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數學國小教案推薦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6W

想要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寫教案就成了我們的首要任務,流於形式的教案是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的,是不可取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數學國小教案推薦6篇,供大家參考。

數學國小教案推薦6篇

數學國小教案篇1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方法、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以解分米與釐米與米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學習分米產生的意義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計一下你們的課桌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然後四人一小組的來測量課桌的長。

2、説一説你們在測量過程中採用的是什麼方法嗎?老師找一至三名學生回答他們的測量方法及結果。老師根據學生口述的方法進行評價。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連續量,量的次數少,但計算比較麻煩,也可以用10釐米為一份連續量,量的次數多,但計算起來較簡單。

3、10釐米的這一份可以用比釐米大的單位來表示,你們知道是什麼嗎?(10釐米這一份的長度就是1分米。)

二、學習分米與米、釐米間的關係

1、通過我們剛才的操作,再請同學們看看分米與釐米之間有什麼關係?你是怎樣發現的。(觀察尺子,1分米中有10個釐米)板書:1分米=10釐米,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手對準尺子來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是多少。

2、你們還能發現分米與我們以前學生的長度單位有什麼關係嗎?(1米=10分米)你是怎樣想到的?

三、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1、在數學書上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同桌用尺來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劃是否準確。

2、舉出生活中長或寬或高大約是1分米的物品。

3、將米、分米、釐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出來。

四、鞏固練習

1、填寫上適當的單位

1把米尺長1()

1把米尺長10()

1把米尺長100()

2、書本第4、5題填寫在練習本上,老師提醒學生看清單位名稱。

3、練習6,7題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討論完成。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新知識?

2、師總結。

數學國小教案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例題及做一做,第27頁練習三第6題。

教學目標:

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減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減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減法來解決。

通過對比練習,使學生初步感知差和減數之間的關係,同時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教學重難點:

知道減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磁力板、5個圓片、5根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複習數的組成,拍手遊戲

二、探究新知 :

1.引導觀察,感知減法的含義

(1)過電腦反覆演示,讓學生感知到:3名同學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紙鶴,1名同學把1只紙鶴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紙鶴放在一塊兒。

(2)學生之間交流感受與體會。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3)教師説明:3名同學中走掉1名同學,3只紙鶴拿走1只紙鶴就是從3裏面去掉1,求還剩幾的意思。(教師邊説邊用手勢表示去掉)

2.學習減法算式

(1)由人或紙鶴的數量抽象出數字3和1。

(2)教師説明:從3裏面去掉一個,用減法計算就要從3裏面減去l個,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一數去掉1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並在等號後面寫上2。

(4)教師進一步説明:從3裏面減去l個,用減法計算。(板書:減法)

(5)讀減法算式。

教師範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發散聯想

教師引導、啟發,使學生説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來表示的減法事例。

4.看圖,體驗減法含義。

打開教科書25頁,認真觀察氣球圖,啟發學生説明圖意,並用減法算式表示,請學生表述減法含義。

三、鞏固發展,學會學習:

1.動手操作,體驗減法含義。

(1)做一做的左圖

①教師示範,邊操作邊説明含義。

②學生操作,表述含義。

③説明圖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虛線、劃線)

(2)做一做的右圖(2、3)

學生獨立看圖操作,表述含義。

(3)獨立操作,邊擺邊説

①教師説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減法算式。

②學生操作。

③彙報交流

5-1 5-2 5-3 5-4 (5-5 5-0)

你們是怎麼想出得數?

看圖擺一擺數出來的、用數的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幾……

2.獨立完成26頁做一做,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3.看算式擺一擺。

投影出示練習三的第6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減法含義的理解。

4.聯繫生活,豐富聯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並用減法算式表示。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何收穫,學會了什麼?有了那些體驗?

板書設計:

數學國小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摺紙操作與通分的活動過程,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並能正確學會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能正確地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及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3、培養良好的動手習慣,學會與人合作增進小組間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先通分,再加減的算理。

預習要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給下面每組分數通分

和和

回憶:什麼是通分?通分時,用誰做公分母?

2、計算下面各題

通過練習,誰來説説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小結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並且分母相同的分數,這個過程叫做通分。

通分時,用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這樣計算最簡便。

(2)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跟分數加減法相關的新內容。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例題,引導觀察

根據這一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1)他倆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3、探索算法

(1)估一估

(2)讓學生嘗試探索計算方法

(3)交流算法

提問:為什麼要將異分母變成同分母?

(4)課件演示計算過程,理解算理

4、即時練習

3/4+5/8

9/106

5、歸納算法

提問: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加減法?

課件出示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鞏固練習

1、課本試一試

請學生先計算再説一説淘氣和笑笑的算法有什麼不同?

2、數學小醫生

3、算一算

2/3+1/8

3/46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巡視進行鍼對性地指導

四、總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

2、你認為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要注意些什麼?

板書設計: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把它們相加減。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先通分,再加減)。

2、在本課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組織學生藉助圖形理解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法,在探索與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學習,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3、應該注意的事在通分時為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為公分母。

數學國小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三角盤的計算方法,對相鄰區域小圓片(或數)進行相加,對給出的“結果數”進行分拆。

過程、能力與方法: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圖形的能力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相鄰區域的數進行相加。

教學難點:

對給出的“結果數”進行分拆。

教具學具:

三角盤、小圓片、數卡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三角數圖

1、簡介三角數圖

(板書出示三角盤和小圓片,再出示11)

師:這是三角數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計算三角”

(板書課題)。

問:你發現這幅三角數圖有什麼祕密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交流。

師生共同小結:三角數圖裏的三部分,每部分都放有小圓片,相鄰部分裏的小圓片個數相加,其結果寫在邊上。

2、反饋練習

師:三角數圖中的另2個空格怎麼填為什麼

3、同桌合作玩“三角盤”

(一人在三角盤上擺小圓片,另一人根據所擺小圓片擺數卡。)

學生在“玩三角盤”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了三角數圖的特點,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建議各位教師在這個環節中多給學生“玩”的時間。

二、探究三角數圖

1、變式練習

師:在這個三角數圖中你先填哪部分為什麼學生獨立審題,並在三角盤上動手擺一擺。你有什麼好方法

(5+=1111—5=)

2、數代替圓片

在剛才題目基礎上,把小圓片改成數,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的練習,小組核對。

小結:通過想加減法,就可以很快算出結果。

3、鞏固練習

獨立完成書上的習題。

有困難的學生可以用小圓片和三角盤動手操作輔助完成。

三、拓展練習

小組合作,三部分中分別填幾你們是怎樣想的

如果學生在練習時有困難,教師可給予提示:

(1)猜想三部分可以填的數。

(2)把猜想的數放到三角數圖,並驗證。

(3)如不符合可以進行適當地調整。

四、總結

師:今天你們有什麼收穫學到了什麼本領

數學國小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徵。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徵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流程

流程一、聯繫生活,引入課題:

1、師(課件出示:教室圖):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物體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狀。大家看屏幕,這是一間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裏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2、(課件逐個點擊這些物體的面)師小結:教室裏視力表、國旗、黑板的面、粉筆盒的側面、講台的側面、課桌面、電燈開關的面都是長方形的。廣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實,何止是教室裏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無處不在。那麼它們都有些什麼特點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ppt板書課題))研究它們的特徵。

(ppt出示課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段:在遊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流程二、在遊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特徵。

1、師:(由現場老師準備一個不透明紙盒,裏面裝有一些硬紙板做的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老師為每一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紙盒子,裏面放有一些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你不用眼睛看,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形嗎?每小組的同學輪流試一試。(暫停)

2、師(出示一個三角形):你們為什麼不摸出這個圖形?(暫停)

3、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你們為什麼不摸出這個圖形?(暫停)

4、師(出示一個梯形):你們為什麼不摸出這個圖形?(暫停)

5、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圖形有四條邊,四個叫都是直角,你們為什麼不摸出呢?(暫停)

6、師:(出示一個長方形)那你們摸出的一定是這個圖形了,對嗎?

6、師:通過剛才的遊戲活動,你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徵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暫停)

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1.師佈置操作要求:同學們已經初步發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但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想,還需進一步驗證。請同學們拿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麼特點。(ppt出示:下圖)

2、師提問: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發現長方形的邊有什麼特點?你是通過怎樣的操作發現的?(暫停)

3、師歸納長方形邊的特徵:(課件演示:長方形對摺)我們可以將長方形對摺,使它的兩組對邊分別重合,通過比較,發現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發現長方形兩組對邊的長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鄰的兩條邊長度不相等。

4、師提問:再來看看長方形的4個角?這幾個角都是什麼樣的角呢?(暫停)

5、師歸納長方形角的特點: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現長方形有四個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比一比,發現這四個角都是直角。(ppt圖片演示)

6、師提問:誰能像剛才一樣,分別從邊的特點和角的特點兩個方面來説一説你從操作中發現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徵?

7、師歸納正方形的特徵:正方形也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也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第四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繫

流程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繫

1、通過學習,我們發現了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徵和角的特徵,你們能再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這些特徵嗎?與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交流。(暫停)

2、師歸納:我們一起來看課件的演示:

3、你們説的和屏幕上顯示的一樣嗎?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4、師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都相等。長方形具有的特徵,正方形也都具備,所以,我們説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5、師:為了今後進一步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通常把………

第五段:教學想想做做1、2、3、5、6

流程五、教學“想想做做”1

(注:釘子板改為點子圖,由現場老師上課之前給每位同學準備好)

師:你會在點子圖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暫停)

2、師:你畫的圖形有什麼特點?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暫停)

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2

1、師:大家剛才已經能利用點子圖來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們再來進行一個有趣的活動。請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兩幅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在拼之前,請同學們先想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徵,然後再拼。(暫停)

2、師:同學們已經拼出來的吧,老師也來拼一次,看看和你們拼的是不是一樣。(互動工具軟件演示拼的過程)(右上圖)

3、師提問:在拼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條邊拼在了中間?為什麼?自己靜靜地想一想。(暫停)

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3:

1、師: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摺紙活動。你會把手中的長方形紙變成正方形嗎?(暫停)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師一樣折的?

2、想一想,為什麼我們這樣子折了以後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暫停)

3、師小結:將長方形的寬邊與長邊重合,剪去長比寬多出的長度,那麼長邊就和寬邊一樣長了,這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

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5:

1、師:剛才我們折出的是怎樣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樣向別人介紹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暫停)對了,只要告訴別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別人就明白了。現在我們一起動手來量一量。做書上想想做做5.(課件出示)(暫停)

2、看看你填的結果是否正確,和電腦老師對一對。(暫停)

流程九:教學“想想做做”6:

師:我們的數學書是什麼形狀?(暫停)你知道它的長和寬是多少?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大約是多少,再來量一量,看看你估計得準不準。(暫停)

第六段:全課總結及拓展

流程十、課堂總結。

1、師:今天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認識、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徵?你們是用什麼方法發現這些特徵的?(暫停)同學們,只要你樂於探索,還可以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裏面更多的奧祕。瞧,老師這裏就有許多長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圖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

2、如果你們有興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創作更有趣的圖畫。

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選做)

1、師:我們來討論想想做做第4題,你們先自己獨立解決,然後大家來交流。

2、師:(結合ppt演示)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你想到幾種拼法?是這樣的兩種嗎?一種是將這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6釐米和1釐米;另一種是將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3釐米和2釐米。你們拼對了嗎?

3、師:將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邊長是4釐米,如果將這些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也有下面的兩種拼法。一種是將這1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16釐米和1釐米;另一種是將1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8釐米和2釐米。你們拼對了嗎?(暫停)二次備課

數學國小教案篇6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四冊第67—6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讓學生使用工具和材料來製作一個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在合作中培養協作精神,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難點:體驗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比較角的大小的多種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一些實物或圖形。

學具:活動角的模型、不規則紙張若干

【教學過程】

一、聯想無限, 激趣導入

師: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甜甜的生日,你們想一起參加他的生日晚會嗎?讓我們去快樂一下吧!(課件:甜甜的生日晚會並展示禮物)

師:(這些圖形中有角嗎?)關於這個問題你們能解答嗎?

師:你還知道哪些像這樣的角呢?快來説一説。

師:(教師評價學生的回答)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談到了各種角。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一種角,通過學習,我們再來判斷剛才同學們所説的角是不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角。

(評析:新課伊始,許老師為了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甜甜過生日”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環節,並利用課堂再生資源,留下伏筆:同學們的舉例是不是都是我們今天學的角?)

二、觀察感知,出示課題

(電腦出示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六角形。)

師:我們學過的這些圖形中有角嗎?誰來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角?(生來回答,師隨之指出圖形的角。)

(課件出示鬧鐘、剪刀、扇面等物體中大小不同的角,電腦閃爍。)

師:同學們,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它們的表面上有角嗎?,我們一起把它們的角找出來吧!

師:讓我們把幾個角從物體上搬下來看看。(課件演示角的抽象過程,屏幕上留三個大小不同的角。)

師:同學們,這些在圖形上、在生活中所找到的角,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平面圖形——角。(板書課題: 認識角)

(評析:數學來源於生活,從圖形上、物品上找角這一環節,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狀而設計的,是為使同學們初步感知生活是數學的藍本而設計的。)

三 、操作實踐,自主建構

1。演示操作(折一折、摸一摸)

師:看着角的樣子,你們能不能用這樣一張不規則的紙折出一個角來呢?(同學動手摺一折)

師:我也折一個角,同時教授角的“頂點”和“邊”。)

師:同學們,拿着你自己折的角,請你和同桌説説哪裏是角的“頂點”和“邊”,並摸一摸它,看看你有什麼感覺。(學生一邊摸角一邊説感受:頂點是尖的,兩條邊是直的。)

(評析:新課標特別強調學生對新知識的感知、體驗的過程。教師設計“折一折”“摸一摸”“説一説”的這一環節,體現了這一理念。強化了角的特徵的認識:尖尖的點,直直的邊。)

2、演示操作(畫一畫)

師:你們會折角,那你們會畫角嗎?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好嗎?(師示範:先畫一個小小的點,它的名字叫“頂點”,再分別從頂點出發畫出兩條直線,它們的名字叫“邊”,我們用“∠”表示一個角。小朋友,我們把這個角記作:∠1,“∠”這是表示角的符號。同時,為了區分不同的角,我們通常在這個符號的後面註明一個數字或字母。這個角我們把它讀作:角1。)

師:這就是我們的平面圖形——角,它有一個頂點,兩條邊。認識“頂點”和“邊”這兩位新朋友高興嗎?現在請同學們用筆和尺子跟着電腦一起來畫一個角,別忘記把角的“頂點”和“邊”寫上。

教師:通過折角、説角、畫角,誰來説説,角的組成。(角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

(評析:孩子的智慧來自於指尖, 操作參與這一教學設計適應了兒童好動的年齡和心理特徵,符合着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讓學生充分感知角的內涵,並利用語言描述出角的特點: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從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渠道,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體,在這樣周而復始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從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識的飛躍過程。在各抒己見的發言中,知識得到更深的理解。通過多媒體的運用,使學生對原本枯燥的角各部分名稱的認識感到了興趣,並且記憶很牢固。通過畫角,總結角的組成,使學生對角形成完整的認識。)

3、判斷並標出角

(1)師:同學們剛才學得很好,下面我們來判斷一下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多媒體出示一些圖片:桌拐(無頂點)、椅拐(有頂點,有一條邊是彎的)、操場一角、磁磚一角,請學生判斷在這些圖片上所標出的物體的輪廓線,是不是角,不是角的説明理由。]

(2)師:現在再回想一下,同學們剛才所舉例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評析:這個過程是請學生進一步感知,角在我們身邊,並與導入呼應。 至此,對角的感知與認知這一條主線流暢而突出。)

4。角的大小比較

(1)師:同學們真是了不起,能應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識別角。

大家看,老師這裏有幾個鐘面,你們看到了什麼?(當學生説出每個鐘面都有角,並指出這幾個角有大有小時,教師切入。)

師:這四個鐘面上時針與分針所形成的角,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多媒體出示)

當學生説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時,誘發思考:“你是怎樣判別的?”學生如果説出“張口大,角就大”時,要強化這句話,多請幾位學生説説。同時,老師取出一個活動角説:“誰告訴我,怎樣演示張口大小?”當學生演示正確時,教師要提醒學生邊演示邊説,“張口越大,角越大”。並多請幾個學生説,最後請全班學生拿出活動角,互相説説,一起説説。並應用評價、鼓勵的語言強化這一結論。進而給出板書: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

師:根據同學們説的結論,我們來做個活動吧,請組長給組內的同學發一個活動角。接下來要按老師的要求來做:①師先做一個大角,要求學生做一個比老師小的角;並請一位學生説説是怎樣判別的。②師先做一個小角,要求學生做一個比老師大的角;③同桌同學一起做角,比比大小;④請兩個同學上去快速地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根據張口大小判別)

(2)師:老師這裏有兩個角,大家説説它們誰大誰小?(出示兩個角的模型:a角,兩邊雖長但開口小;b角,兩邊雖短但開口大。)

如果學生説b角大,教師可故意説:“你怎麼説b角大呢?我覺得a角大,瞧,這邊多長啊,我得用兩個手拿,咱請全班同學説説哪個角大?來,同意××同學説的請舉手,同意老師説的請舉手。然後請不同意見的雙方的同學來説説自己的想法。

當學生説道b角雖然邊長短,但張口大,所以b角大時。老師再強調:可是a角的邊長啊。引導學生説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然後,老師再多請幾位同學發表自已的看法,究竟哪種意見對?待統一認識後,再請全班同學互相説説,最後利用評價來強化這一結論。並給出板書:角的大小與邊長沒有關係。

(評析:在這個環節,老師創造了知識情境、問題情境、操作情境,提供了探索的素材,將大量的時間、空間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進而歸納總結出判別角的大小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過程,又培養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學得有味,學得開心,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本環節的設計中,還突出了教師對課堂動態生成資源的重視、把握與應用,突顯了教師在教學改革中專業能力的不斷髮展。)

5。找角活動,豐富表象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認識了角,我們的教室裏也有很多角。你們能找到它嗎?

請看要求:(1)可以離開座位去找角;(2)找到角後,請你摸摸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再和你的同桌同學説説;(3)音樂結束時就回位坐好。(學生活動,在教室裏面找角)

師:現在請幾位同學來交流反饋。

(評析:這樣的活動練習,有趣味,有新意,讓學生再次感覺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種設計也體現了老師別具匠心,為每個孩子提供均等的機會,為每個孩子的發展提供時間和空間。)

6、德育教育

師:生活中角是豐富多彩的,這有一組生活中的圖片,讓我們欣賞它們表面上的角。

伴隨着優美的音樂,課件展示各種圖片(南浦大橋、金字塔、房屋、小飾品等),並儘可能的讓學生們説説他們從上面所能找到的角。

(評析:利用網絡,把大千世界濃縮進課堂,讓小數學變成大數學,讓學生初步認識數學的應用美與創造美。)

師:多美啊!生活中的角的確是多姿多彩的,它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更美了。儘管角很美,可有時候角又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危害,比如這個講台上的角這麼尖,小朋友們走路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它撞傷了。在我們國小樓梯口的安全宣傳教育圖片中,就有這樣一則兒歌。我們大家一起念一念:小小硬硬尖桌角,碰到它啊痛彎腰,走路遊戲多注意,免得碰得哇哇叫。

(評析:利用校園文化,適時、適當的進行德育教育,體現了教師心中有孩子,時時關注孩子的美德,也彰顯了教師數學文化素養的魅力。)

7、數一數角

師:剛才我們從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美麗的角,那麼,在這幾個圖形中,你能數出它們各有幾個角嗎?

(請組長給小組的每個同學發一張練習卡,請你認真地數一數,並填一填。)

① ② ③

學生彙報交流找角的情況,並通過幻燈展示解釋。

交流時,如果學生從②找出兩個角就要予以肯定,如果找到三個角,一邊要高度評價,另一邊要請這個學生通過幻燈逐個畫出,讓其他同學也初步感知這種找角的方法。同樣如果學生從③中找出三個角時,就要予以肯定,如果找到6個角時,就要請這個學生通過幻燈逐個畫出,讓其他同學進一步感知這種找角的方法。

(評析:這是引伸題,是發展思維的一個提高題,讓學生初步感知這種特別的找角的方法:有序、有規律,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感知數學本身的魅力,感受數學的韻味雋永。)

四、拓展延伸、豐富知識

一張正方形的紙,用剪刀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小組討論,每個人試着剪一剪:

(評析:發展題的設計,體現了教學的全部內容,同時也增加了內容梯度,呈現了階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題。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數一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交流、探索中迸發出了思維的火花。在學生得出理論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演示來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們得到的結論。)

五、全課總結

製作帶有角的摺紙工藝品,再將他們的作品進行現場的展示,最後説一説本節課自己的收穫。

(評析:將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展現了學生們創造性地想像和靈活的動手能力,對於被展示作品的學生,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