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烏塔》有感27篇 黑暗下的家園:《烏塔》讀後感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74W

《烏塔》是以具有原始神祕色彩的阿爾泰山區為背景的小説。通過描寫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展現了人性的豐富多樣與複雜性。閲讀該小説,不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更能深刻認識人類的本質。

讀《烏塔》有感27篇 黑暗下的家園:《烏塔》讀後感

第1篇

在《烏塔》這篇文章中我找到了答案。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4歲的烏塔花了三年時間準備,三年後便獨自一人遊歐洲,告訴了我要學會獨立,告別嬌氣。

突然發現,現在還有許多孩子人在父母的懷裏撒嬌,不喜歡説話,更有的還不願意去參加夏令營。多看看烏塔吧!14歲就敢獨自一人出國旅行。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天,母親説要給我買吃的。母親回來後並沒有幫我買,我急得哭了,邊哭還邊打母親,可母親並沒有説什麼。直到現在,想起這一件事,我就十分自責。母親天沒亮就起來上班,天沒黑,不回來。這不就是為了我有一個更好的家嗎?為什麼我還要打母親?為什麼我沒有發現母親對我愛?

看看烏塔自己那麼獨立﹑自我。看着我的樣子,我覺得很對不起母親。

為什麼不能像烏塔一樣?讓我們振作起來,告別嬌氣的我們吧!

讀《烏塔》有感27篇 黑暗下的家園:《烏塔》讀後感 第2張

第2篇

我讀了烏塔這一課,深深的被烏塔的行為觸動了。烏塔竟然可以14歲就一個人獨自遊歷歐洲,這是我們中國的小孩子絕對不行的。她沒有向爸爸媽媽要錢,卻是自己一個人去掙錢,還去閲讀了許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烏塔這樣做很好的培育了自己的自立、自強的一是,不會一些小朋友一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在3年級的時候,我去爸爸公司玩,順便報爸爸處理了很多公事,幫他打印了文件,還幫他製作了他需要的文件。這樣十分辛苦,那是我才真正的體會到父母掙錢是那麼不容易。

我覺得烏塔那樣做十分好,但不是讓我們去學烏塔一樣獨自旅遊,是讓我們學烏塔一樣自立、自強。

第3篇

我讀了《烏塔》一課後,覺得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修能力強的女孩子,她自己給自己掙旅費,供自己去歐洲旅行,在旅遊前,自己做充分的準備。我在生活中不能像烏塔那麼獨立,起牀要叫媽媽催我,每當遇到作業上的難題,我就請求父母的幫助。

烏塔在生活中已不用父母為她操心,我卻讓父母幹這幹那,和烏塔相比,我心裏很慚愧。雖然我不能像烏塔那樣獨立一個人走遍世界,但我要學習烏塔的自理自立,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擺脱對父母的依賴性,做個好孩子。

第4篇

前幾個星期,我學了一篇課文叫《烏塔》。講述的是一個德國漢堡的十四歲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

當我讀到“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的時候。我感到驚訝:一個十四歲女孩竟然獨自一人遊歷歐洲,不會害怕嗎?我很奇怪,便帶着問題繼續往下讀,當我讀完第七自然段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烏塔敢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是做了十足的準備的!閲讀書籍、打工掙錢、設計旅行路線和日程、查詢警察局電話。這些準備足以讓烏塔的旅遊既安全又能懂得新知識。想到這裏,我又繼續讀下去,在我讀完了第九自然段的時候,我又明白了:我們從電視和書本中瞭解了世界的一些知識,看見了世界的樣子,但這些都是不全面的,必須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才能真正的體會到它的美。烏塔使我想到了自己,每天早上,媽媽叫我起牀並煮好飯;一件事要媽媽説好幾遍;出遠門要媽媽陪......

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中外的父母的教育是不同的,外國的父母讓孩子們自己獨立生活;中國的父母卻把孩子們當成公主王子。所以,我們要向外國孩子們學習。

第5篇

我讀完了烏塔這篇課文,覺得烏塔非常了不起,14歲遊戲歐洲。如果按這樣來算,11歲時應該把自己的國家都遊遍了。而我呢?現在還寸步不離家,視成“寶貝”呢!

讀着這篇作文,讓我想起了幼兒園時的自己。那時,我不太敢出門,媽媽一走自己也立刻跟上。晚上,在外面總是緊貼着媽媽,怕突然冒出什麼妖魔鬼怪來,回到家裏已嚇出一身冷汗。睡覺時,哪怕再怎麼擠怎麼不會舒服,也要和媽媽在一起睡。好似媽媽是我的保鏢或者護身符,能把什麼東西都嚇倒一般。

現在,媽媽時常鼓勵我,讓我慢慢不再依靠大人,而是與生活融為一體。自從獨立了以後,我才發現,原來生活是那麼有趣、豐富、多彩。由此可見,只有不靠大人才能有一個更全面的自我。有時,我自己一個人到公園與小夥伴玩;有時,我在媽媽沒在的情況下自己燒飯、炒菜,還有時獨自一人睡覺。這都可以認為是我的“成長的足跡”。

同學們,讓我們掙脱依靠的束縛,到廣大的天裏來呢!

第6篇

前些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課文講了一位14歲的外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我非常羨慕烏塔,可同時又很慚愧。

我把課文仔細地讀了一遍,還不停地把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進行比較,我們中國孩子有這種能力嗎?沒有!為什麼我們不能獨立去旅遊呢?為什麼我們不能自己掙錢呢?為什麼我們沒這種勇氣呢?

在家裏,在外面,中國孩子總有一位“僕人”伺候着,那就是父母!每當我們要做家務時,“僕人”伸出一雙粗糙的手,説我們太小了,長大再幹;每當我們過馬路時,他們又伸出一雙大手,拉着我們過;甚至每當上下學時,他們還伸出一雙手,接過書包,自己揹回家……不知不覺,我們就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了。遇到挫折時,他們還是伸出雙手擋住“人生之路”,使我們變得像温室中的鮮花,不能見狂風大雨。

教育家陶行知説過一句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我要向烏塔學會獨立,我們不要做温室裏的花,我們要像展翅高飛的雄鷹飛向藍天!

第7篇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讀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文章主要寫的是一個勇敢的女孩烏塔,她去過很多國家,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地方都是烏塔自己去的,“我”問:“你家不擔心你嗎?”烏塔回答道:“我制定了安全措施攻略,不會讓家人擔心的。”烏塔為計劃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讀了關於各國的書籍,每到一志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裏寄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中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途中還給餐館打工;在市場發廣告;陪小朋友玩來掙錢,整個旅行沒向家裏要過一分錢,都是自己勞動換來的,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她問“我”:“中國也是這樣的嗎?”“我”回答:“中國是尊老愛幼的國家,什麼事都是聽家長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家長為我們安排好的。”烏塔反駁到:“我們國家也是尊老愛幼的國家,但一個人旅行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又快樂的事情,難道你的父母不想讓你獨立面對任何事情就是對孩子好嗎?”

我開始反思起來。現在我們中國的孩子們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我自己也不敢出遠門,看到烏塔的經歷後,我非常自責也非常羨慕。

其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是:“我從電視上經常看到意大利,但中有親自來到這裏,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從中我明白了光看到或聽到它是不夠的,你得嘗試去探索它、研究它。

由此,我想到了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那是我學輪滑時,看到別人滑輪滑時的優美姿勢,我覺得既輕鬆、又簡單,當時,我穿上輪滑鞋縱身一躍想要滑出去,結果,只聽到“嘭”的一聲,我躺到地上,眼冒金星,的確,當時,我太眼高手低了,所以,真的是每做一件事時,要有充足的準備生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到整件事情的樂趣。

不管是我經歷的這件事,還是今天學習的《烏塔》,它們都讓我明白了親身經歷才能提高生活經驗。這篇文章將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並時時提醒我: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好學生。

第8篇

烏塔這一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名為烏塔的14歲少女獨自遊覽了歐洲。她花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的路費和資料。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烏塔的獨立,自主和勇氣。這是一個00後的人所不能做到的。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想起了自己:記得那是一個週末,作業已經做完了。我突然突發奇想,心血來潮的想要自己去商場,並説好半小時後回來,後來因為商場太無聊,沒幾分鐘就回去了,可是,回去的路才走了一半,就碰上了滿頭大汗來找我的媽媽。和媽媽一起回家後,外婆告訴我説:“你才出門沒幾分鐘,媽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非要出去找你。

我認為:我們因該學習外國的育兒方式,作為國小生,路,要自己走。

我沒有想到,一位14歲的小女孩烏塔有這自立、自理等表現讓我深深地受到感動。讓我羨慕的是她爸爸媽媽放手讓她去遊歷歐洲。

爸爸媽媽,等到一定的時期,你就要放手讓我們放開翅膀。去發現那些美麗的風景吧!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姑娘,一人獨自在歐洲各地旅遊,他有主見而不盲幹,大膽細心,會待人接物,還懂得自我保護。他就是一個德國小姑娘—烏塔。

烏塔才十四歲,她的媽媽卻可以讓她獨自出去旅遊。而我們連去書城看書都要媽媽陪同,這是因為我們嗎?不是的,是因為家長把我們看得太緊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獨自能力,只要讓孩子多出去幾次就可以了。我們媽媽可能幾分鐘就打來一個電話,而烏塔媽媽沒打電話,而是烏塔給媽媽打電話。

第9篇

我剛看到題目時想象不出來《烏塔》寫得是什麼,通過學習課文,知道了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住在漢堡o她在這個暑假遊歷了歐洲o她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遊o她又和我進行了一些對話,如:中國的孩子是不是自己出門;為什麼不讓孩子單獨出門……把“我”難住了,讓“我”對她刮目相看o

烏塔,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竟能獨自遊歷歐洲,卻不花費爸爸媽媽一分錢,全靠自己用三年的時間幫別人幹活賺錢o這使我想起一天早晨,我在學校門口吃早餐看到的情形:一個小男孩很生氣地在媽媽的自行車上坐着吃早餐o不一會兒,他下了車,生氣地對媽媽説:“媽,買電動車,憑啥還得考出好成績才行啊!直接不行啊!?”他的媽媽象聽話的孩子一樣,點點頭“買——買——買,不用考好,不聽話也行o”小男孩露出滿意的笑容,像個大老爺似的背起手,大搖大擺地向學校門口走去o他的媽媽左手推車,右手幫小男孩拎着書包,向個僕人一樣跟在小男孩的後面o這是門衞爺爺走到他媽媽的跟前,攔住他媽媽,説:“家長和其它閒雜人等禁止入內!”男孩的媽媽只好把書包給小男孩,小男孩也只好不情願地背起書包進學校了o看到這兒,我不禁想到:我們有烏塔的獨立嗎?沒有;我們有她的耐心、勇敢、獨立、細心嗎?答案仍然是:沒有o我們為什麼沒有?因為我們從小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族”,受到的是溺愛過多了,才會像這樣!

雖説我們沒有獨自外出旅遊的能力,可也得有獨自外出的權力吧!如果烏塔生活在中國,説不定還沒走到火車站,就被父母給逮回家了o不過有兩個結果:一是被臭罵一兩個小時;二是父母焦急檢查你是否受傷o

學了《烏塔》,如果你向父母提要求:在亞洲各地旅遊o也有兩個結果:一是獲得一記響亮地了耳光;二是天天把你管在家裏,不準出門!

第10篇

在書的海洋裏,有非常多的書,我讀過的也不少,大部分都想不起來了,可是一篇課文中的主人公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那就是烏塔。

課文主要講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遊歷了整個歐洲的事情。最令我佩服的是她做事的,為了這次遊歷,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閲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都幫超級市場或餐館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幫別人帶小孩,這些是見她工作的細緻。

看了這樣的烏塔,我頓時臉紅了,因為我長那麼大了,做什麼事情都沒先作準備。有一次,媽媽對我説∶“你已經四年級了要自己整理書包了。”我立刻整理完書包,就上牀睡覺了。第二天來到學校早讀語文是我從書包裏我翻來翻去還是找不到語文書,我急得像一隻在熱鍋上的螞蟻,嗚嗚!要等着抄書了,這時爸爸出現在教室門口,原來爸爸把我的“救命稻草”帶來了,幸好有爸爸不然真的要抄書了。

看來,我真的要向烏塔學習了,學習她做事的充足準備。

第11篇

我在語文課本中學了《烏塔》這一課,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體會到了她獨立的生活能力和自主獨立的精神。

我想,我們中國的孩子從小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一點兒不順心的事還大哭大鬧,根本不敢自己一個人去旅遊,別説國外了,就連在省內的一個旅遊景點都不敢獨自去。文中的小女孩烏塔只有14歲,居然能單獨遊歐洲,而且還不是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錢,而是用了三年時間掙來的錢。我覺得烏塔還很用心,不是隻掙夠了錢就去的,她還閲讀了許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裏拔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讓家人放心。

梁啟超爺爺説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我們中國的孩子也要從父母的呵護中獨立出來,增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將來我們也能揹着揹包,踏出家門去看看這個世界。

第12篇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讓我覺得烏塔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跟她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的。

我每次都依賴父母,一點都不獨立。看了這篇課文,我要變得獨立,而且我一點也不會安排旅遊的時間,不知道坐什麼車去哪裏玩,也不會像烏塔那麼堅定。有可能我本來想去歐洲,但是看了別人去歐洲非常麻煩就放棄了。所以我有很多地方要向烏塔學習,現在開始我就要變得獨立、勇敢、堅定。中國人14歲自己不能出遠門,也是因為父母不放心,外面壞人太多了,一下就被賣走了,而美國不一樣。烏塔真的讓我非常敬佩她,如果想象一下我自己14歲出遠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烏塔》這篇課文真的幫助了我很多,像現在我已經變得獨立、勇敢、堅定了。

第13篇

自從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後,讓我從中領會到了,我們倆的父母都一樣疼愛我們,她跟我們沒有什麼區別,我一樣是農時心肝寶貝,烏塔卻跟我們的生活不一樣。

文中的烏塔又勇敢又細心,勇敢地是,她一個十四歲女孩,竟敢獨自一人遊遍歐洲,説實話,如果我不是親眼所看到的,我還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她細心的是:她在農時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烏塔為了不文具店家人擔心,知道打一個電話或寄明信片給親人。

我們在同一個世界,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長,為什麼卻有着與眾不同地生活呢?我已經十歲了,可什麼事我都需要爸爸媽媽幫忙,連洗澡都要媽媽叫幾遍,而且,媽媽一來看我,我就吵着要賣這要賣那個,一點都不珍惜錢,而烏塔卻是一個生活自理的女孩,她不花父母地一分錢,而是自己用自己的汗水掙來的錢。跟烏塔比起來,我的路還有很遠,我還在後面慢吞吞地走,而烏塔卻已經遙遙領先了。

從現在開始,我要向烏塔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外還要幫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擦窗户、拖地,除了這些我們還要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我們一定要學會像烏塔那樣自強、自立自信、自理的精神,做一個合格的學生。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一個年僅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竟然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烏塔她自己洗衣服,自己掙生活費,如果換成是我,肯定會喊哭喊累,賴着不做。我們中國的小孩子因為科技發達,所以每個人都有着依賴思想,每天放學要麼就是爸爸媽媽來接,要麼就是自己搭車回家,而烏塔卻一個人遊歷歐洲,可想而知她在自己國家都是獨自一個人走着回家的。

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我想:要是我和烏塔生活在一起,我會以她做我的榜樣,學習她那種獨自生活的能力,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

從現在開始,我要向烏塔學習,每天早起早睡,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自己整理房間,自己洗碗,另外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比如説擦窗户、掃地、拖地。

除了這些,我還要提出倡議:我們要自己做自己的事,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我們要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向烏塔學習!

説她獨立性很強是她為了要計劃這次旅行,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準備,居然敢獨自一人遊歐洲,並把這看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且每到一地,先要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裏撥打電話或寄明信片給家人報平安。讀到這裏使我想起自己不敢出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依靠父母接送,就連作業都要依賴父母,特別是每次的作文如果媽媽不在身邊我就覺得無從下筆,慚愧啊!還有我又想起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已經約好了樓沁菲、金玲雲幾個同學去爬塔山,也準備好了零食,就跟爸爸媽媽説了,結果卻遭到了他們的極力反對,説沒有大人的陪同安全咋辦?萬一出事了咋辦?外公外婆也急着説“就是,就是!沒有一個大人的陪同,萬一出了事誰再給我們捶背啊?別去了別去了寶貝!”。哎,不就是去爬個山嗎!後來我用了最大的武器拼命的哭還是沒用,最後還是泡湯了,唉!就像現在我在學校裏寄宿,爸媽也是隻要一有時間就絕對往杭州趕,現在我爸爸還為了能在禮拜天在杭州陪我,連媽媽上班都不讓去了,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放我手,讓我大膽的獨立生活啊!假如我也去遊歷歐洲,那爸爸媽媽不知有多擔心。然而外國的父母總是把鍛鍊兒女的獨立性放在第一位,給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的機會,真令人羨慕。

第14篇

最近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十四歲就能獨自一個人遊歐洲,我被烏塔的熱情、大膽和細心所折服。

這讓我想起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學生考入一所名牌大學,但因為洗衣、掃地甚至連整理書包都不會,因此被迫退學。由此可見中國的孩子多麼缺乏自理能力。希望父母不要過度讓孩子依賴,這樣的話,孩子養成習慣後,就不易改正。家長也不要讓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就像烏塔説的一樣:光是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的。我曾經在電視上見過廈門,但去了那兒,它的美麗才深深地打動了我。所以,大人們不要總讓孩子呆在家裏,要讓孩子出去認識世界,讓孩子的知識豐富起來,多帶孩子做做手工、教孩子洗襪子、讓孩子自己做飯菜這些都是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為什麼大人們不去試試呢?讓孩子從小養成自理的習慣,就可以像烏塔一樣遊歐洲了。

我很贊成烏塔的做法,因為這樣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雖然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做準備,但是,有付出就有回報,她付出了三年時間,回報的是歐洲各國的風景。

我想對父母説:給孩子一片自由的藍天,讓愛更開明!

第15篇

這篇文章是寫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個遊歷歐州,她才十四歲,竟然敢一人去陌生的八個國家遊玩。文中的烏塔力氣堅定地説:“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為什麼?這句話讓我沉思,是因為父母怕我們迷路嗎?是因為父母擔心我們受苦嗎?是因為……我掩卷沉思:我們不能依賴父母和他人,如果人人把自已的命運之線系在別人手中,那等於被繩牽綁着的小狗。只有那些努力和生活抗爭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自立是生活的第一步!記得有一次,媽媽把我送到十字路口,説:“自己回家吧!”其實我本想答應,卻不知為什麼,懇求媽媽帶我回家。就那樣,一次鍛鍊獨立的機會這樣錯過了……今天,我讀了《烏塔》,她的自力更生,讓我不得不佩服——自已就是自已的救世主!抬起頭,挺起胸,對自己説一聲:“別人能行,我也行!沒有風雨,不見彩虹;沒有黑夜,不見白天。”

如果人人獨自出去闖一闖,體會經驗是多麼寶貴啊!儘管現在不能,以後一定能。我只想大聲叫一聲:“我不做雲雀,我要做博擊長空的雄鷹!”

第16篇

最近,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當我讀時,有點不可思議!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就可以自己遊歷歐洲,那沒有別的説法,只能説明這個孩子獨立性超強!

們,我相信當一個孩子對大人説:“哎喲!求你了,就讓我一個人去玩吧!”而大人總有那麼一大堆理由告訴你:“你找死啊!現在外面那麼多壞蛋,咱們家就你一個寶貝,把你弄丟了怎麼辦?我告訴你,你去哪我們都會跟着你的,不然我們不放心,還有……”而這句話傳入耳中時,同學總是用手摸着他的頭懷疑:“他是不是精神質疾病呀?他不怕壞人嗎?”其實這在國外是屢見不鮮的。

外國小孩自己能旅行,而中國孩子卻做不到,甚至有一些從小就是在大家閨秀的人已經成年了做完了一件事,還得問一下:“媽,我這樣對不對?”這説明西方教育與東方教育截然不同。

在西方,父母把孩子教會走路就不管了,即使孩子摔了一跤,得到的也只是一句簡單的安慰。最終,孩子必須自己爬起來。到了吃飯的時候,父母就讓孩子抓飯吃,不會用叉子的孩子就用手抓着吃東西,就算孩子掉的滿身都是飯,父母也決不喂孩子吃。這標準是“”式的愛。

而到了中國就大不一樣了。父母就像老一樣,把孩子護在翅下,不讓一陣風吹在孩子身上,不讓一滴雨在孩子身上。鞋帶要家長系、飯要喂、衣服要父母幫忙穿……簡直與老沒啥區別。

不過在我們還很小很小的時候,由父母來教我們做事。現在長大了,就用不着了。因為我們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走向社會。如果你不能獨立,那就別提為社會做貢獻了。

父母按照自己“母雞”式的愛為孩子設計了將來的路程,並以為手把手的教孩子,不厭其煩地陪孩子就夠了。其實家長們忽略了獨立。有一個故事説:“一個人考上了一所名牌,幾個月後,又回家了。為什麼呢?就因為他不會剝雞蛋。”

要知道,父母只能陪孩子一時,不能陪孩子一世,早日放手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孩子必需要兩條腿走,不要以為學習好就夠了,你還缺一第獨立的腿。

大家經常看見一位家長,帶着一個孩子玩時,家長説:“別摸髒東西!別走遠……”。然後孩子絆了一跤,但並沒有哭,而家長卻又拍又哄:“可惡的地!讓寶寶摔了一跤。”

對於許多家長來説,只要孩子離開自己的祖母就想出可怕的事:什麼孩子被撞了,孩子游泳嗆水了……世上沒有怕孩子摔跟頭而不讓離子學走路的媽媽,但有的父母就給孩子設了禁區。

陪伴孩子成長不是不行,而是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前面的路很長,但要自己走。

第17篇

是誰,一個人獨自在歐洲各地旅遊?是誰,有主見而不盲幹,膽大而又細心,會待人接物,還懂得自我保護?她就是年僅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

這個小姑娘是我從第七組課文中認識的,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個德國小姑娘在暑假裏獨自遊歷歐洲的經過。上完這篇課文後,我不禁想起了自己。

烏塔只有十四歲,可是她的父母便放手讓她學會自立,養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就是這些,讓她能夠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更重要的是,國外的孩子和國內的孩子接觸到的教育觀念簡直相差十萬八千里:外國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是信任、關懷、鼓勵,他們相信孩子可以做得非常完美,他們鼓勵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就得自己做,他們不過分寵愛孩子,讓孩子養成不依賴別人的好習慣。

而中國家長給予孩子的是過分的寵溺,使他們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中國的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埋在書山題海之中,可外國的家長覺得,書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知道書中的知識,卻不知道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奧祕需要我們來探索,我們就像井底之蛙,只活在自己那渺小的世界裏,不知天空有多寬。我們沒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體會人生的哲理。我雖然只比烏塔小四歲,但是,我自己的事情大多是媽媽操辦的,就是自己一個人去公園玩玩都不敢,更別説是出國旅行了。

爸爸媽媽們,我真誠地呼籲你們,請你們放手吧!讓我們學會獨立自主的本領吧!

第18篇

這是講述一位14歲的小女孩就能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的故事。我被她這種獨立自主,熱愛生活的精神所折服。

讀了這片文章,我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10幾歲的孩子不能獨立?難道“安全”就是對孩子所有的愛?我的答案是中國的孩子好比是一羣小鳥,渴望着自由飛翔,可家長們總怕我們有這樣那樣的危險,於是就把我們“囚禁”在“鳥籠”之中,就像中國老話説的:“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就像是我,我現在的衣服全都是媽媽在收拾,每次在我寫作業的時候都能看見媽媽忙碌的身影,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換洗被褥都是媽媽一個人來完成的。

記得上次我看見過一則新聞,説有一位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因為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自己的衣服、被子就連書包也不會整理,就這樣甚至被學校退了學。

我曾經聽説過這樣的名言:“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也聽過:“世界上最堅強的人就是獨立的人。”

我覺得烏塔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她既有豐富的知識,又能親自去實踐。利用自己廣博的學識,親自品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也是幸福的,但卻有遺憾,在我們這樣相當的年紀裏,我們的生活卻相差甚遠。在這裏我想對同齡的朋友們説:“請主動從父母溺愛的懷抱裏走出來,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志。”我也想對中國的父母説:“請給我們一片獨立的藍天,讓愛更完美。讓愛更充實!”

第19篇

近日,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烏塔是一個善良、可愛、14歲的德國小姑娘。

課文主要講的是:烏塔用了三年時間,打工掙足了旅行費,閲讀了一些國家的書籍,設計了旅行路線,一個人進行環遊歐洲。她去了法國、德國、奧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希臘。她每到一個國家,就先往家裏打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平安,還要查找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或困難時請求幫助。

讀完這篇課文,我心裏有了一個疑問:為什麼中國的孩子就不能獨自出遠門?難道所謂的“安全”就是一種愛嗎?我們就像一個不能自由飛翔的小鳥,而家長的溺愛讓我們感到窒息。

在家裏,我們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不用做任何事情,只要學習好就行。結果,我們都變成不能自理的人,雖然我們很幸福,但我們也有許多無奈。

那些把孩子緊鎖着的家長,快打開溺愛之鎖吧,讓孩子有一個自由的藍天。我們要像烏塔一樣,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豐富閲歷,去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親愛的爸爸媽媽,請你們對我們的愛更加完美、更加充實點吧。

第20篇

今天,我學了《烏塔》這篇文章後,眼前立即浮現出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的形象:金色的長髮披散在肩上,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黑t恤、牛仔褲、白球鞋,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女孩。

文中寫了“我”到羅馬旅遊,在一間小旅館裏,碰見了獨自旅遊的14歲的小女孩——烏塔。她已經去過了許多國家,她為了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整整3年時間!在這期間,烏塔閲讀了許多關於這些國家的書籍,還利用週末空閒的時間打零工,掙取旅遊費用。啊!想不到,一個14歲的小女孩,竟然有如此的膽量和毅力。比起她來,我們中國孩子太缺乏自立、自理能力了!

這麼小的孩子,應不應該單獨出門呢?學完文章,我們大家七嘴巴舌的'議論起來:

劉啟蒙沉思了一會兒,慢條斯理地説:“我認為小孩子可以獨自出遠門。不過,在這之前,應該多鍛鍊自己,培養野外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

蔣古成一本正經地説:“我覺得小孩子不能獨自出遠門。因為遇到危險或困難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容易出事。”

齊鼎天搖頭晃腦地説:“一個小孩獨自在外,如果出了什麼事,又沒辦法求助,咋辦哩?”有趣的語調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李永航反駁説:“孩子單獨出門可以鍛鍊膽量,長見識,有什麼不好的?”

王渙麗和王方研也跟着説:“對呀,不讓孩子出遠門,她永遠都是温室裏的花朵,怎麼能經得起風吹雨打?”

認為,孩子應該多鍛鍊,做好充足的準備,出遠門就沒問題。

第21篇

昨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一閲讀課文,我深有體會。這篇課文主要記敍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國家。使我十分佩服她。

一個年僅14歲的小姑娘,遊歷歐洲,她已經去過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威尼斯等8個國家。自己掙了旅遊一半的經費,每到一個國家,又是寄明信片,又是查警察局號碼。在中國,這樣獨立自主,膽大心細,理解父母的同齡孩子恐怕沒有幾個吧!

看看我們,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整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人可以獨自遠行嗎?就拿“五一”我隨《山西科技報。教育週刊》小記者團去西安採訪來説吧,為了趕時間,在回家的途中大家在服務區吃了頓方便麪,很簡單的事情我卻吃了一頓像幹吃麪一樣的泡麪,我都不知道那面是怎麼泡,一掀碗麪的蓋子就扔垃圾箱了。起碼現在我學會了泡方便麪。我認為把我們圈在書本中去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的,因為參與感知的感覺器官只有眼和耳,光靠書本的感知卻不如親身體驗更全面、具體、完美一些。可一説把孩子放出去鍛鍊一下吧,家長們又不放心。顯然,“不放心”的理由是不充分,不合理的。要知道,只有參加實踐,親身經歷,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本領與知識!

第22篇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心情無法平靜,想了許多事情,比如:為什麼中國孩子不能是自由飛翔的雄鷹,而外國孩子卻可以?為什麼中國孩子只是被牽着的風箏,而外國孩子卻不是?我們註定要做一個關在鳥籠裏的小鳥嗎?我們中國小孩缺少的就是鍛鍊、勇敢、自信、自立和能力。如果再這樣下去,孩子必將成為一羣沒用的廢物!請家長們放開雙手,讓孩子們快樂地遨遊世界吧!

如果家長們真的很“愛”孩子,就不要管他們,你們知道這個“愛”為什麼要加引號嗎?沒錯,因為這不是真正的愛,如果是真正的愛,就不應該把他們關在家裏,甚至連房間也不能出。所以我想在這裏説:“請家長放手,放手!再放手吧!”

第23篇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這篇課文讓我感受深刻。

同學們,你們是不是第一眼看課文題目的時候,以為課文講的是一個很著名的橋,或一個很黑很暗的橋呢?答錯了。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德國的小姑娘,獨自一人外出旅遊,很勇敢,怕困難的事情。

我在羅馬下了車,來到一家青年旅館。我走到房間推門一看,吃了一驚。正對門的牀上正躺着一個金髮小姑娘,睡得正香。

到了晚上,我通過和小姑娘交談,知道了小姑娘叫烏塔,出生在德國,在三年裏設計了很多旅行路線。暑假已經遊覽了很多地方了。

烏塔問我:“你們中國的孩子是不是也自己獨立旅遊?”我一時語塞。説:“在中國,家長是不會同意自己的孩子單獨出去旅遊的。”

烏塔不同意我的説法,説:“以前我光從書和電視裏看過意大利,但還是親自來到才能感受到意大利的美麗。”

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了有時候我們真的要好好學習一下外國人的好習慣。

第24篇

看了uta這篇文章,我覺得uta還是比較慎重的。大膽的德國女孩,她總是查看派出所的電話號碼,以免擔心父母,或者給父母打電話寄明信片。她很細心,願意學習。她花了三年時間準備去歐洲旅行。uta是獨立的。自我提升,差旅費都是自己打工賺來的,不花爸爸媽媽一分錢。她的父母讓烏塔親自去體驗生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我羨慕和佩服uta 14歲就能一個人去歐洲旅行。

烏塔利用暑假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也準備去希臘。

我的暑假,時間一般都是父母安排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老師留下的無聊作業上,不能像烏塔一樣去旅遊。或者説,時間是花在舞蹈課上練習舞蹈。真的很希望一個人去玩,但是父母能支持嗎?當然不是。這就是為什麼我休假時會不那麼自由。

為了實現自己的世界旅遊計劃,uta花了三年時間做準備,閲讀這些國家的相關資料,努力賺錢支付差旅費。

我也去過很多地方,當然是和父母一起旅遊。出行路線也是我爸媽安排的,路費也是從我爸媽口袋裏拿的。

第25篇

本文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在歐洲八個城市旅行的故事。看完這篇課文,我有很多疑問:為什麼中國孩子不能獨立?

經過一番努力,我終於想出了答案:中國父母愛孩子,甚至不讓孩子一個人出門,而德國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中國父母多,而是讓孩子獨立,就像uta一樣,甚至一個人去歐洲八大城市旅遊。

當我看到uta在文中説她花了三年時間賺錢準備這次旅行時,我不禁讚歎。當我看到烏塔和作者談話時,她似乎很熱情。當我看到…

看了武大,也反思了自己。在家裏,我可以用手做很多事情,但我總是很懶,總是向媽媽求助。我媽想培養我的獨立能力,有時候故意不肯幫忙。我很生氣,會哭,會發脾氣,有時候會找年邁的奶奶幫忙。和uttar相比,差距真的很大。我想從今天開始,從每一件小事開始,無論我能做什麼,我都會盡我所能,盡我所能把自己變成一個像uta一樣獨立有能力的女孩。在未來,我還將依靠自己的技能,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

第26篇

前幾天,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心裏非常羞愧,我們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可烏塔是一隻飛翔藍天的“雄鷹”

這篇課文主要是寫了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一個人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為了這次旅行足足準備了三年的時間。還每到一地就查這裏的警察局的電話,怕遇到危險時好求救,他這次旅費是靠分發報紙、看護別人的孩子掙來的錢,沒有拿家裏一分錢。我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反省。我們的行為和烏塔的行為真是天壤之別呀!我們都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的,所以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也有這樣的經歷,上次我的爸爸媽媽要一起出差,爺爺奶奶也出門了。爸爸媽媽剛要出門時,我對爸爸媽媽説:“現在已經中午了,我肚子已經餓了,誰給我做飯呀,你們想我餓死我呀!”媽媽説:“你自己做吧,我這要坐飛機呢,我可不想誤機呢,挨老闆的罵呢。”爸爸説:“你自己做,如果不會做,就讓你餓肚子吧。要不,你等爺爺奶奶來了,叫他們做吧,我們走了。”我不會做,所以捱餓等爺爺奶奶來。

我們不應該做“温室裏花朵”,我們應該出去闖闖。這就應了一句諺語——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

第27篇

這周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在德國認識了一個14歲的小姑娘,她正在獨自一人遊歐洲,這讓作者驚訝不已。作者也瞭解到外國孩子自立能力很強,而中國孩子相比起來卻要差一些。

讀完這篇課文,我不禁想起爸爸媽媽説的話,在他們小時候,都是自己走路上學、放學。自己洗衣服、疊被子。那時的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足,但是孩子們都懂得自立有多麼重要。不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為家人分憂。

再想想現在,特別是中國,穿衣讓媽媽穿,洗澡讓爸爸洗,就連吃飯也得讓姥姥喂。哪裏還有自立呀?我身為一箇中國人不禁感到羞愧。我自己也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好,過分依賴爸爸媽媽,需要好好向烏塔學習。

烏塔有一句話很有道理,從書本和電視認識世界總不完美。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這個意思,要從多個方面認識世界才是完美的。

以後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要學習烏塔的品質,多讀好書,多出去走走,瞭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做一個自立、勇敢、樂觀、向上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