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有關扶貧工作調研報告範文三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2W

  調查報告是反映對某個問題、某個事件或某方面情況調查研究所獲得的成果的文章,通過事實説明其觀點,對調查對象作出評價,闡明其意義,或從總結點上的經驗入手,講明某個道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扶貧工作調研報告範文三篇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閲讀!

有關扶貧工作調研報告範文三篇

扶貧工作調研報告1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十三五”以來,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牢鎖定低收入人口、經濟薄弱村和兩大片區“三個重點”,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和精準脱貧行動。2017年,6326户、27774人脱貧,14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增收達標,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8萬元,兩大片區整體幫扶效果顯著。雖然脱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面臨的形勢仍然複雜艱鉅,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仍不容忽視,還需要在扶貧精度、廣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為全面加快全縣脱貧致富奔小康進程,根據縣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3月20日下午,我們組織部分市、縣人大代表和縣人大農業農村委委員深入鄉村、深入基層進行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施策精準,不斷提高幫扶實效。一是識別精準。經過審計整改、陽光低保和陽光扶貧系統建設,對存疑數據進行逐條逐户核實,全縣移除不符合條件建檔立卡農户2675户8131人;同時對建檔立卡外的困難羣眾和已脱貧的低收入農户進行仔細排查,通過“兩公告四公示兩比對”程序,將1147户農户新增納入建檔立卡範圍,確定27户農户因困返貧,實現應進必進、應扶盡扶。目前全縣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户共計34692户115076人。二是結對精準。結合“三進三幫”大走訪,每個月定期組織“扶貧走訪”,全縣11013名縣鄉幹部、371名扶貧志願者與低收入農户結對,常態開展“送項目、送崗位、送政策、送温暖”的“四送”活動,所有結對幫扶工作均留有台賬,並做到聯繫人、對象户、調查員三方簽字確認,保證了幫扶效果。三是“菜單”精準。優化扶貧“菜單”,投入資金3803.58萬元,實施特色種養、光伏扶貧、“股份+”等七大類項目1.01萬個,不斷提升幫扶項目到户比重,實現一般低收入農户全覆蓋。同時,整合各類幫扶資源,推動“三來一加”項目建設,全年新增“家門口”就業項目59個,帶動2450餘名低收入農户就業。

  (二)注重整合路徑,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大力實施“特色農業+扶貧”。大力發展“一鄉一特”、“一村一品”高效農業,建成19個連片2000畝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加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在經濟薄弱村新建一批300-500畝左右的示範基地,吸納低收入農户務工,帶動他們增收致富。大力實施“旅遊+扶貧”。引導低收入農户通過發展農家餐飲、果蔬採摘、休閒垂釣等“農家樂”、“漁家樂”項目,參與到旅遊經營或接待服務中。加快推進省級成子湖旅遊度假區核心區建設,聚焦成子湖旅遊扶貧項目實施,完善“旅遊扶貧、助力小康”的扶貧機制。大力實施“電商+扶貧”。借力農村淘寶、京東泗陽特色館等線上平台,推進本地農產品上線,帶動電商從業人員增收致富。58個經濟薄弱村已建成38個“一村一品一店”示範村,達標率達65%;湧現出里仁鄉顏浩、新袁鎮丁正等一批月銷量數十萬元的電商帶頭人。大力實施“政策+扶貧”。出台《泗陽縣創業引導扶持資金申報指南》,扶持385名低收入農户創業資金201.8萬元。全年免費培訓4832人次,其中專項技能培訓1086人次,兑現專項定額培訓補貼237.05萬元。出台《泗陽縣貧困家庭子女扶貧助學實施方案》,全年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4882人次,發放補助資金3747萬元。開展羣眾助學活動,發放助學金261.2萬元,幫助1508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出台《泗陽縣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發放健康扶貧卡1.27萬張,簽約服務8.33萬人,設立扶貧牀位350張,落實“四免兩減”政策,11267人次低收入病患享受“先診療後付費”政策,累計減免費用95.81萬元。

  (三)注重模式創新,不斷探索扶貧新路。一是開展“陽光扶貧”系統建設。2017年6月以來,多次召開動員推進會部署落實“陽光扶貧”系統建設。全部建檔立卡人口和幫扶人員信息,扶貧、教育、民政等9部門25條資金線,115個扶貧項目,1208個就業崗位全部錄入系統,先後組織的三個季度幫扶走訪工作全部實現走訪率、分析準確率4個100%。積極探索“陽光扶貧”監管系統運行規範,圍繞硬件配備、數據錄入、政策執行等內容,創新建立“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六個“三到位”工作機制;對系統內各模塊功能與操作流程,各類數據的來源和政策依據等進行了歸納提煉,創新編制了《泗陽縣“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操作指南》,並擬定了“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應知應會題庫,切實提高鄉鎮部門“陽光扶貧”系統應用能力。制訂出台《泗陽縣精準脱貧監督執紀問責重點問題清單》,累計開展了20餘次專項監督檢查,下發通報5期,對50餘個單位進行了公開曝光,給予28名黨員幹部警示談話、通報批評處理,有效督促鄉村依法履行低收入人口精準識別和退出法定程序,督促鄉村承擔到村到户扶貧資金監管責任。二是健全精準扶貧體制機制。在58個縣直部門“一把手”任58個經濟薄弱村“第一書記”的基礎上,再從掛鈎部門中選派58名“扶貧書記”,出台《“扶貧書記”職責清單》,組織出徵宣誓儀式,形成了“第一書記”、“扶貧書記”和支部書記同向發力抓扶貧的強大合力。19個鄉鎮(街道)都設立了扶貧辦,組織專人從事服務工作。全縣11013名縣鄉幹部、371名扶貧志願者與一般低收入農户結對,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三是推進農村金融和土地創新。開展扶貧小額貸款“提標擴面”試點,加快推動各類產權入市交易,特別是對村集體資產和扶貧資產等農村產權進行登記備案,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8398萬元。同時開展土地增減掛鈎結餘指標省域內流轉收益扶貧試點工作,通過省市交易平台成功交易土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405畝,收益資金重點投向兩大片區和經濟薄弱村,用於扶貧項目建設。

  (四)注重項目帶動,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實施財政獎補資金項目。引導村集體利用省財政扶持項目資金,採取資源開發利用、提供統一服務、物業管理、混合經營等形式,探索集體經濟組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新模式。圍繞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對26個經濟薄弱村進行扶持,投入資金2512萬元,實施扶持項目26個。其中省扶持資金1472萬元,縣配套資金1040萬元。實施“聯村共建”項目。58家縣直機關在掛鈎縣領導的帶領下,聯繫共建企業,與58個經濟薄弱村結對,進行“聯村共建”,累計實施幫扶項目154個,其中產業類增收項目77個,增加經濟薄弱村收入190餘萬元。實施“五方掛鈎”項目。積極策應省“五方掛鈎”幫扶和“南北共建”幫扶,不斷爭取省後方單位和蘇南對口幫扶鎮村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在省委幫扶工作隊大力協助下,2016-2017年累計爭取幫扶資金3657.97萬元,實施項目104個;其中2017年到賬2313萬元,帶動經濟薄弱村增收120餘萬元。

  二、存在問題

  (一)基層重視程度不夠。少數鄉鎮和部分村居對待脱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僅限於開會“講兩句”,象徵性提要求,具體情況不掌握或掌握不深不透,存在數字脱貧情況。少數縣直單位對幫扶責任人要求不到位,結對走訪滿足於串串門、定定位、填填表,收入分析錯漏,幫扶計劃和措施“假、空”,在“陽光扶貧”系統督查中表現較為明顯。

  (二)扶貧人員力量不足。調研中我們發現,大多數鄉鎮(街道)負責扶貧的僅有一名分管領導和一名扶貧專幹,甚至有的扶貧專幹不能專幹扶貧,還要身兼其他業務,無法完全滿足艱鉅的扶貧任務;此外,村扶貧力量也相對薄弱,大量的統計彙總、項目實施、資金髮放等工作落在年齡普遍偏大、缺乏基本電算能力的村會計身上,導致出現收入計算不實、項目進度偏慢等問題。

  (三)農户缺乏脱貧意願與能力。部分低收入農户脱貧內生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仍然很重,他們安於現狀,得過且過;加之缺乏有效宣傳引導,文明鄉風尚未形成,賭博現象層出不窮,存在剛放下飯碗,就坐上牌場現象,對政府介紹的培訓和工作崗位,以各種理由推脱。還有一定比例的傷殘體弱低收入農户,無法適應工廠流水線生產操作要求,自我發展又缺資金、缺技術、缺經驗、缺門路,自主脱貧難度很大。

  (四)村居自我發展能力不足。部分村居特別是經濟薄弱村,受制於區位、交通等條件,長期以來缺乏資產、資金、資源,基礎非常薄弱。縣鄉兩級投入有限,村支兩委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即使是有規劃有想法,也缺乏啟動資金,目前僅能依靠上級給政策、給資金、給項目,進行“輸血”。

  三、幾點建議

  20xx年是打贏攻堅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攻堅年”,在今後工作中,要繼續圍繞重點,下足功夫,實施精準扶貧,確保年內1.5萬一般低收入人口脱貧,13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增收達標,兩大片區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

  (一)提高重視程度,凝聚脱貧攻堅合力。一是提高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各鄉鎮(街道)要切實承擔脱貧攻堅的主體責任;縣直各單位要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加大各類要素爭取和投入,切實提高幫扶成效;扶貧辦要統籌協調,壓實責任,紮實推動各項精準扶貧舉措有效落實。二是建章立制,完善體制機制。健全用人機制,特別是在基層扶貧力量配備上,調整吸收年輕的村幹、退伍軍人和返鄉大學生加入扶貧隊伍,提升工作效率。進一步加強調度,全面調動鄉鎮(街道)衞生、教育、民政、勞動、農經、農技、農機等部門力量,深度摸排低收入農户致貧原因,提高精準扶貧政策覆蓋面。三是強化督查,杜絕形式主義。加大對扶貧開發工作的督查力度,結合“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由紀檢監察部門牽頭,督查辦、扶貧辦、陽光辦等部門配合,採取督查通報、現場觀摩等方式,形成立體交叉常態化督查制度,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二)激發內生動力,提高農户自主脱貧能力。一是強化社會風尚引領。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加強輿論宣傳,通過選樹勤勞致富典型,講述先進故事,奏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方式,營造勞動光榮、脱貧光榮的良好氛圍,引導廣大低收入農户主動參與扶貧開發。二是加強技能培訓。進一步落實免費技能培訓政策,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開展技能培訓和實訓,將培訓班辦到項目、辦到村組、辦到地頭,並實現務工就業的有效轉化。三是整治不良風氣。鄉鎮(街道)要加大對賭博行為管控力度。加強鎮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組織羣眾參與讀書、觀影、跳舞等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娛活動,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需求。

  (三)加強產業發展,激發薄弱村脱貧活力。一是加強農業招商。加大桃果、蔬菜、水產等特色高效農業產業的招商力度,大力招引集團型農業種植和加工龍頭企業,創建特色優勢品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完善農業補貼機制,將特色種植項目納入直補範圍,做到針對性幫扶,助推產業發展實現增收。二是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撬動各方社會資源投入,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無死角的大扶貧格局。一方面是策應24家省級“五方掛鈎”單位幫扶,另一方面是強化社會化“聯村共建”幫扶,幫助經濟薄弱村新建廠房、高炮、棚舍等物業資產,增加村集體穩定收益。三是加強土地股份合作。擴大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試點範圍,出台政策鼓勵財務、管理、技術等方面人才到村任職,重點充實到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增強村集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能力。

  (四)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困難羣體幸福指數。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繼續完善財政支持扶貧開發增長機制,重點用於解決因病、因學、因災、因殘“一卡四名錄”特殊困難羣體的幫扶投入,切實減少支出性貧困發生率。二是落實精準扶貧政策。縣各牽頭單位要強化政策宣傳,編印精準扶貧政策彙編,確保每個低收入農户一冊,相關部門重點推進大病補充保險、“羣”眾扶貧助學和殘疾人照護體系建設等“三項制度”,確保省脱貧致富奔小康成效考核八個重點指標全部100%。三是重點攻堅三類人羣。對因病致貧人羣,特別針對重病和慢性病羣體,進行分類救治,採取免費簽約醫生服務,通過補充保險提高大病報銷比例,將慢性病長期服藥納入補貼範圍,確保給予實實在在幫扶;對因災和市場行情變化返貧人員,加大產業和就業幫扶力度,增加就近就業崗位,提高脱貧的穩定性;對貧困老人,統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政府投入和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實現託底性的制度安排,用政策兜底實現“一户不少、一個不落”。

扶貧工作調研報告2

  近日市質監局組織調研專班,深入精準扶貧聯繫點_縣_鎮_村進行調研,深入分析_的現狀、問題及下一步幫扶措施。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_村發展的現狀

  1、基本村情現狀。_村位於_縣_鎮北部,距鎮政府約30公里,距縣政府約88公里,是典型的偏遠高山村。版圖面積約70平方公里,由過去的4個村和1個林場合並而成,全村旱地4426畝,水田325畝,共有5個村民小組。_村村內主要資源有閃長巖、石煤、黑板石、魔芋、獼猴桃、蜂蜜和煙葉等。

  2、貧困人口現狀。_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約300人,實有勞動力825人,貧困人口177户673人,貧困人口超過50%。在貧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可以説,留在村裏的大多是貧困户。根據走訪瞭解到的情況,除了35户煙農收入較為穩定外,其他貧困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3、基礎設施現狀。_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組公路60餘公里,路面較差,遇到雨天,大多數道路無法通車。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兩層小樓外,其他農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條件極差。村內無學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鎮上上學,目前有8名在讀大學生和6名高中生。村內無衞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_鎮,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則忍。村黨員活動中心是4間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土牆房,辦公環境差。因環境限制,該村電力資源短缺,經常晚上供電,停電的情況時有發生。當前沒有網絡,很多地方沒有手機信號,通訊極其不便。

  4、產業發展現狀。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種煙、種糧、發展林特產業和打工為主,2014年人均收入4242元。煙葉種植是該村主導產業,在煙葉公司支持下,種植面積達到850畝,有烤房22座。由於條件所限,招商引資相對困難。2012年引進一家石材加工廠,因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目前處於停產狀態。

  5、基層組織現狀。_村現有黨員22人,村兩委班子5人,年齡結構較為合理,但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3人長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婦聯主任是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很少參與到村集體事物中來,村兩委作用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二、市質監局幫扶的情況

  1.加強領導,組建幫扶工作機構。市委政府精準扶貧活動專題工作會議召開後,市質監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長曾勤為組長,局班子成員,各分局局長及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召開專題會議,制定結窮親、幫窮户、拔窮根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同時成立了以黨組成員、副局長歐陽華同志為隊長,抽調6名同志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隊,為精準扶貧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2、走訪調研,摸清村內基本情況。我局扶貧工作隊迅速深入聯繫村逐户走訪,全面調研。工作隊員共駐村180人次,走訪入户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貧困户家庭,先後4次與_鎮黨委政府領導座談商討_村扶貧計劃,5次召開村民大會,詳細瞭解_村的基本情況,並將走訪瞭解的詳細情況歸類建檔。通過調查,在177户貧困户中,有煙農35户,全家在外打工6户,僅留老人在家23户,傷殘户3户,老年户3户。經統計,需要重點幫扶的困難户共96户354人,致貧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不足,同時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術和資金。通過走訪調查,確定了扶貧的重點對象,真正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在走訪過程中,工作隊員積極宣傳黨的惠民政策,爭取村民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3、明確職責,全員參與結對幫扶。按照市委政府幹部包户(人)的要求,結合貧困村的實際,建立了縣級領導幹部包户和一般幹部包人責任制。我局縣級幹部13人,幫扶13户共計48人,一般幹部206人,共計幫扶81户306人,剩餘貧困羣眾由工作隊兜底幫扶。任務確定後,通過春節慰問、組織活動等方式,組織幹部職工分批前往_村,走訪、慰問、幫扶困難户,為各户脱貧致富出謀劃策。其中在2015年春節前夕,局黨組成員以及二級單位負責人走訪慰問了該村老黨員和一批困難羣眾,共計為該村177户結對幫扶户提供了價值1.2萬元的慰問品,同時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學金,支持他們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4、結合實際,幫助制定脱貧計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產業扶貧是村民徹底脱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經實地走訪,該村蜜蜂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目前有30餘户村民散養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術和龍頭企業帶動,蜜蜂養殖未能形成規模,產量也較低,多數蜂蜜養殖户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該村地處高山,很適合獼猴桃生長,已有幾户村民正在發展獼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畝獼猴桃基地,其中20畝已掛果,年收入超過10萬元。通過調查,後與村兩委溝通,決定以產業扶貧為主導,將蜂蜜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作為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予以重點扶持,做到户户有產業,人人能脱貧,同時聯繫龍頭企業,幫助建立產業合作社,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户的經營模式,以產業扶貧徹底實現脱貧致富。為加快發展壯大獼猴桃產業,局主要領導專程赴全國的獼猴桃基地陝西省眉縣考察獼猴桃標準化示範縣建設,瞭解獼猴桃的種植、加工、儲藏、銷售、發展前景等情況,幫助_村制定了科學、詳細的獼猴桃產業發展計劃。每畝獼猴桃年產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户種植3-5畝,可收入1-2萬元。力爭通過5年努力,該村獼猴桃發展至500畝,收入達到200萬元。為發展蜂蜜產業,我們先後5次到湖北神農蜂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得知當前新的養蜂技術每箱年產50公斤左右蜂蜜約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幾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經分箱後年產值可達到3000-4000元,第三年分箱後的收入可達一、兩萬元。同時,該產業對勞動力要求不高,屬於懶人產業,老弱病殘均可發展。我們將瞭解到的信息及時該村兩委溝通,幫助該村成立了蜜蜂養殖合作社,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爭取在2-3年將該村蜜蜂發展至1000箱,年收入達到80萬元。

  5、籌措資金,啟動扶持產業發展。為加快_村脱貧步伐,市質監局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年初,局黨組號召全局幹部職工每人集資捐款400元,共募集到9萬多元啟動蜜蜂養殖產業,計劃為110户困難村民每户免費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由神農蜂語公司提供蜜蜂種羣和技術指導,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為改善該村醫療衞生條件和產業合作社的發展,局黨組計劃每年想辦法籌措一定的資金,支持該村一中心三室建設(黨員活動中心、產業合作社辦公室、衞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籌措10萬元資金,計劃為該村村民每户提供1畝獼猴桃苗木,並聘請陝西眉縣的技術人員,定期為該村獼猴桃種植户提供技術指導。

  6.廣泛動員,邀請企業參與扶貧共建。扶貧是一項社會責任,我局積極動員企業參與共建,藉助企業的資金、市場,幫助聯繫村脱貧致富。經溝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紀中遠集團、十堰福堰鋼鐵公司、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湖北帕菲特工程機械公司、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十堰海億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氣公司等8家企業願意參與到_村的扶貧工作中來。其中,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已先後2次派技術員前往_村講解傳授蜜蜂養殖技術,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願意為_村移民搬遷工程免費提供水泥100噸。

  三、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

  1、村民素質不高。在扶貧開發之中,勞動力資源是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但_村村民文化素質低,思想保守,給精準扶貧增加了難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經遷出村外,年輕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小,勞動能力有限,無法有效參與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貧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資金投入不足。_是極度貧困的村莊,需要建設的項目多,需要扶持的資金多。該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獼猴桃產業,200多畝土地流轉已經到位,但前期每畝近3000元基地建設費用成了門檻,村民缺乏資金投入,只能望地興歎。目前政策扶貧資金有限,村民自籌資金無來源,幫建部門零基預算,也無資金投入。加之農業產業投入大、週期長,市場風險也很大,村民無法承擔投入成本,資金制約成為扶貧的障礙。

  3、技術服務不夠。_鎮黨委政府及_村兩委十分重視產業發展,先後發展了煙葉、魔芋、獼猴桃、蜜蜂養殖、玄生種植等產業,只有煙葉公司技術服務到位,發展較好。可煙葉種植面積900畝已基本飽和,無發展空間。其他產業發展水平仍然較低,村裏曾大力發展中藥材玄蔘,因村民缺乏種植技術,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龍頭企業兜底,結果村民都放棄了玄蔘種植。村裏還發展過蓮藕、核桃、魔芋等產業,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經營,廣種薄收,陷入停滯狀態,根本問題是缺乏技術指導。

  4、聯動幫扶不力。_村貧困面大,返貧率高,每年因災、因病、因學等原因當年返貧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扶貧攻堅任務非常艱鉅。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設集團共同幫扶_村,我局也積極爭取其他8家企業從不同層面參與到_村扶貧中來。但總體感覺是企業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市裏統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設集團至今還沒有實質性行動,社會聯動幫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單靠一個部門的力量難以完成艱鉅的脱貧任務。

  四、今後扶貧的主要措施

  1、結對幫扶增強幹部責任。今後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政府結窮親、幫窮户、拔窮根精準扶貧精神,紮實開展雙包雙建雙帶雙促活動,細化幹部一對一幫扶的任務,強化幹部責任。加強督導檢查,督促幫扶幹部與包聯户溝通聯繫,有針對性地制定貧困户脱貧計劃。建立考核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減貧項目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效果明顯。

  2、資金幫扶增添基礎設施。市質監局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幫助_村啟動一中心三室建設,改善村兩委辦公條件,解決羣眾看病難問題。積極爭取政策扶貧資金,協調相關單位,逐步解決_道路交通、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問題,從根本上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3、產業幫扶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貧困户因地制宜地選擇產業,重點發展蜜蜂養殖和獼猴桃產業,幫助羣眾連片規劃建設,着力優化品種,努力提升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水平,儘快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在此基礎上引進企業拉昇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幫助_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發展壯大蜜蜂養殖產業。幫助發展獼猴桃產業,免費提供獼猴桃樹苗,力爭在明年春季推廣種植200畝。事先做好與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溝通合作,開闢獼猴桃銷售渠道。

  4、聯動幫扶增進村企共建。結合_村實際,引進符合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通過村企合作,互助互動,藉助企業的技術、資金,壯大產業規模,拉長產業鏈,降低農民發展產業遇到的市場風險,實現互利共贏。計劃引進獼猴桃、魔芋、蜂蜜產業龍頭企業各一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合作社發揮作用。同時爭取市文明辦等有關部門,大力開展結對共建美麗鄉村和兩創(創文明新村、創十文明户)活動,加快建設文明新村。

  5、遷移幫扶增快脱貧進程。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邊遠以及水電路不通、資源匱乏、災害頻繁、生存環境惡劣的貧困户為重點,實行生態搬遷工程,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目前該村已規劃兩個搬遷安置點,有18户村民有搬遷意願。通過搬遷讓村民集中居住,同時配套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6、教育幫扶謹防代際傳遞。積極開展雨露計劃金藍領助學培訓,以貧困家庭兩後生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短期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為重點,鼓勵村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勞動力的能力素質,為扶貧攻堅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為防止出現因學返貧的情況出現,市質監局繼續對該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進行助學幫扶,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增強致富能力,鞏固扶貧成果。

  五、扶貧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大規劃統攬力度,提升精準扶貧效率。農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的規模化種植、養殖和經營是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雖然秦巴山區地形複雜、氣候各異,動植物品種多樣,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經營,但結合實際分片進行規劃,以幾個鄉鎮或幾個村為單元,明確產業方向,形成適度規模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户的經營模式,還是切實可行的。如_鎮周邊鄉鎮,或_村及周邊幾個村,都發展彌猴桃,形成規模,集約化經營,這樣就可以降低生產、銷售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價值。因此,建議市級統籌指導,縣鄉科學規劃,分片區對產業發展、道路交通、村級公益設施進行規劃,以提高扶貧效率。

  2、加大資金捆綁力度,提升整體發展能力。扶持資金數額決定扶貧計劃任務的落實,沒有資金投入,任何規劃、計劃都是空中樓閣。如果僅靠幫扶單位支持,難以完成艱鉅的脱貧目標。現在_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貧資金、項目資金,村集體和幫建單位都不清楚,計劃幹多少事,心中沒底。建議根據市、縣扶貧規劃,將政策扶貧資金、有關項目資金等計劃下達到鄉、下達到村,加上幫建單位扶持資金、社會捐獻資金、村級組織自籌資金等,將所有資金捆綁使用,有計劃的謀劃、規劃,每年幹幾件大事、實事。

  3、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當產業扶貧項目確定之後,農民急需的是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可這些技術大多數幫建單位是無法提供的。當前_村蜜蜂養殖、彌猴桃種植,需要培養幾户技術帶頭人。建議市、縣牽頭,安排農業、林業、畜牧、科技等部門技術機構或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分門別類地組織在相應片區開展相關實用技術培訓,村級組織組織產業對口的農户參加,以提高其創業能力和技術素質。

  4、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升模範帶動作用。貧困村的脱貧致富,村級組織,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及兩委班子成員發揮着關鍵作用。_村黨支部書記明平濤堅決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帶領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發展產業,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徹底抓好精準扶貧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村黨員幹部和致富能人的培養、挖掘工作,力爭培養一批年青有為、敢想敢幹、勇於開拓的黨員幹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戰鬥力的致富創業團隊,帶動貧困村脱貧致富。

  5、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形成扶貧幫建合力。精準扶貧涉及多個單位,如鄉鎮黨委政府、村級組織、幫建單位、幫建企業、產業合作社等,結構較為複雜,甚至各有各的想法和計劃。如果職責不清,任務不明,各自為陣,就會大大影響扶貧效率。建議建立和完善協調機制,明確主導單位和責任主體,分解具體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會加速脱貧進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扶貧工作調研報告3

  為了解掌握各地脱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近期我室(辦)組織人員赴5個縣(區)、7個鄉鎮、13個“十三五”貧困村進行了調研。調研以問題為導向,採取個別訪談的方式,共訪談鄉鎮黨委書記、村書記(主任)、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60餘人次,獲得了可供參考的第一手資料。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扶貧領域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村級扶貧項目實施存在多重隱患

  一是審批時限偏長。村級扶貧項目審批大體按照“村民小組→村‘兩委’→鄉鎮人民政府→縣級審批單位→批覆”的流程進行。各地扶貧項目基本在年初3-4月申報,批覆一般在6-7月,部分交通、水利項目時間更後。調研發現,近90%的村反映今年項目還沒全部批下來或剛批下來不久。

  二是趕工期現象普遍。扶貧項目大多是集中上報、集中審批、集中實施、集中驗收,特別是“十三五”貧困村,扶貧項目多、工期短,下半年趕工期現象比較普遍。另外,在審批、驗收過程中由第三方預審複核,由於複核驗收的項目多、時間緊,有的第三方公司存在應付了事、把關不嚴不細等問題。比如,有的村反映,第三方公司在項目預審複核報告上出現與其他村張冠李戴的現象,而且一些項目6月批覆10月就要驗收,為了趕工期容易出現質量問題。

  三是監管力量薄弱。訪談對象普遍反映,扶貧項目監管力量略顯薄弱,村“兩委”幹部、第一書記、村民理事會缺乏資質、不懂技術,即便鄉鎮也是專業人員短缺,很難進行有效監管。市級層面要求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全程監督項目建設,緊盯整村推進項目建設質量,推動工程按時按質量完成”,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的村卻把第一書記甩在一邊,僅象徵性參與監管,或只在驗收時籤個字,存在權責失衡現象。

  四是資金配套不足。有的縣反映,通組公路硬化標準為28萬元/公里,加上路基墊層、徵地拆遷等費用,資金缺口較大,特別是一些山區村,項目實施成本更高。多數村反映,扶貧項目資金“同城同價”,加上年初報預算,年中項目集中實施,沙石、水泥等相繼漲價,特別是邊遠鄉村運輸等成本普遍高於中心村,通組路項目經常出現流標現象。

  (二)換屆後村幹部能力素質仍需加強

  一是不善於做新時期羣眾工作。有的村幹部面對“空心房”拆除、“三沿六區”整治等工作束手無策、不知所措。比如,於都縣梓山鎮龍口村在“三沿六區”整治工作中,多名村幹部畏難退縮不敢擔當,相繼選擇辭職,目前僅剩一名村支書在崗在位,工作全靠鎮幹部助陣。

  二是工作銜接不夠順暢。有的村換屆後幹部換動較大,一些新進幹部對扶貧政策不熟悉,工作開展不紮實。有的鄉鎮反映,換屆後村書記、主任換動超過57%(不含轉崗),一般村幹部換動超過67%(不含轉崗),有的新任幹部還未進入角色。

  三是不適應信息化辦公需要。調研發現,大部分村換屆後村幹部年齡結構仍偏大,缺少年輕血液,業務性工作主要依賴駐村工作隊、鄉鎮駐村幹部或扶貧信息錄入員,現有村幹部習慣於“吃老本”,對提高信息化辦公能力興趣不大。

  四是能力培訓範圍窄、力度小。村幹部普遍反映參加培訓機會不多。當前,市委組織部正在對全市村書記進行輪訓,但各地對村幹部的培訓範圍、力度不一,一般村幹部只是象徵性參加鄉鎮組織的培訓,有的縣只對新任村書記、主任進行培訓,時間僅為1天,效果有限。

  (三)資料台賬仍然偏多

  一是佔用大量時間、精力。為減少基層負擔,目前國家省市評估檢查淡化了資料台賬要求,督查頻率也相對降低,但普遍反映台賬資料超出國檢規定、超過往年數量,甚至還提出更多“精美化”要求,縣級督查大量增加卻變相成為“資料督查”,使扶貧的繡花功夫被“誤導”成了“紙上功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應付檢查、填寫表格等內業資料上,較大程度增加了駐村工作隊負擔。有訪談對象反映,扶貧工作“50%時間填表+20%時間開會+15%時間趕路+15%時間抓落實”。

  二是內容設計不夠合理。調研發現,有的表格資料縣與縣之間標準不統一,增加了市級層面工作量。訪談對象反映,很多要求填報的金融、光伏、健康扶貧等數據,行業部門數據更加精準,應當由行業部門提供;有的表格設計不合理,邏輯關係複雜,格式不統一,隨意性大,基礎信息反覆填報,重複性工作太多。

  三是存在層層加碼現象。一些資料台賬國檢、省檢沒有要求,市級層面也未部署,有的縣仍要基層填報。有訪談對象反映,幫扶幹部入户與貧困户的合影照片等佐證資料已經打印歸檔,但鄉鎮要求照片彩色打印,工作隊只好重新購買設備進行彩打,既浪費資金也耗費精力。

  (四)駐村工作隊超職責工作

  一是把駐村工作隊等幫扶力量當鄉村幹部使用。調研瞭解到,不少鄉鎮、村要求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參與村裏其他日常工作,比如森林防火、交通整治、“空心房”拆除、“三沿六區”整治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精準扶貧的精力,導致少數村的扶貧工作相對滯後,欠賬較大。

  二是“包辦”扶貧工作。調研發現,第一書記往往“越權”成了村級扶貧第一責任人,各項工作言必第一書記負責、事必第一書記簽字,而村書記(主任)卻工作失位。駐村工作隊除了參與大量日常工作外,有的甚至“包辦”了村裏的扶貧資料台賬工作,有的村幹部認為駐村工作隊理應負責村裏扶貧工作,存在工作隊員埋頭苦幹、村幹部背手邊上看甚至“圍觀”指揮現象。

  (五)幹部結對幫扶方式有待改進

  一是要求“凡事留痕”。有的縣要求幫扶幹部一個月上户走訪2次,每次要貧困户在4處簽字,並與幫扶幹部拍照合影。農忙時節頻繁上户容易引起羣眾反感,有的羣眾抱怨“沒什麼事就不要來,耽誤幹活”;不少幫扶幹部上户走訪,只是找貧困户簽字、照相、傳日誌證明“到此一訪”。有的創新第一書記簽到表、工作日誌、扶貧記事本、指紋簽到等監管手段,形式到是多樣了,扶貧幹部手腳也被綁死了。大家認為,現在已經有了精準扶貧APP,其實簽字與合影這兩個環節完全可以省略。

  二是標準不夠統一。有的縣要求縣鄉幫扶幹部每月上户幫扶不少於2次,最多的要求4次;有的縣要求市直單位每月不少於1次,而《贛州市市派單位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管理辦法(試行)》(贛市精扶字〔2016〕8號)文件要求每年不少於4次。另外,幫扶方式方面,總體上採用送錢送物的方式,實際效果欠佳,還容易引起攀比、滋生矛盾。

  三是存在“一刀切”。許多行業部門隔三差五下文要求幫扶幹部上户(許多工作可由鎮村幹部、工作隊承擔),甚至一個月七八個行業部門陸續來文,幫扶幹部苦不堪言,無奈逼出了不少“形式主義”。一些已經脱貧的村,也要求市直、縣直幫扶幹部一個月至少去1次,導致去後沒多少扶貧方面的工作,所聊話題也不多,僅停留在產業發展、生活收入開支等方面,有時雙方都感到尷尬。甚至貧困户也認為幫扶幹部沒必要經常過來,有事可以打電話,過年過節來走訪就以,以免影響其務工。

  二、意見建議

  (一)在項目申報、審批、實施上要提速提效保質

  一是適當提前項目申報時間。建議在每年10月份啟動申報下一年度扶貧項目,力爭在次年3-4月份完成項目審批。

  二是探索分期分批分時段申報、審批、驗收項目。為確保項目預算精準度和驗收的工程質量,對具備實施條件的扶貧項目,成熟一批、批覆一批,實施一批、驗收一批,防止審批、驗收時間集中、程序扎堆。

  三是提升項目監管實效。強化項目實施事前、事中、事後監管,市縣級層面統一聘請第三方監理公司,定期不定期抽查項目施工情況,加大對第三方監理公司監管力度,實行項目監管責任“終身制”,確保監管有力有效。同時加強對鄉村幹部業務能力培訓,解決扶貧項目現有監管力量不夠專業問題。

  四是源頭髮力確保扶貧項目質量過關。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宜盲目鋪攤子,做到規劃先行、有序實施。科學安排項目資金,進一步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對偏遠山區扶貧項目適當上浮基數,緩解原材料和運輸成本過高,配套資金不足引發流標問題。加強對水泥、砂石等企業的管理,嚴厲打擊隨意漲價、惡意漲價等行為。

  (二)在村幹部能力素質提升上要突出精準性、實用性

  一是進一步擴大參訓面。建議實施村幹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由各縣(市、區)牽頭,用2-3年時間對轄區內所有村幹部輪訓一遍,培訓時間不少於5天,全面提升村幹部能力素質,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二是課程設置突出需求導向。調研發現,多數村幹部認為要加強扶貧政策、產業發展、項目建設、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的培訓,在今後培訓課程設置上應予以重點考慮。

  三是注重抓好村主任培訓。可以考慮參照市委組織部輪訓村書記模式,由民政部門牽頭,通過舉辦市級示範培訓班的方式,加強對村主任的能力素質培訓。

  (三)在資料台賬上要繼續瘦身減負

  一是堅持從簡從實。建議市級層面予以明確,在“一證兩冊”等基礎上,原則上不再新增與國檢、省檢無關的“表冊卡賬”。確需建立完善的,要做足前期論證設計工作,儘可能統一標準。現有台賬資料要注重延續性,只要形式統一、邏輯正確,原則上只作完善,不再大面積調整,甚至推倒重來。與此同時,市縣督查也應淡化資料台賬要求,更加聚焦考核扶貧實效。

  二是加大扶貧信息共享力度。探索建立信息共享交換平台,明確各部門數據共享範圍和使用方式,推進扶貧領域信息跨系統、跨區域共享,對可以直接調取的信息數據,避免要求鄉村重複上報,提高工作效率。

  (四)在幹部結對幫扶上要堅持實事求是

  APP,允許幫扶幹部採用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聯繫,適當精簡簽字、照相等形式。

  一是細化工作要求。針對“十三五”貧困村,建議市級層面明確市、縣、鄉幫扶幹部每月上户走訪聯絡不少於1次,同時應當避免農忙時節頻繁、扎堆上户;針對已脱貧村,按照贛市精扶字〔2016〕8號規定,幫扶幹部每年上户聯繫走訪不少於4次即可。加強工作統籌,明確各時間節點幫扶工作重點和任務,讓幫扶幹部上户有事可幹、有話題可聊。充分利用好精準扶貧

  二是避免頻繁送錢送物的幫扶方式。結對幫扶應以解決實際問題、幫助貧困户發展產業為重點,避免單純地送錢送物,防止因市縣之間、單位之間標準不統一,而引起羣眾攀比心理、製造不和諧因素。

  三是進一步釐清駐村工作隊工作職責。建立健全扶貧責任主體責任機制和長效機制,嚴格按照職責清單抓落實,讓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集中精力協助村“兩委”抓精準扶貧工作,避免因職責不清影響駐村幫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