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七年級《春》語文教案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71W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是一篇構思精巧、語言精美、富有詩情畫意的寫景抒情散文,下面就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春》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七年級《春》語文教案

《春》教案1

課文目標:

1.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賣弄”、“抖擻”等詞語的意思。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1.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

2.體驗春天帶給人們積極向前邁進的力量。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氣息,有感情朗讀第1自然段。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

3.認識"春",明白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教學過程:

引課:

1、説一説帶有“馬”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馬到成功”。

2、説一説帶有“春”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春暖花開”、“春意盎然”。

一、初讀,感知課文

1、示課題“春”。

2、讀課文,感受春天的氣息。

二、再讀,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怎樣地向我們傳遞春天的氣息的,要求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引導:

(1)理清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2)初步體驗春天的美。

三、精讀,體味課文,學習第一段。

這段講什麼意思?出示燈片和課文第一段比較。

“東風來了,人們盼望的春天也到了。萬物甦醒,山青了,水滿了,太陽也變紅了。”

這燈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內容差不多,但讀起來的感覺為什麼會差多了?(突出擬人的寫法的生動形象,更好表達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讀——指名讀——試背——齊背。

四、作業。

(1)作業本第1題,修改課內組詞。

(2)朗讀課文3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春景中體會春的無限生機和希望,激發熱愛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摘錄好的詞句。

教學過程

1.檢查。

看拼音寫詞;根據意思寫詞。

2.研讀。

(1)齊背第一段,説大意。

(2)學習第二段。

①自由讀,思考:第二段作者寫了春天哪幾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風、雨。)

②指導讀“小草”部分。

③夥伴互學“花”、“風”兩個自然段。

春花和春風各有什麼特點?哪些詞句寫出這特點?最喜歡的句子是什麼?為什麼喜歡?

用自己的朗讀讀出春花的多、美,春風的柔和,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④獨立自學“春雨”自然段。

回顧前面的學法:劃找——思考——朗讀體味——彙報交流——訓朗讀。

按此法學習。

⑤課內做作業本3、4、5題。

(3)學習第三段。

這段講一個什麼意思?在用詞上有什麼新特點?(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學習第四段。

這三句各告訴我們春天的什麼特點?這三句順序能改變嗎?

為什麼?

這三句採用什麼寫法?該怎麼讀?為什麼要一句比一句加強語氣?

3.作業。

(1)修改課堂上的作業。

(2)準備背誦課文,有能力的先背誦四兩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交流積累詞句的方法,摘錄課文好詞句。

教學過程

1.導入定向。

讀了朱自清的《春》,當你聽到“春”這個詞時,你腦海裏出現的是什麼圖畫?“春”又意味着什麼?出示本節目標燈片。

2.指導背誦。

(1)檢查個別學生四段背誦,並讓學生談談背誦的方法與經驗。

(2)重點指導背誦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風”“春雨”的順序打出四幅彩色燈片,讓學生藉助燈片中之圖及圖邊上的重點“詞語”自由試背——全班試背——指名背——齊背。

(3)出示第三大段關鍵字詞,讓學生藉助詞語背誦。

(4)出示全文背誦的板書燈片,指導背誦。

盼春

東風 腳步

一切都 山水 太陽

繪春

小草 偷偷 嫩嫩 滿是的 輕悄悄 軟綿綿

花 趕趟兒 像…… 彷彿 野花 遍地是

雨 尋常 像…… 樹葉兒 傍晚 在鄉下

迎春 風箏 孩子 舒活 抖擻 一年之計

贊春 像娃娃 小姑娘 健壯的青年

3.學會積累。

(1)重讀“學習提示”,交流各自積累的辦法。

(2)《春》哪些詞句特別精彩?該如何積累?

(3)延伸練習,聽《草原》第一段的配樂朗誦,出示《草原》第一段課文燈片。讓學生試摘錄,並説説積累的理由。

4.訓練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6題的連詞成段。

(2)摘錄《春》的好詞5個以上,好句3句。

(3)任選1、2題作業。

①模仿朱自清寫春雨的句子選一件事物寫一兩句(如西北風、雪花、溪水、怪石等)。

②模仿課文寫野花的句子寫寫夜空中的星。

《春》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2.初步學習知人論世的方法,體會朱自清散文作品中的真情以及在五四白話文運動中的地位。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2.運用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真情為文的寫作觀。

2.引導學生感念朱自清先生對於祖國語言發展的貢獻。

教學重點:

1.瞭解朱自清在新文化運動後為創作白話文學的典範作出的歷史貢獻。

2.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源於對生活的細微體悟和語言的出色表達。

教學難點:

1.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的方法。

2.通過品味語言體會文中藴含的情感。

教學策略

1.力求從朱自清寫作的初衷──為中學生學習白話文提供範本入手,研究在白話文學興起初期,這篇文章在文章結構、語言修辭、感悟生活、付諸真情上的探索和提供的範式。在學習過程中強調一畫面一所得,從不同畫面中體會朱自清散文的不同特點,並體會他為創作典範的白話文學的匠心。

2.強調學生自我的閲讀體驗,以期達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的“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導語:

我們對朱自清先生的瞭解大概更多的是作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今天我們來了解你不知道的國文教師──朱自清。

朱自清對中國現代散文發展的貢獻,主要是他在繼承中國古典文學的基礎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他的散文對中國散文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他為《中學生》雜誌和開明出版社的教材提供的大量語文學習的文本,比如《春》《背影》等,主張真摯的情感、美好的語言,從語文教學的角度提供了現代白話文學的優美典範!對我們今天的母語發展有着卓越的貢獻。

【設計意圖】此導入以新視角切入,增強學術性,以國文教師的身份激發學生的興趣,便於體會作品的用意絕不是堆砌華麗的辭藻。引導學生體會今天所讀到的白話文學,典範美麗的語言,有朱自清先生的心血。

(二)感知學習

關於寫景:

1.播放《春》朗誦視頻,對課文內容進行想象。

2.自讀課文,用筆畫出“春”的美表現在幾個方面?

3.找出文中直接表現出作者對春天“喜愛”與“讚美”之情的地方,並進行簡要的概括。

“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盼春──喜愛)

【設計意圖】1.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的方法。2.培養學生對文字的領悟力。

(三)內容探究

北大教授錢理羣説:“他的每篇散文都有實驗的目的,怎麼抒情、怎麼敍事、怎麼創作,核心是創造一個現代的中國的語言,現代漢語的文學語言。”

下面我們就從結構方式、語言修辭、寫作手法等方面細細揣摩,合作探究。

1.朗讀課文,理清行文結構。

【設計意圖】學習情景交融的遞進式結構。

2.體會並學習精美的語言表達。

(1)精讀課文,在文中描寫的幾幅春之圖中,你最喜歡哪幅畫面?説説你喜歡的理由。

(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學生交流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以春花圖、春風圖為例引導學生。)

討論後以“春花圖”的選材引導學生,細緻入微的觀察景物,“注重一毫一釐,於一言一動之微,一沙一時之細,都不輕輕放過,於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寫。是你於平常身歷之境,也會有驚異之感。”──朱自清

(2)“春花圖”各寫出春花的什麼特點?

明確: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豔麗。

通感,寫春花氣味的香甜。

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3)討論:在“春花圖”中,作者與眾不同地觀察體現在哪些景物、哪些詞語中?

景物:流連花下的蜜蜂與歡樂。

詞語:“鬧”。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鬧”不僅把生機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渲染出來了,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説:“着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而且運用側面描寫,寫出了花的繁多、香甜。

景物:野花映襯的陽光與春風。

詞語:“眨”。

寫野花:這裏運用比喻寫出了野花遍地都是,在春天的陽光下晶瑩發亮、輕輕擺動,格外招人喜愛。野花是雜樣的,又“散在草叢中”,星星點點的,在陽光的照耀下,在和煦的微風中不斷地閃爍。正因為野花有這些特點,才和星星的閃爍、眼睛的眨動有了極為相似之處。

“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野花的動態之美。“眨呀眨的”顯然是因有了徐徐微風,野花才會搖曳着曼妙的身姿,此處也為下一段春風的描寫作鋪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朱自清散文的特點,有如下要點:

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觀察其細微的不同,於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寫;

抓住景物特點繪形、繪聲、繪色、繪神,使景物能夠逼真地再現於讀者面前。

(4)春花和春草,都是具體的、形象的、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寫,我們也容易讀。春風卻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你會如何寫呢?作者又是如何去寫呢?

精讀春風圖,討論後以春風圖的修辭手法引導學生,要充分調動人的一切感覺,從多種角度描寫景物。

朱自清先生教給我們恰切運用修辭,調動觸覺、嗅覺、聽覺,寫出了春風和暖、輕柔和清新的特點。

“母親的手、鳥兒、繁花嫩葉、清風流水、牧童短笛”一系列清新婉約的意象,明媚了作者的心情,“高興、賣弄”歌喉的豈止是小小的鳥兒,還有可愛的人兒,還有整個絢爛的春光,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如此有聲有色有氣息有温度,讓人感受春風的神韻,畫面美妙動人,秀雅温婉,意境清新明媚。朱自清不愧是語言大師,這樣的描寫叫人怎能不愛春風,陷入濃濃的春色中,又怎能不愛上如此細膩婉麗的我們的語言文字,我們的母語。

【設計意圖】學習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強烈的情感,並運用通感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學會藉助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優美生動。激發學生對母語的欣賞、熱愛甚至陶醉。

(四)作品風格

如此典範的作品,不僅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也需要一顆温柔的心靈。同時需要優美典雅的語言積累,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和他人獲得美的感悟。

1.“以我觀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朱自清先生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強烈的情感,情景交融。

2.準確地運用詞語寫出景物的特徵。如文中的“鑽”“逼”,形象地寫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和春雨沐浴後的“青”直送眼前的特點。

3.有層次的描寫景物,運用動靜交錯、虛實結合、高低結合、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等方法寫景。

一幅春花圖從樹上寫到地上、從實景寫到想象等。

4.大量藉助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優美生動。

(五)拓展閲讀

賞析朱自清先生的另一部散文作品《白馬湖》,進一步揣摩體會朱自清散文作品優美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及駕馭文字的高超能力。

【設計意圖】品味語言,培養閲讀分析能力。

(六)佈置作業

1.從推薦閲讀篇目《冬天》《白馬湖》《綠》《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中,任選一段你最喜歡的優美語言抄寫下來,並從用詞、修辭、詩畫意境、真情實感等方面自選一個角度,説説你認為美在哪裏?(200字)

2.觀看紀錄片《大師──朱自清》。

【設計意圖】以課堂教學激發閲讀興趣,把語文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

參考書目:李廣田《朱自清先生與現代散文》

楊振聲《朱自清研究資料》

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

《春》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課是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國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第9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不但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徵,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因此,《春》作為第三單元第一篇課文出現是有其道理的。由《春》這一課開始,繼而學習後幾篇課文來加深理解人們熱愛自然的感情,並在誦讀中體會、學習觀察自然的方法,學會用形象的語言描寫景物。

學習者分析

七年級學生年齡小,閲讀能力不是很強,特別是對寫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體會,理解不到作者的情感。我打算從朗讀入手,利用教師範讀、學生自讀、朗讀競賽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不斷的“讀”中逐步加深對“美”的體驗,逐步感受春天帶給人們的奮發向上的情感。

教學設計

《春》一直是國中語文教材中的重點篇目之一,本文不管在選材、佈局謀篇還是語言上都堪稱典範。按照編者的思路,通常我們都是採用盼春-繪春-贊春這一順序來教,重點帶領學生分析作者描繪的五幅圖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而這次教學設計,我嘗試打破這一常規,整篇課文的教學以朗讀為主線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朗讀中重點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理論依據

朗讀教學既是傳統的,又是新興的;既是語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學的,又是審美。朗讀有助於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朗讀中,能夠體會到文章的內容、神韻、風格。朗讀是培養學生精讀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含義較深的語句段落,可以在反覆地朗讀中,讓學生體會品味。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A.用普通話有感情反覆地朗讀課文,理解並品味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結構,美的語言。

B.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品讀精彩句、段。

C.學習本文細緻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理解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D.引導學生了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

A、通過聽讀、朗讀、品讀等方式,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B、通過對妙詞佳句的品析,培養學生的語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體會美文,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B、培養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賞析本文優美的語言。

2、細緻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徵進行細緻地描寫。

難點

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特點。

教學突破

以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剪輯並重新錄製音樂《早春曲》、《春意盎然》;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蒐集有關作者資料及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聽讀、朗讀中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學重點:整體感悟,理清思路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一學生完成)

同學們,天氣漸漸地冷了,冬天的腳步聲越來越清晰。迎着冬天的笑臉,我想起了雪萊的一句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一提到春天,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出一幅幅美麗動人的圖景。同學們,讓我們伴着這優美的音樂,隨着老師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描繪的《春》之中。(多媒體顯示課題及作者)

(二)聽配樂朗誦。播放背景音樂,老師聲情並茂地朗誦。多媒體顯示:聽讀,説感受的話。

(三)讓學生談談聽朗誦後的感受。

師:聽了朗誦,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請你以這樣的句式説一句話。(多媒體顯示:聽了朗誦,我聽到了……/聽了朗誦,我看到了……/聽了朗誦,我感受到了……例:聽了朗誦,我感受到了人們盼望春天的熱烈而急切的心情。)

(四)自由朗讀,分組(分為8個學習小組)討論文章層次的起止段落。教師用多媒體提示課文思路(盼春-繪春-贊春)。

(五)每個學習小組派一名學生參加聯讀課文。要求第1名學生讀“盼春”,第2-7名讀“繪春”部分,第8名學生讀“贊春”部分。(聯讀時不告訴學生起止段落,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層次理解是否正確。)

(六)經過自由朗讀和小組代表的聯讀,全班交流對文章結構的理解。

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第一部分(①):盼春

第二部分(②-⑦):繪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第三部分(⑧-⑩):贊春。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佈置

1、誦讀全文。2、完成課後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2、學習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二、教學重點: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2、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品析“春草圖”(用多媒體顯示品析步驟)

1、朗讀指導。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學會正確使用四種朗讀符號(﹏﹏重音輕讀;重音;︱小停;︵拖音)

2、第一次朗讀(自由讀),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換字,不倒字,不多字。

3、第二次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

教師明確:嫩、綠、多

4、第三次朗讀(男_各讀一層),悟一悟這段層次劃分的問題。教師提示可劃兩個層次。

教師明確: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春草的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是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

5、第四次朗讀(個_聲讀),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裏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教師明確:“偷偷”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鑽”字寫出了小草萌發的力量以及小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修改以後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

6、美讀,各學習小組派出一名代表朗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教師提示:語調:輕快;感情:喜愛、讚美

7、教師小結(多媒體顯示):

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①抓住景物在特定季節、特定地點的特有現象進行描繪,使其特徵突出。②寫景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③寫景散文的文筆優美精彩。

(二)運用上面所學的方法賞析“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每兩個學習小組一幅圖,分工協作。

(三)各學習小組發言人把本組討論結果提交全班進行交流,

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1、“春花圖”

①特徵: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

②順序:由上而下、由實到虛。

③語言:修辭-擬人、比喻、排比。

用詞:第③句中的“鬧”字寫得好,好在它不僅寫出了聲音,還寫出了熱烈的氣氛,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一派明媚的春光

④感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2、“春風圖”

①特徵:和煦、芳香、悦耳

②順序:觸覺、嗅覺、聽覺

③語言:修辭-引用、擬人、比喻

3、“春雨圖”

①特徵:細密、輕盈

②順序:由近及遠、由景及人

③語言:修辭-排比、比喻

4、“迎春圖”

①特徵:充滿活力

②順序:由點到面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佈置:1、完成課後練習四、五2、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學習本文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

二、教學重難點:體會本文寓景,情景交融的特點。

二、教學過程:

(一)朱自清的《春》寫得太美了,其實自古以來,春天一直是人們歌詠的對象,請大家把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互相交流並保存到自己的讀書筆記本上,然後任選一幅春景圖,給它配上能反映其特徵的詩句。

教師推薦部分詩句:(課件顯示)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唐杜甫《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二)選取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句話背誦並模仿寫句子。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然後選取寫得好的在全班宣讀。

(三)《春》是一幅精美的畫,它形象生動,姿態萬千,色彩繽紛,春意盎然。《春》是一首動聽的歌,它曲調優美,節奏歡快,動人心絃,發人深思。其實朱自清留給我們的美文不僅僅是《春》,他的《荷塘月色》,他的《背影》,他的《綠》都是不朽的篇章。課後請同學們再次親近朱自清,感受朱自清心靈中飄揚的那片風景。

(四)美文不朗誦不足以表現其美,推薦一位朗誦的同學進行配樂詩朗誦,讓《春》的課堂教學在優美的配樂詩朗誦中結束。

(四)作業:1、整理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2、課外寫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3、閲讀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並作讀書筆記。

附板書設計:

板書:

盼春

春草圖(草報春)

山(朗潤) 春花圖(花爭春)

春 繪春 總體輪廓 水(漲) 局部描繪 春風圖(風唱春)

太陽(紅) 春雨圖(雨潤春)

娃娃--新 迎春圖(人迎春)

頌春 三個比喻 姑娘--美

青年--力

《春》教案4

【教學目標及重點】1、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深入細緻多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體驗性教學法。

【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薰陶。採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畫面上的比較和配樂朗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當秋葉飄落的時候,當白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為春天帶給人温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詩作文。

利用課件分別出示杜甫《絕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畫面。引導學生分析,《絕句》是從“鳥”的角度,《泊船瓜洲》是從“春風”的角度來寫春天。絕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選取春天的一個或兩三個景物來寫。

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課題),其中寫春天的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的山、水、樹、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繪春天的。

(利用多媒體,提供秋天、冬天與春天的畫面比較,並出示兩首詩的。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感受回憶,調動他們的直接經驗,進行情感上的鋪墊。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又有利於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情境。)

二、學習目標

利用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三、教師範讀,整體感知

1、範讀前請學生思考:

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樣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來;然後又用怎樣的彩筆描繪春天的美景;最後,他又滿懷喜悦歌頌了春天。根據提示(盼春──繪春──頌春),將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師配樂(班德瑞《春天裏的一天》)朗讀:

教師的範讀是非常重要的,從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給學生以引導和薰陶,目的是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去思考,以便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為下一步的品讀奠定基礎。

教師講述後明確:盼春(第1自然段);繪春(2~7自然段);頌春(8~10自然段)

四、導讀促學,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節(總寫春回大地)為例,指導學生品讀的方法。

1、簡析“盼春”:

出示問題組:春天來了沒有?(通過“近”字可以看出春天還沒有來)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為什麼疊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這一小節有兩個詞“着”和“了”構成了四個詞尾,有什麼作用?(給人柔和的感覺)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來作者就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繪春天的美景。

從哪兒可以看出是總寫呢?(“一切”)

在這一小節裏,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詞語來描述他們?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陽的臉”來總寫春回大地。分別用“朗潤”、“漲”、“紅”來描述他們。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朗潤”、“漲”、“紅”的特點。朗潤是明朗潤澤的意思,因為陽光照在上面,明亮起來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後,所以水“漲”起來了。“紅”字不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也寫出了太陽的温暖。同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幅畫面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

小結:作者在這一小節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總體景色,然後又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具體描繪春天的美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這一部分的學習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然後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仔細品味,揣摩其內涵。)

五、學生品讀、揣摩語言

在教師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五幅圖畫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並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然後説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採取分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作品,仔細品味語言,使“教”與“學”均置身於作品所設置的意境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以“讀”促“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體驗性學習。

1、春草圖:(第3自然段)

這一段用詞準確。“偷偷”表現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下,不生不響的生長狀態;“鑽”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頑強。“嫩嫩的”表現出質地柔軟,“綠綠的”寫出了顏色的鮮豔。“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採用反覆的修辭方法,以口語化的詞語寫出小草生長茂盛。寫人的動作“坐、躺、滾、踢、跑、捉”,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於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寫兒童的活動實際上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生機。“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借風襯草,照應開頭“東風來了”,又為下文鋪墊,給人以柔和的感覺。

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也很有特點。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出春草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感受,充滿活力。

2、春花圖:(第4自然段)

在詞語運用上:“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百花爭豔、生機盎然的熱鬧景象。“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鮮明。一個“鬧”字,既寫出了聲音又寫出了動態。“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採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其中,沒有寫太陽,但太陽寓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相結合。

3、春風圖:(第5自然段)

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首先從觸覺方面,作者引用詩句,又打一比方,讓人感覺到春風是温暖的。然後寫“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醖釀”,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彷彿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接下來寫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和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從聽覺的角度來寫,彷彿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這些聲音應和着,構成了一曲非常動聽的春天的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風是無形的,可在作者的筆下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4、春雨圖:(第6自然段)

在詞語的運用上:先用“可別惱”這一口語,顯得特別親切而有情趣。“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寫出了春雨細密、閃爍、綿長的特點。一個“斜”字寫出了雨的輕盈,同時又暗寫了“春風”。“樹葉卻綠得發亮”是因為被雨洗去了灰塵,“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個“逼”字讓我們感到被雨水清洗後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們的眼中。“安靜而和平的夜”,寫出了温馨的感覺。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遠,由靜到動,一幅充滿詩情的江南春雨圖,流露出作者的對春雨的喜愛。

5、迎春圖:(第7自然段)

風箏是春天的信使,寫風箏多了,實際上也是人多了。“舒活舒活”“抖擻抖擻”,極富節奏感。引用俗語“一年之際在於春”,給人無限的遐想。在寫景的層次上由風箏到孩子,寫出了春到人歡,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悦心情。從而激發人們奮發有為,不負春光。

(在這個環節中品讀是第一要義,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不需要面面俱到,鼓勵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通過品讀,細細揣摩,反覆品味,進行體驗與感悟。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圖畫,充分調動學生的直接經驗,同時學生朗讀時配上音樂,讓學生始終處在一個美的氛圍中。)

六、朗讀回味,總結拓展

1、簡析本文最後一部分:(8~10自然段)

作者以讚美作結,頌揚了富有生機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三個比喻句的順序,由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壯的青年,符合成長的順序。在朗讀時應該節奏明快,由弱到強。

2、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借景抒情。

3、思考:作者為什麼能將春天描繪得如此美麗呢?

首先要有細緻的觀察,並且善於積累語言,然後由感而發,才能夠恰當的表達出來。

4、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選取幾個自然段,進行配樂朗讀競賽。

七、作業

根據學到的寫景抒情的方法,寫一篇《校園裏的秋天》(或《校園裏的冬天》),300字左右。準備開一個學生作品朗讀會,在全班內交流。

【板書設計】

盼春(1)語言積累

總寫(2)

春草圖(3)

繪春(2~7)春花圖(4)表達

春風圖(5)

春雨圖(6)

迎春圖(7)

頌春(8~10)細緻觀察

《春》教案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感情脈絡。

2、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3、體會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徵,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朗誦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熱愛自然、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積累詞語,培養學生朗誦能力、想象能力。

2、瞭解春天的特點,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營造出自然、美麗、温馨的春天,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

2、朗讀教學法。每一個步驟都注意突出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學、在學中悟,學會朗讀抒情散文,體會春的優美意境。

3、自主探究教學法。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會的研讀、精讀、品讀的學習方法,品味文中傳神的語句。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引導學生朗讀,感受散文的意境美;整體把握課文感情學生自主掌握課文構架。

第二課時:深入學習課文的表現手法(情與景關係)、修辭手法(比喻、擬人);重點語句解析(結合課後練習題);課文結構。

課後實踐:如果有條件,教師可選擇帶領學生集體春遊,以拍照、寫生、唱歌、野炊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親近自然、感受自然、迴歸生活。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堂導入:同學們好!今天我們進入第三單元的學習。春天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季節,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聽到“春”這個詞,大家腦海裏會閃現什麼詞語、色彩、詩句、景象呢?(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根據同學們的回答做出引導和評價。

詞語:草長鳶飛、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暖洋洋、軟綿綿……

色彩:綠色(柳樹、小草)、紅色(山茶花)、粉色(桃花)、白色(梨花)……

詩句:

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雨 春聲 春鳥

賀知章《詠柳》“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柳春風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雨春風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春花春蝶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細無聲,草色遙看近卻無。”——春雨春草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春桃 春江春鴨

……

大家都從不同的方面表達了自己對於春天的感覺和印象。現在呢,我們來一同學習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春》。看看我們剛剛説的和朱自清筆下的春有什麼異同。 板書:春

課前預習:水漲(zhàng) 醖釀(yùn niàng) 應和(hè) 巢(cháo)口

籠(lǒng)着一層薄(bó)煙 黃暈(yùn) 蓑(suō)衣

抖擻(dǒu sǒu)精神 嘹(liáo)亮

感知課文:現在我們先聽一段朗讀錄音,然後再跟着音樂一起朗讀一遍課文,注意朗讀的語調、停頓、感情。

教師播放錄音,全班一起靜聽或是跟讀錄音朗誦。請大家放鬆心情,發揮想象,春天就在我們身邊。

聽完錄音,播放音樂(班得瑞《春野》),創設舒緩的情境,全班齊讀課文,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教師給予評價)

全班朗讀完畢之後,再請學生舉手分段朗讀。(教師給予評價)

學生讀完教師點評,指出優缺點。

教師提示:朗讀本文的感情基調是充滿喜悦和希望。基本語調是輕柔、緩慢、語句清晰、自然。語音越自然、質樸越好、切忌拿腔拿調。要讀準字音,口齒清楚,吐字有力,而且是自然流暢地讀出。體會感情,把握重音、停頓、速度、抑揚等。朗讀時語勢多揚少抑,用聲多輕少重。開頭要讀得欣喜,充滿生機。中間部分則需要精雕細刻:“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這段可以讀得俏皮、活潑。“風裏帶來新翻的泥土的氣息……”“鳥兒將巢安在繁花綠葉中……”“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幾句要調動各種感官來體驗春天的味道、春天的聲響。結尾的三段是文章的點睛之筆,作者謳歌春天、熱愛生命的思想在這裏得到昇華。因此,“娃娃”要讀得輕些、高些,略有虛聲。“小姑娘”則用高而明亮的聲音來表現她的快樂、活潑。最後一段,要加強吐字的力度和氣勢,聲音洪亮、有力。

教師示範重點語句的朗讀。

課文整體把握:這一部分主要是學生自主探究開展。把學生分成五個小組(第一小組負責課文1-3自然段;第二小組第4自然段;第三小組第5自然段;第四小組第6自然段;第五小組第七段;8-10自然段。)

提問:1.讀完課文,大家説一下朱自清都寫了春天的哪些景色?

以小組為單位,請同學們互相探討總結,並把本小組的成果寫在黑板上。

五分鐘後。請各小組代表呈現本組答案。

2.作者又是怎樣形容他們的呢?(這個問題教師要根據學生寫在黑板搬上的點小組回答並,要小組派一個人到黑板上寫出。)

第一組

山:朗潤 水:漲 太陽:臉紅

小草:鑽 嫩嫩的綠綠的

第二組

桃樹、杏樹、梨樹:紅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蜜蜂:嗡嗡地鬧着 蝴蝶:飛來飛去 野花:像眼睛 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第三組

春風:“吹面不寒楊柳風” 像母親的手 鳥兒:賣弄清脆的喉嚨

牧童:短笛成天嘹亮地響着

第四組

春雨:像牛毛 像花針像細絲 農民:披着蓑 房屋:稀稀疏疏 靜默

第五組

風箏:漸漸多了孩子:也多了 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趕趟兒似的

“一年之計在於春”

要求每個小組讀出所找詞語的句子。

3.請每個小組標出的課文線索。

每個小組把自己的結構圖寫在黑板上,並解釋原因。

合併同類項。

教師要給予指正和肯定。

線索: 盼春——繪春——頌春

找出線索圖,使學生理清課文脈絡。

為第二節課的深入解析做準備。

4.最後我們再一聽一段朗誦錄音,播放PPT,讓學生邊看邊聽(也可以跟讀),把春天的氣息帶入課堂。要求每一個小組認真聽,稍後要每一個小組朗誦自己負責的部分。

全班一起聽錄音。

5.各小組按次序,有感情地朗誦。配樂(班得瑞《春野》)。

6.佈置作業:①大聲朗誦,熟練課文。

②各小組在找出自己所負責段落中找出,自己認為好的句子。可以從修辭方法、表現手法、情感表達、詞語特點等多角度分析。下節課我們繼續探討。

③建議:大家如果感興趣,課下可以自己家裏拍攝的關於春天的DV、照片或是繪畫拿過來分享一下。

7.本節課小結:這節課主要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用範讀、配樂、圖片展示等創設情境,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採用分小組的形式,發揮大家分工合作的積極性,通過幾個問題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