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與孩子老師溝通技巧3篇 "構建有效的家校溝通:與孩子老師交流的黃金技巧"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76W

與孩子的老師交流,是瞭解孩子學習情況、疏導情緒、協助成長的重要途徑。但如何有效溝通、取得信任,卻是眾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本文簡要介紹了與孩子老師溝通的技巧,希望能為家長們提供一些幫助。

與孩子老師溝通技巧3篇

第1篇

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能居高臨下,不能搞特殊化,不能要求學生是一套,對待自己又是一套。一定要俯下身,與學生平等相處,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學生才願意與我們溝通。

記得有一次,學校召開冰上運動會,我與學生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在冰場上一凍就是兩個多小時,有學生説:“老師,您進樓裏暖和一會兒吧!”我看了看學生們跺腳的樣子,回答道:“你們不是也同樣冷嗎?我們一起堅持,共同戰勝寒冷好嗎?”學生們都笑了。那笑容是温暖、是理解也是和諧。

教師要努力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運用周圍人的榜樣力量教育學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我不但要求學生做事認真,而且對自己的要求更是嚴格。我的教案和上課的板書字跡端正清晰,從不敷衍了事,時間久了,學生的作業也工整了。我從來不隨便撕紙、亂扔雜物,而且要求學生見到紙屑等雜物隨手撿起丟進垃圾箱內。我每時每刻也都是這樣做的,學生也漸漸地養成了好習慣。想要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老師首先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良好的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學生都有崇拜優秀人物的心理,他們總是喜歡拿自己與優秀的人相比,希望自己能夠像優秀的人一樣。可見,每個孩子天生喜歡向自己喜歡的榜樣學習。我經常抓住學生的這種崇拜心理,幫學生選擇一個優秀的榜樣,由此讓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

我在教育工作中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我想把學生的筆記本收上來檢查,看一看學生做筆記的情況如何。當筆記收到一半時,科代表跑過來對我説:“有同學只做了一張紙的筆記!”説着,就把只有一張紙的“筆記”交給我。我看了看名字,是個平時比較調皮搗蛋的學生的,作業也經常不做,幾個任課教師對他都沒有什麼好印象,這時我怒氣沖天,一把撕掉他這張筆記,還朝他喊道:“你還要不要志氣了?”説完,我繼續檢查筆記,並沒有顧及他的反應。下課後,我穩定了情緒,反思自己的言行,覺得自己沒考慮過學生的自尊心,更不尊重學生,師生平等也拋到腦後了。於是,放學後,我找到這位學生向他賠禮道歉,並和他交流了做筆記的重要性,瞭解了他為什麼只做了一頁筆記的原因。第二天早會時,我在全班學生面前向他表示歉意。我在全體學生面前的誠懇道歉讓他很出乎意料,也很感動。於是,第二天,在我的辦公桌上出現了一本嶄新的筆記本,字跡工整,條理清晰,裏面還夾着一張小紙條,上面寫道:謝謝老師,是您的'道歉與寬容讓我徹底醒悟,我把筆記補好了。老師請您相信我,我以後一定認真學習。從此以後,他認真完成作業,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傾聽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方法。傾聽能夠讓對方傾訴自己的心聲,能夠把心裏的鬱悶、壓力等不良情緒都發泄出來,從而心情舒暢、精神抖擻。在多年的工作中,每當有學生向我傾訴,我都要專心傾聽。哪怕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難調教的學生,在我耐心的傾聽後,常常會被“軟化”而變得通情達理。可見不管面對一個怎麼衝動或憤怒的場面,只要你積極傾聽,整個氣氛便會緩和。憤怒和衝動的學生在自由地表達了自己受壓抑的感情後,心理壓力得到一定程度減輕,而且通過你的認真傾聽,學生覺得自己的問題已經被老師重視和理解,精神上得到支持和鼓勵。

與孩子老師溝通技巧3篇

第2篇

與孩子老師溝通的技巧:要從內心深處尊重老師

通過一些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喜歡對任課老師作評論,這是對老師不尊重的表現。每個老師都是愛學生的,家長要在內心深處尊重老師,並且要在學生面前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老師,這樣就會使學生與老師雙方關係更為密切,更有利於學生擺正學習態度,消除逆反心理。

即使老師確有過失,家長也應耐心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理解老師,説明老師的初衷和出發點是要他進步,這樣有利於孩子接受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與孩子老師溝通的技巧:扮演師生間的溝通者角色

家長要認真扮演孩子與老師間的溝通者角色。發現問題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形成合力,不可將問題放着不解決。面談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通過與老師零距離的溝通,讓老師深入瞭解孩子在家的表現,而家長也應從老師口中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這樣雙方更容易達成共識。也可以通過電話和短信溝通,在你不確定打電話時間是否合適時,短信是個折中的方案,或者也可以通過網絡視頻、e-mail的形式來聯繫。

與孩子老師溝通的技巧:家長會後一週內與老師面談

在充分尊重老師的前提下,選擇最佳的溝通時機。許多家長為了能夠將孩子的情況統統掌握,就在開家長會前抓緊一切機會與老師單獨交談,這種心情老師能夠理解,但家長要考慮到老師在開會之前要將班級與年級其他班級情況橫向比較;與本班的歷史情況進行縱向分析;

對每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科學分析,所以,會很忙碌,不會有充分的時間與個別家長接觸。一些家長建議,如果覺得會後時間晚了,就在家長會後一週內與老師預約面談,那時老師會有充分的時間幫助家長分析孩子的情況,而家長也會有機會看到比較完整的統計數據,準確掌握孩子的情況。

與孩子老師溝通的技巧:要全面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

和老師討論研究的範圍,應不只限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學習是許多家長和老師溝通的主題。在溝通中家長應諮詢孩子這段時間和以前比較有哪些變化,學習是不是更主動?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隻關心成績的高低。此外,孩子的行為、情緒、興趣、同學關係、思想品德修養、青春期心理也是溝通的重點。

第3篇

那些挖苦、諷刺、打擊的語言批評,使身心正在發育之中的孩子們倍感難堪、窘迫和屈辱。如:“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弄不懂!”“你真蠢!”“你要是能考上××學校,我上天給你摘顆星獎勵你。”……這種典型的羞辱性批評,很容易挫傷學生的上進心、刺傷他們稚嫩的心靈,也構成了與學生心靈溝通的障礙。

這種批評就是用恐嚇性的語言批評學生,使他們感到意外、害怕,甚至恐懼。一些老師為了使批評立即產生效果,往往用“否則”、“要不然”、“如果……就”之類的最後通牒式語言。其結果是:不僅引起了師生情緒的對立,學生聽不進批評,而且,這種批評往往不易付諸行動,久而久之,就喪失了教師的威信,更有甚者,嚇得學生不敢回家或離家出走,造成了更嚴重的後果,根本達不到那種“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教育效果。

這種批評是用教訓、指責或怪罪的語言批評,使學生感到一無是處,因而失去了信心。老師經常用“總是”、“從來”、“早料到”之類的語句,以表示學生行為是故意的,老師早有先見之明。如坐在窗邊的那個同學,若玻璃破了,老師説:“又是你打破的!第幾次了?看我怎麼收拾你!”這不又是把埋怨、恐嚇式的方法一齊用上嗎?這樣的批評學生難以接受。

上面幾種批評方式,由於學生從中感受不到老師的關心,所以不會真心接受批評,更不會改正。批評不僅失去了積極意義,而且還會產生其負面效應:師生間的溝通紐帶被這種不良方式掐斷。作為教師要做到與學生進行溝通,就要用好批評之方法,首先就要對“批評”有一種科學的認識。教師的批評是通過客觀地指出學生缺點、錯誤,溝通師生的思想認識,促進學生產生積極的行為,自覺改正自己的錯誤。

1、態度要誠懇,批評要客觀。批評學生必須是真心實意幫助學生改正錯誤,而不是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觸動,丟了面子,從而把怒氣撒在學生身上。批評他們時,要使他們體會到你的愛心和關懷,從而真正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交流。批評時評價要公正客觀。對其缺點和錯誤既不誇大也不縮小,更不摻雜私人感情,不偏袒任何一方。但是一定要明確指出錯在什麼地方,還要幫助找出改進的方法,使他們在教師指導下改正自己的錯誤。畢竟中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定型,是非觀也不一定清楚,所以,教師的導向作用不可低估。 2、要選擇恰當的語言和表達方式

面對同樣情形,不同的教師採用不同的語言批評學生,產生的效果可能截然相反。如學生在教室裏面扔飛盤,撞壞了桌椅,老師可以説:“教室裏都是桌椅、同學,玩飛盤太危險,不是撞壞東西,就是傷着人,你傷着了嗎?”也可以説:“我早就多次警告你們別在教室裏玩這些名堂,可你們就是不聽,現在把桌椅撞壞了,看我怎麼收拾你!”前一種批評,學生認為老師是在為自己考慮,自然會承認錯誤,修好桌子並吸取教訓,而後一種批評的效果肯定比前一種差。 3、注意周圍的環境和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學生的情緒狀態

批評學生時一定要根據當時的具體環境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必須當場提出批評的,應及時批評;事態不很嚴重的,可以事後提醒;需要當眾批評的,應注意方式;學生自己認為有理,而且牴觸情緒特別強烈時,最好不正面嚴厲批評,以免引發衝突,釀成重大不良後果。

批評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進步,不能批評了就完事,針對一些特殊情況,必須做好善後工作。如果教師一時判斷失誤,批評錯了,應主動向學生承認錯誤並道歉。這樣做不但不會降低教師的威信,而且還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同時還給學生勇於承認錯誤樹立了一個榜樣。對那些性格內向、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學生,批評之後,一定做一些疏導工作,理順情緒,以免發生意外事件。

人都是有缺點的,在心理學中,一個沒有缺點的人是不可愛的,也是不可能客觀存在的,成功的批評是人人希望的,把握成敗的關鍵在於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和技巧。

“老師,xx早上一來就在教室裏玩,不看書!”“老師,xx家庭作業沒完成!”“老師,xx又遲到了!”……早上一走進教室,傳入耳中的就是學生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告狀聲。這些惱人的小報告打破了我一早舒暢的心情。聽得多了,看什麼都煩,甚至有時對學生也失去了基本的耐性。“不看書,就給我抄課文。”“家庭作業不做,給我補起來。”……

就這樣,學生依舊重複着同樣的錯誤,我也周而復始地重複着昨天的話,昨天的工作。漸漸地,性格一天天暴躁起來,學生挨批評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有時候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靜下心來,孩子們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個個可愛的模樣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換位思考一下,當我們還是他們那麼小的時候,也淘氣過,也頑皮過,也犯過錯誤。但是仔細想一想,這些錯誤並不可怕,它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它是美麗的。當你以一個新的角色去看待這些,心自然而然會放寬了。所以,我們要用一顆平常心去善待學生所犯的錯誤。但是,善待並不是一味的縱容,而是一種善意的寬容。

班主任工作就像是五味瓶,充滿了酸甜苦辣。其實,快樂與不快樂全在於我們自己的心態,不要將對學生的期望過多地當作對學生的“苛求”。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調皮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的心理總是稚嫩的,不穩定的。但是,我們常常習慣地把他們當成“小大人”。往往我們給予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恨鐵不成鋼”的情緒也越重了。

保持一顆平常心,擺正心態,努力將耐心“延長”,讓快樂的一天從“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