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高三上冊地理教學反思3篇 《反思高三上冊地理教學,探索更優秀的教學方法》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6W

本文主要針對高三上冊地理教學進行反思,旨在探討如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地理教育的質量。通過具體的案例、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的分析,希望能夠為地理教育提供有價值的思路和啟示。

高三上冊地理教學反思3篇 《反思高三上冊地理教學,探索更優秀的教學方法》

第1篇

地理是一門生活化的學科,它囊括的知識與大千世界緊密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恰當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身邊的環境、日常生活融合起來,進而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豐富自己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地理學科的魅力。本文就目前高中地理教學的現狀及其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在地理教學中進行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及具體實施的策略和方法。學生通過學習豐富的地理知識,可以打開視野,認識世界,完善自己的世界觀。從地理這門學科本身所具備的特性來説,其藴含的科學和知識,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其知識點的涵蓋面能細緻到我們的住行吃穿,甚至是國家的政治和軍事問題。所以,高中的地理教學要讓學生懂得走出課本,走入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進而真正實現地理這一學科的功能和用處,讓學生實現學以致用。

反觀如今的地理課堂教學活動,教師一般採用的還是以教師的教學活動為主體的課堂模式,學生在課堂的參與中只是作為接受知識的客體。在這種單一枯燥的課堂模式下,原本在實際的生活中具有靈活性的知識點,變得固定和死板。由於教師缺乏對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的瞭解和觀察,只注重自己對知識點的講解,導致地理這門學科在學生的印象中變成了一門理論化的科目。教師沒有將知識的運用引導到生活中來,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就的得不到突破和提升,只會死記知識點。而機械的記憶又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對地理這門學科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靈活地將生活化的元素融合到地理教學中來,讓學生深化自身的學習。

二、採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時代要求和具體策略

這個時代需要的是視野開闊、知識與理論結合能力能力強的綜合型人才。良好的地理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地理這門科目的實用性也漸漸在大眾的視野裏變得顯著和清晰。社會的變化在改變着地理教育的要求和規格。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教材內容和教學方式。教材內容的形式從原先的以文字論述為主發展到如今的圖文並茂。教學方式上則是教師要能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模式,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將教學內容和生活相結合,並且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地理問題。這樣培養的學生才能有真正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性,懂得實踐操練。這也是這個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和需要

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不能只着力於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一個巴掌拍不響”,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改變自身固有的學習方式。多參與課外的實踐和活動,走出課堂,走出課本。例如,我在教高一學生地理上冊的《認識各類巖石和地理地貌》時,我會利用學校在對學生集體組織的郊遊的時間,佈置給學生課外的學生任務。以小組的形式,讓他們在郊區採集比較常見的巖石的'標本,然後再在課堂上讓小組分別展示自己的收集成果,並選取其中一種表述該巖石的特性以及常分佈的地點和區域。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在玩與學中探索知識的慾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有效地把生活化的學習方式融入到學生的日常活動中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不再侷限於課堂筆記的抄錄和記背,而是在靈活多變的學習環境下,學會自我調整和積極探索,這樣有利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以後更深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度,和教師創設的課堂環有着直接的聯繫。在生活化的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一種輕鬆、有代入感的課堂氛圍和環境,讓學生能自由的不受限制的發表自己的言論和意見,激勵他們個性化學習的發展。例如,我一般會在學期期中時開設一個地理的趣味知識點問答競賽,學生們的座位以圍成一個面向講台的弧形的形式排列。講台前方是一行評委和主持競賽的同學。教師在競賽過程中的作用只是一個輔助的調節者和引導者。這種競賽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課外地理知識,有效地消除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隔離感。為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和保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理生活化教育模式將課程內容和日常生活有效的而結合起來,避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誤解和誤區,有利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應給予學生廣闊的學習空間,鼓勵他們學會利用知識解釋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同時,教師在生活化的教學環境下,要合理地引導學生轉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能一昧的死記硬背,隨着課程內容的深入學習,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應該要更加靈活。地理這門學科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具體實施中,還需要教師不斷結合自身經驗和學生實際的課堂反應,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從而真正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和樂趣。

高三上冊地理教學反思3篇 《反思高三上冊地理教學,探索更優秀的教學方法》 第2張

第2篇

理科班的文科課程教學對於許多文科任課教師都是比較頭疼的事。在當前考試制度和考試形勢下,上好一節理科班的地理課也實屬不易,可以説搞好理科班的地理教學是一項比較艱鉅的任務,理科班的課堂教學更需要生本教育。怎麼能讓學生上課能聽進去是我備課時考慮最多的事情。下面我就以本學期我在理科班的一節課為例,反思自己課堂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

本節課為高二文理分班後的第一節課,由於課時緊張,所以課前簡單了介紹了本學期學習內容和新學期要求後就正式進入新課的學習。本學期主要學習區域可持續發展,教材以案例的形式介紹了區域生態問題、資源開發問題、工農業發展問題。核心思想是人地關係的協調發展。而第一節主要介紹了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在本學期所學的知識中起着提綱挈領的作用。介紹了區域發展分析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導入新課:新聞“新西蘭南島7.1級大地震零死亡”,介紹基本的新聞信息,提出問題:為什麼新西蘭地震零死亡?(時事新聞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學生表現活躍,特別是一些愛讀書,關注身邊生活和新聞的同學對此問題比較熟悉,回答問題中表現出閲歷廣的優越感和自豪感)

教師總結:新西蘭地震零死亡與當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人們抗災防災意識和技能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過渡承轉:與新西蘭一樣,在防震減災方面比較成熟的還有哪個國家?(日本)

新課學習:設置討論問題——新西蘭和日本兩個國家地理特徵有哪些異同?

(不同學生知識面不同,很多學生對於不太熟悉的地區有天生的好奇感,學生討論交流效果良好)

教師補充拓展:新西蘭和日本的國旗、國徽、旅遊勝地、風俗文化(包括飲食文化)等,讓學生思考總結這些特定的文化和旅遊資源開發與國家地理特徵的哪些方面相關。深切的體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地域差異。

過度承轉:由此可見區域的發展與地理環境的密切關係。所以分析一個地區的發展問題,首先要從自然地理特徵入手,從地理位置、土地、氣候、礦產資源等方面分析,建立其與其農業、工業、人口及文化景觀的聯繫,即樹立地理環境整體性思想(人地辯證統一的思想)。閲讀教材,比較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鬆嫩平原的地理環境和發展差異,驗證這一理論思想。

學生思維拓展:討論交流南北、東西差異(南甜北鹹、南船北馬、南米北面、南矮北高、南尖北平,南敞北封、南繁北齊、東辣西酸等等)

本學期並不是我第一次任教理科班的地理教學,比較以往的教學教訓和經驗,本節課通過精心設計,本着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為出發點,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為目的展開教學。實踐表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比較活躍,激發了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有所獲。基本杜絕了上課睡覺、説閒話、做理科大學聯考科目作業練習、擺弄電子產品、看閒書等現象。如果想搞好理科班的地理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培養健全的科學素養,我覺得我們教師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端正教育思想和態度,提高自身素質,充分發揮教學主導作用

教師本身必須加強理論學習和思想認識,切實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學習有用的地理知識服務,站住課堂主陣地,發揮教師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維素養。

由於很多地理教師屬於理科專業出身,所以在高中階段偏文科性質的地理教學中,理科邏輯推理的思維能力均比較強,但是缺乏文科知識底藴。為了使課堂教學充實有趣,地理教師應加強學習,不斷的充電,博覽羣書,特別是加強對區域歷史、政治背景知識的瞭解,才能更好的建立知識間的聯繫,體現地理學科綜合性特點,培養學生用綜合的觀點看問題。

都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於不參加大學聯考,也沒有會考的理科班學生來講,如果地理課堂毫無趣味,學生肯定不會買賬。教師要想讓學生能聽進去,課堂中參與進來,就更不能像傳統教學那樣以講授為主的死板教學模式。恰當的使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設置課堂有趣的'學習活動、與社會生活時事緊密聯繫等都是必要的教學方式。

雖然新課程改革後評價方式中增加了學習過程的評價,但是很多的時候都流於形式,仍然以期末統一考試為主要的評價方法,而且考試多像曾經的會考一樣,發覆習提綱和試題,然後選取比例很高的原題考察,不僅埋沒了很多學習認真同學的成績,也給很多學習開小差的同學開了“綠燈”,顯然有失教育評價的公平合理性。所以改變不合理的評價方式也是促進理科班地理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理科班地理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為旗幟,以教師的角色轉換為突破口,讓學生釋放鮮活的生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讓課堂洋溢着生活的氣息,體現地理的魅力。只有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的“樂學、好學、善學、巧學”為第一要務,才能讓理科班的地理課教學之路越走越寬。

第3篇

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自主參與一系列多種形式的開放的探究式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它強調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而不是機械的記憶,同時強調學生通過參與探究問題的體驗,加深對學習價值的認識,使學生在思想意識、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昇華。高三複習階段的教學往往是教學改革難以觸動領域,在複習階段的教學中,教師習慣於以自己為核心,將自己對學科知識、技能的歸納總結細緻地灌輸給學生。而學生也十分“樂於”接受這種“填鴨式”的灌輸。然而這樣的教學更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機械記憶,學生學會的也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技能。這種技能既適應不了信息量大、靈活多變的大學聯考形勢,更談不上是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了。基於上述情況,我嘗試在高三地理複習中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具體通過如下圖四步驟來完成。

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既能夠有效地暴露學生在主幹知識、重要知識點中的缺漏,讓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又通過規律總結,舉一反三,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地理綜合分析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地理原理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適應素質教育環境下的大學聯考。具體做法如下: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習從疑問開始,因而通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求知慾成為調動學生主動性的起點。作為教學過程起始環節,問題的設計是十分關鍵的,而以近年來大學聯考題型為案例設疑更能夠激發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為實現預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可能。由於近年大學聯考試題不講究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知識點的覆蓋面,而是採取專題化考查方式,要求學生對某個知識點有從不同側面、多角度分析和解決的能力,命題的切入口小,縱向挖掘深的特點,因此在進行小專題複習的時候將近年來大學聯考有關這個知識點的題型集合起來統一訓練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分析影響工業佈局因素的時候,就把20xx年全國卷(1)大學聯考36題和20xx全國卷(2)36題展示出來,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大學聯考題型的設計讓學生思維活動就有了明確的目的性,他們就會調動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和方法,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這個過程也是暴露學生知識缺漏很好的方式。在具體的複習課堂中,暴露學生缺漏的方式也比較多樣,通常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式(1)個別提問:讓個別希望生起來回來問題,要求回答結論,得出結論的依據有哪些,比如題目中的材料,圖表信息,運用的地理原理等,通過對學生解題思路的分析,教師主要做好引導,分析優劣。(2)小組討論:對於一些綜合題目,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允許同桌之間,上下桌之間進行討論。在小組討論時,每一位成員都需要提出自己解題過程中的方法或者出現的思維障礙,同時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觀點,並在此基礎上,將所有的觀點進行分析、歸納,得出比較全面的綜合性的結論。這種合作學習方式,促進了同學之間的思想交流,學生獲得了相互取長補短的機會,也提高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合作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一方面確保紀律,另一方面個別小組,對於要討論的內容無從下手,白白的僵持着浪費時間,此時,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提示,幫助他們打開思路,深入到討論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