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七律·長征教學設計長征七律教案設計思路6篇 七律教學設計:長征主題課程思路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96W

本文介紹了一份以“長征”為主題的教學設計,旨在通過七律詩歌的藝術表達,幫助學生深入瞭解中國革命歷程中的長征精神和革命運動的艱苦歷程,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意識。

七律·長征教學設計長征七律教案設計思路6篇 七律教學設計:長征主題課程思路

第1篇

綜合運用課內外學習資源,以讀為本,讓學生讀出詩韻、品出詩情,從而實現語文實踐能力的提高與審美品位的提升,讓學生喜愛語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語文實踐能力。

1.以前你們學過不少古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現代詩,它的作者是毛澤東。(板書:七律·長征)

2.齊讀課題。明白什麼是七律嗎?(每首八行,每行七個字)

?設計意圖:導入樸實,七律對學生來説並不熟悉,這個知識點需不需要傳授,很多老師覺得困惑。作為高年段學生,要與中學接軌,一定的講述是必要的,但不必過深,可以讓學生有個大概的印象。】

1.對於長征,你瞭解多少?讓學生用概括性的語言敍述,教師注意小結並引向長征的難。

你們知道嗎?紅軍長征途中經過大河有24條,險峻高山有18座。還不只這些,整整12個月的漫漫征程中,每天天上有敵機轟炸,地面有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聽完這些,你覺得長征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設計意圖:新課標提出:要培養學生初步具備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但在實踐中往往成了信息的堆砌,教師要求學生用概括性語言實際培養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此處的説資料、留印象為深入體會長征的千難萬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作為傑出的詩人、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何嘗不知道長征途中的險惡重重?(課件出示毛澤東燈下寫作情境,紅軍長征途中圖片逐一展示)這是1935年9月的一個深夜,長征即將獲得勝利,毛澤東坐在煤油燈下回首長征漫漫征程,他想到了這樣的場景:翻越終年積雪的岷山、趟過水流湍急的大河、穿越茫茫無際的草地、血染大渡河上冰冷的鐵鏈……詩人心潮激盪,揮筆寫到——老師在悲壯、激昂的樂曲聲中範讀全詩。

2.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詩人去追憶那難忘的場景(板書:追憶),感受偉人的情懷(板書:抒懷)。

讀七律有一個小竅門,它的二、四、六、八行最後一個字的韻母是一樣的,叫韻腳。讀的時候把韻腳拉長一些會更好聽。教師帶學生讀。

?設計意圖:音樂、背景、範讀營造了一個穿越時空的情境,將學生帶入那一段崢嶸歲月,讓他們對全詩有了一個整體的感受。學生讀詩的興趣也被激發出來,韻腳知識的滲透讓學生的讀有了一定的滋味。】

(1)這是詩的首聯,你讀懂了什麼?(讀出豪邁:沒有裝備、征程漫漫、敵人瘋狂,多少紅軍戰士英勇犧牲,可這一切的難在紅軍眼裏都是平平常常的小事)讀——(學生讀)。在你的眼中,這是怎樣的紅軍戰士呀?帶着對紅軍戰士的這種感受讀——板書:豪邁。

(2)同學們,二萬五千裏漫漫征程,艱難困苦怎能一一記述,詩人寫了五個地方,你們能找到嗎?(學生默讀用橫線勾畫,教師在課件上演示它們所處的地理位置)

2.先看五嶺和烏蒙,詩的第二句是頷聯,這樣寫到: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1)自己讀讀,難在何處?(這麼長、這麼高,又有敵人的圍追堵截,狂轟亂炸,想要翻越該有多難)

(2)五嶺山脈縱橫四省,綿延千里;烏蒙山海拔2300米,氣勢磅礴。而在紅軍的眼中,逶迤的五嶺成了——(板畫細浪),磅礴的烏蒙山成了——(板畫泥丸),這句詩被後人譽為神來之筆,你們明白它妙在何處嗎?如此的輕鬆平常,誰能讀出山的雄偉、細浪和泥丸的輕巧?學生練讀後指名讀再齊讀。

(3)難呀!可在紅軍的眼裏又算什麼?想到這難忘的一幕一幕,想到英勇的紅軍戰士,只有一句詩迴盪在詩人的腦海中,這就是——(學生看情景圖在音樂聲中齊: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設計意圖:高年段對語言表達形式的揣摩至關重要,要品其義、悟其神。在妙在何處的體會中,學生悟出一切在紅軍眼裏都稀鬆平常,品出誇張修辭手法的使用是為體現紅軍精神服務的,即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這樣有感情地讀自然水到渠成。】

3.第三句是詩的頸聯,讀——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2)暖:瞭解雲南五月的天氣,讀出温度給予的暖意。

(出示金沙江圖)金沙江的形勢險要,兩岸都是懸崖峭壁,水流湍急,敵人戒備森嚴。但紅軍一面假裝攻打龍街,一面分兵到絞車渡奇襲守敵,繳獲渡船,活捉了守衞在對岸的敵兵。結果不費一槍一彈奪取了對岸的陣地,使大部隊巧渡成功。等敵人發覺趕來時,我軍已安然到達江北。

請學生談感受,教師引讀:詩人回想起那歡快的場面,喜悦之情溢滿胸懷,他彷彿看見:

我們不費一槍一彈勝利了——學生讀:金沙水拍雲崖暖。

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面對險要重重的金沙江,我們不費一槍一彈勝利了——學生讀:金沙水拍雲崖暖。

(3)寒:(出示瀘定橋圖片)介紹背景資料:大渡河在四川西部,大渡河上的瀘定橋,只有十三根鐵索,橫跨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真是寒氣逼人。你有什麼感受?(注意往寒上引導)

想當年,太平天國石達開在此全軍覆沒,敵人妄想依靠天險讓紅軍隊伍成為第二支太平軍。(放電影《飛奪瀘定橋》的片段)看了這段錄像,你想到哪些詞?(不畏艱難、不怕犧牲、視死如歸、前赴後繼……)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紅軍戰士用血肉之軀鋪就了勝利之橋,詩人回想起那悲壯的場面,心裏久久不能平靜,他彷彿看見:

面對十三根寒光閃閃的鐵索浴血前進——學生讀:大渡橋橫鐵索寒。

攀着寒光閃閃的鐵索,紅軍勇士們浴血前進——學生讀:大渡橋橫鐵索寒。

後有追兵,前有頑敵,紅軍勇士們攀着寒光閃閃的鐵索浴血前進——學生讀:大渡橋橫鐵索寒。

教師小結:一暖一寒,一喜一悲,真難呀!可在紅軍的眼裏又算什麼?想到這難忘的一幕一幕,想到英勇的紅軍戰士,只有一句詩迴盪在詩人的腦海中,這正是——學生看情景圖在音樂聲中齊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設計意圖:緊扣重點詞暖、寒,通過情境、體驗等有效手段,尤其是通過情境語言的引讀層層推進情感,讀的效果一次比一次明顯,人文性與工具性水乳交融。】

4.第四句是尾聯,讀——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1)岷山位於四川西北部,海拔5000米以上,終年積雪。要想翻越它,難度遠遠大於逶迤的五嶺、磅礴的烏蒙山。

山陡路滑,紅軍戰士踩着冰面艱難前行,有的滑倒後再也沒有起來,但紅軍戰士依然奮勇前進;

七律·長征教學設計長征七律教案設計思路6篇 七律教學設計:長征主題課程思路 第2張

第2篇

2. 能力目標:在讀中悟情感,熟悉七言律詩的相關知識。

3.情感目標:體會紅軍戰士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和藐視艱難險阻的樂觀主義

2. 感受毛澤東及其工農紅軍大無畏的精神和英雄豪邁的氣概。

2.導語:同學們,剛才我們觀看的是根據紅軍長征這一史實改編的電影片斷,給你留下影響最深的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與長征有關的詩《七律長征》。這首詩是毛澤東在1935年紅軍長征即將結束時寫的一首詩,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難歷程,讚頌了工農紅軍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 通過本課和課外資料,展示你收集有關長征的資料。

wēi yí páng bó mín shān yún yá

3.師:這首詩展示了紅軍長征途中征服困難的哪幾幅威武雄壯的畫面?分組討論,合作交流。

(1)騰躍五嶺 (2)疾跨烏蒙 (3)巧渡金沙江(4)飛奪瀘定橋(5)喜踏岷山雪

請在大屏幕中指出。邊出示畫面邊請學生談想法和體會。

師:在詩中你最喜歡哪幾句?談談你的理由。(可讓學生讀出詩句)

(1)不怕兩字鏗鏘有力,以堅定的語氣表現出紅軍面對長征過程中的千難萬險,全無懼色,頂天立地。

(2)等閒則將困難輕輕一瞥,表現出紅軍藐視困難,從容不迫的自豪感。

2.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作者為什麼把綿延不斷的五嶺與巍峨高大的烏蒙分別比做細浪和泥丸

逶迤和磅礴用誇張的修辭手法,把五嶺山和烏蒙山比喻成細浪和泥丸更能反襯出紅軍不怕困難,偉大的氣魄。

(1)課件出示金沙江畫面,老師簡單講解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暖既寫出了5月春暖花開的金沙江風高浪急,暖氣熱騰的實景,又烘托出紅軍戰士渡江脱險的喜悦心情。

寒字則烘托出瀘定橋的自然環境的險惡,反襯紅軍戰士艱難險阻的英雄形象。放《飛奪瀘定橋》音樂

1935年10月,紅軍第二,四方面軍正在途中,還沒越過岷山,那作者為什麼要在詩中把他説成是三軍過後?(這是因為作者堅信紅二,四方面軍能戰勝天險,衝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完成長征勝利,充分體現紅軍戰士們殷切希望的無比信任。

師:所以毛澤東説: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宣傳隊。(課件出示毛澤東語句)。

1.師:這首詩表現了中國工農紅軍英勇無畏的精神和戰士們的樂觀主義精神,浩蕩的氣勢震山河,現在它被譜上曲子,成為膾炙人口的歌曲,讓我們一起欣賞《七律長征》。(播放歌曲) 聽了歌曲你有什麼感受?

2.是呀,長征歷盡一年,約二萬五千裏,縱橫十一個省,在毛主席的指揮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上有空襲,下有圍追堵截,(大屏幕出示過雪山草地,長征路線圖)終於在1936年取得了長征勝利。

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詩歌的基本特徵,初步培養閲讀詩歌的能力,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感情豐富的強烈特徵。

?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同志為紀念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而作。作者以其軍事家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詩人豪放熱情的氣概,回顧了長征的艱難歷程,謳歌了紅軍戰士英雄無畏和樂觀精神,抒發了作者勇往直前,無往而不勝的豪邁情懷。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瞭解寫作背景

一、首先介紹有關長征的資料,使學生對長征有一定的瞭解,再通過課文中註釋,從字裏行間大致瞭解課文內容。

二、特別引導學生高聲朗讀課文,領會和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詩歌是很講究煉字煉句的具有音樂美的一種語言藝術。因此,讀詩對語言要進行咀嚼,反覆地深入地體會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有所表現的豐富的內涵,還要通過吟誦,體會詩的音韻美和節奏美,逐步培養欣賞和朗誦詩歌的能力。

三、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採用比喻的手法,創造出新的藝術境界,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烏蒙山的高大險峻,可在紅軍戰士眼中它們不過是細浪和泥丸而已。本體喻體強烈反差,足見紅軍的頑強和樂觀。在學習課文時,把詩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躍性的生活內容,人物形象通過想象加以充實,加以補充,使畫面呈現在學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第3篇

2、看註釋,結合蒐集的有關資料,理解詩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紅軍不怕任何艱難險阻、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

蒐集有關紅軍長征的圖片、書籍、影視作品等資料,瞭解紅軍長征時的情況。

1、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許多是向我們講述了紅軍長征中戰鬥和生活,你還記得有哪些嗎?指名簡單説一説。

2、1935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甘肅會寧會師,史無前例的長征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回首艱苦卓絕的長征,毛澤東主席寫下了這首《七律·長征》。

1、自己讀這首詩,把字音讀準確。指名讀,訂正讀音。

3、自己再讀這首詩,想一想,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讀後説一説自己的感受。

4、要想對這首詩有更深刻的感受就要先了解詩句的意思。出示自學提示:

紅軍憑着簡陋的裝備,*着自己的兩隻腳,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輾轉11個省,走過二萬五千裏的路程,有詩句中的詞語真可謂是“萬水千山”“遠征難”。再看看我們的紅軍戰士是如何面對的?引導學生抓住“不怕”和“只等閒”。

學生練習朗讀,指名有語氣朗讀,並試着背一背。從這兩句詩中你感受到什麼?

2、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這種不怕困難,積極樂觀的情感?

展示南嶺山脈和烏蒙山的圖片,理解“逶迤”和“磅礴”。

在紅軍的眼中這逶迤的五嶺,磅礴的烏蒙山卻像什麼?

還記得巧渡金沙江和飛奪瀘定橋的故事嗎?引導學生結合資料理解這句詩。

師:長征途中紅軍和敵人鬥智鬥勇,有巧取也有惡戰,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是惡戰,多少紅軍展示葬身與滾滾的大渡河中。你能結合故事和對詩句的理解朗讀這兩句嗎?

1、這首詩表現了紅軍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成為描寫長征的經典之作。一起再來讀一讀,讓我們記住這首詩,記住這史無前例的偉大的壯舉──長征,和老師一起背誦課文。

2、毛澤東的詩詞很多,都充滿了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課下收集一些毛澤東詩詞,和同學們交流。

第4篇

(1)概括介紹教學內容:《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同志在長征勝利後,滿懷激情地回憶紅軍隊伍在長征途中排除萬難的典型事例,表現了我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激發學生向紅軍戰士學習,培養不怕困難的奮鬥精神。

(2)分析教學內容特點:全詩共四聯,56個字。首聯開門見山地讚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詩的藝術基調。第二、三、四聯分別從山和水兩方面寫紅軍戰勝的困難。它是承上文千山和萬水而來。作者按紅軍長征的路線,選取了五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地理名稱,他們都是著名的天險,高度概括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萬水千山。第四聯是對首聯的迴應。開端言不怕,結尾壓更喜,強化了主題,昇華了詩旨。更喜承上文而來,也是對上文感情的結束。

(1)正確理解下列詞語: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閒、騰細浪、走泥丸、雲崖暖、鐵索寒;

(1)有感情地朗誦全詩,感受詩的節奏和韻律,增強對七律詩這種體裁的感性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充分感受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

難點:通過重點詞句體會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1)談話:毛澤東是我國第一代領導人核心,是我國著名的詩人、革命家、外交家,今天我們就學習他寫的一首詩《七律長征》。板書課題。

(2)長征從字面上講什麼意思?關於長征大家瞭解多少,課前查閲了資料,説一説你對長征的瞭解。學生交流資料。

(3)師小結,看紅軍走過的路線圖。看完路線圖,你有什麼感受?

(1)翻開課文,請大家自由朗讀詩文,你可以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滲透律詩特點,請同學們跟着老師劃分的節奏自由試着讀一讀?課件出示劃分節奏的全文。指讀。

(1)師:請同學們小聲朗讀課文,看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把它圈畫出來,我們過會交流交流。先小組交流。

(1)用只等閒一詞切入詩文。板書只等閒,師引:等閒在字典中有以下三種解釋:那結合詩句應該選擇第幾種?

(2)詩中紅軍把什麼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板書遠征難)

(3)具體從那幾句看出紅軍把遠征難看成平平常常的事情呢?帶着問題,默讀詩文,畫出相關詞語,寫寫你的體會。

同學們,回顧長征我們感慨萬千,7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坐在這裏決不僅僅説是學習七律長征,學習一首詩歌,更重要的是感受長征給我們的力量和啟迪!

第5篇

2、看註釋,結合蒐集的有關資料,理解詩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紅軍不怕任何艱難險阻,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

蒐集有關紅軍長征的圖片,書籍,影視作品等資料,瞭解紅軍長征時的情況,並與同學分享。

2、看註釋,結合蒐集的有關資料,理解詩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紅軍不怕任何艱難險阻,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

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許多是向我們講述了紅軍長征中戰鬥和生活,你還記得有哪些嗎?指名簡單説一説。

1935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甘肅會寧會師,史無前例的長征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回首艱苦卓絕的長征,毛澤東主席寫下了這首《七律·長征》。

自己再讀這首詩,想一想,你有什麼感受 學生讀後説一説自己的感受。

要想對這首詩有更深刻的感受就要先了解詩句的意思。出示自學提示:

1、看註釋,結合資料,理解詩句的意思。然後與小組同學交流學習成果。

讀詩句→説方法→説意思→談理解。紅軍憑着簡陋的裝備,*着自己的兩隻腳,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輾轉12個省,走過二萬五千裏的路程,有詩句中的詞語真可謂是“萬水千山”“遠征難”。再看看我們的紅軍戰士是如何面對的?引導學生抓住“不怕”和“只等閒”。

從這兩句詩中你感受到什麼 感受紅軍不怕艱難困苦的,樂觀向上的精神。

2、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這種不怕困難,積極樂觀的情感。

展示南嶺山脈和烏蒙山的圖片,理解“逶迤”和“磅礴”。

在紅軍的眼中這逶迤的五嶺,磅礴的烏蒙山卻像什麼?

還記得巧渡金沙江和飛奪瀘定橋的故事嗎?引導學生結合資料理解這句詩。

師:長征途中紅軍和敵人鬥智鬥勇,有巧取也有惡戰,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是惡戰,多少紅軍展示葬身與滾滾的大渡河中。你能結合故事和對詩句的理解朗讀這兩句嗎?

播放紅軍過雪山的電影資料,感受那種以苦為樂的樂觀精神。練習朗讀。

1、這首詩表現了紅軍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成為描寫長征的經典之作。一起在來讀一讀。

讓我們記住這首詩,記住這史無前例的偉大的壯舉──長征,和老師一起背誦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繼續感受紅軍不怕任何艱難險阻,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毛澤東主席的《七律·長征》,被詩中表現出來的樂觀的精神所感染,誰能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指名朗讀。

2、觀察“逶迤”和“磅礴”有什麼特點?結合偏旁理解記憶字形。其他生字自由記憶。

1、本課還有一項學習任務是默寫課文,默寫的基礎是背誦和學會生字。剛才同學們已經把生字掌握了,現在我們就練習背誦。

⑵ 背誦也要有感情,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繼續練習。

毛澤東的詩詞很多,都充滿了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課下收集一些毛澤東詩詞,感受詩人的情感。

第6篇

?七律.長征》是語文出版社s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11課,本課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時寫下的一首詩。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難歷程,讚頌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紅軍長征已經過去了70多年,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要讓學生充分感受中國工農紅軍在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戰勝種種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英勇豪邁的氣概和勝利後無比喜悦的心情,領略毛澤東作為詩人的豪情和作為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高昂氣質,的確非常困難。如何讓學生穿越時空,親身體驗,深度感知,完成學習目標。教學中,我主要採用讀讀、想想、説説等方式,讓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讀,促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欣賞、讀中昇華,從而達到語文閲讀的個性化。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暖、寒、只等閒、盡開顏等詞語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感受紅軍大無畏的精神和英勇豪邁的氣概。

教學重點感受中國工農紅軍在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戰勝種種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英勇豪邁的氣概和勝利後無比喜悦的心情,領略毛澤東作為詩人的豪情和作為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高昂氣質。

教學難點 理解二、三句詩的意思並體會藴含的思想感情。

師:回顧那段崢嶸歲月,二萬五千里長徵,譜寫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蹟;二萬五千里長徵,造就了多少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二萬五千里長徵,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那麼,如此豐富深厚的歷史內涵,又是如何濃縮到一篇只有56字的詩歌中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賞析這首詩——《七律.長征》 (教師板書課題:11七律.長征)

根據學生課前收集的相關材料,教師梳理後(課件出示),引導學生討論。

1、《金色的魚鈎》插圖(問題:故事的主人公是誰?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的結局如何?你怎麼看待他?)(學生:捨己為人、自我犧牲的精神)

2、《豐碑》插圖(問題: 故事中的什麼深深的打動了我們?這座豐碑是用什麼鑄就的?)(學生:緊密團結,顧全大局的精神)

3、《飛奪瀘定橋》插圖(問題:在二十二勇士身上,我們學到了什麼精神?)(學生:勇於戰鬥,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4、《倔強的小紅軍》插圖(問題:你喜歡小戰士的倔強麼?在小戰士的身上你又看到了什麼?)(學生: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師:是啊!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北上抗日。黨中央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經過福建、江西、湖南等11個省(出示課件: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在整個長征途中,紅一方面軍在毛主席的指揮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歷盡艱苦,擊潰了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連續行軍25000千里,終於在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根據地(課件適時出示)。毛主席揮毫寫下了《七律.長征》。

3、交流閲讀收穫。(交流內容可以是質疑,可以是點滴體會,也可以是印象深刻的句子)

抽生讀,領讀,老師引讀,分男女讀,小組比賽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老師結合同學們的朗讀再次進行點評指導。第一二行中紅軍不怕遠征難要讀出紅軍不怕難的語氣,語氣要堅決,充滿信心;萬水千山只等閒中只等閒要輕讀,讀出當作平常事的平淡語氣。讀三、四行時要突出五嶺的綿延不絕、烏蒙的氣勢磅礴,而騰細浪走泥丸則要讀得平淡,表現出紅軍的不怕難。第五行要讀出紅軍的歡快心情,第六行讀時語氣要低沉一些,以表達對犧牲戰士的沉痛緬懷之情。最後兩行要讀出歡欣鼓舞的語氣,因為紅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翻過了終年積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紅軍當時的心情的寫照,也是紅軍對革命征途的展望。)

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二、三詩句時,結合課後第三題進行引導,如:詩句中分別把五嶺山脈和烏蒙山比作什麼?表現了詩人的什麼精神?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是指長征途中哪兩個感人的故事?暖寒二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課件出示相關畫面。

師:欣賞了這首歌曲,看了這些畫面,請你閉目回味回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的耳朵彷彿聽到了什麼?用一兩句話描述出來。

師:是啊!聽着這首激動人心的歌,好像我們也看到了紅軍大隊人馬越過萬水千山的場景,那五嶺上谷烏蒙峯巒留下了多少紅軍戰士的足跡;金沙江畔彷彿迴盪着紅軍勝利的歡呼聲;大渡河上好像還閃動着紅軍戰士攀着鐵索橋奮勇前進的身影;千里岷山好像還映着紅軍戰士的張張笑臉……毛主席及其中國工農紅軍的無畏精神和豪邁氣概深深的震撼着我們,讓我們再次放聲朗讀吧!

師:同學們,長征的艱苦歲月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是長征精神過時了嗎?我們要學習紅軍的什麼?

生:我們要像紅軍戰士那樣堅強樂觀,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根據學生回答依次板書:堅強樂觀、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紅軍精神 永垂不朽)

師:是啊!自從盤古開天地,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課件出示:在毛主席的筆下,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紅軍革命的氣勢是不可阻擋的!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佈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它把革命的火種撒遍了沿途的十一個省,發芽、長葉、開花、結果。

師:你們看,面對那樣的千難萬險,紅軍戰士都只把它們當做是平平常常的小事而已,在詩中,對張牙舞爪、窮兇極惡的敵人不置一字,視之若無。──這種傲視山川的奪人之氣,非百戰百勝、總攬全局的三軍統帥,一代偉人而不能擁有此胸懷,無此胸懷亦不能出此語。這就是毛主席的藝術風格,這就是一代偉人毛主席詩詞藝術的魅力所在!我們再來讀讀這幾首詩,領略一下毛主席的豪壯氣魄!

(課件)1、菩薩蠻·大柏地(1933年夏)2、配樂朗讀:《沁園春.雪》

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只知道毛主席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和領導人。其實,毛主席還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書法家。毛主席一生所作詩詞甚多,讀毛主席的詩,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一代偉人指點江山的豪邁氣概,更能領略到領袖作為普通人豐富的情感世界。(該設計曾參閲了綿陽市先鋒路國小劉登老師等的《長征》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