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5篇 "開啟學生想象力的鑰匙:培養創造力與探索精神"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58W

學生的想象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在現代社會的信息爆炸時代,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已經成為教育界和家長們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出發,為大家分享一些提高學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5篇

第1篇

想象主要來源於現實,但語文教材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象能力的一種展示,因此,可以説語文教材就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開闊視野、儲存知識、啟發豐富的重要的“訓練器材”之一。語文教材中精選了許多語言生動、感情充沛、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的文質兼美的課文。教學時,可藉助於各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喚起學生內心的想象,把課文中的人、事、景、物變成可以看到、聽到、聞到、觸到的客觀世界中的種種事物,從而啟發學生想象力。

馬克思説過:“想象是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沒有想象力,不可能打破常規,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東西,才可能幹出常人幹不出的事情。語文教學中通過提出問題,為他們質疑創設條件,激發他們激越亢奮的創造情緒。教師要設計好有意義的課堂提問來引導學生解開束縛,打開思路,不斷創新。

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展示出來。訓練是一切學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問題的訓練,才可以使所學知識得以鞏固和強化,語文學科也同樣如此。訓練時採取一題多變和多題歸一的方式,對知識進行深化並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創新性。一題多變是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一個知識點的基礎上,改變問法、改變材料或改變因果關係,使之變為更多的有價值的有新意的問題,可以使更多的知識得到應用,從而獲得一題多解的效果,使學生的思維能力隨問題的不斷變換而得以提高。在許多問題當中,進行分類分析,抓住問題的共同特徵,掌握解答相同問題的規律,達到解答一題則弄通一片的效果,從而總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法。這樣通過變化題型,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的訓練與提高。

理學家朱熹有詩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就告訴我們,要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只限於課堂,只限於課本,那就太狹窄了;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深入生活、觀察生活;要經常帶領他們到大千世界去接觸,去思考,去學習,去受影響,並有的放矢,隨時點撥,方可收到預期效果。

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5篇

第2篇

學前班的老師問她面前的孩子:“花兒為什麼會開?”第一個孩子説:“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陽。”第二個孩子説:“她伸伸懶腰,就把花骨朵頂開了。”第三個孩子説:“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誰穿得更漂亮。”第四個孩子説:“她想看看,小朋友會不會把她摘走。”這時,一個孩子問老師一句:“老師,您説呢?”老師想了想説:“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歡她,就仰起她的小臉,笑了!”孩子的回答是多麼富有詩意和靈性,老師的回答又是多麼高明啊!孩子們聽了都高興地笑了,那笑臉比花更好看!其實,老師原來準備的答案是:花開了,是因為春天來了。可是孩子們的心田原本是一片靈動的世界,三尺講台則應是一方創造的天地!遺憾的是,想象的美麗和美麗的想象卻隨着年級的遞升逐漸遞減。分析起來,原因固然很多。但如何重視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如何加強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十分重要的任務。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在此,我説説自己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不成熟的做法。

表象是再現於大腦中的被感知的客觀事物的形象,它是想象的現實依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記憶表象儲備越多,他所展開的想象內容越豐富。“想象無非是擴大和組合了的記憶”。擴大學生的視野正是豐富表象積累的重要途徑,因為人對事物的認識是從感知事物開始的,只有開闊學生視野,才能接觸鮮活的事實和知識,才能讓學生更多更好地感知這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儲備豐富的記憶表象。開闊學生視野有兩種途徑:一是開闊生活視野,留心觀察和體驗生活,留心各種各樣的人和事 ,通過觀察、調查、採訪等方式採集大量的現象和事實,豐富作為想象原材料的表象。二是開闊閲讀視野,多讀各類書籍,積累生活的間接經驗,豐富表象積累。有一篇題為《假如我種下一棵樹》的精品作文,小作者由格林童話中那棵夠得到雲彩的豌豆樹和科幻小説神奇的中子星,想象出自己得到一顆來自中子星的神奇樹種,作者種下它後,一夜之間,這棵樹就長入了雲霄,沿着這棵樹,小作者來到了中子星??外星人的家園,她還寄予外星人以人類的形象、語言、動作,表達出作者積極探求宇宙奧祕,渴求人類和平互助,嚮往世界大同的願望。如此豐富的想象內容自然得力於廣泛的閲讀和豐富的知識儲藏!

有人説:“表象是想象的乾柴,激情便是火種。”強烈的情感可以激活沉眠於記憶中的表象。情感是想象的動力,是想象的翅膀。因此培養想象力必須與培養對人和物的感情同步,調動學生視、聽、味、嗅、觸等感官去感知客觀事物的色彩、聲響、芬芳,由此而生覽物之情或觸景生情,把自己的情感與意念自然融入山川日月、花草樹木之中,做到“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由落葉推知季節的變化,由露珠想象太陽的光輝。一個感情冷漠的人是不會有豐富想象力的。

有一種現象,似乎與上面所談不符,孩子往往比閲歷豐富、知識淵博的成人更富想象力,就如開頭所提的問題“花兒為什麼會開”,讓中學生來回答,也許更科學,但一定不如那些兒童回答得有詩意,原因何在?成人的思維活性遜於兒童,成人已將事物的界線牢牢地固化於頭腦中。我們應鼓勵學生求異,引導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克服思維惰性,展開豐富而活躍的想象,要鼓勵學生“心往別處想,筆往別處寫”,追求個性的展示。求異才有靈活運用,才有積極創新,才有不斷髮展。

在中國小所學的許多課程中,最能發揮學生想象能力的是語言、是寫作,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注重在作文訓練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下面談談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這種訓練要求學生調動已有知識和表象積累,對所供材料進行想象,從而創造出一種源於材料又不同於材料的意象。與學生一齊讀《過故人莊》時,我問:透過詩,你們看到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寫一篇短文,再現詩人“過故人莊”的情景。有學生這樣寫道:詩人來到朋友的農莊,只見青的山,綠的樹,清清的溪水,金燦燦的菊花,只見稻場上谷垛堆堆,園子裏蔬菜鬱鬱葱葱。村民們吆喝着、笑着擔着滿筐滿筐的穀子,孩子們捕蜻蜓,追蝴蝶,笑着鬧着捉迷藏。微風拂過,傳來陣陣雞鴨的和聲,送來縷縷濃郁的菊香,混合着泥土的清香,讓人心身俱醉!詩人吃着香噴噴的雞肉,興致勃勃地談論着豐收的年景,沉醉在這美好的田園風光和濃濃的朋友情誼之中。

要求學生根據原文的敍述,情節的發展,開展想象,合理推測故事發展的趨向。訓練舉例:一個銀行老闆和一個文人打賭——如果文人能連續十五年深居在一間屋子裏整天看書,閉門不出,不接待客人,銀行老闆就願意輸給他一大筆錢。文人同意了,於是日復一日、冬去春來,他天天在屋子裏讀書,哲學、歷史、人物傳記、邏輯學,什麼書都讀。十五年期限眼看就滿了,銀行老闆為了避免破產的威脅,在一個深夜、悄悄潛入了小屋……,請合理想象,續寫出較好的結尾。

此類訓練要求學生根據上下文提供的情境,展開想象,使文章銜接自然,或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進入新穎奇特的境界。訓練舉例:一名學生正在家裏做數學作業,窗外陽光明媚,百花吐豔,雀鳥啼鳴,一派怡人景象。而窗內的他,臉上卻一會兒陰雲密佈,一會兒秋霜遍灑,原來為了一道題,他已坐了一個小時,仍無半點眉目。煩惱之情,焦躁之意,已在他心頭生起,他似乎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在和他作對,甚至覺得陽光也過於刺眼,覺得鬧鐘上的那隻貓頭鷹來來回回地翻着眼睛,也是在有意作弄他,他再也寫不下去了,把筆一摔,忿忿地走出房間,跑到陽台上……突然,他像悟到了什麼,健步走回屋中,重新坐到桌前平心靜氣地演算起來。這名學生在陽台上看到了什麼呢?請合理想象,補寫中間“思想轉彎”的部分。

所謂“情境作文”,就是根據學生生活實際,給學生創造一種特定的情境和氛圍,要求言、行、情融為一體同步展開進行作文。 創設情境時應能觸及學生寫作的動情點、興奮點,使他們很快入情入境,喚醒他們沉澱的記憶,啟發想象。訓練舉例:走進教室,我總覺得氣氛有些異常,我看見一些同學竊竊私語,躲躲閃閃的目光,確似乎在瞟我。我沒有理睬,徑直走向座位,可是剛一拉書包帶,一個色彩鮮豔的塑料皮本便掉在地上——天啊,我的日記本!我的祕密終於藏不住了……請根據提示展開合理想象,續寫一個曲折生動的故事,反映當代中學生健康、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這種情景,學生平時有感知,有表象積累,一旦入情入境,便會插上想象的翅膀。

此類情境作文還可以“小練筆”形式進行。如“晚自習時,教室裏一片寧靜,只有年輕的呼吸。突然,停電了……”根據以上情境,進行片斷描寫,或以“老師來了”、“抽查”等為題進行場面描寫。這類小練筆,要求學生描述每人在情境中的言行和表情,讓學生平時積累的表象加以歸納、加工,形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新形象。

夢境是人腦潛意識活動的映像,成語“南柯一夢”、 “黃樑美夢”就是借夢境諷喻世人。著名的《紅樓夢》就有聲有色地描寫了幾十個不同的夢。

時空轉換可以把我們帶到洪荒時代的渾濁世界,又可以讓我們提前進入未來世界,從而大大拓寬我們的思想空間。大學聯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如果運用時空轉換法來構思,我們就可以穿越時空隧道,回到洪荒時代,把祖先的記憶移植過來,去揭開人類起源、恐龍消失、埃及金字塔之謎,還可以續寫“紅樓夢”後四十回……

仍然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例,運用該法,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們把在罪惡戰爭中失去了親人的捶心之痛,失去了家園的切齒之痛,喪失了生活能力的傷心之痛移植到戰爭狂人身上,讓他們也飽受戰爭痛苦的煎熬,反省自己滔天罪行,喚起他們的良知,讓世界從此不再有戰爭的硝煙……

當然,構成想象的方式遠遠不止以上三種,如還可以用神話、傳説、童話等形式構成想象。總之,學生中藴藏着無限的想象力,只要我們在每一天、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有意識地去啟發,去誘導,大多數學生都能產生豐富而又奇特的想象,都能迸發耀眼的火花!

變化:國小一般只開設數學和語文兩門課,有的學校也開設英語課,但一般不作為主課。上了國中後英語將作為主課,天天有,課時增多。八年級還將開設物理課,九年級開設化學課等。另外,國小學的都是很簡單的運算,到國中後會有一些推算、演繹、實驗觀察等,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將有較高的要求。

對策:孩子到一個新的環境中,面對新的老師、同學會有個興奮期,然後才能慢慢適應。家長要引導孩子在短時間內迅速適應多科目的學習方式,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找準自己的定位。對於半學期或第一學期結束後進行的測試,如果孩子成績不理想,不要過於着急,過早地下結論,國小時成績優秀的孩子,到國中後的第一、二次考試,成績下滑、情緒不穩定,是很正常的事情,要給孩子一定的適應時間,讓孩子及時將壓力釋放出來。

變化:由於科目增多,作業量也相應增大,每天上完課後各科老師都會佈置作業,學生在作業上花費的時間會更長 學習規律,有的同學經常會做到晚上10點以後。作業形式、難度也增大,不再只是簡單的抄寫、運算,會有很多探究式的作業。

對策:學生在做作業時要提高效率,不能拖拉,學會分配時間,一科限定在20分鐘或半小時。對於自己感覺較難的、重要的科目可多花些時間。對於一些探究式的作業,可聯合家長一塊來完成。有了家長的幫助,可以增加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深度,還可增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係。

變化:國小生學習過程中習慣於按照老師的安排去做,而上中學後,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教育理念的要求下,學習方法將發生很大的改變,要求學生自主地去學習,而且要探究性、合作性地學習。

對策:做好調整,要儘快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昝愛榮老師介紹了一種大眾的學習方法,但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學生可根據自己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要會聽課:上課時要學會聽課,抓住有限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途徑。課聽得好,比課下多花幾個小時去複習要有效得多,事半功倍,不用再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補課。

會記筆記:國小時老師都會把知識點板書在黑板上,中學時每節課講授的知識增多,老師不可能一一板書。這時,就要學會記筆記,書上沒有的、重點、難點都應該記下來,以便後期的複習。

多看書、多做練習、多問:熟能生巧,看得多、做得多,自己就不會生疏。不懂了要及時問,否則不懂的知識越積越多,影響後面的學習。

多總結:一個章節結束後,要及時總結,把厚書變薄,把薄書學厚。比如,古詩詞學完後,要總結出唐代、宋代的詩人詞人有幾位、他們的共同點有哪些等。

變化:相對於國小的期中、期末考試,中學的考試變得頻繁起來,有期會考試、期末考試、單元測試、階段性測試等,面對名目繁多的考試,剛上七年級的學生容易應接不暇,壓力也隨之而來。考得好了容易驕傲,考得不好,又容易自卑。

對策:面對考試,最關鍵的是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將考試當作爭名爭利的工具。考試只是對自己掌握知識的一個檢驗,對自己學習的一個促進。考試結束後要及時總結,將沒掌握好的知識點列出,保證下次不再出現類似的錯誤。

變化:上國小時,同學之間即使發生了很小的事情,也經常會向老師報告。比如,有同學發現自己的橡皮不見了,他懷疑是另一同學拿了,即有可能告訴老師。國小時由老師出面處理這些小事情,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但上了國中後,如果再發生類似的事情,告知老師來處理,很有可能讓同學瞧不起,導致同學之間的關係不好。

對策:上國中後,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要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與同學相處要大度些,為自己營造出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儘量在七年級上學期完成從小孩子到大孩子的轉變。

第3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想象是學生創造力的萌芽,心理學研究證明,學齡初期,兒童的心理髮展正處於想象力培養的黃金時期,這時候如果採用恰當的手段施以經常性的訓練,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因勢利導,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因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低中年級的課文中,插圖常常和文字一起組成看圖學拼音、看圖識字、看圖學詞學句、看圖學文、看圖説話等教學內容。我憑藉課文插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多看多想,啟發他們進行大膽想象,儘可能的讓插圖動起來。例如教學《雪地裏的小畫家》,引導學生憑藉文字,藉助畫面,展開想象,想一想小動物快樂玩耍的情景,説一説還有哪些“小畫家”?它們會畫些什麼?這樣不僅延伸了課文的內容,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再如在教學《從現在開始》時,針對貓頭鷹、袋鼠和小猴子分別做大王時的三幅插圖,我引導學生根據插圖想象貓頭鷹下令後大家怎樣議論紛紛,袋鼠上任後大家怎樣辛苦的練習跳躍,小猴子做大王后大家怎樣歡呼雀躍;教學《可貴的沉默》時,根據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教室裏孩子們的神態、心理活動等。通過這樣的訓練,既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低年級課文教學要多讀少講。指導朗讀,不僅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更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來。我在教《荷花》時,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全文優美的基調,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這麼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它們都是怎麼樣的姿勢?“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裏。”——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訴大家你身邊都發生了哪些故事?學生有的説:我聽到岸上有人説話的聲音,他們説:“多美的荷花呀!真想採回家去。”“不能採,荷花是讓大家欣賞的!而且它以後還可以結成蓮子!”有的説:我聽到風姑娘説:“哇!多麼美麗的荷花呀!讓我再讓她們跳上一支歡快的舞蹈吧!”於是荷花跟着風姑娘一起翩翩起舞。還有的説:我聽到池中水的説話聲:“看!長在我上面的荷花多麼美麗呀!”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令人驚歎不已。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説透,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或因表達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內容,留下“空白”。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用好這些“疏可走馬”處,巧妙地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用創造的才智為這些“空白”添補亮麗的色彩。《雪孩子》一課,雪孩子是怎樣救出小白兔的沒有直接表達,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我抓住這一空白,啟發學生想象,練習説話,體會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自己去吧》寫到“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過了幾天,小鷹學會了飛翔。”小鴨和小鷹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文中沒有描述,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補充空白。像這樣留有藝術空白的課文,國小教材中還有許多,關鍵要靠我們教師是否能積極挖掘,把學生的思維推向高潮,使閲讀教學的課堂,放射出亮麗的光彩。

低年課本中有許多優美的兒歌,它們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學生理解詩歌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遇到他們進行仿寫,展開聯想和想象,使其漸漸進入詩歌的佳境。學了《聽聽,秋的聲音》,以課文內容為例進行仿編仿寫訓練,學生思維的火花輕易的被擦亮了,其效果令我又吃驚又欣慰。比如:聽聽,秋的聲音,柳樹彎下腰脱下舊衣裳,“唰唰”、“唰唰”那是發給冬天的電報聽聽,秋的聲音,小螞蟻在搬家,“一二”、“一二”吹響了過冬的號角。聽聽,秋的聲音,小麻雀站在電線上呼朋喚友,“嘰嘰喳喳”、“嘰嘰喳喳”聽聽,秋的聲音,小青蛙加緊挖洞,“呱呱”、“呱呱”是和夏天告別的歌韻。秋的聲音,在小朋友的眼睛裏,在樹林裏,在果園裏,在農家的糧倉裏,在每一個豐收的喜悦裏!那是秋天的音符。教學中,我還就不同類型的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改寫,如:把常見的詩歌改寫成記敍文;科學童話改寫成説明文;根據課文故事的情節,順其自然想象結果進行續寫等等,使學生變復現式的記憶為創造性的發散性表達,讓他們智慧的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燦爛地迸發出來。

如果我們能抓住時機讓孩子創造,在觀察的基礎上,以兒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提供想象契機,讓學生組合成新的形象,學生就能在創造中感受成長的快樂。我班的孩子寫《我是一隻小小鳥》《我多麼想有一對翅膀》《海底見聞》《假如我有一隻馬良的神筆》《未來的橋》等想象性作文,創造熱情高漲,寫得竟不肯擱筆,看他們的習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靈氣、悟性和創造力,學生的思維活動進入了最佳的心理狀態。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説,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這段話精闢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為學生擎起馳騁思維的天空。

第4篇

繪本無疑是最好的兒童讀物。雖然在一些爸媽們看來,故事短,文字少,只有薄薄的幾頁,性價比不是很高。但事實上,繪本的圖畫細膩而豐富,能夠吸引孩子加入閲讀,即使是學齡前孩子,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照樣能閲讀。而且這些圖畫要比文字更能幫助孩子認識世界,刺激想象力。

有時候,孩子會跟我們重述和重編他們聽到的故事。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不要不耐煩,講故事其實非常能鍛鍊他的想象力。爸媽們最重要的是學會在一邊靜靜地聆聽,如果孩子改動了故事,不要強迫症發作為他糾正故事,要知道開始編造故事時是他的想象力在不斷地運轉呢。

孩子在聽完故事後,會跟父母説“如果我是乖小孩,獅子也能跟我做朋友吧”或是“我也像小鳥一樣長了翅膀”,父母們不要急着去打斷孩子的這些想象。低齡的孩子並不能搞清楚虛幻與現實的區別,他們的世界裏充滿想象。不用急着打斷他的想象,你可以用充滿想象力的話來回應他,例如“睡覺時間到了,把翅膀收回去你才能睡下”。

玩遊戲時,特別是角色扮演的過家家,有些父母覺得非常羞澀,總是扭扭捏捏,努力保持原來的父母形象。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想象的充分自由。要是爸爸媽媽真的配合很好,寶貝會非常有角色的代入感。

在過家家遊戲中,孩子便是這場遊戲的導演,爸爸媽媽們除了配合扮演角色,還要始終把故事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例如孩子在扮演爸爸時,父母扮演的孩子,要適當向他提問“爸爸/媽媽,我們要去哪裏”,“爸爸/媽媽,我接下來要乾點什麼”這類引導話題,讓他自由地發揮想象力,主導這個故事。

在訓練孩子記憶家裏的電話號碼和門牌號碼時,能幫助孩子的想象變得有情節,更具備連續性和相關性。鼓勵孩子把每個數字想象成另外一種事物,例如“1”像巧克力棒,“2”像大白鵝等等。然後在記憶一串數字,讓孩子根據想象把這些編成一個故事,而記住這串號碼。

我們還可以把寶寶的想象力範圍加入時期,與時間,讓它變得更加豐富。例如,可以每個月份帶孩子回憶當月的特殊日子,“6月裏的第一天,是六一兒童節,因為是屬於兒童的節日,爸媽帶着寶寶去公園玩,還送了我玩具”等等,利用腦子裏存在的記憶圖像,記住這些日子。

第5篇

1、鼓勵孩子“不按理出牌”

對於想象力的缺失,很多人只把責任推在教育制度上,殊不知孩子想象力的培養和鍛鍊是從小就要開始的,而且,家長的作用要遠遠大於學校和老師的作用。這裏,我們想給家長几個建議:

常給孩子做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訓練。比如給出一些簡單的符號:一條線,一個半圓,一個圓圈,讓孩子根據這些來組合故事,鼓勵孩子儘可能多地組合一些更復雜、完全不同的故事出來。

鼓勵孩子拆裝廢舊物品,適當給孩子買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廢舊的鐘表可以讓孩子拿去拆裝,甚至家裏的電腦等器物,家長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裝維修。

多讓孩子做一些腦筋急轉彎的練習,鼓勵孩子思考時多轉幾個彎。如果給出“樹上有十隻鳥,用槍打下一隻還剩幾隻”這樣一個問題,幼兒園的孩子的問題就比較多,比如有孩子問,這隻鳥有沒有懷孕?這十隻鳥裏面有沒有聾子等。這些在成年人眼裏不按理出牌的行為其實是非常可貴的,值得鼓勵和提倡。

家長對待孩子的“為什麼”應該認真而不是敷衍。孩子3歲以後,右腦開始快速發育,左腦主思維,右腦就是主想象力的。這個時候孩子會問家長看起來十分奇怪的各種問題。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會不耐煩,甚至會責怪孩子腦子有問題。對於孩子的問題,如果是不復雜能解釋的,家長應該認真回答。如果自己搞不懂,可以反問孩子為什麼,鼓勵孩子去思考,去想,對於孩子的問題,答案正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啟發他的想象力。當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查圖書資料或上網找答案。

2、家長太親 阻礙孩子發展創造力

中國孩子的想象力並不比外國孩子差,家長們不培養也沒關係,但一定不要扼殺。中國的家長很喜歡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書包、繫鞋帶,讓孩子喪失了基本的動手能力和好奇心,從而遏制了想象力的發展。

孩子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喜歡摸摸這兒,摸摸那兒,很多家長怕孩子弄壞東西,或者出現差錯,就制止孩子,孩子在家長的限制中慢慢就變得循規蹈矩了。而家長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自己的成長過程就是保守的,是處處被不允許的,所以他們把這個保守延續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特色,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風俗了,教育總是代代相傳的,我們想要孩子有想象力,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有靈活的思維方式。至少也不能太保守,以至於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建議家長除了少糾正錯誤,少指責孩子的好奇心之外。也不要盲目樹立權威,一旦有了權威,孩子的探索欲就不那麼強了。

建議家長,除了不要對孩子的錯誤、好奇心進行指責之外,也不要盲目把老師樹立成權威。有這樣一個故事,當老師按課本教孩子某一種動物的皮毛多珍貴、肉多美味,全身都是寶時一個孩子就站起來問老師,現在不是説要保護自然、保護珍稀動物嗎,為什麼還要這樣講呢?

什麼是想象力,想象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它是以感性材料為基礎,把表象的東西重新加工而產生的新形象,因此任何想象都會有其根源,這是我們訓練兒童想象力的理論基礎。

1、引導兒童學會觀察,獲得感性的經驗,不斷豐富兒童的表象。

3、引導兒童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可以發展兒童的空間想象能力。

4、引導兒童積極參加各種科技、文藝、體育活動,不斷豐富生活經驗,為發展良好的想象力創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