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轉型升級工作彙報材料3篇 升級轉型:工作彙報精要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4W

本文主題為“轉型升級工作彙報材料”,旨在分享各行業、各企業針對當前市場需求和技術趨勢進行轉型升級的經驗與成果。通過此文,讀者可瞭解到不同行業、企業在轉型升級中所採取的策略和舉措,以及這些策略和舉措的實際效果和影響。

轉型升級工作彙報材料3篇 升級轉型:工作彙報精要

第1篇

今年以來,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兩個加快”的總體要求,大力推進服務業轉型發展“三個提升”,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促進了服務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現將全市服務業轉型升級所抓的主要工作彙報如下:

一、新興產業提速發展,推動服務業產業質態轉型。圍繞近兩年來我市迅速崛起的現代物流和服務外包兩大新興產業,推動全市服務業質態大提升。提速發展現代物流。一大批物流項目相繼竣工投入運營,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及總部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今年一季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如皋港物流園區新招引物流、貿易和配套企業19家落户註冊。800萬噸煤炭選配加工物流、120萬噸廢鋼資源再生利用物流、120萬噸礦石選配物流等12個基地型項目即將落户。提速發展服務外包。軟件園科技研發用房按序時進度穩步推進。全市服務外包產業體系日趨成熟。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呈現集羣發展的態勢。1~4月份新增服務外包企業35家,累計達到97家。新增服務外包執行額億元。科技城(軟件園)累計引進106家企業成功註冊落户,其中50家為軟

件企業,14家為電子商務企業,22家為文化創意企業,20家為總部經濟。新興產業的崛起,極大地優化了我市服務業產業結構。在全市服務業總量不斷擴張的同時,現代服務業在服務業總量中的佔比不斷上升,服務業質態得到明顯的轉型升級。

二、突出招大引強,推動項目投入質量轉型。今年以來,服務業投入最大的亮點是在招大引強上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市共有在手在談項目65個,已有39個項目已完成註冊。軟件園(桃園鎮)已有瑞聲科技、東遠信息等26家服務軟件外包和高新技術企業落户,其中由台灣上市公司瑞聲集團投資的瑞生科技(如皋)有限公司,首期註冊資本280萬美元,預計年產值達5億元。同時,與世界五百強企業百勝集團,國內知名企業東軟集團、浙大網新、神州數碼、亨通光電集團、大華軟件、威德電子等60家以上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如皋港復星鋼材加工物流、航空園、中波物流等23個重要項目正在進一步洽談中。如城鎮家樂福大賣場、香港寶龍集團投資的城市商業綜合體、美國東亞銀行眼糖集團投資的軟件研發生產等20多個在手在談項目也取得了較大進展。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服務業項目152個(包括23個基礎設施項目和39個房地產項目),其中經營性項目90個(億元以上項目37個),今年計劃總投資億元,到目前已投入億元,是歷年來同比在建規模項目最多、億元以上項目最多的一年。

三、堅持集聚發展,推動服務業發展模式轉型。我市現有的四個南通市級服務業集聚區獲得長足發展,一季度四個集聚區新增入園企業133個,營業收入億元,完成税收3461萬元。花木交易集聚區今年發展的勢頭非常好,一季度營業收入達到20億元,預計全年營業收入突破50億元。科技城(軟件園)以創建國家級軟件園和科技孵化園為目標,加快園區工程建設進度。一季度新引進軟件服務外包企業32家,已與復旦、東南等知名高校建立了軟件人才培訓基地,引進創業創新人才15名,園內外優秀信息技術人才18名。同時積極培育新的服務業集聚區。一是打造中央商務集聚區。推動建設主城區平方公里中央商務區建設,目前已達成開發意向。二是沿江人才和人力資源市場集聚區。總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的人力資源市場正在進行內部裝修,15萬平方米的標平廠房和10萬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園正在抓緊設計;三是汽車貿易集聚區。積極打造集汽車銷售、售後服務、二手車交易等諸多功能於一體的汽車貿易集聚區。目前已有6家4s車店投入運營,在建的4家部分正在洽談。

四、提升運行質量,推動服務業增長方式轉型。今年年初,我們制訂和完善全市服務業考核方法,對鎮區服務業運行質量和經營效益加大了考核力度,推動全市服務業運營效益在去年較高增幅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突破性提升,把轉型升級貫徹到整個工作之中。服務業税收是直觀反映服務業運營情況的標尺。由於強化了對各鎮區服務業運行質量的考核,全市服務業運行質態明顯提升,服務業税收在持續增長的基礎上,今年又有新的突破。全市1~4月份服務業税收億元,同比增長%。16個鎮中,有8個鎮增幅達到100%以上。吳窯鎮今年1~4月份服務業税收達到3243萬元,是去年同期10倍。九華鎮、白蒲鎮、高明鎮分別增長%、%、%。如城鎮一季度服務業税收達到億元。

五、啟動“主輔分離”,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今年以來,我們以延伸產業鏈為突破口,在推動形成以先進製造業為基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融合發展新格局上下功夫,組織部分人員到海安學習“主輔分離”工作,正式啟動我市“主輔分離”試點工作,先後選擇雙錢集團、熔盛重工、雙馬化工等六家企業進行“主輔分離”試點工作,重點發展科技研發、貿易營銷、物流配送、人力資源培訓、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外包,到目前為止已註冊成立3家研發設計、物流企業。

六、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激發全社會參與服務業轉型的熱情。一是將省政府服務業提速計劃和扶持發展的若干政策,以及我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彙編成冊,便於各鎮區園有的放矢開展工作。二是今年初服務業辦和新聞傳媒集團聯合開設《聚集服務業》專欄,在電視台、廣播電台、如皋動態大容量、高頻率地宣傳服務業發展政策,介紹服務業成功創業典型,在全社會形成“提速發展”現代服務

業的氛。三是繼續在全市13個行業中開展爭創最佳服務業企業競賽活動,對行業競賽中獲得名次的企業市政府給予表彰。四是以旅遊項目建設投入“五比”競賽活動為抓手,不斷創新招商思路,加大在建項目的推進力度。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激發全社會資本投資發展服務業。

轉型升級工作彙報材料3篇 升級轉型:工作彙報精要 第2張

第2篇

20xx年,xx鎮完成個體工商户轉型升級15家,佔全年任務數4家的375%。現將工作做法向大家做一彙報:

一、大力宣傳,消除顧慮。對有條件的個體户積極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實行一對一預約服務,告知轉型升級的系列經濟政策和優惠措施,例舉周邊成功轉型工商户,打消其思想顧慮。

二、建立台賬,歸檔分批。為全鎮170家個體工商户建立台賬,科學制定個體工商户轉型升級的總體規劃和具體措施,劃分為3個批次,第一批次是發展前景較好,效益高,工人在8人以上的,及時幫辦;第二個批次是發展前景較好,效益高,工人在8人以下的,隨時幫辦;第三個批次是最底層的小作坊,效益好,2人以內的,鼓勵合併,建立相關連鎖站點,適時幫辦。

三、升級服務,開闢“綠色通道”。 設立轉型升級服務窗口,對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升級户,專人協助其辦理升級業務,爭取在5個工作日內核發營業執照。同時為户着想,因户所需,鼓勵工商户多家公用一名專職會計,以減少相關開支,促成更多符合轉型條件的個體工商户轉型成功。

四、推行“個轉企一卡通”服務。針對個體工商户轉型企業登記手續上比較繁瑣問題,我鎮通過推行“個轉企”一卡通服務措施,統一印製了卡片,涵蓋辦事流程、聯絡人及電聯方式,為個體工商户開闢綠色通道,24小時疑難解答,政策分析,全程協辦,消除其轉型前後經營的迷茫感。

20xx年xx鎮計劃完成個體工商户轉型升級20家。採取的措施如下:

1、繼續完善“個轉企一卡通”聯絡平台,紮實開展企業回訪活動,及時瞭解和掌握新辦企業動態,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聯繫、服務企業發展,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2、擴充企業後備庫。在170家個體工商户中,篩選培育最少30家後備企業。

第3篇

雲南耕地、草原(地)和漁業水面資源豐富,2010年有耕地總資源9117萬畝(2008年數據),常用耕地6345萬畝,其中水田1993萬畝;有草原(地)億畝;有水面418萬畝。同時全省地處低緯高原,地形地貌複雜,“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特點十分突出,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動物、植物種類皆佔中國的一半左右,發展山地農業、特色農業和外向型農業條件較為優越。作為資源性產業,雲南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在全省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糧食、生豬和部分特色農產品在全國也佔有重要地位。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通知要求,現將雲南農業發展現狀及雲南農業在轉型升級中涉及的有關問題彙報如下: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省依託得天獨厚的特色農業資源優勢,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致力發展優勢經濟作物,建成了煙、糖、茶、膠等規模化輕工原料生產基地,形成了“發展農業促輕工”的發展格局。進入新世紀特別是 “十五”以來,我省煙、糖、茶、膠四大傳統優勢產業進一步鞏固提升,畜牧業、蔬菜、馬鈴薯、鮮切花、食用菌、中藥材、經濟林果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為:

一是農業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達到1806億元和1106億元,均為2005年的倍,年均增速分別為%和6%,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

二是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2010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3952元、比2005年增長94%。其中家庭經營純收入近70%,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説明第一產業發展依然是我省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三是糧食生產實現連年增產。2010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6648萬畝、糧食總產1650萬噸,實現了自2003年以來的連續8年增產,5年累計增加糧食135萬噸,年均增長%。糧食總產量居西部第三位、全國第十四位。

四是特色優勢作物生產規模擴大。2010年,茶葉種植面積552萬畝,比居全國第一位;產量萬噸,居全國第二位。咖啡種植面積50萬畝,產量萬噸,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國的97%、98%。鮮切花產量65億枝,居全國第一位。天然橡膠種植面積737萬畝,居全國第一;幹膠產量萬噸,僅次於海南的萬噸,居全國第二位。甘蔗種植面積442萬畝、產量1750

萬噸,僅次於廣西,居全國第二位。蠶桑種植面積140萬畝,僅次於廣西和四川,居全國第三位;鮮繭產量4萬噸,居全國第五位。馬鈴薯種植面積萬畝,居全國第四位;馬鈴薯鮮薯產量1060萬噸,居全國第五位。蔬菜種植面積1110萬畝,產量1490萬噸,是全國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

五是養殖業持續快速發展。2010年,全省肉類總產量488萬噸,居全國第九位。其中豬肉395萬噸、牛肉35萬噸、羊肉13萬噸、禽肉41萬噸。水產品產量48萬噸,增長101%;羅非魚產量居全國第五,鱘魚籽醬儲量全國第一。

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達到750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7280個。除煙草外的農產品加工產值農產品加工總值和增加值分別達到875億元和235億元,同比增長1倍以上。除煙草外的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佔全省工業增加值的9%。

七是農產品出口創匯快速增長。2010年我省全年實現農產品出口68萬噸,創匯13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145%。其中蔬菜、煙草、咖啡、食用菌(松茸除外)、松茸、植物精油、茶葉等傳統大類出口農產品完成億美元,約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總額的%。雲南農產品出口額連續多年位居西部省份第一位。

八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明顯提升。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整體認定,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2670萬畝。全省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871個、綠色食品654個、有機食品175個。農產品中農

藥殘留檢出率由2005年的%下降到2010年的%,產品抽檢合格率由2005年的70%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95%以上。全省多年未發生重特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九是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建設明顯加強。以中低產田地改造為重點,累計建成高穩產農田達到3587萬畝,比“十五”末增長32%;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411萬千瓦、同比增長45%;温室大棚22萬畝、增長414%;農村户用沼氣池達到273萬户、增加122萬口;改造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近3000個;完成草原保護建設任務200萬畝、人式種草600萬畝。

十是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2010年,全省農業科技貢獻率由2005年的44%提高到49%;優良品種綜合覆蓋率從2005年的82%提高到90%以上;農作物新品種每年推廣面積達到550萬畝以上。

雲南是一個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於一體的欠發達省份,農業發展基礎十分薄弱,發展水平與全國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雲南農業轉型升級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有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耕地有效灌溉面積僅佔耕地面積的%左右,比全國低11個百分點,高穩產農田佔耕地總資源的比重不到40%,比全國少了近10個百分點;中低產茶園、蔗園、果園、桑園等園地比例高達70%;草原退化面積達83%,其生態功能和生產能力明顯下降;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比例不到20%,比全國低40個百分點;萬人擁有農機動力僅萬千瓦,低於全國30%。

二是先進農業科技應用能力較弱。農業良種自主選育、鑑定、繁育、推廣及農產品生產經營良法研發滯後,雜交水稻、玉米和脱毒馬鈴薯種薯等良種供應不足;多數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無固定辦公場所及必要的設施設備;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僅為70%左右,糧食畝產253公斤,低於全國72公斤,生豬良種覆蓋率僅85%,低於全國10個百分點。

三是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雲南各類農業龍頭企業2296户,僅佔全國總數的%;農業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不到600億元,僅佔全國的%;年銷售收入上億的農業龍頭企業130家,僅佔全國的1%左右。農業產業化水平僅為38%,低於全國18個百分點。

四是動植物疫病防控形勢嚴峻。雲南與周邊東南亞國家有4060多公里山水相連,沒有天然阻隔屏障,動植物自然交融,疫情防控沒有聯動機制,邊境一線基層動植物防疫體系基礎薄弱,動物疫情防堵任務十分艱鉅;2006年前稻飛蝨在我省年發生不到400萬畝,2010年增加到了1000萬畝。

五是保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壓力增大。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雲南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壓力加大。據測算,2015年全省糧食需求量將達到2100萬噸,但產量

預計只能達到1900萬噸。同時,由於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和執法監管體系還不健全,以一家一户小規模生產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依然較大,對農業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外向型農業發展形成挑戰。

六是農業自然災害頻發。雲南旱、澇、低温冷凍和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加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全省平均每年農業因災直接經濟損失近100億元,2010年僅旱災一項就造成農業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50億元。受便於變暖影響,極端天氣發生的不確定性增加,給農業生產帶來嚴峻挑戰。

七是農業投入仍然不足。2010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農村僅佔%;全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對農林牧漁業及其服務業投資僅為%。農村金融服務創新不足,利用農村宅基地、林權抵押貸款等多元化的投融資尚未形成。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僅及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25個邊境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全國農一半,農民投入農業的能力較低。

三、雲南農業轉型升級在“橋頭堡”建設中的地位、作用和加快雲南農業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政策着力點

(一)雲南農業轉型升級在“橋頭堡”建設中的地位、作用 當前,國家決定把雲南加快建成我國向西南開放橋頭堡,給雲南農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從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維護邊疆和民族地區穩定、維護我國良好國際形象的大局看,雲南農業轉型升級在“橋頭堡”建設中將處於

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對實施“橋頭堡”戰略具有重要的基礎和支撐作用,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加快雲南農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糧食自給平衡,是實施橋頭堡戰略的核心基礎。雲南地處西南邊陲,山區和半山區佔全省國土面積的94%,從省外調運糧食成本高、難度大等客觀因素決定了雲南糧食應以自給為主。雲南目前糧食自給率僅為88%,自給平衡水平不高,而且未來實現區域糧食自給平衡將面臨更多困難。加快轉變糧食發展方式,大力提高糧食生產綜合生產力,積極發展高產、高效糧食產業,努力實現區域糧食自給平衡,是實施“橋頭堡”戰略最基礎的物質支撐。

2.加快雲南農業轉型升級,是充分利用生物資源優勢加快把雲南建成全國重要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根本途徑。雲南豐富的物種資源為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礎。經過多年的發展,雲南的煙、糖、茶、橡膠、蔬菜、馬鈴薯、花卉、咖啡、畜牧等優勢特色生物農業都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加快雲南農業轉型升級,將有利於加快把雲南打造成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南亞地區的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工中心、流通中心。有望在轉型升級中做大做強並在全國有影響的優勢特色農產品主要包括:6 大養殖類產品即生豬、肉牛、肉羊、家禽、奶類、水產品;9 大特色經濟作物產品即蔬菜、馬鈴薯、蔗糖、茶葉、蠶桑、水果、橡膠、咖啡、油菜。

3.加快雲南農業轉型升級,是在橋頭堡建設中實施“引進

來,走出去”戰略,充分挖掘雲南農業開放開發巨大潛力的必然選擇。雲南農業在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中,表現出了很強的能力。一是,雲南省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農產品互補性很強,雙方農產品貿易額已佔雲南農產品對外貿易總額的50%以上。二是,雲南農業對外投資活躍,近年來雲南省新批農業投資項目約佔全省新批投資項目總數的四分之一。三是,雲南在境外發展替代種植進展明顯,目前全省已有100多家企業在緬甸、老撾北部開展禁毒替代種植,種植面積達300多萬畝,種植替代作物30多種。加快雲南農業轉型升級,將有利於雲南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加快發展創匯農業和利用境外資源發展國內緊缺的農產品。

(二)加快雲南農業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和政策着力點 1.雲南農業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

雲南農業轉型升級的總體思路也就是雲南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的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發展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推進農業產業化為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為、科技為支撐,以“突出特色,優化佈局,做大規模,提高效益”為總體要求,以實施“3699”工程(即3大糧食基地、6大養殖基地、9大種植基地和9大支撐服務體系建設)和創建“十優十強”(即確定十大優勢產業,每個產業重點扶持10個強縣)、“百縣百園”(即在100個縣建設100個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示範園)“兩高一優”、示範區”、“生豬養殖百萬工程”(即建設100個年出欄萬頭以上的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區)為抓手,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和設施農業,着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構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經營體制和機制,着力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確保糧食安全、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持續增收,加快農業從自給型向外向型轉變。

加快雲南農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思路是:緊緊圍繞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戰略目標,按照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圍繞提高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專業化、集約化,不斷強化財政、金融、價格、能源、税收、土地等各項惠農強農政策措施,加快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

結合雲南實際,建議國家和省在促進雲南農業轉型升級中重點強化以下八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圍繞生產條件建設強化政策措施。雲南已決定增加投入和整合相關資金從2009年起到2020年改造中低產田地2000萬畝,但由於投資標準低,絕大部分不可能建成高標準農田,建議增加投入加大對雲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支持;同時,要結合雲南

實際進一步加大對農機購置、設施農業發展、草原建設與保護以及茶園、果園、膠園、桑園、咖園等園地生產條件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

——圍繞產業化經營強化政策措施。2011年雲南省委1號文件《關於推進農業產業化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制定和完善了財政、土地、税收、能源、金融等十項政策措施。例如:“十二五”期間省級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每年新增2億元;每年設立200億元以上規模的龍頭企業專項貸款;對當年企業新增投資農業產業化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2000萬元的,按3—5%給予一次性獎勵;對龍頭企業年度堪培拉出口額達到1000萬美元以上的,給予出口額1%的獎勵;對種植養殖龍頭企業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對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執行大工業用電優惠政策。就省的扶持政策,下一步重點是在抓好落實的基礎上再予以完善。同時,鑑於中央財政對龍頭企業的投入扶持力度不大,建議大幅度增加扶持資金。

——圍繞科技進步強化扶持政策。一是要加快推進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條件建設和隊伍建設;二是加大對農業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的支持;三是加大對農業專利權和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和獎勵力度;四是要繼續完善農業良種補貼政策,包括擴大補貼範圍(當前應儘快擴大馬鈴薯良種補貼範圍)、適當提高補貼標準、完善實施方式(要確保良種得到應用);五是要對重大增產、增效、節本、減災技術(如無公害生產技術、生態農業技術、循環農業

技術、節水灌溉技術、覆膜種植技術等)的推廣應用給予專項補貼補助。

——圍繞規模化生產強化政策措施。一是加大對種糧大户的補助和獎勵力度;二是對流轉土地發展間作套種和進行冬農產品開發的,對生產者給予流轉專項補貼;三是建議在繼續加大對生豬規模養殖扶持力度的基礎上,加大對牛、羊、家禽和水產品規模養殖的扶持力度。

——圍繞標準化生產強化政策措施。一是按照對國際接軌的要求加大對標準制修訂的支持;二是加快建立健全檢驗檢測體系和農產品質量監管執法體系;三是加大標準化養殖小區(場)建設和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的實施規模;四是加大對發展品牌農業的獎勵支持。

——圍繞發展減災農業強化政策措施。一是對商品豬生產實施低水平的死亡保險和生產成本保險;二是對蔬菜生產實施生產成本保險;三是對甘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實施保險補貼;四是加大對重大農業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的支持。

——圍繞發展外向型農業強化扶持政策。一是加大對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的支持,其中對經過出口基地備案的給予獎勵;二是對國內企業到境外建立糧食、天然橡膠、甘蔗等國內緊缺產品生產基地的,給予良種、保險、農機購置等補貼。

——提高中央對特殊地區的有關補貼補助標準。在農機購置補貼、農村沼氣建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補助等方面,中央應

當提高對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的補助標準。建議將我省3個藏區縣、5個國家級革命老區縣和25個邊境縣的農機購置補貼比例應提高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