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國崛起心得體會2篇 崛起之路:卓越大國的心得體會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89K

大國崛起是當今世界的一大熱門話題。作為一個公文網站地編輯,我深切體會到大國崛起所帶來的全球影響力與變革。不論是經濟實力、科技創新還是國際地位,崛起中的大國都在展現出強大的發展動力與潛力。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探討大國崛起的心得與體會。

大國崛起心得體會2篇 崛起之路:卓越大國的心得體會

第1篇

本來西方大國還應該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和奧地利等,可能這些國家的歷史還不夠典型;而像荷蘭那樣的小國,卻被列入大國行列,顯然該片對大國的定義,並沒有以國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來衡量。

三、曾經經歷推翻封建王權或殖民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

四、在工業、科技、教育、文化、軍事和社會改革方面有過突出表現。

五、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曾經發生過重大影響(包括正反兩方面)。

紀錄片所介紹的九個國家,基本上都具備上述的條件。相比之下,我們中國雖然是個東方大國,但卻不能“入圍”世界大國之列,連日本都不如。什麼道理呢?因為在過去的幾百年間,我們幾乎不曾具備上述大國標準中的任何一條,而只是大國列強的蹂躪對象和殖民地。

那麼,為什麼中國就不能像日本那樣,學習西方、進而趕上和超過西方呢?

有人説,我們的制度不行;有人説,我們的人才不行;有人説,我們的科技不行;有人説,我們的教育不行;甚至有人説,我們的人種和民族性格不行。《狼圖騰》一書就指出,農耕社會使漢族人天生就養成了“羊”的性格,恐怕連山羊都不是,屬於綿羊。別説像成吉思汗那樣橫掃歐洲了,一見到日本兵打過來了就哆嗦,當漢奸、偽軍的中國人就多達幾百萬,比日本侵華軍隊人數還多(按照曹剛川文章的説法,當年被我軍殲滅的日軍和偽軍的比例是一比二)。

所以,別人敢於看不起我們、欺負我們,是因為我們自己太軟弱、太缺乏民族氣節。一個人,總想委曲求全、不敢得罪人,是不會有出息的;一個民族,不敢衝向世界、征服世界(通過合法途徑),就不會強大起來。

説我們的制度不行,可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沒有中斷,國家沒有分裂,證明歷代的制度還是起到了維護主權和國家統一的作用。説我們的人才和科技不行,可是四大發明是中國的。沒有火藥,就沒有熱兵器和火箭,沒有指南針就不能發現新大陸,沒有造紙和活字印刷就無法產生信息產業,説明中國的古代文明是輝煌的。

首先,我們接受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是個不爭的事實。無論是西方大國的崛起,還是德國、日本在戰敗後的迅速復原,都得益於教育基礎的雄厚。而我們在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一方面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落後地區缺乏人才。

其次是,再教育水平低。“一招鮮、吃遍天下”、“隔行如隔山”,是我們的普遍就業觀,我們的人才往往不是複合型的,一行幹不下去,其他的就幹不了,也不想再學習新的技能,只能下崗回家。還有我國的一些省份,無論是在城鎮、還是鄉村,圖書館都很少,麻將館倒是比比皆是。打麻將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了,人們一有時間就去賭錢,卻不願意買兩本書看一看。像這樣下去,這個民族還有什麼希望呢?

在辛亥革命到現在的一個世紀當中,經過了幾代人的犧牲和努力,中國終於開始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與上述大國不同的是,我們不可能再走他們的老路,通過對外擴張和侵略實現自身的強大。但是,我們作為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沒有理由不成為世界大國和強國。而中國的強大,只會有利於世界和平。

我們的民族急需建立和諧的、健康的、先進的文化,急需倡導科學的、理性的、法治的觀念,否則就無法抵禦和消除封建的、腐朽的、愚昧的文化和陋俗。舊中國不能強大,就是因為沒有先進的文化;國民黨反動派打不過共產黨,就是因為沒有健康的文化;後來我們出現了“大躍進”和“--”的錯誤,也是因為缺乏科學和法治的文化。沒有與時俱進的文化和文化教育,即使中國將來強大了,成為了世界大國,也會像過去的一些大國一樣,再次衰落下來。

一個大國,它的標準當然是經濟發達,社會穩定,民眾與領導者之間的相互信任和互相尊重。但是一個大國的形成並沒有這麼容易。

荷蘭和西班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國,它們臨近海洋,能夠便利地貿易、交流,但是隻有地理位置的獨特優勢,是不能讓兩個佔地面積極小的國家成為世界性大國的。最重要的是,國家的強大凝聚力。荷蘭的恩裏克王子以國家的名義支持航海家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使葡萄牙的航海大發現不再是個人的孤立冒險,而是成為有計劃有組織的國家戰略;西班牙的伊麗莎白女皇在和哥倫布的談判中,接受了一個有航海抱負的平民的要求,為了資助哥倫布的遠航,女王甚至賣掉了自己皇冠上的珠寶。這就是一個民族、國家的凝聚力,自上而下的一股團結力量,使兩個在歐洲邊緣的國家成為了大國。

但是,在很多國外學者談論大國崛起之謎時,都提到了思想文化的影響力。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有這樣一句名言:“我寧願失去一個印度,也不肯失去一個莎士比亞。”的確,莎士比亞的作品能夠提高羣眾文化素養,也能提升國家人文精神,使當時的英國成為一個文化豐富的國家。英國的牛頓定律打開了英國走向工業大國之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為英國展示了新的經濟秩序。所以,一個國家良好的思想、文化可以使國家崛起,也可以影響世界。

當然,國家的崛起也有另一種答案,就是體制創新。17世紀,一個相當於兩個半北京大的荷蘭憑藉一系列完整的商業制度,締造了一個稱霸全球的大國;英國靠推行自由貿易建立市場,使用自由市場經濟模式,讓經濟騰飛;當美國這個新興國家利用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稱霸了許久,而突然經濟落寞時,則用政府無形的雙手來干預,使經濟漸漸回暖。所以體質的健全和創新能使一個國家長治久安,保持穩定。

我們回頭看一下我們的中國,在19世紀,20世紀,為什麼中國屢屢遭到歐洲國家乃至亞洲國家的欺凌?我認為首先是咱們國家思想的問題,那時中國還處於封建社會,信奉封建思想,而這種思想讓國家閉關鎖國、不接受新的思想、文化、技術,讓我們的經濟發展停滯,與世界國家拉開了長長的距離。其次是體制問題,國家壟斷經營,不給市場一個自由的空間,使得經濟發展緩慢,無法入流,無法跟上世界其他國的腳步。所以打開國門,向發達國家學習,無疑是後發國家走上強國之路的開端。

大國崛起,是個漫長的過程,必須有一個經濟與政治的現代化的過程。而只有在不同時期,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時代的需要,做出正確判斷的國家,才能獲得歷史的青睞。大國之所以難解,因為每個大國的發展模式都是不能簡單地複製和模仿的,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以前我們是學習蘇聯,學習它的計劃經濟等等,但是如今,我們必須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中國還要走的路很長,我們要摸索出一條新的路是艱難且冒險的,但是隻要我們中國人團結一致,上下一心,我們離成為強國的夢想也就不遠了。

大國崛起心得體會2篇 崛起之路:卓越大國的心得體會 第2張

第2篇

思想文化與科技的關係。思想與科技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思想的改革,科技也只能侷限在某一個階段,要提升需要很長的時間;而科技得不到進一步發展,思想文化也只能停留在某一個階段。如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均是建立在人們思想的解放之下的。

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使人們的視野得到開闊,不再停留在原有的固定思維上,從而又進一步反作用於思想,推動思想的革新。從大國興衰的歷史來看,不論是老牌的大國,如英國、法國,還是後起的大國,如德國、日本,都極大的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19世紀末期德國漸漸趕上了英法並超過了它們,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科技在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於科技上明顯落後於德國,這可從一些重大的發明中看出。二戰後,日本和德國迅速崛起,都得益於兩個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如今,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依然掌握着世界的核心技術,正由於科技尤其是高新技術的發展迅速,因而這些國家至今仍然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

很難想象一個國家的繁榮崛起沒有科技的支撐會是怎樣,而這些科技的發展,必然要有一個支持它的政治體制。現在,隨着各國對高新技術的重視,不管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都對科技的投入下了很大的功夫。就連小小的朝鮮,也日日叫囂着要發展核武器。而中國在科技的投入上卻不太令人樂觀。自主創新能力嚴重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中國人民很容易自滿,看到了發射幾顆衞星邊歡呼雀躍、激動不已,然而我們與那些大國想比,還是隔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科技的發展,主要是靠國家的力量。當年日本崛起之時,很多企業的發展均源自政府的支援,當企業做大做強之後,政府又輔之以政策性的指導。

一個國家整體科技水平的提高,在於人們思想的高度認識。由於骨子裏沒有切實際地認識到科技的力量,人們往往忽略科技在各行各業的作用。另一方面,儘管許多人重視科學技術,但存在大量的複製、克隆,而沒有從真正意義上進行自主創新,從而不能解決科技欠發達的實質問題。而且,很多人把一些資源花在一些無聊的但自認為很必要的官僚關係上。

三、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一個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強,從長遠看,不是靠充裕的廉價的勞動力,而是取決於高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整體思想文化的提高。簡單具體來説,就是教育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教育的力量也是不能忽視的。目前這些發達國家的教育事業均比我國發達。教育對於一個國家的崛起,是長遠的推動力。

總之,一個國家的強大,一是靠思想這把利器,二是靠科技的超前發展。思想與時代同行,科技與潮流共進。把握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我們的國家會如漢唐一樣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思想文化不僅僅深刻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在政治、經濟、教育、科技上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下面結合大國興衰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具體談談這些聯繫。

一、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思想文化促進政治體制的改革。隨着時代的進步,以往的政治體制必然不會適應社會的發展,陳舊的政治體制日益暴露它的種種弊端,阻礙了歷史的前進。此時,新的順應歷史潮流的思想文化往往會深入人心,促進人們對政治體制進行改革的勇氣與決心。17世紀上半葉,英國專制主義政治體制已不再適應新生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阻礙了英國工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國王處處限制資產階級的利益,加強自身的權力集中。但國王忽視的一點是,此時資產階級思想漸漸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了,人們對封建王朝已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資產階級帶給人們的利益遠遠勝於封建王朝的統治。隨後,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以貴族為中心的封建王權政治體制,建立起了有利用維護資產階級統治利益的君主立憲制。

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使英國更大程度上支持海外貿易、殖民擴張等有利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行動。由於資產階級利益的刺激,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在英國爆發。英國成了日不落帝國,稱雄於世界強國之林。又如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爆發之前,啟蒙思想在法國茁壯成長,深入人心,使人們日益察覺到腐朽落後的封建王權主義的落後。長久的思想醖釀之後,出現瞭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影響時代的啟蒙思想家,他們的思想,激發了資產階級探索革命的熱情,終於在1789年爆發了法國大革命。隨後拿破崙進一步把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傳播到大部分歐洲大陸,有利地推進了整個歐洲政治體制的變革。

所以,沒有思想的進步,是很難在政治上取得突破的;而沒有政治上的進步,其他方面的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從而一個國家就無法走在時代的前列。與西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期滿族統治之下的中國,外族入侵,中華文明遭受了很大的殘害。滿清統治階級緊緊束縛人們的思想,禁錮人們進步的、革命的思想。這種封建王權集中思想造就了中國特有的奴性文化,在這種奴性文化下,很多人不敢有任何的奇思妙想,包括科技上的創新、政治上的革命、文化上的變革等等,一切秩序都在順與從中。這種奴性的思想嚴重束縛了人們對政治體制改革的探索,遏制了其新生的萌芽。滿清政府還建立一套嚴密的思想制度,並因此滋生了人類罪惡的文字獄,以及各種慘不忍睹的酷刑。這些危及人的生命的措施,進一步禁錮着人們的思想,使之如一條狗一樣服服帖帖地跪在主人的面前,併為其舔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