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氨的性質教學反思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68K

及時寫好教學反思是要根據自己實際的教學能力的,會寫教學反思是每一位教師必須要掌握的能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氨的性質教學反思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氨的性質教學反思5篇

氨的性質教學反思篇1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真實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展開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學生的主體性逐步得到發展”。因此,本節課我精心設計,注意聯繫實際,創設問題情景,力求把講授轉變為啟發誘導,把學生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探索,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並設計了分組實驗、探究實驗,促使學生動眼看,動手做,動口説,動腦想。我在開展教學活動當中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注意聯繫實際,創設問題情景

例如首先通過“情境材料”使學生對鈉的化學性質的活潑性有進一步的直觀認識,從而產生探究鈉與水反應的慾望。然後通過“當鈉遇到水”的學生分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解答“情境材料”中的問題,使學生明朗“原來如此”,進而設疑是否所有金屬都可與水反應?鐵可以嗎?學生積極發言,老師引導出鐵不與冷水、熱水反應,再提高反應條件呢?引用“新聞鏈接”使學生產生了解fe與水反應條件,並探究合作設計實驗裝置。

2、注重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上利用各種方法,激發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才能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探求知識,真正地做到“樂學,會學,學會”。這樣,學生不但能較好地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學習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具有自學課外知識,探索知識的能力。

3、注意培養學生的更多能力。

生本教學理念下,要由重知識向學生能力方向發展,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性與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同時又可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康的人格。

4、注意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並及時鼓勵表揚。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學生更是如此,我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注意聆聽學生的發言,注重對學生的激勵。讓學生在老師的肯定下“樂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我對本節課培養了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但同時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下面是我對本節課的反思:

1.鈉與水的分組實驗,很直觀、很有趣、很刺激,學生做的很興奮的大呼小叫。氣氛活躍了但課堂有的過火了。

2.我講得過多,佔用了較多時間。

我總怕學生不明白,於是我就越講越多,而且重複觀點,不敢把時間交給學生,例如在師生總結鈉與水反應現象時,因這是本節課重點,所以我不自禁的多花了時間,我在學生代表發言後與學生一起總結正確觀點後再一次展示每觀點後再分析原因,所花的時間過多,可以改為學生代表發言後老師一邊指導學生正確總結觀點一邊展示正確總結觀點並直接分析原因。

3、實驗準備不充分。在上本節課時,鐵與水的探究實驗出現了問題,就是我在加熱時試管裂了。實驗效果不明顯。下課後我反覆進行實驗,發現試管試管裂的原因有多種:一是試管易受熱不均炸裂,二是試管的選用要注意,應該選用大號試管,小試管易受熱不均炸裂。三是加入試管中的棉花要注意:(1)團棉花含水量不能太多(2)為避免水粘在試管中在,最好先在試管底部加人一小團棉花再用膠頭滴管向棉花團小心滴入適量水。而不應該直接往試管底部加濕棉花,否則試管在加熱過程中,會因含水過多易受熱不均炸裂。

在今後教學中,我要更加註重以下三點:

1、加強課堂駕馭能力。

2、教師精講,把時間留給學生。

在生本教學理念下,教師也要與時俱進,與新的教學觀念同步,做到敢於放手,精講精析,把時間留給學生。由於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又是組織者,教師就要改掉以前一味地講的做法。如果教師以“講”為中心,就會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不利於學生的潛能和身心的發展。因此,教師要以探究—研討為主的多項交流方式,師生共同討論,共同做實驗,鼓勵學生想説就説,呵護學生的奇思妙想,使學生個體的自我反饋,學生羣體間的信息交流,師生的信息反饋交流,及時普遍地聯繫起來,形成多層次,多通道,多方位的立體信息網絡。確保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於是積極,活潑,主動的狀態,使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主動,活潑的展開與整合過程。

3、充分準備實驗。課前多考慮幾種情況,多做幾種方法,認真觀察現象,總結失敗教訓和成功經驗。

以上是我針對本節課進行的反思,通過這節公開課和所做的實驗,讓我感到教學中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是多麼的重要。每一個小的細節,如果你不經意都會出現漏洞,實際上在我們很多實驗中都是如此。我們應領會新課改的指示精神,不要還是停留在“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單向“填鴨式”教學上。利用實驗不斷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質疑思辨是激發學生思維的重要形式。這樣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了學生學習思維,開發了智力,又顯示了本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從而達到“課堂有效教學”的效果。

氨的性質教學反思篇2

商不變的性質是一節探索規律課,通過觀察、猜想、驗證從而總結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在實際授課中,雖然我也設計和安排了一系列探索活動,但是在細節上仍有很多不足。

一是課堂評價語中引導語這一部分,由於在觀察階段沒有將學生的總結語言進行夯實規範,讓學生明確表達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幾,商不變。導致學生整堂課到結束時也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表達能力,即使觀察到商不變的性質表述地也是五花八門,使得整節課零散而缺乏規範。

二是驗證環節設計欠缺,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全面的研究,窮盡各種可能性。由於觀察示例中學生看到的是乘10,除以10,乘2,除以2,所以受思維侷限性,很多同學自己舉例驗證時也都是乘10,除以10,乘2,除以2,這樣總結出的結論是經過片面驗證的,應該在這一環節引導學生試試乘3,乘5,乘12,除以3,除以3,除以12等,儘量多舉例,列出多種可能性,使學生形成一個較為全面的認知,即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商不變。然後引導學生思考相同的數有沒有範圍或特殊情況,如果學生想不出,老師提示0和1,得出0不可以,完善結論。這一部分一定要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經歷思考、驗證、表達,不斷夯實對於商不變這一性質的理解,這樣驗證的過程也就是一個練習的過程,學生對於這一性質理解透徹,做練習自然水到渠成。

三是客觀方面,對錄播教室的多媒體操作不熟悉,導致中間頻出問題,教學過程中斷,孩子的認知也是片斷性的,再是準備了兩份課件,結果全部點開,自己最後也混淆了,沒有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總的來説,作為年輕教師對於教材的把握和重難點知識的突破仍缺乏方法,整節課老師只是不斷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而不是通過幾句簡單的引導語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進行同桌交流,小組合作,自主解決問題,整堂課過於零散、平淡。

氨的性質教學反思篇3

在本次磨課活動中,我選擇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為授課內容。《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商不變的性質以及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之後,並在已有應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分數的基本性質》在分數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約分,通分的依據,對於以後學習比的基本性質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分數的基本性質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之一。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大膽利用“猜想和驗證”方法,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和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得到不僅是數學知識,更主要的是數學學習的方法,從而激勵學生進一步地主動學習,產生我會學的成就感。對這部分內容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一、遷移引入,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

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利用商不變的性質進行正遷移,所以我在開課伊始出示課件:120÷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數和除數都擴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數和除數都縮小10倍呢?學生紛紛回答商是4,我故作神祕地説“這幾個算式都不相同,為什麼它們的商是一樣的呢?大家回憶一下,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一個什麼性質?”學生很快就答出“商不變的性質”。接着複習前幾節課學習的“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幫助學生意識到商不變規律和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與新知識的學習具有定的.聯繫,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經歷由“猜測——動手操作驗證——得出規律”的探究過程。

在本課的學習中,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之經歷學習探究的全過程。我創設了探索場景,讓學生首先猜測分數是否也有與除法同樣的性質。接着充分利用直觀手段,設計了“猴王分餅”的操作活動,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來發現三個分數之間的相等關係,接着引導學生一起探索這三個分數之間存在的規律,從而把具體的知識條理化,使學生獲得具體真切的感受,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分數大小相等的算理。歸納得出分數的基本性質,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教學中我還注意關注學生的多種思維方式,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敍述解決問題的過程,體現了對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

三、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先進行基本練習,深化對分數的基本性質認識,通過應用拓展,使學生加深對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理解,如遊戲:你能幫助小羊和小熊找到與它相等的分數嗎?並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拓展題一個分數,分母比分子大14,它與三分之一相等,這個分數是多少?

此題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基本知識,還能促使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在教學中,學生不僅想到可以用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還有部分學生提出更簡潔的方法。思路如下:三分之一的分母比分子大2,而結果要讓分母比分子大14,而原來相差的2乘以7就可以得到14了,因此只要分子分母擴大7倍就是所求的數。創新思維的火花在學生中閃現,體現出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更加靈活、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本節課出現的問題也很多,如當總結出規律後並未及時引導學生找出規律中的關鍵詞“同時”、“相同的數”;在進行分數的基本性質與商不變的規律的溝通聯繫時,只是對照兩句性質進行,沒有舉出具體的例子。如果能讓學生多舉一些例子,歸納方法從“特殊”到“一般”推進從而得出結論,就使得結論的得來更科學。

氨的性質教學反思篇4

本單元相關學習知識點具體來説,有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的讀法和寫法、小數的性質、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及應用、小數和複名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由於知識點多,近一段時間又在進行自主教學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情緒不穩定,總體感覺效果不是很好。根據學生作業情況反思其中的原因,概括如下。

本單元掌握較好的`知識點: 小數的產生,同學們很容易接受,都知道是由於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要而產生了小數。而在小數的性質學習時,首先有的學生對“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不是很理解,但在進行相關練習後,能較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小數的讀法與寫法及大小比較”這知識,讓學生有效結合整數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對照,學生能很好的理解運用。

本單元學習效果不理想的知識: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小數和複名數的改寫、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掌握不理想。特別是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及應用,小數點向左、右移動小數如何變化,有一部分學生總是判斷不準。讓我感覺不理想的知識點還有小數名數的改寫,總有一部分學生處理不好,原因是對相互改寫“單位之間的進率”弄不清楚,所以就改寫不準確,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部分學生在改寫用億或用萬作單位並保留一位、兩位小數是總是出錯該題的要求是隻改寫成用億作單位得數。

為了讓學生儘快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小數和複名數的改寫及求近似數的相關知識,我採用了很多種方法,感覺有的方法還比較有效。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比如(1)3.7------37,數變大,點移動一位,就是擴大10倍。10-----0.001,數變小,點移動四位,就是縮小1000倍。(2)把8.4擴大到它的( )倍是84。先觀察小數的移動幾位,移動一位擴大10倍。看擴大或縮小多少倍,同樣是看小數點移動。因為有的學生總想記住向左移擴大、向右移縮小,所以總容易混淆。還有就是讓學生數0,比如3.253×100=,100有2個0,就是小數點移動兩位。

小數和複名數:要求學生先找進率、寫出進率,再確定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比如:1208米=( )千米 除以1000,有3個0 所以小數點向左移動3位。÷ 1000

5.02噸=( )千克 乘1000,有3個0 所以小數點向右移動3位。× 1000

學生練習時,我都讓學生寫成以上形式,感覺效果很好。

求近似數:要看清要求,是求近似數還是是改寫成用億或用萬作單位得數。

比如

(1)保留一位小數:8.353 ,該題就是近似數,看十分位的鄰居5,要進1,所以是8.4。

(2)改寫成用億作單位得數。408800000,該題的要求是隻改寫成用億作單位得數。 408800000=4.088億。

(3)改寫成用億作單位得數。(保留兩位小數)937540000,做該題時,要求學生先改寫成用億作單位得數,再保 留兩位小數。937540000=9.3754億≈9.38億。

氨的性質教學反思篇5

本節課我採用從生活中創設問題情景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採用類比等式性質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教給學生類比,猜想,驗證的問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學習習慣。

活動一、通過回顧舊知識,抓住新知識的切入點進入數學課堂,也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在這一環節上,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有點少。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存在,不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到在不等關係中存在的一些性質。這一環節上展現給學生一個實物,使學生獲得直觀感受。

問題2的設計是為了類比等式的基本性質,研究不等式的性質,讓學生體會數學思想方法中類比思想的應用,並訓練學生從類比到猜想到驗證的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務,體會合作學習的樂趣。在這個環節上,我講得有點多,在體現學生主體上把握得不是很好,在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時間控制的不緊湊,有點浪費時間。

讓學生比較不等式基本性質與等式基本性質的異同,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認識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整體上把握知識、發展學生的辨證思維。

讓學生通過構圖反思,進一步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歸納,總結的習慣,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激起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動三、通過兩個題幫助學生應用提升,第一題以判斷得形式讓學生體驗不等式性質的簡單應用,第二題是利用性質化簡不等式成“x>a”或“x整節課在運用符號語言的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與錯誤,因此在課堂上,我特別重視對學生的表現及時做出評價,給予鼓勵。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符號語言表達能力。

本節課,我覺得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在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錯。其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努力提高教學技巧,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