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悦讀書心得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22K

為了記錄我們的思想更新,及時記錄心得體會是很重要的,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好地總結經驗,為將來的發展提供參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悦讀書心得7篇,供大家參考。

悦讀書心得7篇

悦讀書心得篇1

?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後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漢代以後,被奉為儒家經典,後來成為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全書大體是孔子弟子及其後人所記,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資料。

我在《論語》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博學多才、誨人不倦的孔子。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講孝道是我在讀《論語》後感受最深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論語》中的孝道給了我們更多的啟示,讓我們明白了更深層的孝的含義。

悦讀書心得篇2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題記

望園中,四顧無人,惟見花光柳影,鳥語溪聲,柳垂金錢,桃吐丹霞。柳葉饞吐線碧,絲若垂金。大觀園內生機盎然,幾個歡快的身影在大觀園中嘻戲打鬧

紅樓,一本千古名著,曹雪芹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塑造了書中四百多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英國大文學家————莎士比亞,他寫了30多本書,也就刻畫了四百多個人物,怪不得紅樓會成為享譽全世界的永恆經典。

心較比干多一竊,病如西子勝三分。林黛玉,這個才情絕豔的女孩,她,多愁善感,飽讀經書,卻紅顏薄命。她,多麼命苦!父母早逝,孤苦無依,只能投靠賈府,在賈府裏消磨年華,寄人籬下。賈府的人自然對林黛玉不聞不問,直到林黛玉臨死之際,賈府的人還想着犧牲林黛玉來成全賈寶玉的幸福。正因如此,林黛玉淚盡身亡。絕代佳人,卻死於非命!對賈寶玉過於深沉的愛,愛得深,傷得也深。林黛玉孤傲自卑,只有賈寶玉懂得她的心聲。如今,賈寶玉卻因為金玉良緣和薛寶釵鎖在了一起,林黛玉該是多麼悲傷啊!深愛的人,卻和別人成婚,黛玉咽不下這口氣,最終焚稿斷痴情。

一個是聞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卻因封建社會而陰陽兩隔。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悦讀書心得篇3

?教育的本質》的作者是中國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賈馥茗女士,該書的副標題是“什麼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本質即什麼是真正的教育,這都是教育工作者一直被追問的問題。如果一位教師不在職業生涯中一直追問這個問題,即使是他非常的努力地從事教學工作,也免不了貽誤學生的知識學習,或者耽擱其生命的發展進程。所以説,對教育本質的認識,也就是對於生命發展方向的認識。

當下,現代教育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人提倡生活的教育、愛的教育、生命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等等,越來越多的教育者不斷地在討論“教什麼”和“怎麼教”,卻逐漸忽略了“為什麼教”,也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也就在一開始就降低了教育的效果。這部作為教育類的作品,作者沒有把精力放在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上,而是重點探究為什麼而教。全書分為五個章節,分別是:從人開始、人性論點、率性修道、人道上承天道、人道教育要旨。從書的框架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試圖將人的發展和傳統國學中的“天道”聯繫在一塊。人的教育在於尊重“生而為人”的學習者,以引導學習者“成人”為任務,“成人”即是成為合乎天道,發揚人性的人。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作者在書中廣泛引用中國傳統國學的精神,並從這些精神中推究出教育的本質。

在“修己成人”中,作者主要闡明《中庸》裏面一個觀點:“誠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即在“成己”之後,還要“成人”才算人道的完成。於是作者接着提到了成己者的條件在於師德師範,成人之道在於明白師的守則,即教學相長,還有確定學習方式,即正業居學,以及瞭解“學者之失”,做到“長善就失”,確定教學方法,有本有末。在這部分提到了很多《學記》裏面的理論。在“人道上承天道”這一章裏面,作者講了四個話題:“天道自然”、“天道作用”、“天道精神”、“人道配天道”。作者從《中庸》的探討中,發現天道的精神主要是“誠”字,從各種現象歸納還發現天道精神的另一特徵是“仁”字。

其實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無論講課,還是聽課,都是不可能用別的東西來代替的。講課時當然要講到知識,但是知識只是老師與學生交往的一種媒介,而不是一種目的。這種知識的媒介,就如一個情人手捧鮮花親手交給自己心愛的人一樣。如果離開了送鮮花的人與被送的對象,那這個鮮花本身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知識一旦離開了活生生的人也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教育,就是師生互動過程中,不斷地產生的靈動的思想與智慧。不斷地促進學生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能力與創造力。在這個意義上説,教育就是要在人與人之間產生思想靈魂上的碰撞。教育就是要還原人的本來的樣子。比如,人本來的樣子是好奇的,是有強烈的探究欲的,是富有想像力與創造力的,那麼,教育就是要保護這種可貴的品質。如果這些東西被磨滅了,那麼,教育就變成了反教育,就違反了教育最初的目的。讀完這本書也加深我對教育的理解。我們都説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談論教育,往往説怎麼培養人,培養怎麼樣的人,但本書提及“人道上承天道”“修己成人”的觀點,一方面為我們解答了為什麼要教育人,同時也引起了我們關注方向的轉變,作為教育,不應該只是教育他人,也應該包括自身修養(自我教育),從“修己”開始,然後“成人”,兩者相輔相成。

作者能夠從國學當中找到充分的理論依據,並能透徹的分析我們民族自古以來教育演變的原因,實為難能可貴。如果教師能明白和理解教育的本質,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會接受有效的成長指導和教育,就會不再承受那麼大的壓力,就會體會到學習和求知的快樂,生命也就會享受更充分的自由與美好!

悦讀書心得篇4

讀新聞信息,明辨發展方向;讀文件講話,明確工作依據;讀業務書籍,增長工作才幹;讀生活書刊,愉悦自我身心;讀社會雜談,通曉人間事理,這是一篇讀書活動的心得體會,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高爾基曾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是愛讀書的人的寫照。對於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品味,不同的品味會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會得到不同的`效果,書能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使生活充實。這樣的人本身就是一本書,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所以説讀書就是人的立身之本。

學生發言稿可以看出:這個學生從小喜歡讀書,書幫助他豐富了閲歷,淨化了心靈,點燃了為實現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拼搏的人生信念。這個材料從寫作思路上講,條理清晰,按照時間順序道出了讀書對她成長的啟迪,最後切合學校實際發出讀書的倡議和呼聲。

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和生活實際,要做一個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人。

悦讀書心得篇5

高爾基曾經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説書是人類知識的寶庫,那麼,讀書就是開啟寶庫的金鑰匙;如果説書是人類精神的殿堂,那麼讀書就是建設殿堂的硬磚瓦;如果説書是人類生活的營養品,那麼讀書就是消化營養品的好工具……書能使我們體會世界的多彩;書能使我們感受到故鄉的温暖;書能使我們感悟人間的真諦,書能使我們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書是知識的海洋,智慧的翅膀,力量的源泉!隨着年齡的`增長,我開始讀起了中外名著,如:《上下五千年》、《湯姆叔叔的小屋》、《童年》、《三國演義》、《昆蟲記》、《機器島》……我被《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羣儒所折服;被《機器島》的作者凡爾納那一句句幽默搞笑的語言吸引着;如果你想探索自然界昆蟲的奧祕,就請你打開法布爾為你專制的《昆蟲記》吧!這裏有許許多多的動物趣事等着你……春夏秋冬,年復一年,書對我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我在書的海洋裏樂此不疲。書是知識的源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必須不斷讀書,不斷充實自己。書是我成長道路上的啟明燈,它不僅陶冶了我的品格,還讓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使我懂得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

悦讀書心得篇6

中國有許多家訓,如《誡子書》、《顏氏家訓》、《誡兄子嚴敦書》、《朱子家訓》等。《曾文正公家書》也是最好的一個,但它的豐富內容不是其他家庭信可以比較,是極其微不足道但幾乎全包闊,談修養,談論家務,談軍事,談論閲讀、討論作為一個官員,討論生命…

然而,我並不打算在這裏介紹它的全面內容,但我想介紹曾國藩作為一個實踐者的態度。

道光十一年,二十一歲的曾國藩改號為“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

也就是説,曾國藩下定決心要與過去徹底決裂,擺脱過去所有的壞習慣,從而成為一個全新的我,一種重生的感覺。

他在信中多次寫道:“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比如就讀書而言,他一直倡導“讀書不二”,主張“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閲,徒循外為人,每日以十頁為率。”雖説“讀書不二”這個方法並不一定所有的書,但重點在於如何堅持專注做某一件事。

不僅讀書,在品行方面不斷的修煉。曾國藩小的時候,他的思想是不寬容的,不豁達的。他不是一個機智或沉着的人;他浮躁,常與人相爭,但而後他反躬自省,時時謹敕。

他在家書中這樣寫道:“牢騷太甚者,其後必多抑塞。凡遇牢騷欲發之時,則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氣?猛然內省,決然去之。”這也就是孟子所説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他的家書和日記中常坦言自己的過錯,並不斷約束自己,要“不二過”。經過幾十年的修煉,曾國藩也終從魯莽的少年成為“立德”之人。

從一個笨小孩成長為一個聖人,曾國藩的訣竅在“有恆”、在“不間斷”。雖然天資愚鈍,但他能抱朴守拙。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若比作武功,我以為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

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講,即“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悦讀書心得篇7

童年是咱們一生中最幸福,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候,盡情的玩,得到來自父母爺爺奶奶的關心與疼愛,如一場甜甜的夢。而,對於生活在沙俄時期的阿廖沙來説,童年卻並非如此。

?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穩文中的阿廖沙三歲失去了父親,成為了一個不幸的孩子。母親帶着他來到了外祖父那裏居住。從此,他的噩夢便開始了。在這裏,小小的阿廖沙親眼目睹了當時那個社會的殘酷與黑暗,使得他小小的心裏便充滿了陰影。隨着外祖父染坊的一天天衰敗,外祖父變得越來越暴躁,狠毒,經常用鞭子抽打可憐的阿廖沙。他的工人不小心然錯了布,都會被他抽的.昏過去。幸好,在這裏,還有疼愛他的外祖母,給他的黑暗生活帶來一點温暖。他目睹了他兩個舅舅為分家而經常吵架鬥毆。阿廖沙在這個黑暗的地方,度過了他的童年。

這是一部令人心酸的小説。親身的經歷,使得這部小説的渲染力很強。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懵懵懂懂的孩子。卻真實的目睹了這個社會的黑暗,受盡了虐待,受盡了辱罵。簡直像生活在地獄一般,在這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看到了血腥,當然,也看到了那個時代社會最底層的真實生活。他就像在一個陰冷,幽閉的空間裏一樣。

所幸,這個世界還有愛他的人。疼愛她的外祖母,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高裏、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他們教會這個孩子什麼是愛,什麼是温暖,什麼是光明。使得這個絕望的孩子在黑暗中能夠看見一絲光明,一點希望,並引導他成為一個正直,有愛心的人。

再來看看咱們的生活。

現在這是一個充滿愛的社會,沒有沙皇,沒有歧視,沒有虐待。咱們如此幸福。有那麼多愛咱們的人,沒天為咱們噓寒問暖,照顧咱們。但,咱們曾多少次與他們發生爭執,咱們曾多少次衝他們吼叫。咱們誰曾看見過,半夜,月光下,他們悄然落下的眼淚。而他們,卻依然愛着咱們,給予咱們無私的愛,才能成長。咱們是不是應該體諒一下他們,回報他們。看到阿廖沙的童年,想起咱們的實際,咱們應該做點什麼,咱們的心裏會不會泛起漣漪?

童年,再回過頭來看童年,會不會有一種別樣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