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78K

心得體會是指把學習或者生活中的主觀感受用文字書寫下來的重要文體,在不同事物上受到啟發後,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及時寫好體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心得體會6篇

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心得體會篇1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要在“育引用”上下大力氣,增加人才工作的“長寬高”,全方位構建人才發展“立體圖”。

分類施教、着眼長遠,增加人才培養的“長度”。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培養不是“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也是形成我國人才競爭優勢的必經之路。培養人才的“前半場”要發揮好高校作用,綜合大學利用專業師資、學科交叉的優勢,激發人才專研熱情,着力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專科學校利用專業、專精的優勢,搭建校企合作、聯合培養平台,定向培養、定向輸送專業人才。培養人才的“後半場”要發揮好企事業單位作用,從長遠發展的眼光培養培訓人才,將優質的資源、先進的技能“引進來”,讓骨幹職工“走出去”交流學習,組織同領域技能比賽,以賽促學,推動能力素質提升,多向發力加速人才成長成才,把人才培養的路徑拉伸得更長更精準,推動經濟社區更好更快發展。

不拘一格、廣納賢良,拓展人才引進的“寬度”。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優質人才多了,創新驅動就有了源頭活水,國家發展就有了不竭動力。要廣開進賢之路,既要面向海外、海歸人才,補充“高精尖缺”血液,也要注重吸納本土人才,“土專家”“田秀才”們對家鄉有強烈的情感歸屬,又有豐富的致富經驗,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才引進要注重多元化,既吸引高層次人才,也廣泛吸納各領域專業技能人才,既面向傳統行業,也面向新興領域。引進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要突出柔性引才,必要時敢於突破地域、户籍、身份等限制,比如,上海市崇明區將李佳琦作為“特殊人才”引進,杭州將一名快遞小哥評為高層次人才等,都樹立了“不拘一格引人才”的良好風向,讓人才引進的渠道拓展得更寬、覆蓋得更廣。

人崗相適、科學評價,提升人才發展的“高度”。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推動事業發展、實現更高人生價值,是影響人才安身立命的一個重要因素,需要科學的人才使用、評價機制支撐。要推動“人崗相適、人事相宜”,把人才放到與其能力素質相匹配的崗位上去,對於一些急需緊缺型人才,鼓勵到艱苦一線、急難險重崗位上去,讓其最大程度施展才華;對於重大項目,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誰能幹就讓誰幹,讓有真才實學的英雄有用武之地。要推動人才評價“破立結合”,破除唯論文、職稱、學歷、獎項,樹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讓人才有更多的時間潛心研究、專注創新。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也很關鍵,加大對人才的關心關愛力度,讓千里馬卸下包袱輕裝上陣、競相奔騰,推動人才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和發展。

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心得體會篇2

?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文章從八個方面深化了對我國人才事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是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指引。做好人才工作,既要走“新”,樹牢新理念、用好新舉措、推出新服務;也要走“心”,讓人才開心來、真心留、同心幹。

樹牢新理念,將心比心讓人才開心來。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要破除陳舊的人才觀,換位思考,樹立“人才為本、人才優先”理念,抓好基金引才工作,吸引社會資本聯動,聚焦智能製造、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提供投貸聯動多元服務,以資本助推高技術項目集聚,吸引高層次人才。深入開展“兩進一送”活動,以“專精特新”、上市企業為重點,提供定製化“一企一策”引才建議,推動更多企業投資高科技項目、引進高精尖人才。壓實人才工作主體責任,建立人才工作隊伍考核機制,利用跟崗見習、進企服務、實踐招商、專題考察等形式,織密人才招引網格。

用好新舉措,以心換心讓人才真心留。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人才招引要堅持體系引領,避免“撿到籃子都是菜”,要深化政、企、校、才合作,組織重點企業校園招聘會等活動,通過“引進來+走出去”雙輪驅動模式,主動出擊,集聚更多人才。依託同鄉會、校友會等資源,加大人才政策宣傳力度,積極挖掘符合國家戰略發展需要的海外人才信息,精準定位目標,加大獎勵力度,高質量引進高層次人才。緊貼產業需求,堅持目標導向,瞄準結構性就業矛盾,積極推動校企合作,鼓勵企業不斷拓寬高技能人才引進渠道,讓企業成為引才用才留才的主體。

推出新服務,心心相印讓人才同心幹。

引才為先,用留為本。引才聚才,最根本的是為人才提供發揮才能的平台,為人才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大力推進科技產業園、人才公寓建設,推進人才公寓標識、配套、服務、標準、管理“五統一”,打造“一域一品”人才公寓地圖。建立線上服務平台,通過手機實現人才“碼上住”。打造人才社區,建設集產業孵化、文化娛樂、教育醫療等功能為一體的複合社區,培塑“人才之家”服務品牌,營造更加優良的愛才、用才環境。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各人才招引部門、育才用才主體必須強化生產、生活、生態、生根“四生一體”的理念,在軟硬件環境上下功夫,在提供舞台上下功夫,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無後顧之憂。

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心得體會篇3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也比任何時期都更需要更多愛國奉獻、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投身到我們偉大的事業中來。這就要求我們真誠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努力消除中梗阻,切實暢通人才成長之道。

真聚才,暢通快車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前,各地區各領域之間的競爭,已經從拼資源、拼項目,逐漸向拼人才、拼引智,聚得英才就意味着搶得先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要堅持五湖四海、不拘一格選人用人,打破以往論資排輩、求全責備的思想束縛,糾治官本位痼疾和唯地域、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做法,打破户籍、身份、學歷、人事關係等制約,糾正任人唯親、圈定條件錄取的陋習,促進人才跨地區、跨行業、跨體制流動,真正讓德才兼備的人才進入組織視野。同時,要注重適銷對路,按照本地需要、立足本地實際,突出差異化、個性化和品牌化需求,提高選人靶向性,避免水土不服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等情況,切實讓組織選人渠道路路暢通快馬加鞭。

真愛才,暢通加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來金鳳凰的前提是栽得梧桐樹,否則勢必導致孔雀東南飛,這就需要有惜才的意識和愛才的誠意。思想要加速轉型,實打實樹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理念,堅持感情上厚愛一分、政策上高看一眼,建立健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等工作機制,切實營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環境。措施要加速落實,積極開展英才大走訪人才大慰問等行動,持續增加服務項目,完善服務功能,讓人才在微末之間感受到愛才誠意,並針對人才住房、就醫、社保、子女教育、配偶就業等方面的需求,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切實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特別地,要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負責者負責、為擔當者擔當,真正讓人才看得到厚愛,為近者悦、遠者來加速鼓勁。

真助才,暢通專用道。人盡其才,百事俱舉。人才引進後不能束之高閣,科學使用、才盡其能、人盡其力,方能激發潛能、創造最大價值,這也是對人才的肯定,更是對人才成長最大的助力。要堅持術業專攻,以服務發展為導向,根據人才各自的特點與專長,分門別類搭好舞台,把改革發展最前沿和基層工作第一線,作為廣大人才的試金石和磨刀石,讓人才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經歷風雨、增長才幹、建功立業。要堅持知人善任,敢於給位子、壓擔子,大膽地把人才置於重要崗位進行歷練,進一步激勵人才貢獻才智、各展所長,不斷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同時,要完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提高評價質量和公信力,保障人才合法權益,真正讓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

道道通則事事明。暢通人才成長之道,方能讓優秀人才c位出道,在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大行其道。

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心得體會篇4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對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實施各項戰略部署,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新時代新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緊跟“新步伐”,邁出“新步子”,把握人才“三用”的深刻要義,全面激發新時代人才效能。

用好,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怎麼用好人才,“小概念”裏也有“大學問”。當前,各地各部門在人才隊伍建設上仍然面臨着一個共性問題——“引得來,留不住,用不好”,一些地區在人才招攬上“健步如飛、大步流星”,而在服務政策、用人制度、配套設施上卻“姍姍來遲、脱節斷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環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衰。各地各部門要深刻認識環境之於人才的重要性,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真正“用心”。要準確把握本地區本部門人才發展現狀,摸清總量、瞭解結構、解決制約人才發展的堵點和痛點問題,結合實際,緊貼人才最關心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問題,制定完善一批用人政策和制度,實現“人才落地”即“政策落地”,為用好人才奠定紮實深厚的根基,打造一流的人才發展大環境。

用對,實現人崗精準匹配。要想用對人才,關鍵還在於“對口”。目前,一些地區和部門在人才使用上普遍存在一個較大的弊病——“人崗不適”。盲目跟風,追求人才“高、多、全”,未結合當地人才隊伍結構、用人需求、人才總量等方面合理招攬人才。比如一些地區招攬人才過於追求“質量”,引人門檻“高”,結果通常是花費了大量的心血,發現用不上、用不對,人才的價值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要真正用對人才,各地各部門就要着重在三個“精準”上下功夫,做到定位精準、結構精準、需求精準。要“據實引才”,結合當地實際,搭好人才結構框架,做好總量規劃,設定合適崗位,調查用人需求,劃分專業大類,細分崗位職位,引對才、用對才,真正實現人崗匹配。

用活,挖掘人才潛在價值。一顆人才“好苗子”,需要組織“栽培好”。一些用人單位不重視人才的教育培養、激勵機制,沒有用心去發現、去挖掘、去提煉人才的潛在價值,導致人才使用“後半篇文章”做得不到位、不紮實。所以,人才不僅要用對,關鍵還要用活。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新時代人才培養教育機制,深入把握人才培養的內涵,聚焦教育、醫療、科研、管理、技術、金融等重要類別,明確培養主體。要不斷創新人才管理機制,着力捕捉人才所長,發現亮點、放大亮點,積極調動人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人才潛在價值作用發揮最大化,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心得體會篇5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做好人才工作,實際上就是要切切實實找準平衡點,以“兩頭顧”匯聚“人才強國”磅礴力量。

人才來源,要一頭顧“外引活水”一頭顧“內育棟樑”。

人才是第一資源,地區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競爭,很多地區不惜花重金、下血本一味爭相模仿“求才”,卻忽視了對“土生土長”本地人才的重視和培育,陷入“引來女婿,氣走兒子”的窘境。要避免這種窘境,應切忌“內外有別”,而是內外皆用、唯才是用。要轉變人才理念,杜絕“孩子都是自家好”的“本土論”,或是“舶來品至上”的“外來論”,必須從大局、長遠上考慮,將“本土”和“外來”人才兼收幷蓄,廣開進賢之路。要與時俱進建立完善“外來人才”吸引政策和“本土人才”培養政策,統籌好政策扶持、資金保障、平台搭建、榮譽評選等要素資源,讓“外來人才”和“本地人才”形成合理搭配、協同共進。

人才引進,要一頭顧“高端領軍”一頭顧“接足地氣”。

高層次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引領者、新興產業的開拓者、高難技能的操作者,同時,實用性人才在帶領羣眾致富、發展鄉村產業方面最具有發言權和帶動力,是鄉村振興寶貴的人才資源。可見,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高層次人才,也離不開實用性人才。做好人才工作,不能一天到晚盯着高層次人才,要樹立正確人才觀,適當調整人才引進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引進在地方人才工作考核的佔比權重,突出人才在崗位上成果轉換的“硬指標”權重,引導各地做到高層次人才和實用性人才兩手抓。要常態化開展人才“家底”摸排,聚焦所需,精準引進“對口人才”,做到既不浪費人才資源,又充分釋放人才效能。

人才運用,要一頭顧“經濟適用”一頭顧“經久耐用”。

“駿馬能歷險,耕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天下英才不能轟轟烈烈地引後,就放任“一引了之”,搞“一錘子買賣”。要牢固樹立“以用為本”的觀念,以“人崗相適”“能崗匹配”為準繩,讓專業人幹專業事,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智慧力量。要積極推動現有人才平台載體的升級培優,持續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設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新興研發機構和“人才飛地”,確保人才有“用武之地”。要建立健全人才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破除“四維”傾向,既打通人才橫向流動“橋樑”,也搭建縱向發展“樓梯”,從而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動,實現人才效益最大化。

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心得體會篇6

人才是強國興國的第一要素,也是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的第一動力。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牢固樹立人才強國這一重大戰略,大力培養鍛造一批德才兼備的技能人才隊伍。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既面臨各種風險挑戰,同時也處於重大戰略發展期,越是如此,越是要尊重人才、培養人才、成就人才,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以強大的人才支撐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劈波斬浪、無往不勝。立足科技自立自強,以突破性舉措培養、孕育集聚世界頂尖人才。以推動原始性創新、顛覆性創新謀劃科技人才發展佈局,以產生國際一流原創性成果為導向,改革科研、成果和人才評價機制,保障資源投入能夠流向最有創意的人,給連續做出高質量工作的人才以持續支持。建立一流人才、一流待遇體系,大力提升高水平人才工作、生活待遇,將其列入國家重點優先保障體系。建立與青年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相匹配的前沿項目、人才發現機制,構建新型人才培養機構和服務平台,為一流人才潛心研究提供突破性、專門化保障服務。借鑑世界頂尖科研機構、人才機構有益經驗,吸收科研一線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工程師參與到國家項目的建議、評價和管理中來。圍繞國家科技戰略力量建設,打造基礎研究特區、科學家人才特區、打造國家人才發展高地、人才制度創新高地。加快向人才強國轉變,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根本保證。人才工作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始終與時俱進,保持旺盛活力。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才工作,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履行好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職責,使人才服務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讓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台、發展有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