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版分與合教案優質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33K

教案可以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優秀的教師是需要在上課之前寫好詳細的教案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人教版分與合教案優質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教版分與合教案優質5篇

人教版分與合教案篇1

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約分的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

②進一步掌握把低給單位名數聚成高級單位名數的方法,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約分練習。

教學時指出,約分時通常要把分數約成最簡分數,約分的結果是假分數的,要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帶分數約分時,只要把分數部分約分,約分後不要丟了整數部分。

二、改錯練習。教學時,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第(1)小題錯在沒有約成最簡分數,第(2)小題錯在帶分數約分後,丟了整數部分。

三、學生獨立練習

1.第3題,先約分,再比較每組中兩個分數的大小。

2.第4題,把低級單位名數必寫成高級單位名數。

3.應用題。

四、思考題要求寫出比二分之一大,比7小,分母是6的最簡分數。教學時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運用這種符合要求的分數。

方法一:確定上限和下限。=,7=,就是説寫出的這些數要在上限和下限之間的最簡分數。

方法二:先想出0到1之間的分母是6的最簡真分數,有和,比小,不符合要求,然後在其整數部分分別加上1,2,3,4,5,6等使其成為帶分數。

人教版分與合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八、九、無” 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徵,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練習朗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以四季的圖畫導入,讓學生談談四季的特點,並讓學生説説自己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從而導入本課——《四季》

二、 新課內容

(一) 讀課文

可根據學生的要求,在課件中點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按鈕,分別學習課文。也可利用錄音領讀。

(二)認字:

會寫的字:“七、八、九、無”,有筆畫順序。

生字:11個

(三)練習

1.分角色讀課文。

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鳥、荷葉、青蛙、穀穗、雪人,每句話的一、二兩行大家讀。第三行分別由演草芽、荷葉、穀穗、雪人的小朋友讀。每個演員都要盡情發揮,表演起來,開始。

2.分組繪畫四季。

師:老師再給大家一個表現的機會。我們學習了《四季》,大家能畫出四季嗎?現在老師給大家分四組,第一組為“春季”,第二組為“夏季”,第三組為“秋季”,第四組為“冬季”。你願意畫哪個季節,就到哪一組。(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學生聽音樂畫畫。

師:音樂停止,小朋友們也停下手中的筆,聽他們説一説。

三、 總結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不僅畫得好,説得也好。

播放音樂和四季的風景畫面。

師:春天,温暖的陽光融化了山澗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綠葉有美麗的花朵為伴;不知不覺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們的生活,它無聲無息,天空是那麼開闊、高遠;冬日,皚皚白雪珍藏了過去、而明天,將是一個令人欣慰的開始。

師:你學了這一課懂得了什麼?

生:四季很美。

生:我們要保護自然,使四季更美。

師:最後讓我們齊背課文,每位同學都可以盡情表演。

課後小結

春天,温暖的陽光融化了山澗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綠葉有美麗的花朵為伴;不知不覺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們的生活,它無聲無息,天空是那麼開闊、高遠;冬日,皚皚白雪珍藏了過去、而明天,將是一個令人欣慰的開始。

人教版分與合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瞭解它的特點和作用,學會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條形統計 圖,培養動手實踐能力。

2.經歷條形統計圖的繪製過程和分析統計圖中數據的過程,能根據條形圖中的數據回答

並提出簡單的問題,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3.體會條形統計圖數據中所藴含的信息,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

教學重點:認識條形統計圖,瞭解它的特點和作用,能將統計表中的數據用條形圖表示出來。

教學難點:學會數據分析,提高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授

1.課件出示2017年8月渭南市的天氣情況圖: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圖例中表示天氣情況的 各種符號。

2.師生交流後,提出問題:這個月的各種天氣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們清楚地表示出來 嗎?

二、探索發現

1.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

(1)整理數據

師:你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月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呢?

啟發學生思考並整理數據:同學們以前都學過哪些整理數據的統計方法呢?

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知道可以分別用數數、畫“adic;”、畫“”、寫“正”字、畫統計 圖的方法整理數據。

(2)同桌合作完成學習單(一)

(3)表示數據。

師:我們通過畫象形圖的方法法來進行統計,已經知道了每組天氣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 才能清楚的表示出來呢?

2.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並在小組內完成。 彙報展示。

我們組是用統計表來統計表示。

?範瑞娟專欄】《條形統計圖》教案

我們組是用象形圖來表示:

?範瑞娟專欄】《條形統計圖》教案

(設計意圖:為什麼不能一眼看出各種天氣的天數呢?利用這一衝突讓學生明確面對

凌亂的數據首先應該整理數據,即複習了舊知識又為繪製條形統計圖做好了鋪墊。)

三、通過象形圖和條形圖的比較進一步體會“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1.想一想:怎麼能讓圖形變得規範美觀呢?

2.引出方格圖

3.明確塗條形圖的規範

4.明確條形統計圖各部分名稱

5.小結

像這樣用用條形的長短來表示數量多少的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條形統計圖一般是由標題、橫軸(要統計的內容)、縱軸(一般表示數量)等組成。

6.比較象形圖和統計圖

師:條形統計圖和象形圖表示數據哪個好呢?

小結:可以清楚的看出數量的多少。

(設計意圖:條形統計圖並不是教師給學生的,而是學生通過想辦法一步步引出的,充分讓學生體會到條形統計圖產生的背景和原因,將課堂還給學生,使新知識水到渠成的引出,並且在比較中明白象形圖整理數據的侷限性。)

四、通過統計表和統計圖的比較進一步體會“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1.條形圖和統計表都能反映數據的多少,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呢?

2.同桌討論,交流

3.通過觀察、比較體會的特點。

4.小結:統計表能清楚的表示數據,條形統計圖可以根據條形的高低判斷數據的大小,直觀、便於比較。

(設計意圖: 為了讓學生直觀的看出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教師出示又多又大的數據,通過視覺衝突讓學生明確條形圖可以直觀的通過條形的高低判斷數據的大小,條形統計圖的優勢一下子凸顯出來了。)

五、根據統計表畫條形統計圖

1.學生獨立完成學習單(二)

2.師:老師發現有些同學畫的又快又好,我們請她上來分享一下她的方法。

3.學生彙報,交流畫統計圖的方法。

4.師:同學們畫的真不錯,你們會讀圖嗎?

5.學生根據統計圖完成填一填。

(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製作條形統計圖,並在學生彙報中明確繪製條形統計圖應該注意的問題,生生合作,學以致用。)

六、明確條形統計圖在生活中的應用。

1.生活中哪裏還會用到條形統計圖呢?

2.學生討論交流

3.小結:同學們説的太好了!老師希望你們能學以致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身邊尋找哪裏都可以用到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道理。)

七、欣賞條形統計圖和其他統計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

1.條形統計圖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其實條形統計圖只是統計圖家族中的成員之一,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2.欣賞統計圖。

3.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條形統計圖以及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柱形統計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激情。)

八、課堂小結

説一説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板書設計

條形統計圖

整理數據

表示數據

分析數據

人教版分與合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比一比的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方法,能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

2、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3、通過多形式活動,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

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總結並熟練掌握和運用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名山大川更是讓世人心馳神往。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走近幾個美麗的風景區,在領略美麗風光的同時學到一些數學知識。

二、(出示情景圖)。

1、觀察情境圖,尋找數學信息。

2、根據情境圖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1)誰?誰最低?

(2)比較黃山和泰山誰高?

(3)恆山和華山比較,哪座山比較高呢?

三、自主學習

根據提出問題選擇一到二個問題,小組討論學習。

四、彙報學習情況

位數相同,比首位

首位相同,依次比

五、你能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填一填嗎?

()

六、提高訓練

我們都是兩個數兩個數地比較,你們敢不敢一次比較6個數,把6個數從小到大的排列?

1、(課件演示題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

2、獨立思考解決,思考用什麼符號連接排序。

3、小組討論:這麼多數,怎樣能很快從小到大排列呢?

4、彙報討論結論。

生可能會把這些數分成了兩位數、三位數和四位數三類。指導學生一起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

七、鞏固練習

完成課後練習1、收玉米。2、比較大小

八、課堂總結

學生説一説這節課的收穫,老師和學生共同總結萬以內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人教版分與合教案篇5

教學設計方案

第一節植物的激素調節

設計思想:

1、設計主線

以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實驗、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植物激素調節的作用機理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及時滲透科學史、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科學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設計實驗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

2、課時計劃:

採用互動式教學模式,用三課時完成。以教師提供討論素材,組織引導學生討論、活動,最後由師生共同總結的形式進行。

第一課時:第一階段,由教師提問或呈現植物感性運動、向性運動的材料,啟發學生思考、討論;練習,提出假説、設計實驗求證假説;第二階段,由教師介紹達爾文的實驗以及達爾文根據實驗觀察提出的假説。

第二課時:第一階段,由教師提供有關驗證達爾文假説的實驗素材,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實驗素材,引導學生得出對達爾文假説的驗證實驗結果,並總結對激素進行研究的具體實驗方法;第二階段,組織學生進行實驗設計的練習。

第三課時:提供素材使學生了解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各種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係,懂得植物激素調節的作用機理,以及在生產實踐中如何應用有關生長素的知識。

3、重難點分析

重點:

(1)生長素髮現過程中的三個實驗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

在科學研究與發現的歷史過程中,不斷髮生着觀察(包括實驗觀察)、根據觀察過程中所發現問題進行的分析、根據分析提出的假説和對假説的求證活動。課文中所介紹的生長素髮現歷史中的三個實驗,完整地再現了一個假説的提出和求證過程,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史教育的極好素材。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這一素材,也可以使它成為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訓練的一個極好機會。

(2)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科學研究的成果只有通過技術轉化為社會生產力才能造福於人類。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既有助於學生理解科學研究要為社會生產服務,也有助於學生理解激素調節的作用機理。

(3)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以及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這部分內容,也是在教學中應着重處理的一個重點。只有讓學生對植物體內的其他激素有所瞭解,才能使學生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動是由多種激素共同調節的。

難點: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及其運用兩重性分析問題。

“引起不同器官(莖尖、根尖)細胞生長的生長素濃度不同”。如果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這一特點,就會在運用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分析實際問題時出現混亂,因此此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一個難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設法突出地明確兩點:第一:生長素對各種器官具有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特點;第二:生長素對不同器官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不同。

4、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通過語言陳述、由課本的彩圖呈現或由教師呈現事先準備好的植物的向性運動實驗裝置,首先應與緒論課的內容聯繫,明確所發生的現象是植物應激性的表現。提出問題: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

主要教學過程:通過動畫媒體介紹發現生長素的一系列實驗,介紹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訓練學生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問題,提出假説、求證假説、得出結論的能力。

第一課時

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植物為什麼會表現出向性運動呢?早在1880年達爾文就針對這一現象進行過實驗。”(可利用動畫課件,分為兩部分對達爾文實驗的進行介紹,從而實現引導學生學會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根據實驗的第一部分結果,你認為產生向光運動的部位在植物體的什麼位置?” “――在胚芽鞘的尖端。”學生會很自然地得出這個結論。

“根據實驗的第二部分結果,你是否能夠知道胚芽鞘的尖端是受了環境中的什麼因素的刺激才產生影響的?它的影響方向大概是朝向哪個方向?” “――胚芽鞘的尖端是受到單側光的刺激才發生影響的。”但要得出“它的影響作用方向是從胚芽鞘的尖端朝向下方。”這個結論,還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胚芽鞘尖端之所以產生向光運動是因為在胚芽尖端的下方發生了彎曲。至此,就可以介紹達爾文根據實驗結果提出的假説――尖端產生了某種向下的影響。

科學方法訓練:

要落實對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和訓練,既要把對科學研究一般過程的介紹貫穿在生物學的知識教學過程之中,還要注意及時為學生總結前人進行工作的具體的實驗(操作)方法。

“回顧生長素的發現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在1880年到1934年的幾十年時間裏,有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在為揭開植物生命活動的奧祕進行了不懈地努力。我們還可以嘗試着分析一下科學家們所使用的一些具體的實驗方法。”“在達爾文實驗的第一部分中,他對胚芽鞘進行了什麼樣的處理?”“――切除了一部分胚芽鞘的尖端。”“這就是達爾文使用的實驗方法――切除的方法。”“在切除了這部分胚芽鞘尖端的同時,是否只觀察被切除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呢?”“――是將切除了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和沒有切除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對比觀察。” “這就是開展實驗必須設置的對比實驗的方法。”

第二課時

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1928年,荷蘭科學家温特利用胚芽鞘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他在達爾文實驗的基礎上,對實驗的操作進行了技術上的改進。”(利用動畫課件介紹温特的實驗)“從温特的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得到什麼結論?”――“證實了達爾文關於植物向光性運動原因的假説――確實存在一種物質致使胚芽尖端產生了向光運動”。

“1934年,荷蘭科學家郭葛等人從植物中分離出了這種能使植物產生向光性的物質,並確定它就是吲哚乙酸。”這就真正從化學物質的角度證實了達爾文的假設。

科學方法訓練:

“温特的實驗不僅證實了達爾文關於植物產生向光運動原因的假説――確實存在某種物質致使胚芽鞘的尖端彎向光源生長,而且在實驗方法上又做了進一步的改進――在切除之後又設法把假設存在的物質添加回植物體,然後進行對比觀察。這成為後來的植物學家對激素進行研究常用的‘切除-添加’的實驗方法。”

第三課時

科學方法訓練:

學生了解了研究植物體激素的具體操作方法,才能展開思維的翅膀,使教師對學生進行拓展思維的訓練成為可能。

(1)“根據温特的實驗,你能否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生長素,只能向下運輸,而不能向上運輸?”通過這樣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考。

(2)“要想知道在植物體內,除了胚芽鞘尖端能產生生長素之外,還有哪些部位的細胞能產生生長素?你認為應該選擇哪種細胞進行檢測?”經此一問,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也可轉入對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和分佈的教學活動。

(3)“在能夠從植物體中分離提取出生長素之後,要想知道:‘除了能使植物產生向光運動之外,生長素對於植物的器官還有什麼作用?’你可以採用哪種方法來進行試驗?”通過這一提問,既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也可以順利地轉入關於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學活動。

對難點的-: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陳述:當科學家們能夠分離、提取生長素後,利用生長素做進一步的實驗就成為可能。

引導分析:從對實驗結果的描述中我們能發現什麼?三種生長素難點變化曲線圖

師生討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隨着添加的生長素濃度加大,植物器官的生長速度並不總是隨之加大。而是當濃度超過一定值以後,隨着生長素濃度增加植物器官的生長速度反而呈下降趨勢。這就使科學家們得出了這樣一條結論:“生長素促進生長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進一步的分析:“那麼,促進或抑制生長的生長素濃度是否對植物體的所有器官都是相同的呢?”從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根、芽、莖所需要的促進生長的生長素濃度各不相同,對它們起抑制作用的生長素濃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如: 這個濃度值對根和芽都是起抑制生長作用的,而對莖來説則是起促進作用的。

創設問題情景:把一粒正在萌發的蠶豆種子水平放置,持續提供生長所需要的條件,蠶豆的胚芽會向上生長、胚根會向下生長。分析在胚芽、胚根轉彎的那一部分,生長素濃度的分佈情況是怎樣的呢?動畫片段

進一步的討論分析:莖的背地性是較高濃度的生長素促進了近地一側細胞的生長。而根的向地性是較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了近地一側細胞的生長。根和莖在生長素的作用下都表現出了應激性的現象,但生長素對它們的作用機理並不相同。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敏感性不同。

總結提高:無論是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還是其他植物激素的調節作用,都存在着促進或抑制某種植物生命活動兩個方面的過程。這兩個相互矛盾的過程,共同調節着植物體的生命活動。

?板書設計】

第一節 植物的激素調節

一、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1.達爾文通過對比觀察提出了假設:尖端產生了某種物質,在光的刺激下對下面的部分產生了影響。

2.温特通過實驗證實了達爾文的假設:確實存在某種物質。

3.郭葛分離並鑑定出了產生影響的物質:吲哚乙酸,即生長素。

二、生長素的合成與分佈:

合成部位:生長旺盛的細胞、分生組織。

分佈:1、向光一側比背光一側少

2、在尖端產生,向下運輸

三、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1、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例:頂端優勢。

2、能促進植物不同器官生長的生長素濃度不同

四、生長素在生產中的應用:

1、促進扦插枝條生根

2、促進果實發育

3、防止落花落果

五、其他植物激素:

1、赤黴素

2、脱落酸

3、細胞分裂素

4、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