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城市建設工作情況彙報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85W

通過高效利用城市資源,讓城市自我滾動、自我積累、自我增值,走出一條以城建城、以城養城、以城興城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城市建設工作情況彙報,歡迎參考。

城市建設工作情況彙報

公安縣位於荊江分蓄洪區境內,屬國家一類重點分洪區,主城區整體呈南北向狹長形,規劃面積37.76Km2,建成區24.76Km2(安全區2.43Km2),轄14個社區,常住人口23萬人,城市發展非常受限。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摘掉思想“緊箍咒”,“跳出圍堤”謀發展,走實“精明增長、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彩呈現”路線,推動城市有序擴張、有機更新、全面提升,先後收穫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衞生縣城、中國最美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等城市名片,構建起打造宜居、利居、樂居之城的全新格局。

一、着力提升城市“顏值”,打造宜居花園。

念好規、建、管“三字經”,從細微處着手,拿最難處開刀,讓城市變“花園”,環境更宜居。一是堅持高水平規劃。按照“老城疏散、新城提質”思路,劃分城南組團、迎賓組團、老城組團等七大板塊,一體推進、分類建設。以中心城區南延為重點,圍繞“一軸兩翼、五大中心”定位,沿城市中軸分兩大片區打造“未來城市”生活示範、“產城融合”樣板示範,建設行政中心、文體中心、市民中心、商業中心、數字科創中心“五位一體”城市新客廳,實現城市有序擴張、緊湊建設,讓有限空間釋放無限潛力。二是堅持高標準建設。突出“城建為民”,結合棚户區改造、長江大保護、重大民生項目,改善羣眾居住環境,19個月依法徵遷房屋近6000户,在核心地段建設安置房5010套。實施城市功能修補、生態修復,投入資金4000萬元建設停車場14個,升級農貿市場6處。實現建成區雨污分流全覆蓋。投資5.56億元新建“九館兩場”,“一路一品一景”扮靚四條進城通道,投資近3億元高標準新建兩條城市主軸。投資26億元實施“水韻孱陵”項目,一體推進沿河截污、生態修復、智慧水務等“八大工程”,打造“一城活水”。結合“綠滿公安”行動,建成“口袋公園”10個,實現了“出門見園、開門見綠”。三是堅持高精度管理。深入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組建城市運行協調指揮中心,解決“九龍治水”難題。按照“三全四化”理念(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和法治化、社會化、智能化、規範化),投入900餘萬元建成城市運行指揮平台,形成“一網統管”,線上由指揮中心統一調度,線下安排35名“啄木鳥”隨機“找茬”(每平方公里配置1名平台信息採集員,俗稱啄木鳥),步巡、車巡、定點巡察相結合,月處理案件量達8000條以上,指揮平台在全市首位通過省級驗收。各級“一把手”帶頭落實“週五潔城”“門前四包”,政府、市民“兩手發力”,讓精細管護成為常態。

二、着力用好城市資源,打造利居樂園。

以“人”為核心,做好“留”字文章,實現以城留人、以人促產、以產興城,讓城市成為就業創業的樂園。一是做強產業。依託園區平台,壯大以循環造紙、醫藥健康、綠色家裝、清潔能源、智能製造等為主導“511”產業體系,構建先進製造業集羣。“六通一平”建成區達到18平方公里,工業供地面積9.2Km2,居荊州縣(市、區)之首。投資2億元新建青吉人家和園區“兩中心”,實施人才“安家工程”,建成人才公寓150套,企業員工週轉房1014套。“水韻孱陵”和文體中心項目有機縫合園區城區,促進生態、生產、生活“三生相融”。目前,園區入駐工業企業125家,其中規模企業38家,共吸納2.6萬名產業工人入園擇業,僅金安紡織公司職工就達到了2200人。二是做優環境。堅持軟、硬環境雙提升,落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30條,推廣“講述式辦證”先進經驗,開辦公司五枚印章政府買單,最大力度減材料、減流程、減環節、減事項,讓辦事極簡極快,以優質服務留住企業。每年新增小微市場主體5000個以上,已達到3.8萬家,承載就業人口過10萬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落户限制,去年新增城市户籍人口4857人。堅持開展“春風行動”,每年可提供就業崗位近5000個。着力推進新區提質,高標準建成公園4座,補齊最大民生短板。全速推進3所學校、2家醫院,婦幼保健中心投入使用,以優質資源合理佈局集聚人,2020年商品房銷售達8000套。三是做好經營。着力盤活存量、做優增量,對城區閒置土地、低效益資產進行優化配置和開發利用,去年土地出讓資金達25億元,位居全市之首,成功引進碧桂園、紅星美凱龍、華茂置業等一大批高端地產落户。由城投公司與知名企業合作,啟動城南片區整體開發,同步組建園林、砂石等6個子公司開展業務,每年經營性收入達5億元。引入民營資本推進民生項目,建成6所民營中國小校,愛爾眼科順利進駐。通過高效利用城市資源,讓城市自我滾動、自我積累、自我增值,走出一條以城建城、以城養城、以城興城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着力提升“氣質”,打造樂居家園。

以打好“三張牌”為抓手,增強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認同感、自豪感,真正做到以城為“家”。一是打好“素質提升牌”。着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統籌開展紅色志願、社會志願服務,6918名城區黨員常態化下沉社區包聯居民,三無小區實現黨支部全覆蓋;402多家協會、社會組織在社區“落地”,2.7萬名志願者投身社會公益,用貼心服務便利羣眾、感染羣眾。深入推進文明創建,組織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評選,動員全民參與,讓文明新風吹遍每個角落。二是打好“以文化人牌”。豐富文化細胞,城區組建14個文藝社團、200餘個文藝社會組織,厚植了文化傳承的濃厚氛圍,成功創建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最佳楹聯文化縣。把傳統藝術與現代載體高度融合,公安道情、公安説鼓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搬上舞台,賦予了新的生命力。深度挖掘本地道德典範,創作出歌劇《有愛才有家》,成功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名單。每年開展“社區天天唱”、廣場文化周、“全民閲讀日”等品牌活動近百場次,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投資500萬元建成三袁家風家規館,參觀人數已超過10萬人次。三是打好“精神引領牌”。樹立城市精神標杆,在傳承中弘揚大愛,先後湧現出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黃宏林、嚴玉芹夫婦、登上中國好人榜的雷元坤,“全國抗疫先進個人”甘如意、林紅,“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甘輝芳,“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劉德芬”等一大批先鋒模範。在實踐中孕育創新,無中生有打造出公安牛肉、公安鍋盔、公安葡萄、“美靈寶”茶葉等農產品“金字招牌”。定期組織“最美公安人”典型評選,用示範引領人、鼓舞人、凝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