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發言稿

(甘肅省)2020年臨潭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欄目: 發言稿 / 發佈於: / 人氣:2.52W

各位代表:

(甘肅省)2020年臨潭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建議。

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是決戰決勝脱貧攻堅之年。面對經濟下行、脱貧摘帽任務繁重、環境整治問題突出等多重壓力,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八個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實施“三大行動”,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圓滿完成了縣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預計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7億元,同比增長3.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億元,同比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00元,同比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00元,同比增長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55億元,同比增長19.7%;大口徑財政收入9535萬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20萬元。

一年來,脱貧攻堅在盡鋭出戰中取得新勝利。堅定不移地把脱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以敢死拼命、決戰決勝的信心,堅決打贏打好這場硬仗。聚焦“3+3”衝刺清零,對標對錶年度工作任務清零,投入各類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49億元,全面建成801個扶貧項目,98個村集體經濟效益良好。137處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入使用,飲水安全普及率達到100%,自來水入户率達到99%。貧困村動力電、行政村網絡實現全覆蓋。148公里“暢返不暢”整治工程和68公里砂礫路全面建成,建制村通水泥硬化路、行政村通暢率達到100%。2018年下達的1408户危房改造和今年491户新增危房改造全部完成並按期入住。“十三五”期間易地搬遷任務全面完成。適齡兒童少年輟學實現清零,“兩免一補”等政策全面落實。18所衞生院、141個行政村衞生室全部達標,建檔立卡貧困户家庭醫生簽約率實現全覆蓋,住院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報銷後平均比例達90%。兜底保障清理規範工作紮實有效,實現了應兜盡兜、應保盡保。全力推進中央脱貧攻堅專項巡視和2018年國家和省上脱貧攻堅成效考核及各級各類督查調研反饋問題整改,187件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脱貧各類數據質量大幅提升。中央、省州縣四級選派駐村幹部677名,實現了“四個全覆蓋”。東西扶貧協作和定點幫扶成效突出,天津市、中國作協投入幫扶資金5425萬元,產業扶持、勞務協作、教育衞生、文化扶貧等對口幫扶項目效益顯現。今年,預退出貧困村55個,貧困户2644户9546人,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3800元標準,“兩不愁三保障”全部達標,貧困發生率預計下降到0.72%,順利通過州級複核驗收,達到脱貧摘帽條件。

一年來,農牧產業在轉型升級中實現新突破。中藥材、高原夏菜、油菜、藜麥等特色種植面積突破15萬畝,新建牲畜暖棚230座1.84萬平方米,現代設施農業温棚2000平方米。種植青貯飼料玉米1.2萬畝,草產量達到4萬噸。新增養殖育肥示範場8家,各類牲畜存欄17.66萬頭(匹、只),年出欄牛羊11.67萬(頭、只)。投入保費1400萬元,各類政策性保險全面落實。合作社規範運行874家,認定省級示範社18家。“三變”改革深入推進,7207户貧困户入股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分紅652萬元,實現了從農民到股東的轉變。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成果順利通過省州聯合驗收。粉條、土蜂蜜、藜麥等一大批初級農產品通過消費扶貧的方式進入天津市場,消費金額近1100萬元。

一年來,項目建設在抓實見效中增添新動力。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解難題、強支撐的關鍵舉措,城鎮建設、交通水利、教育衞生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落地實施,有力促進了經濟平穩增長。洮州衞城修繕與保護、東環小區棚户區改造等8個投資上億元的重大項目,縣城供熱二期、古戰護村護田河堤等42個投資上千萬元的重點項目加快實施。G248康樂至卓尼二級公路紅樺山隧道順利貫通、新城至三岔段全線通車。中海油個人防護裝備生產扶貧車間、八角綜合管網、冶力關鎮集中供熱、新城鎮道路鋪油罩面等一批項目建成並投入運營。牛頭城遺址、東明山景區基礎設施等項目有序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結餘指標交易工作紮實開展,落實指標交易費1.64億元。林海特色旅遊休閒廣場、高原綠色牛羊肉加工生產線及冷藏基地建設等5個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58億元,為縣域經濟發展再添後勁。

一年來,城鄉發展在品位提升中煥發新面貌。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縣城主街道照明、古戰鎮道路及排水、卓洛路道路改造、冶海橋、城關鎮老舊住宅樓棚户區改造等20項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面實施,完成投資3.74億元。棚户區改造步伐加快,2517户低收入羣體住房條件顯著改善。“廁所革命”強力推進,6300座户廁、101座村廁、9座鄉廁全面建成,22個村“廁所革命”進展有序。63個生態文明小康村完成投資1.9億元,農牧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條件全面改善。店子、羊沙、流順3個鄉鎮實現撤鄉建鎮,城關、新城、冶力關、古戰、王旗等重點鄉鎮舊貌換新顏,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建鎮率、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9%、26.5%。直面環境整治短板弱項,全民參與、全域治理,下大力氣改善視線所及各類亂象,下狠決心解決整而未治、治而未除的痼症頑疾, 城鄉環境面貌實現大提升,在州級督導中多次名列前茅。

一年來,文化旅遊在深度融合中培育新格局。搶抓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和“一會一節”歷史機遇,紮實推進“兩線四點”工程,傾力打造冶力關八角旅遊黃金環線和百里洮河風情線,全面加快冶力關大景區、東明山景區、古戰阿子灘大景區、洮州衞城“四點”建設步伐。蘭家山等5座觀景台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古戰阿子灘大景區建設、洮州衞城加固維修、牛頭城文物本體修繕等重點文化旅遊項目進展順利。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不斷完善,26座旅遊廁所全面建成,遊客“入廁難”問題基本解決。全州首條彩色公路在八角建成,為甘南旅遊新增一道靚麗風景線。在較短時間內建成的甘南鄉村振興大講堂暨全域旅遊培訓基地,創造了“冶力關速度”,做出了臨潭貢獻,成為甘南新地標。鄉村旅遊快速發展,“八角花谷、十里畫廊”鄉村旅遊精品景區精彩展現,廟溝民宿一條街等5個鄉村旅遊示範村以點帶面、串珠成鏈,一批高標準打造的民宿脱穎而出,部分重要景點成為“網紅”熱門打卡地,全域旅遊新局面逐步顯現。旅遊人數、綜合收入位居全州前列。“洮州民俗文化節”“一會一節”臨潭文化旅遊專場推介會和九色甘南相約北京-臨潭縣主題日等系列節慶活動成功舉辦,“魅力臨潭、生態家園”享譽省內外。文化事業加快發展,《百年臨潭實錄》等系列叢書出版發行。重點文物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尕路田大房子成功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企業完成增加值3508萬元。

一年來,生態文明在綠色崛起中築牢新屏障。嚴守生態紅線,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天然林管護33.8萬畝,完成了冶力關大景區、古戰阿子灘大景區補植補造任務,義務植樹42萬株,退耕還林、退耕還草8.5萬畝,生態效益初步顯現。生態保護工作不斷加強,藍天、碧水、淨土保衞戰全面展開,中央第五生態環保督察組反饋6批9起信訪案件基本辦結,河道治理、礦山整治、燃煤鍋爐淘汰治理、煤炭市場監管、餐飲業油煙整治、噪聲污染等專項整治行動集中開展,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9.26%。“河長制”全面落實,設立縣鄉兩級河長47名,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紮實推行。土壤污染防治成效顯著,三個點位監測結果均達到國家標準。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紮實開展,註銷礦業權8宗,王家山石膏礦、新城冰場灣尾礦庫生態恢復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大棚房整治、違建別墅清查等工作卓有成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發展氛圍逐步形成。

一年來,社會事業在共建共享中展現新作為。堅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教育衞生、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事業統籌推進,各族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民生投入不斷增加,全縣民生支出23.35億元,佔財政支出的83.71%。農村邊遠地區中國小温暖工程、助殘康復救助等17件省州列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6.4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8.84%,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順利通過省級督導評估,1062名考生被普通高校錄取,錄取率達91.7%,本科錄取率同比上升0.17%。天津市東麗區、省人民醫院16名專家開展臨牀教學指導,全縣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9%,報銷醫藥費6044萬元。引進教育衞生人才、招錄三支一扶人員、安置定向培養醫學專業人員、招錄警務輔助人員、政府購買服務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人員等710人。積極鼓勵引導大中專畢業生在外地企業就業服務。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等各類社會救助資金8040萬元,農村低保覆蓋面下降至6.21%。

一年來,社會治理在多管齊下中譜寫新篇章。嚴格落實各項維穩責任,實現了“大事不能出、小事也不能出”的目標。加強應急體系建設,及時開展預警預報、防災減災應急演練,安全生產責任制較好落實,道路交通、非煤礦山、建築工地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有效查治,全縣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紮實有效,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舌尖上”的安全進一步得到保障。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得到嚴厲打擊,查處各類案件464起,有效化解矛盾糾紛140起,上網庫存逃犯率先清零。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全縣首例惡勢力團伙案件公開宣判,賭博、高利貸等違法犯罪多發頻發的勢頭得到有力遏制。民族宗教工作有力有序,宗教事務管理依法加強,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進一步鞏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殊榮。持續推進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七五”普法全面推進,依法治縣進程不斷加快,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一年來,政府建設在優化服務中塑造新形象。通過深入實施“三大行動”和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政府系統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及“庸懶散慢混卡”等作風頑疾有效整治。強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落實,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堅決執行“八項規定”和“廉潔自律”要求,風清氣正、幹事創業氛圍日益濃厚。民主法治建設深入推進,自覺維護縣委權威,主動接受縣人大的法律監督、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及社會各界廣泛監督,人大代表意見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答覆率100%,政府執行力、公信力明顯增強。“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清理規範性文件27件,取消證明事項44項,審批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87.5%,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

同時,應急處置、武警消防、廣播電視、地震運管、統計科技、外事僑務、機關事務管理、退役軍人事務管理、殘疾人事業、金融保險等各項工作均取得新成效,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結果;是州委、州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委團結廣大幹部羣眾、帶領全縣各族人民攻堅克難、拼搏趕超的結果;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無私奉獻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向給予臨潭無私援助的天津市、蘭州市、中國作協、省交通廳等省內外幫扶單位,向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各族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奮戰在脱貧攻堅第一線的幫扶隊員、幹部羣眾,向全縣所有的勞動者、工作者、建設者、守護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不少差距和短板,主要表現在:一是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疊加影響,全縣經濟增長困難較多,後續發展面臨更大挑戰和壓力。二是財政增收困難,工業經濟整體規模小,企業自主創新和長遠發展能力不足,市場競爭力不強,營商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三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大,管理和運行存在薄弱環節,環境面貌整體發展與周邊縣市相比差距較大。四是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還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羣眾的需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高。五是脱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中還有短板弱項,受自然條件和市場價格影響,農業生產基礎薄弱,貧困勞動力觀念落後,產業增收波動較大,穩定增收還有不少難度,鞏固提升脱貧成果還有大量紮實細緻的工作要做。六是一些部門和幹部作風轉變還不到位,與羣眾期待還存在一定差距,政府自身建設仍需繼續加強。對此,我們將堅決克服,全力解決。

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基礎的關鍵一年,做好全年工作,至關重要。

2020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做到“兩個維護”,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總體部署,圍繞縣委“1343”發展戰略,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同心協力抓好“兩項規劃”,強力推進“八大臨潭”建設(興旺臨潭、活力臨潭、美麗臨潭、綠色臨潭、文化臨潭、幸福臨潭、開放臨潭、平安臨潭),全面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確保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2%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4%以上。大口徑財政預算收入增長4.7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8%。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節能減排指標控制在國家下達的計劃範圍內。

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鞏固脱貧成果,築就同步全面小康偉大夢想

堅持把脱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政治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緊緊抓在手中,確保鞏固提升脱貧摘帽的成效,夯實全面小康堅實基礎。

全力衝刺整縣脱貧。對照國檢標準和“兩不愁三保障”,持續開展“回頭看”核查工作,集中力量逐村逐户逐人逐項對賬銷號,補齊貧困村、貧困户脱貧短板,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全面清零。深入分析現狀,細化落實“一户一策”精準脱貧計劃,全面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和幫扶措施,確保剩餘272户958名貧困人口全部脱貧。聚焦脱貧重點、薄弱環節和貧困羣眾滿意度三個方面,下大力氣抓好省州驗收、考核、評估中反饋的問題整改,確保國家考核評估驗收不出任何問題,整縣如期脱貧摘帽。

不斷夯實脱貧基礎。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鞏固脱貧的根本途徑,繼續大力扶持中藥材種植、牛羊育肥、高原夏菜、鄉村旅遊、勞務輸轉等富民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強化產業入股配股資金的監管。加快推進農牧業增產提質,拓寬貧困村、貧困户增收致富渠道,為脱貧提供持久、穩定的有效支撐。着力推進農牧村水、電、路、房、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升農牧村基礎設施條件。全面落實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有效防止因災、因學、因病返貧。

鞏固提升脱貧成果。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要求,靶心不變、頻道不換,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完善脱貧增收舉措,鞏固提升脱貧攻堅成果。全力做好脱貧攻堅成效普查工作。建立脱貧成效鞏固提升跟蹤監測機制,對已退出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實施跟蹤和動態監測,重點解決“監測户”、“邊緣户”和收入不穩定户持久發展問題,確保剩餘貧困人口按期脱貧。

二、抓實“兩項規劃”,精心描繪臨潭美好新藍圖

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體現全局性、系統性、統籌性,結合“國土空間規劃”,認真謀劃編制“十四五”規劃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加快推動縣域經濟跨越發展、農業農村全面進步,走出一條具有臨潭特色的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之路。

科學謀劃編制“十四五”規劃。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貫穿到規劃編制全過程,用總書記的要求研究臨潭發展、剖析臨潭問題、解決臨潭難題,確定臨潭“十四五”規劃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方法和路徑。結合縣城發展空間不足、城關等地有渠無水、教育佈局不盡合理、教育醫療專業技術人才短缺、新型產業發展滯後、局部地區森林植被覆蓋率低、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較差等縣情實際,正視差距,對照問題,聚焦短板,認真研究中央政策、國家戰略,紮實做好與國家和省州級“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有效銜接,梳理形成重大項目、重要政策、重點工作清單,建立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空間規劃等統一規劃體系,爭取更多發展目標納入國家和省州“十四五”規劃,為臨潭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打好基礎贏得先機。主動融入全省、全州發展大局,聚焦基礎設施、產業轉型、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社會民生等事關臨潭發展的重點問題,深化前期重大課題調查研究,充分進行討論,凝聚各方智慧,繪好“十四五”發展藍圖,確保編制出一個符合臨潭實際、體現人民期盼、引領未來發展的高質量“十四五”規劃。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堅持“20字方針”,認真學習國家、省州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加快編制全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專項行動計劃,統籌推進“五個振興”,深入實施“六大行動”“十大工程”,努力在鄉村振興上開好頭、起好步。產業興旺方面,調整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加快發展高效種養業,穩步擴大雜交油菜、高原夏菜種植規模及犛牛、藏羊養殖規模,發展農牧產品精深加工,扶持壯大龍頭企業8家,農牧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保持在4%以上。生態宜居方面,結合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全面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加快農村水電路房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生活垃圾整治、廁所革命等五項重點任務,打造一批美麗村落、美麗庭院、美麗田園,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25%以上,天然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97%以上,空氣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88.5%以上,生態文明小康村佔比達到60%以上,農牧村衞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鄉風文明方面,繁榮興盛鄉村文化和鄉土文明,加大傳統村落、歷史遺址、民俗文化和民間手工藝保護利用,推進移風易俗,完善村規民約,深入開展文明評選活動,文明村和鄉鎮佔比達到50%以上。治理有效方面,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村莊規劃管理覆蓋率、村級綜合服務站佔比達到90%以上,和諧寺廟創建率保持在100%。生活富裕方面,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加快補齊農村交通物流、水利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民生短板。確保到2020年底,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縣鄉村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建設“八大臨潭”,推動經濟社會更高質量發展

聚焦產業升級、項目支撐、城鄉發展、生態保護、文化事業、民生福祉、改革開放、社會治理八個方面,強力建設“八大臨潭”,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推動臨潭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台階。

——着力建設“興旺臨潭”,加快產業融合發展

以優化供給、提質增量、農牧民增收為目標,持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大產業轉型升級力度,加快構建臨潭產業發展新格局。

推動農牧產業提質增效。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總體思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高標準農田2萬畝,中藥材、高原夏菜、油菜等特色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以上。新建10座規模1200噸農產品保鮮庫,推動臨潭天士力中藥材等重大產業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培育壯大犛牛、藏羊、肉羊、黑驢、土雞、土蜂等特色養殖業,在石門、羊永等鄉鎮發展規模養殖育肥繁育示範場10家以上,新建改造養殖暖棚400座3萬平方米、貯草棚50座1萬平方米。全面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提升工程,扶持合作社100個以上,不斷增強合作社帶貧能力。推進循環農牧業發展,實施一批草牧業、飼草料加工、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廢舊農膜回收加工利用、牲畜糞便利用等項目。加強農村土地確權成果運用,搭建土地流轉服務平台,依法規範流轉土地,年度新增流轉面積5000畝以上,累計達到5萬畝。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加大“三品一標”建設力度,完成臨潭當歸地理標誌保護認證工作,新增特色農產品品牌2個以上。全力做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農牧業保險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農牧業增收風險。依託農村電商、消費扶貧等平台,全力拓寬農牧產品銷售渠道,力爭線上線下銷售額有新突破。

促進工業經濟提質增量。重點抓好發電量、供電量等主要工業品生產調度,促進工業企業快速發展,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抓好銘鑫高原綠色牛羊肉精加工生產線及冷藏基地、新城鎮美味醋廠等建設項目,力爭項目早日建成投產。積極培育入規企業,爭取年內完成入規企業1至2户。研究制定企業准入、財政扶持、招商引資、用地保障、產業轉移、項目融資等政策措施,推動扶貧生態產業園區開工建設,爭取年內入駐企業2户以上。

加快文旅產業提檔升級。搶抓州委、州政府創新打造文化旅遊“一十百千萬”工程的重大機遇,重點抓好冶力關鎮池溝村、古戰鎮古戰村等4個文化旅遊標杆村和12個全域旅遊專業村的建設打造,大力發展田園採摘等極具鄉土氣息的農業休閒體驗產品,精心培育鄉村田園綜合體、精品民宿、星級農家樂,做足做活多元業態。積極籌備全國鄉村旅遊大會暨民俗大會,以冶力關大景區升級改造為重點,着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賓館飯店改造、景區景點提升、鎮區環境治理、旅遊設施配套等六大方面34個重點項目,全面提升景區整體形象,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全力配合省文旅廳做好冶力關鎮關街村“美麗鄉村”樣板村建設。高質量舉辦“冶力關杯”中國拔河公開賽暨第七屆洮州拔河節、洮州花兒大獎賽、洮州民俗文化節等品牌賽事,積極與全媒體APP客户端等媒體資源對接合作,全方位、多層次、廣角度、全領域開展有聲勢、有品質、有成效的系列宣傳推介活動,不斷提升全縣文化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深入挖掘我縣文化資源優勢,繼續實施好洮州衞城維修加固及修繕保護項目和牛頭城遺址維修保護項目,加強洮州會議紀念館等紅色遺址保護,促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力爭全年遊客接待人數、旅遊綜合收入均有新的增長。

——着力建設“活力臨潭”,不斷強化項目支撐

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促轉型的主要抓手,圍繞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積極謀劃、儲備、爭取、實施一批重大項目,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

緊盯政策抓謀劃。認真研究國家、省、州政策和資金投向,準確把握“十四五”規劃編制政策方向,圍繞鄉村振興、生態保護與治理、重大基礎設施、特色產業培育、社會產業發展、民生項目等重點,主動加強與省州有關部門的彙報銜接,努力爭取一批重大利好項目。強化項目儲備工作,積極做好臨潭縣中部片區供水工程等重大項目論證和銜接彙報,爭取更多項目納入省、州項目盤子,形成“梯次明顯、結構優化、接續有力”的項目儲備格局。

加快進度抓建設。強化項目建設和監管,全力推進S10鳳縣(陝西)至合作高速公路(臨潭段)、S326卓尼至碌曲、G248康樂至冶力關至新城段、古戰至術布二級公路等重大交通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加快洮州衞城修繕與保護、古戰大景區旅遊基礎設施等8個續建項目進度,力爭年內完成投資2.8億元以上。積極抓好天津市、蘭州市幫扶援建項目建設工作。抓緊2020年生態文明小康村、冶力關鎮濱河南路道路工程、長川鄉馮旗村幼兒園等24箇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前期工作,主動銜接爭取藏區專項和其他專項投資計劃,有效拉動投資增長。

多措並舉抓招商。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充分利用蘭洽會、津洽會等平台,擴大招商引資範圍和規模,力爭在文化旅遊、農牧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加工、清潔能源、循環經濟產業、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垃圾處理、生態環保等方面簽約3個以上招商引資項目,推動冶力關山水唐古拉改造提升、6000噸當歸組織水綜合利用、犛牛育肥扶貧基地等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簽約落地。

——着力建設“美麗臨潭”,持續改善城鄉面貌

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工作,大力提升城鄉融合發展水平。

全面完善市政功能。堅持補短板、強功能,力爭城關濱河東路延伸段道路及排水工程、卓洛橋、冶海橋、新城鎮丁家山片區棚户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竣工並投入使用,確保新城鎮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洮濱巴傑橋等建設項目完成總工程量的60%以上。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提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水平,新建污水管網2.5公里,基本實現雨污分流。切實做到城市低收入羣體住房租賃補貼應補盡補,2018年棚户區改造項目交付使用,2020年老舊住宅樓棚户區改造全面開工建設。優化城鎮健康發展體制機制,確保城鎮化率提高1.5%,生活垃圾處理率、燃氣普及率及城區污水處理率提高1%。

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嚴肅查處和整治縣城規劃區和村鎮建設未批先建、亂修亂建等行為,進一步完善違法建設管控體系,杜絕違建增量,切實增強規劃的權威性和約束力。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配齊配強縣城、建制鎮綜合執法隊伍,不斷提高綜合治理能力。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全面落實日常巡查和聯動執法機制,加強市政設施管護維修,加大環境衞生、道路交通、綜合市場整治力度,着力解決車輛亂停、佔道經營、城市“牛皮癬”等突出問題。切實規範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面整治違規收費、圈地圍欄等現象。基本完成城市數字化管理建設目標任務。

持續改善城鄉環境。深入貫徹落實《甘南州城鄉環境衞生綜合治理條例》,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聯動、網格化分片分段、督查督辦、跟蹤問效、考核評比、責任查究等各項制度,不斷鞏固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常態化、規範化、法制化治理格局。深度聚焦城市社區、鄉鎮村組、公路沿線等五大重點領域,大力度、超常規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下大力氣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進一步鞏固“五無”整治成果,掀起“環境革命”新熱潮,努力創建整潔優美的城鄉環境。

——着力建設“綠色臨潭”,構築生態保護體系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臨潭的天更藍、水更清,生態環境更加美好。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行動,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甘南州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切實做好重要生態功能區監管,加強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努力建設天藍、水淨、地綠的宜居宜業家園。全面落實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散煤煤質管控、農村改炕改灶、秸稈垃圾禁燒、城市道路和施工場地揚塵污染監管等措施,不斷改善全域環境空氣質量。深入落實“水十條”,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確保地表水水質和空氣環境質量達到生態功能區劃標準。進一步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開展固體(危險)廢物處置能力提升行動,加強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強化重點行業監管,有效防治土壤污染。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擔負起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重任,加快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國土綠化、義務植樹、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提升水源涵養能力,築牢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深入推進臨卓大寺坡銻礦、新城鎮口子下銻礦和兔石山石灰石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程,完成林果產業項目500畝。圍繞揚塵污染、工業污染、燃煤鍋爐、加油站、黃標車、老舊車和“散亂污”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行業,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嚴格落實“河長制”,大力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抓好河道綜合治理和常態化保護,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做好中央第二輪環保督查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堅持公安、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多部門聯動執法機制,開展常態化巡查和執法檢查,始終保持嚴懲環境污染“零容忍”高壓態勢。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和懲戒,不斷健全完善生態環境問責追效體制機制,對失職瀆職、包庇縱容、弄虛作假等行為,依紀依法從嚴查處。

——着力建設“文化臨潭”,攜手共建精神家園

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引導全縣幹部羣眾厚植愛國情懷,築牢精神之基。

注重輿論引導。堅定文化自信,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實施“24字工程”,大力開展扶貧幫困、慈善捐助、文明禮儀、勤儉節約等公益活動,大力倡導家庭和睦、鄰里團結、社會和諧等基本道德規範。不斷加大“最美臨潭人物”等先進典型宣傳力度,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和星級文明户等評選活動,推進移風易俗,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幹部羣眾的行為規範。按照內聚力量、外樹形象的要求,創新活動內容與載體,精心策劃選題,聚焦重大項目建設、特色產業發展、全面脱貧攻堅、民生事業發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領域,開展主題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凝聚奮進力量,營造團結和諧、昂揚向上的良好輿論氛圍。

突出文化支撐。緊緊圍繞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融媒+”行動,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繁榮文化事業,深入推進“全民閲讀”“洮州文化公益大講堂”等系列活動,讓各族羣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啟動“洮州邊牆”考察工作,全力助推如萬人拔河等有益民俗活動的開展。抓好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申報和傳承,爭取“龍神賽會”“萬人拔河”申報為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全面開展“四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不斷豐富羣眾文化生活。發揮“三館一站”職能優勢,推動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組織開展“百萬農民體育健身”活動,切實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

——着力建設“幸福臨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始終把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努力方向,高標準謀劃實施重點民生項目,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集中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縣各族人民。

穩定擴大社會就業。積極擴大就業和再就業,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就業援助、財政投入等優惠政策,扶持更多人實現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持續增加城鎮就業人數,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落實好“三支一扶”“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設崗位計劃”等政策性招考工作,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務。優化縣域“扶貧車間”認定工作程序,採取“及報及審及批”原則,帶動羣眾就近就業增收。統籌各類培訓資源,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完成實用技術和勞動技能培訓3000人以上。加大勞務輸轉力度,藉助天津市、蘭州市、中國作協幫扶機遇,力爭年內輸轉勞動力4.2萬人以上,勞務收入有新突破。

持續強化社會保障。繼續鞏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續保率。完善“一站式”即時結報系統。完成全省統一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推行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異地就醫備案,健全異地就醫報銷政策。嚴格落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策,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費用。採取更嚴的措施推動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逐步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最大限度保障中小企業和農民工合法權益。紮實做好市場監管和調控,確保物價總體平穩。高度關注困難羣眾生產生活,有力保障弱勢羣眾的基本生活。不斷健全完善社會福利、養老服務、基層羣眾自治、社會組織管理等基本社會服務和基層社會治理制度,力爭新城、冶力關、洮濱3箇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繼續做好雙擁共建、國防動員工作,逐步健全完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持續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引導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培育社會工作人才參與社會服務,規範志願者隊伍建設,着力提升社會服務水平。

深化醫療衞生改革。加強衞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與天津東麗區、省人民醫院的對接力度,多方引進緊缺人才,全面提升醫療機構中醫藥特色服務能力,全力做好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培訓,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嚴格控制縣級及以下公立醫療機構醫療費用增長幅度,縣域內診治率達到90%以上,轉診率控制在10%以內。加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力度,慢特病規範化管理率達到60%以上。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快速發展,加快建設全縣遠程醫學信息平台。加強健康科普宣傳力度,推動醫養結合事業快速發展,引導全民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繼續做好地方病防治和婦幼健康工作。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持續加大投入,全面實施中央藏區專項、學前教育幼兒園及全面改薄等項目,提升農村公辦幼兒園和鄉鎮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重視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着力解決中國小課外負擔重、生源不均和適齡兒童入園入學不均衡等問題。突出師德師風建設,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全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繼續教育培訓計劃,着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持續開展教育綜合督導、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創建,全力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確保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評估認定工作圓滿完成。

——着力建設“開放臨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進一步革除體制機制弊端,有效增強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企業准入、產品准入、食品許可審批、藥品醫療器械審批、知識產權註冊便利化5項改革,深入推進“證照分離”“先照後證”“多證合一”改革,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營業執照辦理時間壓縮到1天。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與全省同步實現企業註銷“一網”服務。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推動企業和羣眾辦事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利用“互聯網+”一站式服務模式,全面啟動全程電子化審批服務,加快推進“零見面”准入審批服務,實現企業“一窗辦理、一次填報、一個環節”。力爭標準化政務服務中心2月底前建成投用。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促進政府服務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後監管以及全程服務轉變。進一步建立完善公平競爭審查機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投資效率。全面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企業家投資興業,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全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投資環境。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切實營造“尊商、重商、愛商、護商”的濃厚氛圍。

深化財税體制改革。充分發揮財政職能,推進財政與經濟良性互動發展。嚴格落實國家減税降費政策,積極培植財源,深挖增收潛力,深入開展各項税收專項清理稽查,加強綜合治税,做到依法徵收、應收盡收。加大財政監督檢查力度,持續開展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有效防範資產流失。嚴格政府性債務管理,切實防範債務風險。加快推進非税收入電子化改革,規範徵繳系統管理,依法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

——着力建設“平安臨潭”,創新推動社會治理

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羣眾利益為根本,全面提高社會綜合治理水平,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切實健全安全生產體系。完善自然災害、公共安全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做好應急救災物資儲備,進一步增強應急處置能力。緊盯重點時段、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從嚴從實開展安全監管執法,突出抓好食品藥品、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特種設備、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檢查,堅決防範遏制各類事故發生,着力營造安定有序的生產生活環境。狠抓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加強追責力度,堅持和完善安全生產各項制度,加強源頭治理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監管能力體系、責任落實體系建設,壓實縣安委會成員單位職責,及時發現整改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切實維護好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紮實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扭住民族團結“生命線”,深化“五個認同”和“三個離不開”教育,不斷鞏固提升“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成果。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宗教政策,充分發揮寺管會和寺廟辦作用,依法加強宗教場所、宗教活動、宗教教職人員、信教羣眾管理,解決僧人户籍管理、養老保險、僧舍改造等實際困難,着力構建全縣宗教領域持續穩定、宗教關係和諧和順的良好局面。

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嚴格落實維穩各項措施,全面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積極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作用,及時解決羣眾合理合法利益訴求,着力化解徵地拆遷、農民工工資等矛盾糾紛,從源頭上預防各類羣體性事件發生。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信息情報研判,切實抓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工作。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持續加大線索核查、專案偵辦、起訴審理、打傘破網、綜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源頭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確保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面對發展新形勢、工作新要求、羣眾新期待,我們將緊扣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目標,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全面提高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持續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強信念、高站位,旗幟鮮明講政治。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紮實有效地把黨中央和省州縣委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堅定不移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切實提升政府系統黨員幹部政治覺悟和政治素養。旗幟鮮明講政治,進一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對業務工作的政治領導和督促檢查,以政治引領推動政府各項工作提標、提質、提速。

重監督、促規範,持之以恆強法治。深入推進依法治縣,切實增強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職、用權、辦事。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虛心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堅持完善和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機制,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大政務公開力度,保障羣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轉作風、優服務,馳而不息提效能。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認真執行省政府“十不準”規定,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堅決為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者撐腰鼓勁,推動行風政風作風持續好轉。完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用好正向激勵機制,落實容錯糾錯制度,馳而不息治庸提能、治懶提效、治散提神、治慢提速,大力弘揚立説立行、馬上就辦的作風,切實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做表率、守底線,堅定不移抓廉政。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縱深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加強財政監管和審計監督,強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要崗位監管,把好源頭預防關。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持續壓縮“三公”經費,把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氛圍。

各位代表,人民賦予重託,使命呼喚擔當,實幹創造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州委、州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砥礪奮進,為建設幸福美好新臨潭、與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小康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