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大班科學蓮與藕教案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95W

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大家肯定要強調與時俱進,教案是老師為了更有力把握知識點預先撰寫的應用文種,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大班科學蓮與藕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閲。

大班科學蓮與藕教案6篇

大班科學蓮與藕教案篇1

活動背景

沉浮是幼兒生活中熟悉和常見的科學現象,它表示了物體在水中的一種絕對的、肯定的終極狀態,幼兒對它的認識是確定性的。而介於沉與浮之間的“懸浮”現象卻很少被提及,因為這一模糊、複雜的現象對幼兒來説是“説不清、道不明”的,所以老師遇之或視而不見或避重就輕或搪塞而過,但它卻真切、實在地存在於幼兒的生活中,並時常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猜測、尋找、自我探索,讓幼兒初步感受、理解這一現象,激發幼兒從小探究科學奧祕的興趣。

設計理念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許多道理和知識,都有可能成為幼兒科學啟蒙的素材,孩子總在與周圍環境的接觸中瞭解和認識世界。一件在成人看來司空見慣的事,在幼兒眼裏卻是那麼的新奇有趣,也正是因為這些早期經驗的獲得,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內容,使得孩子的生活富有生氣和活力,他們的心智得以有益健康地發展。本次活動就緣於一次不經意的談話:班上的汪洋小朋友跟大家描述起在鄉下外婆家經歷的一幕情景,外婆家的一隻小水缸裏漂浮着許多鴨蛋,他一時興起,用手壓住蛋欲使其沉下去,可那些鴨蛋在水面上晃悠來晃悠去,不聽使喚。在旁默默聽着的曹穎馬上説道:“我看到媽媽把煮熟的雞蛋放到水裏後是沉的,不是浮起來的。”個別大膽的孩子紛紛猜想着可能是雞蛋和鴨蛋、生與熟、冷水與熱水的原因所致吧!也有的孩子疑惑不解,向我投來了求助的目光。於是,一個設想在我頭腦中醖釀而成。

本次活動分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説一説四個步驟進行:經歷了激趣——發問——探索——交流的過程,做到激之以情,調情入境;授之以法,啟發思維;導之以行,探索規律。讓幼兒在動中學習、趣中思考、奇中發現、樂中獲取,達到發展幼兒的自主性、增強活動性、鼓勵創造性的目的。最終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達到“我會學”。

活動目標

1.探索在清水裏加入一定量的鹽後,雞蛋沉浮狀況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的存在。

2.幼兒能兩兩合作進行操作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習記錄和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3.能積極思維,有主動探究科學奧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燒杯兩隻(分別裝等量的淡水、鹽水),雞蛋一個,放大的記錄紙一張。

學具:1.實物:雞蛋、鹽、碗、盆、勺子、燒杯、抹布每組各若干

2.磁吸標記、記錄表、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蛋寶寶沉浮的位置

1.出示內裝等量淡水、鹽水的兩個燒杯,引導幼兒比較:兩個燒杯中的水一樣多嗎。

2.出示雞蛋一個:今天蛋寶寶要跟水玩個遊戲,小朋友想看嗎?蛋寶寶到了這兩個裝着水的燒杯裏會怎麼樣呢?

3.猜猜蛋寶寶在鹽水、淡水裏的沉浮狀況。

教師設疑:蛋寶寶到了第一個水杯裏(淡水)會怎樣?它是沉下去,還是會浮上來?(幼兒猜測並用身體動作表示沉浮結果:站表示浮,蹲表示沉——實驗驗證——幼兒觀察結果——師幼一同完成記錄)

繼續設疑:蛋寶寶到了第二個水杯裏(鹽水)會怎樣?它在水裏會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幼兒猜測並請幼兒分別把磁吸標記貼在自己猜想的水位上——實驗驗證——幼兒觀察結果——師幼一同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評析:“猜一猜”形式的設計,使得活動一開始師幼雙方都以開放的心態進入氛圍,圍繞着蛋的沉浮展開爭論,大膽聯想,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民主寬鬆的心理環境,融洽了師生關係;同時,在讓幼兒使用身體動作和標記符號表達預測結果的過程中,使得幼兒在活動中敢想、敢説、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較好地實現了師生互動。這一過程,教師始終把幼兒放在首位,他們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使活動形成了質疑——猜測表達——驗證——記錄結果的良好開端。)

二、找一找蛋寶寶沉浮的祕密

1.幼兒針對觀察到的現象自主提問。

看了剛才的實驗,你有什麼想法或問題?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小問號”,把你的問題提出來,好嗎?

(評析:發現問題是幼兒進行探究的先決條件,這一環節的設計把傳統教學中的教師提問專利權讓給幼兒,有利於促進幼兒積極思維的發展,形成初步的問題意識,同時更利於引發幼兒進一步深入探究的內在動機。)

2.教師順應幼兒提出的問題設置懸念。

哎呀,這倒奇怪了,蛋寶寶在第一個杯子裏是沉在水底的,怎麼到了第二個杯子裏會浮上來呢?這裏究竟有什麼祕密呢?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感官尋找蛋寶寶沉浮的原因。

啟發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區分出淡水和鹽水的不同。從而找到問題緣由:雞蛋在裝有淡水的杯子裏是沉下去的,在鹽水裏是浮上來的。

4.進一步把問題引向深入。

那麼是不是雞蛋在鹽水裏都會浮起來呢?在加了多少鹽後才能浮起來呢?我們一起動手來試一試,好嗎?

(評析:這既是對上一結論的不確定性疑惑,又自然滲透了對下一步驟中的實驗觀察的要求,讓幼兒帶着強烈的好奇與急切想知道結果的心態進入實驗中。教師提出矛盾性的問題,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對問題進行思考,盡情發表對問題的看法,這也是幼兒將頭腦中的新經驗與原有的舊經驗發生聯結、進行遷移的過程。)

三、做一做蛋寶寶沉浮的實驗

1.理解記錄圖表所示的實驗方法。

2.提出實驗要求:兩兩分工合作,明確怎樣加鹽、攪拌、記錄注意點等等。

3.幼兒實驗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實驗並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適時適度的指導。

(評析:幼兒認識事物、獲取知識大多來自直接經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在本次實驗中,加鹽量的多少,攪拌、溶解的程度,都是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教師對幼兒的實驗結果的判定都應視不同的實驗方法而言,決不可為追求統一結果而扼殺幼兒自主探究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準確把握自己在活動中的角色地位,在幼兒確實因自身經驗和能力的侷限使探究活動遇到障礙時,才給予一定的幫助。)

四、説一説蛋寶寶沉浮的規律

1.(展示幼兒的實驗記錄卡)從記錄結果中講講自己的實驗感受並發現雞蛋沉浮的規律。

2.繼續設疑:為什麼雞蛋在加入1勺、2勺鹽的鹽水中沒有浮動,在加入3勺、4勺……鹽的鹽水中會慢慢浮上來呢?

(評析:這個環節中教師指出了矛盾的事實:同樣在鹽水中,為什麼雞蛋有沉有浮?讓幼兒更深入地思考問題並通過自己的探索形成認識:不同濃度的鹽水中,雞蛋的沉浮是有一個過程的,只有在加入一定量的鹽後,雞蛋才能在水中浮動直至全部浮起來。並且通過集體討論交流,讓幼兒對自己所思所為進行一次梳理,以此強化新獲得的經驗。)

3.除了在鹽水裏雞蛋能浮起來,你還有什麼辦法讓雞蛋浮起來呢?(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自由想像講述)

(評析:這一環節的討論,讓幼兒知道:讓雞蛋在水中浮起來的方法並不是唯一的,從而培養幼兒思維的多向性、開放性。同時,也順應了“科學來自生活,最終必然迴歸生活”的宗旨。)

活動延伸

1.如果在鹽水裏不斷地加鹽,雞蛋還會往上浮嗎?

(評析:科學活動是沒有終結性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將隨着人們認識程度的深入而不斷地改變,不斷地提出新的假設和解釋。因此,從小培養幼兒對科學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顯得尤為必要。)

2.鼓勵幼兒繼續探索、發現雞蛋在其他液體中(如糖水等)的沉浮情況及其他沉浮現象。

大班科學蓮與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冬至與麻餈的意義,掌握製作麻餈的基本常識及製作技能。

2、能獨立或與人合作製作麻餈,體會勞動的快樂,激發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製作麻餈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黃豆、紅糖;外出車輛。

活動過程:

(一)教師交代活動目的及注意事項。

1、師:過幾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吃麻餈,你們知道麻餈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幼兒:不知道)那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參觀麻餈作坊,好嗎?

2、師:外出活動應該注意什麼呢?(幼兒自由講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隊伍、講禮貌,等等)

教師小結:外出時除了講禮貌,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到麻餈作坊,那兒人很多,很擠,小朋友要注意安全,還要跟好隊伍,並要在老師指定的地方參觀,不能隨便亂跑。

(二)談話,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吃過麻餈嗎?

幼:吃過,很好吃。

師:你們還記得麻餈是什麼樣的嗎?

幼:圓圓的,軟軟的;黏黏的,外面還有粉;特別軟,粘牙…

師:看來小朋友很喜歡吃麻餈,説得很棒。

師:誰知道麻餈是用什麼做的?

幼:我奶奶説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麪粉做的,要搓圓…

師:今天,我就帶小朋友去看一看麻餈到底用什麼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瞭解麻餈的製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搗米

(1)師:小朋友,這是什麼呀?有什麼用呢?

幼:好大的石頭,中間有個大口,是用來盛水的吧!

師:這叫搗池,是用來搗米的。我們做麻餈先要將米蒸熟,再倒入搗池中反覆捶搗,直到米粒全都一起為止。

(2)幼兒觀看搗米操作情況。

(3)幼兒嘗試、腦沁

(4)幼兒説説淘米的感覺。幼:好重,抬不動;太累了,我們兩個人也抬不動…師:搗錘是用石頭做的,有幾十斤重!這些米就是諶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團米團

(1)師:我們要將搗成的米團捏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麻餈。誰知道怎麼把米團變成麻餈?幼:用手搓;就像搓湯圓一樣,先搓圓再壓扁……師: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舉

(2)師:鏟一部分米團放入手中,捏出小塊拉斷。好嗎?

(3)幼兒操作,講述操作細節。幼: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難捏;剛開始轄出夾墾圓圓的,可是拉也拉不斷,所以就變得長長的了;米團軟軟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滾豆沙

(1)讓幼兒區別滾過豆沙和沒滾過豆沙的麻餈的味道。

師:你們來嚐嚐自己捏出來的麻團。

幼:淡淡的不怎麼好吃。

師:這個好吃嗎?(幼兒品嚐)幼:又香又甜。

師:所以做麻餈的最後一步就是要滾上豆沙,這樣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滾太多,也不可太少,還要滾得均勻。

(2)觀看客座教師滾豆挲。

(3)師幼共同嘗試滾豆覬

4、幼兒品嚐。

(四)小結。

師:小朋友,伯伯為我們做的麻餈好吃嗎?

幼:好吃!

師:但是做出這麼好吃的麻餈要付出很辛苦的勞動,你們剛才也看了師傅們在搗米的時候流下的汗水,可見我們的糧食來的是多麼不容易!我們不僅要愛惜糧食,而且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五)延伸活動(回幼兒園嘗試做麻餈)

師:小朋友,我們觀看了製作麻餈的過程,現在我們也來做麻餈,讓我們跟着廚房阿姨一起來做吧!

1、幼兒嘗試製作麻餈。

2、幼兒品嚐。

大班科學蓮與藕教案篇3

一、活動背景和設計意圖

我們是海島上的孩子,海和船隻對於我們説已再熟悉不過。但是真正讓我們説出船上有些什麼,它有哪些作用,也是很困難的。我曾經問過一個問題:“在船上,漁民伯伯把魚捕來放在哪裏?”孩子們都不知道。説:“我沒有上過漁船。”據瞭解很多孩子除了要乘坐的客船外,很少帶着孩子去別的船上看一看,所以,我設計這一科學活動,意讓孩子對船隻的內部結構有較深入的認識,從而激發幼兒對船隻、對周邊事物深入觀察的興趣和能力。

二、活動目標

(一)瞭解船的結構,能説出船上主要部件的名稱。

(二)知道目前船的主要作用是海上交通工具

三、活動準備

各種船的圖片、模型 船的大圖片一張

四、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船的基本結構

重點提問

“這是什麼?”“船上有什麼?”

“有這個,”老師根據幼兒描述告知其名稱。

(二)幫助幼兒理解他們的作用。

幼兒討論錨 甲板 駕駛室 船艙 螺旋槳等是派什麼用場的?

總結

(三)討論船的作用

重點提問

“如果沒有船會怎麼樣?“

“船會帶來什麼好處?”—總結

(四)出示各種各樣的船,展示

活動反思與建議

(一)通過本次活動的進行,孩子們對船隻的結構和裏面的裝備產生了很濃的興趣。紛紛向老師詢問自己在船上看到的是什麼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引發了幼兒的自主學習。

(二)同時,這次的活動內容科學性十分的強,孩子雖然喜歡,但是,簡單的看圖片和模型講述,有的還是理解不了。所以,建議教師再設計一有關於水流位置與船行方向之間的關係的探索活動加深理解。

大班科學蓮與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事物都是處於變化之中的,學習以辨證科學的態度看待周圍事物。

2大膽表述生活中自己發現的各種變化。

活動準備:

1課件《四季的變化》。

2一些會變化的東西:記號筆、固體膠、鉛筆、未充氣的氣球、袋裝速溶咖啡、積木、回形針、米、飲料瓶(內有少許水)、石頭、紙張、書本、紙質小盒子、橡皮泥、蠟燭、毛巾、肥皂。

3有關變化的ppt,包括:人類的進化、文字的演變、通訊工具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四季的變化1發現秋季來臨時的變化。

師:當秋季來臨時,哪些方面會發生變化?

師(小結):大家發現秋季來臨時有許多變化:樹葉變黃,紛紛飄落;草兒變黃;氣温降低……2回憶其他季節的特徵,感受四季的變化。

師:大家還能回憶起春暖花開的春季、烈日炎炎的夏季、雪花飄飄的冬季是怎樣的嗎?各個季節有什麼特徵?是怎麼變化的?(教師播放課件《四季的變化》,幫助幼兒完整地回顧四季特徵,感受四季的變化。)(1)分別點擊課件畫面上方的文字“春”“夏”“秋”“冬”,引導幼兒欣賞四季的特徵,鞏固幼兒對四季的認識。

(2)再次點擊課件“春夏秋冬”,整體播放四季更迭的過程,引導幼兒感受四季連貫的變化過程。

二、生活中的變化1交流:我發現的變化。

師(出示一些生活用品):它們會發生變化嗎?請你分類——選擇你認為會變化的物品,放在“變”這個漢字前;選擇你認為不會變化的物品,放在“不變”的漢字前。

師(逐一出示幼兒放在“變”字前的物品):它會變嗎?會怎麼變?

師(逐一出示幼兒放在“不變”兩字前的物品):它到底會不會變?誰有不同意見?

師:有人説它會變。那它會變成什麼?怎麼變?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作出迴應,引導幼兒分析歸納變化需要一些條件,如時間、外力等:一種物品會有多種變化等。)[例如,教師舉起幼兒放在“不變”兩字前的袋裝速溶咖啡與幼兒互動。

師:它到底會不會變?誰有不同意見?

幼:用熱水沖泡,會變成可以喝的咖啡,香香的……師:哦!會從粉末狀變成濃濃的可以喝的咖啡,味道好極了!不過需要熱水這個條件,變化是需要條件的。

幼:時間長,這袋東西會變質。

師:是嗎?這上面確實寫着保質期到×年×月×日呢!除了咖啡,還有些什麼東西也會過期變質呢?]

師(小結):我們身邊的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生活中,我們周圍很多物品也在發生變化,有的顏色變了,有的形狀變了,有的味道、重量變了,這真是一個變化的世界。

師:生活中有從來不會變化的東西嗎?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作出迴應,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揭示生活中的物品都會發生變化的規律。)例如:

幼:電視機不會變化。

師:大家的意見呢?

許多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電視機的畫面會變化:時間長了電視機會變舊……]

師(小結):通過辯論,我們明白了很多看似不變的東西其實都會有變化。關鍵是我們必須仔細觀察和思考。才能發現它們的變化。

2瞭解、欣賞其他的變化。

師:大家發現了生活中有那麼多的變化,現在我也要和大家分享我發現的變化。

(1)播放反映人類進化、漢字演變過程的ppt。

師:看了這一組變化的圖片,你有什麼感覺?(有些東西的變化過程緩慢而漫長。)

(2)播放反映通訊工具變化過程的ppt。

師:看了這個變化,你有什麼想法?(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師(總結):自然界和我們生活中的萬事萬物都是會變化的,季節會輪換,人會長大……有一些變化是我們馬上就能看到或感覺到的,還有一些變化是我們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才能發現的,如人類的進化、文字的演變,等等。

大班科學蓮與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的含義,知道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探索幫助烏鴉喝水的新辦法,創編新的故事情節。

體會故事中有趣的科學現象,萌發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熟記故事《烏鴉喝水》

活劫過程

講述故事第一、二段,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講述故事第一、二段,然後提問:你覺得烏鴉用什麼辦法才能喝到水?為什麼用這個辦法?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幫助烏鴉想出喝到水的辦法。無論幼兒的辦法是否可行,均對其大膽想像和猜測給予鼓勵。

講述故事後三段|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思考。

教師:原瓶子裏的水是怎樣的?烏鴉想到了一個什麼辦法?

教師:它往瓶子裏投石子後,發生了什麼變化?

完整講述故事。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你知道烏鴉為什麼能成功嗎?

教師:如果烏鴉往水裏放糖、沙子等其他東西,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創編故事《新烏鴉喝水》

引導幼兒想一想、説一説:如果你是烏鴉,還可以用哪些方法喝到水?

鼓勵幼兒與同桌小朋友互相説説自己的新想法。

請部分幼兒在集體前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新烏鴉喝水》。

活動延伸

1活動後,啟發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創編的故事《新烏鴉喝水》,並鼓勵幼兒相互進行講述。

2和幼兒一起在自然角或認知區一起玩遊戲,通過實驗驗證故事中烏鴉喝水的辦法以及自己幫助烏鴉想出的辦法。

2日常生活滲透日常生活過渡環節,讓幼兒輪流講述幼兒自己創編的故事《新烏鴉喝水》。

作品賞析

這是一個涵蓋科學內容的童話故事。作品語言樸素簡練、通俗易懂,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描寫烏鴉想辦法喝到水的經過,展現了一個聰明機智、愛動腦筋的烏鴉的形象。故事寓科學現象於情境之中,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學習作品、為烏鴉想辦法等活動,激發幼兒探究科學現象的興趣。

大班科學蓮與藕教案篇6

一、設計思路

本單元的主題遊戲活動是超市遊戲,根據這個超市遊戲設計了讓孩子利用觀看情景表演學習編應用題,有助於發展幼兒對生活中簡單的數量關係的理解,讓孩子學習多用角度思考問題,積極主動的與同伴交流,讓孩子知道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二、活動目標

1、體驗數學活動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2、理解減法應用題中總數與部分數的關係。

3、引導幼兒回顧生活情景,仿編:"求剩下"的減法應用題。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熟悉超市環境,熟悉10以內的分解。

2、遊戲經驗:會玩"馬蘭開花"

3、環境準備:超市場景(內有5個陀螺,7個桔子,5個蘋果),情景表演,筆,圖片。

四、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馬蘭開花

2、集體活動

(1)請幼兒一起説一説超市裏有什麼物品?分別有幾樣?

(2)觀看情景表演:超市裏有5個陀螺,有一個"顧客"過來,對售貨員説:您好!我要買2個陀螺。售貨員給他2個陀螺説:"給你,歡迎您下次再來!

(3)教師提問:超市剛才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我們要把超市發生的這件事情編成一道減法應用題。

聽教師完整示範講述"減法應用題"

(4)觀看情景表演:超市裏有7個桔子,有一個"顧客"過來,對售貨員説:您好!我要買4個桔子。售貨員給他4個桔子説:"給你,歡迎您下次再來!

(5)教師提問:超市裏剛才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6)誰能根據這件事情再來編一道應用題呢?這個應用題可以怎麼寫算式?

(7)。觀看情景表演:情景表演。超市裏有5個蘋果,有一個"顧客"過來,對售貨員説:您好!我要買3蘋果。售貨員給他3個蘋果説:"給你,歡迎您下次再來!

(8)教師提問:"超市裏剛才發生了一件買蘋果的事情,誰能根據這件事情再來編一道應用題呢?這個應用題可以怎麼寫算式?"小結:孩子們,我們發現在三道應用題中每次都問了一個什麼問題?只要我們應用題裏問還剩幾個,那這個題就是減法應用題。

(9)請幼兒講述算式中哪個是總數?哪個是部分數?理解算式與應用題的對應關係。

五、探索發現

1、課件遊戲(幼兒用書p11,請幼兒看圖,理解題意,仿編應用題,照着寫減法算式。)

2、請幼兒根據圖意編應用題。

3、請幼兒根據算式編應用題。

六、延伸活動

在活動區擺放一些減法算式卡,讓幼兒自由進行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