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師説教案模板彙總4篇 教學神器——師説教案完美彙總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55K

本文彙總了多篇師説教案模板,涵蓋教育、衞生、農業等多個領域,可供各單位在正式起草公文時參考使用,提高正式文件的質量和規範性。

關於師説教案模板彙總4篇 教學神器——師説教案完美彙總

第1篇

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一、本文是鍼砭時弊的作品,因而教師應對寫作緣由作簡單介紹,可用柳宗元當時説的話來説明。同時本單元有兩篇“説”文體的課文,因而就要聯繫國中學過的課文,歸納“説”的文體知識。

二、明確本文的教學重點:第二段用三種人進行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三、教給學習方法。除有關字詞句的學法外,把本文與《捕蛇者説》作比較,教給比較閲讀方法,併為學生學習下一課《問説》進行課內自讀(將《問説》與《師説》比較閲讀)在方法上作準備。

四、引導學生注意文言實詞的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等現象。

一、本文的教學目的;二、作者介紹、解題;三、有關詞的讀音、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動用法。

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説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於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丈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説》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界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説》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説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説説老師”的意思。“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説”比“論”隨便些。國中學過的《捕蛇者説》、《馬説》等等都屬“説”一類文體。“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説》,即“説師”,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説》就是解説關於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説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要求學生藉助提示、註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師説..-教學教案標籤:高三下冊語文教案,高中語文教案, 師説..-教學教案,

5.分段: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填表如下:

1 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2 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感也難矣

3 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 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4 説明寫本文的原因 結論:向後學號召1.不拘於時;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七、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3.預習思考題:(l)本文是怎樣論述中心論點的?

一、論證方法;二、語言特點;三、借鑑意義;四、與《捕蛇者説》作比較閲讀。

二、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1)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説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

關於師説教案模板彙總4篇 教學神器——師説教案完美彙總 第2張

第2篇

1、 瞭解有關“説”的文體知識,瞭解古文特點及韓愈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 指導學生通過翻譯課文,掌握、積累文言實虛詞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瞭解文中所採用的論證結構,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2、 教師點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點燃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熱情,古為今用,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1、 學習課文第二段,學習並掌握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1、 教學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採用教師點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三維目標。

2、教學方法:自主預習法、激情誦讀法、問題探究法、分析討論法、點撥啟發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為主,適當的加以點撥總結,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認真思考,質疑問難,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教師由視頻《程門立雪》的成語故事導入新課: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其對老師的尊敬;現代社會尊師重道也蔚然成風,毫不遜色於古人,人們把老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然而,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於師”的陋習。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説》,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將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蘇軾又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這是對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氾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③ “韓潮蘇海” 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這就明確地指出了韓愈的散文風格--氣勢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蘇洵説:“韓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渾浩流轉。”(《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比“論”要自由一些。國中學過《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等等都屬這類文體。

注意讀準字音,適當停頓;注意課文第二段的語氣重音變化,要讀出韓愈文章氣勢磅礴,感情充沛的特點,讀準作者藴含的感情。

(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研習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深入瞭解課文內容,在研討的過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要抒發的情感)

?問題一】這篇文章為誰而作?何以見得?文中有沒有信息?

?明確】“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從課文的最後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韓愈的這篇《師説》是寫給一個叫李蟠的十七歲小夥子的。

?問題二】一代文學宗師為什麼要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寫下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師説》?

以上三個方面都是原因,當時“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人也許不多,但一定還有其它的,為何只選擇了李蟠?“學於餘”,我們説向韓愈這樣一個文壇領袖學習應該是求之不得的事,韓愈有必要為他寫文章嗎?所以説根本的原因是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

?問題三】文末説“餘嘉其能行古道”,所謂的“古道”指的是古人從師之道,古人從師之道是什麼?課文體現在哪裏?

(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三兩段,相互討論完成答案,教師總結明確)

課文的`一、三兩段中韓愈談到了古人的從師之道,可以總結它的核心為“古之學者必有師”“聖人無常師”,古代的知識淵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師,正如韓愈所説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同時古代的聖人不僅向老師學習,還“無常師”,向各種人甚至一些遠不如他的人請教和學習 ,自然讓我們想到了孔子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且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問題四】古人如此的注重從師學習,那麼擇師的原則是什麼?(原文語言回答)

①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闡述古人從師之道,其真正的意圖是引出對擇師原則和標準的闡述,作者認為擇師的原則是不分高低貴賤,年長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師,同時,作者打破傳統觀念,認為老師不一定要比學生強,學生也不一定比老師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師,詳細地展現了擇師的原則。

以上是古人的從師之道,也是韓愈對於從師的觀點,許許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於這種古道,才成就了他們的輝煌,相信這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所啟發的。

第3篇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説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題目不是“説説老師”的意思。“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説》,即“説師”,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國中學過的《愛蓮説》、《馬説》等等都屬“説”一類文體。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寫作背景)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願從師學習,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恥於從師的風氣很盛行。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抗顏而為師”,並著《師説》來抨擊恥於從師的風氣,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過去的舊框框,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 卻 跟從老師(學習) 那些成為疑惑的

相當於介詞“於” 於:表比較,比。 師:名作意動:以……為師

是(向他們)學習道理的 哪管他們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

第4篇

2、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説”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為什麼説“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説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説説老師”的意思。“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説”比“論”隨便些。國中學過的《蛇者説》、《馬説》等等都屬“説”一類文體。“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説》,即“説師”,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剛才説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教師參考: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説》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説》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説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提醒:句讀(dou)、或不(否fou)、焉諛(yu)、歟(yu)、蟠(pan)

(1)師1——7(1、老師;2、老師;3、老師;4、5意動“以……為師”;6、動詞,學習,也可意動;7、老師)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傳道守業解惑也(判斷語氣,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句間舒緩語氣,停頓,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1)古代傳統——(2)從師作用——(3)以“道”擇師之標準

(1)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a從師學習的道理,b從師學習的風尚)(注意後一個“也”的用法)

(6)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副詞,猜測性語氣,可翻譯為“大概”)

(7)則恥師焉(恥,意動;師,動詞;焉,語氣詞,“了”)

(10)或師焉,或不焉(或,有人;師,從師;焉,語氣詞,不翻譯;“或不焉”省略句

對比古聖人和今眾人的態度與結果——對比“國小”而“大遺”的兩種做法——對比下等人

古散文——(聯想四書五經)——於1被,於2向——讚揚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説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係的連詞“如果”講。後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係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裏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第1段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説明從師的必要。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四個“聖”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聖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聖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於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説”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歎句。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並請學生填寫課後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幹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説》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説》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説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説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