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幼兒小班美術課教案最新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6W

教案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和指導,優質的教案是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上更加有目的性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兒小班美術課教案最新6篇,供大家參考。

幼兒小班美術課教案最新6篇

幼兒小班美術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2、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3、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畫紙人手一份,油畫棒每人一份。

2、每人一雙雨靴,一件雨衣。

3、事先帶幼兒觀察過下雨的過程,掌握有關雨的知識信息。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雨具、雨衣,雨靴”,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師:這是什麼?師:為什麼今天小朋友都帶了雨衣上幼兒園呀?師小結:對,

2、前天老師還和你們一起觀察過下雨的過程是不是?(幼齊答:是)請小朋友想一想,雨是從哪兒落下來的呢?師:雨落下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知道嗎?師:那你們知道什麼時候雨是一滴一滴的,什麼時候雨是一根一根落下來的?

3、師小結:看來小朋友在觀察下雨過程時很仔細。的確,當下小雨時它是一滴一滴的落下來的,而下大雨時則是像線一樣一根一根的落下來,如果颳着風的話,雨還會斜着落下來,有時向左斜,有時向右斜,好像在跳舞一樣。我們來學一學雨落下來的樣子好不好?

二、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的雨。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表現下雨的過程。

師:剛才我們説了説雨,還學了學雨落下的樣子,現在我們來畫一畫雨好嗎?師:我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畫,先畫小雨好嗎?(好)教師邊

示範畫法,邊講解:下小雨了,雨點從天上落下來,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嘩啦啦,雨像是線一樣一根一根的落下來,颳大風了,雨被風

吹得都斜了過來。剛才我們説到的就是這三種情況,下面請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師一起練習畫下雨。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説邊作畫空練習。

四、幼兒大膽作畫,教師指導。

(1)師:教師發現小朋友在空中畫的雨非常的好看,我們把它們請下來,讓它們飛到我們的畫紙上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好嗎?畫的時候,請大家還是先畫小雨,再畫大雨,然後畫颳風時的雨。

(2)幼兒進行創作,教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五、展示交流。

(1)展示全部作品,幼兒相互欣賞。

(2)師:你喜歡哪張作品,為什麼?

教學反思:

繪畫《下雨了》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所以本節活動我不但把讓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作為重點,而且我把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也同時作為本次活動的另一個重點,並以情感體驗為主線,貫穿於整個活動中。

1、藝術可以表現生活也可以表達情感,在教學開始,我通過聽——説—演——看——想,激起小朋友對雨的已有經驗,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説出來,用肢體表現出來,教師再進一步對幼兒的語言進行概括,進行提升,讓幼兒對雨有進一步的認識,為下面的繪畫做了一個感性和情感的鋪墊。

2、結合語言進行繪畫,增加了活動的情趣。在用短線、長線、斜線畫雨時,我結合生動、形象的語言。如:小雨一滴一滴一滴落下來。大雨嘩啦啦,一條一條落下來。起風了,大雨、小雨斜斜地落下來。幼兒一邊説,一邊畫,幼兒就覺得有趣多了。

教學啟示:

1、孩子們天性愛玩兒,他們喜歡一切可以拿來玩兒的`東西,不放過一切可以玩兒的機會。“下雨”這種自然現象對大人來説也許挺麻煩的,意味着鞋襪會打濕,衣服會濺髒,出門得帶傘,……。可是對孩子們來説,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着雨傘瘋瘋鬧鬧。而本次活動對幼兒這方面有所忽視。今後在學習這一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大膽的安排成一個“玩”的過程,用一種遊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

2、教師在豐富雨的種類時還不夠深入,如:大雨、中雨、小雨、雷陣雨、太陽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用你的聲音模仿一下不同的雨聲? 沙沙、沙沙——嘩嘩、嘩嘩—— 滴答、滴答—— 嘩啦、嘩啦——藝術大師羅丹的那句話:“生活中到處都有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通過這樣的課,能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從自然中發現美、表達美、創造美!

幼兒小班美術課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畫半圓形

2、用添畫的形式或重複圖象的方法把畫面畫滿。

活動準備:蠟筆、紙、課件

活動過程:

1、介紹內容,引導觀察

出示課件。提問:這是誰?

小刺蝟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它的身上有什麼?有什麼用?(刺可以用來刺食物,又可以用來抵擋敵人,保護自己)

2、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題。(課件)

小刺蝟來到樹林,看到樹上有許多果子,可是它不會爬樹,正在這時,風姑娘幫助它把果子吹了下來。小刺蝟想把果子被回家,就在地上打了一個滾,把鬼子插在刺上,然後就回家了。

3、教師示範

小刺蝟背果子的時候,肚子直直的還是平平的?(平平的一條直線)

彎彎的背在肚子的上面(畫一條彎彎的弧線)

果子是怎麼背上去的?(插在刺上)

4、請幼兒上來示範

5、創作要求

小刺蝟看見地上還有許多果子,請小朋友幫它多找一些刺蝟一起來背果子,把所有的果子都送回家。

6、講評

7、結束

小刺蝟請了這麼多的朋友不停的背果子。把果子送回家,吃也吃不玩,準備明天請小朋友一起來吃。

課後反思:

此活動教師先讓幼兒觀察真實的刺蝟,然後用簡筆畫的形式來畫刺蝟,使幼兒知道複雜的事物可以用簡單的圖形表現出來。教師能運用課件,一個故事來引出繪畫主題畫刺蝟。教師在活動中應注意語言的生動如:在進行塗色時可以説:給小刺蝟穿衣服,背上背了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綠綠的……。請幼兒上來示範後,教師要做一些簡單的講評,説説哪些地方不好,讓幼兒在繪畫的時候可以注意。

幼兒小班美術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撕紙活動的樂趣。

2、初步嘗試沿記號進行撕紙活動。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教具:可操作性圖片(雞媽媽)一張,草地雞窩背景圖一張。

2、畫好的圓形(雞蛋)每人兩、三個,糨糊6瓶、盤子6只。

活動過程:

一、出示可操作性圖片(雞媽媽)。

師:看,誰來了?

(一母雞出來)猜猜這隻母雞到草地上來幹什麼?

看看它在幹什麼?(一母雞下蛋,蛋都跑到草地上)。

師:母雞生了很多蛋寶寶,可是蛋寶寶太調皮了,看,都跑出雞窩了?雞媽媽找不到寶寶很着急,我們一起幫它把蛋寶寶找回雞窩好嗎?

二、示範撕蛋、貼蛋及講解規則。

1、第一次示範

師:看,我找到一個蛋寶寶,它躲在盤子裏,我來把它取出(畫好的圓形來)。沿着上面的畫好的圓,兩隻手慢慢地撕,小手慢慢地移,止到撕成圓形(蛋寶寶)

師:沾點糨糊,塗在蛋寶寶身上,然後輕輕地送回雞窩(示貼在雞窩上)。

2、第二次示範

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教師及時糾正錯誤的地方。

3、師:還有很多蛋寶寶沒有回家,雞媽媽很着急,我們小朋友一起幫它找到蛋寶寶,送回雞窩好嗎?

4、注意,先撕開一個口子,然後一手捏住圓形(蛋寶寶),一手捏住外邊,慢慢地撕,沿着畫好的圓撕。提醒幼兒注意衞生,把撕下來的廢紙扔在籃子裏。

三、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沿着圓點進行撕紙。

2、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四、欣賞,評價

1、你喜歡哪幅圖上的蛋寶寶?為什麼?

2、師介紹一幅撕的光滑,構圖到位的畫。

課後反思:

撕紙活動是訓練孩子手部小肌肉羣的一項精細運動,能發展孩子小手的靈巧性和手部小肌肉羣的控制力。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説,簡單的撕紙,比如撕麪條、撕小方塊粘貼等,這些都沒什麼難度,能讓孩子很容易就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以前我也讓孩子們用廢舊的報紙撕過,今天的活動《幫雞媽媽找蛋》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難度,首次嘗試沿記號進行撕紙,撕出有規則的圓形(雞蛋),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現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裏入手,只會説“老師,我不會”。他們的撕紙有些其實就是“拉”紙,這對於小班的孩子確實有些困難,需要空間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協調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練習就能提高他們這方面的發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第一個環節我創設了情景,讓幼兒以幫助雞媽媽找蛋來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而且我在示範時,語言用的比較有趣,動作誇張,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覆強調並演示了幾次撕紙的動作要領之後,孩子們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一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住雞蛋,另一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沿着外邊的記號撕,慢慢的移動按住雞蛋的大拇指和食指,雖然孩子們有着的個別差異,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貼到了“雞媽媽”的身邊,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我想撕紙是一個反覆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以後要給予幼兒多練習撕的機會,讓他們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百科:蛋指的是某些陸上動物產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殼。鳥類、爬行類以及哺乳類的鴨嘴獸和針鼴科都下蛋。

幼兒小班美術課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製作對講機,發展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2、享受角色扮演的樂趣,體會自己動手製作的成就感。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圖片、長方體盒子、手工紙、彩筆、漿糊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多媒體圖片,讓幼兒説説這是什麼?"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對講機)。對講機有什麼用呢?請個別幼兒模擬對講機對話,引起幼兒製作對講機的興趣。

2、教師講解對講機的製作過程:先用手工紙將盒子抱住,用漿糊把手工紙粘住,用手工紙剪出一個小長方形,貼在盒子的左上方當天線,接着就是裝飾對講機,在對講機身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或者用各種材料粘貼裝飾也可以。

3、幼兒製作對講機,教師巡視協助。

4、製作完成後,請幼兒兩人一組模仿警察運用對講機對話。

5、結束。

活動反思:

對講機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尤其在商場、電影畫面中。幼兒也十分喜歡,在遊戲中常模仿警察用對講機講話的情景,所以本活動的內容幼兒較感興趣。但第一環節用手工紙包住盒子對於小班幼兒來説很難,開展活動前沒有做好鋪墊,這個環節基本上由教師完成,如果這個環節讓幼兒再家裏跟家長一起完成就更好。孩子只是在對講機身上進行設計圖案和粘貼天線就更容易些。

幼兒小班美術課教案篇5

【活動背景】

小班創意美術《太陽娃娃》是我們在開展建構式課程《石頭大玩家》主題活動中產生的。在《石頭大玩家》主題活動中,我們按照主題目標,和孩子、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石頭,我們發現,石頭很有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小山,有的像餅乾,有的像巖石,不僅形狀不同,還有不同的顏色。我們和石頭玩起了鋪路、造房子、斯諾克、石頭造型、畫石頭、夾石頭等遊戲,石頭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驚喜和快樂。其中孩子最喜歡的就是鵝卵石了,它們圓圓的,光滑的外形,使孩子不時地擺玩着,有的説它像花心、像大餅、像臉蛋、像太陽……在幼兒充分想象的基礎上,我們開展小班創意美術《太陽娃娃》,幫助幼兒提升對於石頭的經驗,獲得想象和創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根據鵝卵石外形特點,大膽使用橡皮泥,用團、搓、壓、扭等方法制作太陽娃娃。

2、大膽想象,表現太陽娃娃的可愛,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鵝卵石、蛋糕盆人手一個;各色橡皮泥每桌一份;電子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材料,引出課題。

1、組織幼兒觀察桌上材料。

師:今天,我們桌子上有些什麼呢?

教師小結:對,我們桌子上有五顏六色的橡皮泥,有蛋糕盆子,還有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的鵝卵石。

2、引發思考:不用小手碰,仔細看看,你覺得鵝卵石像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小結:鵝卵石像……,它還像太陽。

展示課件太陽娃娃,鵝卵石像太陽娃娃的什麼?

3、提出要求:今天,我們就用鵝卵石和橡皮泥來做一個可愛的太陽娃娃。

(評析:這個環節,由觀察桌面材料引出,充分考慮了小班幼兒注意力發展的特點,引導孩子發現今天活動的具體活動材料,引出主要材料——石頭,然後通過簡單的提問、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幫助幼兒梳理鵝卵石的特點,為後面用鵝卵石製作太陽娃娃做鋪墊。)二、師幼互動,探索製作太陽娃娃的步驟、方法。

1、怎麼做太陽娃娃呢。出示並演示課件。

①步驟1:選擇一塊鵝卵石,轉一轉,看一看,怎麼放才適合做太陽娃娃的臉,然後用一點點橡皮泥捏在鵝卵石後面,壓在蛋糕盆上,將鵝卵石固定在盆子裏。

②步驟2:接下來就來做太陽娃娃。太陽娃娃的臉上有什麼?眼睛、嘴巴可以怎麼做。

塗手練習:團一團,團成一個小圓子,壓一壓,變成一雙小眼睛。團一團,壓一壓、捏一捏,變成彎彎小嘴巴。

③步驟3:太陽娃娃的五官做好後,接下來做什麼。太陽娃娃的辮子可以怎麼做呢?

塗手練習:搓一搓,搓得細細長長的,變成根根小辮子。

師:太陽娃娃做好了,他笑眯眯的,有好多辮子,發出許多光芒,照得我們滿頭大汗的。

(評析:這個師幼互動、交流分享的環節中,教師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電子白板課件演示,使孩子一目瞭然地瞭解了石頭怎樣擺放最適合做太陽娃娃的臉,運用課件演示同時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幫助孩子瞭解太陽娃娃瞭解製作太陽娃娃五官的方法。在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興奮狀態,通過説説、看看、學學,幫助孩子掌握了搓、團、壓、卷等技巧,孩子興趣濃厚。)2、拓展想象,表現太陽娃娃的可愛。

①出示太陽娃娃範例2,組織幼兒説説:這個太陽娃娃和剛才我們做的太陽娃娃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小結:他們的眼睛、嘴巴的形狀不一樣,而且,他們的辮子也不一樣,我們做的太陽娃娃的辮子是搓一搓做成的,這個娃娃的辮子是搓一搓後,再扭一扭做成的,而且顏色也不一樣,剛才用了一種顏色,第二個太陽娃娃用了兩種顏色,看上去更漂亮了。

②出示範例3、4,組織幼兒説説,喜歡哪個娃娃嗎?為什麼?他們是怎麼做的?

教師小結:這個娃娃的辮子製作的方法又不一樣了,它是用先搓一搓,再捲一捲的方法,像個小蝸牛,而且用了五顏六色的,像彩虹。

第四個娃娃也是用團一團,捏一捏的方法,看上去像只孔雀,真漂亮。

(評析:環節中,教師依次出示了幾個不同的太陽娃娃的範例,引導孩子比較觀察,説説這些太陽娃娃有什麼不同,你最喜歡哪個?想想它是怎麼做出來的,幫助幼兒知道,嘴巴、眼睛形狀不同,製作出來的太陽娃娃也各不相同,太陽娃娃的辮子可以用搓、團、卷等各種方法制作,可以選擇幾種顏色製作,可以按一定的規律排列等。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和欣賞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對太陽娃娃的認識,提高了孩子製作的技能技巧,還進一步提高了孩子比較、觀察和欣賞美的能力。)3、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太陽娃娃?

根據幼兒的講述,教師在電子白板上進行操作,幫助幼兒梳理自己的經驗,加深對自己想象的印象。

(評析:這個環節給了孩子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教師運用電子白板的功能,將孩子思考的及時進行在課件上展示出來,對於小班孩子來説,這是將想法落實在行動上的一個最好的説明,使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設想,並及時梳理、調整,使孩子獲得了更多的經驗,這個環節,將孩子的想象、表述上了一個新台階。)三、幼兒創作。

1、接下來我們用鵝卵石和橡皮泥來做一個美麗的太陽娃娃。做的時候,先做什麼,再做什麼,要注意些什麼呢?

2、提醒幼兒先選石頭,需要用哪種顏色的橡皮泥,就在罐子裏取一些,用不完的還進去。

3、鼓勵幼兒用各色橡皮泥,用團、壓、卷、搓等方法制作太陽娃娃的辮子,表現太陽娃娃的美麗、可愛。

(評析:這個環節中,教師的交待十分清楚,使小班孩子很清楚製作太陽娃娃的步驟,取泥的方法,使孩子能順利、有創意地進行製作。製作技能較熟練,作品豐富有趣。)四、作品欣賞。

組織幼兒欣賞製作的太陽娃娃照片,請小作者做簡單介紹,體驗製作的快樂。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目標定位較準確,活動中始終能圍繞目標開展活動。活動環節清晰,能抓住幼兒興趣,從觀察材料開始,引出鵝卵石,再組織孩子想象説説“鵝卵石像什麼”引出太陽娃娃,然後觀察太陽娃娃,探索用鵝卵石和橡皮泥製作太陽娃娃的方法、步驟,環節緊湊,層層遞進,既注重了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能力的發展,又關注了幼兒的探索學習、主動學習,使孩子的學習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活動中,電子白板的使用,也使活動生動鮮亮,極大程度地激發了孩子活動的興趣。活動開始部分,利用電子白板旋轉功能,很形象地幫助孩子選擇石頭、想象怎樣操作,使太陽娃娃的臉更好看。中間部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凸顯功能,將第一幅作品由淺入深呈現在第二幅作品中,讓孩子説説,什麼地方不一樣,使孩子很形象、直觀地表述,瞭解太陽娃娃的不同之處。最後部分,讓孩子説説“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太陽娃娃”,讓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然後根據孩子的講述,在電子白板上操作,使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設想,並及時梳理、調整,使孩子獲得了更多的經驗。本次活動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操作,作品較為豐富,體驗了親子製作的快樂。

幼兒小班美術課教案篇6

一、活動背景(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我們經常會在這時利用美麗的春景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帶幼兒春遊、佈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兒帶來了許多小蝌蚪,我將它們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們很好奇地圍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有的説:“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有的説:“小蝌蚪黑乎乎圓圓的真可愛”……後來有位幼兒告訴大家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們很奇怪小蝌蚪沒有大眼睛、綠衣裳也沒有四條腿怎麼會是青蛙呢?於是我給他們講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使他們知道了青蛙確實是小蝌蚪的媽媽以及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這以後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沒有變化。看到孩子們對小蝌蚪這麼感興趣,我就思考讓幼兒用美術手段來表現他們喜愛的小蝌蚪。小班幼兒由於才開始接觸美術,他們更多是利用畫筆來表現他們的感受。為了讓幼兒瞭解除了用筆可以表現自已的生活體驗以外,還可以藉助很多工具來表現,如幼兒最熟悉的身體器官。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的身體器官---手指來作為繪畫工具,設計了這節手指畫---《小蝌蚪》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小蝌蚪的方法。

2、發展觀察力以及大膽作畫能力。

3、提高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投影儀、明膠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顏料、餐巾紙、圖畫紙、青蛙圖案、頭飾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用手指在膠片上點畫。

(1)教師:春天來了,小河裏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涼的水,你們猜猜是誰坐在荷葉上?咦!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做什麼呢?青蛙媽媽正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你們喜歡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嗎?我們今天就先來學畫小蝌蚪。

(評:教師邊用優美的話語進行描述邊畫,既把幼兒引入了一種情境,又在不知不覺中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2)教師:那剛才老師是用什麼畫出小蝌蚪的?(引導幼兒説出“手指”)好,老師告訴你們:用手指畫出的畫就叫手指畫。

(評:此環節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畫”的概念,教師的示範與語言的敍述結合起來,使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畫”的概念。)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

[page_break]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説説小蝌蚪長得什麼樣?是什麼顏色的?小蝌蚪游泳時可調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們是不是往同一個方向遊的呢?(引導幼兒説出往不同方向)

(評:教師適當的語言引導使幼兒很清楚地就瞭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態,為下面幼兒在自己作品中描繪蝌蚪的動態埋下伏筆。)

3、教師示範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1)教師示範: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

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提起,這樣小蝌蚪圓圓的身體就出來了。

(2)講解尾巴的畫法。

a.請幼兒來添畫尾巴。(評:這一環節的設計給幼兒提供了嘗試、探索的機會,滿足了幼兒主體需求。)

b.教師用指側畫尾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出怎樣畫出小蝌蚪細細的尾巴。

(評:在幼兒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再示範畫,這樣更容易加深幼兒的印象。)

c.幼兒練習畫尾巴,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畫好後用餐巾紙擦一下手指。

(評:此環節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練習機會,解決了活動難點並注意到幼兒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

4、交代要求,幼兒作業,教師指導。

(1)出示青蛙圖案:教師:咦!這隻青蛙媽的寶寶哪兒去了?告訴你們,它們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畫紙上,快,我們去幫青蛙媽媽找出它的寶寶。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鼓勵幼兒變換尾巴在身體上的位置畫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勵他們大膽細心地操作。

(評:設計“給青蛙媽媽找寶寶”的環節,激發了幼兒學畫小蝌蚪的慾望,符合幼兒的遊戲心理。)

5、評價和欣賞作品

(1)教師:我們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身邊吧!將幼兒作品佈置到青蛙圖案旁。

(2)引導幼兒觀看作品教師並給予簡單的評價。

(評:評價時同時展示每個幼兒的作品,總評與點評相結合使每個幼兒都有了成功的愉悦體驗,加強了兒童的滿足感。)

6、音樂遊戲:小蝌蚪找媽媽

教師扮作青蛙媽媽,幼兒扮作小蝌蚪遊戲。教師:小蝌蚪回到媽媽身邊真開心,我們一起和小蝌蚪做個找媽媽的遊戲,好嗎?

(評:最後這一環節的設計使這節美術活動有了動靜交替的效果,活躍了課堂氣氛,易於消除幼兒精神上的疲勞。)

三、活動評價(思考體會)

這一活動主題源於幼兒對社會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關注,它不同於通常以知識結構或學科結構考慮教學內容的做法。活動的展開是以幼兒參與,教師的適當指導為特徵的,符合新綱要中教育內容的選擇“應體現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原則。本活動以其有趣的情節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激發了幼兒的創作積極性。首先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創設了優美動人的情境符合幼兒愛想象的心理特點,接着,教師在組織幼兒觀察討論範例的過程採用不同的情節引導幼兒觀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態的變化,並把幫青蛙媽媽找蝌蚪寶寶的願望自覺地、持久地傾注於創作之中,最後當幼兒把自已畫的小蝌蚪全部送給青蛙媽媽並和青蛙媽媽一起做遊戲,使幼兒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悦,順利地實現了教育目標。同時這一活動分別在泰州市幼兒園和朱莊鄉中心幼兒園的同一年齡班進行了實施,並沒有因為城鄉兒童存在的經驗差異而影響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