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四年級上冊第三課《鳥的天堂》教學反思3篇 深入淺出的國小四年級上冊第三課《鳥的天堂》教學心得分享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6W

本文以國小四年級上冊第三課《鳥的天堂》為教學反思的主題,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和教學效果進行深入思考探討,旨在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成效。

國小四年級上冊第三課《鳥的天堂》教學反思3篇 深入淺出的國小四年級上冊第三課《鳥的天堂》教學心得分享

第1篇

?鳥的天堂》是人教版語文第7冊第1單元的課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膾炙人口的作品。文章寫作者和其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進行了全新的探索,想讓這樣一篇經典之作煥發出新的活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課堂真正活起來,讓朗朗書聲伴隨課堂,這也是我這節課比較突出的地方。語文課程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所以我們的教學研究必須不斷創新。老師要發揚自己的教學個性,學生要萌發自己的個性意識,課堂教學就要創設個性學習的天地。 其主體參與,合作互動設想是:小組生生互動,集體師生互動;積極探討中提高學習能力,自然滲透中培養人文素養。

二、在教學結構上,注意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

整個教學過程,採用了變序的結構。從結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設計了“引疑—質疑—析疑—解疑”的教學思路。在速讀全文後,我有意識地抓住文章結尾段的中心句,引導學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騙了我”是什麼意思?“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一句中為什麼前一個“鳥的天堂”要用引號?這些問題,力爭起到從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着,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閲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析疑、解疑的過程成為語言文字訓練和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

1.把質疑問難貫穿於教學的始終。上課之初引導學生質疑,在析疑、解疑過程中,仍不忘讓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帶着問題學,針對問題學,同時掌握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語言文字訓練及朗讀訓練中,讓學生讀、思、勾畫,發揮學生的主動

性,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詞語訓練中,用解釋、比較、聯繫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導讀,有默讀、齊讀、自由讀、有感情地朗讀等形式,並注意啟發學生讀的慾望,提高學生讀的能力。

3.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運用了多媒體手段,體現了文字與形象的結合。例如,研讀“羣鳥紛飛”這一部分時,教師動情的介紹羣鳥紛飛的情景,然後是播放課件,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接着讓學生談感受,在回到文章中去感悟語言,最後為畫面配解説詞,在這樣的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幾許的遺憾。古語有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學道路上我會一如既往的堅定這個信念。

國小四年級上冊第三課《鳥的天堂》教學反思3篇 深入淺出的國小四年級上冊第三課《鳥的天堂》教學心得分享 第2張

第2篇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寫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的確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的好文。而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鳥的天堂的熱鬧景象。所以在教學中我着重引導學生感悟作者這兩次所看到的景象,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我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閲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係,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昇華,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在教學這一課時,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説説鳥的天堂給自己的感受。在領悟作者兩次所看到的景觀時,又讓學生閲讀其中的重點段談感受。 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2、抓品讀,促感悟。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當學生領悟到了景觀的美之後,再讓他們感情朗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對照畫面讀等多種形式,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美的感悟。

3、《鳥的天堂》一課寫得極有畫面感,因此,這一節課中所運用的多媒體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學生感悟到了榕樹的美后,讓他們觀看榕樹的畫面;學生感悟到了鳥的熱鬧場面後,再播放畫面,這些都對學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

4、同時,在教學中我又抓文本空白,引導學生去想象:“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成為鳥的天堂”,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聯繫上下文去理解、想象,這一問題的探討也讓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得到了提高。

5、拓展延伸時,出示思考題:請你以榕樹上一隻小鳥兒的身份寫一篇導遊詞,向遊人介紹這裏的景象。介紹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寫完後進行交流,引導學生經歷從讀到悟,最後到表達的一個完整的語言文字學習過程。

第3篇

國小語文新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課《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要理解課文內容,並不是什麼難事,對於搞清楚課文對於事物的表達方式學生也能夠比較容易的掌握。但是,如何在朗讀中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在閲讀中昇華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卻不是憑老師的三寸不爛之舌就能把學生培養出來的。如果我們把老師的理解強加於學生,這顯然難以達成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昇華學生智慧的目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在教學中我貫穿了自主閲讀教學思想。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中:首先,在閲讀內容上,學生自主選擇,進行閲讀。其次,在討論交流內容上,學生自主交流討論。第三,順學而導,昇華學生所獲。

與傳統的指定閲讀內容相比,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學習,學生表現異常積極。大家去認真的閲讀你喜歡的內容吧,然後我們一起來談談自己的收穫和感悟吧!”同學們立刻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先是輕聲地邊讀過勾劃;然後又自由地朗讀起來,時不時地停下來寫下自己的想法。我巡視課堂,去發現學生們都學什麼內容,勾劃什麼內容,寫些什麼內容。我大致估計了一下,喜歡作者第一次到鳥的天堂的約佔三分之一,其餘的約佔三分之二。這多少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想:喜歡第二次的學生多一些毫不奇怪,因為小孩子更喜歡活潑可愛的小鳥。更何況作者還與鳥們進行了某種愉快地交流,這更符合兒童們的心裏。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喜歡對大榕樹的描寫就出乎我意料,但這卻是我的一大收穫:這表明了學生已經有較高的閲讀和欣賞水平了。他們在自由閲讀中表現出來的樂學、樂思,更表明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喜好“熱鬧”的小朋友了。

古希臘教育家亞里士多德説:“思維從驚訝和問題開始。”沒有問題情景就不會有思維。因此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學習中去發現問題,從而產生思維的動機。這堂課最明顯的,就是在學習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過程中貫穿“讀—思—悟—通”這種學習方式,在學生理解“鳥的天堂”特點的基礎上,合作、探究,以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破學習的淺層目標,進入理解文章的高層次,在質疑探疑中完成對課文的理解和美的欣賞。

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研讀學習的內容,詢問“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特別是還沒有學到的句子”,引導學生質疑。

如: 最後一段內容採用開放式學習,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質疑,學生通過朗讀,特別針對結尾的重點句,提出了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師及時啟發學生聯繫上文知識釋疑。由於學生對全文已有足夠的理解,因此,此時釋疑水到渠成,既做到了少講多學,又可趁機查漏補缺。用質疑探疑的方式學習文章的尾段,一方面能訓練探究式的學習方法;第二,通過質疑解決了課後練習中的問題,變“問

學生”為“學生問”,教學的角色身份發生了轉變;此時尤百川歸海,師生雙方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當學生閲讀得差不多了,我就請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看法了。有個同學説我喜歡第一次看到的鳥的天堂。他説:“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樹,這棵大榕樹充滿了生機”。他很有感情地讀了第8自然段最後兩句話:“似乎每一片綠葉都是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樹”。聽到他讀,似乎眼前就是那綠得逼人眼睛的綠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讓人覺得綠葉綠得鮮亮,綠得讓人興奮!有個同學説:“我喜歡第一次看到的鳥的天堂,因為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這麼大的榕樹,也沒有看到過樹幹上長出這麼多的根來的大樹,這讓我實在太驚奇了!”她主動地朗讀了第7自然段。讀得算不上好,文字讀順了卻沒有感情,重讀的地方也不夠明顯。但是她能夠談出自己的看法,抓住重點段來讀也很不錯。有個喜歡第一次看到的鳥的天堂的同學説:“我從小就喜歡綠色,大榕樹是綠顏色的,所以我喜歡”。他朗讀了第8自然段的重點句:“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點縫隙”。他接着説:“這兒的‘堆’和‘簇’,表現了榕樹的茂盛,更表現出了榕樹的綠。”喜歡第二次看到的鳥的天堂的同學,有的説:“我喜歡第二次,因為第二次鳥兒們進進出出的,有的還在唱歌,顯得格外熱鬧。”有個同學説:“我喜歡鳥兒,這兒有這麼多的鳥兒,我更喜歡了。”他朗讀了第十三自然段,特別是“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這兩個“到處”讀得很重,他説:“這兩個到處最能説明這兒的鳥兒多了”。看,他説得多好呀!有兩個同學説,因為鳥兒那麼多,飛進飛出,我喜歡鬧熱,而且這表現出了鳥的天堂多麼具有生氣呀!所以我喜歡第二次看到的鳥的天堂。通過交流,同學們談出了自己的見解、感悟看法。使每位同學讀有所感,有所思,有所獲。通過寫讚美大榕樹的句子,更好地達到了閲讀效果。

討論是一種好的閲讀方式,更是一種互相幫助,互啟思維,相互促進的好方法,我對同學們説:“同學們的交流,給老師很大啟發。請大家對其他同學交流的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好嗎?”我的話剛説完,有個同學就迫不急待的舉起手説:“我覺得我比剛才讀7自然段的那個同學讀得好些”。於是我就叫他讀了,他讀得也算不上好。特別是如何讀出榕樹的大和讀出他心裏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榕樹時的心情來,他沒有達成這個目標。我就問同學們怎麼讀這段好呢?同學們就三言兩語的發言了。有的説要讀出作者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榕樹時的激動;有的同學説這時是很驚訝的;有的同學説是很高興的;有的同學説“真是一株大樹”要讀得重而緩慢一些;有的説“不可計數”要讀重一點;有的説“卧”字要讀得稍重一些??,這樣,我反覆抽學生起來朗讀,效果漸漸變好。而剛才説最能夠表現出鳥的天堂有生機的同學這時不服氣地站起來説:“我覺得榕樹比鳥兒更有生機。因為這麼大一棵生機勃勃的榕樹才招來了這麼多的鳥兒,要是這棵榕樹沒有生機的話,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鳥兒來此做巢呢?”説完癟了一下嘴就坐下了,很不服氣。但是,贊成因為有鳥兒的同學明顯多許多。教室立刻炸開了鍋,都説有鳥兒,才使鳥的天堂生機勃勃。我看説榕樹有生機勃勃的一方力量單薄,就唯恐天下不亂的插話説:“我覺得榕樹更有生機,不然鳥兒為什麼來。”我是“少數派”的。

我們的聲音被吼“鳥兒才使天堂有生機”的聲音所淹沒了。我想,像這個樣是一個永遠也吵不清的話題。於是我制止了哄亂的教室,制止了沒有結果、也不再有新意的爭論。我説:“有理不在??”同學們笑呵呵和接答:“有理不在聲高”。教室立刻安靜了下來。每個同學都明白了老師的意思,於是我接着説;“有的同學説樹更有生機,有的同學説鳥兒更有生機。現在我請贊同樹有生機的同學把鳥兒通通趕走,請贊同鳥兒有生機的同學把樹砍掉。”這下可好了,同學們都一致反對我了。有的同學説,沒有樹,鳥兒到哪兒去安家呀!沒有鳥兒,這還能叫鳥的天堂嗎?於是我因勢利導:同學們,我們國家有愛鳥周,除了不傷害鳥兒是愛鳥的行為外,還有什麼行為是愛鳥的行為呢?同學們都説:“愛護大自然,不濫砍伐樹木,保護鳥兒們的家園!”聽到這裏,我愉快地笑了。從他們的爭論到意見一致,到接受環境教育,都在自由閲讀和爭論中得以體現,教師站在組織者的地位,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鍛鍊了學生的閲讀能力。我想,這樣一節課,不僅達成了教學目標,更達到了還閲讀給學生的目的。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要求“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想這樣一節課,也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 “自主、合作、探究”,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新型的關係。從而實現了師生互動教學活動。

熱門文章
推薦內容
新課標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3篇 《數學課程進階:國小三年級上冊「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8篇 從紙上“察微”到課堂“見真”:我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心得總結 國小三年級上冊科學的教案8篇 精彩的國小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指南 國小五年級語文上冊第5課《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5篇 【語文教學設計】五年級上冊《古詩詞三首》優秀教案分享 國小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1課《秋天的雨》教案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篇 打造生動活潑的四年級語文課堂:上冊教案解析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3篇 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學大綱:探索數字世界的奧妙 國小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7篇 "樂享童年:國小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精選"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書7篇 國小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天宮課堂第二課國小生觀後感7篇 《天宮課堂》第二課:國小生的學習感悟與思考 三年級上冊數學説課稿模板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説課稿3篇 "探究數學魅力,啟發學生思維——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説課稿模板"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篇 從“淺”入“深”——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教案錦集3篇 飛翔課堂:鳥類天堂教案精選 北師國小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篇 《國小數學上冊教案:打好四年級基礎》 二年級上冊《淺水窪裏的小魚》教學案例6篇 《深入“淺水窪裏的小魚”:二年級上冊閲讀教學案例》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6篇 四年級上冊《鳥的天堂》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