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3篇 古詩詞傳世之藝——《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94W

本文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教學主題,針對中學生的解析和教學設計,分析該詞的歷史背景、詞意解釋、藝術特色,重點講解赤壁之戰,提高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和文學鑑賞能力。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3篇 古詩詞傳世之藝——《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第1篇

高二學生我們的學生閲歷淺,學生幾乎沒有登山觀海的經歷,如不引導,很難體會蘇軾面對滾滾大江,想起歷史上無數的英雄,看到赤壁形勝,想起瀟灑多謀的周瑜,感歎自己壯志難酬的心情。但蘇軾又不同於杜甫李商隱,他的性格更傾向於陶淵明李白,又不甘於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邁。所以要啟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依此學情,根據新課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②能力目標: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提高鑑賞宋詞的能力

③德育目標:瞭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

④方法目標:誦讀法;講授法,不斷啟發學生從而把握全詞意境;討論法

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考慮到學生原有的基礎,現有的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心理特徵,從而針對性的確立學習的重難點。本課的重點是瞭解蘇軾的豪放詞風和情與景的自然結合,難點是體會作者深刻含蓄的情感。

如何突破重難點是本課的關鍵。(1)上片以講授為主,用語言再現當時場面,引導學生去想象蘇軾登赤壁懷念英雄的情景,儘可能使其有如臨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們的學生閲歷淺,學生幾乎沒有登山觀海的經歷,如不引導,很難體會蘇軾面對滾滾大江,想起歷史上無數的英雄,看到赤壁形勝,想起瀟灑多謀的周瑜,感歎自己壯志難酬的心情。但蘇軾又不同於杜甫李商隱,他的性格更傾向於陶淵明李白,又不甘於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邁。(2)下片以討論為主,啟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因為有了上片學習的基礎,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3)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加大課堂信息量,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變遷,同時加大隨堂訓練的容量,以適應大學聯考的分量。

教是為了不教,學法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⑴指導學生自主學習。⑵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最大限度的使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討論,發現學生獨特的個性,創造性的思維。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養成質疑探究的習慣。⑷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指點學生拓展延伸,課外閲讀名人名篇,強化鑑賞能力和寫作能力,為大學聯考作好準備。

導語設計:三國是個充滿魅力的時代,其中赤壁之戰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勢,而且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時光如水,斯人已矣,但每一個為這一戰所激動着的人來到赤壁,當年的沖天火光、震天喊殺聲彷彿又能縈繞於腦海。赤壁之戰後八百多年,一位偉大的天才人物來到赤壁,寫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戰一樣流傳千古的偉大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為偉大的天才人物就是蘇軾。

檢查自主學習的效果:熟悉課文內容以後,指導學生利用課文註釋和工具書,查閲資料,由學生口頭介紹作者;在個性化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篩選有效信息,理清思路,概括精要,提高獨立閲讀能力和概括能力,與大學聯考接軌。(多媒體顯示:字詞積累,隨堂訓練。)

組織學生合作學習: 一是把握對字詞的賞析;二是把握意境,儘可能地再現當時

情景;三是對一些藝術手法賞析穿插其中;四是由於詩詞跳躍性大,而我們的學生史學知識欠缺,所以我在講述時補充了一些史學知識,這似乎把語文課講成了歷史,也不知得當與否,算是一種嘗試,還望各位前輩提出批評意見。至於延伸比較部分,以柳詞和蘇詞為例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詞風,是為了把學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性差異上升到理性,使這種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板書設計:在學生分析的基礎上用多媒體顯示如下板書

要先給學生方法:上片以講授為主,用語言再現當時場面,引導學生去想象蘇軾登赤壁懷念英雄的情景,儘可能使其有如臨其境之感。下片以討論為主,啟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因為有了上片學習的基礎,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拓展延伸 :柳詞和蘇詞為例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詞風,是為了把學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性差異上升到理性,使這種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全文總結 : 江月是永恆的,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中人只是滄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暫,又何苦讓種種閒愁縈迴我心呢?一位襟懷超曠、識度明達的詩人浮現在我們眼前,在他的自解自慰中仍有一腔豪邁之情。

遷移應用:學以至用。讓學生了解蘇軾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詩詞教學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

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

總之,在新課標教育理念下,從以下幾點可見這堂課的效果① 沒有將文質兼美的散文肢解成幾大塊,維護了散文的整體美。②突出了新課標以學為主,而不是傳統的以教為主,從複述故事到板書設計,從質疑到評價,都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③使學生掌握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以適應新時代終身教育的需要。④提升了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能力。⑤使學生樹立了以人為本、以天下為己任的價值觀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3篇 古詩詞傳世之藝——《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第2張

第2篇

1、領略蘇軾豪放雄邁的詞風,初步瞭解豪放派詞的特點。

2、理解詞人複雜的心情,用文字的視角去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能夠感詞人所感,讓學生體味藝術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鑑賞古典詩歌的方法,培養對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1、通過誦讀、比較等方法,引導學生品味深厚獨特的藝術魅力。

2、注重古典詩詞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繫,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和現代觀念科學地品評課文,真正領悟作品對於當代讀者的人生啟迪:在珍惜生命、奮發有為的同時,只有擺脱患得患失的羈絆,才能獲得一個歡樂的人生。

一、查資料,瞭解作者及與作背景(略),並製成卡片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而憂蒼生,歐陽修遊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己,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赤壁風景圖及蘇軾原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蘇軾的這篇傳世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這首詞是蘇軾遊赤壁古戰場,因眼前之景,憶往昔之事,感自身處境,抒自己情懷。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現力的字詞描寫了赤壁怎樣的景色?用了什麼修辭?從幾個角度?基調怎樣?營造了怎樣的詩歌意境?

2、請學生試着用盡可能優美的語句把寫景部分的語句再現出來,體會詩歌的意境

滾滾東流的長江洶湧奔騰,陡峭的山崖高插雲霄,洶湧的駭浪搏擊着江岸,滾滾的江流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

3、面對壯美的赤壁景觀,很自然地會想到曾經活動在這裏的英雄,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經在此的英雄。

過五關斬六將的關雲長,一聲斷喝長阪坡上的猛張飛,方天畫戟無人能敵的俊呂布,運籌帷幄,世所難當的諸葛亮。

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描寫周瑜的?基調怎樣?作者自身的狀況又是怎樣的?基調怎樣?

(三)學生思考:對周瑜的追述是表現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實,感情基調的矛盾實際反映的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作者是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的:“人生如夢”,人生是短暫的,虛幻的,又何必執着?

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表現出一種超脱與曠達。

婉約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揚柳岸,曉風殘月”;

豪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2、有人説“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中含有消極成分,試結合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談談自己的看法。聯繫現實生活實際,説説當代青年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

(這是個拓展性話題,不在於形成統一的結論,而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1、進一步瞭解豪放派詞的特點,體會辛棄疾與蘇軾豪放詞風的異同。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體味作者借古事抒發出的抗金救國,收復中原的熱切願望及願望不能實現的苦悶心情,以及對統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當的憤概。

1、注意誦讀,從自由讀到範讀,再齊讀,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讀”課文,從讀中感受作者激憤沉鬱的豪放詞風。

2、指名學生回答:作者在詞中描寫赤壁景象,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

赤壁之景,顯得雄偉驚駭,既烘托了當年古戰場戰鬥之激烈,又有力地襯托了英雄人物。

赤壁的驚濤駭浪勾起了蘇軾的無限遐想,與雄姿英發的周瑜相比,東坡自然會發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棄疾,又會作何感想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教師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上闋:歌頌迨慕英雄及其功勛業績,感歎“時無英雄”。

下闋:借劉義隆,廉頗的故事,抒發對南宋王朝的憤懣,以及自己抗金救國,恢復中原的熱切願望和希望不能實現的苦悶。

(1)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懷念英雄,表現收復失地的決心

(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諷今,批評草率出兵

(1)英雄業績與可悲現實對比:針對南宋的萎靡不振。

(2)劉裕“氣吞萬里如虎”與劉義隆“贏得倉皇北顧對比:提出歷史的經驗教訓,指出今日應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揚州路”與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對比:抒發憂國傷時的感慨:

(這些對比使詞義更加豐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強烈,形象更加鮮明生動)

《念奴·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是借詠懷歷史抒發感情,討論這兩首詞的異同。

(此題設計,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兩首詞內容的異同,還要領會蘇辛這兩位豪放派代表詞人風格上的異同)

2、不同點:(1)《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中,用“千古風流人物”、“三國周郎赤壁”和“一時多少豪傑”從景中逐層托出人物,為下闋的議論作好鋪墊;《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闋寫景中就含有議論,下闋議論之中也有寫景的地方。(2)議論涉及的問題不同,深度不同。蘇軾詞作縱橫決蕩,議論能上以形而上的層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終極意義;辛棄疾的詞作扣緊現實,借詠史談自己的戰略見解,表現自己的愛國情懷。

(3)蘇詞多鋪敍顯得開闊明朗,曠達樂觀;辛詞用事多,層層轉折,顯得隱晦。

第3篇

1瞭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正確理解“人生入夢”的思想情緒。

2理解《赤壁懷古》一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3瞭解豪放宋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閲讀鑑賞能力。

?赤壁懷古》融寫景、懷古、抒情為一體,從描繪古戰場的雄奇景色入手,贊一代儒將周瑜的豐功偉績,抒發作者個人的貶謫失意、功業無成的感慨。結尾處“人生入夢”的感慨是作者迅速從惆悵失意中排解出來,表達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脱情懷。

2作為豪放派代表詞人的蘇軾在寫作上有什麼特色?怎樣理解《赤壁懷古》的藝術特色?

蘇軾以詩為詞,使詞的內容不再拘於傳統的離愁別緒,反映較廣闊的社會生活,拓寬了詞的題材;使詞的形式不再為規定的宮調、身律所束縛,一掃詞的柔弱氣息,開創了豪放詞派。蘇詞氣勢雄偉,一瀉千里,提高了詞的意境。《赤壁懷古》是豪放派宋詞的代表作,詞的主旋律感情激盪,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容為一體,借詠史抒發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無成的感慨。

[教學設想]聯繫餘秋雨的《東破突圍》,引導學生理解分析鑑賞《赤壁懷古》的思想內容,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加強課文背誦,通過讀課文、看註解、議特點等方法,提高學生宋詞閲讀鑑賞能力。

介紹餘秋雨的《東破突圍》,正是由於被貶職,蘇東坡突破了小人們的包圍,使他真正審視人生的真諦,從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曠世傑作《前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念奴嬌赤壁懷古》歷來被稱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期間所寫,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讚美和壯志未酬的感慨。

2可懷人物那麼多,為什單單懷念周瑜?捕捉有關描寫周瑜的語句,分析周瑜形象

愁什麼--------------被排擠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難以實現

8但文章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就不是蘇軾了。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明確:人生如夢,自己一生算得了什麼,在千古人物都被淘盡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應該僅僅是自己,而應該是千古不變的江月,就把這杯酒敬給了千古不變的江月。

應該説他能迅速從惆悵失意中解脱出來,表達了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脱情懷。這真叫做人生短暫,江月永恆,壯志難酬,豪情長存。

四總結歸納主旨:全詞由江帶出,景、史、情渾然一體,它洋溢着一種緬懷英雄、追求功業、寄情自然的那種豪放激情,三維一體構成了一種心情,這就是詞的主旨所在。

五評價《赤壁懷古》的藝術價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味豪放派詞人蘇軾詞作的整體風格

(餘秋雨:沒有黃州被貶,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際。)

課後查閲一些資料,思考比較《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赤壁懷古》的異同,就其思想內容或藝術特色寫一篇短評。

1、領略蘇軾豪放雄邁的詞風,初步瞭解豪放派詞的特點。

2、理解詞人複雜的心情,用文字的視角去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能夠感詞人所感,讓學生體味藝術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鑑賞古典詩歌的方法,培養對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1、通過誦讀、比較等方法,引導學生品味深厚獨特的藝術魅力。

2、注重古典詩詞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繫,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和現代觀念科學地品評課文,真正領悟作品對於當代讀者的人生啟迪:在珍惜生命、奮發有為的同時,只有擺脱患得患失的羈絆,才能獲得一個歡樂的人生。

一、查資料,瞭解作者及與作背景(略),並製成卡片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而憂蒼生,歐陽修遊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己,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赤壁風景圖及蘇軾原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蘇軾的這篇傳世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這首詞是蘇軾遊赤壁古戰場,因眼前之景,憶往昔之事,感自身處境,抒自己情懷。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現力的字詞描寫了赤壁怎樣的景色?用了什麼修辭?從幾個角度?基調怎樣?營造了怎樣的詩歌意境?

2、請學生試着用盡可能優美的語句把寫景部分的語句再現出來,體會詩歌的意境

滾滾東流的長江洶湧奔騰,陡峭的山崖高插雲霄,洶湧的駭浪搏擊着江岸,滾滾的江流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

3、面對壯美的赤壁景觀,很自然地會想到曾經活動在這裏的英雄,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經在此的英雄。

過五關斬六將的關雲長,一聲斷喝長阪坡上的猛張飛,方天畫戟無人能敵的俊呂布,運籌帷幄,世所難當的諸葛亮。

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描寫周瑜的?基調怎樣?作者自身的狀況又是怎樣的?基調怎樣?

(三)學生思考:對周瑜的追述是表現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實,感情基調的矛盾實際反映的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作者是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的:“人生如夢”,人生是短暫的,虛幻的,又何必執着?

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表現出一種超脱與曠達。

婉約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揚柳岸,曉風殘月”;

豪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2、有人説“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中含有消極成分,試結合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談談自己的看法。聯繫現實生活實際,説説當代青年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

(這是個拓展性話題,不在於形成統一的結論,而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1、進一步瞭解豪放派詞的特點,體會辛棄疾與蘇軾豪放詞風的異同。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體味作者借古事抒發出的抗金救國,收復中原的熱切願望及願望不能實現的苦悶心情,以及對統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當的憤概。

1、注意誦讀,從自由讀到範讀,再齊讀,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讀”課文,從讀中感受作者激憤沉鬱的豪放詞風。

2、指名學生回答:作者在詞中描寫赤壁景象,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

赤壁之景,顯得雄偉驚駭,既烘托了當年古戰場戰鬥之激烈,又有力地襯托了英雄人物。

赤壁的驚濤駭浪勾起了蘇軾的無限遐想,與雄姿英發的周瑜相比,東坡自然會發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棄疾,又會作何感想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教師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上闋:歌頌迨慕英雄及其功勛業績,感歎“時無英雄”。

下闋:借劉義隆,廉頗的故事,抒發對南宋王朝的憤懣,以及自己抗金救國,恢復中原的熱切願望和希望不能實現的苦悶。

(1)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懷念英雄,表現收復失地的決心

(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諷今,批評草率出兵

(1)英雄業績與可悲現實對比:針對南宋的萎靡不振。

(2)劉裕“氣吞萬里如虎”與劉義隆“贏得倉皇北顧對比:提出歷史的經驗教訓,指出今日應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揚州路”與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對比:抒發憂國傷時的感慨:

(這些對比使詞義更加豐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強烈,形象更加鮮明生動)

?念奴•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是借詠懷歷史抒發感情,討論這兩首詞的異同。

(此題設計,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兩首詞內容的異同,還要領會蘇辛這兩位豪放派代表詞人風格上的異同)

2、不同點:(1)《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中,用“千古風流人物”、“三國周郎赤壁”和“一時多少豪傑”從景中逐層托出人物,為下闋的議論作好鋪墊;《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闋寫景中就含有議論,下闋議論之中也有寫景的地方。(2)議論涉及的問題不同,深度不同。蘇軾詞作縱橫決蕩,議論能上以形而上的層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終極意義;辛棄疾的詞作扣緊現實,借詠史談自己的戰略見解,表現自己的愛國情懷。

(3)蘇詞多鋪敍顯得開闊明朗,曠達樂觀;辛詞用事多,層層轉折,顯得隱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