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書信 > 申請書

【(湖北省)2020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湖北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欄目: 申請書 / 發佈於: / 人氣:6.49K

政府工作報告

【(湖北省)2020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湖北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20年1月5日在宜昌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長 張家勝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新中國70華誕大慶之年,是宜昌經濟爬坡過坎大考之年。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我們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親臨宜昌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嚴峻挑戰,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較好完成了市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高質量發展邁入加油提速新階段,在特殊年份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穩增長基礎更牢。主要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好於預期,重回第一方陣,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初步預計生產總值增長8%,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1%,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以內,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

——新動能支撐更強。預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5%,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9%,佔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提高到14.7%、40%。新增市場主體7.19萬户、增長13.78 %。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4家、限上商貿法人企業211家、高新技術企業129家。奧美醫療掛牌上市,和遠氣體成為全省貧困縣企業上市第一股。

——攻堅戰力度更大。實現4萬人脱貧、16個村出列,五峯、長陽有望摘帽,脱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政府債務管理全面加強。重點企業風險處置有力有效,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降至1.1%。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按期推進,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開工項目57個,長江干流三個國考斷面水質首次全部達到Ⅱ類,千億長江綠色發展投資基金成功落户,全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現場推進會再次在宜召開。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考核居全省前列。獲評國家節水型城市、中國氣候宜居城市。

——羣眾獲得感更多。預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棚改新開工2726套,基本建成7335套。城區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07個,新增公共停車泊位4552個,新建改造菜市場50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50部。入選新一輪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三峽高速收費站成功東遷,年可節省通行費5000萬元,城區快速路網得到優化。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32萬人。基本養老、基本醫保、社會救助標準提高。豬肉市場供應平穩。全面小康指數居全國城市百強56位,城市品牌評價居全國百強15位。實現國家衞生城市“四連冠”。

一年來,我們聚焦“兩個走在前列”,克難攻堅、以變應變,大力推進“雙核驅動、多點支撐、協同發展”,專注辦好自己的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進促穩,積極應對下行壓力。出台高質量發展評價辦法,完善政策措施,推動比學趕超,加強精準調度,千方百計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新增城鎮就業9.6萬人、來宜就業創業大學生3.5萬人。預計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900億元、貸款餘額3500億元,分別增長5%、12%,網上金融服務大廳全省首創、全國領先,企業債券發行獲國務院通報表揚,成為“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國家試點。出台推進開放發展“十七條”、鼓勵利用外資“黃金五條”,成功舉辦宜昌國際經貿高端資源對接會,新增外貿開口企業60家,預計實現進出口216億元、增長7%,實際利用外資3.01億美元、增長9%。持續開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集中籤約”,新開工億元以上招商項目440個,126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廣汽乘用車生產基地、興發新材料產業園技改升級等一批產業項目投產運行;中旗精細化工、卓爾航空城等一批重大項目成功簽約,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780億元。堅持“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峽州大道二期、點軍大道三期、花溪路、夷陵“三路一匝”、秭歸長江大橋等建成通車,三峽“高改快”互通立交工程啟動,伍家崗長江大橋、興山峽口香溪河大橋建設加快,白洋長江大橋主橋鋼樑合龍。建成一級公路 63公里、二級公路213公里。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白洋和茅坪疏港鐵路動工開建。“雙千”活動辦成一批惠企實事,贏得市場主體普遍點贊。新落實減税降費47.6億元。三峽對口支援到位資金142.9億元。宜都、夷陵、枝江位居全省縣域經濟分類考核前列。第四次經濟普查順利完成。

二是以轉提質,着力做強產業支撐。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競爭力提升。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化工“關改搬轉”取得新進展,累計淘汰落後企業38家、改造升級55家、開工搬遷14家、完成搬遷4家、轉產7家。宜都、枝江專業化工園區建設加快。預計完成工業技改投資800億元、增長28%,企業技改面擴大到60%。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4%,佔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37%。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全面實施。落實仿製藥發展扶持政策,累計10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成功舉辦首屆仿製藥發展論壇。南玻光電、黑旋風鋸業成為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工業企業每百元業務收入成本降至79.2元,比全國、全省分別低5.1元、4.8元。現代服務業轉型發展。“兩壩一峽”旅遊區提質升級,三峽旅遊度假區成為省級旅遊度假區。接待遊客89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985億元,分別增長15.02 %、13.31%。成功舉辦第十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第八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當陽關公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夷陵區獲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城區重點商圈建設加快,三峽環球港、華祥奧特萊斯開業運營。三峽樞紐水鐵公多式聯運項目加快推進,與上港集團、招商局集團、民生輪船等企業合作不斷深化,商品車、集裝箱水公水應急翻壩轉運啟動實施,三峽物流黃金十字網絡日趨完善。入列首批國家港口型物流樞紐城市。三峽航運數據中心建成。新增三星級冷鏈物流企業2家,A級物流企業達到85家。電商交易額達到1850億元,增長25%。宜昌跨境電商產業園建成開園。枝江進入全國農村電商典型縣市20強。秭歸成為國家電商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特色農業高效發展。改良柑橘、茶葉11.2萬畝,生態養殖畜產品比重達到28%。休閒農業綜合收入增長10%。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增長14.5%。產業薄弱村提升工作全面展開。建成高標準農田27.01萬畝。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經驗全省推廣。“大棚房”清理整治完成。非洲豬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科技支撐能力加強。仿製藥、生物、精細化工技術創新公共服務中心運行良好。新增省級工程技術中心8家,省級以上孵化器、眾創空間5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07%。興發集團、經緯紡機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航泰科技獲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至喜長江大橋獲“魯班獎”。新增馳名商標、地理標誌商標6件。

三是以綠為底,強化生態保護治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全面推進。實施長江宜昌段共抓大保護行動。大氣污染監測超級站、43個鄉鎮子站建成運行。“散亂污”企業、船舶污染、“三磷”治理得到加強。《宜昌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即將頒佈實施。長江、清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完成。沿江3座油庫碼頭遷建啟動。66家碼頭完成岸電改造,長江港口岸電建設經驗全流域推廣。整理河湖“四亂”450處,重點湖泊治理力度加大,退漁(垸)還湖839畝。黃柏河流域綜合治理體系獲湖北改革獎。瑪瑙河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鄂西生態環境監察專員辦在宜掛牌。城區污水廠網和生態水網共建一期工程、濱江公園延伸段生態修復、沙河綜合整治等加快推進。城區11條河流水質持續改善。完成長江兩岸造林綠化6140畝。實施花園城市項目15個。新增城市綠道10公里、“美麗宜道”743公里、綠色建築316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築59萬平方米。高鐵沿線環境安全綜合治理紮實開展。完成31家已淘汰化工企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治理水土流失263平方公里。長江航道疏浚砂石、三峽水庫淤積砂石綜合利用成效初顯。出台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以獎代補辦法,城區公共機構強制分類覆蓋率達到98%,建成垃圾分類示範片區10個、示範社區100個、示範小區791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縱深推進。畜禽糞污和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82.2%、95.8%。五峯獲評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昭君村獲評中國最美鄉村。新增省級生態鎮10個、生態村70個。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地耗下降5.94%、水耗下降19%。中省主流媒體多次推介美麗宜昌。

四是以改求新,持續激發內生動力。市、縣兩級機構改革順利完成。“六多合一”改革推開做實,“多規合一”試點落地,“多審合一”審圖效率提升30%,“多評合一、多驗合一”流程優化,“多證合一、多管合一”取得新成效。“3550+100”改革提速提效,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壓縮至2個工作日、工業項目審批最多50個工作日、工程項目審批最長88個工作日。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應進全進,可網辦率達到98.6%,“一窗通辦”事項達到80%,“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91%。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管理加強。“互聯網+監管”成為全省試點。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水平居全省前列。宜港集團成功回購,三峽機場股權重組取得重大突破,市融資擔保集團、宜糧集團掛牌運營,國有投融資公司市場化轉型加快。教育、醫療衞生、農業農村、綜合行政執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改革有序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中期評估效果良好。全面取消城鎮落户限制。市直行政單位和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所辦企業清理工作啟動。葛洲壩集團社會職能平穩移交地方。城區出租車續權改革圓滿完成。“三村一社區”行政區劃順利調整。宜昌自貿片區“涉税執法容缺容錯機制”入選全國最佳實踐案例。三峽機場航空口岸擴大開放獲國務院批覆,二期改擴建進度加快,新增4條國際旅遊包機航線,年旅客吞吐量326萬人次。宜昌綜保區一期達到封關運營條件。三峽保税物流中心監管貨值居全省同類前列。貝迪克凌雲飛機保税維修項目獲批。獲評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五是以人為本,傾力辦好民生實事。在財政收支壓力加大情況下,民生投入持續增加,佔地方一般預算支出比重保持75%以上。編制完成《宜昌2050發展戰略規劃》。新建改建公辦幼兒園26所,市特校新校區建設有序推進,湖北航空學院開工建設。教育資助政策惠及學生11.7萬人。縣管校聘教師管理體制改革經驗全國推介。平安校園創建全面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活動豐富多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弘揚,羣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城市文明程度鞏固提升,20人(組)榮獲“中國好人”“荊楚楷模”。宜昌新博物館、史志館建成開放。奧體中心、婦女兒童中心基本建成。《打銀鎖》榮獲全國羣星獎,6件文藝作品獲全省“五個一”工程獎和屈原文藝獎。成功入選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基層醫療衞生服務網絡逐步健全,居民大病保險制度不斷完善,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工傷保險實現市級統籌,農村貧困人口政策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穩中有升。公立醫院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農民工工資治欠保支經驗全國推廣。亞行貸款養老、城企聯動普惠性養老等項目啟動建設。市慈善扶貧中心超市、市殘疾人創業孵化園建成運營。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公租房貨幣化保障提標擴面。力能天然氣調峯儲備二期項目建成運行。官莊至梅子埡水庫連通工程建成通水。城區依法拆違24萬平方米,創建無違建小區47個。新建改建“四好農村路”3068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完成縣鄉村道路生命安防工程5205公里,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經驗走向全國。改造農村危房9969户。三峽、葛洲壩樞紐安保加強。平安宜昌、法治宜昌建設水平提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戰果,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526件。宜都、秭歸入選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首批試點。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四項指標”持續下降。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長陽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人防、審計、參事、氣象、國防動員、援藏援疆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一年來,我們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政府工作全過程,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折不扣落實中央、省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以“嚴緊硬實”作風助力行政效能有力提升。嚴格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實施意見,按期推進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持續加強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人民政協等監督,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1部,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274件、政協委員建議案和提案342件。法治政府示範創建加快推進。嚴格預算績效管理,實現市級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市級一般性支出下降10%、“三公”經費支出下降3%。堅決落實“基層減負年”要求,創新推出政務在線督查系統,市級發文下降49.7%、會議減少46.3%、督查檢查考核事項精減69.01%。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過去的一年,我們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彌足珍貴!這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偉力,傾注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凝聚着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飽含着全市上下的奮鬥心血!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屬在宜單位,向駐宜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宜昌改革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來,全市人民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同步,用勤勞、智慧、奮鬥創造了快速發展的偉大奇蹟,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城市綜合實力躋身全國百強,昔日峽江小城正向區域中心城市闊步前行!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我們將在市委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幹,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奮力續寫新時代宜昌發展更加精彩的華章!

思危方能居安。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宜昌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政府工作還有許多不足。做大總量、提升質量任務艱鉅,省域副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亟待增強;先進製造業發展還不充分,現代服務業佔比仍然較低;市場主體數量不多、活力不強,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多;市域發展分化明顯,城區經濟實力不夠強,縣市之間發展不平衡;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低於預期目標;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環保、食品安全、交通出行等方面,羣眾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少數政府工作人員擔當意識不強、能力不夠、作風不實。我們一定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二、2020年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圓夢的目標越接近,越要爬坡過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越熱切,越要拼搏奮鬥。我們一定不辱使命、不負人民,堅定不移把宜昌高質量發展推向前進。

根據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部署,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深入對接“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佈局,聚焦“兩個走在前列”,加快實施“雙核驅動、多點支撐、協同發展”,突出“一高雙爭三決勝”要求,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促調惠防保”,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今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6%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 %,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6%,居民收入增長高於經濟增速,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任務。

以上預期目標,基於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要求。這些目標的確定,既與我市經濟潛在增長率相匹配,又與高質量發展“加油門”要求相適應,同時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脱貧攻堅“三個收官”目標任務相吻合。二是充分體現穩中求進總基調。生產總值增長7.6%以上,是一個底線目標,符合穩中求進的要求。從當前形勢看,實現這一目標有一定難度,但綜合考慮宜昌現有基礎和條件,只要付出艱苦努力,“跳起來摘桃子”,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結果。三是充分體現宜昌應有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對宜昌發展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要求宜昌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我們必須抬高標杆、加壓奮進、積極作為,“一芯”爭主動、“兩帶”擔主力、“三區”當主角,為全省發展多作貢獻。

今年,我們將全力做好以下七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用心用力推動經濟穩健增長。經濟穩健增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首要前提。必須突出第一要務,強化底線思維,科學應變、變中尋機,穩中求進、進中提質,確保經濟運行始終在合理區間、合理位次。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強化“項目為王”理念,優化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考核辦法,持續開展“集中開工+集中籤約”活動,確保新簽約、新開工、新投產一批重大項目,儲備項目轉化率達到30%以上。加快東陽光仿製藥及創新藥、興發集團宜都綠色生態產業園、天奇力帝環保產業園、三峽煙廠易地搬遷技改等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確保三寧化工合成氨聯產乙二醇、安琪酵母健康食品數字化改造等220個項目投產運行;啟動人福原料藥生產基地、新宜化工氨醇搬遷轉型等43個投資過10億元項目,其中至少開工建設一個投資過50億元的工業項目。加快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白洋和茅坪疏港鐵路、三峽江南成品油翻壩管道、宜張高速漁洋關至鄂湘界段、宜來高速、遠當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確保白洋長江大橋、三峽翻壩江北高速等項目基本建成;啟動三峽機場三期、沿江高鐵宜昌段等項目;加快推進襄宜高速、十宜高速、宜常高速、宜渝高速等前期工作。強化駐點招商、專業招商、產業鏈招商、商會協會招商、金融機構招商,新簽約投資過5000萬元項目950個以上,工業項目佔比與民間資本投資佔比分別達到70%,新開工億元以上招商項目420個,實際到位資金1800億元。

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圍繞打造鄂西消費中心,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堅持用改革的辦法擴大消費。提升夷陵廣場、萬達廣場等重點商圈輻射力。推動大南門歷史風貌街區建設。加快夷陵萬達、長江國際文化廣場、興發廣場、康龍璟裏中心、萬豪中心等重點商貿項目建設。實施社區便民商業促進工程。出台政策措施,促進城區夜間經濟繁榮發展。深化美食之都創建。堅持線上線下並進,促進商貿與文化、娛樂、新零售等融合發展,提升消費體驗感。力爭新增國家級電商進農村綜合示範縣1個、電商特色村鎮15個,加快“快遞進村”進程,進一步激發農村消費潛力。加快三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推動“兩壩一峽”旅遊區提質轉型,加快三峽遊輪中心、三峽大壩遊客換乘中心、巴山金谷、城市旅遊客廳、五峯國際滑雪場二期等項目建設。支持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峯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力爭新增5A景區1家、4A景區2家。實施特色旅遊商品“進後備箱工程”。高標準編制宜昌全域旅遊宣傳手冊。策劃推出一批“網紅打卡地”。年接待遊客達到1億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爭取納入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大力培育康養、會展、托幼、家政等消費增長點。完善房地產健康發展調控長效機制。加強市場監管,優化消費環境。

精準服務實體經濟。建立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綜合評價體系,完善“銀擔政企”對接機制,促成銀企合作1000億元以上。拓展網上金融服務大廳功能,力爭融資規模達到100億元。發揮市融資擔保集團作用,整合縣域擔保資源,完善融資擔保體系。設立民營及小微企業票據貼現中心。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力爭新增上市企業1家、報會企業2家,新增直接融資200億元。鼓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搶抓企業債券申報“直通車”機遇,力爭發行30億元。更好發揮政府引導基金撬動作用。深化“雙千”服務,落實惠企政策,加強用地、用能、用工等要素保障,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穩定生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調整充實“進規”“進限”培育庫,力爭淨增規上、限上企業各100家。支持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打造一批“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小巨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認真落實中央《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依法保障企業家合法權益。

堅決防範化解風險。嚴格政府債務限額管理,有序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壓實責任、協同發力,“一企一策”推進重點企業風險化解。深入開展互聯網金融、P2P網絡借貸、校園貸、類金融機構等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積極推進非法集資陳案化解。有效降低銀行不良貸款率。持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做優做強。

(二)用心用力加快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必須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推進創新驅動,加快動能轉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深入對接全省“一芯兩帶三區”和“十大重點產業”,出台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壯大生物醫藥、裝備製造、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打造2個500億、14個100億級產業鏈,努力提高新興產業份額。落實仿製藥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支持人福、東陽光等骨幹企業鞏固原料藥優勢,提升產品層次,促進原料藥與製劑一體化發展,全力打造國家仿製藥生產基地。聚焦智能裝備製造,加快推進中國船舶宜昌海洋裝備科技園、宜昌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比亞迪軌道交通智能製造產業園等項目。圍繞民用航空運維、商用航天動力裝備製造,加快推進凌雲飛機保税維修、航天科工商業航天動力基地等項目。緊盯新型顯示和電子材料,加快推進南玻光電玻璃、興發電子級化學品等項目。加快頁巖氣勘探開發、商業化利用。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綜合利用基金、債券、金融、財政補助,持續推進化工企業“關改搬轉”,開工6家搬遷改造項目,確保14家續建項目建成投產,基本完成三年攻堅任務。加快宜都、枝江專業化工園區供熱、危廢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承載能力。落實激勵措施,振興宜昌白酒產業。繼續推進工業技改,完成投資900億元,力爭技改面達到80%以上。圍繞創新、智能、安全、環保,謀劃新一輪技改行動。深入實施“千百十”質量強企工程,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推進產業深度融合。實施智能製造專項行動,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支持企業運用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新技術,開展智能製造諮詢診斷、市級智能製造示範企業認定,建設一批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新增國家“兩化”管理體系貫標認定企業2家。加強與軍工央企集團對接合作,促進一批簽約項目儘快落地,加快形成“一基地、五園區”軍民融合產業佈局。大力發展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源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扶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等高技術服務業加快成長。支持行業骨幹企業向總集成總承包方向轉型發展,推動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户為中心轉變。完善三峽翻壩轉運體系,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加快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三峽大數據產業園建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支持秭歸打造中國臍橙指數發佈中心。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科技企業梯次培育機制,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和規上企業協同發展,力爭淨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比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力爭實現龍頭企業研發平台全覆蓋、重點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公共服務平台全覆蓋。加快提升仿製藥、生物、精細化工技術創新中心公共服務能力。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平台5家、“雙創”平台及產業基地3家。推動城東U谷、微特智慧谷、雲計算等專業孵化器提質增效,新增在孵企業100家以上。支持各類主體融通創新,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在宜轉化。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推進“宜才宜用·雙招雙引”,健全高端人才項目引育機制。深化“我選湖北·愛上宜昌”計劃,全面實現三年10萬大學生在宜就業創業目標。

(三)用心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握“綠淨齊富厚和”要求,補齊“三農”領域短板,實現鄉村振興與脱貧攻堅有效銜接、與城鎮化聯動推進。

打贏精準脱貧攻堅戰。堅持“四個不摘”,確保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確保存量貧困人口實現脱貧。持續加大資金統籌力度,細化“五個一”幫扶措施,推動資金、項目向產業薄弱村、深度貧困村傾斜,扶持一批帶動能力強的新型經營主體。健全穩定脱貧長效機制,鞏固提升脱貧質效。高度關注邊緣户和脱貧監測户,完善返貧預警機制,把收入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或新納入兜底保障的非貧困户、新發生因病因災的重大變故户等羣體納入保障範圍。突出道路、飲水、電力、通訊等重點,加快補齊邊界地區基礎設施短板。深化“四扶四強”,持續激發貧困羣體脱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果蔬產業綠色增效工程,建設高標準農田25.37萬畝,實施柑橘“三改”8萬畝,新改建無性系茶園2萬畝,調整蔬菜品種結構1萬畝。加快建設高品質柑橘生態產業帶,打造三峽“橘谷”。支持夷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枝江中化智慧農業示範區、秭歸臍橙綠色示範標準果園、五峯出口茶葉基地、宜都清江鱘魚谷等項目建設。支持中藥材、中蜂、小水果、食用菌等產業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打造一批星級民宿和農家樂。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社和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抓好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裝備推廣運用。加大“宜昌蜜桔”“宜昌宜紅”“宜昌毛尖”“宜昌獼猴桃”公用品牌宣傳推介力度。新增“兩品一標”30件。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堅持保供穩價,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加強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進一步提升防汛抗旱能力。

建設美麗鄉村。編制完成縣域村莊分類和示範村村莊實用性規劃。支持建設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玉泉雙蓮、榛子黃糧、龍舟坪沿頭溪流域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引導各地沿流域、交通幹道聯動打造鄉村振興試驗帶。開展“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實施200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創建省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80個。完成農村“廁所革命”任務。持續推進鄉鎮污水治理接户管網建設,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達標運行。深入開展化肥農藥用量零增長行動,強化農膜、秸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進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支持宜都、枝江、遠安、夷陵爭創國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縣。確保“美麗宜道”示範公路突破1000公里。全面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完成農村飲水公司化改革。

(四)用心用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必須大力實施“雙核驅動、多點支撐、協同發展”,推進城鄉融合、區域聯動,努力實現更平衡、更充分、更可持續的發展。

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學習成渝經驗,大力實施《宜昌2050發展戰略規劃》,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承接武漢、重慶溢出效應,放大優勢、錯位發展,加快建設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推進火車東站、奧體中心、沙唐等片區深度開發,加快共聯濱江片區開發、白洋新城建設,高位謀劃高鐵北站片區發展。加快快速路網建設,確保伍家崗長江大橋主線貫通,加快實施三峽“高改快”互通立交工程,確保西陵二路互通、合益路互通部分匝道建成使用。加快沿江大道、東山大道、港窯路、張家灣路延伸段和江城大道下段、宜長公路等項目建設。確保先鋒路、將軍路、南站路、江南二路等竣工通車。力爭開工建設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項目。深入實施暢通工程,打通城區一批“斷頭路”,規劃建設一批人行過街設施。新建公共停車場13個,新增停車泊位2500個以上。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精細化、標準化、社會化管理水平。

加快協同發展。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完善分類考核機制,推動比學趕超,形成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的區域發展格局。全力做強城區經濟。建立城區工作議事協調機制、市直部門服務城區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優化高新區體制機制,加快完善白洋、生物產業園配套設施,增強要素聚集、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海正化工、長青生物、百事可樂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建設。統籌推進三峽旅遊新區、三峽臨空經濟區加快發展。引導城區各區聚焦實體經濟,強力推進都市工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着力培植梯度財源,切實發揮城區“一核”作用。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推動宜都百強再進位,力促枝江進百強,支持當陽爭百強,更好發揮東部縣市“一核”作用。積極推動“兩核”融合發展,增強中心城區聚集能力。支持西部山區發揮自然生態優勢,發展高效農業、生態旅遊、康養休閒等特色產業,做好生態產業化文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深化區域合作。強化全地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理念,統籌紅花套、枝城、白洋、姚家港、安福寺、雙蓮、鴉鵲嶺、龍泉、磨市等工業園區建設,打造特色優勢產業聚集區,實現集中連片發展。落實飛地經濟政策,支持山區、城區到東部園區新上項目,推動飛地經濟突破性發展。推進土地指標、用能權等要素在市域範圍優化配置。用好三峽移民對口支援、“616”對口支援平台,加大對偏遠貧困地區和壩庫區支持力度,謀劃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更加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崛起、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加強與上海、武漢、重慶、成都等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動建設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更好發揮在“宜荊荊”城市羣中的輻射帶動作用。

(五)用心用力建設美麗宜昌。生態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必須堅持生態優先一寸不讓、綠色發展半分不鬆,擦亮綠色本底,厚植生態優勢,加快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築牢生態屏障。全力打好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全面完成“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高質量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國家試點。完成市縣兩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完成自然保護地區劃落界。統籌推進岸線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健全非法、無序碼頭治理長效機制。完成長江兩岸造林綠化1208畝。加快枝江化學品船舶洗艙站建設。實現長江宜昌段幹流及重要支流常年禁捕。完成“百噸千人”農村水源地保護區劃定。認真落實《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建立柏臨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發揮長江綠色發展投資基金作用,紮實推進城區污水廠網、生態水網等環保項目建設。

加快花園城市建設,抓好重要節點彩化、口袋公園建設,開展花園單位系列創建。編制“串園連山”綠道建設方案,新建城區綠道10公里。完成城區山體保護修復200公頃。加強與三峽集團、葛洲壩集團等中省在宜單位合作,增強共抓大保護合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整改落實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專項督察反饋問題,做好新一輪中央環保督察迎檢工作。強化“散亂污”企業、柴油貨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揮發性有機物等治理。嚴控工地揚塵,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力爭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80%。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三磷”問題專項整治。

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協同治理,促進船舶污染物全接收、監管全鏈條。建立河湖斷面控制單元污染源名錄,分類治理小微水體。推進城區污水管網建設改造,加快花豔污水處理廠二期新建、運河下游污水管網改擴建等重點項目建設。探索污水處理“廠站網河”一體化運維新模式。確保城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95%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率90%以上。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確保地表水Ⅲ類及以上水體比例達到國考、省考目標。

促進資源高效利用。實施能源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綠色製造工程,開展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示範創建。完善支持政策,強化技術攻關,推動磷石膏及製品示範應用,力爭綜合利用率達到40%。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綠色建築。實行城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確保覆蓋率80%以上、資源回收利用率超過35%。加快推進靜脈產業園建設。加大礦山環境治理,集約節約使用林地資源。支持遠安創建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深化排污許可制度改革,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深入開展節約型機關和綠色家庭、社區、學校等創建活動,加強“生態公民”建設,引領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

(六)用心用力營造最優發展環境。良好的政務和營商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要素。必須堅定不移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拓展發展空間。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的營商環境。推進“多規合一”走深走實,打響“六多合一”改革品牌。建立“一件事”事項清單,整合“一事聯辦”服務流程,持續深化“一門一窗一網一次”改革。壓縮工業項目審批時間至33個工作日,市縣兩級全面實現“1233+88”改革目標。擴大標準地、告知承諾制試點。推行招商引資項目全鏈條、一對一專員服務。推動一體化政務自助服務設施進金融網點和社區,實現高頻事項“就近辦、自助辦”。確保“市民之家”投入使用。完善線上線下中介服務超市,探索政府購買中介服務。推進政府採購網上商城建設。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全面開展縣市區營商環境考核評價。深化“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加強信用監管及聯合懲戒。

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要求,擴大“去降補”成果,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以規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抓手,探索推進市屬國企股權多元化改革,完善國資監管機制,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資機制,加快國有投融資平台市場化轉型。落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的政策。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頒證。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探索“點狀供地”新模式。實施特困供養服務機構改革,深化統計、供銷社、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持續推進高水平開放。聚焦產業發展和市場主體需求,推出一批首創性、差異性制度創新成果,吸引更多創新型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向宜昌自貿片區聚集。確保宜昌綜保區獲批、封關運營。積極申報中國(宜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爭取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新通道。開行水運始發班輪550航次。支持三峽物流園申報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實施外貿“三項工程”,力爭新增實績外貿企業50家,實際利用外資增長7%以上。支持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加強與國際友城交流。

(七)用心用力增進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目的。必須集中更多資源投向民生領域,讓發展指標的幸福含量更高、發展成果的民生比重更大。

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強化企業用工和失業動態監測,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羣體就業創業,確保城鎮新增就業7.3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落實資金2億元,實施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着力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加快城鄉居民醫保基金市級統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實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政策,擴大定點醫療機構覆蓋面。抓好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統籌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等制度。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健全殘疾人幫扶制度。啟動市兒童福利院遷建。培育住房租賃市場,推進租購併舉,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改造老舊小區79個,開工棚改2463套。加快推進城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實施城區居民既有二次供水改造。新建改造城區菜市場16個,全面完成提質惠民三年任務。

大力發展教育文化事業。加大財政投入,優化資源佈局,讓家門口的好學校、好老師多起來。深入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完成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建好市特校新校區。加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訂單培養、學徒制培養力度。支持三峽大學“雙一流”建設、各高職院校特色發展。全力申辦湖北航空學院。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合作辦學。實施青年名師“千人計劃”、卓越教師“百人計劃”、未來教育家“英才計劃”。切實減輕中國小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用於教育教學。打造平安校園。加快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確保實現“四連冠”。支持枝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推動基層文化惠民工程擴大覆蓋面、增強實效性,健全支持開展羣眾性文化活動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長陽、五峯建設武陵山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支持五峯“萬里茶道”、當陽“關公文化史蹟”申遺。支持猇亭建設長江大保護展覽館。深入開展羣眾體育和全民健身活動。辦好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市第三屆藝術節。積極籌備省第十六屆運動會。

加快建設健康宜昌。圍繞生命全週期、健康全過程,努力為人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推進醫療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持續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和“互聯網+分級診療”,出台加強鄉鎮醫療衞生人才隊伍建設政策,提升基層醫療衞生服務能力和水平。促進中醫藥振興,組建中醫藥傳承創新研發中心。加快推進市中心醫院綜合樓、市中醫醫院門急診綜合樓、市兒童醫院等項目建設。加強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控,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國家試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重點推進一批示範項目。嚴格食品藥品全鏈條監管。支持宜都、枝江創建國家衞生城市。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做好信訪工作,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堅持專羣結合、羣防羣治,提高社會治安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促進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奪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壓倒性勝利。優化應急管理能力體系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重大風險研判,嚴密構建安全風險分級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確保“一無四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城鄉治理體系,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制定法治宜昌建設規劃,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紮實做好國防教育、雙擁共建、人防等工作,加強退役軍人事務管理,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確保實現“雙擁模範城”七連冠。嚴格執行《宜昌市城區養犬管理暫行辦法》,規範養犬行為。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僑聯、社科聯、紅十字會等羣團、社會組織橋樑紐帶作用。統籌做好參事、氣象、檔案、援藏援疆、機關事務、機要保密、政策研究等各項工作。

三、全面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各位代表!我們的政府是人民政府,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堅持忠誠為政。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政府工作的根本方向。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堅決確保中央大政方針、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見效。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永恆課題、終身課題,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凝聚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以“兩個走在前列”的實際行動詮釋忠誠、體現擔當,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有力傳播者、忠誠踐行者!

堅持依法行政。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輿論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習慣在監督下開展工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政府部門權責清單,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幹好的就讓企業來幹,使政府和市場各歸其位、各盡其能!

堅持高效理政。弘揚“嚴緊硬實”好作風,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推進政府效能革命。保持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敢於直面問題,善於化解矛盾。一切承諾的事情,都要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精細化落實。實施數字政府建設行動,強化大數據運用,加快推進網絡理政,實現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強化“客户體驗、用户思維”,多從羣眾和市場主體角度理思路、定政策、辦事情。做好機構改革“後半篇”文章,促進政府各部門履職運行更加優化協同高效。堅持以實績“論英雄”,高擎幹事創業“風向標”,切實把廣大幹部的積極性、創造性調動起來,一起拼搏,一起奮鬥,幹出實打實的新成效,幹出羣眾認可的好口碑!

堅持從嚴治政。強化制度意識,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深化“三同步”責任區工作制度,縱深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大力整治各種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堅決懲治懶政怠政、不作為、落實不力等行為。在崗必盡責、失責必問責、不擔當必追責。加強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公共財政支出、工程建設等領域監管,強化審計監督,源頭防控廉政風險。嚴查羣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始終保持反腐敗鬥爭高壓態勢。嚴控“三公”經費,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以政府的“緊日子”換來人民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大道至簡,實幹為要。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下,真抓實幹,埋頭苦幹,少説多幹,加快“兩個走在前列”進程,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譜寫宜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