把樂曲中的節奏,直觀、形象化,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為了落實走、看這兩個重點動作的合拍,我採用由慢到快、由單音節奏到旋律跟進,循序漸進地將節奏、樂曲、動作融為一體。並通過提問,有意識的.讓幼兒觀察到手、腳停頓以及頭部的變化,來提高表演能力。另外,在活動中,通過創設遊戲化的情境,引導幼兒根據小出來玩並被泡泡糖粘住的遊戲情節,大膽、誇張地表現小不斷拉拽泡泡糖卻怎麼也拉不掉的詼諧形象。在每一次的遊戲中,通過同伴示範、教師提出的不同要求,激發幼兒主動模仿並不斷創新的願望,通過多次感受、體驗,最終促進了幼兒音樂感受力、表現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從而體驗活動的快樂。由於事前對教材分析比較透徹,對重點和難點把握比較準確,所以活動開展得比較順利,幼兒在模仿小的“走”和“拉泡泡糖”上表演到位,而且在整個活動中他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老師和孩子及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這次活動也存在着不足之處,比如:孩子們在表演小東張西望時,個別幼兒沒有跟着節奏表演,教師需要個別引導。

音樂大獅子教案篇6

設計意圖:

我們班的孩子聽力有時真讓人感到驚訝,平時聽到錄音機裏放的音樂,大夥兒都會自言自語的相互討論説:“這個是xx樂器的聲音”“這個聲音像xx”等等,偶爾也會跟着音樂手舞足蹈起來,節奏感相當不錯。傳統的節奏活動,多是教師根據既有的節奏譜,準備相應的樂器,教孩子打節奏,為此,我設計這節課,把這些活動都交給孩子們,讓他們自主探索,找出適合各種小動物的伴奏樂器,教師靈活,有效的引導來提高幼兒的演奏技巧,讓孩子們再次享受到節奏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並對樂器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風格,激發幼兒配樂的興趣。

2、培養幼兒自主探索意識,選擇適當的樂器為動物伴奏。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課件《小和大》

2、樂器:雙響筒、小鈴、圓舞板、沙球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聽雙響筒節奏帶幼兒進活動室

師:“讓我們踩着樂器的節奏出發吧。”(幼兒坐到位置上)“剛才老師用了什麼樂器?”“以前你們還見過那些樂器?”

2、玩聽聲音猜樂器的遊戲

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聽聲音猜樂器的遊戲,好嗎?”

“聽,這是什麼?”(幼兒想象)

3、複習《歡迎曲》

(1)這些樂器你們都會玩嗎?

(2)幼兒選一樣自己喜歡的樂器。

(3)師生齊奏《歡迎曲》

二、基本部分

1、看動畫片,瞭解故事內容

師:“小朋友你們演奏的真棒,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請你們看動畫片。”

(1)播發課件《小和大》幼兒邊觀看,教師邊提問:

師:“看,這是哪兒?(大森林)

“森林裏住着誰?(馬、鳥)”

“還有誰?(大)

“它怎麼走路的?誰來學一學”。

“看,它在幹什麼?”(大吼)請一位幼兒學一學。

“這麼可怕的,小動物聽了會怎樣?”

(幼兒猜測)“都嚇跑了。”

(2)繼續看課件,提問;“會一直這樣神氣嗎?

“它怎麼了”(被網網住了)

“小動物會來救它嗎?(幼兒猜測)”哦,一羣勇敢的小跑來救它的,它們怎麼救的?(把網咬破了)

2、根據小動物特點選樂器

(1)聽故事錄音

師:“老師把這個動畫片編成了故事,想聽嗎?

(2)為小動物選樂器

師:“小動物想請你們為它們配樂呢!

你們願意嗎?

大用鼓和鈸來演奏

小鳥用小鈴來演奏

小馬用雙響筒來演奏

小鴨用圓舞板來演奏

小用沙球來演奏

(3)看大屏幕一起練習演奏

大(鼓)xxxx

(鈸)xxxx

小鳥(小鈴)x

小馬(雙響筒)xx x xx x

小鴨(圓舞板)x x x x

小(沙球)xxxx xxxx

(4)聽故事為小動物配樂

幼兒演奏,教師指揮

3、請幾名幼兒表演小動物,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演奏完畢,評選最佳小演員和最佳小樂手。

三、結束部分

師:“這節課,老師對你們的表現非常滿意,聽聽小動物要對我們説什麼? 放錄音。

師:“老師也希望你們好好學本領,成為真正的演員或演奏家,好嗎?我們跟小動物再見吧!”

聽音樂走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用音樂打開幼兒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發散性思維能力,使他們學會以審美的態度感悟人生。教師是音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幼兒和音樂的橋樑。建立新型的師幼關係,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成為幼兒的合作伙伴,做到師幼互動,創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