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打數學牌教案優質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77W

寫教案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上課的時候的思路更加清晰有條理,教案在完成的時候,大家務必要考慮文字表述規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打數學牌教案優質6篇,感謝您的參閲。

打數學牌教案優質6篇

打數學牌教案篇1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教材第五冊第一節中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第1課時,本課學習內容主要是認識圖形,它是在學生認識了線段、角和直角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主要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測量等方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角的特徵,建立相應的概念。

二、教學設想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這一部分內容可以用1課時進行教學。其重難點是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而且能準確無誤地辨認和區別。教學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與教材的知識結構,遵循幾何圖形教學的基本程序與規則,設計上主要利用多媒體cai課件,視屏展示台等電教手段,優化課堂教學,突破重難點,同時也結合實物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等傳統教學手段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中多種教學形式的變換,直觀、生動、形象地吸引着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進而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激發他們的創造欲。充分發揮多媒體組合教學優勢,讓學生學的積極、主動,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

1、應用多媒體cai課件及視屏展示台,能清晰地揭示正方形、長方形的概念及特點,靈活性強,操作方便,這是其它電教媒體無法比擬的,有利於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2、藉助長方體、正方體實物,畫長方形、正方形,從實物表面中抽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兩種圖形,再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面,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實踐性強,可見度大,有利於學生區別長方形、正方形。

3、教學中由於多媒體課件展示、實物展示等電教手段的應用,加快了學生接受信息和反饋信息的速度,增大了教學密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目標分解表

四、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2、難點:長方形、正方形特徵的歸納。

3、關鍵:引導學生觀察、操作等活動,發揮學生多種感官作用,從而獲取有關圖形的感性材料,提高認識。

五、教學媒體運用情況表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1、複習:電腦出示長方體、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有何特點?長方體有何特點?

2、師生同步操作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每一個面都剪下來,提問:剪下來的每一個面都是什麼形?(指名)

3、導入: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究竟有何特點?

(二)學習新知

a、認識長方形

1、初步認識長方形

(1)(投影)用長方體實物的一個畫面出一個長方形平面圖。

(2)①電腦逐步顯示畫的過程,邊畫邊講解。

②長方形是長長的,方方的,所以叫做長方形。

③摸一摸長方形的面有什麼感覺?(平平的面)

④長方形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每一條線段都叫做長方形的邊,所以長方形有4條邊,也是四邊形。

(依次閃動每一條邊)板書:四條邊

⑤摸一摸長方形的邊有何感覺?(直直的邊)

⑥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直的。

(依次閃動長方形的四個直角,並演示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比的過程)板書:四個直角

(3)長方形邊的特點

①猜一猜,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麼特點?(上、下邊相等,左右邊相等)

②想一想,你用什麼辦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小組動手、合作試試。

③彙報活動情況

④電腦演示長方形上下對邊移動重合,左右對邊移動重合。

⑤小結長方形特點。

上下兩條對邊相等

4條邊 兩組對邊相等

4個直角 左右兩條對邊相等

b、認識正方形

1、投影。用正方體實物的一個面,畫出一個正方形平面圖。(電腦顯示畫的過程)

2、4人一小組自學正方形特徵,合作交流。

3、彙報學習情況。

4、老師小結正方形特徵。(邊講解邊操作演示)

①正方形是正正方方的,所以叫做正方形。(板書:正方形)

②正方形也是由四條線段圍成,每一條線段也叫做正方形的邊,所以它是一個四邊形。(依次閃動每條邊)板書:四條邊

③展幕演示,4條邊的重合過程。板書:四條邊相等。

④正方形也有四個直直的角。(依次閃動每個直角)板書:四個直角

4條邊 四條邊相等

4個直角

c、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它們各有何特點?長方形與正方形有何異同?

打數學牌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及難點是能通過具體實例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掌握旋轉的性質。主要的知識點包括圖形的旋轉和旋轉的特徵:

圖形的旋轉:

(1)旋轉中心:在旋轉過程中保持不動的點是旋轉中心;

(2)圖形的旋轉由旋轉中心和旋轉的角度決定。

旋轉的特徵:

圖形中的每一點都繞着旋轉中心轉動了相同的角度,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角相等,圖形的形狀與大小都沒有變化。

教法建議:

本節內容是從生活中的實例出發,從物體的旋轉抽象到平面上圖形的旋轉,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分析、歸納、概括的過程中,體會和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通過觀察、操作、探索和交流等方式來研究和認識圖形的旋轉及其性質。

本節主要是利用旋轉的性質畫出簡單平面圖形旋轉後的圖形。在教學中,應通過學生操作,對例題的分析和講解,使學生掌握旋轉作圖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通過旋轉作圖,加深學生對圖形旋轉的性質的認識和理解。

1.旋轉也是圖形的一種基本變換.本節仍然通過學生經常看到的一些現象,如時鐘上的秒針、分針、時針的轉動,風車的轉動等等給出圖形旋轉的大致形象。如圖20-11中的圖案都可以看作是由其中的某一部分繞着某一點按一定的角度旋轉若干次而成的。

2.要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原圖形經過旋轉後的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之間的位置關係與數量關係。

3.要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確認“圖形在旋轉過程中每一點與它的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都相等”這一基本性質。

打數學牌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場景裏體會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關係,初步學會使用上、下,前、後,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學習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會使用上、下,前、後,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懂得了很多課堂紀律。老師問問大家,當我們想發言的時候應該先怎麼樣?(指名回答)大家舉手看一看?(讓學生在座位上舉手)

提問:大家舉的是哪隻手?沒有舉起來的這隻手是——(左手)誰來説説怎樣區分左、右手?

談話: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們的身上你還能找出這樣的好朋友嗎?誰來説説?(要求學生摸着説)

小遊戲:由慢到快聽口令做動作(想想做做第1題)。

左手握拳頭,右手握拳頭;

左邊拍拍手,右邊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二)探索交流

1、多媒體出示小朋友在教室裏上課的場景。

談話:小朋友們上課坐得多整齊啊!你能用我們剛才學習的左和右來説説他們的位置關係嗎?

同桌討論,嘗試説説小明與小紅的位置關係。交流反饋,引導學生正確説出“小明坐在小紅的左邊,小紅坐在小明的右邊”。

如果有的學生説“小明坐在左邊”,則啟發:這樣説不夠完整,你能完整地説一説小明坐在誰的左邊嗎?

小結:在描述兩個人的位置關係時,要説清楚誰在誰的左邊或右邊。

提問:你還能看圖説説哪些物體有左、右的位置關係?同桌互相説後彙報。

2、聯繫教室裏的真實場景,強化對左右位置關係的認識(“想想做做”第2題)。

讓每個學生自由説一説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誰,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誰,再同桌交流,最後指名回答。

選同桌兩個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説一説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選橫排或豎排裏的三個小朋友,請學生説説中間小朋友所處的位置。

小結:我們在描述位置時,一定要説清楚,誰在誰的左邊或右邊,而不能只説誰在左邊或右邊。

3、讓學生就教室裏的'某一人或物説一説所處的位置。(可以用前、後的關係進行表達)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星期天,小熊買了好多好吃的來招待好朋友(多媒體出示情境圖)。誰來説説小熊都買了什麼?

提問:每個小朋友可以選一樣,但是不能説出它的名字,只能説出它上、下、左、右的鄰居各是誰,讓大家來猜一猜好嗎?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同桌合作操作:把數學書擺在課桌的中間,把文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右面,把學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左面,把小尺擺在文具盒的上面。

讓學生説一説,擺在最左邊的是什麼,擺在最右邊的是什麼。從左數,文具盒是第幾個,從右數,文具盒是第幾個。數學書的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擺放學具,再互相説給同桌聽,指名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5、6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最後指名全班交流。

第5題可讓學生先看圖説,再讓學生説説還可以怎樣説。

(四)總結點撥,拓展應用

提問:小朋友們,誰來説説這節課你都知道了些什麼?(揭示課題:認位置)

談話:課後,請小朋友們用你們那善於發現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找出各種物體間的位置關係,並且説一説,好嗎?

打數學牌教案篇4

教學內容:第7冊教科書第91頁例4,92頁的練一練及相關練習。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相遇問題應用題的結構.

2.通過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係,較熟練掌握相遇問題的思考方法.

3.學會解答已知兩地之間的路程和兩個物體運行的速度,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

(二)能力訓練點

1.如何根據兩地之間的路程和兩個物體運行的速度,求相遇時間.

2.提高學生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培養學生積極動腦,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2.通過應用題的教學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品質.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相遇問題應用題的結構,能根據相遇問題的數量關係學會已知兩地之間的路程和兩個物體運行的速度,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相遇關係式解答相遇求時間的各類應用題.

教具學具準備:自制活動投影片一套,小黑板兩塊.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投影出示:小東和小英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對走來.小東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經3分鐘兩人相遇.兩地相距多遠?

(1)讀題

(2)用兩種方法解答

2.導入:

(1)引導學生把這題所求問題變為條件,改編成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

(2)出示改編後的例6,兩地相距270米.小東和小英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對走來.小東每分鐘走50米,小英每分鐘走40米.經過幾分鐘兩人相遇?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板書相遇求時間)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6,讀題理解題以後解答

(1)這題告訴我們哪些條件?(相距路程,兩人速度)

(2)要求的問題是什麼?(相遇時間)

2.演示自制投影片.

第一次演示:你發現了什麼?啟發學生思考:

(1)小東走了多少米?(50米),小英走了多少米?(40米)

(2)兩人共走了多少米?(50+40=90米)

(3)用了多少時間?(1分)為什麼只用了1分鐘?(因為他倆是同時出發)

(4)這時兩人相距多少米?(270-90=180米)

第二次演示:請認真觀察,根據第一次演示的思考方法討論,你知道了什麼?

引導學生知道:

(1)現在小東走了100米,小英走了80米.

(2)他們都用了2分鐘,老師追問:為什麼兩人用的時間相同?

(3)現在兩人共走了180米.(100+80=180米)

(4)兩人還相距90米.(270-180=90米)

3.歸納

提問:通過以上兩次演示還知道了什麼?

引導學生知道:

(1)小東和小英走的時間是相同的.

(2)小東和小英走1分鐘就是90米,走2分鐘就是180米.

(3)如果小東和小英再走1分鐘就走完全程相遇了.

提問:是不是呢?老師指名學生到前面演示.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4)小東和小英走完全程(相遇)用了3分鐘.提問:

(1)這3分鐘就是什麼?(相遇時間)

(2)討論:是怎樣得來的?

引導學生知道:

(1)小東和小英同時出發1分鐘就走90米,270米里有3個90米,所以兩人同時走完270米就用了3分鐘,也就是這題求的相遇時間.

(2)歸納數量關係,引導學生知道:

①270米是路程

②90米是速度

③3分鐘是時間

④數量關係式是:路程速度=時間

4.列綜合算式獨立解答

三、鞏固發展

1.甲乙兩個車站相距270米,兩輛汽車從兩站同時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5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0千米,開出幾小時兩車相遇?改變條件出示:

提問:(1)根據今天學的數量關係解這題的關鍵是什麼?

(2)説解題思路

①如果乙車每小時比甲車慢10米,幾小時後兩車相遇?

②如果乙車每小時行40千米,比甲車每小時少行10千米,幾小時後兩車相遇?

思考後先獨立完成,然後彙報解題思路.

③如果甲車3小時行150千米,乙走2小時行80千米,幾小時後兩車相遇?

分組討論,彙報解答思路,並列出綜合算式.

引導學生思考:通過解答以上這三個小題,你知道了什麼?引導學生回答:我知道了解相遇求時間這類題,都要先找出甲乙的速度各是多少和相遇時間,如不直接告訴我們,根據題意求出來,再按數量關係式解答.

2.根據條件列算式並説明理由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540千米.兩輛汽車相對而行,甲車每小時行6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70千米,經過4小時兩車相遇.

(1)(65+70)4=540 (2)540(65+70)=4

(3) 54065-70=65 (4) 54070-65=70

(5)540-654=70 4 (6)540-704=654

四、全課小結:引導學生總結這節課學習了什麼知識?

五、佈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應用題

複習題小黑板

速度時間=路程

例6

路程速度=時間

(速度的和)(相遇時間)(速度的和)(相遇時間)

270(50+40)

=27090

=3(分)

打數學牌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鼓勵觀察比較繪本中鈕釦的不同特徵(顏色、形狀、大小,洞眼的數量),並能用語言大膽講述這些不同特徵。

2、知道撿到東西要歸還主人,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熟悉圓形、三角形。

物質準備:故事ppt、鈕釦一顆,鈕釦圖片和沒有鈕釦的小動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鈕釦,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呀?(鈕釦)這顆鈕釦是什麼樣子的呢?鈕釦上面有什麼呀?(洞眼)這顆鈕釦是小老鼠撿到的,這顆鈕釦是不是你衣服上的呀?聽了故事《一顆鈕釦》你就會找到鈕釦的主人啦。讓我們和小老鼠一起來幫鈕釦尋找它的主人吧!

二、欣賞故事,觀察比較繪本中鈕釦的不同特徵,並能用語言大膽表述。

1、觀看ppt1

師:小老鼠在路上撿到一顆鈕釦,一顆黃色的、圓圓的、有四個洞眼的鈕釦。這是誰丟的鈕釦呀?丟鈕釦的人一定很着急。一定要幫鈕釦找到它的主人,小老鼠決定去問問它的朋友們。

2、觀看ppt2,區分鈕釦的顏色。

師:小老鼠走呀走,看見小兔正拿着放大鏡在找鈕釦,連忙問小兔。(音頻)小兔,小兔!鈕釦是你的嗎?

師:小兔拿着放大鏡仔細得看了看,連忙搖搖手説(音頻)不是不是,我的鈕釦是紅色的。

師小結:原來小兔的鈕釦是紅色的,小老鼠撿到的鈕釦是黃色的,鈕釦的顏色不一樣,所以這不是小兔丟的鈕釦!

3、觀看ppt3,區分鈕釦的形狀。

師:小老鼠又往前走,遇到了小狗,小狗的鈕釦和小老鼠的鈕釦是一樣的顏色,小老鼠問小狗。(音頻)小狗小狗,鈕釦是你的嗎?

師:小狗看了看説(音頻)不是不是,我的鈕釦是三角形的。

師小結:鈕釦的顏色一樣可是它們的形狀不一樣了,小狗的鈕釦是三角形的,而小老鼠撿的鈕釦是圓形的,要顏色和形狀都一樣才行。所以,這不是小狗的鈕釦。

4、觀看ppt4,區分鈕釦的大小。

師:小老鼠拿着鈕釦繼續往前走。這次他又遇到了誰呢?(蟋蟀,大象)

師:小老鼠發現鈕釦的顏色和形狀都一樣了,急忙問他們,(音頻)蟋蟀蟋蟀,鈕釦是你的嗎?大象大象,鈕釦是你的嗎?

師:是蟋蟀和大象的鈕釦嗎?為什麼?

幼:蟋蟀的鈕釦很小,大象的鈕釦很大。

師:他們會怎麼説呢?(音頻)不是不是,我的鈕釦小小的,和黃豆一樣小。不是不是,我的鈕釦大大的,比籃球還大。

師小結:你們果然厲害,原來蟋蟀的鈕釦比這個鈕釦小,大象的鈕釦比這個鈕釦大,鈕釦的顏色、形狀都一樣,可是鈕釦的大小不一樣,所以不是蟋蟀和大象的鈕釦。

5、觀看ppt5。區分洞眼的數量。

師:小老鼠不放棄,拿着鈕釦繼續往前走,這次他遇到了小刺蝟。(音頻)小刺蝟,小

刺蝟,鈕釦是你的嗎?

師:是不是小刺蝟的鈕釦?為什麼?(洞眼數量不一樣)(音頻)不是不是,我的鈕釦有六個洞眼呢!

師:雖然小老鼠撿的鈕釦和小刺蝟的鈕釦顏色一樣,形狀一樣,大小一樣,但是小刺蝟的鈕釦有6個洞眼,小老鼠的鈕釦只有4個洞眼。鈕釦的洞眼數量不一樣,也是不行的。所以不是小刺蝟的鈕釦。我們要和小老鼠一起找到顏色、形狀、大小、洞眼數量都一樣的鈕釦主人。

6、觀看ppt6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發現鼠媽媽衣服上掉了一顆鈕釦。

師:問遍了所有的好朋友,但是都沒有找到鈕釦的主人,小老鼠垂頭喪氣的回家了,媽媽給他做了好多好吃的點心,小老鼠聞着香味抬起頭,他好像看到了什麼,驚訝的叫了起來…請小朋友説一説,小老鼠為什麼看見媽媽會驚訝的叫起來?

幼:因為媽媽的衣服上少了一顆鈕釦。

師:這會不會是媽媽丟的鈕釦呢?為什麼是媽媽的鈕釦?(因為都是黃色的,圓圓的,一樣大,都是四個洞眼。)

師:鈕釦的主人是誰呀?(媽媽)那我們把這鈕釦給媽媽裝上試試!(點擊操作)真的是媽媽的鈕釦耶!

師小結:小老鼠幫媽媽找到了顏色、形狀,大小,洞眼數量都一模一樣的鈕釦,媽媽很高興,狠狠地親了親小老鼠説:謝謝你幫媽媽找到了鈕釦。

(2)感受助人為樂的情感。

師:小老鼠幫助媽媽找到了鈕釦,它的心情怎麼樣?

幼:開心、高興。

師小結:小老鼠幫媽媽找到了鈕釦真開心。原來幫助別人是件令人開心的事啊!

三、操作找鈕釦:按鈕釦的顏色,形狀,大小,洞眼。

1、師:小老鼠幫媽媽找到了鈕釦,但是小老鼠的好朋友們的鈕釦還沒有找到呢!請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幫忙。(聽小動物音頻,幼兒集體連線匹配)

2、你們學會了找鈕釦的本領,今天真是幸運的一天,可又是奇怪的一天,因為森林裏動物們都丟了一顆鈕釦,需要你們的幫忙,你們願意嗎?

師:一會請小朋友選擇桌上的一個小動物,先觀察一下它衣服上鈕釦的顏色,形狀,大小,洞眼數量,然後在盒子裏找出小動物丟失的鈕釦。

3、幼兒操作

四、評價

師: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的鈕釦有沒有找到了,和旁邊小朋友互相看一看。

師:小朋友已經幫助小動物們找到了鈕釦,小動物説,謝謝你們,你們的本領真大。(幼兒教育)

打數學牌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特徵給物體多次分類並統計、記錄。

2.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種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樹葉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類記錄卡。

2.音樂《找朋友》。

3.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確定分類標準。

幼兒操作模切卡片,將樹葉摳下,仔細觀察,討論這些樹葉的大小、顏色、形狀有什麼不同,如果把這些樹葉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清幼兒給樹葉分類,並記錄分類結果。

3.彙報交流,分享成果。

(1)請2~3名幼兒給大家講講是怎麼分類的,分的結果如何。鼓勵幼兒大膽連貫講述,並進行集體驗證。

(2)引導幼兒知道同樣的樹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請幼兒閲讀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分類並記錄,相互交流分類的方法及結果。

5.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

(1)玩法:幼兒站成一圈,請出6位幼兒站到圈裏找朋友。《找朋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兒邊拍手邊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徵的幼兒手拉手成為好朋友,音樂結束時請幼兒説一説找到的好朋友是誰?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遊戲可進行3次,教師提醒幼兒按衣着、性別、頭髮等特徵來找好朋友。

活動延伸

1.關注生活中的分類現象,如家庭中櫥櫃的物品、超市中各種物品的擺放等

2.活動結束時,請幼兒分類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動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以主題內一個故事的內容激趣引入,幼兒興致很高,在探討分類的方法時,幼兒紛紛發言,在指名板演時欲欲躍試。在操作過程中,幼兒能通過協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徵把樹葉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結束時,設計送樹葉回家這個遊戲,既進一步強化了分類,又使幼兒認識“葉落歸根”的自然規律了,增長知識。整堂課,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學習,掌握了分類的方法,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本課存在的不足是,對幼兒自主探索的重視不夠,如果一開始直接去撿樹葉回來就讓他們試一試分類,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Tags:教案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