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某同志先進事蹟材料參考5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44W

所謂事蹟材料的寫作就是將某些人的偉大事蹟做個記錄,一份傑出的事蹟材料能夠發揮宣傳典型,評選先進用用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某同志先進事蹟材料參考5篇,供大家參考。

某同志先進事蹟材料參考5篇

某同志先進事蹟材料篇1

學習張桂梅同志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她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餘萬公里。她長期拖着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她不遺餘力踐行着“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用實際行動鋪就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圓夢之路。多年來她一直住在學生宿舍,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陪伴學生學習生活。她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

學習張桂梅同志執着奮鬥、無私奉獻的至誠情懷。她心懷大我,對自己近乎苛刻的節儉,卻把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貧困山區教育中。長期義務兼任華坪福利院院長,多方奔走籌集善款,20年來含辛茹苦養育136名孤兒,被孩子們親切稱呼為“媽媽”。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貧困山區的教育和福利事業,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師者大愛。

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永遠忠誠於黨和人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自覺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和使命,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珍視教師職業榮譽和肩負的職責使命,始終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將滿腔熱忱獻給黨和人民教育事業。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積極投身教育扶貧,幫助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某同志先進事蹟材料篇2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迎來了無數人的點贊和敬仰。12年來,張桂梅同志為1804名學生圓了“夢”,她是大山裏當之無愧的“圓夢者”。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爭做“圓夢者”。

要有“圓夢”的赤誠心。她是學生們心裏的“張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正是張桂梅同志把孩子們視為己出,才有了這樣深沉的愛。這背後是一顆黨員的赤誠之心,把對黨的忠誠化作對人民最真實的愛。用心用情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是把羣眾當親人和家人。在為民實踐中,我們要有這樣的自覺和態度,讓羣眾少跑腿,自己腳下多沾泥,堅實步子;讓羣眾多開口,自己少插話,耐住性子;讓羣眾少為難,自己多辛苦,厚實裏子。要跨前一步,主動為羣眾的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關切提早謀劃,及早落實,多一些“暖心包”“温馨袋”,少一些消極應付,把忠誠和熱愛融入到為民的點滴之中,融入到為民的“圓夢”之中。

要有“圓夢”的硬本領。張桂梅同志帶領華坪女中每年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打鐵還需自身硬,為民還要有能力。“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化解這一矛盾,沒有本領是不行的。斗轉星移,“能”要與“時”進,要更強,這樣遇事才不會一籌莫展,而能迎刃而解。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習,向羣眾學,向先進學,向優秀學,尤其要深入學習理論知識,充分發揮好黨的理論指導實踐的優勢。另一方面,我們要加緊到為民的事上去練。積極到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去,在具體事務的“練”中不斷錘鍊意志,總結經驗,提升能力。孰能生巧,幹得越多,經驗就越豐富,短板就能補得越齊,本事就越高強。

要有“圓夢”的無我境。張桂梅同志以學校為家,把培養學生作為一生追求。即使學生們離開了校園,成家立業,她也時刻關注着她們的人生和成長。無我無私,白璧無瑕。在為民“圓夢”的路上,我們要涵養這樣的境界,要以百分之百的堅定、百分之百的力量、百分之百的奮進,全心全意、不留餘地為民做好每樁事,幹好每茬活,答好每張發展卷。為民無止境,一些民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做“夯根基、打基礎、管長遠”的潛績。面對這樣的事業,我們更要踏踏實實、無怨無悔、久久為功地埋頭苦幹,把追求潛績作為內心為民擔當的“基石”。有這樣的“基石”,我們就能去除浮躁之氣,真正行穩致遠。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讓人民羣眾生活更美好,就是圓了人民羣眾的夢,也是圓了每個黨員幹部的夢。

某同志先進事蹟材料篇3

63歲的“燃燈校長”張桂梅,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一直紮根在雲南貧困山區一線,拖着病體,戰勝千難萬難,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裏女孩的夢想,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一個人該如何堅持理想,如何恪守德行,如何自我超越,張桂梅做了最好的註解。人民教師為了誰,怎樣當一名好教師,怎樣培養好學生,張桂梅成為了榜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是什麼,張桂梅以實踐做出了有力回答。

張桂梅告訴我們,總有一種精神,穿越時代,化育人心,那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那是“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台上”;

總有一種力量,擔當奉獻,苦幹實幹,那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那是“老師學生一起苦教、苦學,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學校辦出名堂”;

總有一種信仰,為國為民,堅定如磐,那是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那是“如果自己突然走了,葬禮就不辦了,骨灰直接撒到金沙江,請提前把喪葬費預支給我,我想把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

張桂梅一生無兒無女,卻是華坪兒童之家130多個孤兒的“媽媽”,她的心裏裝着更大的家和國。紅土高原一枝梅,鐵骨丹心傲雪霜。你看,那山,那梅,值得欣賞和尊重。

某同志先進事蹟材料篇4

“從今天起,你們將接受人民的重託,在案牘之勞形中獨守高潔,在絲竹之亂耳中堅守內心,在法治建設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鬥!”

今年年初,在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新任員額法官宣誓儀式上,行政審判庭庭長滕啟剛作為老法官代表送上殷殷寄語。

言猶在耳,斯人已逝。時間回到6月4日。同事還沒來得及向滕啟剛彙報6月5日的普法宣傳活動籌備進展情況,當事人沒等來滕啟剛安排在9時的開庭,早上6時左右,大家突然接到噩耗,滕啟剛在家中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生命定格在57歲。

“幽默風趣的您、嚴肅認真的您、積極向上的您、熱愛生活的您,為了公正斤斤計較的您,為了百姓孜孜不倦的您,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滕叔’”“希望您在天堂還是那個始終無畏歲月、老驥伏櫪、孜孜不倦、追求公平正義的少年”……同事們寫下的這些悼文,寄託着大家對一位好法官的深切思念,也高度概括了滕啟剛一生鍾愛而未盡的審判事業。

1991年,滕啟剛從教育行業考入法院工作,30年來,他始終紮根基層,先後從事刑事審判、民事審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審判等工作。崗位輪轉,初心不變,他以生命肩負使命,為公平正義不懈奮鬥。正如26年前,他在入黨申請書上寫道:“無論何時,集體利益高於我的個人利益,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黨叫幹啥就幹啥。”

“啟剛對黨的忠誠、對法官事業的熱愛真切而執着,毫不摻假。”滕啟剛的愛人李淑華説,院裏發制服,他回家後站在鏡子前要試穿好久,然後精心疊起放好。

民法典頒佈後,院裏舉辦知識競賽,他把材料帶回家,每晚戴着老花鏡看到深夜。有時候遇到棘手的案子,他徹夜難眠研究案情;有時候案子調解成功,他興奮得像個孩子手舞足蹈。

臨近退休,家人勸滕啟剛申請調換一個輕鬆點兒的崗位,可他卻堅定地説:“正因為只剩兩年多,我更要珍惜為黨為人民工作的機會。”

正是帶着這份熱愛、這份榮耀,30年來,滕啟剛不停歇地奔走在法庭、行政單位、村屯之間,把對黨和事業的忠誠融入每一份公正判決中。

翻看滕啟剛的工作日程表,每一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到行政機關溝通案件情況,接待當事人,一次又一次開庭、調解……

他主審過各類案件共計1958件,其中,民事案件886件,調解撤訴率近70%。

在鄰里鄉情、家長裏短的繁雜瑣碎間,滕啟剛總能找到矛盾癥結,法理情並用化解糾紛於無形。用同事的話説:“脾氣再大的當事人,遇見他,也願意聽他的話。”

20__年,千山區法院被確定為全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轄的法院之一。作為庭長也是庭裏唯一的員額法官,20__年、20__年兩年時間,滕啟剛共辦理行政案件316件,每年結案率都是100%。

雖已年近花甲,但滕啟剛卻從不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去年初,千山區法院準備和區政府聯合組建“行政爭議調處中心”。院長金峯至今難忘和滕啟剛交流時的場景,“他興奮地一拍大腿,説這項工作和他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讓我放心,這事兒他去做!”

就這樣,滕啟剛在本就滿負荷工作的情況下,又擔起了調處中心的籌劃、啟動和運行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實質性化解了大量行政爭議,為官民糾紛多元化解探索了一條新路。

採訪中,記者見到滕啟剛生前的法官助理傅興時,剛剛結束一場庭審的她告訴記者:“從20__年開始,我就是在這間法庭跟着滕庭長學習怎樣接待當事人、怎樣開庭、怎樣審理案件。年初以來,我審理了100餘件行政案件,正是因為庭長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才有我今天處理工作的得心應手。幹好工作,就是對庭長最好的緬懷。”

30年來,滕啟剛和他的家人從未向組織提出過任何要求。滕啟剛去世後,他的兒子向千山區法院黨組提出在滕啟剛的遺體上覆蓋一面黨旗,“這是我父親生前的最大願望。他説,希望自己帶着自豪離去,因為他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

某同志先進事蹟材料篇5

?開學第一課》創辦的初衷在於指導教育全國中國小生,隨着每年的播出以及節目主題帶來的影響,開學第一課的意義更加深遠,讓人感觸頗深,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張桂梅校長。

張桂梅,中共黨員,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是媒體多年關注報道的一位先進典型人物。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張桂梅同志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矢志不渝、執着追求,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繫困難羣眾,投身教育扶貧,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持樹人先樹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校之本,用紅色教育為師生鑄魂塑形。她長期拖着病體,堅守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兑現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她始終艱苦樸素、甘守清貧,卻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華坪女子高中連續9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保持100%。

張桂梅的事蹟感動每個人,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着的榜樣,她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善良慈愛、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業、慈善事業的精神讓我們欽佩。“俯首甘為儒子牛”是魯迅先生的寫照也是張桂梅的寫照。

人們常不解的問她:這樣做有什麼目的,有什麼好處?什麼力量使她這樣堅強?張老師總是笑着説:“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有着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分享着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向傳遞真愛的使者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感恩行動”在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張桂梅為何與“感恩”產生聯繫,她的感恩情懷源自何處?從她的人生軌跡中找到了答案。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