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夜經濟的調研報告5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33W

簡明扼要的調研報告,可以保證讀者能夠準確理解所傳達的信息,調研報告的質量可以對組織的決策和績效產生重大影響,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夜經濟的調研報告5篇,供大家參考。

夜經濟的調研報告5篇

夜經濟的調研報告篇1

一、“十二五”發展建設現狀

(一)抓好鄉安置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的前期規劃、設計和實施工作。該項目預計總投資598.95萬元,可解決7500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二)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認真抓好西爾蘆色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本項目規劃建設15處灌區,新建取水建築物20座,幹管23條,62.504km,支管60條,42.711km,鬥管183.126km,管道減壓池133座,蓄水池92座。通過農田水利引水灌溉工程建設,解決項目區5鄉1鎮3.05萬畝農田的灌溉問題,總投資8400萬元。

(三)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做好川西藏區生態與保護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切實加強水土保持監督執法能力縣建設,提高我縣水土保持工作水平。

(四)加大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力度。該工程已實施或計劃實施的共計三段,分別是:

1、大河縣城防洪堤工程:

此次工程擬新建堤防長度為2875.57m,修復水毀段長度為211.24m,m10水泥砂漿抹面段長度為3991.70m。概算總投資2769.24萬元。

截止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項目的50%。計劃將於2015年汛期前完成。三標段風情小鎮段因施工組織及現場徵地、拆遷等問題未能落實,故仍未進場。

2、縣鎮大河治理防洪堤工程:本工程位於大河縣城左右兩岸,堤防總長度為879.54m,其中林業局段堤防長度為362.92m,汽車站段堤防長度為516.62m,堤防採用衡重式擋牆,採用c20埋石混凝土澆築。總投資905.39萬元。主要資金為縣財政自籌資金。目前正在實施,計劃將於2015年4月完工。

3、縣大河流域鄉防洪治理工程;該項目綜合治理河道5100m,新建防洪堤總長1525m,其中左岸935m,右岸590m,配套建排水溝1525m和2處穿堤涵管,疏浚河道4000m。本工程投資總計為1065.76萬元。2014年底前完成相關前期工作,2015年完成施工。

4、縣鄉小河防洪治理工程;本工程位於縣鄉境內小河上,工程綜合治理河段分為兩段,一段位於鄉場鎮所在地河段,一段位於上游村居民集居地河段。工程項目綜合整治河道總長3110m,新建防洪堤長度為2138m。其中村河段整治河道長1420m,新建防洪堤長1048m;鄉場鎮河段整治河道長1690m,新建防洪堤長1090m;河道疏浚總長2890m,其中村河段1200m,鄉河段1690m。項目總投資及資金來源:本工程投資總計為1199.71萬元。2014年底前完成相關前期工作,2015年完成施工。

二、存在的問題

(一)水利工作存在的問題

1、水源枯竭造成飲水安全項目無法正常運行,致使引水距離加長,工程量加大,老百姓投工投勞量加大,超預算增大,嚴重影響了飲水安全項目的工程建設進度。

2、縣自然災害頻繁,找水源難,對水源區的保護難度加大,嚴重影響了飲水安全項目的實施。

3、由於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業農村工作的力度,農民對水利工程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水利工作技術力量的要求也就起來越高,而我縣專業技術人員緊缺,無法滿足水利工程建設需要。

施工進場涉及老百姓私搭亂建及開荒地較多,徵地難度大。

4、飲水設施管護機制不健全,建設成果不能發揮長期效益。大部分村寨羣眾的安全飲水意識淡薄,缺少自主管理維護制度約束,羣眾在飲水設施損壞後,不能積極主動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仍其老化受損,建設成果的長期效應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5、羣眾“投工投勞”配合意識不高。老百姓自己投身建設中,可以使老百姓知道建設不易,使其提高管護意識。但是我縣部分村寨青壯年村民常年外出務工,留守的只剩上了年紀的老人,思想、能力都不會太突出,對於“投工投勞”有心無力。加上政策補助不會太高,很多青狀年村民都不會選擇放棄現在打的工,而回村搞建設,許多工程和工作往往無法開展。

(二)防汛工作存在的問題

1、羣防隊伍組織管理不到位。羣眾外出打工經商的較多,尤其是青壯年人員長期在外,加之人員管理難度大,從而使部分羣眾防汛隊伍只是停留在數量和名單上,相當一部分人員根本不在本地,很難保證突發洪水時能召之即來。另一方面,普遍存在羣防隊伍組織管理不到位問題,防汛搶險知識貧乏等現象普遍存在。

2、社會備料問題頗多。河防汛料物儲備採用國家、社會和羣眾儲備相結合的方式。就目前情況看,國家料物儲備比較可靠,而社會團體和羣眾備料,有數量無實物或有實物無質量的現象相當突出。如遇到工程出險,料物不足,必將貽誤戰機,甚至造成更大的損失。

3、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滋生。由於近幾年河一直沒來大水,加上茂爾蓋水庫建成後發揮攔洪作用,一部分人認為河下游防洪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這種思想認識是防汛工作的大敵,必須堅決克服。

4、堤防險點和隱患比較突出。一是河下游堤防是在歷代民埝的基礎上經多次加高培修而成,填築質量不一,堤防裂縫和鼠類等洞穴隱患較多,堤身總體質量較差,防守難度大。二是堤防基礎比較薄弱,遇大洪水時險象叢生。三是近幾年新建、改建壩岸較多,基礎不牢固。

5、防洪非工程措施嚴重不足。一是羣眾防汛隊伍中外出經營人員較多,在位率較低;二是由於資金短缺,常備料物未達到足額儲備,且常備物資更新不及時,年久老化;三是黃河報險通訊手段比較落後,通訊設備不足,不能滿足防大汛的要求;四是由於防汛經費不足,防汛人員技術培訓的廣度和深度均受到制約;五是防汛部門防汛車輛配備不足,上堤道路少,大洪水時,若遇到雨天,搶險機械設備、運輸車輛上堤困難,將會嚴重影響搶險及物資的調運。

三、對策和建議

(一)水利工作

1、對於專業技術人員緊缺,可以再村上選擇素質比較高和意識前衞的的人做專業技術培訓,併成立監管委員會,專業技術人員做好維修,讓村民有償使用。

2、對於村民亂開耕地,希望相關部門相互協助,禁止非法亂開耕。

3、老百姓投工投勞難,年輕健壯的幾乎大部分出去務工,建議全額投資。

(二)防汛工作

1、搞好防汛宣傳,高度重視水患意識。洪水災害具有突發性強、毀滅性等特點,除利用各種渠道、各類媒體、宣傳車、標語口號廣泛宣傳防洪法規和防汛知識外,每年汛前都要到農村村隊街道顯眼的地方,張貼河防汛宣傳材料,介紹今年河的防汛形勢、防汛任務、防汛要求,使當地幹部羣眾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他們是河防汛的成員,更加重視河防汛工作,增強防汛意識,掌握搶險基本知識。

2、紮實做好汛前工程普查。每年汛前,河防汛部門應對轄區工程情況進行徒步拉網式的普查,認真仔細查找險點、險段和防汛的薄弱環節,瞭解掌握轄區內的工程現狀,找出防洪工程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方案,立即進行整修、加固,提高工程的抗洪強度,確保工程安全。

3、健全各項防汛制度。河防汛責任重大,涉及面廣,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和參與,因此,必須由相關行政領導負總責,按照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的原則,層層落實防汛責任制。沿河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要熟悉本轄區內工程情況和防汛情況,及時解決河防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加強防汛技術學習,能夠較熟練地掌握防汛基本知識,提高調度的水平。同時,繼續完善領導包工程、包堤段及分級、分部門負責制,切實把防汛工作落到實處。

夜經濟的調研報告篇2

望謨縣第四中學黨支部關於岜便村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更好的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及準確把握我省“十二五”時期主題、主線、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根據縣委組織部關於開展2011年度黨員幹部主題教育實施意見,我校支部到岜便村黨員幹部、羣眾代表以及致富帶頭人和返鄉農民工召開座談會,通過討論和交流,以及在外務工返鄉人員在外地接觸的先進的經驗,找準影響和制約岜便村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對策建議,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岜便村經濟發展現狀

岜便村位於岜饒鄉西南部,地處望謨、鎮寧兩縣邊沿結合部,國土面積平方公里,下轄4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寨,2010年末總人口298户1521人,其中農業人口1513人,布依族1517人,全村耕地面積畝,其中水田畝,旱地畝。該村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黃豆為主,本地黃豆年產約斤,花生年產約斤。黃豆和花生是全村人民的經濟支柱。

該村地勢平緩,平均海拔525米,無霜期長,日照充足,氣候温和,降雨量充足,中年適宜農作物生長,海拔最低的岜便村和納懷兩個自然寨課一年三熟。

二、存在問題

通過調研也發現,岜便村委雖然在農村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農業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全村工作還面臨很多困難和矛看,工作中還有 1

許多不足和問題。

一是農業生產力水平相對低下。首先,農業生產總體上還是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在農作物種植和產品養殖過程中,更多地追求數量的增長,不注重質量的提高,且多以零散種養為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其次,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土地灌溉面積不多,大多地塊都要靠天落雨,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依然晚弱。再次,農業生產基地規模化程度較低,較先進的生產技表難以推廣,優良的農作物品種無法大範圍耕種,必然使農户的產出效益受到影響,制約農業資源的優化以及農民的增收。

二是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當前,部分農民的素質還有侍提高。近年來,青壯年勞力大部分外出務工,在家務農的勞動力大多年齡偏大、文化層次偏低、女性較多,他們接受科技的能力差,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極低,基本上還維持着傳統農業的耕作和管理模式。主要表現在: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在文化素質方面,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於農民科技知識低下,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三是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黨員、幹部暫時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主要表現在:一是村組黨員老化。由於外出的人多,要求入黨的人少,黨員老化嚴重。二是創新意識還不夠強。部分村黨員、幹部仍沿襲於傳統工作思路,習慣於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三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由於村集體經濟收入少,導致村級組織在一些

工作開展中難以正常發揮作用,部分村小組沒有集體經濟收入。

三、村支部討論有關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岜便村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作為幫扶單位要盡力而為,多為羣眾辦幾件看得見、摸得着、促進科學發展的實事好事,集中力量解決一些通過努力能夠解決的突出問題,真正讓“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羣眾得實惠”。根據討論,總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是要在全盤規劃上突破,確定科學發展的方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着眼點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城鄉一體,社會和諧。按照這個要求,農村建設規劃首先要着眼產業佈局,着眼經濟發展,應做到五個結合:與壯大發展區域經濟相結合;與推動農村城鎮化建設相結合;與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培育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支柱產業相結合;與發展農村第三產業相結合;與啟動農村市場相結合。

二是要緊緊抓住改革創新這一根本動力,着力加快岜便村制度建設。鑑於農村土地資源有限,大部分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這一現狀,逐步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交易管理辦公室,配備岜便村級土地流轉交易信息員,規範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推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鑑於村存在的土地糾紛現狀支部認為必須同時穩定和完善村基本經營制度,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保持現有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

三是以推進岜便村公共事業建設為重點,促進村社會和諧發展。要緊緊抓住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這一重大戰略,着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實施村佈局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加強農村規劃管理,進一步加強通村公路建設,完善通村路網。加強岜便村環境保護和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垃圾清理,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切實改善村容村貌。創新機制,多種渠道籌措資金,使

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積極開展農村文化體育活動,倡導健康文明向上的農村生活新方式。

四是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繼續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發揮基層黨建“五大載體”功能,突出抓好黨員幹部教育;強化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意識,營造和諧、團結、進取的村班子隊伍;認真做好黨務、村務公開,嚴格按照程序,及時公開羣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加大社會保障力度,進一步推動農村合作醫療,擴大新農合參合率,擴大農村合作醫療的惠及面;積極開展民政救助,加強對五保户、低保户及低收入家庭、因病返貧家庭的救助力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法制宣傳,提高全民法制意識;加強維穩工作力度,突出聯合調處工作機制,創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制;強化矛盾糾紛排查,最大程度減少集體訪、越級訪、非法訪。加大計劃生育工作力度,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強化流動人口管理和室教工作,提升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水平。加強文明創建工作,完善長效管理機制,抓好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從改水、改廁和垃圾處理入手,加大農村文明創建力度,達到“村容整潔”目標。並積極培養先進有思想文化水平高的村民以及致富能手成為黨員,為村黨組織建設增添新鮮血液,為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打下堅實的基礎。

望謨縣第四中學

2011年5月18日

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農村經濟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農村經濟發展調查報告

縣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鄉鎮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夜經濟的調研報告篇3

一、基本情況及發展現狀

長順縣交麻鄉交麻村下轄16個村民組,502户,總人口20xx人,耕地面積5410畝。主要產業是以養豬、養雞、養羊為主的畜牧業,以烤煙、生薑為主的種植業,全村集體經濟偏於薄弱。

今年來,隨着中央、省、州、縣、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台和貫徹落實,我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了本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況。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種植產業為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後。20xx年,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2萬元,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1050元,其中:來源於農業方面的收入25萬元,在全鄉4個村中處於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1、從業人員分佈情況。現全村共有20xx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歲以下人數為264人,18—60歲之間人數為1567人,60歲以上人數為222人,勞動力人口數為1567人。根據20xx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村1567人勞動力人口中,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業人口有1193人,佔勞動力總人口的76%;從事二、三產業的為374人,佔勞動力總人口的32%,其中:23人從事交通運輸業,35人從事批發與零售業,316人從事其他行業。

2、產業結構情況。農業產業結構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種植為主。以20xx年為例,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10畝(含複種指數),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530畝,總產量63.25萬公斤,在糧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薑為主,以林果業為補充,畜牧業以養豬場和分散餵養豬、牛、羊和雞為主。

3、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設有鄉村公路1條,約7.8公里,一事一議項目通組公路硬化正在建設中;現有田間道路25條,約10公里,全部道路均為泥巴路;水利設施建設上,壩塘共8個,小水池120個,沼氣池80口。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組組通公路、通電、通電訊。現交麻組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252户1003人,困難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847人,參合率90%;全村有17户農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國小1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農村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補”政策已落實到位;農村税費綜合改革以及相關惠農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實。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村“兩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5人,村民委員會委員5人;全村共有黨員52人,其中:男性黨員45人,女性黨員7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羣、幹羣關係,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村委會到鼓揚紅巖的鄉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繕、路面硬化以及多數田間道路過窄、過陡,雨天行走艱難,從而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和物資運輸,增加了生產、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設施落後,水池、水窖修建數量較少,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組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路面硬化、綠化、美化、淨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衞生條件差,全村的16個小組均無垃圾處理池;四是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衞生條件差,設備、設施落後。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不足,嚴重製約我村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2、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全村的田地比較零星、分散,多數是梯田和坡地,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基本上還處於“牛耕馬馱”的小農經濟狀態,增加勞動力成本的同時,也制約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我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困難。勞動力素質低,村民還有相當數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後,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心理,農民素質不高的現狀嚴重製約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3、農民收入低,產業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當前,全村仍面臨着缺乏新的產業支撐,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增收項目不多,農民增收難等諸多困難和問題。20xx年,我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1050元,在交麻鄉乃至全縣村委會中處於中等水平;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除烤煙種植具有一定產業化外,蔬菜種植產業化規模還較小,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生薑、核桃種植才剛剛起步。

4、新農村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統一佈局。我村在新農村建設上,村“兩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夠清晰,缺乏統一規劃、安排和部署。有的組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上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夠、方法不多;在宣傳、發動羣眾方面也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對如何建設、怎樣建設本村的新農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寬;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動、不積極,工作方法不多,還存在“等、靠、要”的現象;這些將嚴重製約和影響了整個村委會的新農村建設進程和質量。

5、新農村建設,“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十分突出。近年來,根據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以及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組已經進行了一定的基礎設施建設,但“重建設、輕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項目和原有集體資產的日常的管理維護不到位,對這些資產,村組沒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維護制度,集體資產存在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嚴重的減值和流失的隱患,部分村民對建成的設施保護意識薄弱,特別是在村組公房、鄉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礎設施的管理維護上意識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會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組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村“兩委”班子成員中,國小、國中程度文化還佔56%的比重,這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和後勁不強,在帶領羣眾致富的路上力不從心;二是基層組織建設還有待完善、加強。目前,塘坎組和大地組兩小組組長一職還空缺,無人擔任;三是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對策

(一)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宣傳黨委、政府關於“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引導羣眾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道宣傳,在村內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羣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中央“20字方針”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突出新農村建設主體意識,加強班子建設。新農村建設要政府引導,農民為主體,充分調動羣眾積極性。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好的班子帶領大家向前發展;村黨總支與村委會加強團結,緊密溝通、嚴密組織,要形成一支有號召力,能幹實事,樂於奉獻的村“兩委”班子,明確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建設的主力是農民自己,激發廣大羣眾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積極性是關鍵。要調動羣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全體村民以集資、投工投勞等方式積極參與各村組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分類指導、逐步推進,確保新農村建設項目,建一個,成一個,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多的增加羣眾和村組集體負擔,搞舉債、負債建設,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農村建設抓出成效。

(三)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逐步落實。村級“兩委”班子須認真研究,立足本村實際,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實際的新農建設發展規劃,統一佈局,協調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生態環境,對於新農村建設,要按照規劃穩定有序推進。對於實施整村推進項目、鄉村道路規劃、國小軟硬件建設、垃圾處理池建設、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設等建項目要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一方面要繼續發揮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積極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如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農村勞務的開發,全面實施農民工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積極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培育,着力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明年,我村將加大產業化進程步伐,形成以“科學種植穩村、科學養殖興村、特色養殖富村”的產業結構調整思路,在今年推廣雜交玉米、烤煙和生薑種植的基礎上,明年將大力推廣有機高粱的種植和200畝核桃種植;養殖業方面,在穩定商品豬、商品羊出欄數的基礎上,加大扶持綠殼蛋雞養殖户的養殖力度,為我村產業化打下基礎,從而可以推動我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搞好規劃,必須保護好耕地。應堅持“圍繞增收調整結構”的思路,正確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扶持、培育,並發展好現有的優勢產業,在做好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要注意確保糧食產量穩定、確保畜禽養殖安全。因為糧食安全直接關係到整個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六)推進民主法制進程,完善各種制度。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規範和完善各項村規民約,增強我村各幹部和村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保護意識,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完整,增強羣眾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確保我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總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長期性、持久性的過程。新農村建設涉及千家萬户,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解決農民最關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入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產業支撐和改善生產環境為突破口,充分調動農民羣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的積極性。我相信,只要我們村幹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積極理清我村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農民生活更加寬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

夜經濟的調研報告篇4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保增長、保民生,促發展、促進步”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增加有效投入,積極擴大消費需求,全力穩定工業生產和外貿出口,推動全市經濟逆勢上揚,經濟運行止跌企穩、逐步回升,發展態勢好於預期。

一、經濟運行的基本面

1.“保增長”政策措施初見成效

主要經濟指標逆勢增長。上半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63.68億元,同比增長19.8%;一般預算收入27.62億元,同比增長15.8%,增幅位於蘇州五縣市之首,高於蘇州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其中6月單月實現一般預算收入4.98億元,同比增長52.2%。完成工業總產值700.54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539.56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1.4億元,同比增長12.7%,增幅高於蘇州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預計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左右,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左右。

工業經濟在緊環境中逐月回升。單月規上工業產值穩步走高,1-6月分別實現單月產值54.69、73.66、96.14、102.22、106.73和113.26億元,二月份起環比增幅分別為

34.7%、30.5%、6.3%、4.4%和6.1%,至4月份開始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6月份再創歷史新高。部分主要行業保持較高增速帶動工業經濟回升,十大主要行業中,紡織、石油製品、化工醫藥、塑料製品、化纖加彈行業規上企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31.5%、25.8%、24.0%、17.4%和12.4%。綜合效益指數回升較快(圖二),2-5月分別為145.2%、165.35%、180.42%和187.46%,5月份較去年同期提高了10.9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長較快,上半年實現產值84.04億元,同比增長8.9%,佔規模以上比重達15.6%,較去年同期提高了0.5個百分點。民營工業增勢明顯,上半年實現產值224.11億元,同比增長17.5%,高於規上增幅15.5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降幅逐月收窄,

2月份以來累計工業用電降幅分別為12.4%、10.3%、9.4%、8.8%和7.6%。

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服務外包增勢強勁。全市共有各類服務外包企業85家,其中3家通過cmmi3級認證,1家通過iso7001信息安全管理認證;上半年完成服務外包合同額5859.16萬美元,同比增長101.0%,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2799.56萬美元,同比增長55.99%。現代物流穩步發展。太倉物流園區建成12.3萬平方米倉庫和3.7萬平方米商務監管大樓,保税物流中心封關運作,耐克物流中心啟動建設,新增物流企業28家。港口運輸保持增長。上半年新闢內貿航線1條;實現貨物吞吐量2196.17萬噸,同比增長25.5%;完成集裝箱運量68.18萬標箱,同比增長3%。休閒旅遊加快發展。城廂鎮電站村獲批“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金倉湖一期建成投運,鄭和公園推介運作,恩鈿月季公園等一批農業休閒項目亮點凸現,成功舉辦系列大型活動。金融運行態勢平穩,6月底全市金

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為641.5億元和506.9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42.3%和31.9%;中長期貸款增長明顯,上半年新增98.3億元,佔新增貸款總量的80.2%,其中基本建設貸款新增74.1億元;短期貸款新增3.94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快於上年。上半年,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為12.7%,增幅高於蘇州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也高於去年同期5.3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快速增長,完成60.45億元,同比增長31.2%,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9.09億元,同比增長25.3%,房地產投資15.91億元,同比增長46.5%。個私投資趨於活躍,完成投資50.22億元,同比增長51.7%,佔投資總量的38.2%,較上年同期提高了9.8個百分點。工業投資略有增長,部分行業快速擴張。2月份以來逐步扭轉回落態勢,上半年同比增長1.1%,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橡塑製品和裝備製造行業投資分別增長543.4%、148.3%、99.4%和55.1%。重點項目建設大力推進。上半年,我市6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7.56億元,佔年度計劃的43.4%,開工建設46個,開工率76.6%。蘇州市1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8.15億元,佔年度計劃的59.0%,超序時進度9個百分點,其中萬方碼頭和耐克物流中心項目投資大、進展快,分別完成投資3.7億元和3.09億元。省重點項目太倉港區三期工程進展順利,完成投資11.13億元,完成投資計劃的87%。項目推進力度加大,四次舉辦開工開業儀式,其中開工奠基項目60個,總投資近100億元。

消費品市場持續繁榮。1-5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08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市以下同比增長17.2%。餐飲服務快速發展。婁東賓館、陸渡賓館被評為“中華餐飲名店”,“江海河三鮮美食節”活動成功舉辦;1-5月份,全市餐飲業實現營業收入6.87億元,同比增長25.9%。車輛保有量持續增長,1-5月新增各類車輛4111輛,同比增長13.3%。房地產市場止跌回升。上半年,全市累計銷售商品房61.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2.4%,其中住宅47.4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3.2%;商品房均價4486.5元/平方米,同比增長9.4%,其中住宅均價4416.7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1.6%。上半年個人消費貸款比年初增8.8億元,其中中長期消費貸款比年初增7.5億元,增長19.5%,其中,二季度個人消費貸款占上半年增量的66.6%。

就業形勢基本穩定。至6月底,我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僅高於去年年底0.1個百分點,低於蘇州同期。上半年,全市市鎮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舉辦現場招聘會189期,招聘單位3764家次,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1.2%,累計安置就業8742人,3月始新增就業漸趨正常;賓館餐飲、商貿零售、物業管理、紡織服裝業和電子裝配業等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用工需求增長明顯。

2.開放型經濟攻堅克難

利用外資難中求進。1-5月,全市新批外資項目44個,完成註冊外資5.73億美元,同比增長6.6%,實際利用外資3.50億美元,同比增長2.1%。超千萬美元項目佔據主導,21個項目新增註冊4.34億美元,同比增長3.4%,佔全市總量的75.7%,其中超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3個,新增註冊1.45億美元。項目平均規模擴幅較大,達1301.7萬美元,同比增長23.6%。1-5月太倉港經濟開發區新批外資項目23個,新增註冊3.18億美元,佔全市總量的55.5%,實際利用外資2.69億美元,佔全市總量的76.8%。

對外貿易低位徘徊。1-5月完成進出口總額19.8億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出口10.10億美元,同比下降34%。一般貿易出口降幅小於加工貿易,實現出口額5.17億美元,同比下降17%,低於加工貿易降幅28個百分點。內資企業影響小於外資企業,實現進出口總額3.85億美元,同比下降12.7%,低於外資企業降幅27.3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影響較大,進出口額下降44.0%,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進出口額下降9%。

3.區域合作積極推進

接軌上海又增亮點。年初,我市與上海世博局簽署《中國20__年上海世博會太倉遊客中心合作框架協議》,成為長三角(全國)首個世博遊客中心;市政府簽約首期世博門票團購;婁東賓館餐飲成功簽約進駐世博園區。和嘉定區簽訂區域合作行動計劃框架協議。產業和項目接軌情況良好,引進上海項目69個,新增投資22.59億元,新增註冊9.94億元,佔全部內資項目的30.1%。

內資引進態勢良好。上半年,全市共引進內資項目349個,新增投資總額81.37億元,新增註冊資金32.97億元,同比增長12.2%,完成年度計劃的78.5%,新增註冊資金位居蘇州五縣市之首。二三產項目佔比各半,119個工業項目註冊資金16.56億元,佔全市總量的50.2%,228個服務業項目註冊資金16.24億元,佔全市總量的49.3%。產業招商力度加大,引進鋼材交易相關企業88家,其中鋼材批發企業74家,註冊資金3.67億元,佔全市服務業的22.6%。

4.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載體建設日趨完善,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太倉軟件園16棟軟件樓和配套公寓樓竣工啟用,安軟等十家企業入駐;省級科技孵化器科技創業園新園即將開園,68家企業入駐運作;省高新技術企業服務中心江蘇(太倉)loft工業設計園開園營運;科技服務中心建設加快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順利開展,首批通過3家,另有8家已公示。與上海交大、華東理工、中科院上海分院3家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共建國家技術轉移聯盟太倉工作站。1-5月,專利申請量達1161件,同比提高58.2%,專利授權量達540件。

節能減排大力推進。第一人民醫院遷建工程等六個項目被確認為蘇州市建築節能示範項目,佔蘇州全市19個示範工程的近三分之一。積極做好節能技改項目的對上爭取工作,上報國家級節能技改項目4個,省級項目9個,已獲批7個。加強節能宣傳工作,14個部門聯合舉辦了節能宣傳週活動。認真開展重點行業的限期治理工作,共驗收提標改造項目30個,關停並轉項目9個。組織實施排污權有償交易試點工作,已完成cod年排放量10噸以上的40家企業網上申購、核定和公示工作,總計申購5052.84噸,申購金額達1027.18萬元。

現代農業創新發展。以工業園區思路建設的現代農業園區上半年投入2.85億元,已入駐項目22個。恩鈿月季公園正式開園,玫瑰莊園、蝴蝶蘭花玻璃温室、生態餐廳、明珠觀賞魚休閒垂釣中心、百果園等一批農業生態旅遊項目穩步推進。陸渡──瀏河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區創新運作,現已形成多畝設施蔬菜生產核心區,蔬菜儲存加工配送中心正式啟用,組建蔬菜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四位一體的運作模式,有效帶動農户增收。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上半年13家省市級龍頭企業可實現利税、利潤分別為4969萬元、387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7.5%和37.6%,帶動農户約6萬户,同比增長20%,人均收益5100元,同比增長15.9%。農村改革不斷深化,上半年新增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44個,累計已達459個。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上半年,我市經濟止滑回升,逆勢上揚,但經濟運行中的問題和矛盾仍比較突出,主要是一些經濟指標的增速明顯回落,企業經營效益下滑,開放型經濟遭遇更多挑戰,經濟向好的基礎還不夠穩固。

1.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今年一季度,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3%,而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的gdp增幅分別為16.8%、18.3%、14.5%和14.6%。從工業產值完成情況看,今年的1、2月份呈現負增長,累計同比分別下降20.3%和11.4%;3月份開始同比出現增長,但增長速度十分緩慢,規模以上工業增速仍低於全部工業增速。工業用電量還未止跌回升。

2.企業效益明顯回落。受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外部需求減弱、企業成本上升、產品價格回落等因素影響,前五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銷售、利潤的同比增幅分別為-5.5%和-0.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達31.8%,較上年同期上升4.7個百分點,虧損額較上年同期增長30.2%。

3.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多年來,開放型經濟一直是

我市保持較快增長的重要支撐,但今年1-5月進出口總額和出口額雙雙較大幅度全面下降。前五月單月出口額環比增幅分別為-8.6%、-40.7%、44.5%、-0.5%和-6.2%,環比僅3月份呈現增長。

4.內需拉動的可持續性尚不穩固。今年以來,我市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雖高於蘇州大市的平均增幅,但從投資結構分析,工業投資增幅低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11.6個百分點,且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僅7.44億元,同比下降15.8%;服務業投資雖有31.2%的高增長,但其中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分別佔64.7%和26.3%,生產性服務業投資明顯不足。從新增就業人數來看,雖呈逐月上升趨勢,但安置就業人數只佔去年同期的50%左右。就業不足,企業利潤的下滑等因素,必然導致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從而影響最終消費。

經濟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外需減弱直接對外向型經濟造成較大影響。,我市的外貿出口依存度達到50.3%,而且加工貿易比重較高。下半年以來,先是加工貿易進口同比跌幅明顯高於出口跌幅、進口總額中進口設備和進口原材料大幅減少,直接導致了全市外貿的下行走勢;其後外貿出口訂單的鋭減,使工業生產因此而明顯下行。外向型經濟是一把“雙刃劍”,我市制造業的發展直接得益於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政策引導,但外部市場、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也在增加,在全球化市場風險日益增強的情況下,本土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也面臨嚴峻考驗。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快。從我市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看,經濟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繁重,幾年來經濟的高速增長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諸如新型工業化推進不快、產業競爭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明顯不足、高新技術產值佔比徘徊不前等矛盾,在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出現較大波動的情況下,這些矛盾和問題便凸顯出來。三是發展後勁不足,大項目儲備不足,優勢產業優勢企業的培育不夠。四是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尚有缺憾,機關行政服務效率、企業經營環境營造等方面都有明顯不足。

三、形勢預判及下階段工作重點建議

目前預期,今年經濟運行將走出前低後高的“保增長”路線圖。從國際環境看,全球製造業下滑速度已開始放緩,經濟信心有所恢復。從國內情況看,內需增長良好,投資和消費均快速增長,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4個月出現回升,中國經濟在下半年率先見底回升的預期明顯增強。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拉動下,我市經濟回暖跡象也正在增多,企業對當前環境的適應能力、抗壓能力也正在不斷增強,預計全年先低後高是基本走勢。工業經濟在支柱產業的帶動下將較快回升。從企業類型來看,內資企業好於外資企業,內需企業好於外貿企業。從具體行業來看,紡織服裝等產業由於剛性需求以及國家出口退税政策刺激將領先增長;化工產業隨着國際市場價格回升而持續反彈;醫藥等行業受國家擴大內需政策、以及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等的推動,仍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電力能源行業將隨經濟回暖而保持平穩增長;金屬製品及加工、通用設備製造、電子設備製造等行業受金融風暴衝擊影響較大,短期內恢復增長的難度較大。受工業生產及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不穩定影響,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短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外貿出口面臨的總體環境較為嚴峻,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尤其是歐美等傳統主要出口市場持續低迷,預計今年出口增幅將明顯回落。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我市近些年來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與出口兩駕馬車的拉動,隨着出口對gdp的拉動作用趨弱,投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投資不僅會在今年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會進一步提高,並且投資的領域和範圍、投資的質量與規模也將成為決定今後區域經濟發展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方向標。保持消費穩定增長則更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家實施積極擴大消費需求政策。我們要抓住當前的良好機遇,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1.繼續下大力氣保增長、促發展。一是加大拓展外需力度。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於完善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完善出口税收政策、大力解決外貿企業融資難問題、進一步減輕外貿企業負擔、完善加工貿易政策、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走出去”以帶動出口等穩定外需的6項政策措施。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通過加大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外貿企業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調整出口結構,重點促進優勢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自主知識產權商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努力保持我市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創新對外貿易預警機制,搭建政府部門、中介組織、出口企業三者之間的信息網絡橋樑,提高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能力,扭轉出口下滑過快態勢。二是着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爭取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金融機構當年新吸收的存款絕大部分用於當地發放貸款,其中絕大部分投向中小企業。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增資組建工作,做大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平台;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多種模式的信用擔保體系;擴大融資擔保覆蓋面,提升擔保規模;完善擔保風險防控措施,研究財政反擔保措施。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積極扶持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三是加強經濟運行監測。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分析制度與工作平台建設。堅持經濟運行監測例會制度,完善部門溝通、協作、協調製度,實現跨部門信息快速交流、情況互通;健全與重點企業信息交流制度,加快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速度;建立與行業協會的信息交流制度,加強行業經濟運行監測預測工作;探索建立全市聯網的經濟運行監測分析系統平台。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信息數據庫建設,夯實經濟運行監測預測基礎。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突出問題以及熱點問題的專題調研,提高經濟運行監測預測水平。四是進一步提高行政服務效率。深化“四診式”服務。進一步清理與壓縮審批事項,梳理與簡化審批程序,完善“一個窗口對外”的服務機制,紮實推進“兩集中、兩到位”工作,優化與提升服務水平。全面整合全市公共企事業單位便民服務的資源,建立“一個窗口、一個網站、一個號碼”的便民服務機制。繼續放大“一表制”便民服務系統的優勢,實現更大更廣範圍的資源共享。五是全面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大就業援助力度,切實幫助城鄉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羣體解決就業難題,積極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着力促進大學生就業。

2.進一步增強內需動力。一是着力推進項目建設。加大爭資爭項力度,緊密跟蹤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中央預算內和部委專項資金安排方向爭資爭項;緊緊抓住國家、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台的重要機遇,對投資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促進重大產業完善佈局。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抓好項目開發,策劃大項目,力爭有項目進入省以上“十二五”規劃;加強項目前期工作配合,積極協調解決項目的土地供應、信貸投放、環境准入、項目核准等關鍵性問題。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嚴格落實重點項目建設責任制,對今年確定的重點項目和政府實事工程,要加強跟蹤促建,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優化重點項目建設環境,建立重點建設責任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及時通報情況,調度有關事宜。加強重點建設協調服務,建立部門聯動快速反應機制。二是繼續擴大消費。大力發展旅遊業,落實鼓勵旅遊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對旅遊招商項目給予優惠與獎勵,實施旅遊發展以獎代投政策,完善推進旅遊區域協作的政策措施,搞活旅遊人氣,擴大旅遊份額。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落實降低住房交易税率、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降低二手房交易税收負擔、調整建設項目規費收取標準、合理調控房價等政策,穩定和培育住房消費增長點。刺激汽車消費,拓展電子信息、通信產品、教育培訓、家政服務、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閒旅遊等消費。推動特色商業街建設,扶持“老字號”的創新發展。支持發展餐飲、住宿業,進一步降低餐飲、住宿業經營成本,採取分步實施辦法,逐步實行規模型餐飲、住宿業與工業用電同價政策。加快城鄉市場建設,推進農貿市場改造升級,積極支持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菜市場標準化改造。擴大農村商業服務網點覆蓋面,提高統一配送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

3.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一是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及實施品牌戰略。加大技改獎勵,對大額技改投入,按新增設備投資額的一定比例實行一次性獎勵;推行技改項目貸款貼息,對設備投資額達到一定規模的技改項目,按照一定比例給予貸款貼息。推動實施名牌戰略,加大政策激勵力度,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使資源配置政策向名牌企業傾斜,鼓勵更多的企業爭創品牌。引導我市企業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把培育

品牌、經營品牌、推介品牌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緊密聯繫起來,大力發展一批技術含量高、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大的知名產品,爭創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和國家、省級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二是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加大宣傳的力度,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內部產權制度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為民營企業的產權制度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完善產權交易市場,加速產權流動;完善經理人市場,規範經理人行為;完善資本市場,鼓勵和積極推動符合上市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

4.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明確招商引資主攻方向。利用世界經濟大調整機遇,加大對歐美企業和台資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的招商力度;借國家規劃產業振興之機,加大對“中”字頭企業的招商力度;抓住世博經濟以及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復興”之機,加大對上海、珠三角、浙江等重點地區的招商力度。整合招商資源,充分發揮我市區位優勢,打響“中國製造業十佳投資城市和亞洲製造業示範基地”、“中國石化和化學工業最具投資價值園區”、“中德企業合作基地”、“省國際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等品牌。創新招商機制,強化產業鏈招商,加強服務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招商。圍繞啟動盤活低效利用土地、閒置廠房和停滯項目資源,開展存量招商;圍繞挖掘現有項目的增資擴股潛力,開展零地招商。積極探索股權併購和境外上市等方式,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精心策劃包裝一批開發潛力大、發展空間大、市場前景好、支撐作用強、投資回報高的重大產業項目,吸引戰略投資者。完善項目信息處理、重大項目論證、項目跟蹤推進等機制,提高引進項目質量和洽談成功率。加強與重點客户、重大項目以及有長期合作的客商之間的聯繫和溝通,使客商在時機成熟後把我方作為投資首選地。優化投資環境。進一步加大創業載體的投入力度和推進強度,搭建優質平台。積極應對形勢變化,適時、適當調整招商政策,切實強化各項優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優化服務,促進以商招商,以企引企。

夜經濟的調研報告篇5

**************人民政府

簡報

第1期

**************人民政府黨政辦公室2012年2月7日

早規劃轉思路謀發展——******鎮民政村調研紀實

2012年2月7日上午,******鎮鎮長*******帶領副鎮長********等共8人,來到******鎮民政村,採取看現場、聽彙報、開座談的形式,對民政村的農村經濟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研,並提出了寶貴意見,現就調研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民政村基本情況

******鎮民政村位於******鎮南大門,總人口1312人,其中勞動力740人,截止2011年底外出務工529人,根地面積1226畝,開荒面積180於畝,根地總面積1400於畝,其中水田1100於畝,主要集中在

5、

6、7組,因其他原因常年無法種植水稻面積為50於畝。1

受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限制,村民收入以外出務工為主,正值青壯年村民外出務工佔%(保守估計2011年度民政村村民外出務工收入為1500萬元),種養殖業發展主要靠留守老人,村域經濟發展比較緩慢。

二、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

1、部分村民小組基礎設施建設較薄弱,如5組的道路建設,

2、

8、9組的用水困難等;

2、村民自身投資種養殖業缺乏技術和資金支持,而外部投資較少。

三、根據問題提出解決思路

1、抓基礎,認真做好區域經濟發展規劃。

結合民政村地理條件,王小軍鎮長指出,村兩委要做好三個方面的規劃:

(1)經濟發展規劃。要立足農業大鎮定位,走“龍頭企業帶動,基地建設輻射,因地制宜滾動”的路子,堅持科技興農。重點鞏固發展基地農業、訂單農業、特色農業、優質高效專用農業。在統籌規劃上,繼續做大做強水稻育種。

(2)產業佈局規劃。要區分山區組、平原組和中雁路沿線各村的不同情況不同特點,建立和發展一批佈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一村一品”發展態勢。在經營方式上,要大力扶持種養殖產業,引導農民主動接受龍頭企業輻射,走合作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道路,發展??

批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名牌農產品。要充分利用公路沿線的生態、水、林等豐富資源,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支持,促其成為農業新科技示範基地、產業化生產基地和招商引資載體,推動公路沿線加工業、種養業、旅遊業的發展。

(3)新農村建設規劃。要按照“規劃先行、分期實施、滾動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鎮區總體規劃和修建性詳規,完成全村各組的中心組改舊建新規劃,特別是要用好用足市委、市政府賦予我鎮的各項政策,滾動發展,加快民政村基礎設施建設。

2、抓落實,調整區域經濟發展思路

全村黨員幹部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調整思路,主動出擊,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工作,做到“有側重、可操作、包完成”。

(1)有側重。以“建基地、抓龍頭、創特色、打品牌”為基本工作思路,以優質化、專用化、品牌化為主攻方向,建立和發展一批佈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名優果茶、食用菌、蔬菜、水產品、花卉、禽畜、用材林等生產基地。積極探索土地有序流轉的方法和途徑,努力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引導農民緊跟世界農產品加工的發展潮流,走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道路,大力發展一批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名牌農產品。

(2)可操作。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近期目標和長遠目

標,並根據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3)保完成。為村民承諾的事情,承諾一件,完成一件。

3、抓保障,加強村級幹部隊伍建設。

全村上下繼續保持團結協作的發展勢頭,構造良好的幹部融合機制,激活幹部的熱情幹勁,形成合力,推進工作,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堅定、改革創新、作風深入、埋頭苦幹的村級幹部隊伍。