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家庭調查報告8篇 深入探析家庭生活:一份詳盡的調查報告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2W

《家庭調查報告》是一份反映家庭狀況的重要文書,主要用於評估家庭情況和制定家庭政策。調查內容包括家庭成員情況、家庭住房和生活條件、家庭收入和支出等方面。這份報告對於家庭的改善和社會服務的提供都具有重要意義。

家庭調查報告8篇 深入探析家庭生活:一份詳盡的調查報告

第1篇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保證,我們於xx年3月份對我市農村國小開展了調查訪問,關於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調查組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這次調查,採取聽彙報、發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調查範圍主要在兩所國小的三、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中進行。共發出調查問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學生和家長對問卷內容進行了逐項填寫,先後三次召開座談會。

目前,農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對地富了起來,家長們也能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但他們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長班把教育責任全權委派給老師,自己不注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違背國小生成長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拔苗助長。為了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同時引起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對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視,以便採取各種辦法,協調好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使學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這次調查,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座談法和家訪談話法。對學生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父母對你的哪方面最關心?你覺得爸爸媽媽和自己是平等的嗎?對家長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爸爸媽媽説的話都是對的嗎?你在家裏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通過回收調查表,研讀家訪、談話紀錄,綜合起來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關於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

1、家長的職業:農民佔57.5%;幹部和工人佔38.8%;個體户佔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區企業或從事臨時建築工,屬農工兼顧,均居住農村。

2、家長文化程度:大專以上佔6.3%;中專文化佔12.1%;國中佔66%;國小文化佔15.6%。家長的文化大部分是國小和國中,其中一部分未讀國中。

3、家庭經濟收入:來自農業和農親找工收入較低的佔83.8%;收入較好的只佔2.5%;經濟困難的佔12.5%;特別困難的佔1.2%。

4、家庭組成情況:原婚的佔91.2%;再婚的佔2.5%;單親家庭佔6.3%。

5、家庭學習環境:參加問卷調查的家長,平進看書看報的佔17.5%;畏導孩子學習的約佔23.75%。農村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給孩子提供單獨的學習場所、有桌椅、燈具、必須的學習用品及圖書資料,並能在平時購買少量的課外書籍等佔25%左右。這些並非全是家庭經濟所限,大部分還是家長的認識和觀念問題。

由本次調查的.情況來看,當前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還存在很多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溺愛在本次調查中,家長溺愛孩子成為家庭教育的最大誤區,有50%的家長認為愛孩子就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有求必應。農村責任田的承包、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農村很多家庭的條件明顯改善,他們有能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又使農村獨生子女劇增,從情感上他們願意為孩子奉獻一切。現今很大一部分家長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都曾承受過物質上的匱乏,他們今天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於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號率先在每個家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這些家長實質上並不懂得愛孩子,他們不知道愛孩子不僅僅是奉獻和滿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視了父母永遠是教育者這一角色,忽視了他們對孩子應有的教導職責。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在課堂上無法理解簡樸和珍惜的含義,無法理解家貧出孝子、執絝出富家的千年古訓。將來走入社會,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麪對困難挑戰自我的能力將會受到嚴重挫傷。

家庭調查報告8篇 深入探析家庭生活:一份詳盡的調查報告 第2張

第2篇

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是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積累的特殊羣體。近日,武漢東湖高新區社會發展局局長李楚柏帶隊入户走訪了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走進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心聲和訴求,瞭解到他們的基本情況,發現失獨家庭面臨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後顧之憂,形成了此報告。

高新區共有失獨家庭31人、18户,分佈在6個街道轄區範圍內。

(除27人享受國家計生失獨扶助政策210元∕月外) 企業退休社保金(1000元—1600元) 11人

各街道辦事處、村社區居委會都關心這些對象,住房條件暫無問題,65歲以上人員都享受了每天護理1小時的居家養老服務,逢年過節上門看望慰問,高新區管委會連續5年在春節上門慰問。部分人員敢於正視現實,克服困難,平靜地生活。在走訪中,大多數人員表示只要身體狀況良好,生活能自理,決不給政府添麻煩。但存在的問題十分令人擔憂。

(一)精神狀態不佳。主要表現在無法接受現實,一是搬家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離羣索居,不與人交談交往。二是保留孩子生前房間及所有物品,無法接受現實,依然經常以淚洗面。三是生活態度冷淡,基本生活靠混,無生活質量。四是經常觸景生悲,看見人家熱鬧團圓的場景,經常悲傷。

(二)身體健康狀況受影響。這些人員普遍顯得蒼老,因長期悲傷影響了視力、肢體運動功能、心臟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損。有人因長期悲傷變成了弱視,行走不便,長期卧牀,有人因病導致生活更加貧困。

(三)部分人員生活拮据。這些人收入普遍不高,有人還要贍養年事更高的父母,尤其無經濟來源者生活貧困,患病人員更加貧困。

(四)對養老問題普遍擔憂恐懼。普遍擔心生活無法自理時無人照顧,有3位80歲的老人還在獨自生活而沒有去養老院。

(一)完善政策解決失獨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建議在每年的`社會撫養費的收入中,列出專項資金,用於解決失獨家庭的生活保障和困難。目前,武漢市扶助金執行標準是每人每月210元,標準不高,建議提高扶助金標準。節假日上門給予物質和資金慰問,對臨時有困難的對象及時救助。

(二)豐富其精神生活解決失獨家庭的內心孤寂。組織、引導和鼓勵他們參與老齡大學活動和街道、社區的各種活動。

(三)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建立對失獨家庭關愛的紐帶。要把這個羣體當成各級組織的親人,發動機關、企業或社區志願者參與失獨家庭的幫扶活動,進行日常關照、瞭解信息、心理疏導和走訪慰問。

(四)解決醫療費用解決對失獨家庭看病難的問題。他們的個人醫保無法承擔其吃藥和住院治療費用,對超出醫保範圍的要給予減免。

(五)實行養老供養解決失獨家庭安度晚年的問題。對身體較差者、傷偶者、65歲以上人員安排其在就近的福利院養老。

第3篇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大量向城鎮轉移,與此同時受户籍、經濟、居住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的子女大多在家鄉接受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撫養的 單親家庭 裏或由祖父母、親戚朋友代為撫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縣農村14週歲以下兒童約1.3萬人,留守兒童有1457人,約佔兒童總數的11%,其中留守兒童單親在外務工為898人,雙親在外務工559人。為了進一步瞭解留守兒童的相關情況,改善我縣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發展狀況,20__年4月,縣婦聯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學習狀態、情感體驗和社會支持四個方面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調查對象主要是昭君鎮、峽口鎮、南陽鎮的部分留守兒童。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

調研結果顯示,在父母雙雙外出務工的情況下,留守兒童大多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佔62%,與其他親戚生活一起的佔13%,在校寄讀佔25%。這些家庭大都為經濟狀況所迫,不得以而出去打工。在對於父母外出打工,大部分留守學生不希望父母出去打工,主要原因集中在想念父母在家時的温暖和關懷。在外打工的父母對子女的關心並未減弱,絕大部分成年人外出務工時都會對子女的生活做比較放心的安排。外出後,他們在經濟上給予充分的支持,調查發現所有留守兒童都有充足的零花錢,其中43.2%的留守兒童表示自己的零花錢較多。

據問卷結果顯示,100%留守兒童是喜歡上學的,因為這樣能認識更多的新朋友,而且還能和同學一起玩。但是有75%留守兒童成績在班上是中等或者中等以下,17%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學習興趣下降了。由於爺爺奶奶作為監護人,普遍文化水平較低,無法幫助孩子學習,當問及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怎麼辦時,有71%是與同學一起探討完成的,有15%的留守兒童是自己獨立解決的,有13%是求助老師,只有1%是求助家人或親屬。在問及監護人是否重視學習時,93%留守孩子表示重視但不能輔導,只有1%表示重視並能輔導,還有6%的表示不重視。

調研結果顯示,父母與留守兒童聯繫中,父母談的最多的學習成績及學校情況,其次是詢問身體狀況、飲食、穿衣等情況,再次就是注意安全等問題。當問及身邊的人是否關心自己的問題時,絕大多數留守兒童選擇最關心自己的是在家照顧的人,甚至有13%留守兒童覺得父母很少關心自己。在問及平時是否開心的問題時,43%留守兒童表示多數時間不開心,有35%留守兒童認為比較開心,還有22%留守兒童是説不清。

調研結果顯示,90%留守兒童知道留守兒童的概念,63%的留守兒童知道愛心媽媽或代理家長,45%的留守兒童表示需要設立 代理媽媽 制度來幫助留守兒童,有40%留守兒童表示需要成立 留守兒童服務中心 來幫助留守兒童。

由於長期親情缺失,這些孩子已經產生了一系列學習、心理、道德等方面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留守兒童大多是由爺爺奶奶及親戚代理撫養,由於爺爺奶奶及代養親戚的文化水平較低,無法在學習上得到幫助和指導,也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學習,隔代扶養還突出表現為過分溺愛孩子,認為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就應該多給孩子一點兒愛。絕大多數父母選擇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讓孩子能有條件上好學,接受學校好的`教育,日後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與願違,通過調查發現,留守兒童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佔大多數。

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的缺陷,存在嚴重的 親情飢渴 ,而其他監護人替代不了父母應該要履行的完整的監護職責。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敗、進步、憂鬱、悲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時,沒有自己信賴的長輩可以傾訴和指導,往往只能是 自我消化 。尤其當他們遭遇挫折時,大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

未成年人正處在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父母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助,在行為習慣上容易發生消極變化,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軌的行為很容易被缺乏正確判斷的他們接受。養成許多不良行為,如沉迷上網遊戲、好吃懶做、小偷小摸、打架鬥毆等,且難以及時得到糾正,在是非面前表現為含糊不清,有時甚至覺得刺激而觸犯法律的底線。

留守兒童雖然有一定的監護人,但父母所委託的監護人如長輩家屬、親戚以及代理家長等,由於年齡、經濟、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無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監管。而且他們往往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算盡到了監護責任了,至於其他的事情則是學校的事情。因此在課餘和節假日等老師無法監管的情況下,留守孩子則成了絕對自由的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缺乏必需的安全保證。

由於監護的 盲區 。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由於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還要幹農活維持生活無時間照顧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放任自流。把孩子託付給親戚朋友如叔嬸、姑舅或朋友監管的留守兒童。主要特點:監護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學業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次之,而較少關注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親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於對待不盡公平,留守兒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 外來人 而產生自卑心理。有一部分在學校寄宿,年齡較大的孩子屬於自我管理的類型。這種類型,孩子年齡在14歲左右,多為國中學生。主要特點:父母長期在外覺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財、物方面儘量滿足孩子的需要,而對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關注較少。這類留守兒童由於處在青春期初始階段,易受外界影響,發生問題較多。

家庭和學校教育存在 誤區 。一是父母由於長期在外,無法照顧孩子而產生負疚感,大多采取 物質(金錢)+放任 的方式來補償,偶爾打電話聯繫大多隻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對子女的倫理道德、法制教育關注較少,致使子女好逸惡勞、奢侈浪費、擺闊氣,產生 拜金主義 等思想。部分留守兒童厭學,認為讀書無用,自己父母也沒讀什麼書,同樣天南地北掙錢,部分學生開始把人生髮展方向定位為打工掙錢,熱衷於吃喝玩樂,缺乏進取心和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求上進,成績普遍較差。二是由於監護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其行為一般不過問,因而缺失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在學校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規章制度,遲到、曠課、逃學、迷戀 網吧 等,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人混在一起。三是學校教育由於學生多,教學任務重,教師沒有精力,心有餘而力不足,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而且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學校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難度真大,有時半年甚至一年難見留守兒童父母一面,很難反映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和存在的問題,難以實現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目的。

社會環境存在 雷區 。對於環境適應能力較差、自制力較弱的孩子來説,加強安全防護工作至關重要。由於學校、家庭之間存在安全教育銜接上的 真空 ,學校不可能事無具細,監護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導致留守兒童被傷害等安全隱患無處不在。

縣委縣政府要出台各項優惠措施,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動員條件成熟的有志青年返鄉創業,大力開展家庭創業工程、信貸助推婦女創業行動、青年創業小老闆計劃等,同時聯合農業、科技、勞動等部門開展技能培訓,讓年輕農民掌握一技之長,能夠就近就業。各鄉鎮要就地發展經濟建設,作好 原生態 經濟文章,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千方百計增加農民工就業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回家週期,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還可以增強農村兒童受教育質量。

教育部門要把留守兒童工作情況作為學校教育考核內容的主要部分,各農村學校幼兒園要成立留守兒童管理專門組織機構,明確專人負責,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留守兒童管教。一是教師要從生活上和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更多關心和關愛,加強人格教育、性格教育等;二是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檔案,將留守兒童成長記錄檔案與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材料結合起來管理;三是通過書信、熱線電話等形式,建立留守兒童家長聯繫熱線。

興辦農村家長學校,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教育、團委、關工委、婦聯、鄉鎮政府等部門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父母和臨時監護人的家庭教育指導。通過學校的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幫助家長全面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加強情感交融,扭轉留守兒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勢,努力為他們營造近似完整結構家庭的心理氛圍和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親子溝通方式,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諧發展。家長學校要適應形勢的發展,開辦臨時監護人培訓班。

一是建立 留守兒童服務中心 。每個鄉鎮可依託學校或村委會,在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 留守兒童服務中心 ,設置 快樂活動室 親情工作室 愛心閲覽室 等,為留守兒童提供學習園地、交流平台、娛樂場所和健身陣地。藉助慈善協會的平台,建立的 關愛留守兒童 專項資金,廣泛挖掘社會資源,接受社會的資助,從機制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經費來源。通過聘任志願者的形式,常年開展留守兒童喜聞樂見的集體活動,彌補留守兒童在情感和精神上的缺憾,調動他們生活、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建立 愛心媽媽 結對幫扶長效機制。開展 愛心媽媽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 活動,採取多種形式向全縣婦女發出宣傳倡議,招募 愛心媽媽 。同時改變以往經濟幫扶為主的方式,鼓勵 愛心媽媽 進家入户為留守兒童檢查指導作業,送課外書,梳理頭髮,修剪指甲,整理房間,使留守兒童感受到母親般的關愛。

健全特殊困難流動留守兒童的檔案,將符合條件的留守兒童全部納入低保範圍,對其及時進行醫療救助。要抓住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利契機,確保農村留守流動兒童享有應有的基本醫療服務,有效解決困難農村留守兒童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充分發揮各地法律援助服務機構的作用,切實維護留守流動兒童合法權益。

大手牽小手,全家樂悠悠;小手牽大手,齊心填代溝。兒童是家庭的花朵,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成長是我們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學校,成功在社會。惟有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為一體來引領好我們的孩子,這才是我們最終的期盼!

第4篇

困境兒童作為兒童中的特殊羣體,其生存狀況、福利需求和權益保障等相關問題日益成為社會、政府和學術界高度關注的熱點。特別是近兩年來,不少關於兒童受到傷害的報道頻頻出現,反映了我國當今困境兒童救助工作的不完善,也凸顯出我國當今兒童救助工作的嚴峻性和緊迫性。本文以寶應縣**鎮為例,闡述了困境兒童家庭監護的整體情況和基本特徵,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及建議,以期對保護困境兒童健康成長、促進家庭監護到位做出有益探索。

“撫養和關愛兒童是人類發展的基石”。隨着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家庭問題等因素的影響,困境兒童的數量逐漸增加,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關愛睏境兒童工作成為黨和政府關注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也是社會福利制度構建的重要議題。國務院今年六月下發了國發〔20xx〕36號文件《國務院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其中規定,困境兒童包括因家庭貧困導致生活、就醫、就學等困難的兒童,因自身殘疾導致康復、照料、護理和社會融入等困難的兒童,以及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遭受迫害、遺棄、意外傷害、不法侵害等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侵害的兒童。今年3月,我縣**鎮被省婦聯確定為兒童家庭監護缺失社會干預省級試點。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瞭解當前我縣困境兒童的生存現狀和發展需求,為困境兒童爭取和提供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幫助。7月,在省婦聯下發了兒童家庭監護缺失風險問卷後,我們聯合螢火蟲志願者協會對**鎮72名困境兒童開展了入户調查,形成**鎮困境兒童生存狀況調查報告。

通過調查,瞭解掌握困境兒童及其家庭的困難、問題及需求,準確分析兒童家庭監護缺失風險程度,為有效干預奠定基礎。

三、調查對象和方法:按照省婦聯下發的問卷要求,對**鎮0-14歲兒童開展入户調查,填寫問卷。

一、困境兒童家庭監護的整體情況和基本特徵

本次兒童家庭監護缺失風險問卷調查共72份,對象為**鎮0-14歲兒童。其中男童31名,女童41名。學齡前2名,幼兒園1名,國小47名,國中14名,未入學8名。根據評估得分,72名困境兒童中,低風險37人,中度風險33人,重度風險2人。

從分值來看,根據彙總結果,總評得分為37.6分。根據問卷設計的標準,按評分分組看,0-40分不需要社會干預的低風險兒童家庭比重為51.4%,41-100分需要不同程度干預的兒童家庭比重為48.6%。其中,41-60分需要某個方面社會干預的中度風險的比重為45.8%;61-90分需要多部門聯合社會干預的高風險的比重為2.8%,91-100分需要立即干預的緊急風險沒有。因此,72個兒童家庭監護缺失風險總體為中低度。

(1)孩子父母生存狀況大多嚴重。據調查結果,父母一方死亡、長期服刑在押或強制戒毒、重病、重殘、失蹤情況,或父母一方有、酗酒等惡習的比重為55.6%,父母雙方死亡、長期服刑在押或強制戒毒、重病、重殘、失蹤、失聯的為20.8%,兩者合計為76.4%。

(2)監護人的就業狀況、家庭的經濟狀況比較困難。據調查結果,無固定工作的比重為65.3%,失業在家的比重為20.8%,兩者合計為86.1%。

(3)父母婚姻關係不完整、教育開支有壓力。調查結果顯示,單親家庭的比重為58.3%,感到孩子教育開支有壓力非常大和較大的比重為55.6%。

(4)目前監護人的健康狀況有一定問題。據調查結果,患有一般殘疾或患病的比重為25.0%,患有重殘或重病的有12.5%,兩者合計為37.5%。

由於部分兒童因家庭變故原因出現家庭監護缺失或不當等現象,孩子健康狀況不佳,安全保障不充分,學業關注較少,情感教育缺少,在生活照料、安全保護、親情呵護、心理健康、行為養成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

(1)孩子健康狀況不佳。調查結果顯示,孩子體弱多病、看上去嚴重營養不良、身高體重等各項指標嚴重低於同齡孩子的比重為13.9%,孩子身體狀況一般、看上去身高體重等指標稍差於同齡孩子的比重為15.3%。患有重大疾病的比重為13.9%,孩子患病不能及時得到妥善治療、任其發展的`比重為2.8%。

(2)孩子得到監護人的關注較少。調查結果顯示,平時從未關注孩子有無不適當的人接近或觸摸的比重為5.6%,偶爾關注的比重為55.6%,兩者合計為61.2%。

(3)孩子學業教育輔導欠缺。據調查結果,孩子的作業有困難時,不能得到任何輔導的比重為55.6%,父母親自輔導孩子的只有26.4%。因為缺少有效監督和應有的學習輔導,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較差,問題積累多了,勢必影響學習的自信心。成績大多不夠理想。

(4)與孩子進行思想情感交流溝通不夠。調查結果顯示,偶爾的比重為36.1%,比較少的比重為20.8%,從來沒有的比重為2.8%,三者合計為59.7%。

(1)監護類型對孩子有直接影響。72人中,監護人與兒童為祖孫關係的有22人,佔比30.6%。一般是年齡偏大、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村老人,他們在勉強保證孩子基本生活的同時,很難對他們進行行為看護和心理溝通,孩子往往存在安全和心理問題。

(2)監護人對兒童主動關心和指導不夠。回答“我能經常和孩子有親密的接觸”為“很不符合”和“不符合”的分別佔2.6%、18.4%。回答“和孩子談完話,我甚少批評或指責孩子的想法”為“很不符合”和“不符合”的分別佔2.6%、18.4%。

(3)監護人對家庭現狀滿意度不高。回答“我滿意我目前的家庭和孩子的狀況”為“很不符合”和“不符合”的分別佔10.5%和13.2%。

大部分困境兒童的需求主要表現在生活照料、安全保護、學業輔導、親情呵護、心理健康等方面。

1、生活水平較低。困境兒童的主要問題是生活普遍比較困難,主要靠低保等政府救濟,家庭缺乏正常固定的收入,精神文化生活相對貧瘠,生存質量相對較低。

2、面臨人身安全隱患。由於父母因種種原因,無法履行監護職責,困境兒童缺少必要的監管和保護,生命健康等方面的安全隱患時有發生。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傷害。困境兒童安全意識淡薄,常常脱離監護人單獨行動,燒傷、燙傷、交通事故、溺水等意外事故時有發生。某村**同學9歲,家裏除她之外全部是男性,爸爸還是刑滿釋放人員,在外打工,對小女孩的問題基本不重視,母親失蹤,存在女童保護方面的隱患。我們立即請村婦代會主任擔任其代理媽媽,關注日常生活。同時請社工人員介入,開展個案工作。帶領孩子參與村裏的同輩成長小組活動,安排女醫生為女童講解生理知識和防護,引導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3、部分困境兒童學習成績一般或較差。絕大多數困境兒童的父母外出務工、患有大病或者殘疾不能有效監護,實際監護人一般是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屬,普遍年齡大,文化低,導致一部分兒童學習不刻苦,上進心不強,缺少輔導和督促,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較差,學習成績欠佳。

4、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根據彙總結果,“當我有煩惱或遇到困難時,我會主動跟父母傾訴或尋求幫助”、“如果父母在外工作不常回家,他們會一週一次和我電話聯繫”回答“比較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的比重合計達到20%及以上。部分受訪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撫慰,缺少親情陪伴呵護。這次問卷對象年齡在14歲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親情的缺失讓孩子感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累積的心理壓力造成困境兒童出現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內向、孤僻、自律自控能力較差等。

如何進一步改善兒童在家庭的成長環境,從源頭上減少和控制兒童惡性傷害事件發生,筆者認為,應進一步完善政府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益力量參與,建立多渠道、全方位、制度化的關愛幫扶體系,使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愛心力量共同參與,形成全社會的關愛氛圍,幫助保障這些孩子在逆境中健康成長,成年後順利融入社會。

(一)政府應發揮主體作用。政府要給予更全面的支持。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並關注困境兒童羣體,令人欣慰的是,今年6月19日,國務院出台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制定了保證困境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和保障正常生存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提出了落實監護責任的具體措施,但困境兒童保障方面還面臨着政策落實方面的難題,如何統籌發揮各部門的職責。例如民政部門設立的兒童福利督導員應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根據目前瞭解的情況來看,社區和村裏的兒童福利和保護督導員多是兼職,沒有工作經驗,沒有專項工作經費,工作人員不瞭解如何做好督導工作。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救助經費保障。該鎮制度性保障兒童的救助都能到位,且資源獲得的渠道較多,例如,低保家庭兒童享受低保政策以及各級組織、各部門開展的各類幫扶項目。而不符合低保家庭的兒童中同樣存在貧困、監護缺失等問題,相應保障措施以及服務較為缺乏。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個充足的資金來源,同時對困境兒童的救助可否根據年齡的不同提高標準,同時制定靈活的認定標準,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

(三)社會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困境兒童的教育成長問題除了完善和加強政府救濟外,還應該搭建平台,讓社會公益組織、愛心人士、民間慈善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凝聚各方力量。可嘗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專業性的社會團體,為兒童心理、諮詢等自身發展提供服務。調查中我們發現,兒童保護個案中,大多是因為家長缺少良好的教育方法,未能掌握親子溝通和兒童教育技巧而造成。而目前給兒童提供的服務大都集中於衞生保健、護理康復、經濟援助等方面,兒童個案及家庭領域的社會服務遞送能力較低,存在專業人員缺乏,專業社工數量少,專業程度低等問題。今年我們聯動了螢火蟲志願者協會參與了困境兒童的摸排,暑假期間,設計了“暑你快樂”主題活動,組建兒童成長小組。幫助孩子們如何與同齡的小夥伴建立友好的朋友關係、並學會如何以參與、尊重、合作的心態參與團隊合作等,參與兒童達到130人次。

(四)學校要給予更多的關護。調研顯示,困境兒童75.3%都處於義務教育階段,這個階段,學校應該充分關注這部分羣體,對困境兒童學習、生活、心理上的指導。可聯合婦聯舉辦困境兒童監護人培訓班,引導監護人正確教育困境兒童。要實行班主任責任制,負責困境兒童的日常思想,學習和在校安全,定期與困境兒童父母及監護人溝通。今年我們嘗試在**國小設立四點半課堂,國中設立温馨小屋活動室,正常開放。對44名在校的困境兒童由校領導和任課老師組成的“2+1”結對,實行思想、學習、食宿和安全等全過程“零缺位”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5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作為婦聯組織緊扣中心、圍繞大局,應把家庭美德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是婦聯組織加強家庭美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是以家庭細胞的優化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但市場經濟發育過程中的盲目無序性帶來的家庭倫理道德失控等諸多問題,給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提出了新課題。近年來,連雲港市把創新作為破解創建工作難題,促進創建活動更加貼近時代、體現民意的動力,增強創新的主動性,找準創新的着力點,提高創新的實效性,有力推動了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的深入持續開展,使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這一老樹泛出的新綠、開出了新花、結出了碩果。目前,全市236.5萬户家庭已有212.8萬户參與到創建活動中來,佔總數的90%。近期,深入家庭一線對全市五好文明創建工作進行了走訪調研,形成以下報告:

一、連雲港市創新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工作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領導機制。在層層建立五好文明家庭協調領導小組,明確各協調單位工作職責和任務的同時,全市各級婦聯組織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做好牽頭工作的大文章,突破婦聯獨家經營思維定勢,積極爭取領導重視和部門支持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市婦聯與市紀委開展的家庭助廉評選表彰、家庭助廉事蹟報告及家庭助廉讀書活動;與市委組織部舉辦的基層女村幹部、社區女主任研討班;與市綜治辦、市公安局、市廣電局等聯合開展的創建“平安家庭”活動;與市司法局深入農村開展反家庭暴力法制宣傳活動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優化創評機制。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創建是根本,評選是手段,不能重“評”輕“創”,更不能以“評”代“創”。為此,我們對原有的評比條件做進一步改進完善,把建設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相關內容列為文明家庭創建的具體要求,細化具體標準,使創建活動融入時代特色;同時,廢除“五好文明家庭”評比“終身制”,建立六項創建制度,即申報制度、評議及複評摘牌制度、公示制度、通報反饋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和表彰制度等,使五好文明家庭評比工作日趨規範化和制度化。

三是健全激勵機制。為促進廣大家庭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我們注重樹立典型,表彰先進,並加大對典型的宣傳力度。市級每2年應表彰一批文明家庭先進典型,縣(區)每1—2年應進行一次表彰,鄉鎮每年都進行文明家庭表彰,同時,建立了市、縣、鄉三級五好文明家庭示範點,抓好一個鞏固一個,以點帶面,延伸輻射,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組織開展了“廉內助”、“好妻子、好丈夫、好少年”、“好軍嫂”、“好警嫂”等評選活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導、激勵作用,在示範户的帶動下,廣大家庭文明意識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求知、求富、求樂、求美的生活理念逐漸深入。

二、積極創新內容,為五好文明家庭創建工作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首先,從創建“學習型”家庭上切入,增強創建活動的感染力。xx年上半年,我們與市委宣傳部等有關單位聯合下發《建設學習型家庭實施意見》,按照老年、中年、青年、少年等不同年齡段,分別明確了學習重點在抓好綜合學習的前提下,每年確定一個競賽主題,開展家庭各類競賽活動,調動家庭成員的學習積極性。根據意見要求,xx年暑期舉辦城區家庭母子(女)英語演講比賽;xx年舉辦全市家庭日常英語900句會話比賽;xx年舉辦全市科技與法律知識競賽。為豐富家庭成員的文化娛樂生活,提高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市婦聯不定期舉辦家庭才藝表演賽、老年夫妻健康知識競賽、家庭生活竅門徵集活動等,並確定了200户為學習型家庭聯繫户,登記造冊,統一管理,隨時掌握這些家庭在創建過程中的進展情況。江蘇省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户王浩敏家庭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網站,網站從xx年2月8日開通以來,點擊人次已達到12800次。學習型家庭創建不僅豐富了五好文明家庭創建工作的內涵,也為家庭文化建設注入勃勃生機,進一步營造了具有現代氣息的家庭氛圍。

其次,從創建和諧家庭上切入,增強創建活動的影響力。一是倡揚家庭美德,營造社會和諧。xx年制定了《家庭美德公約》、《五好文明家庭標準》,編印了圖文並茂的《家庭美德手冊》,發放到各基層婦聯及部分城鄉家庭,以三字歌的形式開展了廣泛宣傳。近年來,我們還聯合市委宣傳部、連雲港日報社等開展了十佳敬老好兒女、十佳孝順好媳婦、感動港城十佳母親等評選活動,通過層層推薦、媒體公示、羣眾評議產生出“十佳”,在社會上影響較大,效果很好。二是深化家庭教育,推動社會和諧。一方面我們積極實施“春蕾計劃”。實施“社會媽媽”工程以來,“社會媽媽”隊伍不斷擴大,已達到目前的2700多人,資助了近3000名孩子;對全市孤兒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摸底,為1000多名孤兒全部建立愛心幫扶檔案。另一方面,圍繞“雙合格”實踐活動,不斷創新家庭教育工作模式。市婦聯與移動公司聯合成立網上家長學校,開展了“幼小銜接”家教講座、“留守兒童中秋給父母送祝福”短信大賽等多項活動。三是淨化家庭環境,促進社會和諧。面向廣大家庭成員廣泛開展《婦女權益保障法》進社區各類普法宣傳,使他們知法、懂法、守法;面向全市開通了婦女維權服務熱線;協調有關部門,把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納入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考評內容,在全社會構建遏制家庭暴力的氛圍和機制。

第三,從創建特色家庭上切入,增強創建活動的生命力。圍繞家庭建設、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家庭美德等內容,近年來,我們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載體各異的特色家庭創建活動。一是通過宣傳發動、典型帶動、活動拉動等方式,深入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二是以“廉政文化進家庭”為契機,深入開展“廉潔家庭”創建活動;三是緊跟國策政策宣傳,廣泛開展綠色家庭、環保家庭、節約家庭等各種創建活動;四是讓各種家庭各展其長,各顯其優,向善求美,開展了書法之家、音樂之家、美術之家、鋼琴之家、京劇之家、體育之家、足球之家創建評比活動,各類家庭百花齊放,呈現出了“萬紫千紅總是春”的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新局面。

1、創新“星級化”評比手段,使無形激勵化為有形激勵。“星級化”評比是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在內容上的拓展和形式上的創新。作為一種創新手段,我們在開展十星級文明户的評比工作中注重把握新的時代特點,準確定位評比內容。一是把家庭文明建設定位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弘揚家庭美德上。二是定位在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諧的家庭模式上。三是定位在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四是要定位在不斷滿足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繁榮城鄉家庭文化、提高家庭生活質量上,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創建活動。同時,我們還創新推展“星級文明户”自評工作,變村(居)委會定為村民定,通過村(居)民主動參與評選,使村(居)民對評出“星級文明户”心服口服,真正起到了示範引領的作用,激發了村(居)民參與和諧社區、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

2、創新輿論宣傳手段,使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成為社會共識。推進家庭道德建設,需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為此,我們以宣傳家庭美德20字和公民道德20個字的基本規範、家庭道德建設領域的熱點問題、背離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錯誤觀念和醜惡現象為重點,突出抓好三個層面的宣傳:一是向領導宣傳,引起各級領導幹部對家庭道德建設的關注;二是向社會宣傳,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三是向婦女宣傳,讓婦女認識到她們在五好文明家庭建設中的特殊作用。宣傳中注重策劃,上下聯動,相互配合,及時提供信息,主動交流情況,抓住典型事例,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使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成為廣大家庭的自覺行動。

二、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家庭的內涵、家庭的結構、家庭的功能以至家庭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還會繼續變化。因此,文明家庭創建工作在諸多方面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需要隨着社會的發展增添新的內容,擴展新的人羣,提出新的要求。從調查情況看,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建工作機制沒能真正形成,協調組織作用發揮不夠。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協調小組和辦公室在研究創建工作,適應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要求,對創建活動進行規範化、科學化管理上還存在差距,各成員單位的協調配合作用發揮不夠。黨委領導、文明辦牽頭、婦聯主管、各方參與、齊抓共管的創建工作機制應進一步完善。

2、羣眾參與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個別家庭沒有參加過這類活動,也有的家庭表示不知道這項活動具體怎麼操作的。從調查情況來看,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創建活動宣傳力度不夠,活動開展的不夠深入;二是幾十年如一日家庭標兵的樹立,它的重複性與單一性,也難以引起廣大家庭的關注與興趣。

3、男女平等在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在創建活動中存在忽視男性的現象,如在我市開展的優秀家庭角色評選表彰活動中,大多是以好婆婆、好母親、好媳婦等女性角色出現,在舉辦家庭美德創建活動動員會議時,雖然要求家庭成員都要參加,但來的幾乎全是女性。一些男同志則表示:家庭是女人的事,與老爺們無關。這也反映出人們對創建活動在認識上的偏頗。

三、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創建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要切實加強對文明家庭創建工作的領導,建立黨政羣“三位一體”的創建格局。1996年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把家庭美德建設納入了黨的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決議中,也是第一次把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納入了黨的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使創建活動由婦聯的`獨家經營變為全社會的齊抓共管。因此,五好文明家庭創建工作在手段上要突破婦聯獨家經營的思維定式,發揮婦聯組織的牽頭作用,緊緊凝聚起黨政、公檢法司、教育等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的羣策羣力,發揮好整體運作效益。黨政羣主要領導及部門負責人應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創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各級婦聯幹部更要轉變觀念,積極正視家庭美德建設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的現實,準確把握好婦聯在創建活動中的角度,擺正自己的位置,努力發揮自身的優勢,做好牽頭工作的大文章。黨政領導要真正把家庭美德各項創建活動納入本單位、本部門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開展各具特色的活動,激發羣眾的積極性、創造性,與經濟工作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同表彰。

二要規範創評工作,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羣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擴大羣眾的參與面。家庭道德建設的“軟約束力”決定了這項活動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號召力和感染力來進行。因此,豐富多彩、富有時代感的活動載體至關重要。要以人民羣眾渴求的內容和充滿時代氣息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吸引影響家庭成員。在農村,繼續深入開展“十星級家庭”創建活動,規範家庭自報、羣眾投票、公開表彰的創評程序,抓好“美德在農家”示範鄉鎮、示範村建設。在城區,要深入調查研究,瞭解人們的精神需求和意願,設計開展融思想性、趣味性、藝術性於一體的活動,大力開展文明樓道、文明社區和“和諧家庭”創建等活動,特別是要充分藉助最便捷、最易為人民羣眾接受的現代化信息傳播手段,啟開百姓心中的門,擴大創建活動的參與面,使創建活動真正深入人心,使家庭對創建活動的參與真正成為一種自覺的意願。目前,應該從人們思想、生活多元化發展的實際出發,打破整體劃一的評選模式,設立多種更符合不同家庭特點的單項文明家庭的評選內容,如藝術之家、武術之家、環保之家、敬老之家、教子有方之家、熱心公益之家、自立自強之愛、互敬互愛之家等。這樣既激發了不同特點的家庭成員文明素質的不斷提高,同時也吸引帶動了更多的家庭走向文明,努力增強文明家庭的光榮感,營造“在社會做個好公民,在單位做個好職工、在家庭做個好成員”的濃厚氛圍。

三要重視輿論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建立全方位的家庭美德教育體系。輿論宣傳是抓好家庭美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各級婦聯組織必須重視發揮各種輿論陣地的宣傳和引導作用。一要大力宣傳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和家庭新風尚,以正確的輿論教育和引導家庭成員;二要大力宣傳先進家庭典型,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輻射作用。同時抓好家庭美德教育體系建設,全面實施“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這項提高全民道德素質的基礎工程,促進家庭美德教育進課堂、進社區、進企業、進媒體。

第6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家庭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推動一批中小家庭服務企業做專做精,扶持一批有實力的家庭服務企業做大做強,打造一批知名家庭服務品牌,按照xx市就業辦公室20xx年9月27日會議部署,我鎮在全鎮範圍內開展了家庭服務業企業事業單位基本情況摸底調查工作。

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我鎮採取鎮人社所與40行政村聯合調查、與工商部門登記單位進行核對的方法進行。針對我鎮鎮駐地、xx煤礦區家庭服務業比較集中地實際情況,我鎮人社所組織精幹力量集中對鎮駐地、xx煤礦區逐户進行摸底調查,確保做到不重不漏。

本次調查共調查家庭服務業(企業、單位)398家。其中家政服務類263家,專業化服務135家,沒有房屋中介類、婚姻介紹類。經營方式以自營為主。共吸納從業人員915人,其中吸納高校畢業生13人,困難就業人員34人。

1、市場供需存在矛盾。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家庭保潔、照料老人、管教孩子等家政服務,還有一些家庭需要一些特殊的家政服務,比如中高級育嬰師、養老護理員、病老陪護等,現市場尚還不能滿足需求。由於市場魚龍混雜,服務

的質量參差不齊,不能及時、有效地滿足市場需求,市場供需矛盾突出。

2、人員培訓不足,素質有待提高。目前,家庭服務人員主要是下崗、失業等弱勢羣體和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偏低。

3、市場管理不夠規範。家庭服務業由於市場廣闊,供不應求,只要想幹的就可以幹,因而造成市場結構混亂。目前我鎮的'家庭服務業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對服務質量也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市場價格不統一。三、意見和建議

3、政府部門應加大行業管理和扶持力度。在管理上,政府應加強家庭服務行業監管力度,對家庭服務市場進行規範管理,規範家政公司之間的惡性價格競爭。在扶持上政府部門要出台一系列專門針對家庭服務業的優惠政策,工商部門從快從簡辦理各項手續,税務部門依照相關政策減免税收。

第7篇

全國老齡委數據顯示,從20xx到20xx年,我國將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老年人口將從2.12億增加到4.18億,佔比提升到29%。目前,我國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半數,大中城市達70%,給老人的照護帶來巨大壓力。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吳玉韶指出,家庭養老是我國的傳統和優勢,但現在很多公共政策缺乏家庭視覺和觀念,一些政策沒有考慮到贍養因素,無意識地成為家庭養老的“創傷”。

據瞭解,目前我國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50%以上,大中城市高達70%。

中國的老齡化發展還存在不平衡的問題,出現“農村比城市先老”,“東部比西部先老”,“老齡化進程出現階段性不均衡”的問題。

目前我國農村老齡化比例比城市高1.24%。根據預測,20xx年農村老齡化率將率先達到20%,比城市高5%;到20xx年達到29%,比城市高7%,並將持續到20xx年。由於區域發展不平衡,東部老齡化明顯快於西部。上海市於19xx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是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地區,而西部地區剛剛進入老齡化社會,東西部相差30多年。

專家:或可學新加坡發“三代同堂花紅”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吳玉韶指出,發展社會養老服務確是大勢所趨,但必須清楚認識,家庭養老仍是基礎。

“但目前一些輿論宣傳説,養老不需要靠家庭了,要靠政府、社會、養老機構,這其實是一種誤讀。”吳玉韶還指出,“一些政策無形中成為家庭的創傷,比如個人所得税,不考慮到贍養的因素;保障房五六十平方米是不可能‘三代同堂’的;階梯水電價,家庭人口越多交的錢越多。”

他舉例指,家庭養老目前也是世界的一個大趨勢。比如韓國、德國等國家,在政府開發的公益性住宅設計中,就有“多代屋”,白天打開隔斷是一家,晚上關上隔斷是兩家,既方便老人也方便子女,鼓勵多代同堂。而新加坡則發放“三代同堂花紅”,給予與父母同住的子女補貼,鼓勵多代同住。

全國暨廣東省第二屆孝文化高峯論壇昨日在廣州舉行。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吳玉韶指出,家庭養老是我國的傳統和優勢,但現在很多公共政策缺乏家庭視覺和觀念,一些政策沒有考慮到贍養因素,無意識地成為家庭養老的“創傷”。

從論壇相關研究報告獲悉一組數據。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從現在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將進入三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從20xx年到20xx年,為急速發展階段,老年人口從2.12億增加到4.18億,年均增長一千萬人左右,老年人口比重由15.5%提升至28.7%。

第二階段從20xx年到20xx年,為緩速發展階段,老年人口從4.18億增加到4.87億,年均增長380多萬人,老年人口比重從28.7%提升到34.8%。在這個階段,人口高齡化特徵明顯,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從0.6億增加到1.18億,新增老年人口超過八成是高齡老人。

第三階段從20xx年到21xx年,為平穩發展階段,老年人口與其他年齡段人口共同減少,從4.87億減少至3.83億,老年人口比重在32%~34%區間浮動,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重度老齡化高峯平台。

報告還指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與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四化併發”,給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加了新難度。20xx年,我國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萬,佔老年人總數的19%,其中完全失能達到6.4%,這給照料護理帶來了巨大壓力。

第8篇

20xx年2月8日起,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牧專分園xx幼兒園進行我的實習並工作生涯。在這工作期間我學習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配班老師(保育)的工作教育瞭解,二是作為一名教師崗的工作實習,三是作為一名班主任所需要的領導力和協作能力。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園內有經驗的老師或者我們班主任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幼兒教育是當前人們很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幼兒教育也是我國教育的基礎部分。幼兒的發展直接關係到我國未來的發展,而且幼兒作為一個特殊的羣體應該得到特別的關注。我利用工作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幼兒家庭教育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聯繫。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幼兒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家庭教育自古以來就備受人們的關注,福祿貝爾曾説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説是掌握在當權者手中,到不如説是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孩子身心健康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自古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教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在社會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當今很多家庭不注重對孩子進行教育,有些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不足,甚至為被孩子的成長規律,只養不教,認為角是學校是幼兒園的任務。諸不知,家庭教育的缺失,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促使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更加捉襟見肘,事倍功半。

在剛開始的實習的時候,我是在愛神一班,也就是大班。我們班有幾名特殊的孩子。第一位是叫葉繼元。他與人溝通能力特別不好,在班上做了一個小調查,全班孩子問了一遍沒有一個小朋友説喜歡葉繼元,當我們在詢問完之後對葉繼元也是感覺又恨有感覺他可憐,在班內連一個好朋友都沒有。在班級內,1分鐘之內都會有2~3孩子向老師告他的狀,每次都是其他孩子在玩,他過去故意搗亂,或者與其他孩子有了爭執他先動手打人的。對我們幾位老師來説,一説到他就頭疼,一直也找不到原因。一次在户外活動的時候,我一直在靜靜的觀察着他。户外活動期間他也不玩,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不停地搗亂其他孩子的遊戲,讓其他孩子的遊戲無法進行時就離開了。在代老師組織孩子們跳大繩的時候,他沒有和其他孩子一塊去跳大繩,而是再想辦法阻止其他孩子跳。後來,和葉繼元的媽媽溝通後才知道,葉繼元現在快7歲了,從出生到現在他的爸爸陪在他身邊的時間合起來不到3天,和媽媽生活在一起,讓她的媽媽有情緒的時候都會把情緒發泄到他的身上,而他有情緒時就無處發泄,所以在幼兒園當與其他孩子出現矛盾時,他就會出手打人發泄情緒,或者故意搗亂來吸引他人的目光。知道這些後,我們就會經常關注他,每當他做一件很小的好事時,我們就對他做出肯定並對他進行鼓勵。每當他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執時,我們會告訴他讓他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不用粗野的行為。告訴他心裏不舒服或者很生氣的時侯可以對着對方大吼一聲,但是不能動手打人,如果你動手打人,你就傷害到其他小朋友···對他進行耐心的講解,再與葉繼元的媽媽溝通,講解一些關於兒童心理,和怎樣與葉繼元正確相處···慢慢的我們發現雖然還是會有其他孩子告葉繼元的狀,但與之前相比就是進步,他真的試着用其他的方式來發泄他的情緒,現在他在班上也有了幾個好朋友。

還有另外一位孩子他叫王之明。他是那種對待感情特別敏感的孩子。也許這也和他的家庭背景有關,在他的爸爸媽媽離異之前,他爸爸媽媽一直在家裏吵架···後來他的爸爸媽媽離異後他就跟自己的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在班級內,他是那種特別受不了被忽視,也是那種特別忍受不了一點點委屈的孩子。在班級內,如果和他一些孩子發生了爭執,老師也明明看到了是他先動手摸其他孩子的,其他孩子就還他了一下。當對王之明進行提醒時,他就會感覺不是他的錯,會進行反駁或者大聲吆喝,如果這時老師説他一句,他就會不管在任何場合開始仰頭不掉淚的大哭起來。等他情緒穩定時,我們找他問了事情經過,他説是他自己先摸

對方了一下,對方就打他了,所以他自己才又開始還手···我們就對事情的過程對王之明進行分析,他自己後來也能接受並且明白。當有些事情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的情緒也會特別不穩定有一次户外活動的時候,他的鞋帶開了,因為都是大班的孩子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自己繫鞋帶了,他的鞋帶開了自己不想系,就開始跑到我面前對我説給我係鞋帶,以為他沒有運用禮貌用語我們沒有幫助他,班主任這時過來告訴我不讓我幫他,讓他自己系。王之明也是非常倔的孩子,老師不幫他希,他就一直纏着老師,他大哭老師就先忽視他,大聲不掉淚的哭幾聲就又過來跑到老師旁邊讓給他繫鞋帶。知道户外活動結束我們要帶孩子下去了,他就是不下去,非要繫好鞋帶再下去,我被他纏的煩了就幫他繫了。這時班主任看到了,就又過來把他的鞋帶拆開讓他自己系,他就又開始大聲不掉淚的嚎哭起來。直到進班,代老師單獨把他叫到旁邊對他進行談話。後來瞭解到他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有什麼東西爺爺奶奶滿足不了他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哭,這時他想要的東西爺爺奶奶就會滿足他。但是他也是非常重視感情的,我在愛神一班將近兩個月,園長把我又調到精靈三班讓我去感受大班和小班的不同。王之明之後我要調走時就跑過來跑着我説,蔡老師我不想讓你走,你要去精靈班多長時間呀?我會想你的···當時聽了心裏那感動呀!

根據這段時間在幼兒園的`觀察和與個別幼兒家長進行溝通總結出以下幾點家庭教育切記的誤區:

1、心理誤區。由於我們未完成的夢想或者由於社會壓力逐漸加大,我們希望從孩子身上得到補償,希望越大,那麼我們的孩子壓力越大。壓力超出負荷,造成的後果不僅是身體,還有心理和社會的不適。我們不可以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強加在孩子身上。

2、教育誤區。知心姐姐盧勤把溺愛歸納三種類型:代替型、看管型、滿足型,即雞媽媽似的溺愛。愛,不能只是看管、代替和滿足,我們的孩子還需要開放,如果説孩子是風箏的話,福怒影視那根風箏線,起着引導、鼓勵、再鼓勵,並把握好度讓他們去實踐,有一天他們會創造比我們更強的未來。

3、形象誤區。言教也要身教,父母的形象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樣。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要做好自己。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播撒一粒種子,生長出來的的確還是瓜和豆,關鍵在於他們有什麼作用。

4、行為誤區。耳濡目染,定型思維,驅之不去。父母的行為,每一按都影響着孩子的感受,影響着他的思維意識、價值觀念、習俗好惡、道德品質和社會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父母要以身作則,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他們成為明天社會所需要的一代。

5、語言誤區。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語言來完成的,父母的雨呀是孩子成長的營養,愛的語言多了,有一天會有愛的成果收穫。肯定的語言,是孩子成長的信息,讓他們相信自己,才會賣出前腳的一步。

6、許多家長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缺乏瞭解、教育科學知識不足。例如我現在所在實習的班級精靈三班中,一位叫常希雅的小女孩,我們幾位老師發現在讓小朋友跟着電視唱歌時,其他小朋友都只是哼唱,而常希雅能看着電視上的字給唱下來。但是在心裏承受和自立能力上相對比其他孩子就要弱一點。在早上孩子們入園時,其他孩子經過半年多的幼兒園生活已經適應幼兒園生活,早上能高高興興地到幼兒園並能和爸爸媽媽説再見,而不再是剛入園那是天天的哭鬧。但是常希雅在早上入園時總是鬆不開媽媽的手,不然就是哭鬧,她的媽媽呢看到也是不忍心,每當老師紅柱她時,她的媽媽就有出現在他的周圍,這是常希雅的情緒上就又有了新的波動。他的媽媽只是在學習上幫助了她,如果他的父母多瞭解一下孩子的身心發展也許就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入園哭鬧的現象。

7、教育目標失衡。孩子是附屬品、個人願望強加於孩子、家長過高的文化期望、職業期望、心理預期;重視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視孩子心理髮展過程;輕能力,認為孩子太小什麼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體重,一味滿足吃穿;輕心理健康,這麼小,認為他們不需要或者模式忽略了。

8、教育方式不科學。不恰當的教養態度,如認為孩子小或者自己忙,早晨教養分離;極端的教育方式,如對孩子過分親暱、照顧、縱容、包辦、甚至不適當的滿足一切需要,迴應害孩子的心理健康,晦氣適得其反的作用。例如我們班的楊豆浩宇,他的爸爸媽媽都比較寵愛他,每次上幼兒園都要和爸爸媽媽講條件,買好什麼玩具了才去上幼兒園,在幼兒園也是我行我素。

9、與托幼機構教育相脱節。如家長讓孩子死記硬背,而老師在幼兒園則支持在遊戲中學習;父母從自己願望出發,讓孩子上各種特長班,4歲左右的孩子在上學後的業餘時間要上舞蹈班、繪畫班、鋼琴班、跆拳道班。如果是一名大人,我想他們也是堅持不住的,就不要説是一名什麼還不懂喜歡玩的孩子了,而老師則主張孩子自由發展。教育內容偏差,導致教育力衰弱。

家庭教育是家長對子女盡到的責任,家長要正確處理好子女的關係。孩子的品德和智力的形成與父母的態度和情感有很大關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但這一時期他們的模仿能力也是最強的,所以在家庭中一些事情直接折射出現在孩子身上。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密切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上就當是我在本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是很正確,但畢竟這是通過實際調查與家長交流中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