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論語禮讀後感最新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3W

從我們寫出的讀後感中就可以看到我們對待閲讀的態度,撰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人們對書上故事的體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論語禮讀後感最新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論語禮讀後感最新6篇

論語禮讀後感篇1

當我抱着一本厚厚的《論語》走在路上的時候,看見我的人都會驚訝的説:“你看得懂嗎?”而我會自豪的説:“看得懂!”其實這本書很趣味。

論語這本書講的是在我國東周時期,由王全空東遷後日益衰敗,逐漸失去了以往的威風,各個諸侯為了爭奪土地,展開了長期的鬥爭。

在這期間,魯國的孔子應對“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十分心痛。為了建立一種新的秩序和規則,孔子為了恢復周公建立的禮樂制度,提山“克已復禮”的主張,用“仁”對“禮”進行改造,提出並完善了“仁學”的理論。

孔子認為,“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遵重丄和關愛,就是重視老百姓,關心老百姓的病苦,就是“德治”。為此定現“仁”,孔了十分重視“禮”,主張剋制自我,使自我的言論行為都貼合的要求。

這本中還讓我們明白了一些關幹孔子和他學生的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貢向孔子請教:“教師,什麼是“仁”?”

孔子回答:“剋制自我,恢復周禮,就是“仁”;以周禮為標準,時時處處嚴格安排,使自我的言行貼合周禮,就是“仁”了!”

另我失望的是孔子為了讓自我的主張成為現時,於是四處遊訪,用了十五年的時間可最終各個諸侯國由忙於爭霸,所以沒有理會孔子的主觀,孔子十分失望只能回到魯國……

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十分氣憤,因為孔子這麼努力的做到“仁”可最終他得到的卻是拒絕,要不是個各諸侯國不聽孔子的提議,所以才傷亡慘重。

?論語》這本書不但趣味,還能讓你受益韭淺,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

論語禮讀後感篇2

?論語》是一本樸素的書,它沒有浮華的辭藻,華麗的語句,它只是用樸素的語言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樸素的道理。--題記

我們都知道百善孝為先,一個人想要成為君子,就要先對自己的父母,兄弟恭敬。孔子認為,一個人除了生病一定會讓父母操心之外,其他都不能讓父母操心,這樣才是真正的孝。這使我感觸頗深,自己幾乎沒什麼事能讓父母不操心,我還是需要盡更大的努力才能做到孝啊。

一次, 孔子給他的學生們上課,他問曾子説:“曾參,你知道我一貫的作風是什麼嗎?

曾子説,我知道。孔子於是高興的走了,其他人問他孔子的一貫作風是什麼,曾子説,是忠恕之道呀。忠與恕,便是孔子的作風。中心為忠,如心為恕;一個人只有把別人放在自己心裏的中心才能做到忠,一個人只有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才能做到恕。很多人一生都揹負着仇恨,是因為他一直無法寬恕別人的過錯。在古希臘,有這樣一個神話,大力神赫利克勒斯發現山路上有一隻袋子,於是想打破它來顯示自己的力氣大,但是它一直沒能成功,而那個袋子反而越來越大。這時,一為哲人告訴他説:“這是仇恨袋,你越擊打它它就會越大。而生活中的我們是不是也在不停的擊打着放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個個仇恨袋呢,最後我們不但沒能擊敗它,卻使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這就更加得不償失了。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當中也告訴我們許多治世的方法,孔子認為,執政者只有先做出榜樣,他所下發的政令官員才會執行,百姓才會順從。這也提醒我們,一個人如果自身不夠優秀,又怎麼能去領導別人呢。

論語能告訴我們的還有很多,我所感悟到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我就用孔子的學生子路的話來結束本文吧,孔子的學識好象高牆中的華麗宮殿一般,我們又如何與他相比呢。

論語禮讀後感篇3

説來慚愧,雖為人師,卻很少看書。平時上班,不是上課,就是備課、批改,沒時間看書。下了班,人已感到很累,回到家還要忙於生活瑣事,夠煩了。即使有時間,也寧可看看電視劇。偶爾翻翻雜誌,看看散文,讀讀笑話。像我這樣的,大概有很多。其實,看書是一種習慣,“忙、沒時間、累”只是一種藉口,一個人如果喜歡看書,無論多忙,他都會擠出時間來。

曾經對低段老師要求低年級小朋友背《三字經》有不同看法。那些之乎者也的文字,成人都一知半解,要求孩子們一字不漏背下來,有何好處呢?但仔細一想,這些書籍都是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可以先熟記後領悟。當然,不同年段的孩子應該學習不同的版本,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

宋代宰相趙普曾説過:“半部>治天下。”論語確實有許多精華供後人學習,關於學習,有兩個過程,一是學,二是習,只學不習,僅是書本,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習要由生到熟,熟能生巧,由習到術,進而學術。術指導行動,為了更好地做一件件事。《論語》是一本博大的書,它包羅萬象,總的精神是“正心修身”,講的是做人的藝術,是成就人生的指南。人生的一切事業功績,都從做人開始。最終所能達到的成就就是做人的必然結果。《論語》就是人學,是做人處世的經典,既是原則論,又是方法論,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無不包含在論語的思想照耀之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替人家辦事沒有盡心竭力嗎?與朋友交往不講信用嗎?老師傳授的學業沒有用心複習嗎?

生活中能做到的人實在太少了,如果我們反省我們的人際關係,反省我們的人生道路,教訓的背後,大多是對這些話的否定,誰踐踏真理,真理就踐踏誰。如果能把別人的事像自己的一樣重視,別人能不信任你嗎?把別人的利益看得像自己的利益一樣重要,別人能不推舉你嗎?真誠地伸出自己的手,毫無私心地幫助朋友,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朋友能不多嗎?朋友多了路好走,辦事情能不容易嗎?老師教的東西,温習了嗎,總結了嗎,對別人的勞動果實尊重了嗎,不尊重別人,別人能尊重你嗎?

一連串的問題迴盪在耳邊,就像警鐘讓我們清醒,教我們如何正確地對待我們的人生,讓生活更踏實,更自信,更從容……

論語禮讀後感篇4

?論語》,一充滿高尚的文章。今天,我們讀着讀着眼前彷彿出現了孔子智慧般的面容,宋代開國丞相趙曾説:“半部《論語》知天下。”可見這句話道出了論語在修身治國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翻開第一頁,就看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它的意思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温習以前的知識,這難道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了,這那難道不是非常高興的事情嗎?如果有人不理解我,我卻並不怨恨,這樣的人難道不算是君子嗎?“孔子説得真對!求知自得其樂,交友衷心喜悦,懷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

我喜歡讀書,讀書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自從我有點閲讀能力起,書就對我有強大的吸引力。要是碰到一本好書,它就能影響人的一生。我們在閲讀時候會將書中的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自己的思想行為作比較,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道德素質。俗話説得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可想而知,書有多大的作用!知識豐富了,就能擁有寬廣的胸懷。

就如我讀《論語》學而這一部份就使我受益無窮,增長了知識。我們應該多讀書。

一本書上層説過,孔子。一個2000多年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的先進,那麼貼切,何以想象《論語》這本書卻通知了中國近二十一個世紀。

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的徒弟在徒弟把孔子曾説的話綜合在一起,寫下了這文章,他所説的.不僅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理,還有學習的好處和如何學習。

我喜歡的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這句話所要表達中的一樣,可我們現在的社會,卻連這一句話都做不到!

孔子,一個創下無數輝煌的學家,現在卻已成了一個歷史,但孔子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論語禮讀後感篇5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的《論語·為政》。它的翻譯是:“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就像)大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小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它靠什麼行走呢?”而我的理解是,人不可以不講信用,俗話説得好:人無信而不立。所以為人處事必須做到言而有信,才能不失信於人,才能立足於這個天地之間,否則,縱使天高海闊,亦無你容身之所。

處在這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更應該講究誠信,但我們也要正視一個問題,那就是網絡上那些不講誠信的人,將我們的風氣帶的偏離了正常的軌跡。如果你是一個講究誠信的人,那我們就應該及時的糾正這種不良之風,積極抵制這些不良風氣,讓那些不講究誠信的人自食其果。唯有如此,這種不良風氣才會失去滋養它的土壤,才能讓正義之風慢慢的恢復。

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言傳身教是我們的必由之路,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們的榜樣,我們怎樣做,孩子就怎樣學。所以我們老師更應該講究誠信,給孩子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只有越來越多的人講究誠信,那麼這個世界也就不會再出現失信的事件。人若無信,好比沒有雙足,正如大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小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人同樣無法行走於人世間!

論語禮讀後感篇6

書是我的最愛,我每天都看,我有兩百多本書,可最值得推薦的書,還是這本古香古色的《論語》。

?論語》是一本記載孔子言行和思想的一本書。就是孔子的弟子把聽孔子講話和孔子與時人、弟子談話時作的筆記,加以整理、編纂而成的。這本書包含了人文、生活、道德和教育等方面的知識,讓我覺得“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讀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以後,按一定時間温習它,不是很快嗎?

讀了“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我明白了學習就像追趕什麼,追上了還會擔心失去它。也就是學習完要定時複習,不然會丟失它。

讀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讓我明白了:一起走,必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也就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要取長補短。

讀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讓我明白了:懂得學問和事業的人,不如喜歡它的人,喜歡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學習首先要培養興趣、愛好。千萬不能被動學習,否則只能事半功倍。

?論語》裏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我就不一一枚舉了。我雖然還有很多沒讀,但我已經被它吸引了,我堅信,他對我未來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很大的影響。同學們,這就是我強力推薦的一本書——《論語》。

Tags:讀後感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