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看張愛玲書的讀後感參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13K

為了加強對書籍內容的記憶,我們一定要學會寫讀後感,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富有時代氣息,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看張愛玲書的讀後感參考6篇,感謝您的參閲。

看張愛玲書的讀後感參考6篇

看張愛玲書的讀後感篇1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是我有一次在圖書館偶然發現的。當初,我是被它的書名深深的吸引的。還記得我第一次讀《傾城之戀》時,讀到“流蘇不知道,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的愛情,還是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後,我終於理解了書名,確實香港的淪陷成全了白流蘇與範柳原的這段愛情非常的浪漫,當時的話就是説非常的羅曼蒂,第一次讀完後,我覺得流蘇是幸福的,她得到了自己所期待的。現在回頭看,也覺得當時的理解是如此的膚淺。張愛玲有很的著作,然而,我對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情有獨鍾。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重讀一遍,每讀一次我便對它有一個新的詮釋。

其實《傾城之戀》的情節很簡單,講述一個離異後寄居孃家的白流蘇遇上了一個熱愛風花雪月的花花公子範柳原,白流蘇急於找一個歸宿,然而,範柳原卻因童年的悲劇,對家庭失去了責任心。在兩人步步為營,玩心理戰術的一番愛情角逐後,故事最終以大團圓結局的收場。當第一次讀完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快意,戰火中成就一段傾城之戀。經過細讀與深思後,覺得雖然結局是圓滿的,但是心中總是有些難以釋懷的地方。比如説,白流蘇與範柳原最後結婚了,不見得範柳原受到過的傷痛便不復存在了,故事最後的那些話:“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説給旁的女人聽。”從這句話中,我覺得範柳原沒有放棄他原來的世界,他依舊是那個逢場作戲的範柳原。白流蘇雖然得到了她所期待的婚姻,她得到範柳原的愛,但卻不是全部,白流蘇 是可憐的。“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覺得範柳原同樣是可憐的。他的經歷絕對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在這個利慾薰心,爾虞我詐的社會裏,範柳原是個歷經滄桑的人,所以即使他與白流蘇成為夫妻但並沒有真正的對白流蘇敞開心扉。我覺得他們的愛情就像時下這些都市愛情,雖然愛着,卻又殫精竭慮耍着手腕,保持着那點點曖昧,怕自己愛得比對方多,怕自己受到傷害。

白流蘇一個受人唾棄的寡婦,在一羣自私自利的兄嫂的欺壓下,無容身之處的窘況,她急切尋找歸宿。徐太太跟她説,找事是假的,找個人才是真的。張愛玲説“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着異性的愛,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們就是這一點賤”。我覺得那個時代的女性都是可悲的,女性的社會地位價值要看她的男人,女人要依附着男人才得到尊重。白流蘇要去香港了,她所謂的家人不敢得罪她。在她一無所有的回來後,就只是一頓的冷嘲熱諷。張愛玲作品既大雅又大俗,既傳統又現代的特點,她筆下女性是新時代下的舊女性,有着舊式的文雅修養,不可能在外拋頭露面的工作。曾看過有人評論她筆下女性形象幾乎都是日益沒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難,不是衣不敝體、食不果腹的經濟上的窮困,而是無家可歸、無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我覺得説得非常的貼切,我覺得白流蘇是自私,當時社會環境下,像白流蘇這樣的女性,這樣的環境下,想當然想抓住範柳原這根稻草。同樣,範柳原也是自私的,他對白流蘇費盡心思,卻沒想過要娶她,就是等她投懷送抱。在這場愛情的角逐裏,最後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結局也是完滿的白流蘇得到了婚姻卻對自己未來有一種説不出的虛無感。對於我個人的愛情觀裏,我卻覺得是不夠完美的。

讀完《傾城之戀》,也許有人説太好了,是大團圓結局。但我看到最後一段話“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胡琴咿咿啞啞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説不盡蒼涼的故事時,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種悲涼感。我覺得《傾城之戀》是張愛玲給自己一個童話,張愛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都市作為背景,展現了人性的墮落,精神的扭曲等等,給人一種苦悶壓抑的感覺。看了張愛玲的作品,我覺得她有着一個自己的獨特情感世界,她紮根於低處,細細的觀察着人性。我聽有人説過一句話“她作品寫到芸芸眾生,嘲諷,刻薄,最後心還是軟了,這都是基於她的這種深藏着的愛。”剛開始,我有些迷惑不解,我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她的作品。我也覺得張愛玲的文字很美,讀起來有一種特殊的韻味。後來,我發現她筆下人物的心理活動,細膩而敏感。有許多話語,讓人產生一種共鳴吧,因此很多人都愛上這個奇女子的文字。

不僅張愛玲的作品是驚豔世人,張愛玲本人就是一個傳奇。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她是紅透半邊天的才女,她的人生經歷也堪稱傳奇。透過她的作品,我看到一個傳統的東方女子,低調,華麗,孤寂,冷傲。張愛玲的愛情如同白流蘇那樣是轟轟烈烈的,但是上海的淪陷卻成全不了她與胡蘭成,最後以悲劇收場。她的愛情正正是印證“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這句話。很多人覺得張愛玲遇人不淑,但是我覺得張愛玲是敢愛敢恨的女人,張愛玲對待自己的愛情是一種愛了就是愛的態度。她説,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正是這樣,即便他有家室,即便他背信忠義,即便他寡情薄倖,在他背叛後仍然不離不棄,直到他不再需要她。正是一個如此超凡脱俗的奇女子,才到用筆給我們畫就一部部話劇讓我們讀清,讀懂一個動盪時代的歷史,讓我們領悟最悲愴的人生之謎。

看張愛玲書的讀後感篇2

一個離了婚的女人,生活在封建的時代裏,那就是白流蘇。我覺得白流蘇是一個有現代精神的女性,在封建的大環境下,離了婚已實屬不得了,而白流蘇卻願意為自己的未來,自己的愛情再放手一搏,相比之下其他深居簡出的大家閨秀門,即使離了婚,也不會如此。畢竟壓在他們身上的幾座大山不是説説就可以搬走的。

白流蘇和範柳原的相識相知很大程度上是拜白公館那些人所賜,若他們不是對流蘇冷嘲熱諷,而是對流蘇噓寒問暖,流蘇或許也就在家人的温暖下緩緩癒合傷口直至成為一個姿色全無的的老女人,也就不可能和認識一個多金公子哥範柳原。而白流蘇又是一個愛情至上的人,即使他在白公館處於那麼尷尬的地位,卻依就沒有答應範柳原做他的情婦。骨子裏還是有一種清高的小姐模樣。直到最後,又到秋葉飄零時,流蘇才發現自己已經老了,歲月容不得他再拖,於是才在一棟別墅里老老實實的當起了他範柳原的情婦,起碼,心裏還有一種依靠相伴。本以為自己將這麼度過一生時,戰爭的突然爆發成就了流蘇和範柳原的婚姻,所以説,流蘇無疑是幸運的。愛情畢竟是短暫的,況且流蘇和範柳原之間的愛情不像是愛情,更像是一種惺惺相惜,所以唯有用婚姻,才能維繫彼此之間的關係。

在幾座大山的重重壓迫之下,白流蘇的愛情故事走的還算圓滿,缺多少夾雜着些許無奈之意。

看張愛玲書的讀後感篇3

我讀過的書籍,依照讀的感覺,大約可以分為這麼四類。初讀無味,再讀亦無味的。初讀覺得很不錯,後來再讀卻覺得平淡。初讀無味,多讀幾遍才能讀出味道的。初讀即覺得有趣,而後每次重讀都讓人有不同的感覺,而張愛玲的作品就屬於第四類。

?半生緣》是張愛玲所有作品裏我最愛的一部。當初百無聊賴的時候,甚至還原本照抄過一次。故事情節的記憶依舊深刻,那些曾經撥動心絃的句子也一樣能流暢的背誦下來,可是顧曼楨,沈世鈞,許叔惠,張慕瑾等等人物,他們的形象卻在我的記憶裏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時而近,時而遠,時而和身邊的某個人的印象重合,時而又和自己對自己的判斷重合,時而卻從紙上走了出來,站在若即若離的位置上輕笑,但是,更多的卻是模糊……

而我每次在昏暗的下午一個人讀張愛玲的半生緣時,感覺都是悽悽的。沉澱感覺,直逼人性,而直到多年後世鈞在浮滿灰塵的舊書裏看到那封信:“因為你走了有些時候,我就有點恐懼起來了,無緣無故的。世鈞,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着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我所有的感情都在這一刻激化、暴發、沉澱成淚……最能引起共鳴的東西都成了永久的經典,張愛玲最能透析這樣的感情點,寧願享受這種衝動着心的感覺!

那麼相愛的兩個人,卻終究未能一起。這算是個悲劇。可張愛玲那樣温情而冷漠的筆觸,卻每每在絕境裏給人希望。慕瑾是愛着曼楨的,曼楨對於他,似乎也並不單單的是對兄長的敬重,兩個人在最後的結合可能讓很多人歎息,可也未必不幸福。這也是我重讀了許多次才得出的感覺,猶疑的在文字間找尋證據卻並沒發覺,可還是固執的相信。張愛玲在《半生緣》裏描繪的是都市街巷間那些最普通的人生。沈家在南京的房子:那種底下開鋪面樓上住人的老式兩層木樓,我們今天在南京三山街七條巷一帶還能經常看到。讀者也不會覺得曼楨是絕世佳人,她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上海小户人家的女兒:舊象牙色的肌膚,鵝蛋臉,永遠沉住一窪微笑的黑的眼。將來嫁了人也許會發胖,漸漸變得開了後門與弄堂菜販扯着喉嚨爭青菜的價錢。這樣的兩個人,他們再愛都是平平淡淡的家常瑣事,温和如一鍋煤爐上燉着的細白小米粥,好萊塢的濃情電影模式不屬於他們。讓人感動歎息的地方是他們愛情的悲劇性,得不到的才珍貴!那樣平凡的感情,只有化為悲劇才會有賞鑑的價值。試想世鈞與曼楨如果真的一帆風順的結了婚,反而無趣。婚前的感情基礎很快就在柴米油鹽醋茶中消磨殆盡,禿頂漢與黃臉婆,永遠為着無數的雞毛蒜皮事件慪氣,而一路平平安安過下去,過個三四十年,照舊是白頭偕老,淪為無數普通家庭中一員。讀者看至此,能不泄氣麼?所以,張愛玲深諳大眾心理,一支筆輕輕將他們隔開,讓他們彼此對對方留住一點情,埋在心底藏起來,留作將來相見的餘地。後來他們經歷了那麼多年那麼多事,終於重逢,曼楨把兩人分開後她的遭遇,摻着無限的苦的,講給他聽:“那時候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見到世鈞,要把這些事情全告訴他,也曾經屢次在夢中告訴他過,做到那樣的夢,每回都是哭醒了的,醒來還是嗚嗚咽咽地流眼淚。現在她真的在這兒講給他聽了,卻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為已經是那麼些年前的事了。”世鈞默默地聽着。

“他們很久很久沒有説話。這許多年來他們覺得困惑與痛苦的那些事情,現在終於知道了內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現在這時候,知道與不知道也沒有多大分別了——不過——對於他們,還是有很大的分別,至少她現在知道,他那時候是一心一意愛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對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種淒涼的滿足。”

老杜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這裏簡直是人情的至高至純境界了。有時未免想到:許世鈞簡直應該感謝祝鴻才,因為鴻才代替他娶了曼楨回去,看着曼楨變得“完全無意於修飾,臉色黃黃的,老是帶着幾分病容,裝束也不入時,見了人總是默默無言”、“眼睛裏常常有一種呆笨的神氣”。而卻讓世鈞的腦海裏永遠保留着年青的曼楨的俏影。

翠芝當年對叔惠,有着夭折的粉紅色少女的初戀。因為她不瞭解叔惠,只看見他面孔英俊談吐瀟灑的一面,才會一直對叔惠念念不忘——至少是在心底。十幾年後叔惠回到上海,驚破了翠芝在凝固的時光裏心事全無地做着少奶奶的日子。翠芝驀然發現自己原來也愛過,震驚的幾乎失態。明眼的讀者看到這裏馬上會想起《金鎖記》中七巧和季澤見面時那一幕的驚心動魄。然而曹七巧是自己用黃金的枷鎖劈

殺了自己的肉體,自己的愛,而翠芝與叔惠之間卻早已隔的無限遠,白茫茫的一片大水,漢之廣矣,誰可泳之?

只是因為叔惠要來,翠芝又打地板又搬傢俱,親自出馬去買洋酒火腿,幾乎都不能控制自己。連一邊冷眼觀的讀者都暗叫她做的實在太露。奇怪的是做丈夫的世鈞卻反而渾然不覺——細細回過頭來一想,你就會覺得心間一冷:原來世鈞從來不曾留意過翠芝,從來不曾。他們只是同一張牀上睡了十幾年的異夢人。就連書裏寫到他們的日子,也滿是疙疙瘩瘩的小嚕囌,可是他們卻很難吵得起來。大概因為即使是吵架罷,也還是需要一點火星的。而他們倆卻是真正的相敬如冰。

書中處處有對人生無奈的諷刺與苦笑:人人想方設法去爭奪眼前金蘋果,費盡心手摘到手後才發現全不如自己想像:沈大少奶奶竟力拉攏小叔和孃家妹子,翠芝過門後倒與她成了對頭;沈太太偏心小兒子,待到一起同住卻又矛盾無窮:鴻才為了得到曼楨費了無限心機,後來卻覺得她索然無味,“就像一碗素蝦仁”。曼璐為了繫住丈夫的心,不惜賠上親生妹子,結果不但拴不住鴻才,反而連妹妹都失去了……多少紛亂的追求與肥皂泡般的幻滅,拼湊起來大概就是人生。悲哀的故事裏滿含着作者小小的諷刺,我們彷彿能聽見這位有着孤零身世的曠世才女冷仃仃的一粒粒笑聲。

張愛玲此時的筆風,已從前期作品的絢麗五彩靈光四射變得漸趨平淡。洗盡鉛華的略帶感傷的筆調,正好用來緩緩敍述這一場漫長的不了情。張氏的寫作功力,已是爐火純青,雖是忽而南京忽而上海,

敍述主體更是走馬觀燈般更換,卻難為她細針密縫處處照顧的滴水不漏而自然天衣。有些小地方,她也憑着她那種獨特的敏感注意到,筆尖略略一點,氣氛自然浮出來。如寫曼楨世鈞冬夜在許家樓上夜話,特意説到“起坐間裏只有一火盆,上面擱着鐵架子,煨着一瓦缽子荸薺”。曼楨發冷,世鈞取出自己的舊絨線衫給她穿上。煮荸薺是江南冬天普遍的家庭小食,那種略帶清甜的香味是潤澤的,浮在兩個年青人對未來的甜蜜憧憬中,是格外富有家常氣息的氛圍。就在這個晚上,世鈞給曼楨戴上訂婚戒指,以後他們回想起這一幕,腦中揮之不去的,應該還有煮荸薺的清香吧。

?半生緣》把張愛玲那種精妙絕倫,回味無窮的語言表露無疑,就象一窗精巧細緻的窗櫺格紋,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裏便透着美,但到底美在哪裏卻又一時道不明。洗盡鉛華、略帶感傷的筆調,正好用來緩緩敍述這一段漫長的不了情。曼楨與世均註定的情深緣淺,世均與翠芝兩個不相愛的人結了婚。叔惠去了後方,翠芝對叔惠情深幾許,卻是“漢之廣矣,誰可泳之?”曼楨懷着自殺般的心情嫁了祝鴻才……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慢慢淡去;那些曾經撕心裂肺的痛,已然遠去;而那些曾經摧肝裂膽的恨,也變得輕如飛絮……

看張愛玲書的讀後感篇4

張愛玲在寫《傾城之戀》時,正是和胡蘭成——那個名震四海的“陳世美”剪不斷,理還亂的非常時期。那是她生命中一段刻骨銘心的殘忍。愛與恨,因為是,所以始終無法泯滅。不管張愛玲的作品再如何的不朽,必須承認,這個女人太理智,太冷硬,也太洞徹。基於現代人的眼光,她絕不是一個可愛的女人。甚至,她對於自己筆下的角色過於殘忍,並且一直樂此不疲。《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從純情萌懂少女眼睜睜走向自甘墮落的結局;愫細的性潔癖毀了一個愛她至深,完全無辜的男人;《花凋》裏的川嫦一心指望病好後嫁個好人,所有人都知道她要死了,除了她自己;傳慶恨他的父親,卻偏偏繼承了父親的一切。她筆下的人物太慘了,全無救贖的餘地。所有的痛苦都白受,所有的犧牲都白搭。看後真真讓人湧上一股厭世之感————這無情的死氣沉沉的塵世!而它們的造物者,卻沒有絲毫憐憫。眼睜睜看着潮水般的世人在眼皮子底下掙扎翻滾,卻依舊冷靜中帶着冷笑。但是這一次,她卻選擇在《傾城之戀》中讓白流蘇修成正果,不僅如此,她得到範柳原也全靠運氣。

忽然,我們熟悉的張愛玲變了。愛使她成了一個真正的女人,然後逐漸寬容。

愛情成全了張愛玲,於是張愛玲成全了白流蘇。也許胡蘭成那個負心漢並沒有想到,這樣一篇-名作,都源於他一次心血來潮的花心。再看《傾城之戀》,張愛玲不僅將慈悲給了它,更是將整顆心化了進去的。如果其他的作品是用她理性的思辨鑄成,那麼《傾城之戀》便是她一次用感性描繪的故事。它彷彿是從一幢蕭索荒涼,荊棘密佈的城堡中,活脱脱跳出一個鮮活靈動的血肉之軀,讓人驚豔不已。白流蘇與白公館中的人脣槍舌戰,永不低頭的決心叫人拍案稱快;與範柳原在愛情上爾虞我詐,相互交鋒,又是多麼酣暢淋漓!作為男人,也許你不會喜歡這樣一個精於算計,自私世故的女人;作為女人,也不會接受那樣一個左右逢源,油腔滑調的男人。然而,我們無法否認,他們是活的,並且閃着人性的光輝。試問我們心底,又有哪一個能説自己是真正的無私博愛?人類自私的劣根性,我們全都有,只是羞於承認吧。張愛玲,比我們都坦白。

她希望得到他的錢,也希望得到他的愛;他希望得到她的人,更希望得到永遠的自由————你我又何嘗不想?其實,每一個人心底都藏着一個白流蘇和範柳原呢。

曾經朝三暮四的男人和曾經精明決斷的女人,最終隨着一座城市的坍塌,給了彼此重新審視對方的機會。她想起初識他的時候,他不經意流露的真心:“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

誰知道呢?也許她早已在那時便把真心悄無聲息的給了他。而多年後,他隨口介紹的一句:“她是我太太”,完滿了她前半生的期盼。那,後半生呢?————胡琴依舊咿咿呀呀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不管故事如何傾國傾城,它終是一段戲文,只活在舞台上。

闔上一段傳奇,留下的也只是那一縷沉香繚繞。清醒過後,有一點落寞靜靜滴下來。

看張愛玲書的讀後感篇5

其實真的讀完了這本書,也就這樣了。

被之前的情節牽絆,心境也跟着起伏跌宕,好在最後結局也算完滿,先前的遺憾在時間流逝中隨着煙消雲散了。

我一定要誇一誇張愛玲的文筆!無論是比喻還是細節,彷彿不能再找到一個更好的描述了。她的立足點總是新穎脱俗又十分貼切,實在讓人佩服。

只是一想到她對曼楨遭遇的勾勒,就不免惋惜。愛玲人似乎是淡淡的,心也有些冷冷的。(之前喜歡她,就去看了傳記,這裏瞭解一點,那裏補看一些,對愛玲也不是一無所知。)在她作品中的體現應該就是曼楨與世鈞,叔惠與翠芝的錯過了。(其實每一個人物都很立體)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豫瑾,他有擔當、有勇氣,對於曼璐,他付出過真心,惋惜她的遭遇。對於曼楨,他總是給予關心,也是比起前者,曼楨應該才是他心裏的一抹白月光。對於妻子,或許缺少愛情,但他們“看起來很幸福”,他給了妻子一個家和一個家該有的丈夫。這個開放式的結局:他去重慶了。我很慶幸他沒有被寫死,我相信這樣的人總該有一個美好的後半生。

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想着,我一定有很多話要來總結。可是零零碎碎的情感在書完結時也不想再撿起來拼湊了。

也是看完了這本書,才大致明白所謂半生緣,大概就是:今生有幸遇到你,陪你走過“半生”,在分叉口告別,很多年後回頭,你依然在那,只是我不能回去找你了。

看張愛玲書的讀後感篇6

張愛玲筆下那個的紙醉金迷的舊上海,奢靡華麗,有着當時中國最時新的東西卻也還保留着舊社會腐朽僵化的渣滓。《金鎖記》為反映其中現象的典型。

曹七巧,一個麻油店主的女兒,嫁給一個身患“骨癆”殘疾的世家大户姜家的二少爺,自身粗俗不堪,不得人緣,哥嫂又不爭氣,這一切使她時刻處於緊張和焦慮之中。文章圍繞着她對於“黃金”和“情慾”的追求,就如她對女兒長安説的:“你自己要曉得擔心,誰不想你的錢?”她將自己鎖在那黃金做的枷鎖中,也許這便是張愛玲“金鎖記”書名的由來吧。

如果不是為省下那筆嫁粧,當她高高挽着大鑲大滾得藍夏布衫袖,露出一雙雪白的手腕,上街買菜去時,喜歡她的有肉店裏的朝祿,她哥哥的結拜兄弟丁玉根、張少泉,還有沈裁縫的兒子。喜歡她,也許只是喜歡跟她開開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們之中的一個,以後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對她有點真心。可因為家裏貪財,她嫁給了身患“骨癆”的癱瘓少爺,正常的生理情慾的不到滿足併為其所折磨。她試圖勾引姜家三少爺,忍不住地哭訴着“天哪,你沒挨着他的肉,你不知道沒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順着椅子溜下去,蹲在地上,臉枕着袖子,聽不見她哭,只看見髮髻上插的風涼針,針頭上的一粒鑽石的光,閃閃掣動着。”“她的背影一挫一挫,俯伏了下去。她不像在哭,簡直像在翻腸倒胃地嘔吐。”這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痛苦!她的眼直勾勾的向前望着,耳朵上的實心小金墜子像兩隻銅釘把她釘在門上——玻璃匣子裏的蝴蝶標本,鮮豔而悽愴。

終於,她戴了丈夫的孝,又戴了婆婆的孝,等到了分家的那一天,那是她一切幻想的集中點。這些年,她戴着黃金的枷鎖,卻連金子的邊都啃不到,這以後就不同了。但之後卻沒有什麼改變,她仍然戴着那副黃金的枷鎖,她不允許女兒長安跟她表哥玩在一起,鄭重地告誡她:“表哥歲不是外人,天下的男子都是一樣混賬。你自己要曉得,誰不想你的錢?”當她先前唯一存着些感情的三少爺上門並對她調情時,“七巧低着頭,沐浴在光輝裏,細細的音樂,細細的喜悦……”她甚至覺得“當初她為什麼嫁到姜家來?為了錢麼?不是的,為了要遇見季澤,為了命中註定她要和季澤相愛”。可她一轉念“他想她的麼——她賣掉她一生換來的幾個錢?”僅僅這一轉念便使她暴怒起來。隨後,精明的七巧用計謀試探着姜季澤,在她自以為得戳穿後,將他趕出門外,季澤走了,那打翻的酸梅汁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遲遲得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長,這寂靜的一剎那。落魄的七巧站在窗前,“淌着眼淚”目送着向外走的情人,將她渴望愛情卻又怕失去黃金的心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最特別值得一提的小説最前面月亮意向的運用和描寫“年輕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洪荒的濕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淒涼”,就是這個詞,貫穿全文的基調,也是詮釋書中感情的最好形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