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總結

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8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71W

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做好相關的教學設計也就可以實施教學計劃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8篇

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篇1

這節課是通過故事導入串聯,觀察動物的剪影瞭解動物的特徵,並學會動物叫聲的擬聲詞,發展幼兒語言方面的能力。在活動環節安排方面,這節課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剛開始就用豐富多彩的圖片調動了孩子的情緒,孩子容易被五彩繽紛的顏色吸引不容易讓孩子情緒安靜下來,對後面需要孩子安靜配合的環節造成影響;

二、是活動結束部分少一個完善合適的結尾,讓整個活動缺少一定的整體感。而活動進行中,也存在兩個問題:首先,對於第二個教學目標——瞭解動物的特徵,沒有充分的展開深入,應該對於這個部分深化一下,讓孩子把自己的看到的特徵用語言説出來;其次,在講述過程中,我的語速過快了,應該讓語速慢下來。

三、在活動過程中,讓每位孩子都嘗試模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聲音。通過模仿讓孩子們對好聽的聲音更感興趣,他們很自然的跟着模仿,雖然有些聲音很難模仿,但是他們快樂的學着。

小貓——喵、喵、喵

小狗——汪、汪、汪

小鴨——嘎、嘎、嘎

小鳥——嘰嘰、喳喳

小羊——咩、咩、咩

青蛙——呱、呱、呱

母雞——喔、喔、喔

公雞——咕、咕、咕

奶牛——哞、哞、哞

四、將音樂插入到活動過程中。

幼兒從小對音樂都很敏感,會隨着音樂舞動,可以將“動物總動員”的音樂,讓幼兒跟隨動物的叫聲,進行自由創編。

整節課,由於自身帶有的一定緊張情緒,也進行的較快,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加強心理素質,使自身真正的投入到活動中。

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篇2

“兔子先生去散步”這個故事,如果我們只看文字,它是一本討論標誌的書,由許多個標誌串成的一個故事,有些是我們常見的,有些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可是隻要稍稍用心去體會,便能夠猜出它們代表的意思,它不但可以得到小讀者的共鳴,有些還有讓小讀者會心一笑的幽默效果。這個活動的目標是:1.在故事情境中瞭解常見標誌的含義,並願意遵守。2.大膽猜測標誌的意思,嘗試根據不同功對標誌分類。3.嘗試分組合作,為幼兒園設計標誌。

活動一開始,坑洞、樓梯和兔子的標誌隱藏在白板之中,很好地營造了一種變魔術的神祕、有趣氛圍,對孩子們來説是新鮮又刺激的,有效地集中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迅速被吸引並且投入到活動中來。此時通過開放性的提問,使他們發散性思維的火花一觸即發。同時讓幼兒與白板互動,點出隱藏在白板中的其他標誌,和課件來個“親密接觸”,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孩子好奇、愛探索的天性,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以飽滿的精神參與活動。

第二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欣賞故事、理解標誌。在這一環節,課件本身所具有的形象直觀、色彩鮮豔、圖像逼真等特點,能引領幼兒進入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而且基於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技術,使得課件“兔子先生去散步”具備了較強的開放性。如兔子先生設置為可以拖動,與傳統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相比,通過人機交互形式,使得課件自然流暢的演示與教師即時的語言、肢體動作相得益彰,更能營造一種自然生動、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讓孩子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課件的演示很好地創設了一種啟發、引導式的教學環境,改變了過去教師講、幼兒聽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師與課件積極互動的同時也帶動着幼兒與課件的互動。如教師鼓勵幼兒邊觀看課件邊根據標誌的提示進行故事情節的猜想,孩子思維一直處於一種激活的狀態,形成了教師、課件和幼兒三者之間積極有效的互動,使得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體會了標誌的重要作用。

接着,活動從引導幼兒關注故事中的標誌,到設疑引發孩子大膽創編故事情節,嘗試創作標誌,再轉移到對生活中標誌的關注,環環相扣,循序漸進。

總之,整個活動設計科學合理,在活動中不斷強化了幼兒看標誌、按標誌行動的意識,高效地達成了活動目標。

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篇3

“撕紙畫”是一種選用各色彩紙,通過手撕、粘貼的辦法而完成的畫。撕紙畫裝飾性強,新穎別緻,能表現出其它作畫不可及的獨特風格。“撕紙畫”很適宜幼兒製作。一方面,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更加喜歡手工,更加喜歡撕撕貼貼。比起小班、中班階段,大班幼兒更具有動手能力,又有大班幼兒所具有的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兒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凸顯出來,幼兒通過撕紙、粘貼過程,又能鍛鍊手指肌肉的靈活性,訓練手腦並用的能力,充分發揮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今天在瞭解了“各種和各樣紙”的特點及用途的基礎上,我們又進行了美術活動”奇妙的撕紙畫。”旨在進一步的瞭解紙的多種用途,感受紙的奇妙所在。所以,我為幼兒準備了各種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紙張,讓幼兒通過撕紙、粘貼的過程更進一步的瞭解紙的更多特性。

孩子們在我的引導與建議下,自己開始動手製作了,一個個認真、專注的盡頭是那麼的惹人愛。撕着、貼着、一幅幅畫在他們稚嫩的手下變成了美麗斑斕的圖畫,看----他們的作品還真有點味道,雖然不那麼細緻,不那麼精緻,但卻是他們自己所思所想,代表着自己內心的世界。這就是他們自己的作品,沒有絲毫的掩飾,是那麼的隨意與放鬆,這就是他們所要表現的世界。

雖然作品顯得有些稚嫩,但作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已經發揮出了他們所應有的智慧與能力,我還是感覺很欣慰的,因為他們畢竟不是什麼大家,應該給予鼓勵的不是嗎!

從作品看來,幼兒在製作的過程中還有些方法沒有掌握,在撕的過程中手指的掌握不夠,發現孩子們撕的不夠圓潤。在構圖上搭配上還不夠縝密,色彩的配置上也有些單一,在粘貼的過程中不夠細緻。這些問題都有待在以後的活動中進行提醒與引導,使幼兒們能更好完成自己的作品,讓每一幅作品都能完整以至於出類拔萃,讓孩子們感到自豪感。

從整體來看,這個活動還是不錯的,大部分幼兒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作品,也能那要求去做,完成作品後能及時地把自己的用品及垃圾整理乾淨。但有一部分幼兒則急於玩耍,則敷衍了事,自己應盡的義務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下次活動中要及時的調整,讓孩子們都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有了好習慣就有了一切,習慣決定態度,態度決定成敗。希望孩子們能夠理解,一起加油吧!

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篇4

每個孩子天生都是音樂家,他們都喜歡暢遊在音樂的海洋中,對於我們班孩子來説,這首《閃爍的小星》已經耳熟能詳了,部分孩子還能夠一字不拉的唱出來。所以活動中的“學習歌曲”的過程似乎可以省略,但對音樂中的強弱還不能夠區分,於是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為:1.理解歌詞內容,學習自然地演唱歌曲,能區分樂句的強弱。2.樂意用動作表示小星星,嘗試創造與別的小朋友不同的動作。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本次活動重點放在區分音的強弱和歌曲動作的創編上,在活動過後,我也有了一定的反思。

1.“以聽為中心”,鞏固活動重點。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音樂教學中“聽”是一切教學的根本,如果忽略了學生聽的能力的培養,那麼音樂的美感就不能為學生所感受了,在聆聽中我們可以感受美的音樂,也是在聆聽中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因此我先請孩子們聽老師的範唱,讓孩子發現“老師的結束句是越來越慢的”、“老師唱得是有輕有響的”、“老師唱的是有感情的”……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感覺到他們在用心聆聽,也正是孩子們的認真傾聽,幫助他們成功的解決了活動重點——分辨音的強弱,並能連貫的運用到歌曲中去,改變了第一遍演唱時只會直着嗓子的演唱,重新展現了小星星調皮活潑的音樂形象。

2.“以譯為要領”,領悟歌詞意境。

?閃爍的小星》雖然是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歌曲,但根深蒂固的東西往往也是很難改變的,孩子們已經習慣了一成不變的演唱,習慣了喊叫式的演唱,因此改變他們的演唱方式是放在我面前的難題,由於旋律比較簡單,所以我決定從歌詞入手,在大家熟悉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歌詞理解音樂,從而達到重塑音樂形象的目標。歌詞“一閃一閃亮晶晶”、“好像千萬小眼睛”等句子都是小星星活潑可愛的表現,通過對歌詞的直譯理解,孩子在歌詞中領悟到了隱藏的音樂情感,改變了演唱方式,領悟了歌詞意境。

3.“以動為根基”,發揮創造火花。

本次活動中的另一個重點是創編歌曲動作,於是我請孩子們先自己想象自己就是小星星,邊聽音樂邊做動作,在集體表演後請孩子們想想還有哪些動作,鼓勵孩子多“動”,動手、動腦、動眼,創編和別的孩子不同的動作。一堂有美感的音樂課應該是師生之間心靈的感應,心靈的共振,用心的投入才能營造出積極健康、活潑生動的教學氛圍,因此我試圖給孩子們營造出一個夢幻般的氛圍,在歌曲的前奏與尾聲,我採用高音區的伴奏,把孩子們帶入了音樂的世界中,用音樂來引導孩子們用純淨的聲音、清澈的聲音來演唱,使孩子們在星星的帶領下進入甜美的夢鄉。

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篇5

開學已經第五週了,孩子們學會了兩本繪本,本週又學習了新的繪本故事《會爬的豆子》。

剛上課時,我神祕的拿出我們的億童大繪本教具,孩子們一個個小臉都迫不及待的想學習新的故事了!先給孩子們看書的封皮,封皮上有很多綠色的圓形東西,孩子們起初不是很明瞭,通過我的引導上邊有葉子啊什麼的,知道了他們是豆子。引出了今天的課題《會爬的豆子》。

接着,一頁一頁的講解,在講解時配搭着教具,孩子們對於每一次出現的教具都倍感驚奇,由於沒有讀過這個故事,孩子們都迫切的想知道故事接下來怎麼了。再講的過程中,有時我停下腳步,設計了幾個問題,引導着他們帶着問題往下聽故事,相信這樣的效果會事半功倍。如果一下子就把故事講給他們聽,相信他們就沒有新鮮感,也不會動腦思考了。

在講故事時我還加入了問題:小豆子是怎麼想的?小男孩為什麼有氣無力的説謝謝?他好病下樓時是怎樣的心情呢?相信帶着這些問題,會讓孩子們對文章更加了解。

最後,我將書本合上,指着黑板上磁扣吸着的字卡和紙人偶,講故事又複述了一遍,然後把書本發給他們,他們都迫不及待的看起來。

其實,想我們學前班,不僅僅讓孩子理解故事,更要求認識這些字,所以,我覺得我這裏做得不夠好,我應該多設計一個環節,將圖和字做個連線的遊戲,加深他們的記憶!

我相信,只有不斷的自我反思,才會呈現精彩的課堂!

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篇6

上個學期,根據需要,學校安排我上高二數學文科,在這一學期裏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上虛心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和班級學生的實際狀況,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使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經過了一學期,我對教學工作有了如下感想:

一、認真備課,做到既備學生又備教材與備教法。

上學期我根據教材資料及學生的實際狀況設計課程教學,擬定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儘可能的預先思考到,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去”,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小結,並認真整理每一章節的知識要點,幫忙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名新教師不斷努力的目標。因為應對的是文科生,基礎普遍比較差,所以我主要是立足於基礎,讓學生學得簡單,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講得儘量少些,而讓學生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些;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思考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理解潛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在教學上做到有疑必問。

在每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用心徵求其他有經驗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教師的課,做到邊聽邊學,給自己不斷充電,彌補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徵求他們的意見,改善教學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的過程。為了做到佈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蒐集資料,對各種輔導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能讓學生起到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並分析學生的作業狀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評講,並針對反映出的狀況及時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然而,在肯定成績、總結經驗的同時,我清楚地認識到我所獲得的教學經驗還是膚淺的,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也有一些困惑有待解決今後我將努力工作,用心向老老師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以上幾點便是我的一點心得,期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為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積累經驗,以便儘快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篇7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一個美術活動,名字就叫做“格子布”!本次活動中,我們主要是希望可以通過欣賞格子布,瞭解什麼是格子布,繼而學習用橫線和直線交叉畫格子布。在引題的時候,我利用班級裏幾個穿格子衣服,讓孩子們在欣賞格子布的線條走向的同時,明白交叉的線條才能變成格子布,線條密一點,格子就小一點;線條疏一點,格子就大一點。欣賞之後,我將實物的格子布轉換成作品,邊畫邊講解,讓孩子掌握作畫的技巧——從紙的一端畫到另一端,儘量將線畫得直一點。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塗色,要求往一個方向塗色。

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對線條的掌握比較好,基本上都能將格子布畫得很好,只有個別孩子的起始端是從紙的中間開始的。在塗色的時候,很多孩子能換着油畫棒進行塗色,但是我發現這個作品的紙太大了,孩子們塗色來不及,只能拿回家去塗色。

從這個活動中,我發現小班的孩子從實物到作品,需要一個過渡。小班的孩子看到的實物就只是實物,不會將之形象化,生動化,寫生對小班的孩子來説還是有難度的,所以當我看到孩子迷茫的眼神,我知道我還需要講解得更細緻,孩子需要情感和探索,但是必要的技能還是應該教授的,不然孩子會無從下手!

教學設計的反思與總結篇8

中班的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伸,設定了初步嘗試長方形的分合過程,理解圖形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的教育目標。同時,通過不同遊戲環節的設置以求達到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思維的靈活性和互逆性的目標。

活動前一天我們創設了遊戲情境,請幼兒幫小鹿區分出不同的圖形,鞏固了對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的認識,也為今天的活動的導入做了鋪墊。幼兒對於圖形之間關係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對圖形的分割和拼合完成的,所以設置了分餅乾的環節,分餅乾貼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幼兒更感興趣。幼兒通過親手操作和交流表達,初步瞭解到了圖形的分合過程及整體部分之間的關係。蓋房子的環節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探究和加深對圖形分合和認識,通過設置不同難度的拼磚活動,以求達到貼合不同幼兒發展水平的目的。最後的經驗拓展環節是在幫助幼兒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新的問題:即長方形還有其他不同的分解方法,激發幼兒不斷思考,從而避免幼兒形成了長方形僅有五種分法的錯誤理解,進一步延伸幼兒的探索興趣。

但是,在活動中涉及到了一個等分的概念,也就是把圖形分成了若干一樣的部分。關於等量關係的認識,沒有進行相關經驗的鋪墊,顯得過於生硬。我是一名新教師,經驗不是很充足,在活動過程中沒有很好地關注到所有的幼兒,有的幼兒關注的比較多,有的則相對較少。對於這樣的孩子,我會在下午的活動中給她更多的表達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體會成功的樂趣。

Tags: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